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精编选择题训练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精编选择题训练二

1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B.优先发展重工业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A.C.一五计划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D.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3、我国“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南通大生纱厂 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

A.中国工业的近(现)代化历程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

C.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D.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历程

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形成了以( )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A.大庆油田 B.鞍山钢铁公司 C.沈阳第一机床厂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7、为了便于记忆历史知识,“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总结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A.1953-1957年 B.1957-1965年 C.1966-1976年 D.1978-2000年

8、邓小平说:“在经济政策上„„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下列举措不是体现这一理念的是A.设立经济特区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实行“包产到户”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9、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C.新中国成立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0、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11、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C.“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D.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12、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大跃进运动以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3、是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下列建设成就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有

①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②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③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④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下列内容与西藏历史发展不相符的是

A.1951年以和平方式获得了解放 B.60年代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C.70年代修建的川藏、青藏、新藏公路能到了“世界屋脊”D.今天已发展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

15、下列各项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

A.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D.相应培养建设人才

16、直到“一五”计划实施之前,中国人民还不能自己制造汽车。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批汽车是

A.“解放”牌汽车 B.“长安牌汽车” C.“吉利”牌汽车 D.“奇瑞QQ”牌汽车

17、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是

A.在长江上建造了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 B.大庆油田打出了第一口油井

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D.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建成

18、右面邮票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19、1954年,毛泽东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换了人间”主要是指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召开了中共八大

C.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

20、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C.确定了国旗与国歌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大成果是

A.《共同纲领》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A.制订了《中华民同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②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是我国立国之本④规定了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24、与1954年《中人民共和国宪法》无关的是

A.由一届人大会议通过B.规定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C.规定我国的政治制度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25、右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B.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C.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D.实现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6、1956年底,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全国解放时

都没有这么高兴。”使毛泽东高兴的原因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D.一五计划完成

27、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糕点厂,建国后生意兴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A.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糕点厂被国家没收 D.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

28、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9、中国社全主义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创举是

A.农业手工业合作化B.对民族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C.全行业公私合营D.保护富农的经济

30、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党带领中国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A.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 B.“一国两制”构想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三大改造和南京解放 D.改革开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1、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32、我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是在

A.新中国成立时 B.土地改革完成后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D.“一五”计划完成后

3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从时间上看是指

A.1949—1952年 B.1953—1956年 C.1949—1956年 D.1956—1966年

34、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基本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

A.开展土地革命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镇压反革命 D.领导“文化大革命”

36、下列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不正确的是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实施“一五”计划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中共“八大”

37、邓小平曾说过:1957年以后,我们开始犯“左”的错误。以下历史事件中不属于“左”的错误的是:

A.党的八大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38、右图为我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1958年创作的漫画《跃!跃!跃!》。作者热情讴歌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39、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由于没有经验,在社会

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急躁冒进的错误。图中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土地改革B.“大跃进”运动C.恢复国民经济D.人民公社化运动

40、有人编了一首顺口溜:“一棵玉米冲九霄,彩云栓住玉米腰,吓得月亮直弯腰。”顺口溜反映的现象出现于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41、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其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是

A.“多” B.“快” C.“好” D.“省”

42、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43、右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运动的开展?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44、右图的新闻报导最有可能出现在

A.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时期B.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

C.1966年—1976年的“文革”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5、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我国曾出现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

会发展阶段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大跃进”运动历时3年,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B.“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是浮夸风和全民大办钢铁

C.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大跃进”运动是相伴而生的 D.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6、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的口号多传遍大江南北。它反映的史实是

A.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实施“一五计划” D.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47、“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窖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D.三大改造的教训 48、1958年底,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直接影响是

A.经营形式从家庭私人经营到集体经营转变 B.所有制结构从私有制到公有制转变

C.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D.为工业化的开展奠定基础

49、下列搭配中有直接联系的一项是

A.开国大典——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失误与挫折 D.香港、澳门回归——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50、旧中国的石油业十分落后,西方国家认为中国是“贫油”国。为甩掉“贫油”国的帽子,实现原油利石油产品全部自给做出重大贡献的代表人物是 ①侯德榜②李四光③王进喜④邓稼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其中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A.一五计划实施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文革时期 D.三大改造

53、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

A.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B.打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C.破坏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54、每个年代都有其特殊的生活记忆。下列四组关键词,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状况完全相符的一组是

A.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浮夸风

C.“红旗”牌轿车、“三面红旗”、“铁人” D.“两弹元勋”、“走资派”、红卫兵

55、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 „„这个年代是

A.社会主义探索时期B.人民公社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56、以下人物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 B C D

57、“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成”等,遭到批斗、迫害。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A.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B.没有制定法律C.“走资派”企图夺取政权D.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58、生活的细节不经意间也会折射出社会政治光谱。1977年的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抓纲”在当时是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C.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D.以军事斗争为中心

69、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60、小敏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 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 的发言,以下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A.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61、下列哪一事件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有关?

A.“九一三”事件B.毛泽东逝世C.“四五”运动D.“四人帮”被粉碎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精编选择题训练二

1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B.优先发展重工业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A.C.一五计划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D.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3、我国“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南通大生纱厂 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

A.中国工业的近(现)代化历程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

C.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D.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历程

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形成了以( )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A.大庆油田 B.鞍山钢铁公司 C.沈阳第一机床厂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7、为了便于记忆历史知识,“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总结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A.1953-1957年 B.1957-1965年 C.1966-1976年 D.1978-2000年

8、邓小平说:“在经济政策上„„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下列举措不是体现这一理念的是A.设立经济特区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实行“包产到户”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9、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C.新中国成立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0、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11、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C.“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D.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12、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大跃进运动以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3、是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下列建设成就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有

①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②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③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④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下列内容与西藏历史发展不相符的是

A.1951年以和平方式获得了解放 B.60年代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C.70年代修建的川藏、青藏、新藏公路能到了“世界屋脊”D.今天已发展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

15、下列各项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

A.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D.相应培养建设人才

16、直到“一五”计划实施之前,中国人民还不能自己制造汽车。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批汽车是

A.“解放”牌汽车 B.“长安牌汽车” C.“吉利”牌汽车 D.“奇瑞QQ”牌汽车

17、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是

A.在长江上建造了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 B.大庆油田打出了第一口油井

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D.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建成

18、右面邮票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19、1954年,毛泽东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换了人间”主要是指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召开了中共八大

C.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

20、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C.确定了国旗与国歌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大成果是

A.《共同纲领》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A.制订了《中华民同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②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是我国立国之本④规定了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24、与1954年《中人民共和国宪法》无关的是

A.由一届人大会议通过B.规定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C.规定我国的政治制度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25、右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B.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C.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D.实现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6、1956年底,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全国解放时

都没有这么高兴。”使毛泽东高兴的原因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D.一五计划完成

27、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糕点厂,建国后生意兴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A.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糕点厂被国家没收 D.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

28、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9、中国社全主义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创举是

A.农业手工业合作化B.对民族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C.全行业公私合营D.保护富农的经济

30、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党带领中国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A.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 B.“一国两制”构想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三大改造和南京解放 D.改革开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1、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32、我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是在

A.新中国成立时 B.土地改革完成后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D.“一五”计划完成后

3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从时间上看是指

A.1949—1952年 B.1953—1956年 C.1949—1956年 D.1956—1966年

34、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基本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

A.开展土地革命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镇压反革命 D.领导“文化大革命”

36、下列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不正确的是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实施“一五”计划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中共“八大”

37、邓小平曾说过:1957年以后,我们开始犯“左”的错误。以下历史事件中不属于“左”的错误的是:

A.党的八大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38、右图为我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1958年创作的漫画《跃!跃!跃!》。作者热情讴歌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39、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由于没有经验,在社会

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急躁冒进的错误。图中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土地改革B.“大跃进”运动C.恢复国民经济D.人民公社化运动

40、有人编了一首顺口溜:“一棵玉米冲九霄,彩云栓住玉米腰,吓得月亮直弯腰。”顺口溜反映的现象出现于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41、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其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是

A.“多” B.“快” C.“好” D.“省”

42、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43、右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运动的开展?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44、右图的新闻报导最有可能出现在

A.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时期B.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

C.1966年—1976年的“文革”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5、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我国曾出现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

会发展阶段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大跃进”运动历时3年,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B.“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是浮夸风和全民大办钢铁

C.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大跃进”运动是相伴而生的 D.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6、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的口号多传遍大江南北。它反映的史实是

A.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实施“一五计划” D.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47、“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窖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D.三大改造的教训 48、1958年底,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直接影响是

A.经营形式从家庭私人经营到集体经营转变 B.所有制结构从私有制到公有制转变

C.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D.为工业化的开展奠定基础

49、下列搭配中有直接联系的一项是

A.开国大典——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失误与挫折 D.香港、澳门回归——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50、旧中国的石油业十分落后,西方国家认为中国是“贫油”国。为甩掉“贫油”国的帽子,实现原油利石油产品全部自给做出重大贡献的代表人物是 ①侯德榜②李四光③王进喜④邓稼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其中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A.一五计划实施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文革时期 D.三大改造

53、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

A.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B.打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C.破坏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54、每个年代都有其特殊的生活记忆。下列四组关键词,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状况完全相符的一组是

A.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浮夸风

C.“红旗”牌轿车、“三面红旗”、“铁人” D.“两弹元勋”、“走资派”、红卫兵

55、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 „„这个年代是

A.社会主义探索时期B.人民公社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56、以下人物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 B C D

57、“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成”等,遭到批斗、迫害。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A.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B.没有制定法律C.“走资派”企图夺取政权D.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58、生活的细节不经意间也会折射出社会政治光谱。1977年的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抓纲”在当时是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C.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D.以军事斗争为中心

69、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60、小敏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 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 的发言,以下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A.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61、下列哪一事件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有关?

A.“九一三”事件B.毛泽东逝世C.“四五”运动D.“四人帮”被粉碎


相关内容

  • 八年级历史下册精编选择题训练一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精编选择题训练一 1.以下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A.新中国成立--一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B.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 C.抗美援朝-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土地改革完成-我国农村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2.图2和图3蕴含着中国共产党 ...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精编)
  • 一年级语文单元过关检测 亲爱的同学们,祝贺你顺利完成了一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一 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你会成功地完成这份试卷取得优异成绩! 一.我来当小老师.(在正确读音的后面画上 "---")(6分) 盛开 (shâng chãng) 发明(fā fà) ...

  •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精编答案
  • 一.填空:24分 1.3.5立方分米=( )升=( )毫升 35分=( )时 321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2.( )÷25= = = =( )(填小数) 3.( )是最小奇数,( )是最小偶数,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合数是( ) 4. 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

  • 精编五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天天练40
  • 1 9 13 1 - - - + - 9 8 16 8 5 1 2 + - - - - 4 13 - + - 3 6 3 - - 0.75 9 6 8 4 二.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 1 4 3 3 1 - + - + - - - - - - 5 4 5 2 4 4 3 1 1 8 1 1 ...

  • 三年级数学下册总结
  • 三年级数学下册总结 2012春学期,我担任3.8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期间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工作中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工作之余,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实自己的头脑,形成比较 ...

  • 八下古诗默写
  • 人教版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 名著导读练习(精编版) <海底两万里>相关练习 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生物学家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两部作品是 ( ).( ). 2.<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号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 ...

  • 一年级数学暑假提优训练精编试卷
  • 一.口算 7+13= 12-6= 19-8= 13-7= 12+5= 14-6= 11+0= 16-5= 11-3= 10+5= 15-9= 11-5= 14-7= 16-6= 7+8= 12+4-9= 10-5+8= 9+7-2= 11-5+3= 二. "<"或" ...

  • 培优补差工作的方法与措施
  • 培优补差工作的方法与措施 作者:陈发震 来源:小湾小学 访问次数:795 发表时间:2012-6-28 20:27:58 培优补差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 ...

  • 初中思品课教学案例
  • 初中思品课教学案例 第二单元第三课<做自立自强的人> 第二框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的第二框题.是在对自尊自信以有了初步认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立,学会自立的方法,走自立之路,做自立自强之人.本课内容主要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