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教案

认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

授课教师: 马 琴

授课时间: 2013年5月28日

认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掌握辨别人民币的基本方法,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换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特点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与取。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盒子,内有人民币若干。(其中纸币1元张、11角10张,2角5张,5角2张;硬币1元、1角、5角各1枚)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 激趣引入

课件出示情境图,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介绍人民币。 自己一个人买过东西的小朋友向老师点个头。 接着问:“那买东西要用什么?”

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指名说)

钱的用处可真是大了,同学们知道现在我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什

么?(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部分人民币。

二、 认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

1、引导学生将准备的钱按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分类,并相互交流讨论分类方法。

2、认识1元。

小朋友们都用过钱,都认识钱吗?我来考考你。

请学生取出1元钱。同桌再互相看一看,是不是1元的。(初步判断)

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一个同学取出的1元钱,要求和他一样的小朋友向老师挥挥手,再把它放在桌上。

提问:大家都说自己取出的是1元人民币,你们都是怎么看出来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辩认方法,结合国徽进行思想教育

课件同步展示“壹圆”和数字“1”放大,并相互读一读。

引导学生观察1元的硬币上有什么数学信息。

简单小结:听了小朋友的介绍,我们知道1元人民币有纸币、有硬币。我们在辨认人民币时主要看上面的数字和汉字,有的还有拼音,也可以借助颜色、图案、大小、材料等来辨认。

【评析:认识1元是认识人民币的重点,不仅要使学生认识1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辨别人民币的基本方法。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经验进行整理和提升,从而

形成认识人民币的常用方法。】

3、认识1角。

请学生分别取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同时课件展示。 相互交流是怎么看出是1角的。

4、认识2角、5角。

课件演示:先出示一张1角的纸币,再添一张。

提问:几角?人民币中有2角的吗?

取出来向老师挥一挥,放回盒中。

课件演示:继续一张一张地添,学生集体数:3角、4角、5角。 提问:5张1角的是几角?人民币中有5角的吗?

找出5角的人民币。有5角的硬币吗?

交流:5角的硬币最好认了,是黄色的

【评析:1角与1元一样,都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之一,2角、5角的认识是在1角的基础上,逐步添加,循序渐进进行认识的。通过1角1角的添加,体验2角、5角的面值大小。】

5、介绍1分、2分、5分。

还有几种老师小时候经常用到的人民币,课课件展示:5分、2分、1分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出来的?

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几种人民币已不多见了。 听一听《一分钱》歌曲

【评析:1分、2分、5分已不再流通,只是简单介绍,重点是

说说辨认的方法。】

6、巩固小结

小朋友们能通过认数字和汉字,有的读拼音,有的看颜色等多种方法准确地认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

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

三、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猜钱游戏

现在,我想让你们猜一猜,我的口袋里有一个硬币,上面有一个数字1,你猜会是多少钱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应出示1元、1角、1分的硬币。

还有其他可能吗?为什么?(人民币只有元、角、分三种单位) 板书:元、角、分

告诉学生口袋里是1元的。

【评析:通过猜钱游戏,突出了人民币的三种单位。同时,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行了一个疏理,突出了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方法。以游戏形式组织教学,易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讨1元=10角

课件出示情境:喜羊羊买1元的练习本,但他没有1元的,只带了很多张1角的,怎么办呢?学生交流讨论。

指名说说,课件同步展示10张1角兑换过程,师相机板书: 1元=10角

3、了解角、分之间的进率

小朋友,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角=10分

四、走进生活

1、出示学生购物情境,买一本练习本1元2角,该怎样付钱? 学生取出1元2角,相互交流不同方法,展示学生不同取法。

2、老师到商店里了解了小朋友常用的几种文具的价钱,课件出示商品图。(橡皮2角,铅笔4角,尺子3角,固体胶8角,胶带7角。)

(1)、1元钱买一样,你想买哪样?应找回多少钱呢? 把要找的钱从盒子中取出放在桌上。

同桌检查。

(2)1元钱买两样,可以买哪两样?

全班交流,并说说为什么可以买到?应找回多少钱? (如果有学生说错,就说说为什么买不到?)

如果没有学生说错,就问如果想买铅笔和固体胶,买得到吗?为什么?

(3)1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样?

全班交流。

引申:要想买得多,有什么小窍门?

【评析:购物活动是对进率认识的进一步巩固,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设计层层深入,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 扩展

人民币还有许多种,我们以后再来一起认识。 认识外国的钱吗?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展示

板书设计:

认 识 人 民 币

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认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

授课教师: 马 琴

授课时间: 2013年5月28日

认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掌握辨别人民币的基本方法,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换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特点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与取。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盒子,内有人民币若干。(其中纸币1元张、11角10张,2角5张,5角2张;硬币1元、1角、5角各1枚)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 激趣引入

课件出示情境图,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介绍人民币。 自己一个人买过东西的小朋友向老师点个头。 接着问:“那买东西要用什么?”

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指名说)

钱的用处可真是大了,同学们知道现在我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什

么?(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部分人民币。

二、 认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

1、引导学生将准备的钱按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分类,并相互交流讨论分类方法。

2、认识1元。

小朋友们都用过钱,都认识钱吗?我来考考你。

请学生取出1元钱。同桌再互相看一看,是不是1元的。(初步判断)

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一个同学取出的1元钱,要求和他一样的小朋友向老师挥挥手,再把它放在桌上。

提问:大家都说自己取出的是1元人民币,你们都是怎么看出来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辩认方法,结合国徽进行思想教育

课件同步展示“壹圆”和数字“1”放大,并相互读一读。

引导学生观察1元的硬币上有什么数学信息。

简单小结:听了小朋友的介绍,我们知道1元人民币有纸币、有硬币。我们在辨认人民币时主要看上面的数字和汉字,有的还有拼音,也可以借助颜色、图案、大小、材料等来辨认。

【评析:认识1元是认识人民币的重点,不仅要使学生认识1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辨别人民币的基本方法。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经验进行整理和提升,从而

形成认识人民币的常用方法。】

3、认识1角。

请学生分别取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同时课件展示。 相互交流是怎么看出是1角的。

4、认识2角、5角。

课件演示:先出示一张1角的纸币,再添一张。

提问:几角?人民币中有2角的吗?

取出来向老师挥一挥,放回盒中。

课件演示:继续一张一张地添,学生集体数:3角、4角、5角。 提问:5张1角的是几角?人民币中有5角的吗?

找出5角的人民币。有5角的硬币吗?

交流:5角的硬币最好认了,是黄色的

【评析:1角与1元一样,都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之一,2角、5角的认识是在1角的基础上,逐步添加,循序渐进进行认识的。通过1角1角的添加,体验2角、5角的面值大小。】

5、介绍1分、2分、5分。

还有几种老师小时候经常用到的人民币,课课件展示:5分、2分、1分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出来的?

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几种人民币已不多见了。 听一听《一分钱》歌曲

【评析:1分、2分、5分已不再流通,只是简单介绍,重点是

说说辨认的方法。】

6、巩固小结

小朋友们能通过认数字和汉字,有的读拼音,有的看颜色等多种方法准确地认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

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

三、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猜钱游戏

现在,我想让你们猜一猜,我的口袋里有一个硬币,上面有一个数字1,你猜会是多少钱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应出示1元、1角、1分的硬币。

还有其他可能吗?为什么?(人民币只有元、角、分三种单位) 板书:元、角、分

告诉学生口袋里是1元的。

【评析:通过猜钱游戏,突出了人民币的三种单位。同时,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行了一个疏理,突出了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方法。以游戏形式组织教学,易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讨1元=10角

课件出示情境:喜羊羊买1元的练习本,但他没有1元的,只带了很多张1角的,怎么办呢?学生交流讨论。

指名说说,课件同步展示10张1角兑换过程,师相机板书: 1元=10角

3、了解角、分之间的进率

小朋友,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角=10分

四、走进生活

1、出示学生购物情境,买一本练习本1元2角,该怎样付钱? 学生取出1元2角,相互交流不同方法,展示学生不同取法。

2、老师到商店里了解了小朋友常用的几种文具的价钱,课件出示商品图。(橡皮2角,铅笔4角,尺子3角,固体胶8角,胶带7角。)

(1)、1元钱买一样,你想买哪样?应找回多少钱呢? 把要找的钱从盒子中取出放在桌上。

同桌检查。

(2)1元钱买两样,可以买哪两样?

全班交流,并说说为什么可以买到?应找回多少钱? (如果有学生说错,就说说为什么买不到?)

如果没有学生说错,就问如果想买铅笔和固体胶,买得到吗?为什么?

(3)1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样?

全班交流。

引申:要想买得多,有什么小窍门?

【评析:购物活动是对进率认识的进一步巩固,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设计层层深入,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 扩展

人民币还有许多种,我们以后再来一起认识。 认识外国的钱吗?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展示

板书设计:

认 识 人 民 币

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相关内容

  • (人民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 (人民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第一课 别把尊严丢了 第一课时 尊重自己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2.尊严不是一时的得失,更不是财富的多寡,而是你是否把自己当做大写的人. 教学过程 导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都不愿失去尊严,人格尊严是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的精 神根基,没有了它,人只剩下空空的躯 ...

  • 文件夹[天雷教学设计1-7]
  • 教学设计综合版7(天雷教育的文件夹)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的教学导入与教学情境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的教学导入与教学情境.复习教案:思想品德第三课走近老师第一框 教案人民版七年级上.doc复习教案:思想品德第三课走近老师第一框 教案人民版七年级上.doc.复习教案:思想品德第三课走近老师第一框 教案人民版 ...

  •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_特色教案
  • 第 21 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黄仲明教材.教案.学案"三合一"特色教案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特色教案] 第 21 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特色教案]重点 赫鲁晓夫改 革 与勃列日涅夫改革 比较.戈尔巴乔夫 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 苏联解体的关系.右图是 20 ...

  • [我国的国歌]教案
  • <公民常识读本>教案 单元:第一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 章节:第二节 中国公民 课时:第三课时 <我国的国歌> 作者单位:邢集镇大方庄小学 作者姓名:赵 新 彦 二〇一二年六月 第三课时 <我国的国歌>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习和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产生的历史.唱国 ...

  • 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
  • 具箱 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工 产品介绍 京师博仁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工具箱针对心理课教学而设计,包括心理老师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案.配套心理课教学课件.心理活动课教学道具及可以收集学生课程评价反馈的软件,可帮助心理教师轻松有效地上好心理课. 产品特色 ◆根据教育部最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g ...

  • 5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
  • 博兴经济开发区教委集体备课教案纸 博兴经济开发区教委集体备课教案纸 博兴经济开发区教委集体备课教案纸 博兴经济开发区教委集体备课教案纸 博兴经济开发区教委集体备课教案纸 博兴经济开发区教委集体备课教案纸 年级:五年级 学科: 品德与社会 第 十 册 学期:下 博兴经济开发区教委集体备课教案纸 博兴经 ...

  •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猫洞乡佑份小学 毛家艳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猫洞乡佑份小学 毛家艳 教学目的 :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8个生字. 2.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4.搜集有关黄河的资 ...

  • 5.2宪法班会教案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五年级二班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是什么: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有充分.准确的认识:知道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 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因 ...

  • [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教案设计
  • <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空前灾难. 2.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史实. 3.了解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英勇斗争,萌发反对侵略战争的正义感. 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目标告诉我们:<品德与社会&g ...

  • 长江三峡教案-教学教案
  • 长江三峡雄伟壮观,变幻多姿,具有神话般的魅力.我国古代文人曾留下许 多吟咏三峡的脍灸人口的诗文.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李白的<上三 峡>.<朝发白帝城>.白居易的<初入峡有感>等,都是盛赞长江三峡的名篇. 流而下,领略三峡美妙风光.1960年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