我国房产税改革的问题研究
专业: 经济学
班级: 2013级1班
学号: 131231126
姓名: 戴天易
完成日期:
摘 要 .................................................... 1
引 言 .................................................... 2
1研究背景及意义 ......................................... 3
1.1研究背景 ............................................ 3
1.2研究意义 ............................................ 4
2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5
2.1研究内容 ............................................ 5
2.2研究方法 ............................................ 5
2.2.1文献法 ......................................... 5
2.2.2比较分析法 ...................................... 5
2.2.3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分析 ........................ 6
2.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6
2.3.1寻求解决我国房地产产权制度方法 ..................... 6
2.3.2通过提高房产税立法层级来保障房产税征收的公平公正 ...... 6
3完善我国房产税改革的建议 ................................ 7
3.1明确房地产产权制度 .................................... 7
3.2兼顾房产税普遍课征与公平课征 ........................... 7
3.3优化房产税征管系统 .................................... 8
3.4使房产税成为县市镇主体税种 ............................. 8
结 论 .................................................... 9
参考文献 ................................................ 11
房屋无论对于哪个国家的居民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财产,它不仅与家庭的和谐幸福息息相关,而且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反观我国现行的房产税征收制度,其存在的税收征纳范围过窄、课税依据不合理等问题已经严重限制了其应有的制度功能。近年来,房价上涨成为人们空前关注的热点问题,房地产市场投机性投资的兴起,致使房价飞速上涨。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的住房供给制度已由原来单一的福利分配制度转化为以市场供给为主的多元化供给制度。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房地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性产业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伴随而来的是房市的持续升温和房价的一涨再涨,“炒房热”等问题已经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然而伴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其弊端也不断显现,最突出的要数高房价问题。为此,政府出台了限购政策以及其他行政手段来调控房地产市场,但收效甚微。针对这一现状,通过改革房产税也许可以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新的思路。如何完善我国房产税征收制度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房产税;税收合法性;税收法定;税制结构;地方财政
近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兴起与发展,房地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中国房价也经历了从“火箭速度”般急涨到稍有降温的转变过程。房价的每次升落无不牵动着每位买房人的心。中国的房市何时才能给出一个“亲民”的价格,低收入者和无房户何时才能迎来房地产市场的春天?
关于我国房产税改革与立法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歇。2013 年 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房产税立法”的指导意见,使得房产税改革成为关注焦点。而对于人气明显“降温”的中国楼市来说,随着《不动产登记条例》于 2015 年3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关于房产税立法的问题甚嚣尘上。《条例》的实施,向社会释放了房产税立法的信号,为房产税的开征铺平了道路,我国房地产业将向稳定、可控的方向发展,低收入者买房难的问题有望解决。那么我国房产税到底该怎么征?何时征?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房价暴涨成为人们空前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称: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由1998年的2063元/平方米上涨到2012年的5791元/平方米,14年间上涨幅度达181%,其中十大城市住宅价格水平已达22347元/平方米,二线城市也达到了9501元/平方米。由于国家对居民自住及开发商未售出的房产免征房产税,对住房买卖只按售价的1%缴纳所得税,使得房产投资、投机者的暴利难以遏制,直至出现了完全以投机为目的的“炒房团”。这不仅加剧了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使财富分配更加不公;更扰乱了市场秩序,造就了通过囤房来洗钱的“房叔”、“房妹”,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公愤。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现象普遍,客观上也成为了住房价格高企、滋生腐败的推手。地方财政收入结构的愈加不合理,财政收支矛盾的日益突出,对我国地方公共财政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2011年初,上海市和重庆市同时公布实施了对居民住宅征收房产税的改革试点方案,这是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一项重要举措。房产税的改革将成为解决上述种种矛盾的突破口,并为彻底解决地方财政问题和抑制住房价格暴涨暴跌提供一个长效的稳定的机制基础。十八大期间,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撰文表态,要求认真总结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经验,研究逐步在全国推开。在未来的新一轮财税改革中,房产税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方向。由此来看,在现阶段对我国房产税改革进行研究(主要是针对个
人住房房产税改革的研究)十分必要,并且极具现实意义。
1.2研究意义
房产税作为调控房地产经济的政策工具和组织地方财政收入的税收工具,伴随着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需要,针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经济基础结构的变化,其改革与完善成为日益关注的焦点。基于当前的社会背景和改革试点进展情况,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首先,可以对逐步推进我国房产税改革澄清认识,营造一个全社会理解和支持的社会环境;其次,透过沪渝试点发现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困难;再次,通过研究国外经验为我国房产税改革提供借鉴;第四,借鉴国际经验,针对试点暴露出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改进试点工作,为我国渐进式的房产税改革提出具体措施建议。
2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2.1研究内容
保有环节的房产税在西方国家已有多年的开征经验,通过研究学习一些典型国家的房产税政策并加以借鉴,有利于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房产税税制。我国近些年出现的一些不利于房产税征收的问题,可能是其他国家不会遇到的,但是在配套改革中,这些都是可以设计对策方案、渐进合理解决的。本文的目标是通过提出我国的房产税改革目标,对我国开征房产税存在的一些主要壁垒实施针对性分析,在借鉴研究其他国家及地区的房产税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城镇化背景下的的房产税制度设计,提出改革思路和建议。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法
我国房产税改革虽然启动较晚,目前还处于个别城市试点工作阶段,但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房产税改革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理论角度主要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房产税的研究角度进行了相关分类,,对我国国内房产税改革的有关文献也进行了分类,充分借鉴和吸收有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深化对房产税改革工作的认识,提炼出房产税改革的观点。
2.2.2比较分析法
主要通过图书馆资料查阅、网络搜集以及相关的书籍、报纸、期刊等文献资料的阅读,比较了国内外及其他地区房产税的发展情况,并结合中国城镇化背景对我国开征房产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
进一步分析。
2.2.3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分析
在研究我国开征房产税的过程中,不仅对目前的情况做了静态分析,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及建议,并且对于城镇化进程中的房产税发展进行了展望式的动态研究,对房产税的全面开征情况作出了预测。
2.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随着房产税改革试点地区的逐渐增多,关于何时将房产税推向全国也成为大家的关注点。对照我国房产税改革的现有研究成果,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
2.3.1寻求解决我国房地产产权制度方法
对于小产权房这个房产税征收不能绕过的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类进行处理,对于严重违规的小产权房要毫不手软,依据法规进行拆除,对于一些尚未出售的小产权房,可以考虑纳入公租房保障房等。
2.3.2通过提高房产税立法层级来保障房产税征收的公平公正
本文认为,我国房产税改革不能闭门造车搞试点,更不能在试点经验没有充分总结的情况进行推广,而是必须通过立法广泛征求民意,通过房产税改革试点总结经验教训,从提高房产税立法层级上来保障民众监督权和知情权。
3完善我国房产税改革的建议
房产税改革最大的问题不在技术层面,而在于地方政府的态度。随着地方政府“卖地财政”收益下滑,地方财政压力增大,各地房产税试点扩容的步伐必将加快。
3.1明确房地产产权制度
明确的房地产产权,对产权所有人来说就意味着其依法对其所拥有的房地产享有收益和处置权;对政府来说,则是确定合理的房产税征税范围以及确定合理的房产税课税对象。
明确房地产产权,首先国家要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入市进行交易,和城市国有土地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价格,允许农村集体与农民个人获得诸如土地开发等依托土地财产权的收益。2013 年 10 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开了一份改革方案,报告中提到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在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平等进入非农用地市场,公开公平交易,与国有土地建立统一土地市场下的地价系统。
3.2兼顾房产税普遍课征与公平课征
就目前的房产税试点情况来看,上海侧重于对增量房征税,重庆则针对特定存量房征税,范围主要为高档住宅。如果现在马上就向社会所有存量房开征房产税,必然会遭到大部分业主的反对,必然增加开征难度;反过来,选择先从增量房入手,那么房产税改革的实行难度会小很多,因为增量房的课税对象在当下还是不确定的,人们一般不会去反对未来的不确定税收支出。而且存量房吸纳有巨量的社会资金,一旦用力过猛,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是无法想象的,所以在现
阶段先选择增量房和一部分存量房开征,是一个比较稳健可行的做法。从税收公平角度折中考虑可以选取影响力较大、投资和投机行为较频繁的城市试点,对存量房过多的家庭也要征收房产税,并针对房产套数多寡设计出不同级别的税率。
3.3优化房产税征管系统
新形势下,房产税税收征管将从以前的全部由税务部门负责转变为以税务机关为主体,资产评估机构为辅等多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构建房产税收征管体系,就是为适应房产税在全国范围税收征管实际的需要,对传统的税收管理体制、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在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借鉴吸收当代最先进的管理方法,有效结合现代技术手段,不断推进税收管理的发展进步,实现税收管理法治、规范、效率,达到社会满意的目标。
3.4使房产税成为县市镇主体税种
“营改增”是我国税制优化进程中闪亮的一笔,但是营业税并入增值税后,地方财政收入会大大减少也是一个可以显见的后果,会给本就缺乏主体税种的地方政府带来更大的财政可用资金紧张,对我国分税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从而阻碍我国的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税制改革,将一些合适的税构建成为地方政府主体税种,既可以保证地方政府稳定地取得税收收入,有利于省级及其所属地方政府各项职能的顺利履行,而且进一步也能引导政府积极 改进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地方居住环境的改善。
结 论
我国现行房产税制“重流转,轻保有”的设计缺陷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在房价暴涨和房产投机行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上海和重庆两地首先拉幵了我国房产税改革的帷幕。此次房产税改革并不是新税种的增加,而是弥补现行房产税对于个人住房保有环节免税的设计缺陷。这不仅是优化我国税制体系的必然选择,更是优化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同时,从改革的决策层面、技术条件、环境以及操作上分析,房产税都具备了扩大试点范围的可行性。房产税改革初期,其象征意义和政策导向作用大于预期效果,沪渝两地试点改革方案就可以体现这点。因此,单纯地用房价变动或者房产税收入情况来判断房产税改革的成功与否是狭隘和片面的。因为市场经济状况复杂,影响房价的因素错综复杂,房产税改革的目的并不仅在于“降低房价”,而是通过税制改革,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地方财政收入结构的优化。针对目前我国房产税改革初期暴露的一些问题,在借鉴国际经验和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房产税改革的建议:房产税改革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改革路径,在扩大试点范围的实践中,通过合理设计税制要素和建立健全房产税相配套的制度,逐步完善和推进。
2013年5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中,将“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列为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这是官方首次明确表态将扩大房产税改革的试点范围。由此可见,进一步推进房产税改革的方向
已经锁定。值得注意的是,房产税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还牵扯到土地使用制度、市场调控手段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等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来完善。未来房产税改革的推进还需要与其他税种(如土地使用税)的优化、财政体制改革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等手段组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税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实现建立稳定、公幵公共财政愿景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N].中国国土资源
报,2011-11-10(2).
[2] 刘灿,韩文龙. 小产权房的出路何在———基于产权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 当代财经,2013,(2):5-15.
[3] 黄泽勇. 小产权房国有化:治理小产权房的可选路径[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0):76-80.
[4]戈昕.关于我国物业税改革的思考[J].经济论坛.2013(6)
[5]张守文.关于房产税的三大基本问题[J].税务研究.2012(11)
[6]张富强、刘堃.关于我国房产税改革试点的法律思考[J].法治论坛.2012(1)
我国房产税改革的问题研究
专业: 经济学
班级: 2013级1班
学号: 131231126
姓名: 戴天易
完成日期:
摘 要 .................................................... 1
引 言 .................................................... 2
1研究背景及意义 ......................................... 3
1.1研究背景 ............................................ 3
1.2研究意义 ............................................ 4
2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5
2.1研究内容 ............................................ 5
2.2研究方法 ............................................ 5
2.2.1文献法 ......................................... 5
2.2.2比较分析法 ...................................... 5
2.2.3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分析 ........................ 6
2.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6
2.3.1寻求解决我国房地产产权制度方法 ..................... 6
2.3.2通过提高房产税立法层级来保障房产税征收的公平公正 ...... 6
3完善我国房产税改革的建议 ................................ 7
3.1明确房地产产权制度 .................................... 7
3.2兼顾房产税普遍课征与公平课征 ........................... 7
3.3优化房产税征管系统 .................................... 8
3.4使房产税成为县市镇主体税种 ............................. 8
结 论 .................................................... 9
参考文献 ................................................ 11
房屋无论对于哪个国家的居民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财产,它不仅与家庭的和谐幸福息息相关,而且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反观我国现行的房产税征收制度,其存在的税收征纳范围过窄、课税依据不合理等问题已经严重限制了其应有的制度功能。近年来,房价上涨成为人们空前关注的热点问题,房地产市场投机性投资的兴起,致使房价飞速上涨。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的住房供给制度已由原来单一的福利分配制度转化为以市场供给为主的多元化供给制度。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房地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性产业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伴随而来的是房市的持续升温和房价的一涨再涨,“炒房热”等问题已经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然而伴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其弊端也不断显现,最突出的要数高房价问题。为此,政府出台了限购政策以及其他行政手段来调控房地产市场,但收效甚微。针对这一现状,通过改革房产税也许可以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新的思路。如何完善我国房产税征收制度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房产税;税收合法性;税收法定;税制结构;地方财政
近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兴起与发展,房地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中国房价也经历了从“火箭速度”般急涨到稍有降温的转变过程。房价的每次升落无不牵动着每位买房人的心。中国的房市何时才能给出一个“亲民”的价格,低收入者和无房户何时才能迎来房地产市场的春天?
关于我国房产税改革与立法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歇。2013 年 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房产税立法”的指导意见,使得房产税改革成为关注焦点。而对于人气明显“降温”的中国楼市来说,随着《不动产登记条例》于 2015 年3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关于房产税立法的问题甚嚣尘上。《条例》的实施,向社会释放了房产税立法的信号,为房产税的开征铺平了道路,我国房地产业将向稳定、可控的方向发展,低收入者买房难的问题有望解决。那么我国房产税到底该怎么征?何时征?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房价暴涨成为人们空前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称: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由1998年的2063元/平方米上涨到2012年的5791元/平方米,14年间上涨幅度达181%,其中十大城市住宅价格水平已达22347元/平方米,二线城市也达到了9501元/平方米。由于国家对居民自住及开发商未售出的房产免征房产税,对住房买卖只按售价的1%缴纳所得税,使得房产投资、投机者的暴利难以遏制,直至出现了完全以投机为目的的“炒房团”。这不仅加剧了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使财富分配更加不公;更扰乱了市场秩序,造就了通过囤房来洗钱的“房叔”、“房妹”,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公愤。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现象普遍,客观上也成为了住房价格高企、滋生腐败的推手。地方财政收入结构的愈加不合理,财政收支矛盾的日益突出,对我国地方公共财政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2011年初,上海市和重庆市同时公布实施了对居民住宅征收房产税的改革试点方案,这是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一项重要举措。房产税的改革将成为解决上述种种矛盾的突破口,并为彻底解决地方财政问题和抑制住房价格暴涨暴跌提供一个长效的稳定的机制基础。十八大期间,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撰文表态,要求认真总结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经验,研究逐步在全国推开。在未来的新一轮财税改革中,房产税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方向。由此来看,在现阶段对我国房产税改革进行研究(主要是针对个
人住房房产税改革的研究)十分必要,并且极具现实意义。
1.2研究意义
房产税作为调控房地产经济的政策工具和组织地方财政收入的税收工具,伴随着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需要,针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经济基础结构的变化,其改革与完善成为日益关注的焦点。基于当前的社会背景和改革试点进展情况,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首先,可以对逐步推进我国房产税改革澄清认识,营造一个全社会理解和支持的社会环境;其次,透过沪渝试点发现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困难;再次,通过研究国外经验为我国房产税改革提供借鉴;第四,借鉴国际经验,针对试点暴露出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改进试点工作,为我国渐进式的房产税改革提出具体措施建议。
2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2.1研究内容
保有环节的房产税在西方国家已有多年的开征经验,通过研究学习一些典型国家的房产税政策并加以借鉴,有利于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房产税税制。我国近些年出现的一些不利于房产税征收的问题,可能是其他国家不会遇到的,但是在配套改革中,这些都是可以设计对策方案、渐进合理解决的。本文的目标是通过提出我国的房产税改革目标,对我国开征房产税存在的一些主要壁垒实施针对性分析,在借鉴研究其他国家及地区的房产税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城镇化背景下的的房产税制度设计,提出改革思路和建议。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法
我国房产税改革虽然启动较晚,目前还处于个别城市试点工作阶段,但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房产税改革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理论角度主要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房产税的研究角度进行了相关分类,,对我国国内房产税改革的有关文献也进行了分类,充分借鉴和吸收有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深化对房产税改革工作的认识,提炼出房产税改革的观点。
2.2.2比较分析法
主要通过图书馆资料查阅、网络搜集以及相关的书籍、报纸、期刊等文献资料的阅读,比较了国内外及其他地区房产税的发展情况,并结合中国城镇化背景对我国开征房产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
进一步分析。
2.2.3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分析
在研究我国开征房产税的过程中,不仅对目前的情况做了静态分析,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及建议,并且对于城镇化进程中的房产税发展进行了展望式的动态研究,对房产税的全面开征情况作出了预测。
2.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随着房产税改革试点地区的逐渐增多,关于何时将房产税推向全国也成为大家的关注点。对照我国房产税改革的现有研究成果,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
2.3.1寻求解决我国房地产产权制度方法
对于小产权房这个房产税征收不能绕过的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类进行处理,对于严重违规的小产权房要毫不手软,依据法规进行拆除,对于一些尚未出售的小产权房,可以考虑纳入公租房保障房等。
2.3.2通过提高房产税立法层级来保障房产税征收的公平公正
本文认为,我国房产税改革不能闭门造车搞试点,更不能在试点经验没有充分总结的情况进行推广,而是必须通过立法广泛征求民意,通过房产税改革试点总结经验教训,从提高房产税立法层级上来保障民众监督权和知情权。
3完善我国房产税改革的建议
房产税改革最大的问题不在技术层面,而在于地方政府的态度。随着地方政府“卖地财政”收益下滑,地方财政压力增大,各地房产税试点扩容的步伐必将加快。
3.1明确房地产产权制度
明确的房地产产权,对产权所有人来说就意味着其依法对其所拥有的房地产享有收益和处置权;对政府来说,则是确定合理的房产税征税范围以及确定合理的房产税课税对象。
明确房地产产权,首先国家要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入市进行交易,和城市国有土地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价格,允许农村集体与农民个人获得诸如土地开发等依托土地财产权的收益。2013 年 10 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开了一份改革方案,报告中提到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在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平等进入非农用地市场,公开公平交易,与国有土地建立统一土地市场下的地价系统。
3.2兼顾房产税普遍课征与公平课征
就目前的房产税试点情况来看,上海侧重于对增量房征税,重庆则针对特定存量房征税,范围主要为高档住宅。如果现在马上就向社会所有存量房开征房产税,必然会遭到大部分业主的反对,必然增加开征难度;反过来,选择先从增量房入手,那么房产税改革的实行难度会小很多,因为增量房的课税对象在当下还是不确定的,人们一般不会去反对未来的不确定税收支出。而且存量房吸纳有巨量的社会资金,一旦用力过猛,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是无法想象的,所以在现
阶段先选择增量房和一部分存量房开征,是一个比较稳健可行的做法。从税收公平角度折中考虑可以选取影响力较大、投资和投机行为较频繁的城市试点,对存量房过多的家庭也要征收房产税,并针对房产套数多寡设计出不同级别的税率。
3.3优化房产税征管系统
新形势下,房产税税收征管将从以前的全部由税务部门负责转变为以税务机关为主体,资产评估机构为辅等多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构建房产税收征管体系,就是为适应房产税在全国范围税收征管实际的需要,对传统的税收管理体制、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在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借鉴吸收当代最先进的管理方法,有效结合现代技术手段,不断推进税收管理的发展进步,实现税收管理法治、规范、效率,达到社会满意的目标。
3.4使房产税成为县市镇主体税种
“营改增”是我国税制优化进程中闪亮的一笔,但是营业税并入增值税后,地方财政收入会大大减少也是一个可以显见的后果,会给本就缺乏主体税种的地方政府带来更大的财政可用资金紧张,对我国分税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从而阻碍我国的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税制改革,将一些合适的税构建成为地方政府主体税种,既可以保证地方政府稳定地取得税收收入,有利于省级及其所属地方政府各项职能的顺利履行,而且进一步也能引导政府积极 改进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地方居住环境的改善。
结 论
我国现行房产税制“重流转,轻保有”的设计缺陷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在房价暴涨和房产投机行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上海和重庆两地首先拉幵了我国房产税改革的帷幕。此次房产税改革并不是新税种的增加,而是弥补现行房产税对于个人住房保有环节免税的设计缺陷。这不仅是优化我国税制体系的必然选择,更是优化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同时,从改革的决策层面、技术条件、环境以及操作上分析,房产税都具备了扩大试点范围的可行性。房产税改革初期,其象征意义和政策导向作用大于预期效果,沪渝两地试点改革方案就可以体现这点。因此,单纯地用房价变动或者房产税收入情况来判断房产税改革的成功与否是狭隘和片面的。因为市场经济状况复杂,影响房价的因素错综复杂,房产税改革的目的并不仅在于“降低房价”,而是通过税制改革,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地方财政收入结构的优化。针对目前我国房产税改革初期暴露的一些问题,在借鉴国际经验和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房产税改革的建议:房产税改革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改革路径,在扩大试点范围的实践中,通过合理设计税制要素和建立健全房产税相配套的制度,逐步完善和推进。
2013年5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中,将“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列为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这是官方首次明确表态将扩大房产税改革的试点范围。由此可见,进一步推进房产税改革的方向
已经锁定。值得注意的是,房产税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还牵扯到土地使用制度、市场调控手段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等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来完善。未来房产税改革的推进还需要与其他税种(如土地使用税)的优化、财政体制改革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等手段组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税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实现建立稳定、公幵公共财政愿景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N].中国国土资源
报,2011-11-10(2).
[2] 刘灿,韩文龙. 小产权房的出路何在———基于产权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 当代财经,2013,(2):5-15.
[3] 黄泽勇. 小产权房国有化:治理小产权房的可选路径[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0):76-80.
[4]戈昕.关于我国物业税改革的思考[J].经济论坛.2013(6)
[5]张守文.关于房产税的三大基本问题[J].税务研究.2012(11)
[6]张富强、刘堃.关于我国房产税改革试点的法律思考[J].法治论坛.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