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与热力学的关系 大物论文

姓名:常艳 班级:电气201203 学号:20122127

汽车发动机与热力学的关系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需要对发动机动力循环中的能量利用作出分析,可用能分析可以从质的方面对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利用作出评价。该文利用发动机工作过程有限时间热力学模型,对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可用能损失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所得结论与发动机实际工作过程基本一致。

关键词: 内燃机循环 有限时间热力学 内可逆过程 不可逆过程 热力学性能优化

引言:传统的内燃机理论循环热力学分析对以下问题没有回答,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偏重于局域微分方程研究,也不能回答这些全局性问题,如:在时间周期T 内,发动机产生给定的功所需要的能量为多少? 给定输入能量,在时间S 内给定的内燃机产生的最大功是多少? 在有限时间内运行给定的热力过程的最有效方法(最佳路径) 是什么? 在有限时间内运行的内燃机的性能界限如何确定? 热阻、内不可逆性、热漏等不同损失项对实际热力过程的影响有何特点?

正文:有限时间热力学的简介19世纪中叶,法国人卡诺(Carnot )经过研究得出卡诺定理[1]:在温度不同的两个恒温热源(TL,TH) 之间工作的任何热机中以可逆热机的效率为最高,而且在上述热源条件下工作的一切可逆热机具有相同的效率:GC=1-TL/TH,其中TL 和TH 分别代表低温和高温热源,此即为著名的卡诺效率。由此开创的经典热力学这一科学领域,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经过科学家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卡诺定理的基础上相继发现了热力学第一、二定律。两个定理的建立和运用推动了热力学数学理论的发展,并使用数学及逻辑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基本定律的完整的经典热力学体系。它要求所有的实际过程都要与可逆过程进行比较加以研究,因为系统只有从一个状态可逆的变化到另一状态才能得到最大功,而不可逆过程总是要伴随着系统作功能力的损失。因此经典热力学最优问题的解就是可逆热力过程,即在过程中系统保持内平衡,系统和环境的总熵不变,在此约束条件下,系统的热力过程必须进行的无限缓慢,从而使系统的功率输出为零。但是由于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实际交换过程是不可逆的,交换速率不是无限小,系统热力过程进行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经典热力学由此导出的热机性能界限太高,与实际热机性能偏离较大。鉴于此,对经典热力学进行改进,求出存在系统与环境间有限速率热交换的有限时间过程和有限尺寸装置的热力学性能界限,就是有限时间热力学最初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前苏联学者诺维科夫 [3]、法国学者查姆巴戴尔 [4]和加拿大学者寇松和爱尔邦 [5]分别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他们在内可逆的条件下,考虑了热机传热过程中的有限速率,导出了工质与高、低温热源间存在热阻损失时的卡诺热机最大功率输出时的效率界限为:GCA=1-(TL/TH )。此即为著名的CA 效率,它提供了不同于卡诺效率的新的热机性能界限。这成为有限时间热力学研究的奠基性结果。自70年代中期以来,以寻求热力过程的性能界限、达到热力学优化为目标的这类研究工作均取得了巨大进展,并称之为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6]。 有限时间热力学与传统的不可逆热力学不同, 是其进一步发展。 传统的不可逆过程热力学侧重于了解系统的状态

参量随时空变化的规律,建立局域微分方程, 因而一些过程函数(如功、热量等) 在特定过程中的变化净效应不易由这种不可逆热力学得出结论; 而有限时间热力学则着重于系统的整体描述,应用变分原理等数学工具, 可导出过程变化的最佳净效应。

内燃机理论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的研究思路是对实际内燃机热力过程作一定的假设,得到热力学和数学模型,给定一系列的约束条件下,找出给定路径下的目标极值或所取目标为极值时的最优路径,并求出与时间有关的目标值,以及最佳的时间,得到所分析过程的最佳性能指标。内燃机理论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现阶段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在有限时间热力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虽然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发表的论文不过几十篇,下面就此项研究主流加以分析。热源模型对内燃机理论循环的影响:内燃机燃烧过程中温度是始终变化的,将内燃机理论循环作为有限热容(变温) 热源研究是比较接近实际的,但限于模型的简化,一般将其作为恒温热源加以研究,由于偏离实际过程,从而带来较大误差。在有限热容条件下,应着重探索给定热量下,内燃机的性能和性能优化以及在最 大输出功率条件下的热效率和在一定传热规律下的热源温度变化规律等。

内不可逆性对内燃机理论循环的影响:在内燃机循环中,必须考虑内不可逆对内燃机性能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在内可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内不可逆因子[7]。这种处理方式的优点是模型统一、简单, 但在内不可逆因子的定量计算上还有一定的困难,对不可逆因子的定量计算方法,从而可以定量分析内不可逆性的影响,其计算结果还有待实验的验证。

内燃机工作过程的有限时间热力学研究: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其研究对象逐渐从理论循环转向实际过程的热力循环,当前建立更真实地描述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各种不可逆因素的热力学模型,以及定量测试各种不可逆因素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是将有限时间热力学进一步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关键。 然而,热机的最大理论效率是卡诺循环效率,即热机按照卡诺循环进行工作,其理论效率为62.7% 但是,其条件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比较可靠的,因为它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况且,卡诺循环中要将冷凝温度减低到环境温度以下,这也是不经济的。将其做成汽油机或柴油机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工质的不同。但是有一类发动机也应用了卡诺循环——即斯特林发动机。斯特林发动机是独特的热热机,因为他们理论上的效率几乎等于理论最大效率,称为卡诺循环效率。斯特林发动机是通过气体受热膨胀、遇冷压缩而产生动力的。而且斯特林发动机是外燃机。优点为由于外燃机避免了传统内燃机的震爆做功问题,从而实现了高效率、低噪音、低污染和低运行成本。外燃机可以燃烧各种可燃气体,如:天然气、沼气、石油气、氢气、煤气等,也可燃烧柴油、液化石油气等液体燃料,还可以燃烧木材,以及利用太阳能等。只要热腔达到700℃,设备即可做功运行,环境温度越低,外燃机最大的优点是出力和效率不受海拔高度影响,非常适合于高海拔地区使用。然而其缺点:制造成本较高,工质密封技术较难,密封件的可靠性和寿命还存在问题,功率调节控制系统较复杂,机器较为笨重。我想这也是实际生活中难以利用卡诺循环来制造汽车发动机的原因。

但是,如何就目前状况进一步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依然是一个很有讨论价值的。目前的主流汽油发动机的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过程的行程应该是相等的,这是造成发动机热效率低的原因之一,就是能量得不到充分利用。因为,在发动机做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汽油燃烧也会产生新的气体,所以此过程的能量应该是非常大的。但现在的发动机做功距离只于压缩距离相等,

造成的能量的浪费:一是做功完成之后缸内气体压力过大,仍有部分能量没有利用;二是缸内压力过大使排气过程使用过多的能量;三是缸内温度过高,利于热量向外散发要。改善这一问题便要缩短进气、压缩的行程,延长做功距离。可以延迟吸气的开始时间以减少吸气行程,相比之下便增大了做功行程。

结论:对内燃机理论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研究和以内燃机实际热力循环为研究对象的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必将会不断丰富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也为内燃机工作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訾琨。内燃机理论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C]。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1988.10。编号:881061

[2]陈林根, 孙丰瑞。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和应用的发展现状[J]。物理学进展, 1998.18(4):395~ 422。

[3]訾琨编著。车用发动机热力学分析及优化。云南科技出版社,1997、7。

[4]姚寿广。内燃机有限时间内不可逆循环热力学分析[J]。内燃机学报,1994.12(2):156~163。

[5]陈林根, 林俊兴, 孙丰瑞。摩擦对空气标准Diesel 循环功率效率特性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7.18(5):533~535。

[6]杨玉顺, 刘仕强。有限时间内不可逆卡诺热机的不可逆因子的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0. 15(86):107~109。

[7]陈林根, 孙丰瑞, 陈文振。能量系统有限时间热力学的现状和展望[J]。力学进展,1992.22(25): 479~488。

姓名:常艳 班级:电气201203 学号:20122127

汽车发动机与热力学的关系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需要对发动机动力循环中的能量利用作出分析,可用能分析可以从质的方面对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利用作出评价。该文利用发动机工作过程有限时间热力学模型,对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可用能损失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所得结论与发动机实际工作过程基本一致。

关键词: 内燃机循环 有限时间热力学 内可逆过程 不可逆过程 热力学性能优化

引言:传统的内燃机理论循环热力学分析对以下问题没有回答,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偏重于局域微分方程研究,也不能回答这些全局性问题,如:在时间周期T 内,发动机产生给定的功所需要的能量为多少? 给定输入能量,在时间S 内给定的内燃机产生的最大功是多少? 在有限时间内运行给定的热力过程的最有效方法(最佳路径) 是什么? 在有限时间内运行的内燃机的性能界限如何确定? 热阻、内不可逆性、热漏等不同损失项对实际热力过程的影响有何特点?

正文:有限时间热力学的简介19世纪中叶,法国人卡诺(Carnot )经过研究得出卡诺定理[1]:在温度不同的两个恒温热源(TL,TH) 之间工作的任何热机中以可逆热机的效率为最高,而且在上述热源条件下工作的一切可逆热机具有相同的效率:GC=1-TL/TH,其中TL 和TH 分别代表低温和高温热源,此即为著名的卡诺效率。由此开创的经典热力学这一科学领域,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经过科学家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卡诺定理的基础上相继发现了热力学第一、二定律。两个定理的建立和运用推动了热力学数学理论的发展,并使用数学及逻辑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基本定律的完整的经典热力学体系。它要求所有的实际过程都要与可逆过程进行比较加以研究,因为系统只有从一个状态可逆的变化到另一状态才能得到最大功,而不可逆过程总是要伴随着系统作功能力的损失。因此经典热力学最优问题的解就是可逆热力过程,即在过程中系统保持内平衡,系统和环境的总熵不变,在此约束条件下,系统的热力过程必须进行的无限缓慢,从而使系统的功率输出为零。但是由于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实际交换过程是不可逆的,交换速率不是无限小,系统热力过程进行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经典热力学由此导出的热机性能界限太高,与实际热机性能偏离较大。鉴于此,对经典热力学进行改进,求出存在系统与环境间有限速率热交换的有限时间过程和有限尺寸装置的热力学性能界限,就是有限时间热力学最初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前苏联学者诺维科夫 [3]、法国学者查姆巴戴尔 [4]和加拿大学者寇松和爱尔邦 [5]分别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他们在内可逆的条件下,考虑了热机传热过程中的有限速率,导出了工质与高、低温热源间存在热阻损失时的卡诺热机最大功率输出时的效率界限为:GCA=1-(TL/TH )。此即为著名的CA 效率,它提供了不同于卡诺效率的新的热机性能界限。这成为有限时间热力学研究的奠基性结果。自70年代中期以来,以寻求热力过程的性能界限、达到热力学优化为目标的这类研究工作均取得了巨大进展,并称之为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6]。 有限时间热力学与传统的不可逆热力学不同, 是其进一步发展。 传统的不可逆过程热力学侧重于了解系统的状态

参量随时空变化的规律,建立局域微分方程, 因而一些过程函数(如功、热量等) 在特定过程中的变化净效应不易由这种不可逆热力学得出结论; 而有限时间热力学则着重于系统的整体描述,应用变分原理等数学工具, 可导出过程变化的最佳净效应。

内燃机理论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的研究思路是对实际内燃机热力过程作一定的假设,得到热力学和数学模型,给定一系列的约束条件下,找出给定路径下的目标极值或所取目标为极值时的最优路径,并求出与时间有关的目标值,以及最佳的时间,得到所分析过程的最佳性能指标。内燃机理论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现阶段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在有限时间热力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虽然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发表的论文不过几十篇,下面就此项研究主流加以分析。热源模型对内燃机理论循环的影响:内燃机燃烧过程中温度是始终变化的,将内燃机理论循环作为有限热容(变温) 热源研究是比较接近实际的,但限于模型的简化,一般将其作为恒温热源加以研究,由于偏离实际过程,从而带来较大误差。在有限热容条件下,应着重探索给定热量下,内燃机的性能和性能优化以及在最 大输出功率条件下的热效率和在一定传热规律下的热源温度变化规律等。

内不可逆性对内燃机理论循环的影响:在内燃机循环中,必须考虑内不可逆对内燃机性能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在内可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内不可逆因子[7]。这种处理方式的优点是模型统一、简单, 但在内不可逆因子的定量计算上还有一定的困难,对不可逆因子的定量计算方法,从而可以定量分析内不可逆性的影响,其计算结果还有待实验的验证。

内燃机工作过程的有限时间热力学研究: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其研究对象逐渐从理论循环转向实际过程的热力循环,当前建立更真实地描述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各种不可逆因素的热力学模型,以及定量测试各种不可逆因素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是将有限时间热力学进一步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关键。 然而,热机的最大理论效率是卡诺循环效率,即热机按照卡诺循环进行工作,其理论效率为62.7% 但是,其条件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比较可靠的,因为它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况且,卡诺循环中要将冷凝温度减低到环境温度以下,这也是不经济的。将其做成汽油机或柴油机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工质的不同。但是有一类发动机也应用了卡诺循环——即斯特林发动机。斯特林发动机是独特的热热机,因为他们理论上的效率几乎等于理论最大效率,称为卡诺循环效率。斯特林发动机是通过气体受热膨胀、遇冷压缩而产生动力的。而且斯特林发动机是外燃机。优点为由于外燃机避免了传统内燃机的震爆做功问题,从而实现了高效率、低噪音、低污染和低运行成本。外燃机可以燃烧各种可燃气体,如:天然气、沼气、石油气、氢气、煤气等,也可燃烧柴油、液化石油气等液体燃料,还可以燃烧木材,以及利用太阳能等。只要热腔达到700℃,设备即可做功运行,环境温度越低,外燃机最大的优点是出力和效率不受海拔高度影响,非常适合于高海拔地区使用。然而其缺点:制造成本较高,工质密封技术较难,密封件的可靠性和寿命还存在问题,功率调节控制系统较复杂,机器较为笨重。我想这也是实际生活中难以利用卡诺循环来制造汽车发动机的原因。

但是,如何就目前状况进一步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依然是一个很有讨论价值的。目前的主流汽油发动机的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过程的行程应该是相等的,这是造成发动机热效率低的原因之一,就是能量得不到充分利用。因为,在发动机做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汽油燃烧也会产生新的气体,所以此过程的能量应该是非常大的。但现在的发动机做功距离只于压缩距离相等,

造成的能量的浪费:一是做功完成之后缸内气体压力过大,仍有部分能量没有利用;二是缸内压力过大使排气过程使用过多的能量;三是缸内温度过高,利于热量向外散发要。改善这一问题便要缩短进气、压缩的行程,延长做功距离。可以延迟吸气的开始时间以减少吸气行程,相比之下便增大了做功行程。

结论:对内燃机理论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研究和以内燃机实际热力循环为研究对象的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必将会不断丰富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也为内燃机工作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訾琨。内燃机理论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C]。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1988.10。编号:881061

[2]陈林根, 孙丰瑞。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和应用的发展现状[J]。物理学进展, 1998.18(4):395~ 422。

[3]訾琨编著。车用发动机热力学分析及优化。云南科技出版社,1997、7。

[4]姚寿广。内燃机有限时间内不可逆循环热力学分析[J]。内燃机学报,1994.12(2):156~163。

[5]陈林根, 林俊兴, 孙丰瑞。摩擦对空气标准Diesel 循环功率效率特性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7.18(5):533~535。

[6]杨玉顺, 刘仕强。有限时间内不可逆卡诺热机的不可逆因子的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0. 15(86):107~109。

[7]陈林根, 孙丰瑞, 陈文振。能量系统有限时间热力学的现状和展望[J]。力学进展,1992.22(25): 479~488。


相关内容

  • 气动汽车发动机工作循环的理论分析
  • 第38卷第9期 机械 工程学报 v.l_38N09 -竺竺三二旦--』望!望坚呈!Q旦坠!垒兰Q!坚里兰旦垒型!£垒兰里型鱼型里里型型鱼 !竺::!!! 气动汽车发动机工作循环的理论分析+ 俞小莉元广杰沈瑜铭刘震涛苏石J (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杭州3 l0027) 摘要:城市污染和石油资源的匮 ...

  • 同济大学研究生导师
  • 加书签 同济大学车辆工程各专业各研究方向和导师介绍 本文由卑良贡献 跳至底部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上海海天考研: 上海海天考研:www.shhaitian.cn 同济大学车辆工程各 同济大学车辆工程各专业各研究方向和导师介绍 车辆工程 ...

  • mcs51单片机在汽车四轮转向系统中的应用
  • 公路 与汽 运第5期24 Hig矗∞nys&A"£omo£i伽A户户"f口£io"s 2007阜9月 MCS一51单片机在汽车四轮转向系统中的应用" 张慧萍,杨志刚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 摘要:提出了在汽车助力转向(EPs)的条件下,如何 ...

  • 毕业论文-汽车新技术
  • 毕业论文 题 目 汽车新技术 学 生 学 号 专业班级 汽车检测与维修 目 录 摘 要 .......................................................................................................... ...

  • 工程概论论文
  • 汽车新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 姓名:龚亚 学号:12018129 摘要: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智能化新技术正在逐步得到应用.汽车智能化技术使汽车的操纵越来越简单, 动力性和经济性越来越高,行驶安全性越来越好,这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车辆动力学控制,线控技术,电子巡航控制系统 一. ...

  • 大学物理学期论文格式及要求
  • 大学物理(A1)小论文要求及推荐题目 一. 目的和意义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大学物理教学向创新能力.素质培养教育的转变,突出研究性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自己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创新意识,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进行创新研究活动的条 ...

  • 20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 毕 业 设 计(论文) (说 明 书) 题 目: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姓 名: .... 编 号: ...... ....技术学院 年 月 日 ....技术学院 毕 业 设 计 (论文) 任 务 书 姓名 .... 专业 汽车运用技术 任 务 下 达 日 期 年 月 日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年 月 ...

  • 第七届国际计算流体力学会议简介
  • 第28卷 第3期1998年8月25日 力 学 进 展 ADVANCES IN M ECHAN ICS Vol 128 No 13Aug 125, 1998 动 态 第七届国际计算流体力学会议简介 11会议概况 流体力学的研究任务要集中在边界层转捩.动力学运动.集成仿真.模拟系统和平行计算等方面, 空 ...

  • 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措施
  • 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措施 摘要:汽车燃油经济性是汽车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它关系到使用者和运输企业的经济利益.在汽车使用说明书中最引人注意的技术参数之一是燃油消耗.随着燃油日趋紧缺和价格的不断攀升.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有着重大的现实和经济意义,也是汽车制造者和使用者共同关心的研究课题.影响汽车燃油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