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场分娩舍饲养作业指导书

种猪场分娩舍猪只饲养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分娩舍猪只饲养管理,确保分娩舍工作目标的落实及仔猪的健康。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种猪场分娩舍

3、职责

3.1. 分娩舍组长

3.1.1 指导、督促饲养员做好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3.1.2 指导督促饲养员做好环境卫生控制、猪只疾病防治工作。

3.1.3 负责安排本组空栏猪舍的冲洗消毒工作。

3.1.4 负责本组母猪、仔猪的转群与调整工作。

3.1.5负责哺乳母猪、仔猪预防注射工作。

3.1.6负责跟踪、监控生产数据的记录工作和报表统计工作。

3.2. 分娩舍饲养员

3.2.1协助组长做好本组母猪、仔猪的转群与调整工作。

3.2.2协助组长做好哺乳母猪、仔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3.2.3负责哺乳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3.2.4负责本岗位生产数据的记录工作。

3.3. 夜班饲养员

3.3.1每天工作时间为:白班的午休时间、夜间。

3.3.2重点负责分娩舍接产、仔猪护理工作。

3.3.3负责本线猪群防寒、保温、防暑、通风工作。

3.3.4负责本线猪群的夜间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3.5做好值班记录,与日班做好工作交接。

3.4. 选育员

3.4.1 负责种用仔猪的挑选和耳号编打。

3.4.2 负责仔猪初生个体称重、21日龄个体称重及断奶窝重称重,并作好相关记录。

3.4.3负责种猪档案的跟踪。

4、工作程序

4.1工作目标

4.1.1按要求完成母猪的分娩与仔猪的护理工作。

4.1.2哺乳期成活率:纯种猪94%、二元杂95%。

4.1.3仔猪3周龄平均体重要求不少于6.0公斤,4周龄断奶平均体重不少于7.5公斤.

4.2. 操作方法

4.2.1. 产前准备

a) 栏舍:断奶后未用完的饲料转至其他单元使用,清除杂物,药品、用具等移至舍外,先

用清水冲洗,再用2%的烧碱水喷洒一次;2小时后彻底冲洗干净,干燥后用其它消毒液消毒。进猪前一天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 药品:5%碘酊、0.1%KMnO4消毒水、抗菌素、催产素、解热镇痛药等。

c) 用具:保温灯、饲料车、扫帚、水盆、水桶等清洗消毒后放入舍内备用,准备好消毒过

的干燥麻袋、毛巾、垫板、灯头线、小台秤及称猪筐、油性笔等。

d) 母猪:临产前一周上产床,上产床前清洗消毒,驱体外寄生虫一次,至分娩舍按预产期

先后依次排列,产前用0.1%KMnO4消毒水清洗母猪的外阴、乳房及腿臀部位。

4.2.2. 判断分娩

a) 根据《种母猪档案卡》上的预产期,分娩前几天经常观察母猪的征兆。

b) 母猪通常在产前24小时开始出现起卧不安、经常翻身改变躺卧姿势等表现。 c) 阴门红肿,频频排尿。

d) 乳房有光泽、两侧乳房外涨,用手挤压有乳汁排出,初乳出现后12~24小时内分娩;

当最后一对乳头能挤出乳汁时,4-6小时内可能分娩。

e) 有羊水破出,表明母猪产仔在即。

4.2.3接产

4.2.3.1要求有专人看管,接产时有事要离开每次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

4.2.3.2仔猪出生后,立即用抹布将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净,将猪体抹干,在离脐带根部3-4cm 处断脐,断端用5%碘酊消毒。放入保温箱内,干燥后立即让仔猪吃上初乳,保持箱内温度30-35°C ,防止贼风侵入。

4.2.3.3保温箱内温度可用调整保温灯的功率以及悬挂高度来实现,保证箱内温度达到要求。

4.2.3.4发现假死猪及时抢救,将其前后躯以肺部为轴向内侧并拢、放开反复数次,频率为20次/分钟,或抓紧仔猪后肢倒提,拍其背臀数次帮助其恢复呼吸。

4.2.3.5产后检查胎衣是否全部排出, 如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可肌注催产素。

4.2.3.6帮助仔猪吃上初乳,固定乳头,初生重小的放在前排乳头, 初生重大的放在后排乳头。仔猪吃初乳前,每个乳头的最初几滴奶要挤掉。

4.2.4. 难产

4.2.4.1判断难产:有羊水排出、强烈努责后1小时仍无仔猪产出或产仔间隔超过1小时,即

视为难产,需要人工助产。

4.2.4.2有难产史的母猪临产前1天肌注律胎素或氯前列烯醇。

4.2.4.3子宫收缩无力或产仔间隔过长,可采取下列措施助产:

a) 将母猪赶下产床运动5-10分钟;

b) 用手由前向后轻轻挤压腹部;

c) 注射缩宫素20IU ,但要注意在子宫颈口开张时使用,若无效则人工助产。

d) 注射催产素仍无效或由于胎儿过大、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原因造成难产应立即人工助产。

4.2.4.4人工助产:剪平指甲,用0.1%KMnO4消毒水消毒、用石蜡油润滑手、臂,然后随着子宫收缩节律慢慢伸入阴道内,手掌心向上,五指并拢;抓仔猪的两后腿或下颌部;母猪子宫扩张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努责收缩时停下,动作要轻。拉出仔猪后应帮助仔猪呼吸。产后阴道内注入抗生素,同时肌注抗生素一次,以防发生子宫炎、阴道炎。

4.2.4.5对难产的母猪,应在母猪卡上注明发生难产的时间、原因,以便下一产次的正确处理

或作为淘汰鉴定的依据。

4.2.5. 猪只饲养护理

4.2.5.1. 哺乳母猪选用333料,每天喂2~3次,不用发霉变质饲料,及时清理料槽内剩余饲

料;产前3天开始减料,渐减至日常量的1/2~1/3,产后3天恢复正常, 自由采食直至断奶前1天。喂料时若母猪不愿站立吃料,应赶起。产前产后日粮中加0.75~1.5%的轻泻剂(小苏打或芒硝) 以预防产后便秘, 夏季日粮中添加1.2%的NaHCO3可提高采食量。

4.2.5.2. 温度控制:哺乳期内注意环境安静、圈舍清洁、干燥,做到冬暖夏凉。尽可能减少冲

洗次数和冲洗用水量,降低室内湿度。分娩舍适宜温度在18-25°C ,每栋分娩单元应挂一个温度计,经常观察舍温变化,当舍温高于25°C 时应开窗通风降温;高于27°C 时,视情况开风扇;30°C 以上可考虑对母猪进行滴水等措施降温;当舍温低于18°C 时需通过关门或烧煤炉等来保温。冬季保温的同时须注意通风换气。仔猪所需温度一般较高,

从出生到7天龄适宜温度为28-30°C ,8-28天龄适宜温度为25-28°C ,仔猪保温一般采取调节保温灯的功率和悬挂高度等措施。以仔猪群居平侧卧但不扎堆为宜。

4.2.5.3新生仔猪要在24小时内称重、剪牙、断尾。剪牙钳5%碘酊消毒后齐牙根处剪掉上

下两侧犬齿,断口要平整,断尾时,尾根部留下2cm 处剪断、5%碘酊消毒。弱仔以后补断尾。

4.2.5.4仔猪初生后2天内注射“富来血”铁剂2ml ,预防贫血;如果该场下痢严重,可口服抗

生素如庆大霉素2ml 预防。注射亚硒酸钠VE0.5ml, 以预防白肌病, 同时也能提高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如果猪场呼吸道病严重时, 鼻腔喷雾卡那霉素加以预防。无乳母猪采用催乳中药拌料或口服。

4.2.5.5仔猪吃过初乳后根据情况适当寄养调整(如母猪产仔过多,泌乳差),尽量使仔猪数

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相等, 防止未使用的乳头萎缩,从而影响下一胎的泌乳性能。寄养时, 仔猪间日龄相差不超过3天, 把大的仔猪寄出去,寄出时用寄母的奶汁擦抹待寄仔猪的全身。

4.2.5.6三~五日龄小公猪去势,去势时要彻底,切口不宜太大,术后用5%碘酊消毒。

4.2.5.7产房要保持干燥,哺乳期间产床不能冲洗。

4.2.5.8 每天检查饮水器,仔细观察猪群,发现病猪,及时治疗;对腹泻的仔猪,发现一头,

治疗一窝,并追踪治疗;预防仔猪下痢, 按照《猪病防制措施》执行。

4.2.5.9补料:仔猪出生后5~7日龄开始诱补料,保持料槽清洁,饲料新鲜。少喂多餐,晚

间要补添一次料。每天补料次数为4~5次。

4.2.5.10定期消毒;及时处理每天的垃圾、胎衣、死胎、木乃伊、病死仔猪;及时治疗病猪;

保证各单元门口消毒盆、池的消毒药有效浓度;

4.2.5.11仔猪25-28日龄断奶。断奶前后3天视情况喂人工盐+ 维生素C 或断奶安以防应激。

4.2.5.12根据哺乳成绩、体况和年龄对每批断奶母猪进行淘汰鉴定,淘汰母猪执行《种猪淘

汰标准》。

4.2.5.13. 断奶后一周喂311料,第二周311料与312料混用,逐渐过渡到312料。断奶头两

天注意限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

4.2.5.14. 在哺乳期因失重过多而瘦弱的母猪要适当提前断奶。

4.4. 常见病处理见附文

4.5. 日工作安排

7:30~8:30 母猪、仔猪喂饲

8:30~9:30 治疗、剪牙、断尾、补铁等工作

9:30~11: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4:30~16: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6:00~17:00 治疗、报表

17:00~17:30 母猪、仔猪喂饲

工作时间随季节变化,工作日程作相应的前移或后移。

4. 6. 每周工作日程表

日 期 分娩保育舍

星期一 大清洁大消毒;断奶母猪淘汰鉴定

星期二 更换消毒池盆药液;断奶母猪转出;空栏冲洗消毒

星期三 驱虫、免疫注射

星期四 大清洁、大消毒;仔猪去势、僵猪集中饲养

星期五 更换消毒池盆药液接收临产母猪做好分娩准备

星期六 仔猪强弱分群出生仔猪剪牙、断尾、补铁等

星期日 清点仔猪数设备检查维修;周报表

5、相关文件

6、质量记录

6.1《种母猪档案卡》

6.2《分娩保育舍周报表》

6.3《断奶情况周报表》

6.4《产仔情况周报表》

6.5《断奶仔猪转运单》

6.6《夜零班人员值班记录表》

6.7《21日龄仔猪称重周报表》

附文:常见病处理措施

1. 便秘

本病可发生于各种猪,集约化猪场妊娠后期和产后不久伴有肠驰缓的母猪多发,部位通常在

结肠。

病因:

主要由于青绿饲料缺乏;运动不足;变换饲料;某些传染病或热性病;慢性胃肠病也常继发本病;极少数因饮水器问题造成。

症状:

病猪食欲下降,饮水增加,呼吸加快,腹围增大,起卧不安,粪便少、干、硬,似球状,有时附有粘液;随后经常作排粪姿势,并无粪便排出。时间一长则直肠粘液水肿,肛门突出。严重病例,直肠内充满大量粪球压迫膀胱颈停止排尿。如无并发症,一般体温变化不大。

防治:

◆产前产后饲喂小苏打或芒硝一周,3~10克/头/天;

◆对病猪应停饲或仅给少量青绿多汁饲料,给予大量饮水。及早灌服芒硝25~50克或石蜡油50~100ML ,或大黄苏打散5~10克,并用大量温肥皂水深部灌肠,配合腹部按摩,一般均能奏效。

2.. 母猪产后不食

本症状常见于急性子宫炎、产褥热、便秘等,共同点是产后不食或食欲下降。便秘见前述。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或流产后),病猪产后不食或食欲下降,体温升高,时常努责,有时从阴道内排出呈臭味的红褐色粘液或脓性分泌物。产褥热比较多见,主要表现为产后高热,饮水增加,皮肤发红,呼吸加快,卧躺少起,喂料不食。

治疗:

◆体温升高猪肌注安乃近(或氨基比林)+青霉素(或阿莫西林,宜单用);VB1+地塞米松+链霉素。严重者先用少量水淋高热猪头部、身体,适应后可加大水量(天冷时不用),迅速肌注安乃近、维生素C ,同时静脉注射5%葡萄糖+地塞米松+青霉素钠+链霉素,或5%葡萄糖+磺胺嘧啶钠或磺胺―5―甲氧,体温降下后停用安乃近等解热药。

◆急性子宫内膜炎母猪可肌注地塞米松+青、链霉素,或地塞米松+阿莫西林。用60~80ml 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稀释青、链霉素(或阿莫西林、宫炎净等)冲洗子宫,并肌注催产素、氯前列烯醇、律胎素以排出分泌物,一定要连续冲洗几次,直至治愈。

◆产后不食或食欲下降的母猪肌注容大胆素+VB1+肌苷+VB12,饲料中可加入开食补盐或氨基维他,拌湿料喂猪,加喂青绿饲料。

种猪场分娩舍猪只饲养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分娩舍猪只饲养管理,确保分娩舍工作目标的落实及仔猪的健康。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种猪场分娩舍

3、职责

3.1. 分娩舍组长

3.1.1 指导、督促饲养员做好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3.1.2 指导督促饲养员做好环境卫生控制、猪只疾病防治工作。

3.1.3 负责安排本组空栏猪舍的冲洗消毒工作。

3.1.4 负责本组母猪、仔猪的转群与调整工作。

3.1.5负责哺乳母猪、仔猪预防注射工作。

3.1.6负责跟踪、监控生产数据的记录工作和报表统计工作。

3.2. 分娩舍饲养员

3.2.1协助组长做好本组母猪、仔猪的转群与调整工作。

3.2.2协助组长做好哺乳母猪、仔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3.2.3负责哺乳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3.2.4负责本岗位生产数据的记录工作。

3.3. 夜班饲养员

3.3.1每天工作时间为:白班的午休时间、夜间。

3.3.2重点负责分娩舍接产、仔猪护理工作。

3.3.3负责本线猪群防寒、保温、防暑、通风工作。

3.3.4负责本线猪群的夜间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3.5做好值班记录,与日班做好工作交接。

3.4. 选育员

3.4.1 负责种用仔猪的挑选和耳号编打。

3.4.2 负责仔猪初生个体称重、21日龄个体称重及断奶窝重称重,并作好相关记录。

3.4.3负责种猪档案的跟踪。

4、工作程序

4.1工作目标

4.1.1按要求完成母猪的分娩与仔猪的护理工作。

4.1.2哺乳期成活率:纯种猪94%、二元杂95%。

4.1.3仔猪3周龄平均体重要求不少于6.0公斤,4周龄断奶平均体重不少于7.5公斤.

4.2. 操作方法

4.2.1. 产前准备

a) 栏舍:断奶后未用完的饲料转至其他单元使用,清除杂物,药品、用具等移至舍外,先

用清水冲洗,再用2%的烧碱水喷洒一次;2小时后彻底冲洗干净,干燥后用其它消毒液消毒。进猪前一天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 药品:5%碘酊、0.1%KMnO4消毒水、抗菌素、催产素、解热镇痛药等。

c) 用具:保温灯、饲料车、扫帚、水盆、水桶等清洗消毒后放入舍内备用,准备好消毒过

的干燥麻袋、毛巾、垫板、灯头线、小台秤及称猪筐、油性笔等。

d) 母猪:临产前一周上产床,上产床前清洗消毒,驱体外寄生虫一次,至分娩舍按预产期

先后依次排列,产前用0.1%KMnO4消毒水清洗母猪的外阴、乳房及腿臀部位。

4.2.2. 判断分娩

a) 根据《种母猪档案卡》上的预产期,分娩前几天经常观察母猪的征兆。

b) 母猪通常在产前24小时开始出现起卧不安、经常翻身改变躺卧姿势等表现。 c) 阴门红肿,频频排尿。

d) 乳房有光泽、两侧乳房外涨,用手挤压有乳汁排出,初乳出现后12~24小时内分娩;

当最后一对乳头能挤出乳汁时,4-6小时内可能分娩。

e) 有羊水破出,表明母猪产仔在即。

4.2.3接产

4.2.3.1要求有专人看管,接产时有事要离开每次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

4.2.3.2仔猪出生后,立即用抹布将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净,将猪体抹干,在离脐带根部3-4cm 处断脐,断端用5%碘酊消毒。放入保温箱内,干燥后立即让仔猪吃上初乳,保持箱内温度30-35°C ,防止贼风侵入。

4.2.3.3保温箱内温度可用调整保温灯的功率以及悬挂高度来实现,保证箱内温度达到要求。

4.2.3.4发现假死猪及时抢救,将其前后躯以肺部为轴向内侧并拢、放开反复数次,频率为20次/分钟,或抓紧仔猪后肢倒提,拍其背臀数次帮助其恢复呼吸。

4.2.3.5产后检查胎衣是否全部排出, 如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可肌注催产素。

4.2.3.6帮助仔猪吃上初乳,固定乳头,初生重小的放在前排乳头, 初生重大的放在后排乳头。仔猪吃初乳前,每个乳头的最初几滴奶要挤掉。

4.2.4. 难产

4.2.4.1判断难产:有羊水排出、强烈努责后1小时仍无仔猪产出或产仔间隔超过1小时,即

视为难产,需要人工助产。

4.2.4.2有难产史的母猪临产前1天肌注律胎素或氯前列烯醇。

4.2.4.3子宫收缩无力或产仔间隔过长,可采取下列措施助产:

a) 将母猪赶下产床运动5-10分钟;

b) 用手由前向后轻轻挤压腹部;

c) 注射缩宫素20IU ,但要注意在子宫颈口开张时使用,若无效则人工助产。

d) 注射催产素仍无效或由于胎儿过大、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原因造成难产应立即人工助产。

4.2.4.4人工助产:剪平指甲,用0.1%KMnO4消毒水消毒、用石蜡油润滑手、臂,然后随着子宫收缩节律慢慢伸入阴道内,手掌心向上,五指并拢;抓仔猪的两后腿或下颌部;母猪子宫扩张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努责收缩时停下,动作要轻。拉出仔猪后应帮助仔猪呼吸。产后阴道内注入抗生素,同时肌注抗生素一次,以防发生子宫炎、阴道炎。

4.2.4.5对难产的母猪,应在母猪卡上注明发生难产的时间、原因,以便下一产次的正确处理

或作为淘汰鉴定的依据。

4.2.5. 猪只饲养护理

4.2.5.1. 哺乳母猪选用333料,每天喂2~3次,不用发霉变质饲料,及时清理料槽内剩余饲

料;产前3天开始减料,渐减至日常量的1/2~1/3,产后3天恢复正常, 自由采食直至断奶前1天。喂料时若母猪不愿站立吃料,应赶起。产前产后日粮中加0.75~1.5%的轻泻剂(小苏打或芒硝) 以预防产后便秘, 夏季日粮中添加1.2%的NaHCO3可提高采食量。

4.2.5.2. 温度控制:哺乳期内注意环境安静、圈舍清洁、干燥,做到冬暖夏凉。尽可能减少冲

洗次数和冲洗用水量,降低室内湿度。分娩舍适宜温度在18-25°C ,每栋分娩单元应挂一个温度计,经常观察舍温变化,当舍温高于25°C 时应开窗通风降温;高于27°C 时,视情况开风扇;30°C 以上可考虑对母猪进行滴水等措施降温;当舍温低于18°C 时需通过关门或烧煤炉等来保温。冬季保温的同时须注意通风换气。仔猪所需温度一般较高,

从出生到7天龄适宜温度为28-30°C ,8-28天龄适宜温度为25-28°C ,仔猪保温一般采取调节保温灯的功率和悬挂高度等措施。以仔猪群居平侧卧但不扎堆为宜。

4.2.5.3新生仔猪要在24小时内称重、剪牙、断尾。剪牙钳5%碘酊消毒后齐牙根处剪掉上

下两侧犬齿,断口要平整,断尾时,尾根部留下2cm 处剪断、5%碘酊消毒。弱仔以后补断尾。

4.2.5.4仔猪初生后2天内注射“富来血”铁剂2ml ,预防贫血;如果该场下痢严重,可口服抗

生素如庆大霉素2ml 预防。注射亚硒酸钠VE0.5ml, 以预防白肌病, 同时也能提高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如果猪场呼吸道病严重时, 鼻腔喷雾卡那霉素加以预防。无乳母猪采用催乳中药拌料或口服。

4.2.5.5仔猪吃过初乳后根据情况适当寄养调整(如母猪产仔过多,泌乳差),尽量使仔猪数

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相等, 防止未使用的乳头萎缩,从而影响下一胎的泌乳性能。寄养时, 仔猪间日龄相差不超过3天, 把大的仔猪寄出去,寄出时用寄母的奶汁擦抹待寄仔猪的全身。

4.2.5.6三~五日龄小公猪去势,去势时要彻底,切口不宜太大,术后用5%碘酊消毒。

4.2.5.7产房要保持干燥,哺乳期间产床不能冲洗。

4.2.5.8 每天检查饮水器,仔细观察猪群,发现病猪,及时治疗;对腹泻的仔猪,发现一头,

治疗一窝,并追踪治疗;预防仔猪下痢, 按照《猪病防制措施》执行。

4.2.5.9补料:仔猪出生后5~7日龄开始诱补料,保持料槽清洁,饲料新鲜。少喂多餐,晚

间要补添一次料。每天补料次数为4~5次。

4.2.5.10定期消毒;及时处理每天的垃圾、胎衣、死胎、木乃伊、病死仔猪;及时治疗病猪;

保证各单元门口消毒盆、池的消毒药有效浓度;

4.2.5.11仔猪25-28日龄断奶。断奶前后3天视情况喂人工盐+ 维生素C 或断奶安以防应激。

4.2.5.12根据哺乳成绩、体况和年龄对每批断奶母猪进行淘汰鉴定,淘汰母猪执行《种猪淘

汰标准》。

4.2.5.13. 断奶后一周喂311料,第二周311料与312料混用,逐渐过渡到312料。断奶头两

天注意限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

4.2.5.14. 在哺乳期因失重过多而瘦弱的母猪要适当提前断奶。

4.4. 常见病处理见附文

4.5. 日工作安排

7:30~8:30 母猪、仔猪喂饲

8:30~9:30 治疗、剪牙、断尾、补铁等工作

9:30~11: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4:30~16: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6:00~17:00 治疗、报表

17:00~17:30 母猪、仔猪喂饲

工作时间随季节变化,工作日程作相应的前移或后移。

4. 6. 每周工作日程表

日 期 分娩保育舍

星期一 大清洁大消毒;断奶母猪淘汰鉴定

星期二 更换消毒池盆药液;断奶母猪转出;空栏冲洗消毒

星期三 驱虫、免疫注射

星期四 大清洁、大消毒;仔猪去势、僵猪集中饲养

星期五 更换消毒池盆药液接收临产母猪做好分娩准备

星期六 仔猪强弱分群出生仔猪剪牙、断尾、补铁等

星期日 清点仔猪数设备检查维修;周报表

5、相关文件

6、质量记录

6.1《种母猪档案卡》

6.2《分娩保育舍周报表》

6.3《断奶情况周报表》

6.4《产仔情况周报表》

6.5《断奶仔猪转运单》

6.6《夜零班人员值班记录表》

6.7《21日龄仔猪称重周报表》

附文:常见病处理措施

1. 便秘

本病可发生于各种猪,集约化猪场妊娠后期和产后不久伴有肠驰缓的母猪多发,部位通常在

结肠。

病因:

主要由于青绿饲料缺乏;运动不足;变换饲料;某些传染病或热性病;慢性胃肠病也常继发本病;极少数因饮水器问题造成。

症状:

病猪食欲下降,饮水增加,呼吸加快,腹围增大,起卧不安,粪便少、干、硬,似球状,有时附有粘液;随后经常作排粪姿势,并无粪便排出。时间一长则直肠粘液水肿,肛门突出。严重病例,直肠内充满大量粪球压迫膀胱颈停止排尿。如无并发症,一般体温变化不大。

防治:

◆产前产后饲喂小苏打或芒硝一周,3~10克/头/天;

◆对病猪应停饲或仅给少量青绿多汁饲料,给予大量饮水。及早灌服芒硝25~50克或石蜡油50~100ML ,或大黄苏打散5~10克,并用大量温肥皂水深部灌肠,配合腹部按摩,一般均能奏效。

2.. 母猪产后不食

本症状常见于急性子宫炎、产褥热、便秘等,共同点是产后不食或食欲下降。便秘见前述。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或流产后),病猪产后不食或食欲下降,体温升高,时常努责,有时从阴道内排出呈臭味的红褐色粘液或脓性分泌物。产褥热比较多见,主要表现为产后高热,饮水增加,皮肤发红,呼吸加快,卧躺少起,喂料不食。

治疗:

◆体温升高猪肌注安乃近(或氨基比林)+青霉素(或阿莫西林,宜单用);VB1+地塞米松+链霉素。严重者先用少量水淋高热猪头部、身体,适应后可加大水量(天冷时不用),迅速肌注安乃近、维生素C ,同时静脉注射5%葡萄糖+地塞米松+青霉素钠+链霉素,或5%葡萄糖+磺胺嘧啶钠或磺胺―5―甲氧,体温降下后停用安乃近等解热药。

◆急性子宫内膜炎母猪可肌注地塞米松+青、链霉素,或地塞米松+阿莫西林。用60~80ml 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稀释青、链霉素(或阿莫西林、宫炎净等)冲洗子宫,并肌注催产素、氯前列烯醇、律胎素以排出分泌物,一定要连续冲洗几次,直至治愈。

◆产后不食或食欲下降的母猪肌注容大胆素+VB1+肌苷+VB12,饲料中可加入开食补盐或氨基维他,拌湿料喂猪,加喂青绿饲料。


相关内容

  • 养猪场各项制度汇总
  •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1.猪场实行封闭式饲养与管理,所有人员.车辆.物 品仅能经由场大门生产区大门出入,不得由其他任何途径进 入场区. 2.场大门设置专职门卫,负责监督人员.物流的出入 及按规定的方式实施消毒. 3.进场人员均应更换衣服和鞋帽,使用消毒药消毒双 手.双足,最好喷雾消毒 20 秒后经大门人 ...

  • 年产五万头无公害标准化生态养猪场和1200头良种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 准化生态养猪场和良种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年产五万头无公害标准化生态养猪场和1200头良种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江苏省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筹) (以登记机关核准为准) 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负责人: 项目性质:新建 联系电话: 项目总投资:900×××万元 填报时间:20 ...

  • 十万头生态养猪场项目可行性报告
  • 一.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10万头生态养殖场项目: 2.项目规模:人民币15000万元: 3.项目地点:肥西 4.项目建设单位:安徽   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5.项目负责人: 6.项目主管部门:      招商局 7.投资规模:15000万元 8.占地总面积:300亩 其中:发酵床猪舍70000 ...

  • 十万头猪场可行性报告
  • 十万头生态养猪场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10万头生态养殖场项目: 2.项目规模:人民币15000万元: 3.项目地点:肥西 4.项目建设单位:安徽 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5.项目负责人: 6.项目主管部门:招商局 7.投资规模:15000万元 8.占地总面积:300亩 其中:发酵 ...

  • 巧家县生态养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一章.巧家县绿色生态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及负责人简介 第一节  合作社简介 巧家县绿色生态核桃种植生猪养殖合作煽动是2009年申报成立的,合作社立足于农牧业方面投资,旨在解决城市菜篮子工程和农村生猪品种改良,实施科学管理,发展无公害生态农牧业,项目投资人是刘顺彩先生,预计项目总投资额9000多万人民 ...

  • 海南热带气候机械化种猪场的科学规划与设计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广 东畜牧兽 医科技 20 生 查! 塑 08 笙 箜畜牧技术 ・1 3・海南 热带气候 机械 化 种猪场 的科学规 划 与设计 陈 巨志 ( 南省 种猪场 ,海 南 海中图 分 类 号 :¥ 1 . 8 5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海 口 5 ...

  • 万头猪场建设方案设计
  • 编号(学号): 设施农业工程工艺课程设计 ( 2012 级本科) 题 目: 万头猪场规划设计 学 院: 专 业:组 长: 同组成员: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目 录 前 言 ................................................................. ...

  • 猪禽生产学试卷及答案
  • <猪禽生产学>考试样题1 猪生产学部分(共计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20分) 1.胴体重是指肉猪经电麻.放血.烫毛.开膛去除内脏.头.蹄和尾后的左右两片胴体重量之和,但去除内脏时要注意保留( C )A.板油和肝脏 B.肾脏和肝脏 C. ...

  • 养猪场的工艺和布局
  • 养猪场的工艺 一个基本完整的养猪生产工艺流程见图7 . 2 .养猪场的布局 养猪场布局是否合理,关系到养猪场生产管理的效率能否提高,工作运转是否流畅,建筑成本是否控制得较好,防疫安全是否得到保障.养猪场大致都有以下几个功能区:行政办公区.人场消毒区.生产区.饲料车间仓库区.人工授精室.兽医室.销售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