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化时代下的建筑特点到中国现代建筑的思考
摘要
迈向21世纪,随着世界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类正面临的变化是包括经济、科学、技术、艺术、文化、政治、思想、哲学以至生活方式在内的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其最终形成的世界新秩序,即“共生的秩序”,处于这一个多元化世界中的建筑也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而中国的建筑又将去向何处,在保留传统与积极创新方面该做些什么,也是值得我们思索的。
关键词:共生 秩序 中国建筑
Abstract
Going into 21th century,from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varation of the world,human being will confront the various aspects of valid varation involved economy、science、technology、artist、politics、thoughts and even lifestyle ,it will last form the new world 's regulation which is called“common regulation”,the architecture in the diverse world will also make unprecedented varation .what will come about Chinese architecture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ventions and creations ?they are considerable problems which are wothy of thinking. Key words:intercultural regulation Chinese architecture
一.共生化时代的特点及建筑潮流
共生的定义:当今的时代,即使对各专业领域中的某一特定领域拥有广博的知识,也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而必须综合掌握各种知识,自由驰骋于各个领域之间,对每一个专业领域内变化微妙的预兆有所感悟,才能预见未来。
(一)共生化时代的秩序——共生的秩序
1.迈向重视个人、地域性与创造性价值的后工业化社会。
21世纪,工业社会开始向信息社会或“后工业社会”转变。人的“个性觉醒”,创造性得到突显,多样性的价值观共生。
世界竞争、对立的同时,异质文化共生、对话与合作。
2.由线性向非线性经济发展的转变。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线性经济发展学说,在现今的信息化社会中已渐渐脱节。信息化的进程,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相干 ,信息社会的秩序,不是金字塔形或树形的结构的秩序,即使是处于各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也都可以充分运用其资源、产业结构、气候、风土和文化特质,支撑起世界经济系统中的一片天空,迎接新的经济共生时代。
随之在建筑领域出现了由电脑控制形态的非线性建筑。
3.由权力时代向权威时代的转变
裁军和无核化势必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依靠文化、传统作为支撑的权威是不容忽视的,以权威来从事外交、经济活动的新时代即将开始。人们只有通过对思想的阐释,对文化艺术的理解,从战略上描述未来的理想,发挥领导才能,才能获得世界的敬重。
4.亚洲、太平洋文明的时代将以“生命原理”为基础。
亚洲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和自然共生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感性与理性兼备的生活方式。设计师和艺术家如果不依靠丰富的感性、创造性,就无法不断推陈出新。
代表建筑:仿生建筑
5.开始向子整体和网络结构的秩序转变
由放射状向环状结构的转变——部分与整体的共生(体现在国土规划、城市规划、社会制度等层面)
6.多样性的共生——“非布鲁巴基体系”、“复杂系科学”
散乱、模糊的体系,能灵活应变、对付突发和偶发事件,起到保护整个体系的作用。
7.由农耕地缘社会向游牧迁徙社会转变
21世纪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会转变为新型游牧流动生活方式。——借助于喷气式飞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形成具有惊人的流动速度的时代。人们只要拥有便携式手提计算机,便可以很方便地在任何地方处理文字和图像信息,所有企业组织都向国际化和全球网络化方向转变。
信息网络建筑
8.迈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流动一族的“流动社会”
人们能自由移动、交流的新世界——“流动社会”。
9.由一、二、三产业整合而成的生态环保技术
一、二、三产业共生。
代表建筑:生态环保建筑
10.异质文化共生时代的安全保障
在这种共生时代中,无论国家大小,无论什么样的国家,只要拥
有包括宗教在内的独特的文化,就能够自立于世。
在异质文化共生时代,人类面临的威胁已不仅仅局限与军事战争、经济、金融系统的混乱、对环境的破坏、粮食危机、宗教摩擦等,都构成威胁人类生存的因素。
11.生命在保持动态关系的同时创造出信息的发信源。
兼备信息、传统、文化、经济(技术)实力与丰富的自然环境,成为主宰世界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共生化时代的特征:从机械时代迈向生命时代——“生命原理”(代谢、循环、共生)
1.“机械时代”的20世纪
“机械时代”的特征:工业社会,重视“型号”、“规范”、“理想”的时代,现代建筑提倡“国际风格”。 文化上是“理性中心主义”:把依靠理性而达成的科学、技术放在首位,把艺术、宗教、文化等和感性相关的领域放在其次。
机械时代的建筑是人文主义的建筑,认为人所创造的城市和建筑是永恒的,为了人类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海洋、河流与空气被污染,森林采伐等,都是迫不得已不可避免的。
机械时代的审美意识具有简洁、单纯、正确、纯粹、目的明确、抽象和明晰的特点。
高技派的建筑则是具有“装饰性”的机械表层,成为从机械时代迈向下一个时代的过渡性的实验品。
20世纪机械时代的审美意识具有抽象性。现代建筑、绘画、雕塑、文学和哲学共同的性格之一就是“抽象性”。
在已经建成的现代建筑作品中,均表现出一种明确性,能够令人展开线性联想的做法已成为规范。
新世纪,应该是在背负20世纪机遇时代的矛盾的重任的同时,与新技术共生、共进。
与新技术、新材料共生建筑
2.生命时代的建筑
机械本身不能生长、变化和新陈代谢。生命所拥有的惊人的“多样性”与机械时代的“均质”、“普遍性”比较,差异和对比极为鲜明。
所谓生命时代,就是正视生命物种的多样性所具备的高质量丰富价值的时代。生命就是创造意义,生命的个体和物种拥有多样性,与
地球上民族、语言、传统、文化、艺术的多样性紧密相连。机械时代的“普遍性”,将被异质文化共生的时代所替代。
多种文化、异质文化的共生、将与经济、技术的发展占有同等地位。传统技术、文化共生技术的变形是必要的,文化与技术的共生也是必要的。这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适应性的经济、技术,将是生命时代经济技术的发展方向。
共生建筑(intercultural architecture)就是这样一种生命时代的建筑,它是能和异质文化要素共生的建筑,是通过传统与尖端技术的共生而创造出的建筑,是与自然环境共生的建筑。
3.从功能的表现向意义的表现转变
生命时代的建筑,就是表层自立和意义创生的建筑。
机械时代以工业社会为背景成立,生命时代则以信息社会为背景而成立。信息社会和信息产业以差异、意义的创生而成立,
后现代在物理学、化学、数学和哲学等领域受到了重视。后现代建筑却仅停留在历史样式这一极为狭窄的风格问题上。建筑的多样性也来自对历史传统的继承。
第一种手法,将历史传统形态分解后,在现代建筑自由装配、再编重组的手法。历史传统形态将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原有的意义,但在再创造过程中又获得新的意义,这与历史主义建筑有根本差异。
第二种手法,将历史象征、历史形态中存在的看不见的思想、审美意识、生活方式、历史记忆、心象风景等,作为现代建筑表现的手段。对看得见的历史象征或历史形态加以智慧的操作,使用抽象、讽
刺、打趣、倾斜、偏离、诡辩、隐喻等方法表达。需要广博的知识与诙谐的精神。
用“异质文化的共生”和“生态学”的视点看问题:人类只是地球上多种生命物种中的一部分,依赖其他生命的存在而生存,这里面包含有生命时代和生态学的观点。
生命时代的建筑,对于地域文脉、城市文脉与自然和环境来说,将是一种开放性的结构,向着自然与人类的共生、环境与建筑的共生发展。
高技建筑
多义性建筑
抽象建筑
抽象建筑
多义性建筑
(三)生命时代将从二元对立转向共生
共生是承认不同的文化、对立的双方、异质要素之间存在“圣域”,并对此表示尊敬。为了寻求共生,需要长期的对话和互相交流,需要努力发现互补要素。
共生成立的第二个条件是“中间领域”。随着对立双方的互相渗透、互相理解,“中间领域”的范围也会不断变化。这说明“中间领域”本身就是具有多义性、双重性的暧昧领域。生命时代的建筑也正是因为拥有“中间领域”,而展现多义性、歧义性等生命原理的特点。
不仅是科学、哲学、技术领域也迎来了生命时代的转折期。生命时代的技术,将会转向信息、生物工程、遗传基因等“看不见”的技术。
相对于隐喻机械的机械时代的“高技派”建筑,我们面临如何表现那些看不见的技术的“生命时代的高技派建筑”的困难。表层自立的手法可以成为新的象征主义建筑的可能性。生命时代的建筑技术的表现,在表层自立的同时,应进一步以抽象或象征的手法表现生命时代不为肉眼所见的技术与精神。
(四)人与自然的共生——绿色建筑
佛教有“无常”这个概念,提倡感悟转瞬间消逝的生命。世间肉眼所能够看得见的存在形式。当然也包括自然本身,全部都在变化。人、动物、植物、自然还有佛等等,一切存在,都是在一个巨大的生命系统中生机勃勃地流转着,人就存在在那个无常的轮回之中。
人类的理想,并不是去征服自然,也不是与动物斗争狩猎,而是要顺应自然,成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
生态建筑,顾名思议,就是希望能达到完全与环境共生而自给自足的住家设计。它设有太阳能热水系统、风力发电、废弃物及废水再利用系统等生态设计,也采用了草皮覆土屋顶、温室、浮力通风等自然诱导式设计。人类追求生生不息的住家梦想在此计划中展现无遗。希望整个居住环境能自给自足,整个建筑产业能自我循环、生生不息、可持续发展。现代生态建筑发展又形成了“风土建筑”与“生态建筑”两大思想脉动。
风土建筑:因能源危机的冲击而不满与现代建筑一味追求巨型化、设备化、人工化的思潮,并反对国际建筑形式完全不考虑气候风土、地方建材,而产生无个性、无文化的建筑风格。“节能建筑”的最高境界在于师法自然、顺应风土。自古以来一些生长于各种气候下的传统民居,有着极高超的自然环境设计智慧,值
得
现代建筑引以为鉴。
生态建筑:对机械文明提出严重控诉的环境设计理论。“生态建筑”于1960年代的生态学,受到生物链、生态共生思想的影响,对过份人工化、设备化环境提出彻底的质疑。一些采用覆土、温室、蓄热墙、草皮屋顶 、风车、太阳能热水器等外形的节能建筑设计纷纷出现,甚至在温室种植水耕植物、以厨余和动物粪便制造堆肥与沼气、以回收雨水充当家庭用水、以人工湿地来处理污水并养鱼等生态技术,均成为“生态建筑”的设计重点。
绿色建筑起源于1970年代初期能源危机的“节能建筑”风潮,后来结合“风土建筑”、“生态建筑”的环境设计理念,现在更融合了最新的地球环保评估与周期评估,而成为崭新的建筑科学体系。今天的绿色建筑,与过去的“节能建筑”、“风土建筑”、“生态建筑”,在
环保尺度上已是截然不同的层级。它已经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诗歌,而是彻底从地球温暖化、臭氧层破坏、热带雨林枯竭、资源短缺、生物多样化环境等地球尺度,来塑造整体建筑文化的环保生活哲学。
(五).机巧的思想——人与技术的共生
在日本,江户时代的技术引进,或是合理主义的引进,并非将技术本身展现出来,而是以看不见的形式将其隐藏起来,让人感受到不可思议或神秘。机械并不是在表现自我,而是在扮演人的角色。这种技术的拟人化,技术与人的共生对于21世纪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六).从后现代走向共生的时代——国际文化的样式(跨文化建筑)
现代社会正是单一性结构的社会 ,现代建筑是不能读出任何故事的,由钢、玻璃、混凝土构成的建筑是只重视功能的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则有如下定义:“至少同时用两个标准来表述自己的建筑。”“各种要素混合的建筑。”“具有被意识到的精神分裂症。”“具有语言艺术的建筑” “暗喻丰富的,新鲜的,比起排他性来更具有包容性。”“呼应城市的多样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重视附加价值的信息社会,是以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为背景。城市空间私人小说化、私有空间化,空间设计引入了历时性与共时性,作为圣、俗、游三者共容器的城市,世界从协同组合到高度协同合作,世界的相对化和对折中样式的肯定,整体性理念的崩溃,部分和整体的共生,从低效益到良好的SOHO的社会,从”经济之死”到”象征交换”的时代。
在这个象征交换的时代里,人际关系带来持续的巨大变化。 自己拥有什么和他人不同的信息?是如何不同的人?在自身必须选择信息的意义上,向着要求知识能力和敏锐感性的时代发展。社会从安逸、享乐主义的大众社会,向着渴求知识、欲望强烈的社会发展。
象征交换时代的关键词是“拟仿”。波德里亚说:“氛围的结构是模拟,又是由非日常性构成的体系。”
在关注功能的同时,捕捉事物背后产生事物的能力这方面,即来源于对“气氛”的感受。
通过“气氛”这一概念,功能和氛围、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共生这一主题,具有向理智与疯狂的共生、科学与宗教的共生这样的主题过渡的共通点。
二. 当代建筑美学的内涵与理论体系
(一) 反形式之美学
追求多义与含混是反形式美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当今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中,认为过分强调建筑形式的纯净与含义表达的明晰,将会产生排斥性的审美态度——排斥俚俗、装饰、幽默和象征性等手法在建筑中的运用,从而使理性与情感、功能与形式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在当今西方流行的后现代建筑思潮中,虚构、讽喻、拼贴、象征性、残破、扭曲、畸变等都是建筑师惯用的手法,并借空间构成的模糊性、主题的歧义性、时空线索构成的随机性,推崇偶然性和追求个
性表现而使作品呈现出游离不定的信息含义。
还有一些建筑师,从东方哲学中寻求哲学依据,努力挖掘“中间状态”的美学内涵,追求既肯定又否定的矛盾状态,强调多种对立因素矛盾共存的美学效果。为使信息构成含混多义,采用局部与整体等价处理、内外空间互渗、对立两极中引进异质等方法以形成暧昧状态,或采用异类要素混合杂陈,多种历史构件并置以及细部处理情感化、幽默化等手段以取悦于人。
(二) 高技建筑美学
技术美学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美学理论。它追求理性,讲究简洁明了,为了达到经济高效的目的,它推崇均一化、标准化和预制化,高技建筑则是极端化的技术美学——高度精确的工业构件、光亮的外表、昂贵的材料,显示了后工业社会追求显赫的审美心理。
(三) 生态建筑美学
生态建筑美学是按照生态哲学思想、遵循生态学原理,探索建筑与环境美的本质规律、分析建筑相关要素之间的审美关系、研究建筑审美经验等位中心内容的美学理论。
(四) 信息建筑美学
信息建筑美学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科学理论为依据,探索建筑与环境的美学规律,分析建筑艺术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审美关系,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的研究内容已拓展到数字城市、虚拟社区等数字化审美领域。
三. 中国建筑的发展道路
1.中国建筑传统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认知模式,即天地万物间存在一种内在的、自然和谐的关系。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对这种关系的朴素而原始的论述,可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
1)“天人合一”是对宇宙,同时也是对建筑的一种认知模式。
2)从“天人合一”的理念中,我们还可看到东方文化对人生、对一切事物的终极追求,就是自然和谐。
3)从根本上说,从“天人合一”这一命题出发,结合现代理念和创作实践,可建构一种自然有机、宏观整体的建筑观——自然建筑观。这种建筑观就是把建筑放在自然中,同时放在整体大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中进行观照、考量。既讲分析、更重综合,追求自然和谐;既讲个体、更重整体,追求有机统一。在创作中,历史与现代、建筑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建筑景观、城市景观以至大地景观则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2.东西方文化比较与跨文化发展
相对于东方建筑喜欢融入自然、与自然相关联而言,西方建筑则经常与自然对立,通过主张自我而对立。
西方现代文化确实促进了西方现代社会的大发展,但中国文化至少有三点值得西方学习:一是崇尚自然,要消除人与自然地对立,主
张人与自然地和谐;二是体证生生,“生生”是从“周易”中“生生之谓易”来的,就是说要充分认识并适应万物生生不息的变化;三是德行实践,包括一些中国的学者,明确提出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
世界文化已经出现了跨文化发展的趋势,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也须顺应这一潮流,否则将没有出路。但中国建筑跨文化发展的前景如何,将决定于我们对东西方文化的精神实质能否有一个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不能把一个时期,一种流派的几个“大师”看成是西方文化的全部,这是不全面的。
3.超越经典现代主义——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的进步趋势
中国的现代化具有极其典型的“二元性”特征,即在实现工业化时代的目标的同时,叠加了“信息化时代”的更高的更高的现代化目标。
3.1.从经典现代主义到新现代主义
在1990年代以来新现代主义“以其吸引眼球的形态和优于早期现代主义的特征而受到众多中国中青年建筑师的青睐”,成为一种主流的建筑风格。它在形式语言上,吸收了理查德·迈耶和极少主义的点、线、面、体以及色彩的抽象构成手法,借鉴了当代建筑思潮中建构和表皮的观念,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国际式风格的单调乏味,呈现出更丰富的形态和空间特征。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大楼
3.2.本土现代主义的探索
正统、经典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从工业时代的机器美学出发,强调建筑的物质功能和审美的普适性,强调形式的抽象性和非叙事性,忽视了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跨越时空和地域界限,造成空洞、乏味的国际式风格盛行。新时期以来许多成功的现代建筑作品,都从建筑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出发,结合自然和人文环境,通过基于建筑本体的隐喻与象征和场所精神的塑造等途
径,突破了经典现代主义中性化与普世主义的局限。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3.3.技术美学的表达与技术精美的追求
对技术美学的追踪始终是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的重要方面。但是,中国建筑师在结构和技术创新、建筑产品的完成度及细部施工工艺等诸多方面都与同一时期西方“高技派”大师的作品存在很大差距。
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发展,建筑设计的外延不断扩展,建筑不再仅仅是一个空间和形体的问题,建筑功能日趋复杂,建筑设计所涉及的专业技术领域也越来越庞杂,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一个好的建筑作品除了需要好的平面和形体构思,精湛的施工图设计及相关技术配合更是比不可少,这就需要建筑师不仅具备创新型思维,还具备将方案转化为现实的高超的技术整合能力。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与福斯特事务所合作设计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
中方建筑师邵伟平先生指出,要形成与国际接轨的设计模式与方法,具体途径如下:1.基于整体设计的室内外一体化设计。2.更加精细化的设计团队内部分工。3.作为后盾的强大专业咨询团队配合。
进入21世纪,作为对后现代主义和商业化的形式本位主义的反思,弱化形态语言和简约主义成为重要的中国当代建筑潮流。强调建筑材料的建构,通过材料、结构与构造的更新达到形式创新正成为当代建筑创作的重要手段。这一趋势从近期国外建筑师主持设计的国内一系列重大工程设计中可初见端倪:北京国家大剧院采用了钛合金的屋面材料;中国国家游泳中心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采用了ETFE薄膜作为屋面和墙体围护材料。虽然国外建筑师在重大项目设计投标中屡屡获胜 ,引起国内建筑界和社会的震动和忧虑,但是,国际建筑大师对工程设计的总体控制和对工程细节的把握能力,还是给国内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模板精心塑造而成的清水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表现形式,在国外尤其日本已相当成熟,而在我国,尽管清水混凝土为许多建筑师钟
爱,但施工技术、工艺和标准相对滞后。
3.4生态意识的显现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与破坏能力极大增强,全球性气候变暖,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绿色建筑和建筑的生态化已成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4.立基传统文化的多元探索
20世纪的80-90年代,形成了20世纪中国建筑历史上的第三次传统建筑文化复兴浪潮。在出发点上,转向了体现传统文化内涵和保护传统历史文脉;建筑形式上,则突破了以往以北方大屋顶“宫殿式”建筑为蓝本的“民族形式”命题的局限,进入了乡土性、地域性的广阔领域。1980年代形成了以南京夫子庙、武汉黄鹤楼、天津古文化街等复原性建筑为代表的古风主义。
4.1.传统形式重构:转向理性提炼转化
“重构”就是重新组织构成,打破传统形式的组织结构,取其片段局部灵活运用。从这一时期一系列运用“重构”手法的作品也可以发现“并置于拼贴”、“符号与片断”、“变形与夸张”等后现代手法的痕迹。
形式片断的重构有助于开发形式创造的新领域,同时也容易为肤浅、庸俗乃至艳俗的“易操作”拼贴手法打开大门。1990年代后期以来,后现代主义建筑热潮随风而去,建筑师开始从非理性的拼贴转向理性的提炼转化,从追求形式上的陌生化与冲击力,转向追寻理性
与和谐。
北京丰泽园饭店
4.2.传统主题:深层内涵的发掘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探索,发掘其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建筑中特定的历史原型,成为立基传统创新的突破口。代表作如黄陵县桥山黄帝陵轩辕庙祭祀大殿和曲阜孔子研究院两个重大项目。
陕西黄帝陵
曲阜孔庙
北京图书馆新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4.3.现代传统:传统的现代阐释与演绎
现代解释学认为,历史既包括过去发生的事实,又包括理解者对这种历史真实的理解,对传统的阐释与演绎作为一种解释活动就是解释者的“现在”视域与“本文”所具有的历史视域的交合,就这样,现代解释学打破了把传统看成是凝固的“过去式”的习见,而把传统视为流动于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时间性中的一种开放的过程。 1990年代我国建筑师在前一时期体现地域性传统的实践基础上,开始克服程式化、标签化和形式化的倾向,转向在实用功能的基础上立足现代审美精神,对地域性特征进行抽象提炼和灵活运用。
在运用现代语言诠释传统方面,贝聿铭先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他的北京香山饭店率先打破了西方古典主义与中国北方官式大屋顶
相“嫁接”的传统复兴模式,开辟了现代与地方传统结合的新途径。2006年落成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作为85岁高龄的贝聿铭的封刀之作,运用全新的现代建筑语言诠释了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的内涵,回应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出新这个时代性课题。
缺憾:
(1)建筑理论的非中国化倾向。一个时期,急于冲破几十年的对外封闭,建筑界的眼光几乎全转向国外。由于引进国外多,中国原创少,在多数情况下,外国建筑理论占据中国建筑论坛。
(2)形式模仿导致创造能力退化。带有理论片段的建筑片段,形成一种既容易操作又有“理论”说词的建筑局部形象,如“人看人”的中庭,“高技术”的架子,“象征隐喻”的符号等等,加上KPF的帽檐、广场风和久吹不减的欧陆风,在建筑设计中形成低级、毫无创作可言的模仿现象。有些所谓“实验建筑”,也不过是模仿西方现代艺术中最容易操作的一些“行为”或“装置”,并非“创造”。对于这类的艺术现象,不研究文化环境,不研究来龙去脉,就生搬硬套,是不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
四.对中国未来发展之路的思索
在这个科技发达、信息化程度发达,一切都可以共享的世界中,似乎连建筑的样式都可以同化了,中国境内到处林立着外国建筑师的创作作品。而中国本土符合时代特点又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相对较少。除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做跨地区、国际化、跨文化的建筑外,我认为
如何保持中国建筑的特色,做出既现代、也保持传统,既符合国际潮流、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也是我们当务之急需要考虑的。
1.在现代文脉下如何继承中国的建筑传统?
首先应当在概念上端正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即:
1.1对“现代文明”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不能只看表面或局部。 所谓“现代文明”,并不只意味着某种生产方式或城市形态,而是一种综合的社会模式。 “现代”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永远不会停止发展。今天是“现代”的事物,明天就会“落后”。如果一味追求时髦、资源不足,还硬着头皮追求世界最高、最大,也是不值得提倡的。与此相反,对历史文物和遗产的保护,却是非常“现代”的意识,而那些热衷于大拆大建的做法,则是野蛮无知的落后表现。
1.2要正确树立建筑的永恒观。欧美人把“不变”视为永恒,
直到20世纪末期,才出现“循环经济”的思想,承认建筑物的有限生命,强调建筑物在结束其寿命时,应当有相当的回收,具体说,就是所用的建筑材料要尽量能重复利用,以减少浪费和环境破坏。 而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把“变”视为永恒。古老《易经》中的“易”字就有“变”的意思。中国传统建筑长期使用木结构,也与这种观念有关,因为木象征生命,而石材象征死亡。用现代眼光看,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是很符合循环经济的原理的。而现在采用的混凝土结构,由于抗震的需要,却非常笨重,远不如木筑梁架结构的灵活。
在现代文脉下继承和发扬中国的建筑传统,可以侧重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城市与建筑如何与自然紧密结合,把自己融合在自然之中,
而不是把自然排斥在外,更不是破坏和毁灭自然。二是在快速转型的发展中,如何使城市与建筑更具有应变的能力。
2.如何把握中国特色
2.1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新空间
与西方建筑比较,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有以下特点:
其一,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匀质性。
其二,特别关注与自然的融合。
其三,空间形态的随机性。
和西方古典建筑园林的几何化构图不同,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是江南建筑,其空间形态是基于地形条件、使用要求,特别是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所生成的。轴线的不断转换,空间界面、形态的随机多变,这种“自然生成”的空间形态,与西方建筑有明显的差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2.2“民族形式”还要不要
“复古主义”应从理论上予以澄清,科学地对待:
一. 去掉该词的贬义,肯定在建筑创作的长河中,”复兴”某一历史时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出现”复”与”新”是自然的规律,不应一律排斥,有的还要赞美.
二. 对某一历史时代建筑风格的复兴,应更多着眼于其文化价值,根据现代的需要与技术条件予以必要的更新,做到复中有创,古中有新,而不是机械地全盘搬用古的.
三. 反对纯商业化的庸俗化”复古”.
3.坚持“现代的、中国的”创作定位就是创新
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功能要求须满足,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也要积极倡导。而这些往往源自西方,这就带来了一个概念十分模糊的问题:似乎西方的建筑都是新的,中国的建筑都是传统的。 对中国建筑师来说,传统,似乎是挥之不去的困扰。其实,借鉴传统,努力创新,其根本是凸现一种中国文化精神。在设计中,不囿于形式,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并在现代化语境下予以解读,那么,我们的设计创作就能摆脱困扰,获得自由。
美学家李泽厚提醒说:“对以儒学为主的华夏文艺审美的温故,从上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老庄的逍遥、屈子的深情和禅宗的形上追索中,是不是可以因略知人生之味而再次吸取新知,愈发向前猛进呢?”中国文化的审美之道——“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物以心合”、“刚中而应”、“贵和尚中”、“大亨以正”、“道在器里”等等令我们今天还有资格在祖先的哲思仙界中逍遥神游,又为什么不能启迪思维,让我们在建筑领域再度创新,作出恒久不朽的建筑呢?
“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象、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性人格和情操,最完美地融化成了有机整体。”只有发挥创新精神,勇于思索、不拘泥于过去、立足现实又高于现实,才能在现在的时代,我们已有的文化宝库的海洋中陶冶提炼,创造出既符合时代特点又具
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
参考文献
相关著作
[1]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张钦楠,张祖刚.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8
[3]卢铿.新东方主义.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
共生化时代下的建筑特点到中国现代建筑的思考
摘要
迈向21世纪,随着世界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类正面临的变化是包括经济、科学、技术、艺术、文化、政治、思想、哲学以至生活方式在内的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其最终形成的世界新秩序,即“共生的秩序”,处于这一个多元化世界中的建筑也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而中国的建筑又将去向何处,在保留传统与积极创新方面该做些什么,也是值得我们思索的。
关键词:共生 秩序 中国建筑
Abstract
Going into 21th century,from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varation of the world,human being will confront the various aspects of valid varation involved economy、science、technology、artist、politics、thoughts and even lifestyle ,it will last form the new world 's regulation which is called“common regulation”,the architecture in the diverse world will also make unprecedented varation .what will come about Chinese architecture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ventions and creations ?they are considerable problems which are wothy of thinking. Key words:intercultural regulation Chinese architecture
一.共生化时代的特点及建筑潮流
共生的定义:当今的时代,即使对各专业领域中的某一特定领域拥有广博的知识,也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而必须综合掌握各种知识,自由驰骋于各个领域之间,对每一个专业领域内变化微妙的预兆有所感悟,才能预见未来。
(一)共生化时代的秩序——共生的秩序
1.迈向重视个人、地域性与创造性价值的后工业化社会。
21世纪,工业社会开始向信息社会或“后工业社会”转变。人的“个性觉醒”,创造性得到突显,多样性的价值观共生。
世界竞争、对立的同时,异质文化共生、对话与合作。
2.由线性向非线性经济发展的转变。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线性经济发展学说,在现今的信息化社会中已渐渐脱节。信息化的进程,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相干 ,信息社会的秩序,不是金字塔形或树形的结构的秩序,即使是处于各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也都可以充分运用其资源、产业结构、气候、风土和文化特质,支撑起世界经济系统中的一片天空,迎接新的经济共生时代。
随之在建筑领域出现了由电脑控制形态的非线性建筑。
3.由权力时代向权威时代的转变
裁军和无核化势必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依靠文化、传统作为支撑的权威是不容忽视的,以权威来从事外交、经济活动的新时代即将开始。人们只有通过对思想的阐释,对文化艺术的理解,从战略上描述未来的理想,发挥领导才能,才能获得世界的敬重。
4.亚洲、太平洋文明的时代将以“生命原理”为基础。
亚洲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和自然共生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感性与理性兼备的生活方式。设计师和艺术家如果不依靠丰富的感性、创造性,就无法不断推陈出新。
代表建筑:仿生建筑
5.开始向子整体和网络结构的秩序转变
由放射状向环状结构的转变——部分与整体的共生(体现在国土规划、城市规划、社会制度等层面)
6.多样性的共生——“非布鲁巴基体系”、“复杂系科学”
散乱、模糊的体系,能灵活应变、对付突发和偶发事件,起到保护整个体系的作用。
7.由农耕地缘社会向游牧迁徙社会转变
21世纪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会转变为新型游牧流动生活方式。——借助于喷气式飞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形成具有惊人的流动速度的时代。人们只要拥有便携式手提计算机,便可以很方便地在任何地方处理文字和图像信息,所有企业组织都向国际化和全球网络化方向转变。
信息网络建筑
8.迈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流动一族的“流动社会”
人们能自由移动、交流的新世界——“流动社会”。
9.由一、二、三产业整合而成的生态环保技术
一、二、三产业共生。
代表建筑:生态环保建筑
10.异质文化共生时代的安全保障
在这种共生时代中,无论国家大小,无论什么样的国家,只要拥
有包括宗教在内的独特的文化,就能够自立于世。
在异质文化共生时代,人类面临的威胁已不仅仅局限与军事战争、经济、金融系统的混乱、对环境的破坏、粮食危机、宗教摩擦等,都构成威胁人类生存的因素。
11.生命在保持动态关系的同时创造出信息的发信源。
兼备信息、传统、文化、经济(技术)实力与丰富的自然环境,成为主宰世界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共生化时代的特征:从机械时代迈向生命时代——“生命原理”(代谢、循环、共生)
1.“机械时代”的20世纪
“机械时代”的特征:工业社会,重视“型号”、“规范”、“理想”的时代,现代建筑提倡“国际风格”。 文化上是“理性中心主义”:把依靠理性而达成的科学、技术放在首位,把艺术、宗教、文化等和感性相关的领域放在其次。
机械时代的建筑是人文主义的建筑,认为人所创造的城市和建筑是永恒的,为了人类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海洋、河流与空气被污染,森林采伐等,都是迫不得已不可避免的。
机械时代的审美意识具有简洁、单纯、正确、纯粹、目的明确、抽象和明晰的特点。
高技派的建筑则是具有“装饰性”的机械表层,成为从机械时代迈向下一个时代的过渡性的实验品。
20世纪机械时代的审美意识具有抽象性。现代建筑、绘画、雕塑、文学和哲学共同的性格之一就是“抽象性”。
在已经建成的现代建筑作品中,均表现出一种明确性,能够令人展开线性联想的做法已成为规范。
新世纪,应该是在背负20世纪机遇时代的矛盾的重任的同时,与新技术共生、共进。
与新技术、新材料共生建筑
2.生命时代的建筑
机械本身不能生长、变化和新陈代谢。生命所拥有的惊人的“多样性”与机械时代的“均质”、“普遍性”比较,差异和对比极为鲜明。
所谓生命时代,就是正视生命物种的多样性所具备的高质量丰富价值的时代。生命就是创造意义,生命的个体和物种拥有多样性,与
地球上民族、语言、传统、文化、艺术的多样性紧密相连。机械时代的“普遍性”,将被异质文化共生的时代所替代。
多种文化、异质文化的共生、将与经济、技术的发展占有同等地位。传统技术、文化共生技术的变形是必要的,文化与技术的共生也是必要的。这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适应性的经济、技术,将是生命时代经济技术的发展方向。
共生建筑(intercultural architecture)就是这样一种生命时代的建筑,它是能和异质文化要素共生的建筑,是通过传统与尖端技术的共生而创造出的建筑,是与自然环境共生的建筑。
3.从功能的表现向意义的表现转变
生命时代的建筑,就是表层自立和意义创生的建筑。
机械时代以工业社会为背景成立,生命时代则以信息社会为背景而成立。信息社会和信息产业以差异、意义的创生而成立,
后现代在物理学、化学、数学和哲学等领域受到了重视。后现代建筑却仅停留在历史样式这一极为狭窄的风格问题上。建筑的多样性也来自对历史传统的继承。
第一种手法,将历史传统形态分解后,在现代建筑自由装配、再编重组的手法。历史传统形态将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原有的意义,但在再创造过程中又获得新的意义,这与历史主义建筑有根本差异。
第二种手法,将历史象征、历史形态中存在的看不见的思想、审美意识、生活方式、历史记忆、心象风景等,作为现代建筑表现的手段。对看得见的历史象征或历史形态加以智慧的操作,使用抽象、讽
刺、打趣、倾斜、偏离、诡辩、隐喻等方法表达。需要广博的知识与诙谐的精神。
用“异质文化的共生”和“生态学”的视点看问题:人类只是地球上多种生命物种中的一部分,依赖其他生命的存在而生存,这里面包含有生命时代和生态学的观点。
生命时代的建筑,对于地域文脉、城市文脉与自然和环境来说,将是一种开放性的结构,向着自然与人类的共生、环境与建筑的共生发展。
高技建筑
多义性建筑
抽象建筑
抽象建筑
多义性建筑
(三)生命时代将从二元对立转向共生
共生是承认不同的文化、对立的双方、异质要素之间存在“圣域”,并对此表示尊敬。为了寻求共生,需要长期的对话和互相交流,需要努力发现互补要素。
共生成立的第二个条件是“中间领域”。随着对立双方的互相渗透、互相理解,“中间领域”的范围也会不断变化。这说明“中间领域”本身就是具有多义性、双重性的暧昧领域。生命时代的建筑也正是因为拥有“中间领域”,而展现多义性、歧义性等生命原理的特点。
不仅是科学、哲学、技术领域也迎来了生命时代的转折期。生命时代的技术,将会转向信息、生物工程、遗传基因等“看不见”的技术。
相对于隐喻机械的机械时代的“高技派”建筑,我们面临如何表现那些看不见的技术的“生命时代的高技派建筑”的困难。表层自立的手法可以成为新的象征主义建筑的可能性。生命时代的建筑技术的表现,在表层自立的同时,应进一步以抽象或象征的手法表现生命时代不为肉眼所见的技术与精神。
(四)人与自然的共生——绿色建筑
佛教有“无常”这个概念,提倡感悟转瞬间消逝的生命。世间肉眼所能够看得见的存在形式。当然也包括自然本身,全部都在变化。人、动物、植物、自然还有佛等等,一切存在,都是在一个巨大的生命系统中生机勃勃地流转着,人就存在在那个无常的轮回之中。
人类的理想,并不是去征服自然,也不是与动物斗争狩猎,而是要顺应自然,成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
生态建筑,顾名思议,就是希望能达到完全与环境共生而自给自足的住家设计。它设有太阳能热水系统、风力发电、废弃物及废水再利用系统等生态设计,也采用了草皮覆土屋顶、温室、浮力通风等自然诱导式设计。人类追求生生不息的住家梦想在此计划中展现无遗。希望整个居住环境能自给自足,整个建筑产业能自我循环、生生不息、可持续发展。现代生态建筑发展又形成了“风土建筑”与“生态建筑”两大思想脉动。
风土建筑:因能源危机的冲击而不满与现代建筑一味追求巨型化、设备化、人工化的思潮,并反对国际建筑形式完全不考虑气候风土、地方建材,而产生无个性、无文化的建筑风格。“节能建筑”的最高境界在于师法自然、顺应风土。自古以来一些生长于各种气候下的传统民居,有着极高超的自然环境设计智慧,值
得
现代建筑引以为鉴。
生态建筑:对机械文明提出严重控诉的环境设计理论。“生态建筑”于1960年代的生态学,受到生物链、生态共生思想的影响,对过份人工化、设备化环境提出彻底的质疑。一些采用覆土、温室、蓄热墙、草皮屋顶 、风车、太阳能热水器等外形的节能建筑设计纷纷出现,甚至在温室种植水耕植物、以厨余和动物粪便制造堆肥与沼气、以回收雨水充当家庭用水、以人工湿地来处理污水并养鱼等生态技术,均成为“生态建筑”的设计重点。
绿色建筑起源于1970年代初期能源危机的“节能建筑”风潮,后来结合“风土建筑”、“生态建筑”的环境设计理念,现在更融合了最新的地球环保评估与周期评估,而成为崭新的建筑科学体系。今天的绿色建筑,与过去的“节能建筑”、“风土建筑”、“生态建筑”,在
环保尺度上已是截然不同的层级。它已经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诗歌,而是彻底从地球温暖化、臭氧层破坏、热带雨林枯竭、资源短缺、生物多样化环境等地球尺度,来塑造整体建筑文化的环保生活哲学。
(五).机巧的思想——人与技术的共生
在日本,江户时代的技术引进,或是合理主义的引进,并非将技术本身展现出来,而是以看不见的形式将其隐藏起来,让人感受到不可思议或神秘。机械并不是在表现自我,而是在扮演人的角色。这种技术的拟人化,技术与人的共生对于21世纪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六).从后现代走向共生的时代——国际文化的样式(跨文化建筑)
现代社会正是单一性结构的社会 ,现代建筑是不能读出任何故事的,由钢、玻璃、混凝土构成的建筑是只重视功能的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则有如下定义:“至少同时用两个标准来表述自己的建筑。”“各种要素混合的建筑。”“具有被意识到的精神分裂症。”“具有语言艺术的建筑” “暗喻丰富的,新鲜的,比起排他性来更具有包容性。”“呼应城市的多样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重视附加价值的信息社会,是以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为背景。城市空间私人小说化、私有空间化,空间设计引入了历时性与共时性,作为圣、俗、游三者共容器的城市,世界从协同组合到高度协同合作,世界的相对化和对折中样式的肯定,整体性理念的崩溃,部分和整体的共生,从低效益到良好的SOHO的社会,从”经济之死”到”象征交换”的时代。
在这个象征交换的时代里,人际关系带来持续的巨大变化。 自己拥有什么和他人不同的信息?是如何不同的人?在自身必须选择信息的意义上,向着要求知识能力和敏锐感性的时代发展。社会从安逸、享乐主义的大众社会,向着渴求知识、欲望强烈的社会发展。
象征交换时代的关键词是“拟仿”。波德里亚说:“氛围的结构是模拟,又是由非日常性构成的体系。”
在关注功能的同时,捕捉事物背后产生事物的能力这方面,即来源于对“气氛”的感受。
通过“气氛”这一概念,功能和氛围、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共生这一主题,具有向理智与疯狂的共生、科学与宗教的共生这样的主题过渡的共通点。
二. 当代建筑美学的内涵与理论体系
(一) 反形式之美学
追求多义与含混是反形式美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当今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中,认为过分强调建筑形式的纯净与含义表达的明晰,将会产生排斥性的审美态度——排斥俚俗、装饰、幽默和象征性等手法在建筑中的运用,从而使理性与情感、功能与形式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在当今西方流行的后现代建筑思潮中,虚构、讽喻、拼贴、象征性、残破、扭曲、畸变等都是建筑师惯用的手法,并借空间构成的模糊性、主题的歧义性、时空线索构成的随机性,推崇偶然性和追求个
性表现而使作品呈现出游离不定的信息含义。
还有一些建筑师,从东方哲学中寻求哲学依据,努力挖掘“中间状态”的美学内涵,追求既肯定又否定的矛盾状态,强调多种对立因素矛盾共存的美学效果。为使信息构成含混多义,采用局部与整体等价处理、内外空间互渗、对立两极中引进异质等方法以形成暧昧状态,或采用异类要素混合杂陈,多种历史构件并置以及细部处理情感化、幽默化等手段以取悦于人。
(二) 高技建筑美学
技术美学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美学理论。它追求理性,讲究简洁明了,为了达到经济高效的目的,它推崇均一化、标准化和预制化,高技建筑则是极端化的技术美学——高度精确的工业构件、光亮的外表、昂贵的材料,显示了后工业社会追求显赫的审美心理。
(三) 生态建筑美学
生态建筑美学是按照生态哲学思想、遵循生态学原理,探索建筑与环境美的本质规律、分析建筑相关要素之间的审美关系、研究建筑审美经验等位中心内容的美学理论。
(四) 信息建筑美学
信息建筑美学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科学理论为依据,探索建筑与环境的美学规律,分析建筑艺术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审美关系,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的研究内容已拓展到数字城市、虚拟社区等数字化审美领域。
三. 中国建筑的发展道路
1.中国建筑传统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认知模式,即天地万物间存在一种内在的、自然和谐的关系。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对这种关系的朴素而原始的论述,可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
1)“天人合一”是对宇宙,同时也是对建筑的一种认知模式。
2)从“天人合一”的理念中,我们还可看到东方文化对人生、对一切事物的终极追求,就是自然和谐。
3)从根本上说,从“天人合一”这一命题出发,结合现代理念和创作实践,可建构一种自然有机、宏观整体的建筑观——自然建筑观。这种建筑观就是把建筑放在自然中,同时放在整体大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中进行观照、考量。既讲分析、更重综合,追求自然和谐;既讲个体、更重整体,追求有机统一。在创作中,历史与现代、建筑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建筑景观、城市景观以至大地景观则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2.东西方文化比较与跨文化发展
相对于东方建筑喜欢融入自然、与自然相关联而言,西方建筑则经常与自然对立,通过主张自我而对立。
西方现代文化确实促进了西方现代社会的大发展,但中国文化至少有三点值得西方学习:一是崇尚自然,要消除人与自然地对立,主
张人与自然地和谐;二是体证生生,“生生”是从“周易”中“生生之谓易”来的,就是说要充分认识并适应万物生生不息的变化;三是德行实践,包括一些中国的学者,明确提出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
世界文化已经出现了跨文化发展的趋势,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也须顺应这一潮流,否则将没有出路。但中国建筑跨文化发展的前景如何,将决定于我们对东西方文化的精神实质能否有一个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不能把一个时期,一种流派的几个“大师”看成是西方文化的全部,这是不全面的。
3.超越经典现代主义——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的进步趋势
中国的现代化具有极其典型的“二元性”特征,即在实现工业化时代的目标的同时,叠加了“信息化时代”的更高的更高的现代化目标。
3.1.从经典现代主义到新现代主义
在1990年代以来新现代主义“以其吸引眼球的形态和优于早期现代主义的特征而受到众多中国中青年建筑师的青睐”,成为一种主流的建筑风格。它在形式语言上,吸收了理查德·迈耶和极少主义的点、线、面、体以及色彩的抽象构成手法,借鉴了当代建筑思潮中建构和表皮的观念,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国际式风格的单调乏味,呈现出更丰富的形态和空间特征。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大楼
3.2.本土现代主义的探索
正统、经典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从工业时代的机器美学出发,强调建筑的物质功能和审美的普适性,强调形式的抽象性和非叙事性,忽视了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跨越时空和地域界限,造成空洞、乏味的国际式风格盛行。新时期以来许多成功的现代建筑作品,都从建筑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出发,结合自然和人文环境,通过基于建筑本体的隐喻与象征和场所精神的塑造等途
径,突破了经典现代主义中性化与普世主义的局限。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3.3.技术美学的表达与技术精美的追求
对技术美学的追踪始终是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的重要方面。但是,中国建筑师在结构和技术创新、建筑产品的完成度及细部施工工艺等诸多方面都与同一时期西方“高技派”大师的作品存在很大差距。
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发展,建筑设计的外延不断扩展,建筑不再仅仅是一个空间和形体的问题,建筑功能日趋复杂,建筑设计所涉及的专业技术领域也越来越庞杂,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一个好的建筑作品除了需要好的平面和形体构思,精湛的施工图设计及相关技术配合更是比不可少,这就需要建筑师不仅具备创新型思维,还具备将方案转化为现实的高超的技术整合能力。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与福斯特事务所合作设计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
中方建筑师邵伟平先生指出,要形成与国际接轨的设计模式与方法,具体途径如下:1.基于整体设计的室内外一体化设计。2.更加精细化的设计团队内部分工。3.作为后盾的强大专业咨询团队配合。
进入21世纪,作为对后现代主义和商业化的形式本位主义的反思,弱化形态语言和简约主义成为重要的中国当代建筑潮流。强调建筑材料的建构,通过材料、结构与构造的更新达到形式创新正成为当代建筑创作的重要手段。这一趋势从近期国外建筑师主持设计的国内一系列重大工程设计中可初见端倪:北京国家大剧院采用了钛合金的屋面材料;中国国家游泳中心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采用了ETFE薄膜作为屋面和墙体围护材料。虽然国外建筑师在重大项目设计投标中屡屡获胜 ,引起国内建筑界和社会的震动和忧虑,但是,国际建筑大师对工程设计的总体控制和对工程细节的把握能力,还是给国内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模板精心塑造而成的清水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表现形式,在国外尤其日本已相当成熟,而在我国,尽管清水混凝土为许多建筑师钟
爱,但施工技术、工艺和标准相对滞后。
3.4生态意识的显现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与破坏能力极大增强,全球性气候变暖,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绿色建筑和建筑的生态化已成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4.立基传统文化的多元探索
20世纪的80-90年代,形成了20世纪中国建筑历史上的第三次传统建筑文化复兴浪潮。在出发点上,转向了体现传统文化内涵和保护传统历史文脉;建筑形式上,则突破了以往以北方大屋顶“宫殿式”建筑为蓝本的“民族形式”命题的局限,进入了乡土性、地域性的广阔领域。1980年代形成了以南京夫子庙、武汉黄鹤楼、天津古文化街等复原性建筑为代表的古风主义。
4.1.传统形式重构:转向理性提炼转化
“重构”就是重新组织构成,打破传统形式的组织结构,取其片段局部灵活运用。从这一时期一系列运用“重构”手法的作品也可以发现“并置于拼贴”、“符号与片断”、“变形与夸张”等后现代手法的痕迹。
形式片断的重构有助于开发形式创造的新领域,同时也容易为肤浅、庸俗乃至艳俗的“易操作”拼贴手法打开大门。1990年代后期以来,后现代主义建筑热潮随风而去,建筑师开始从非理性的拼贴转向理性的提炼转化,从追求形式上的陌生化与冲击力,转向追寻理性
与和谐。
北京丰泽园饭店
4.2.传统主题:深层内涵的发掘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探索,发掘其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建筑中特定的历史原型,成为立基传统创新的突破口。代表作如黄陵县桥山黄帝陵轩辕庙祭祀大殿和曲阜孔子研究院两个重大项目。
陕西黄帝陵
曲阜孔庙
北京图书馆新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4.3.现代传统:传统的现代阐释与演绎
现代解释学认为,历史既包括过去发生的事实,又包括理解者对这种历史真实的理解,对传统的阐释与演绎作为一种解释活动就是解释者的“现在”视域与“本文”所具有的历史视域的交合,就这样,现代解释学打破了把传统看成是凝固的“过去式”的习见,而把传统视为流动于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时间性中的一种开放的过程。 1990年代我国建筑师在前一时期体现地域性传统的实践基础上,开始克服程式化、标签化和形式化的倾向,转向在实用功能的基础上立足现代审美精神,对地域性特征进行抽象提炼和灵活运用。
在运用现代语言诠释传统方面,贝聿铭先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他的北京香山饭店率先打破了西方古典主义与中国北方官式大屋顶
相“嫁接”的传统复兴模式,开辟了现代与地方传统结合的新途径。2006年落成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作为85岁高龄的贝聿铭的封刀之作,运用全新的现代建筑语言诠释了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的内涵,回应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出新这个时代性课题。
缺憾:
(1)建筑理论的非中国化倾向。一个时期,急于冲破几十年的对外封闭,建筑界的眼光几乎全转向国外。由于引进国外多,中国原创少,在多数情况下,外国建筑理论占据中国建筑论坛。
(2)形式模仿导致创造能力退化。带有理论片段的建筑片段,形成一种既容易操作又有“理论”说词的建筑局部形象,如“人看人”的中庭,“高技术”的架子,“象征隐喻”的符号等等,加上KPF的帽檐、广场风和久吹不减的欧陆风,在建筑设计中形成低级、毫无创作可言的模仿现象。有些所谓“实验建筑”,也不过是模仿西方现代艺术中最容易操作的一些“行为”或“装置”,并非“创造”。对于这类的艺术现象,不研究文化环境,不研究来龙去脉,就生搬硬套,是不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
四.对中国未来发展之路的思索
在这个科技发达、信息化程度发达,一切都可以共享的世界中,似乎连建筑的样式都可以同化了,中国境内到处林立着外国建筑师的创作作品。而中国本土符合时代特点又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相对较少。除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做跨地区、国际化、跨文化的建筑外,我认为
如何保持中国建筑的特色,做出既现代、也保持传统,既符合国际潮流、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也是我们当务之急需要考虑的。
1.在现代文脉下如何继承中国的建筑传统?
首先应当在概念上端正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即:
1.1对“现代文明”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不能只看表面或局部。 所谓“现代文明”,并不只意味着某种生产方式或城市形态,而是一种综合的社会模式。 “现代”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永远不会停止发展。今天是“现代”的事物,明天就会“落后”。如果一味追求时髦、资源不足,还硬着头皮追求世界最高、最大,也是不值得提倡的。与此相反,对历史文物和遗产的保护,却是非常“现代”的意识,而那些热衷于大拆大建的做法,则是野蛮无知的落后表现。
1.2要正确树立建筑的永恒观。欧美人把“不变”视为永恒,
直到20世纪末期,才出现“循环经济”的思想,承认建筑物的有限生命,强调建筑物在结束其寿命时,应当有相当的回收,具体说,就是所用的建筑材料要尽量能重复利用,以减少浪费和环境破坏。 而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把“变”视为永恒。古老《易经》中的“易”字就有“变”的意思。中国传统建筑长期使用木结构,也与这种观念有关,因为木象征生命,而石材象征死亡。用现代眼光看,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是很符合循环经济的原理的。而现在采用的混凝土结构,由于抗震的需要,却非常笨重,远不如木筑梁架结构的灵活。
在现代文脉下继承和发扬中国的建筑传统,可以侧重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城市与建筑如何与自然紧密结合,把自己融合在自然之中,
而不是把自然排斥在外,更不是破坏和毁灭自然。二是在快速转型的发展中,如何使城市与建筑更具有应变的能力。
2.如何把握中国特色
2.1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新空间
与西方建筑比较,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有以下特点:
其一,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匀质性。
其二,特别关注与自然的融合。
其三,空间形态的随机性。
和西方古典建筑园林的几何化构图不同,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是江南建筑,其空间形态是基于地形条件、使用要求,特别是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所生成的。轴线的不断转换,空间界面、形态的随机多变,这种“自然生成”的空间形态,与西方建筑有明显的差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2.2“民族形式”还要不要
“复古主义”应从理论上予以澄清,科学地对待:
一. 去掉该词的贬义,肯定在建筑创作的长河中,”复兴”某一历史时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出现”复”与”新”是自然的规律,不应一律排斥,有的还要赞美.
二. 对某一历史时代建筑风格的复兴,应更多着眼于其文化价值,根据现代的需要与技术条件予以必要的更新,做到复中有创,古中有新,而不是机械地全盘搬用古的.
三. 反对纯商业化的庸俗化”复古”.
3.坚持“现代的、中国的”创作定位就是创新
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功能要求须满足,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也要积极倡导。而这些往往源自西方,这就带来了一个概念十分模糊的问题:似乎西方的建筑都是新的,中国的建筑都是传统的。 对中国建筑师来说,传统,似乎是挥之不去的困扰。其实,借鉴传统,努力创新,其根本是凸现一种中国文化精神。在设计中,不囿于形式,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并在现代化语境下予以解读,那么,我们的设计创作就能摆脱困扰,获得自由。
美学家李泽厚提醒说:“对以儒学为主的华夏文艺审美的温故,从上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老庄的逍遥、屈子的深情和禅宗的形上追索中,是不是可以因略知人生之味而再次吸取新知,愈发向前猛进呢?”中国文化的审美之道——“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物以心合”、“刚中而应”、“贵和尚中”、“大亨以正”、“道在器里”等等令我们今天还有资格在祖先的哲思仙界中逍遥神游,又为什么不能启迪思维,让我们在建筑领域再度创新,作出恒久不朽的建筑呢?
“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象、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性人格和情操,最完美地融化成了有机整体。”只有发挥创新精神,勇于思索、不拘泥于过去、立足现实又高于现实,才能在现在的时代,我们已有的文化宝库的海洋中陶冶提炼,创造出既符合时代特点又具
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
参考文献
相关著作
[1]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张钦楠,张祖刚.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8
[3]卢铿.新东方主义.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