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四大定律 经济学现今适用理 2011-03-11 17:41:37 阅读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供求定律
一种商品的社会生产量、供应量与社会消费量、需求量之比与价格高低成反比趋势的经济规律,被称为供求定律。展开来说,也就是一种商品的生产量大了,供应量多了;而消费量、需求量不相应增加,或增加的少,或减少,这种商品的价格将下降;反之则上升。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将减少,这样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实力将被挫伤,导致一些生产者退出,导致该种商品生产量下降。反之,价格上升,生产者将获得丰厚利润,这将激发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充实生产者的生产实力,导致该种商品的社会生产能力和生产量上升。这种由供求关系影响决定价格变动趋势,影响决定生产状况、变动趋势的规律性现象,被称为供求定律,它也被称为市场规律,这一规律是经济生活中重要的自然规律。它是由英国伟大的
经济学家亚当%26#8226;斯密首先阐明的。
由于这一规律性现象经常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人们能切实感受它,看明白它。因而它是很多人一点就通的道理,因此许多不懂学术的人都懂。学术界人说鸟都懂供求规律。这一定律可称为经济学里的“傻瓜”
定律,因为傻瓜都能懂。
供求定律、市场规律是客观规律,一些经济学者学懂了这一规律,就觉得自己掌握了客观规律,掌握了真理,就觉得自己了不得了。学识上就停留在这个水平。我不知中国的一些著名经济学教授到底是否是只有这个学识水平,还是深藏不露。只在报上变着花样讲市场规律、供求定律。现在这样的经济学教授成
大群,整天在那呱嗒市场规律。
二、权力、力量定律
在广义生产中,在生产、分配、交换过程中权力力量占优势地位的,权力力量较大者获得较多的利益,成正相关关系;权力力量对比的差距与社会生产效率成负相关关系。这种规律性现象,称为权力力量定律,
或权力力量规律。
在生产中,产业主、管理者权力力量大者就可多占生产收益。在奴隶社会,奴隶主管理者有权力有力量对奴隶生杀欲夺,奴隶主、管理者就可将生产收益全部占有。而在劳动者获得自由后,不再是奴隶,业主权力相对小时,有自由权利的劳动者就可分享得到比当奴隶时多的收益。在工人联合起来,力量大,共同争取权利时,不再象单个工人任由比自己权力力量大得多的产业主管理者欺压时,工人就可得到比过去多得多的生产收益。垄断生产者的权力力量集中,比人数众多的但分散形不成力量的消费者更有力量,在交换过程中可获得较多的社会财富。而分散的生产者由于内部利益矛盾冲突,形不成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时,在交换过程中,只能获得较少的社会财富。如果消费购买者是集中垄断者,则生产者在这种交换的过程中,只能获得很少的,勉强维持生存的收益。当打破垄断使权力力量分散形成交换双方力量相对平衡时,
双方都能获得适当的收益。
生产各方的权力力量差距大时,象奴隶社会,社会生产效率低。而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社会,如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生产效益大幅提高,民众普遍过上物质财富丰富的生活。象垄断企业为获得较多收益,为提高价格,会有意减小生产量,生产量减小反而获得较多收益,少劳而多得,何乐而不为?这样使社会生产下降。而在打破了垄断后,垄断者不能再少劳而多得后,成为只能用优良的劳动服务才能
获得较多收益者,这种曾被垄断的产品就会优质地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权力力量定律规律是影响决定社会经济生产的重要规律,对社会生产有着重大作用影响。要说不少普通老百姓也知道这些,象俗话说“店大欺客,客大欺店”,“谁权大实力大,谁得的多”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
老百姓不会象理论家一样论述理论。
为什么主流经济学家只讲傻瓜定律?没有名正言顺地讲权力力量定律?一是因为供求规律表现的太突显,总让人看到它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而让人忽视忽略经济活动中其它东西的存在和作用。它的突出表现掩盖其它东西的存在和作用;二是凡获得较多社会财富者,也是社会政治经济实力力量强者,虽然其中不乏知道自己成为大富者是靠其强大的权力实力,(靠勤劳和汗水换来的大富者们,也多多少少有象上面大富者一样的做法),有些作法是违背道德的,是讲不得的。因此他们不愿讲自己不道德的一面,决不会堂而皇之地讲自己如何使工人少得工资,如何克扣工人工资的手段和作为。他们只讲自己是勤奋,是运用智慧,抓住了机遇的。运用智慧,抓住机遇是他们愿大讲特讲的。讲自己获得高收入、高利润是市场使然。讲自己没有少给工人报酬(虽然有丰厚的利润,但只付给工人难以维持正常生存的工资)是劳动市场价格如此,是供求规律决定的,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资产阶级是社会政治经济实力强者,是强势话权者,他们的思想认识观点在社会占主流地位,统治地位。资产阶级把自己多占论说成是客观规律使然,是理所当然,是合理合法合道德。这套道理听起来蛮像真理,是那么回事。于是天真的不爱多想多考虑的很多人,不仅资产者,也包括执政者,广大无产者和学者就信它,不多想其它了。这就成了社会的主流认识、统治观、世界观,这种统治观、世界观对发现权力力量定律起到阻挡作用,起到掩盖作用。让人难以发现
权力力量定律。权力力量定律是“傻瓜定律掩盖下的”定律。
历史上独裁专制理论家搞个“君权神授”来蒙骗人,现代资产阶级理论家也搞个“君财神授”来蒙骗人。“市场使然,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是“君财神授”的“科学版”的解说词。因此听信“人穷富”是因为市场使然,听信大富者都是努力寻找机遇努力劳动者,是天真的傻瓜。而明白了权力力量规律作用的人是上升一个认识层次,对社会经济生活有了更透认识的人。因此只懂供求规律者、只信供求规律者是天真可爱的傻瓜。而既懂供求规律,又懂权力力量定律者是有了一定头脑,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这类人应该是少了份天真
的中学生啦。
权力力量定律规律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客观规律。你权力力量地位实力大了,你就会获得较大的收入。谁的大谁就获得高收入。权力客观规律与供求定律是影响经济生活的两个重大东西。是决定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两大重要规律。是不以人的愿望而转移的客观规律。它们是描述解述经济生活的两大理论侧面。所谓左右派经济学理论,其实就是各偏激一面的理论。左派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是偏激在权力力量定律规律一面的经济现象描述解述,右派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是偏激在供求定律规律一面的经济现象描述解述。右派一面搞得较成熟较完善。马克思倾其一生心血只搞了另一面的一部分,很小很少一部分。其中还存在较严
重错误。
如果经济学者只学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哪学成的是有“一张小学文凭”的“天真可爱的小傻瓜”;如果只学
左派经济理论,哪学成的是只有“半张小学文凭”的蛮横的令人憎恶的“半傻”。
中国目前经济学者多数是即学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又学西方主流经济学,是持一张半“小学文凭”。一张半小学文凭能否相当一张中学文凭?能否上升为中学水平?不能!要成中学水平,哪还要自己能分辨两个理论体系中哪些是真理,哪些是假理,能去伪存真,融会贯通的人。只有很少的天资聪慧的人达到准中学水平。虽然许多中国经济学者具备了两方面的知识底子,但由于少有辩假理去假理的能力,无法正确
融汇,他们多数人实际表现,写文章讲话只能显示小学水平。
三、公平与效率正相关定律
大学者,具备某专项业务的主要基本知识的人,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处理和解决专业遇到的问题的人。什么知识水平能正确处理解决生产生活经常遇到的问题?大学知识水平是应该基本达到和满足这一要求的。正确处理经常遇到的政治经济问题要具备什么样的经济学知识?要懂得公平与效率正相关规律的经济学知识。这样的人就可以正确处理经常遇到的政治经济问题,使社会公平,经济繁荣,就能安邦治国,造
福一方。而不会再象无知无畏的人,搞得民众极端穷困,受苦受难,搞得政权崩溃,战祸连天。
理解掌握公平与效率正相关定律需要有极强的理性思维。它需要弄清公平是什么?效率是什么?对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效率进行定义,要对认识公平的难点、困难——人们对事实不认同;各种立场观点的人,对公平有不同地解说搞清。没理性思维的人是搞不清这些的。因而它也只能属于象征讲科学理性的大学。
因而说公平与效率正相关定律知识属于大学水平。
科学是要理性思维的,过去一些人认为经济学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另类科学,是不是科学的科学。其实经济学是与自然科学是同性质同样的科学。只不过认识弄懂建立它,比其它自然科学更难,需要更强的推理,辩理。所以它现在,也就是旧经济学还不是真正的科学。搞懂经济学的人要比搞懂自然科学的人需要更强的推理、逻辑思维能力。但是目前经济研究队伍,不少是“理科”学不好,只好学“社科”。加上旧经济学里讲信仰观点多,(违背理性认识方法)把经济学者变成信徒、迷信者。批量生产的多是“听话信教”的学生,难出理性的学者。难出具批判理性的,能分辩真理、假理的学者。不具有批判理性者,只会“听话信
教”者到经济“大学”层面认识范围就“找不到北了”。
由于公平与效率正相关定律论述较难,本文就不再细讲。(有兴趣的有能力的读者请阅本人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一文,请到《中国学术城》网站搜索)。这里简单讲它和与它相联的经济学知识。公平与效率正相关是社会经济的规律性现象,是生产生活的客观规律。“一个社会公平了,这个社会就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公平了,经济衰退,国家穷困衰败,人民受苦受难。”效率的定义是指社会生产的多,人们享受的多。这个效率不是指某些人、某个集团的效率,不是指企业的利润。公平是由三个方面构成的,(一种)公平是会变成不公平的,没有一个能永恒存在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为了使社会物产丰富,人民幸福安康,执政者、政府就要用政策制度并不断调整政策制度,保持公平状态,建立静态动态平衡机制、制度,使社会保持公平状态,使民众过上幸福生活。如何运用适度阶级斗争来达到促使社会公平,促使经济正常高效运转,如何组织各阶级进行合法温和的斗争,如何控制避免形成激烈残酷的阶级斗争的知识;如何改革推行新政策,如何避免改革和推行的新政策失败,导致社会混乱。也就是
如何实行和平演变的知识;如何将独裁专政制度向众主共和制度演变的知识;等等。
公平与效率正相关定律层面的知识,是社会经济医术,是高超的政治艺术,是治国安邦的知识,是大学水平的知识。公平与效率正相关定律在经济学认识中,在把握处理经济问题的重要作用中是第一位的,
从这个意义来讲可称它为经济学第一定律。
为什么众多聪明过人的教授研究员的学识水平达不到大学水平呢?“找不到北了”?原因是经济学研究认识中存在五道“鬼打墙”。(关于“鬼打墙”请阅本人的《经济学研究认识的“鬼打墙”》)人难以不被五道“鬼打墙”所迷,它们使人入迷途而不能自醒。不仅不能自醒,有的还不能他醒。在别人指出其错误后,仍认识不到错误,仍自以为是,仍坚持错误。象经济学家张建华。经济学者要想达到经济学大学水平,就要认识经济学研究认识的“鬼打墙”,就要补充增强自己的理性思维,掌握科学认识方法。不如此,那就会永远留
在中小学水平。
四、社会运动变化定律
如果在弄懂公平与效率正相关定律后,能更上一层楼,就会发现社会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发现认识了它,学者就成了通得此道的博士级的经济学家。其实社会运动变化定律就是在研究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时发现的。这说来很有趣,本人在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之难题时,一下发现两个定律,两个经济学大定律:公平与效率正相关定律,社会运动变化定律。再捋捋再顺顺,发现前面还有一个定律,还有一个大定律:权力力量定律。本人真是太幸运了,许多学者穷其毕生心血,也难发现一个科学定律,本人“一解”得三个
科学大定律。
社会运动变化定律,本人将它命名为“太一”定律。(为什么命名为“太一”?有兴趣的读者请参阅本人的《经济学“太一”定律》)。何谓“太一”定律?何谓社会运动变化定律?就是:公平的制度有许多种,任何一种所谓的“公平”制度都存在缺陷。任何一种所谓的“公平”制度,都会受到人性“恶”——自私、自利的攻击。在人性“恶”的攻击下,制度的缺陷会被不断扩大,使制度公平性下降,不公平性上升,逐渐失去公平,演变成不公平的制度。不公平的制度导致社会生产效率下降,最终人们难以正常生产生活。这时人们就要改变旧的不公平制度,设计实施“新”的公平制度。“新”的制度又会受到攻击,产生新问题,变成不公平的制度。人们为正常生活,就要不断修正旧制度,实施新制度,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克服由人性恶产生的不同问题。最终,社会生产生活出现的问题;实施的政治经济制度,人们由经济问题产生的各种思想意识——成循环
演变运动。
达到认识社会运动定律的学识水平的学者,就消除了没有了对制度的迷信,对所谓“真理”的迷信。就会主动地认识各种制度的公平合理之处;认识各种制度的缺陷;认识人们攻击它产生哪些问题和认识人们在制度问题环境里产生的思想认识。在认识了各种制度下,人们在各种制度的表现后,学者就成了对人类
社会全知的,具有洞察力的,有预见的,得道的博士级的大家。
经济学四大定律 经济学现今适用理 2011-03-11 17:41:37 阅读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供求定律
一种商品的社会生产量、供应量与社会消费量、需求量之比与价格高低成反比趋势的经济规律,被称为供求定律。展开来说,也就是一种商品的生产量大了,供应量多了;而消费量、需求量不相应增加,或增加的少,或减少,这种商品的价格将下降;反之则上升。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将减少,这样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实力将被挫伤,导致一些生产者退出,导致该种商品生产量下降。反之,价格上升,生产者将获得丰厚利润,这将激发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充实生产者的生产实力,导致该种商品的社会生产能力和生产量上升。这种由供求关系影响决定价格变动趋势,影响决定生产状况、变动趋势的规律性现象,被称为供求定律,它也被称为市场规律,这一规律是经济生活中重要的自然规律。它是由英国伟大的
经济学家亚当%26#8226;斯密首先阐明的。
由于这一规律性现象经常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人们能切实感受它,看明白它。因而它是很多人一点就通的道理,因此许多不懂学术的人都懂。学术界人说鸟都懂供求规律。这一定律可称为经济学里的“傻瓜”
定律,因为傻瓜都能懂。
供求定律、市场规律是客观规律,一些经济学者学懂了这一规律,就觉得自己掌握了客观规律,掌握了真理,就觉得自己了不得了。学识上就停留在这个水平。我不知中国的一些著名经济学教授到底是否是只有这个学识水平,还是深藏不露。只在报上变着花样讲市场规律、供求定律。现在这样的经济学教授成
大群,整天在那呱嗒市场规律。
二、权力、力量定律
在广义生产中,在生产、分配、交换过程中权力力量占优势地位的,权力力量较大者获得较多的利益,成正相关关系;权力力量对比的差距与社会生产效率成负相关关系。这种规律性现象,称为权力力量定律,
或权力力量规律。
在生产中,产业主、管理者权力力量大者就可多占生产收益。在奴隶社会,奴隶主管理者有权力有力量对奴隶生杀欲夺,奴隶主、管理者就可将生产收益全部占有。而在劳动者获得自由后,不再是奴隶,业主权力相对小时,有自由权利的劳动者就可分享得到比当奴隶时多的收益。在工人联合起来,力量大,共同争取权利时,不再象单个工人任由比自己权力力量大得多的产业主管理者欺压时,工人就可得到比过去多得多的生产收益。垄断生产者的权力力量集中,比人数众多的但分散形不成力量的消费者更有力量,在交换过程中可获得较多的社会财富。而分散的生产者由于内部利益矛盾冲突,形不成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时,在交换过程中,只能获得较少的社会财富。如果消费购买者是集中垄断者,则生产者在这种交换的过程中,只能获得很少的,勉强维持生存的收益。当打破垄断使权力力量分散形成交换双方力量相对平衡时,
双方都能获得适当的收益。
生产各方的权力力量差距大时,象奴隶社会,社会生产效率低。而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社会,如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生产效益大幅提高,民众普遍过上物质财富丰富的生活。象垄断企业为获得较多收益,为提高价格,会有意减小生产量,生产量减小反而获得较多收益,少劳而多得,何乐而不为?这样使社会生产下降。而在打破了垄断后,垄断者不能再少劳而多得后,成为只能用优良的劳动服务才能
获得较多收益者,这种曾被垄断的产品就会优质地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权力力量定律规律是影响决定社会经济生产的重要规律,对社会生产有着重大作用影响。要说不少普通老百姓也知道这些,象俗话说“店大欺客,客大欺店”,“谁权大实力大,谁得的多”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
老百姓不会象理论家一样论述理论。
为什么主流经济学家只讲傻瓜定律?没有名正言顺地讲权力力量定律?一是因为供求规律表现的太突显,总让人看到它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而让人忽视忽略经济活动中其它东西的存在和作用。它的突出表现掩盖其它东西的存在和作用;二是凡获得较多社会财富者,也是社会政治经济实力力量强者,虽然其中不乏知道自己成为大富者是靠其强大的权力实力,(靠勤劳和汗水换来的大富者们,也多多少少有象上面大富者一样的做法),有些作法是违背道德的,是讲不得的。因此他们不愿讲自己不道德的一面,决不会堂而皇之地讲自己如何使工人少得工资,如何克扣工人工资的手段和作为。他们只讲自己是勤奋,是运用智慧,抓住了机遇的。运用智慧,抓住机遇是他们愿大讲特讲的。讲自己获得高收入、高利润是市场使然。讲自己没有少给工人报酬(虽然有丰厚的利润,但只付给工人难以维持正常生存的工资)是劳动市场价格如此,是供求规律决定的,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资产阶级是社会政治经济实力强者,是强势话权者,他们的思想认识观点在社会占主流地位,统治地位。资产阶级把自己多占论说成是客观规律使然,是理所当然,是合理合法合道德。这套道理听起来蛮像真理,是那么回事。于是天真的不爱多想多考虑的很多人,不仅资产者,也包括执政者,广大无产者和学者就信它,不多想其它了。这就成了社会的主流认识、统治观、世界观,这种统治观、世界观对发现权力力量定律起到阻挡作用,起到掩盖作用。让人难以发现
权力力量定律。权力力量定律是“傻瓜定律掩盖下的”定律。
历史上独裁专制理论家搞个“君权神授”来蒙骗人,现代资产阶级理论家也搞个“君财神授”来蒙骗人。“市场使然,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是“君财神授”的“科学版”的解说词。因此听信“人穷富”是因为市场使然,听信大富者都是努力寻找机遇努力劳动者,是天真的傻瓜。而明白了权力力量规律作用的人是上升一个认识层次,对社会经济生活有了更透认识的人。因此只懂供求规律者、只信供求规律者是天真可爱的傻瓜。而既懂供求规律,又懂权力力量定律者是有了一定头脑,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这类人应该是少了份天真
的中学生啦。
权力力量定律规律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客观规律。你权力力量地位实力大了,你就会获得较大的收入。谁的大谁就获得高收入。权力客观规律与供求定律是影响经济生活的两个重大东西。是决定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两大重要规律。是不以人的愿望而转移的客观规律。它们是描述解述经济生活的两大理论侧面。所谓左右派经济学理论,其实就是各偏激一面的理论。左派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是偏激在权力力量定律规律一面的经济现象描述解述,右派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是偏激在供求定律规律一面的经济现象描述解述。右派一面搞得较成熟较完善。马克思倾其一生心血只搞了另一面的一部分,很小很少一部分。其中还存在较严
重错误。
如果经济学者只学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哪学成的是有“一张小学文凭”的“天真可爱的小傻瓜”;如果只学
左派经济理论,哪学成的是只有“半张小学文凭”的蛮横的令人憎恶的“半傻”。
中国目前经济学者多数是即学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又学西方主流经济学,是持一张半“小学文凭”。一张半小学文凭能否相当一张中学文凭?能否上升为中学水平?不能!要成中学水平,哪还要自己能分辨两个理论体系中哪些是真理,哪些是假理,能去伪存真,融会贯通的人。只有很少的天资聪慧的人达到准中学水平。虽然许多中国经济学者具备了两方面的知识底子,但由于少有辩假理去假理的能力,无法正确
融汇,他们多数人实际表现,写文章讲话只能显示小学水平。
三、公平与效率正相关定律
大学者,具备某专项业务的主要基本知识的人,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处理和解决专业遇到的问题的人。什么知识水平能正确处理解决生产生活经常遇到的问题?大学知识水平是应该基本达到和满足这一要求的。正确处理经常遇到的政治经济问题要具备什么样的经济学知识?要懂得公平与效率正相关规律的经济学知识。这样的人就可以正确处理经常遇到的政治经济问题,使社会公平,经济繁荣,就能安邦治国,造
福一方。而不会再象无知无畏的人,搞得民众极端穷困,受苦受难,搞得政权崩溃,战祸连天。
理解掌握公平与效率正相关定律需要有极强的理性思维。它需要弄清公平是什么?效率是什么?对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效率进行定义,要对认识公平的难点、困难——人们对事实不认同;各种立场观点的人,对公平有不同地解说搞清。没理性思维的人是搞不清这些的。因而它也只能属于象征讲科学理性的大学。
因而说公平与效率正相关定律知识属于大学水平。
科学是要理性思维的,过去一些人认为经济学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另类科学,是不是科学的科学。其实经济学是与自然科学是同性质同样的科学。只不过认识弄懂建立它,比其它自然科学更难,需要更强的推理,辩理。所以它现在,也就是旧经济学还不是真正的科学。搞懂经济学的人要比搞懂自然科学的人需要更强的推理、逻辑思维能力。但是目前经济研究队伍,不少是“理科”学不好,只好学“社科”。加上旧经济学里讲信仰观点多,(违背理性认识方法)把经济学者变成信徒、迷信者。批量生产的多是“听话信教”的学生,难出理性的学者。难出具批判理性的,能分辩真理、假理的学者。不具有批判理性者,只会“听话信
教”者到经济“大学”层面认识范围就“找不到北了”。
由于公平与效率正相关定律论述较难,本文就不再细讲。(有兴趣的有能力的读者请阅本人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一文,请到《中国学术城》网站搜索)。这里简单讲它和与它相联的经济学知识。公平与效率正相关是社会经济的规律性现象,是生产生活的客观规律。“一个社会公平了,这个社会就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公平了,经济衰退,国家穷困衰败,人民受苦受难。”效率的定义是指社会生产的多,人们享受的多。这个效率不是指某些人、某个集团的效率,不是指企业的利润。公平是由三个方面构成的,(一种)公平是会变成不公平的,没有一个能永恒存在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为了使社会物产丰富,人民幸福安康,执政者、政府就要用政策制度并不断调整政策制度,保持公平状态,建立静态动态平衡机制、制度,使社会保持公平状态,使民众过上幸福生活。如何运用适度阶级斗争来达到促使社会公平,促使经济正常高效运转,如何组织各阶级进行合法温和的斗争,如何控制避免形成激烈残酷的阶级斗争的知识;如何改革推行新政策,如何避免改革和推行的新政策失败,导致社会混乱。也就是
如何实行和平演变的知识;如何将独裁专政制度向众主共和制度演变的知识;等等。
公平与效率正相关定律层面的知识,是社会经济医术,是高超的政治艺术,是治国安邦的知识,是大学水平的知识。公平与效率正相关定律在经济学认识中,在把握处理经济问题的重要作用中是第一位的,
从这个意义来讲可称它为经济学第一定律。
为什么众多聪明过人的教授研究员的学识水平达不到大学水平呢?“找不到北了”?原因是经济学研究认识中存在五道“鬼打墙”。(关于“鬼打墙”请阅本人的《经济学研究认识的“鬼打墙”》)人难以不被五道“鬼打墙”所迷,它们使人入迷途而不能自醒。不仅不能自醒,有的还不能他醒。在别人指出其错误后,仍认识不到错误,仍自以为是,仍坚持错误。象经济学家张建华。经济学者要想达到经济学大学水平,就要认识经济学研究认识的“鬼打墙”,就要补充增强自己的理性思维,掌握科学认识方法。不如此,那就会永远留
在中小学水平。
四、社会运动变化定律
如果在弄懂公平与效率正相关定律后,能更上一层楼,就会发现社会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发现认识了它,学者就成了通得此道的博士级的经济学家。其实社会运动变化定律就是在研究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时发现的。这说来很有趣,本人在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之难题时,一下发现两个定律,两个经济学大定律:公平与效率正相关定律,社会运动变化定律。再捋捋再顺顺,发现前面还有一个定律,还有一个大定律:权力力量定律。本人真是太幸运了,许多学者穷其毕生心血,也难发现一个科学定律,本人“一解”得三个
科学大定律。
社会运动变化定律,本人将它命名为“太一”定律。(为什么命名为“太一”?有兴趣的读者请参阅本人的《经济学“太一”定律》)。何谓“太一”定律?何谓社会运动变化定律?就是:公平的制度有许多种,任何一种所谓的“公平”制度都存在缺陷。任何一种所谓的“公平”制度,都会受到人性“恶”——自私、自利的攻击。在人性“恶”的攻击下,制度的缺陷会被不断扩大,使制度公平性下降,不公平性上升,逐渐失去公平,演变成不公平的制度。不公平的制度导致社会生产效率下降,最终人们难以正常生产生活。这时人们就要改变旧的不公平制度,设计实施“新”的公平制度。“新”的制度又会受到攻击,产生新问题,变成不公平的制度。人们为正常生活,就要不断修正旧制度,实施新制度,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克服由人性恶产生的不同问题。最终,社会生产生活出现的问题;实施的政治经济制度,人们由经济问题产生的各种思想意识——成循环
演变运动。
达到认识社会运动定律的学识水平的学者,就消除了没有了对制度的迷信,对所谓“真理”的迷信。就会主动地认识各种制度的公平合理之处;认识各种制度的缺陷;认识人们攻击它产生哪些问题和认识人们在制度问题环境里产生的思想认识。在认识了各种制度下,人们在各种制度的表现后,学者就成了对人类
社会全知的,具有洞察力的,有预见的,得道的博士级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