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说课稿
沁县育才小学 李焕萍
教材分析:
教材在安排比的意义的学习时,分为三个阶段: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比的意义教材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相除关系的例子中引出的,通过对具体例子的讨论,明确了比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的意义基础之上的,揭示了比与除法之间的本质联系,是一种以“倍比”为基础的比较关系。
教材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提出了比值的意义,它既是一个知识点,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又一教学要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后继学习特别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认知基础。
比的意义是由除法发展而来的,与除法,分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正因为如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确定如下:
1、基础性目标
(1) 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
(2) 弄清比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发展性目标
(1) 联系比的意义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对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
的感受,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2)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的理解,比同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比、感受比。
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能够发现数学问题。运用知识之间的联系,在除法的基础上教学比的意义,目的使学生对比有整体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理解比的意义。
说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引入
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体验合作,自主探究。
(一)教学比的意义
第一步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两个条件,请学生解答长是宽的几倍和宽是长的几分之几这两个问题并列式,根据学生列的除法算式,明确是长和宽两个量在比,启发学生思维,除了用以前学的除法知识对两个量进行比较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展开“比的意
义”教学活动,说成长与宽的比是多少比多少。第二步看算式,运用新知识说说。(说明:从学生身边的数量中提取数学问题,从而引出新知识,运用旧知识进行迁移。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让学生用两种求速度的不同方法,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不同类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在上面两个例子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出比的意义。
(二)教学比的读写法、各部分名称、求比值的方法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的读写法、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看书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组织同学们汇报学习成果,引导学生介绍求比值的方法。知道后,并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计算出比值,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汇报过程中,寻找比值的规律,即可以是分数、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比与除法、分数都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是这节课的难点,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回忆、思考、讨论等活动,在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的基础上,找出了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看电脑屏幕,用“相当于”一词来说明比、除法、分数的联系,促使了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交流比
1、小强身高148厘米,小明身高12分米,小强和小明身高的比是148﹕12。
2、5÷4又可以说成5比4,又可以写成5/4。
3、星期一六(3)班,实到人数48人,缺勤3人,缺勤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3:48。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明白两个量之间的比要统一单位,并且要搞清楚是谁和谁比。
四、小知识:解答足球赛中的2﹕0现象。
若学生不能自动解决教师将指点:2﹕0的意义只表示某一队与另一队比赛各得的进球分数,不表示两队所得分数的倍比关系,这与今天学习数学中的意义不同。
同时从2﹕0这个比出发,根据求比值的方法,2﹕0=2÷0=?这个问题,根据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和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得知比的后项不能是0。
五、拓展知识
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的体会,并通过介绍黄金分割的妙处,让学生有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教学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本节课我从除法应用题入手,通过复习同类量相除,不同类量相除的内容,引出“比”的概念,培养了知识迁移能力。在理解比的意义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比的意义,使学生不仅获取了新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课后练习,重在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及时反馈了学生掌握概念的情况。
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教学中的教与学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由于“比的意义”内容繁杂,在一开始,根据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比,初步感知比,使学生对比感兴趣,非常乐意探究知识,巧妙地导入新课。在出示例题后,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去研究、探索、讨论、概括、总结,实现了自主学习,这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第三步,一
《比的意义》说课稿
沁县育才小学 李焕萍
教材分析:
教材在安排比的意义的学习时,分为三个阶段: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比的意义教材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相除关系的例子中引出的,通过对具体例子的讨论,明确了比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的意义基础之上的,揭示了比与除法之间的本质联系,是一种以“倍比”为基础的比较关系。
教材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提出了比值的意义,它既是一个知识点,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又一教学要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后继学习特别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认知基础。
比的意义是由除法发展而来的,与除法,分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正因为如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确定如下:
1、基础性目标
(1) 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
(2) 弄清比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发展性目标
(1) 联系比的意义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对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
的感受,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2)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的理解,比同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比、感受比。
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能够发现数学问题。运用知识之间的联系,在除法的基础上教学比的意义,目的使学生对比有整体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理解比的意义。
说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引入
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体验合作,自主探究。
(一)教学比的意义
第一步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两个条件,请学生解答长是宽的几倍和宽是长的几分之几这两个问题并列式,根据学生列的除法算式,明确是长和宽两个量在比,启发学生思维,除了用以前学的除法知识对两个量进行比较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展开“比的意
义”教学活动,说成长与宽的比是多少比多少。第二步看算式,运用新知识说说。(说明:从学生身边的数量中提取数学问题,从而引出新知识,运用旧知识进行迁移。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让学生用两种求速度的不同方法,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不同类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在上面两个例子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出比的意义。
(二)教学比的读写法、各部分名称、求比值的方法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的读写法、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看书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组织同学们汇报学习成果,引导学生介绍求比值的方法。知道后,并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计算出比值,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汇报过程中,寻找比值的规律,即可以是分数、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比与除法、分数都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是这节课的难点,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回忆、思考、讨论等活动,在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的基础上,找出了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看电脑屏幕,用“相当于”一词来说明比、除法、分数的联系,促使了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交流比
1、小强身高148厘米,小明身高12分米,小强和小明身高的比是148﹕12。
2、5÷4又可以说成5比4,又可以写成5/4。
3、星期一六(3)班,实到人数48人,缺勤3人,缺勤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3:48。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明白两个量之间的比要统一单位,并且要搞清楚是谁和谁比。
四、小知识:解答足球赛中的2﹕0现象。
若学生不能自动解决教师将指点:2﹕0的意义只表示某一队与另一队比赛各得的进球分数,不表示两队所得分数的倍比关系,这与今天学习数学中的意义不同。
同时从2﹕0这个比出发,根据求比值的方法,2﹕0=2÷0=?这个问题,根据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和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得知比的后项不能是0。
五、拓展知识
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的体会,并通过介绍黄金分割的妙处,让学生有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教学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本节课我从除法应用题入手,通过复习同类量相除,不同类量相除的内容,引出“比”的概念,培养了知识迁移能力。在理解比的意义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比的意义,使学生不仅获取了新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课后练习,重在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及时反馈了学生掌握概念的情况。
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教学中的教与学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由于“比的意义”内容繁杂,在一开始,根据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比,初步感知比,使学生对比感兴趣,非常乐意探究知识,巧妙地导入新课。在出示例题后,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去研究、探索、讨论、概括、总结,实现了自主学习,这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第三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