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教案详

《松鼠》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松鼠》。

【教学目标】

1.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树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与《鲸》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大家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几个动物谜语,你们猜怎么样?仔细听:

①脸上长鼻子,头上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大象) ②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裳,谁要欺负她,她就戳一枪。(黄蜂、蜜蜂)

③小姑娘,夜纳凉。带灯笼,闪闪亮。(萤火虫)

④尾巴像只降落伞,整天爱往树林窜,忙着摘果子。(松鼠)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松鼠》这篇课文。(师板书课题)“鼠”比较难写,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书空。(鼠的笔顺:撇、竖、横、横折、横、横、竖勾、点、点、竖勾、点、点、弯勾)

3.同学们,你们见过松鼠吗?没见过不要紧,今天老师把它们请到了课堂上,看,它们来了!(播放图片)你们对松鼠这种小动物,有着怎样的印象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可爱、调皮、快乐等)

二、整体感知,字词巩固

1. 松鼠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快速地朗读课文,课件出示: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指名读,尤其注意下面一行多音字的读音,正音,齐读。

3.读了课文后,你觉得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用自己的话说说。(生自由畅谈)能不能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地说呢?

预设: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齐读。

松鼠就是这样一种漂亮、乖巧、驯良的小动物,这是松鼠带给我们的总体印象。

4.那么松鼠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呢?马上合上书本,老师要考考大家,看你们对松鼠了解多少呢?判断下面说法对错,用手势表示。准备好了吗?(课件依次出示)不对,错在哪里?(指名答)

(打开全2.展示制作的身份证,一起交流核对。

(二)比较《松鼠》和《鲸》的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1.我们已经学习了《鲸》,同样是说明文,我们来截取几个片段,比较一下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出示句子:

(1)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2)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2.轻声读,体会两篇课文的写法上的不同。

3.师引导,交流

《鲸》这篇课文用的是说明性语言,用了很多的说明方法正是它写法上的特点,想一想它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而《松鼠》用的是描述性语言,它写法上的特点是用了一些手法,找一找用了哪些。

预设:《鲸》用到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松鼠》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4.具体体会写作手法

过渡: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句子,它们运用了什么手法?

句子1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1)你从哪里体会到用了这些手法的?

清秀 清爽秀丽,不俗气。一般“清秀”极少用来形容动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现在拿来形容松鼠的面容,用了拟人手法,把松鼠写活了,十分惹人喜爱。 帽缨形 把松鼠的尾巴比喻成漂亮的帽缨,生动形象。(见过帽缨吗?)出示图片理解。

(2)作者把松鼠当人来写,把松鼠的尾巴比喻成漂亮的帽缨,你读出了什么?(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那么我们把这种喜爱之情读出来,谁来试试?指名读,齐读。

句子2: 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1)“横渡”什么意思?(从河的一边到另一边)这句话讲了松鼠,过河的方法,从两个“当作”中,你读出了什么?(松鼠很聪明,懂得把树皮当作船,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把松鼠当作人来写了。)

(2)“帆”和“舵”是什么意思?(帆: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舵:控制航行方向的设备。)

(3)齐读,读着这个句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呢?是啊,这哪是一只松鼠,分明是一位航海家啊!我们再来读读,读出松鼠的机灵来。

句子3: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这句话就更明显了,用到了拟人手法,松鼠一家人正享受着天伦之乐呢!

小结:同样是说明文,两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因为《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它运用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地向读者介绍说明对象,它的语言特点就是生动形象、传神的。而《鲸》这篇课文,它的语言就相对平实质朴了。

(三)体会情感

这样漂亮、乖巧、驯良的松鼠,大家一定非常地喜欢,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用充满感情的读书声来抒发自己对松鼠的喜爱。

(四)了解作者

在作者的笔下,这是一只多么漂亮、乖巧的松鼠啊,带给我们深刻的印象。本文的作者是法国的布封,为什么他能够描绘出这么一只惹人喜爱的松鼠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

小结:正是他毕生的研究,花了40年的时间完成《自然史》,40年啊,多么漫长的岁月里,他笔耕不辍,才完成这部巨著,才有了我们眼前的这只乖巧、可爱的松鼠。老师建议大家课后也会读一读这本书。有没有发觉,这位作家及他的作品风格,和哪一位特别像的?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他们一样醉心于动物世界!

四、板书设计

10、松鼠

《鲸》 《松鼠》

说明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 拟人、比喻

作比较等

语言特点 质朴、平实 生动形象

《松鼠》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松鼠》。

【教学目标】

1.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树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与《鲸》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大家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几个动物谜语,你们猜怎么样?仔细听:

①脸上长鼻子,头上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大象) ②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裳,谁要欺负她,她就戳一枪。(黄蜂、蜜蜂)

③小姑娘,夜纳凉。带灯笼,闪闪亮。(萤火虫)

④尾巴像只降落伞,整天爱往树林窜,忙着摘果子。(松鼠)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松鼠》这篇课文。(师板书课题)“鼠”比较难写,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书空。(鼠的笔顺:撇、竖、横、横折、横、横、竖勾、点、点、竖勾、点、点、弯勾)

3.同学们,你们见过松鼠吗?没见过不要紧,今天老师把它们请到了课堂上,看,它们来了!(播放图片)你们对松鼠这种小动物,有着怎样的印象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可爱、调皮、快乐等)

二、整体感知,字词巩固

1. 松鼠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快速地朗读课文,课件出示: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指名读,尤其注意下面一行多音字的读音,正音,齐读。

3.读了课文后,你觉得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用自己的话说说。(生自由畅谈)能不能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地说呢?

预设: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齐读。

松鼠就是这样一种漂亮、乖巧、驯良的小动物,这是松鼠带给我们的总体印象。

4.那么松鼠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呢?马上合上书本,老师要考考大家,看你们对松鼠了解多少呢?判断下面说法对错,用手势表示。准备好了吗?(课件依次出示)不对,错在哪里?(指名答)

(打开全2.展示制作的身份证,一起交流核对。

(二)比较《松鼠》和《鲸》的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1.我们已经学习了《鲸》,同样是说明文,我们来截取几个片段,比较一下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出示句子:

(1)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2)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2.轻声读,体会两篇课文的写法上的不同。

3.师引导,交流

《鲸》这篇课文用的是说明性语言,用了很多的说明方法正是它写法上的特点,想一想它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而《松鼠》用的是描述性语言,它写法上的特点是用了一些手法,找一找用了哪些。

预设:《鲸》用到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松鼠》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4.具体体会写作手法

过渡: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句子,它们运用了什么手法?

句子1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1)你从哪里体会到用了这些手法的?

清秀 清爽秀丽,不俗气。一般“清秀”极少用来形容动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现在拿来形容松鼠的面容,用了拟人手法,把松鼠写活了,十分惹人喜爱。 帽缨形 把松鼠的尾巴比喻成漂亮的帽缨,生动形象。(见过帽缨吗?)出示图片理解。

(2)作者把松鼠当人来写,把松鼠的尾巴比喻成漂亮的帽缨,你读出了什么?(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那么我们把这种喜爱之情读出来,谁来试试?指名读,齐读。

句子2: 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1)“横渡”什么意思?(从河的一边到另一边)这句话讲了松鼠,过河的方法,从两个“当作”中,你读出了什么?(松鼠很聪明,懂得把树皮当作船,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把松鼠当作人来写了。)

(2)“帆”和“舵”是什么意思?(帆: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舵:控制航行方向的设备。)

(3)齐读,读着这个句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呢?是啊,这哪是一只松鼠,分明是一位航海家啊!我们再来读读,读出松鼠的机灵来。

句子3: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这句话就更明显了,用到了拟人手法,松鼠一家人正享受着天伦之乐呢!

小结:同样是说明文,两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因为《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它运用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地向读者介绍说明对象,它的语言特点就是生动形象、传神的。而《鲸》这篇课文,它的语言就相对平实质朴了。

(三)体会情感

这样漂亮、乖巧、驯良的松鼠,大家一定非常地喜欢,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用充满感情的读书声来抒发自己对松鼠的喜爱。

(四)了解作者

在作者的笔下,这是一只多么漂亮、乖巧的松鼠啊,带给我们深刻的印象。本文的作者是法国的布封,为什么他能够描绘出这么一只惹人喜爱的松鼠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

小结:正是他毕生的研究,花了40年的时间完成《自然史》,40年啊,多么漫长的岁月里,他笔耕不辍,才完成这部巨著,才有了我们眼前的这只乖巧、可爱的松鼠。老师建议大家课后也会读一读这本书。有没有发觉,这位作家及他的作品风格,和哪一位特别像的?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他们一样醉心于动物世界!

四、板书设计

10、松鼠

《鲸》 《松鼠》

说明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 拟人、比喻

作比较等

语言特点 质朴、平实 生动形象


相关内容

  • 幼儿园教案-小松鼠的伞
  • 幼儿园教案-小松鼠的伞 [活动前评析] 在活动中,主要引导幼儿自主想象,发展幼儿语言表达力.故事情节以感受感知 为主,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把自己置身于故事情节中去,让幼儿动自由表达自己 的联想及独白,并采用故事.表演动作相结合给予孩子们易接受的形式,让幼儿 更好地表现出来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

  • 语言教案2小松鼠不哭
  • 语言教案2 参考资料:小小智慧树小松鼠 主 题:小松鼠不哭了 活动目标:1.能安安静静地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能积极地参与阅读活动,来上学不哭. 3.在阅读中体验温暖的亲子之情. 活动准备:表情图片,大图书. 活动过程:1.导入-猜谜语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伙伴,想知 ...

  • 9248.苏教版初中语文15 松鼠 教案
  • 松鼠 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形象.生动的说明. 二.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形象.生动的说明.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 简介作者 布丰:法国动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用30年的时间写成了<自然史>. 2.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驯良Xùn 蛰伏zhé 榉实 ...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案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烟囱 贮存冬粮 蹿了出来.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词语.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是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们一 ...

  • 文学活动教案
  • 中班文学活动:小松鼠的大尾巴 设计意图: 选择<小松鼠的大尾巴>这样一篇充满浓浓爱意的散文(见附录),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讲述了小松鼠在四季中帮助别人的故事,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

  • 看松鼠做巢 教案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5个生字,并掌握其中10个生字(注意"匆.费.卧"的写法) 2.通过阅读,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体会重点词语对于句子意思表达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结合图片,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小松鼠独自作巢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 ...

  • 五年级语文下册松鼠1教案语文A版
  • 8.松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并尝试复述. 过程与方法: 先放手让学生自读,再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热爱生 ...

  • 托班语言教案:松鼠宝宝的小伞
  •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松鼠宝宝的小伞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会认真倾听故事. 2.鼓励幼儿大胆地跟老师学说故事. 活动准备:塑封的各种故事人物. 活动过程: 一.音乐歌曲导入. 1.出示小白兔头饰. 师:小朋友们,上次我们给小白兔做了好吃的胡萝卜,瞧,今天它又来了,我们一起唱歌给它听,好吗?(小白 ...

  • 22跑进家来的松鼠教案
  •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读读记记"储备.橱柜.储备.哭笑不得.蹿.干脆.失踪.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习词语使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认识. 2.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阅读课文,体会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