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毕业综合演练个人总结报告
毕业综合演练是学院根据武警学院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展开的一项贴近实战,瞄准实战的毕业学员实践性科目,该科目主旨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院毕业学员的作战指挥和协同作战等项能力素质,切实为满足毕业学员第一任职需要打下坚实基础。
一、 演练科目背景描述。自**月26日以来,2014年毕业综合演练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根据上级有关工作部署,*****队担任了油罐火灾扑救综合演练科目。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石油及石油产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类油库、加油站日益增多,而油罐是当前最普遍的一种储油方式,油罐内储存的各种油品一般都具有易挥发、易流失、易燃烧、易爆炸等性质,一旦发生火灾,必将给国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如1989年8月12日的黄岛油库火灾爆炸事故,1993年南京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油罐“10·21”重大火灾爆炸事故,2001年9月大龙洋油罐火灾以及大连新港2010年“7·16”和2011年“11·23”油罐火灾爆炸事故等重大典型油罐火灾爆炸事故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因而,如何有效快速扑救油罐火灾事故成为了近几年来消防部队关注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因此,学院根据2010年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斗实际研究拟定了此次演练科目。
二、演练岗位经历。在综合演练初始,根据指导老师安排,
队里以各班为编组事先编写各组预案,并通过预案交流会评选出了以本班预案作为一中队的主要预案;在此期间,我担任了副组长并协助组长在本组成员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实地考察,组织讨论,参与了预案的编以及多次参与中队预案撰写和修改。在演练期间,我按照中队任务分工担任了油罐火灾3号车班长以及现场安全员,组织3号车成员携带8盘80mm 水带、三支水枪、三盘65mm 水带和一个分水器利用3号消火栓在1号油罐的西南侧铺设单干线三支水枪对1号着火罐和2号邻近罐进行不间断冷却。同时,在分组演练的过程中经过演练岗位转换,我还担任了二中队高喷车的指挥员在着火罐的北侧指挥高喷车对火灾进行扑救。
三、收获与分析。
1、通过参与演练方案的编写,我了解到了预案在灭火救援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充分了解到了预案撰写的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构成要素。在编写预案时,认识到了只有充分了解灾害环境(气象、地形、交通、水源等)和起火物质特性,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为成功地处置灾害事故,降低生命财产损失夯实基础;其次,预案的编写是专业知识的结合体,它融合了包括火场供水、消防技术装备、灭火救援指挥、消防通信以及消防技能等多门课程知识,是对毕业学员所学专业知识技能的一个综合考验,我们只有将所学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才能有效处置灾情,确保战斗成效。
2、不管是在演练还是实际灭火救援战斗过程中,战斗作风和纪律意识是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又一关键因素,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思想保证,部队官兵只有具有强有力的服从意识和强烈的纪律意识,才能促使火场政令通畅,令行禁止,才能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打赢灭火救援攻坚战。
3、灭火救援战斗行动的圆满完成需要多方面的协作,需要较强的协同作战意识,其中包括班组的协同作战、队与队之间的协同作战、作战部队与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要在平时的训练中筑牢协同作战意识,锻造协同作战能力,才能有效推进灭火救援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
4、在此次演练中,我经过担任3号车班长职务,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组训能力,指挥能力,对我以后快速融入部队工作埋下了伏笔。
四、不足之处
1、自身知识构成上存在很大缺陷,同时又缺乏去摸索、上进的精神,对于不懂的没有去寻求答案,而且自己的思考不够,这些都阻碍了我在演练中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不足不仅仅对现在,对将来自己的发展都是阻碍,所以在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去克服;
2、临机应变能力较差,对于训练间隙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快速敏捷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办法,导致某些突出矛盾没有及时得到解决;
3、缺乏大局意识,由于自身还没有将角色从一个学员转换到指挥员上,思想意识还立足于被指挥人员思考的角度,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需要不断得到提炼。
201*年毕业综合演练个人总结报告
毕业综合演练是学院根据武警学院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展开的一项贴近实战,瞄准实战的毕业学员实践性科目,该科目主旨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院毕业学员的作战指挥和协同作战等项能力素质,切实为满足毕业学员第一任职需要打下坚实基础。
一、 演练科目背景描述。自**月26日以来,2014年毕业综合演练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根据上级有关工作部署,*****队担任了油罐火灾扑救综合演练科目。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石油及石油产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类油库、加油站日益增多,而油罐是当前最普遍的一种储油方式,油罐内储存的各种油品一般都具有易挥发、易流失、易燃烧、易爆炸等性质,一旦发生火灾,必将给国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如1989年8月12日的黄岛油库火灾爆炸事故,1993年南京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油罐“10·21”重大火灾爆炸事故,2001年9月大龙洋油罐火灾以及大连新港2010年“7·16”和2011年“11·23”油罐火灾爆炸事故等重大典型油罐火灾爆炸事故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因而,如何有效快速扑救油罐火灾事故成为了近几年来消防部队关注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因此,学院根据2010年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斗实际研究拟定了此次演练科目。
二、演练岗位经历。在综合演练初始,根据指导老师安排,
队里以各班为编组事先编写各组预案,并通过预案交流会评选出了以本班预案作为一中队的主要预案;在此期间,我担任了副组长并协助组长在本组成员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实地考察,组织讨论,参与了预案的编以及多次参与中队预案撰写和修改。在演练期间,我按照中队任务分工担任了油罐火灾3号车班长以及现场安全员,组织3号车成员携带8盘80mm 水带、三支水枪、三盘65mm 水带和一个分水器利用3号消火栓在1号油罐的西南侧铺设单干线三支水枪对1号着火罐和2号邻近罐进行不间断冷却。同时,在分组演练的过程中经过演练岗位转换,我还担任了二中队高喷车的指挥员在着火罐的北侧指挥高喷车对火灾进行扑救。
三、收获与分析。
1、通过参与演练方案的编写,我了解到了预案在灭火救援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充分了解到了预案撰写的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构成要素。在编写预案时,认识到了只有充分了解灾害环境(气象、地形、交通、水源等)和起火物质特性,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为成功地处置灾害事故,降低生命财产损失夯实基础;其次,预案的编写是专业知识的结合体,它融合了包括火场供水、消防技术装备、灭火救援指挥、消防通信以及消防技能等多门课程知识,是对毕业学员所学专业知识技能的一个综合考验,我们只有将所学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才能有效处置灾情,确保战斗成效。
2、不管是在演练还是实际灭火救援战斗过程中,战斗作风和纪律意识是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又一关键因素,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思想保证,部队官兵只有具有强有力的服从意识和强烈的纪律意识,才能促使火场政令通畅,令行禁止,才能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打赢灭火救援攻坚战。
3、灭火救援战斗行动的圆满完成需要多方面的协作,需要较强的协同作战意识,其中包括班组的协同作战、队与队之间的协同作战、作战部队与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要在平时的训练中筑牢协同作战意识,锻造协同作战能力,才能有效推进灭火救援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
4、在此次演练中,我经过担任3号车班长职务,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组训能力,指挥能力,对我以后快速融入部队工作埋下了伏笔。
四、不足之处
1、自身知识构成上存在很大缺陷,同时又缺乏去摸索、上进的精神,对于不懂的没有去寻求答案,而且自己的思考不够,这些都阻碍了我在演练中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不足不仅仅对现在,对将来自己的发展都是阻碍,所以在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去克服;
2、临机应变能力较差,对于训练间隙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快速敏捷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办法,导致某些突出矛盾没有及时得到解决;
3、缺乏大局意识,由于自身还没有将角色从一个学员转换到指挥员上,思想意识还立足于被指挥人员思考的角度,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需要不断得到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