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第一节班级与班集体建设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同时也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班级是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产物。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班级对于学生的成长有三方面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

(2)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

(3)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一)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班集体与班级一字之差,却具有不同的意义。简单来说,班集体不是学生的简单集合,是不会自发’形成的。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班集体的形成需要全班学生和班主任以及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

(二)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新的班集体从其初建到成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需要依次经过三个动态发展的阶段。

1.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

这一时期是班主任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也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经受考验的关键期。

2.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

形成期是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3.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班主任已开始成为班级领导者,主要任务在于根据学校教育计划,加强班集体的特色化建设,同时根据对每位学生的充分了解,为学生提出发展规划建议,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一个成熟的班集体,一般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条件。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团结有力的班干部是组织实施班级活动的重要保证力量。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健全的集体还受到相应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并把取得集体成员认同的、为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作为完成共同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集体舆论是集体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赞同的意见和思维取向。健康的舆论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感染与熏陶的方式,使学生明辨是非、美丑与善恶,对集体成员具有约束力。

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思想和行为倾向,包含情绪状态、言行习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一定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也会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审美情趣,必然也有不同的人生目标与理想追求。

三、班集体的建设策略

(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培养良好班集体的先决条件,常用的方法有研究书面材料、观察、谈话、调查等。了解研究学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学生个体来说,主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生活环境,个人经历,身体素质,学习情况,个人兴趣,社会交往及思想品德等。对学生群体来说,主要了解研究群体的共性特点,如班级成员当前的思想状况、学习动态和发展趋向,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情况以及班级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等。

(二)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集体奋斗目标是指集体成员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实现的任务和要求。它是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第一,要把握目标的方向性,即每次活动的目的任务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要求。第二,要把握目标的激励作用,即符合集体和每个成员的内在需要。

确立集体奋斗目标的方法主要有:

第一,具体化目标法。即把学校总的教育目标具体化为班集体的目标,再根据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不同情况提出具体要求。

第二,系列化目标法。即把班集体奋斗目标分为近期、中期、远期等系列,结合班级特点和具体任务分步骤实现。 第三,针对性目标法。即针对班集体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活动要求。

(三)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坚强的集体领导核心是建立和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基础和条件。

(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巩固与发展班集体的重要手段,是班集体凝聚力的粘合剂。

第二节 有效的课堂管理

一、课堂管理概述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的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一)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即课堂教学结构,可以从纵横两个维度来认识,从横向上看,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教学中介(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方法)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从纵向上看,则包括课堂教学计划之不同环节的活动内容与形式组织以及时间划配。对于具体一节课的结构把握如何,可以从四个指标来衡量:即量(质量和数量)、序(程序或安排)、度(教学要求的程度、速度、强度)、势(教学情境),它们共同直接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基本因素

1.背景情况:这是影响课堂管理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课堂文化和课堂设计的状况,以及既有的师生关系。

2.教学目标:这是关于课堂教学与管理的总方向的决定因素,集体目标必须与学生个体目标间达成协调与融洽。

3.课堂规模:课堂规模主要是指学生的人数多少,它直接影响课堂管理行为的有效性。规模越大,对教师要求就越高,对学生的自我约束要求越高,课堂规则越需正式。相反,规模越小,越便于教师有效调控。

4.凝聚力:是对课堂管理行为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常表现为成员集聚在一起的愿望和高度的承诺,同时尊重和鼓励行为与思想上的个别差异存在。它也是班级中和谐关系、良好班风的反映。

5.课堂规范:是被课堂中所有人所接受和期待的行为准则和模式,能使人的行为简易

化和易于预测,避免尴尬的人际关系,便于教师控制指导学生的课堂行为。

6.教师领导:指教师作为课堂领导者对课堂的全面影响,包括对课堂进程与发展的影响力,以及对学生的思想与感情发展的影响,含正式影响与非正式影响。

(三)课堂管理的原则

1.让全班学生迅速静下心来学习。

2.坚持要求全班学生予以充分的配合。

3.对教室内发生的一切保持警觉。

4、有清晰明确的对策应付紧急情况。

5.教师对同学的注意力要一视同仁。

6.不要将学生之间作比较。

7.遵守诺言,付诸行动。

8.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活动。

9.尽量把课堂常规事务全权交给学生。

10.顺利结束课程。

二、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

(一)课堂气氛及其类型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我国学者将课堂气氛划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1.积极的课堂气氛

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格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课堂纪律良好,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师生双方都有饱满的热情,课堂发言踊跃。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保持冷静的头脑,注意听取同学的发言,并紧张而又深刻地思考。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紧张。

2.消极的课堂气氛

消极的课堂气氛常常以学生的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情绪压抑、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小动作多,有的甚至打瞌睡。对教师的要求,学生一般采取应付态度,很少主动发言。有时,学生害怕上课,或提心吊胆地上课。

3.对抗的课堂气氛

对抗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一种失控的课堂气氛。教师失去了对课堂的驾驭和控制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各行其是,教师因此有时不得不停止讲课而维持秩序。

(二)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

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和课堂物理环境因素。

1.教师的因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教师的领导方式是教师用来行使权力与发挥其领导作用的行为方式。勒温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这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从而形成不同的课堂气氛,其中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佳。

教师期望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

一是接受。教师通过接受学生意见的程度,为不同学生创造不同的社会情绪气氛。

二是反馈。教师通过输入信息的数量、交往频率、目光注视、赞扬和批评等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反馈。 三是输入。教师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难度不同、数量不等的学习材料,对问题作出程度不同的说明、解释、提醒或暗示。

四是输出。教师是否允许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听取学生回答问题的耐心程度等等,都会对课堂气氛产生不同的影响。

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学生的因素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课堂气氛是师生共同营造的,因此,学生因素对课堂气氛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学生对集体目标的认同是良好课堂气氛形成的必要前提。其次,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此外,课堂中的集体舆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都会影响课堂气氛。

3.课堂物理环境因素

课堂物理环境主要是指教学时间和空间因素构成的特定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的时间安排、班级规模、教室内的设备、光线、座位编排等。能让大多数人觉得舒适的课堂物理环境,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和维持。

(三)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策略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不仅需要教师能够有效调控和机智应对影响课堂气氛形成的因素,还需要教师掌握基本的营造策略,二者缺一不可。

1.准确地鉴定、分析课堂气氛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了解课堂气氛的状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2.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

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和理智的动态交往的过程。

3.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示范积极引导学生。

教师根据对班级学生的了解,在学生中选择具有说服力的优秀典型,通过榜样示范的作用使其他学生明确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应追求的发展目标。

4.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生生关系友善是课堂气氛的基础与反映。 当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发生分歧或者矛盾时,教师需要正视并及时有效地处理,尤其是在师生之间发生冲突时,教师应高姿态,主动承担责任,给学生做出好的榜样。

三、课堂纪律与课堂问题行为

(一)课堂纪律及其维持策略

1.课堂纪律的含义、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条件。课堂纪律具有约束性、标准性和自律性三大特征。

2.课堂纪律的类型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途径,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所谓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这类纪律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年龄越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越强,教师促成的纪律所发挥的作用也越大。

(2)集体促成的纪律

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是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

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有两类:一是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班集体的纪律、少先队的纪律等;二是非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学生间的友伴群体的纪律等。教师应着重对非正规群体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使之融合到正规群体中来,使每个学生都认同班集体的行为规范。

(3)任务促成的纪律

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活动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学生对任务的意义理解越深刻,就越能自觉遵守任务的纪律要求。教师要很好的运用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加深学生对任务的理解,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课堂纪律问题,还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4)自我促成的纪律

简单说就是自律,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当学生能够自律并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和集体的行为标准时,便意味着他能够为新的更好的集体标准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标志着学生的成熟水平大大提高。

3.课堂纪律的影响因素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隋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都对课堂纪律有着重要的影响。

(1)课堂情境结构

课堂情境结构主要是指课堂学习情境的安排上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班级规模的控制

过大的班级规模限制了师生交往和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机会,阻碍了课堂教学的个别化,因而有可能导致较多的纪律问题,从而间接影响学习成绩。然而过小规模的班级又不经济,所以中小学班级最好以25~40人为宜。

②课堂常规的建立

课堂常规,也就是教室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从上课、发言、预习、复习、作业,到写字姿势、自修、教室整洁,课堂常规为学生提供了行为标准,具有约束和指导学生的作用。

③学生座位的分配

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注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分配座位时,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2)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因素在时间、空间方面所设

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课堂教学结构能使教师满怀信心地按照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教学。而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又会感染全班学生,从而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减少背离性,避免课堂秩序混乱。

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

课堂活动分为学业活动、非学业活动和非教学活动三种类型。通常情况下,用于学业活动的时间越多,学习成绩便越好。因此,不应该使他们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等待教师帮助、上课做白日梦以及在课堂上嬉闹等方面。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建立完善的课堂秩序,有效地将学生吸引到学业学习上来,使花费在维持纪律上的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

②课程表的编制

课程表是课堂教学有条不紊进行的保证。在编制中要注意:

第一,尽量将语文、数学、外语等核心课安排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上午第一二三节课,而将音乐、美术、体育、习字等技能课安排在下午。

第二,文科与理科、形象性与抽象性学科应交错安排,避免学生产生疲劳和厌烦。

第三,新、老教师教平行班的时间间隔要不同.新教师间隔时间短,以保证第二班的教学效果更优;老教师间隔时间长,以避免简单重复产生乏味感。

③教学过程的规划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维持课堂纪律的又一重要条件。不少纪律问题是因为教学过程规划不合理造成的。因此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立,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都应认真对待。

4.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课堂规则是课堂成员应遵循的课堂基本行为规范和要求。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有以下特点:第一,由教师和学生充分讨论,共同制定;第二,尽量少而精,内容表达多以正面引导为主。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应做到:首先,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其次,保持紧凑的教学节奏,合理布置学业任务;再次,处理好教学活动之间的过渡。

(3)做好课堂监控。

教师应能及时预防或发现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纪律问题,并采取言语提示、目光接触等方式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自律品质,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最佳策略之一。教师应做到: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加强课堂纪律的目的性教育;其次,引导学生对学习纪律持有正确、积极的态度,产生积极的纪律情感体验,进行自我监控;最后,集体舆论和集体规范是促使学生自律品质形成和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对其加以有效利用。

(二)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

1.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

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是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

2.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

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课堂问题进行了分类。

奎伊等人在其研究的基础上,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人格型问题行为带有神经质特征,常常表现为退缩行为。

行为型问题行为主要具有对抗性、攻击性或破坏性等特征。情绪型问题行为主要是由于学生过度焦虑、紧张和情绪多变而导致社会障碍的问题行为。 我国也有学者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行为不适三种类型。

行为不足主要是指人们期望的行为很少发生和从不发生,如沉默寡畜等;行为过度主要是某一类行为发生太多,如经常侵犯他人;行为不适是指人们期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境下发生,但在适宜的情境下却不发生,如上课时放声大笑等。

3.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1)学生的因素

①适应不良

也叫个体人格的适应不良,是指个体不能很好地根据环境的要求改变自己,或个体不能积极作用于环境并改造环境,由此产生的各种情绪上的干扰。学校中常见学生人格适应不良的症状是注意广度低、多动、寻衅闹事、学术志向水平低和人格的不成熟等。

②厌烦

教学内容不适合学生的程度和水平,太难或太容易,都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或兴趣,感到索然无味;而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调或语言平淡,也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③挫折与紧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学习和行为上的要求,不可能适合每个学生的情况,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有的学生面临失败或挫折的威胁。而挫折容易使学生紧张、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发泄、寻衅闹事。也有的学生采取逃避的方式,表现出回避批评、嘲笑及被人抛弃的不利情境的退缩性问题行为。

④寻求注意与地位

有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方面不可能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注意和认可,但他发现,教师为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对问题行为比较注意,于是他就会故意出现某些问题行为,以引起教师或同学的注意,并获得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

⑤过度活动

过度活动的学生,有的是由于情绪冲突,有的是由于脑功能失调,使他们对于刺激过于敏感或有过度反应的倾向,因而在课堂上对一些无关刺激也易作出反应从而造成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在课堂上,行为冲动,容易扰乱课堂秩序。对于由于生理原因造成问题行为的学生要热情交往,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而不要滥用药物。

一般说来,男学生的问题行为比女生要多一些。 这既可能是由于男孩语言技能发展较慢,导致其社交学习较晚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低年级中女教师多,而使男生出现了学习适应上的困难。

(2)教师的因素

①要求不当

有的教师要求过严,学生动辄得咎,造成师生矛盾和冲突逐渐尖锐化;有的教师则要求过低,只要学生不惹是生非,其他一概不管,这样课堂纪律必然涣散。

②滥用惩罚手段

惩罚虽能迅速而有效地制止课堂问题行为,但若不分青红皂白地惩罚,则会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使学生产生怨恨情绪,从而诱发攻击性或退缩性问题行为。

③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

当问题行为严重干扰课堂教学时,教师常对学生严厉惩处,而很少引咎自责,这更会加剧学生的不满情绪,导致问题行为变本加厉。此外,教师教学内容与方法不当,营造过于强烈的竞争氛围,也会引起不同的问题行为。

(3)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① 家庭因素。

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自制力差,极易冲动,容易产生对抗性逆反行为。父母不和、经常打闹的家庭的孩子,在课堂上会表现出孤僻退缩、烦躁不安。有的家长对孩过于溺爱,容易造成孩子的自我中心,放荡不羁,促使孩子产生问题行为。

②大众媒体。

现在正处于信息时代,大众媒体在某些情况下也对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一些暴力、色情等低级庸俗的内容激发学生去效仿,这些行为能延伸到课堂上。

③课堂内部环境。

课堂内部环境,诸如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气氛、课堂座位的编

排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

4.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1)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中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必须要适合学生的程度和水平,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取得较满意的成绩或成就,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较好的学业成就也能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在班集体和家庭中的地位,改善其人际关系,从而使其能更好地适应课堂环境。

(2)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

教师在引进新知识、新内容时,要交代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也就是把新知识整合到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使他们具备进行新的学习的知识结构基础。

(3)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

教师应给予学生清晰的指导,包括学生将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怎样获得帮助以及完成课堂作业后干什么、 完成作业需要多少时间、不能按指定时间完成时该怎么办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足够的信息。指导除言语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写黑板字、放投影或用纸写指导语等多种形式。

(4)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良好的教学秩序会营造出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使教师与学生情绪平静、思维活跃,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而要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首先就要建立合理的课堂结构,也就是良好的课堂情境结构和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构。

(5)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对已经产生问题行为的学生,就要采取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的方法来处理。行为矫正是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排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这实际上是一种行为疗法,具体步骤是:

①确定需要矫正的问题行为;

②制定矫正问题行为的具体目标;

③选择适当的强化物与强化时间的安排;

④排除维持或强化问题行为的刺激;

⑤以良好行为逐渐取代或消除问题行为。行为矫正必须以师生的密切配合为前提。

对复杂问题行为,尤其是那些由内在刺激引起与维持的问题行为,矫正效果并不显著,需要心理辅导来解决。心理辅导主要是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来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

(6)协调同伴关系

有课堂问题的学生,往往表现出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因此,教师必须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创设更多的让他们在班集体中发挥才能和积极作用的机会,使他们能得到同伴的同情、尊重和认可,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在班级中的地位。同时,还要注意制止学生中对他们造成伤害的行为。

(7)与家长合作

教师必须主动地与家长合作,互通信息,共同配合,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促进学生积极行为的发展。

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一、课外活动概述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课外活动又可以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二者的区别在于组织指导的不同。校内活动是由学校领导,教师组织指导的活动;校外活动是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活动。这里应注意的是,校内活动并不仅仅限于学校范围之内,也可以是在校外组织活动,它与校外活动的区别只是在组织和领导方面的不同。一般来说,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统称为课外活动。

(二)课外活动的特点

1.参与的自愿性、自主性

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现有知识水平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

教师的职责是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供学生选择,并对不同的学生给予启发引导,指导他们参加适宜的活动。

2.内容的灵活性、综合性

课外活动的具体内容是根据课外活动的目的,从现有设备条件、辅导教师的特点、能力以及学生的不同需要出发确定的。活动的组织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小组活动、群众性的调查参观、竞赛讲演、个人活动等。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不仅能获得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机会,还可以接受其他多方面的综合影响。

3.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课外活动不受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活动的内容更贴近现实,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生活实践领域。课外教育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

在活动中,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自己设计、动手获得。那些经由辅导教师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可运用到实践当中来验证它的科学性,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课外活动的意义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

2.促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个性化;

3.课外活动给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

4.课外活动在发挥学生特长发面也有重要作用。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班级课外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具体包括:班会、科技活动、文体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课外阅读活动及其他活动。活动形式从参加活动的规模看,主要分为三类: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1.班会:

班会是比较固定的班级活动形式。一般都在课程表中,每周一次。由班主任、班委会成员或者其他同学来主持。 班会依据是否有明确教育主题分为主题班会和常规班会两种形式。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它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通常进行主题教育;常规班会,又称为“班务会”,是班主任按照固定的日程组织安排的班会活动,主要是布置班级计划,讨论集体建设情况。

2.科技活动:

班级的科技活动可以通过科技班(队)会,科技参观,科技兴趣小组三种形式来进行。

3.文体活动:

联欢会是经常采用的文艺活动形式,其他还有生日会,朗诵或辩论赛,班级才艺展示或大赛等。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各种文体小组利用课余实践开展小型体育竞赛,来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教育目的。

4.节日纪念日活动:

利用中秋节、国庆节、父亲节、母亲节等中外传统节日或纪念日开展歌咏比赛,感念紊隋等活动,进行爱国、感恩等相关主题教育。

5.课外阅读活动:

与各科教师相互配合,推荐阅读科目,建立班级图书室或图书角,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开展好书推荐等活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6.其他班级活动:

包括学习经验交流会,知识或智力竞赛,自我服务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社会调查或参观等等。

三、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班级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选题

选题过程中的几个依据:一是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计划,看集体建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的需要。二是班集体的现实情况,是否有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三是学校教育计划和活动安排。选题大致确定之后,班主任应广泛征求各学科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充分讨论,初步确立活动选题,商议活动开展的基本形式。

(二)制订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是由班主任和班委会成员共同制订的。活动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活动的目的和内容、活动的基本方式和程序、活动时间地点安排、具体准备工作及组织管理等。

在制订活动计划中,还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尽可能发动和安排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相应的位置或体验的角色。

二是考虑适当地借助外力,根据活动的主题和目的,邀请学校领导、科任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进来。

(三)活动实施与总结

活动实施是课外活动的中心环节。在活动的开始之前,利用集体舆论营造活动范围,调整全班同学的心理状态,将各种可能的干扰因素降到最低。在活动当天,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应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偶发事件,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活动结束之后要做好总结,可以开展小范围的座谈会,也可以广泛征求意见,然后形成书面总结。还要考虑后续活动及与下一项活动的衔接。

四、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

(二)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力。

(三)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第四节 班主任

一、班主任的概念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二、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班级建设的设计是指班主任根据学校的整体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提出的相对理想的班级模式,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其中,又以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最为重要。

(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

2.班主任的个性特征与人格魅力,这些构成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可分为: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权威型的特征是命令、权威和疏远。在权威型模式之下,当教师在场时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教师不在场时,说明他们是在教师的权威下才努力学习的。

放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无序、随意和放纵。在放任型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师不在场时反而更好,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中的具有领袖才能的人,出西进行组织的结果。

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开放、平等和互助。在民主型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比较适中,学习成绩比较稳定。

(三)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班主任主要协调好三大类关系。

1.协调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

(1)协调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班主任必须与任课教师团结协作,班主任要经常与任课老师沟通本班学生的情况,班主任应经常听取任课老师的意见,班主任应邀请任课教师参加指导班级活动。

(2)协调与学校各级领导之问的关系;

(3)指导和协助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2.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3.协调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

三、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班主任的基本素质要求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

四、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主要包括:

做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组织好班集体活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学校基层的组织与协调工作。由此,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班级组织

班主任建立健全班级组织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班集体的建设、学生团队组织、班级教室集体的组织、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等。其中,班集体建设是核心内容,其他各项工作都围绕班集体的建设而进行。

(二)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1.充分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自身情况,包括学生的一般表现、学习

情况、学习潜能、兴趣特长、成长经历等,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社会生活环境,包括

集体经济情况、家庭成员的思想面貌、文化素养等。

2.全面教育引导学生。

认真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积极主动地与其他任课教师一道,利用各种机会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远大志向、增强爱国情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个别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先进生的教育工作与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对于先进生的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②不断激励,“战胜挫折”。

③消除嫉妒,公平竞争。④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②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③ 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

④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三)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内容,是班级工作的基础,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班级日常管理包括班级常规管理和非常规管理两个方面:

班级常规管理包括班级教学管理、课外活动管理和班级制度管理。其中的班级制度管理包括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班级档案制度、班务日志、班级体育卫生制度、劳动制度、学生评优和操行评定等。

班级非常规管理主要是对班中偶发事件的应对处理。处理偶发事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控制情绪,沉着冷静。

其次是了解情况,掌握分寸。

最后是依靠集体,教育学生。

(四)组织指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班主任指导班委会、少先队中队、团支部开展工作,担任好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班集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五、学校与家庭的协调

班主任与家长合作是指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双向互动、相互信任,以协调家长和学校的关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同步,形成教育合力,彼此协作配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般而言,家庭协调的常用方式主要包括: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

六、学校与社会的协调

在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中,广泛的社会资源是实现其资源整合的重要保证。对于班主任而言,与社会协调,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应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保持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具体可归结为以下两种形式。

(一)依托社区的教育委员会;

(二)建立校外教育基地。

第五节 教师心理

一、教师的角色心理

(一)教师角色的含义

教师角色,指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二)教师角色的构成

1.“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学习上是老师,在生活上是长者和父母。

2.“学生楷模”的角色

教育中强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榜样、模范、表率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个学生,对学生施之潜移默化的影响。

3.“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这是教师职业的中心角色。

4.“严格管理者”的角色

这个角色主要表现在教师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和纪律的执行者两方面。

5.“心理调节者”或“心理医生”的角色

这个角色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和适应更有效的生活方式;掌握心理疏导技术,减轻、消除心理压力和矛盾,帮助学生学会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以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对较差的学生给予较多的关怀,消除其压抑感;了解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症状,及时发现问题;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等等。

6.“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者”的角色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有时还需要淡化他的地位角色,成为值得学生信赖的朋友和知己,对待学生热情、友好、同情、平等、民主,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教师角色的形成阶段

教师角色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1.角色认知阶段

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认知,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过程.包括教育工作是怎样的职业,它所承担的社会职责是什么,它在历史、现实中处于怎样的地位等等。

2,角色认同阶段

教师角色的认同指个体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对教师角色的认同不仅在认识上了解到教师角色的行为规范、社会价值和评价,并经常用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心理和言行,自觉地评价与调节自己的行为。同时在情感上也有了体验,表现出较强的职业情感如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等。

3.角色信念阶段

信念是个体确信并愿意以之作为自己行为指南的认识。信念表现在教师职业中就是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在此阶段中,教师角色中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需要,形成了教师职业特有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意识和教师特有的情感,使他们自觉地奉献出毕生的精力。

(四)教师角色意识

教师角色意识的心理结构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认识和对与社会的其他角色的关系的认识。对于教师来说,只有具有清晰的角色认知才能在各种社会情境中恰当地行事,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教师角色认知的实现是教师通过学习、职业训练、社会交往等,了解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2.角色体验

角色体验是指个体在扮演一定角色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评价与期待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一般来说,这种体验因主体行为是否符合角色规范并因此受到不同评价而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例如,责任感、自尊感或自卑感都是教师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

3.角色期待

角色期待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自己和对别人应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的看法和期望。它是因具体人和情境的不同而变化的。教师的角色期待是教师自己和他人对其行为的期望。

角色期待包括两方面,

一是自我形象,即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期望;

二是公众形象,指他人对某一特殊角色的期望。这两者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教师只有对教师角色的社会期待不断地认同与内化才能尽快地把社会期望转化为自我期待,从而减少角色混淆与角色冲突。

二、教师的心理特征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

教师的认知特征包括其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

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学科内容知识、教育教学、心理学的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学能力包括: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以及教育机智等。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其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教师的职业信念、教师的性格特点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等。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

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三)教师的行为特征

教师的行为特征一般包括教师教学行为的明确性、多样性、启发性、参与性、任务取向性和及时地教学效果评估及其对学生产生的期望效应。

(四)教学效能感

1.教学效能感的涵义

心理学上,把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效能感,效能感的高低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也有一定水平的效能感。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2.教学效能感的分类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可以把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育效能感两个方面。

(1)个人教学效能感

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它影响着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影响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在碰到困难时他们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等等。

(2)一般教育效能感

一般教育效能感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服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素质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与班杜拉理论中的结果预期相一致。

3.教学效能感对教师与学生的影响和作用

(1)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

第一,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第二,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

第三,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2)教学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阿什顿(Ashton,1985)和吉布森(G1bson,1984)等人用根据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论制定的教学效能感量表来研究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结果发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之所以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是因为教师通过其外部的行为表现影响学生,而这种行为又影响学生学习的效能感进而支配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影响其成就。反过来,学生的成就和他们的各种学习行为又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4.影晌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

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一般可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背景、学校的特点、人际关系等。研究表明,工作发展的条件和学校的客观条件对一般教育效能感具有明显影响;工作发展的条件、学校风气和师生关系对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明显的影响。教师自身因素包括他的价值及自我概念等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关键。

(1)外部环境因素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第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某些传统教育观念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第三,学校所处的环境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明显的影响。

第四,教师群体的学生观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有影响。

(2)教师的主观因素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与外部因素相比较,教师的主观因素则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价值和自我概念。价值通常被看作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重要性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

(五)罗森塔尔效瘦

罗森塔尔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罗森塔尔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

三、教师成长心理

(一)教师成长的历程

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因而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控制学生,因为教师都想成为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者。

2.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人了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传统教学评价也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熬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素养。对于教师个人来说,实践训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组织化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非组织化观摩则没有这些特征。

一般来说,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易进行组织化观摩,这种观摩可以是现场观摩(如组织听课),也可以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否则难以达到观摩学习的目的。通过观摩分析,学习优秀教师驾驭专业知识,进行教学管理,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能力。

2.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微格教学使教师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直接和深入,增强了改进教学的针对性,因而往往比正规课堂教学的经验更有效。

3.进行专门训练

要想促进新教师的成长,也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门化训练。有人曾将某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教给教师,其中的关键程序有:①每天进行回顾;②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③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④布置家庭作业;⑤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

4.反思教学经验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恩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

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

布鲁巴奇等人于1994年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

①反思日记:在一天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以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

②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教师们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③交流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

④行动研究:为弄明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用以进行调查和实验的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四、教师的心理健康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积极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

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的要求。

3.教师热爱职业,积极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获得成就感。

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

5.能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二)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

1.负担过重,过分疲劳;

2.现实与理想之间反差巨大;

3.个人的需要、理想等主观需要与这些需要难以实现之间存在矛盾;

4.自我认知出现偏差。

新教师的自我认知偏差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

一是自我扩展型;

二是自我否定型。

(三)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职业压力

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是由工作引起的,是教师对来自教学情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情绪反应。

2.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倦怠所产生的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会导致教师产生严重的身心疾病。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个体积极的自我调适

个体自我调适的目的是通过改变个体自身的某些特点来增强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自我调适的主要方法有放松训练、认知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社交训练和态度改变、归因训练、加强训练等。 教师尤其需要转变观念,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做到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2.组织有效的干预

组织干预的思路就是通过削减过度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负荷、明确工作任务、积极沟通与反馈、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来防止和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需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各界要对教师的角色期待进行合理的定位;国家应切实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利,使教师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尊重;教育部门应探索出有效的教师教育培训体系,将职前与职后培训有机结合,提高教师智力与非智力能力,重视教师承受压力和自我缓解压力的训练。

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第一节班级与班集体建设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同时也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班级是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产物。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班级对于学生的成长有三方面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

(2)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

(3)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一)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班集体与班级一字之差,却具有不同的意义。简单来说,班集体不是学生的简单集合,是不会自发’形成的。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班集体的形成需要全班学生和班主任以及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

(二)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新的班集体从其初建到成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需要依次经过三个动态发展的阶段。

1.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

这一时期是班主任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也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经受考验的关键期。

2.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

形成期是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3.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班主任已开始成为班级领导者,主要任务在于根据学校教育计划,加强班集体的特色化建设,同时根据对每位学生的充分了解,为学生提出发展规划建议,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一个成熟的班集体,一般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条件。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团结有力的班干部是组织实施班级活动的重要保证力量。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健全的集体还受到相应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并把取得集体成员认同的、为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作为完成共同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集体舆论是集体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赞同的意见和思维取向。健康的舆论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感染与熏陶的方式,使学生明辨是非、美丑与善恶,对集体成员具有约束力。

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思想和行为倾向,包含情绪状态、言行习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一定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也会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审美情趣,必然也有不同的人生目标与理想追求。

三、班集体的建设策略

(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培养良好班集体的先决条件,常用的方法有研究书面材料、观察、谈话、调查等。了解研究学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学生个体来说,主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生活环境,个人经历,身体素质,学习情况,个人兴趣,社会交往及思想品德等。对学生群体来说,主要了解研究群体的共性特点,如班级成员当前的思想状况、学习动态和发展趋向,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情况以及班级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等。

(二)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集体奋斗目标是指集体成员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实现的任务和要求。它是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第一,要把握目标的方向性,即每次活动的目的任务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要求。第二,要把握目标的激励作用,即符合集体和每个成员的内在需要。

确立集体奋斗目标的方法主要有:

第一,具体化目标法。即把学校总的教育目标具体化为班集体的目标,再根据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不同情况提出具体要求。

第二,系列化目标法。即把班集体奋斗目标分为近期、中期、远期等系列,结合班级特点和具体任务分步骤实现。 第三,针对性目标法。即针对班集体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活动要求。

(三)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坚强的集体领导核心是建立和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基础和条件。

(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巩固与发展班集体的重要手段,是班集体凝聚力的粘合剂。

第二节 有效的课堂管理

一、课堂管理概述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的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一)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即课堂教学结构,可以从纵横两个维度来认识,从横向上看,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教学中介(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方法)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从纵向上看,则包括课堂教学计划之不同环节的活动内容与形式组织以及时间划配。对于具体一节课的结构把握如何,可以从四个指标来衡量:即量(质量和数量)、序(程序或安排)、度(教学要求的程度、速度、强度)、势(教学情境),它们共同直接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基本因素

1.背景情况:这是影响课堂管理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课堂文化和课堂设计的状况,以及既有的师生关系。

2.教学目标:这是关于课堂教学与管理的总方向的决定因素,集体目标必须与学生个体目标间达成协调与融洽。

3.课堂规模:课堂规模主要是指学生的人数多少,它直接影响课堂管理行为的有效性。规模越大,对教师要求就越高,对学生的自我约束要求越高,课堂规则越需正式。相反,规模越小,越便于教师有效调控。

4.凝聚力:是对课堂管理行为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常表现为成员集聚在一起的愿望和高度的承诺,同时尊重和鼓励行为与思想上的个别差异存在。它也是班级中和谐关系、良好班风的反映。

5.课堂规范:是被课堂中所有人所接受和期待的行为准则和模式,能使人的行为简易

化和易于预测,避免尴尬的人际关系,便于教师控制指导学生的课堂行为。

6.教师领导:指教师作为课堂领导者对课堂的全面影响,包括对课堂进程与发展的影响力,以及对学生的思想与感情发展的影响,含正式影响与非正式影响。

(三)课堂管理的原则

1.让全班学生迅速静下心来学习。

2.坚持要求全班学生予以充分的配合。

3.对教室内发生的一切保持警觉。

4、有清晰明确的对策应付紧急情况。

5.教师对同学的注意力要一视同仁。

6.不要将学生之间作比较。

7.遵守诺言,付诸行动。

8.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活动。

9.尽量把课堂常规事务全权交给学生。

10.顺利结束课程。

二、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

(一)课堂气氛及其类型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我国学者将课堂气氛划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1.积极的课堂气氛

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格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课堂纪律良好,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师生双方都有饱满的热情,课堂发言踊跃。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保持冷静的头脑,注意听取同学的发言,并紧张而又深刻地思考。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紧张。

2.消极的课堂气氛

消极的课堂气氛常常以学生的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情绪压抑、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小动作多,有的甚至打瞌睡。对教师的要求,学生一般采取应付态度,很少主动发言。有时,学生害怕上课,或提心吊胆地上课。

3.对抗的课堂气氛

对抗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一种失控的课堂气氛。教师失去了对课堂的驾驭和控制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各行其是,教师因此有时不得不停止讲课而维持秩序。

(二)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

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和课堂物理环境因素。

1.教师的因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教师的领导方式是教师用来行使权力与发挥其领导作用的行为方式。勒温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这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从而形成不同的课堂气氛,其中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佳。

教师期望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

一是接受。教师通过接受学生意见的程度,为不同学生创造不同的社会情绪气氛。

二是反馈。教师通过输入信息的数量、交往频率、目光注视、赞扬和批评等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反馈。 三是输入。教师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难度不同、数量不等的学习材料,对问题作出程度不同的说明、解释、提醒或暗示。

四是输出。教师是否允许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听取学生回答问题的耐心程度等等,都会对课堂气氛产生不同的影响。

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学生的因素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课堂气氛是师生共同营造的,因此,学生因素对课堂气氛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学生对集体目标的认同是良好课堂气氛形成的必要前提。其次,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此外,课堂中的集体舆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都会影响课堂气氛。

3.课堂物理环境因素

课堂物理环境主要是指教学时间和空间因素构成的特定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的时间安排、班级规模、教室内的设备、光线、座位编排等。能让大多数人觉得舒适的课堂物理环境,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和维持。

(三)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策略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不仅需要教师能够有效调控和机智应对影响课堂气氛形成的因素,还需要教师掌握基本的营造策略,二者缺一不可。

1.准确地鉴定、分析课堂气氛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了解课堂气氛的状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2.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

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和理智的动态交往的过程。

3.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示范积极引导学生。

教师根据对班级学生的了解,在学生中选择具有说服力的优秀典型,通过榜样示范的作用使其他学生明确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应追求的发展目标。

4.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生生关系友善是课堂气氛的基础与反映。 当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发生分歧或者矛盾时,教师需要正视并及时有效地处理,尤其是在师生之间发生冲突时,教师应高姿态,主动承担责任,给学生做出好的榜样。

三、课堂纪律与课堂问题行为

(一)课堂纪律及其维持策略

1.课堂纪律的含义、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条件。课堂纪律具有约束性、标准性和自律性三大特征。

2.课堂纪律的类型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途径,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所谓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这类纪律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年龄越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越强,教师促成的纪律所发挥的作用也越大。

(2)集体促成的纪律

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是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

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有两类:一是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班集体的纪律、少先队的纪律等;二是非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学生间的友伴群体的纪律等。教师应着重对非正规群体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使之融合到正规群体中来,使每个学生都认同班集体的行为规范。

(3)任务促成的纪律

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活动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学生对任务的意义理解越深刻,就越能自觉遵守任务的纪律要求。教师要很好的运用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加深学生对任务的理解,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课堂纪律问题,还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4)自我促成的纪律

简单说就是自律,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当学生能够自律并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和集体的行为标准时,便意味着他能够为新的更好的集体标准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标志着学生的成熟水平大大提高。

3.课堂纪律的影响因素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隋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都对课堂纪律有着重要的影响。

(1)课堂情境结构

课堂情境结构主要是指课堂学习情境的安排上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班级规模的控制

过大的班级规模限制了师生交往和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机会,阻碍了课堂教学的个别化,因而有可能导致较多的纪律问题,从而间接影响学习成绩。然而过小规模的班级又不经济,所以中小学班级最好以25~40人为宜。

②课堂常规的建立

课堂常规,也就是教室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从上课、发言、预习、复习、作业,到写字姿势、自修、教室整洁,课堂常规为学生提供了行为标准,具有约束和指导学生的作用。

③学生座位的分配

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注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分配座位时,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2)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因素在时间、空间方面所设

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课堂教学结构能使教师满怀信心地按照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教学。而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又会感染全班学生,从而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减少背离性,避免课堂秩序混乱。

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

课堂活动分为学业活动、非学业活动和非教学活动三种类型。通常情况下,用于学业活动的时间越多,学习成绩便越好。因此,不应该使他们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等待教师帮助、上课做白日梦以及在课堂上嬉闹等方面。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建立完善的课堂秩序,有效地将学生吸引到学业学习上来,使花费在维持纪律上的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

②课程表的编制

课程表是课堂教学有条不紊进行的保证。在编制中要注意:

第一,尽量将语文、数学、外语等核心课安排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上午第一二三节课,而将音乐、美术、体育、习字等技能课安排在下午。

第二,文科与理科、形象性与抽象性学科应交错安排,避免学生产生疲劳和厌烦。

第三,新、老教师教平行班的时间间隔要不同.新教师间隔时间短,以保证第二班的教学效果更优;老教师间隔时间长,以避免简单重复产生乏味感。

③教学过程的规划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维持课堂纪律的又一重要条件。不少纪律问题是因为教学过程规划不合理造成的。因此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立,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都应认真对待。

4.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课堂规则是课堂成员应遵循的课堂基本行为规范和要求。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有以下特点:第一,由教师和学生充分讨论,共同制定;第二,尽量少而精,内容表达多以正面引导为主。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应做到:首先,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其次,保持紧凑的教学节奏,合理布置学业任务;再次,处理好教学活动之间的过渡。

(3)做好课堂监控。

教师应能及时预防或发现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纪律问题,并采取言语提示、目光接触等方式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自律品质,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最佳策略之一。教师应做到: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加强课堂纪律的目的性教育;其次,引导学生对学习纪律持有正确、积极的态度,产生积极的纪律情感体验,进行自我监控;最后,集体舆论和集体规范是促使学生自律品质形成和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对其加以有效利用。

(二)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

1.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

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是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

2.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

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课堂问题进行了分类。

奎伊等人在其研究的基础上,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人格型问题行为带有神经质特征,常常表现为退缩行为。

行为型问题行为主要具有对抗性、攻击性或破坏性等特征。情绪型问题行为主要是由于学生过度焦虑、紧张和情绪多变而导致社会障碍的问题行为。 我国也有学者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行为不适三种类型。

行为不足主要是指人们期望的行为很少发生和从不发生,如沉默寡畜等;行为过度主要是某一类行为发生太多,如经常侵犯他人;行为不适是指人们期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境下发生,但在适宜的情境下却不发生,如上课时放声大笑等。

3.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1)学生的因素

①适应不良

也叫个体人格的适应不良,是指个体不能很好地根据环境的要求改变自己,或个体不能积极作用于环境并改造环境,由此产生的各种情绪上的干扰。学校中常见学生人格适应不良的症状是注意广度低、多动、寻衅闹事、学术志向水平低和人格的不成熟等。

②厌烦

教学内容不适合学生的程度和水平,太难或太容易,都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或兴趣,感到索然无味;而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调或语言平淡,也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③挫折与紧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学习和行为上的要求,不可能适合每个学生的情况,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有的学生面临失败或挫折的威胁。而挫折容易使学生紧张、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发泄、寻衅闹事。也有的学生采取逃避的方式,表现出回避批评、嘲笑及被人抛弃的不利情境的退缩性问题行为。

④寻求注意与地位

有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方面不可能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注意和认可,但他发现,教师为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对问题行为比较注意,于是他就会故意出现某些问题行为,以引起教师或同学的注意,并获得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

⑤过度活动

过度活动的学生,有的是由于情绪冲突,有的是由于脑功能失调,使他们对于刺激过于敏感或有过度反应的倾向,因而在课堂上对一些无关刺激也易作出反应从而造成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在课堂上,行为冲动,容易扰乱课堂秩序。对于由于生理原因造成问题行为的学生要热情交往,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而不要滥用药物。

一般说来,男学生的问题行为比女生要多一些。 这既可能是由于男孩语言技能发展较慢,导致其社交学习较晚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低年级中女教师多,而使男生出现了学习适应上的困难。

(2)教师的因素

①要求不当

有的教师要求过严,学生动辄得咎,造成师生矛盾和冲突逐渐尖锐化;有的教师则要求过低,只要学生不惹是生非,其他一概不管,这样课堂纪律必然涣散。

②滥用惩罚手段

惩罚虽能迅速而有效地制止课堂问题行为,但若不分青红皂白地惩罚,则会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使学生产生怨恨情绪,从而诱发攻击性或退缩性问题行为。

③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

当问题行为严重干扰课堂教学时,教师常对学生严厉惩处,而很少引咎自责,这更会加剧学生的不满情绪,导致问题行为变本加厉。此外,教师教学内容与方法不当,营造过于强烈的竞争氛围,也会引起不同的问题行为。

(3)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① 家庭因素。

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自制力差,极易冲动,容易产生对抗性逆反行为。父母不和、经常打闹的家庭的孩子,在课堂上会表现出孤僻退缩、烦躁不安。有的家长对孩过于溺爱,容易造成孩子的自我中心,放荡不羁,促使孩子产生问题行为。

②大众媒体。

现在正处于信息时代,大众媒体在某些情况下也对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一些暴力、色情等低级庸俗的内容激发学生去效仿,这些行为能延伸到课堂上。

③课堂内部环境。

课堂内部环境,诸如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气氛、课堂座位的编

排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

4.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1)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中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必须要适合学生的程度和水平,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取得较满意的成绩或成就,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较好的学业成就也能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在班集体和家庭中的地位,改善其人际关系,从而使其能更好地适应课堂环境。

(2)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

教师在引进新知识、新内容时,要交代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也就是把新知识整合到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使他们具备进行新的学习的知识结构基础。

(3)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

教师应给予学生清晰的指导,包括学生将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怎样获得帮助以及完成课堂作业后干什么、 完成作业需要多少时间、不能按指定时间完成时该怎么办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足够的信息。指导除言语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写黑板字、放投影或用纸写指导语等多种形式。

(4)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良好的教学秩序会营造出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使教师与学生情绪平静、思维活跃,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而要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首先就要建立合理的课堂结构,也就是良好的课堂情境结构和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构。

(5)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对已经产生问题行为的学生,就要采取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的方法来处理。行为矫正是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排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这实际上是一种行为疗法,具体步骤是:

①确定需要矫正的问题行为;

②制定矫正问题行为的具体目标;

③选择适当的强化物与强化时间的安排;

④排除维持或强化问题行为的刺激;

⑤以良好行为逐渐取代或消除问题行为。行为矫正必须以师生的密切配合为前提。

对复杂问题行为,尤其是那些由内在刺激引起与维持的问题行为,矫正效果并不显著,需要心理辅导来解决。心理辅导主要是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来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

(6)协调同伴关系

有课堂问题的学生,往往表现出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因此,教师必须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创设更多的让他们在班集体中发挥才能和积极作用的机会,使他们能得到同伴的同情、尊重和认可,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在班级中的地位。同时,还要注意制止学生中对他们造成伤害的行为。

(7)与家长合作

教师必须主动地与家长合作,互通信息,共同配合,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促进学生积极行为的发展。

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一、课外活动概述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课外活动又可以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二者的区别在于组织指导的不同。校内活动是由学校领导,教师组织指导的活动;校外活动是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活动。这里应注意的是,校内活动并不仅仅限于学校范围之内,也可以是在校外组织活动,它与校外活动的区别只是在组织和领导方面的不同。一般来说,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统称为课外活动。

(二)课外活动的特点

1.参与的自愿性、自主性

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现有知识水平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

教师的职责是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供学生选择,并对不同的学生给予启发引导,指导他们参加适宜的活动。

2.内容的灵活性、综合性

课外活动的具体内容是根据课外活动的目的,从现有设备条件、辅导教师的特点、能力以及学生的不同需要出发确定的。活动的组织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小组活动、群众性的调查参观、竞赛讲演、个人活动等。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不仅能获得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机会,还可以接受其他多方面的综合影响。

3.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课外活动不受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活动的内容更贴近现实,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生活实践领域。课外教育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

在活动中,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自己设计、动手获得。那些经由辅导教师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可运用到实践当中来验证它的科学性,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课外活动的意义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

2.促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个性化;

3.课外活动给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

4.课外活动在发挥学生特长发面也有重要作用。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班级课外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具体包括:班会、科技活动、文体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课外阅读活动及其他活动。活动形式从参加活动的规模看,主要分为三类: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1.班会:

班会是比较固定的班级活动形式。一般都在课程表中,每周一次。由班主任、班委会成员或者其他同学来主持。 班会依据是否有明确教育主题分为主题班会和常规班会两种形式。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它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通常进行主题教育;常规班会,又称为“班务会”,是班主任按照固定的日程组织安排的班会活动,主要是布置班级计划,讨论集体建设情况。

2.科技活动:

班级的科技活动可以通过科技班(队)会,科技参观,科技兴趣小组三种形式来进行。

3.文体活动:

联欢会是经常采用的文艺活动形式,其他还有生日会,朗诵或辩论赛,班级才艺展示或大赛等。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各种文体小组利用课余实践开展小型体育竞赛,来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教育目的。

4.节日纪念日活动:

利用中秋节、国庆节、父亲节、母亲节等中外传统节日或纪念日开展歌咏比赛,感念紊隋等活动,进行爱国、感恩等相关主题教育。

5.课外阅读活动:

与各科教师相互配合,推荐阅读科目,建立班级图书室或图书角,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开展好书推荐等活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6.其他班级活动:

包括学习经验交流会,知识或智力竞赛,自我服务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社会调查或参观等等。

三、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班级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选题

选题过程中的几个依据:一是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计划,看集体建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的需要。二是班集体的现实情况,是否有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三是学校教育计划和活动安排。选题大致确定之后,班主任应广泛征求各学科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充分讨论,初步确立活动选题,商议活动开展的基本形式。

(二)制订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是由班主任和班委会成员共同制订的。活动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活动的目的和内容、活动的基本方式和程序、活动时间地点安排、具体准备工作及组织管理等。

在制订活动计划中,还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尽可能发动和安排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相应的位置或体验的角色。

二是考虑适当地借助外力,根据活动的主题和目的,邀请学校领导、科任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进来。

(三)活动实施与总结

活动实施是课外活动的中心环节。在活动的开始之前,利用集体舆论营造活动范围,调整全班同学的心理状态,将各种可能的干扰因素降到最低。在活动当天,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应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偶发事件,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活动结束之后要做好总结,可以开展小范围的座谈会,也可以广泛征求意见,然后形成书面总结。还要考虑后续活动及与下一项活动的衔接。

四、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

(二)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力。

(三)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第四节 班主任

一、班主任的概念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二、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班级建设的设计是指班主任根据学校的整体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提出的相对理想的班级模式,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其中,又以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最为重要。

(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

2.班主任的个性特征与人格魅力,这些构成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可分为: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权威型的特征是命令、权威和疏远。在权威型模式之下,当教师在场时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教师不在场时,说明他们是在教师的权威下才努力学习的。

放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无序、随意和放纵。在放任型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师不在场时反而更好,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中的具有领袖才能的人,出西进行组织的结果。

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开放、平等和互助。在民主型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比较适中,学习成绩比较稳定。

(三)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班主任主要协调好三大类关系。

1.协调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

(1)协调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班主任必须与任课教师团结协作,班主任要经常与任课老师沟通本班学生的情况,班主任应经常听取任课老师的意见,班主任应邀请任课教师参加指导班级活动。

(2)协调与学校各级领导之问的关系;

(3)指导和协助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2.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3.协调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

三、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班主任的基本素质要求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

四、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主要包括:

做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组织好班集体活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学校基层的组织与协调工作。由此,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班级组织

班主任建立健全班级组织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班集体的建设、学生团队组织、班级教室集体的组织、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等。其中,班集体建设是核心内容,其他各项工作都围绕班集体的建设而进行。

(二)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1.充分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自身情况,包括学生的一般表现、学习

情况、学习潜能、兴趣特长、成长经历等,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社会生活环境,包括

集体经济情况、家庭成员的思想面貌、文化素养等。

2.全面教育引导学生。

认真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积极主动地与其他任课教师一道,利用各种机会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远大志向、增强爱国情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个别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先进生的教育工作与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对于先进生的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②不断激励,“战胜挫折”。

③消除嫉妒,公平竞争。④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②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③ 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

④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三)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内容,是班级工作的基础,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班级日常管理包括班级常规管理和非常规管理两个方面:

班级常规管理包括班级教学管理、课外活动管理和班级制度管理。其中的班级制度管理包括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班级档案制度、班务日志、班级体育卫生制度、劳动制度、学生评优和操行评定等。

班级非常规管理主要是对班中偶发事件的应对处理。处理偶发事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控制情绪,沉着冷静。

其次是了解情况,掌握分寸。

最后是依靠集体,教育学生。

(四)组织指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班主任指导班委会、少先队中队、团支部开展工作,担任好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班集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五、学校与家庭的协调

班主任与家长合作是指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双向互动、相互信任,以协调家长和学校的关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同步,形成教育合力,彼此协作配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般而言,家庭协调的常用方式主要包括: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

六、学校与社会的协调

在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中,广泛的社会资源是实现其资源整合的重要保证。对于班主任而言,与社会协调,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应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保持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具体可归结为以下两种形式。

(一)依托社区的教育委员会;

(二)建立校外教育基地。

第五节 教师心理

一、教师的角色心理

(一)教师角色的含义

教师角色,指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二)教师角色的构成

1.“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学习上是老师,在生活上是长者和父母。

2.“学生楷模”的角色

教育中强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榜样、模范、表率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个学生,对学生施之潜移默化的影响。

3.“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这是教师职业的中心角色。

4.“严格管理者”的角色

这个角色主要表现在教师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和纪律的执行者两方面。

5.“心理调节者”或“心理医生”的角色

这个角色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和适应更有效的生活方式;掌握心理疏导技术,减轻、消除心理压力和矛盾,帮助学生学会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以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对较差的学生给予较多的关怀,消除其压抑感;了解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症状,及时发现问题;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等等。

6.“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者”的角色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有时还需要淡化他的地位角色,成为值得学生信赖的朋友和知己,对待学生热情、友好、同情、平等、民主,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教师角色的形成阶段

教师角色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1.角色认知阶段

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认知,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过程.包括教育工作是怎样的职业,它所承担的社会职责是什么,它在历史、现实中处于怎样的地位等等。

2,角色认同阶段

教师角色的认同指个体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对教师角色的认同不仅在认识上了解到教师角色的行为规范、社会价值和评价,并经常用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心理和言行,自觉地评价与调节自己的行为。同时在情感上也有了体验,表现出较强的职业情感如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等。

3.角色信念阶段

信念是个体确信并愿意以之作为自己行为指南的认识。信念表现在教师职业中就是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在此阶段中,教师角色中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需要,形成了教师职业特有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意识和教师特有的情感,使他们自觉地奉献出毕生的精力。

(四)教师角色意识

教师角色意识的心理结构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认识和对与社会的其他角色的关系的认识。对于教师来说,只有具有清晰的角色认知才能在各种社会情境中恰当地行事,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教师角色认知的实现是教师通过学习、职业训练、社会交往等,了解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2.角色体验

角色体验是指个体在扮演一定角色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评价与期待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一般来说,这种体验因主体行为是否符合角色规范并因此受到不同评价而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例如,责任感、自尊感或自卑感都是教师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

3.角色期待

角色期待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自己和对别人应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的看法和期望。它是因具体人和情境的不同而变化的。教师的角色期待是教师自己和他人对其行为的期望。

角色期待包括两方面,

一是自我形象,即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期望;

二是公众形象,指他人对某一特殊角色的期望。这两者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教师只有对教师角色的社会期待不断地认同与内化才能尽快地把社会期望转化为自我期待,从而减少角色混淆与角色冲突。

二、教师的心理特征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

教师的认知特征包括其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

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学科内容知识、教育教学、心理学的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学能力包括: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以及教育机智等。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其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教师的职业信念、教师的性格特点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等。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

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三)教师的行为特征

教师的行为特征一般包括教师教学行为的明确性、多样性、启发性、参与性、任务取向性和及时地教学效果评估及其对学生产生的期望效应。

(四)教学效能感

1.教学效能感的涵义

心理学上,把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效能感,效能感的高低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也有一定水平的效能感。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2.教学效能感的分类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可以把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育效能感两个方面。

(1)个人教学效能感

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它影响着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影响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在碰到困难时他们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等等。

(2)一般教育效能感

一般教育效能感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服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素质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与班杜拉理论中的结果预期相一致。

3.教学效能感对教师与学生的影响和作用

(1)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

第一,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第二,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

第三,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2)教学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阿什顿(Ashton,1985)和吉布森(G1bson,1984)等人用根据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论制定的教学效能感量表来研究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结果发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之所以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是因为教师通过其外部的行为表现影响学生,而这种行为又影响学生学习的效能感进而支配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影响其成就。反过来,学生的成就和他们的各种学习行为又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4.影晌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

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一般可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背景、学校的特点、人际关系等。研究表明,工作发展的条件和学校的客观条件对一般教育效能感具有明显影响;工作发展的条件、学校风气和师生关系对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明显的影响。教师自身因素包括他的价值及自我概念等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关键。

(1)外部环境因素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第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某些传统教育观念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第三,学校所处的环境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明显的影响。

第四,教师群体的学生观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有影响。

(2)教师的主观因素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与外部因素相比较,教师的主观因素则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价值和自我概念。价值通常被看作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重要性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

(五)罗森塔尔效瘦

罗森塔尔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罗森塔尔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

三、教师成长心理

(一)教师成长的历程

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因而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控制学生,因为教师都想成为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者。

2.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人了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传统教学评价也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熬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素养。对于教师个人来说,实践训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组织化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非组织化观摩则没有这些特征。

一般来说,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易进行组织化观摩,这种观摩可以是现场观摩(如组织听课),也可以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否则难以达到观摩学习的目的。通过观摩分析,学习优秀教师驾驭专业知识,进行教学管理,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能力。

2.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微格教学使教师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直接和深入,增强了改进教学的针对性,因而往往比正规课堂教学的经验更有效。

3.进行专门训练

要想促进新教师的成长,也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门化训练。有人曾将某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教给教师,其中的关键程序有:①每天进行回顾;②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③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④布置家庭作业;⑤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

4.反思教学经验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恩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

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

布鲁巴奇等人于1994年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

①反思日记:在一天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以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

②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教师们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③交流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

④行动研究:为弄明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用以进行调查和实验的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四、教师的心理健康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积极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

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的要求。

3.教师热爱职业,积极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获得成就感。

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

5.能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二)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

1.负担过重,过分疲劳;

2.现实与理想之间反差巨大;

3.个人的需要、理想等主观需要与这些需要难以实现之间存在矛盾;

4.自我认知出现偏差。

新教师的自我认知偏差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

一是自我扩展型;

二是自我否定型。

(三)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职业压力

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是由工作引起的,是教师对来自教学情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情绪反应。

2.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倦怠所产生的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会导致教师产生严重的身心疾病。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个体积极的自我调适

个体自我调适的目的是通过改变个体自身的某些特点来增强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自我调适的主要方法有放松训练、认知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社交训练和态度改变、归因训练、加强训练等。 教师尤其需要转变观念,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做到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2.组织有效的干预

组织干预的思路就是通过削减过度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负荷、明确工作任务、积极沟通与反馈、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来防止和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需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各界要对教师的角色期待进行合理的定位;国家应切实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利,使教师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尊重;教育部门应探索出有效的教师教育培训体系,将职前与职后培训有机结合,提高教师智力与非智力能力,重视教师承受压力和自我缓解压力的训练。


相关内容

  • 学生处主任竞争上岗报告
  • 一.个人能力与竞争优势: 本人1987年7月毕业于广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被分配到广州市86中学任高中外语教师兼班主任.我与86中一起走过了14个春秋,亲眼目睹了86中的巨大变化和高速发展,同时也经历了改革之初,下海之风盛行的时期,但我从未动摇过对自己事业的爱,对86中的爱,我和8 ...

  • 中学心理健康工作方案
  •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卫生的教育、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及处理心理问题的辅导,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的一项科学系统的工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 ...

  • 个人德育工作小结
  • jin年的上半年,我主管学校的团队工作,下半年我主管学校的德育工作.同时,我还兼管着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不管做什么样的工作,我都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扎实工作,不但完成了分内的工作,还创造性地开展列一些列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团队工作方面: 共青团作为一个由先进青年组 ...

  • 子课题及微型课题选题参考
  • 一.微型课题选题意见 1."小",即课题确定要小. "小"有两个层面:一是针对本校.本班.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最烦恼.最困惑.最亟须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形成"小"课题:二是广大教师可以在学校主课题框架下结合自身特点和相关教育 ...

  • [现代教育论]笔记
  • 提请大家注意: 在复习笔记的过程中要认真对照教材来复习: 本笔记是教育学基础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认真看即可,不必死记硬背,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具体考试范围要等考前一到两周全校统一公布,我会及时与大家联系,大家不必焦急.杨老师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定义:是在一定社会背 ...

  • 辽宁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复习_手打
  • 绪 论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教育规律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揭示教育规律,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 ...

  • 如何做好中学的班级管理工作
  • 在中学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有三方面尤为重要:一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管理,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二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三是体现"勤"字.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管理,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是个体身心全面成熟,开始走向生活,承担社会责任 ...

  • 中学德育工作方案
  •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社会要求与学生发展需要为契机,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 ...

  • 2011年中学实习总结
  • 不做教书匠并不是指我不想当老师,而是不想成为一个死板的教书工具. 在福州高级金桥高级中学实习的前半个月,我快撑不住了,我的队友们也身心疲惫.备课.编辑心理报刊.组织心理剧汇演--应接不暇.林林总总的事务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是最先表现出逃避心理的人.不会备课,备不出课,集体讨论出来的思路我不认同,导

  • 年中学德育处工作计划
  • 中学2014年德育处工作计划 2014-01-07 07:54散文网作文频道2321人点击 <中学2013年德育处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8号文件精神,切实 落实"育人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