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认识新伙伴
【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闭锁心理的表现及危害,克服闭锁心理。
认识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积极在同学中建立新的友谊。 培养主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系列活动感受到积极交往的乐趣,对“好伙伴”的标准形成共识,从而珍惜同学友谊,克服自我封闭的心理,积极培养自己热情开朗的性格,主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
二、教学建议 1、教学的总体设计
2、教学课时建议: 3、活动指南
活动一:“我的好伙伴” ①设计目的
对以往交友经验的回顾与反思,形成“好伙伴”的共识。 ②准备工作
提前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推荐小组长;教师可多准备和补充点有关性格方面的词。
③过程指导
第一步:每个学生回顾与反思,概括自己好伙伴的特点。 第二步: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的结果。 第三步:教师归纳总结“好伙伴”的特点。 ④评价指导
1、教师要求每个学生认真反思,积极概括“我的好伙伴”是个什么样的人。 2、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开口说,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大声说出来。 3、小组代表的发言应是组内同学对“好伙伴”形成的共识,而不是他(她)个人意见的表达。
活动二:“认识你,记住我!” ①设计目的
增进同学们相互认识了解,扩大交往面,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交友的乐趣。
②准备工作
每个学生自制5到10张填有自己基本情况的“交友名片”,涉及的内容应是课本上的11个方面,鼓励学生尽量设计得新颖别致些,这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③过程指导
第一步:学生下位互赠名片,并作自我介绍,相互认识。
第二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热情的交往,教师一旁观察,对参与性较差的学生进行及时辅导。
第三步: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新认识的伙伴。
第四步:请学生谈本次活动的体验及感受,大家分享。 ④评价指导
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提供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没有思想顾虑的情况下交流。 活动2:找朋友 活动目的:
每个同学到一个新的集体,都会有一些焦虑,害怕和疑惑。他会担心自己能否接纳别人,会不会被别人接纳,能不能得到关心和帮助,别人会怎样看待自己,所以自我防卫心理很强。彼此认识之后,这些顾虑和防卫就会得到缓解,更好地进入新环境所需的心理状态。
活动过程:
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彼此认识,适合采取活动的方式。在彼此认识过程中要创设一种接纳和支持的气氛,这种气氛靠每个成员的行为去形成。因此在活动前老师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在一种民主、可信的气氛中进行彼此认识的,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做到坦诚、无拘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放优美的轻音乐。
建议老师按以下活动安排帮助学生彼此认识。
①假设本班49人,加上老师50人,将同学由1—49编号。老师是第50号。
②按编号写出50张卡片,将前10号卡片取出,其余卡片正面向下放在桌上,并打乱。 ③前10号的同学,每人抽4张卡片,这4名同学即是他的组员,这样全班分成10组,5人一组。
④每组同学由第一个人按教材中表格所填内容做自我介绍,第二个人先重复第一人话后再自我介绍,第三个人必须重复前两人的自我介绍,依此类推,第五人重复前4人的自我介绍,然后第一人将全组情况说一遍,本组认识完毕。
⑤11~20号的同学再重新抽取组员,重复④的程序。据时间而定,依次类推。 活动三:角色扮演 ①设计目的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并领悟积极交往的真谛。 ②准备工作
教师可于课前组织几位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模拟扮演。 ③过程指导
第一步:请事先已准备好扮演的同学进行示范表演。 第二步:鼓励学生自行配对表演。
第三步:教师分别请“张雅”和“李安”的扮演者谈体会。 第四步:教师总结。 ④评价指导
角色扮演除了让学生通过活动领悟交往的真谛外,更是让学生领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行为训练,因此在活动的整个组织过程,宽松的气氛是基础,鼓励的语言是关键。
⑤完善或增加某些活动的建议 活动:短剧表演 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认识,促进同学团结;让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人际交往常识。
活动准备:
①教师事先了解班级的人际关系情况,并通过座淡、个别交流等方式了解其原因。 ②上课前老师组织同学将课桌排列成圆圈。
③教师事先针对本班的人际关系实际,编制同学和睦相处和吵架的实例或故事(或组织学生„起编写,要求故事能切合本班实际) 。
④教师事先挑选几个有表演才能的同学,在课堂上表演自编的短剧故事。 活动过程:
第一步:将学生分成两组,各组自行设计并表演——则短剧,短剧内容为同学和睦相处或吵架的实例或故事。故事可以由学生自编,也可由师生在课前一起预先编制。
第二步:同学表演完毕,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参考如下)
1.为什么王霞和沈菲一直是好朋友,而李文和小明却不再是好朋友了? 2.小明为什么说李文笨? 李文真的笨吗? 小明做得对吗? 3.李文为什么要打小明? 李文打人对吗?
4.为维护同学的团结,我们应该怎么做? 3 实践与评价指南 活动一: 出点子 ①设计目的
通过为两位同学出谋划策,让学生了解交友中的种种问题现象,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
②准备工作
收集相关资料,丰富课堂内容。 ③过程指导
第一步:分组讨论,针对两个个案写出自己的点子。 第二步:各组把点子公布,全班讨论最佳点子。 第三步:教师小结。 ④评价指导
第一位同学的问题是:人际交往中的过分害羞和怯懦。它是指青少年在社会活动(如班集体活动)中,特别是与陌生人或异性交往时,产生的那种紧张、拘谨乃至尴尬的心理状态。 “点子”:过分的怕羞往往会成为青少年生活的绊脚石。因为过分的怕羞往往会阻碍他们与人进行积极交往,妨碍友谊的发展,过分的怕羞会影响才能的正常发挥,会导致沮丧、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充满自信。 (2)不怕议论。 (3)丰富知识。 (4)加强锻炼。 (5)掌握技巧。
第二位同学的问题是: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热情,给人的感觉是个自傲而难以亲近的人,因而让人觉得乏味,难以交到朋友,会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点子”:
(1) 走出自我的小天地,走出封闭的世界。 (2) 客观地对待自己。 (3) 要学会给予爱和接受爱 (4)为别人做点什么。
活动二:自我评价 活动目的:
让学生通过“出点子”的活动,反省自己在交往中的不足之处,总结成功的经验。 活动过程:学生自评。 4 阅读与感悟指南
选材的目的:拓展视野,让学生了解美国、日本的大中小学生所推存的性格特征,从而为自己确定一个行动的目标。让他们知道美好事物是有共性的,受欢迎的人是没有国界的。
参考背景:良好性格特征的作用 良好的性格特征主要有以下作用: 第一,有利于智力的发展。
第二, 有利于学习。研究表明,许多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并不是智力的缺陷,主要是懒
惰、缺乏毅力等性格因素所造成的。
第三,有益于身体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许多疾病产生与性格有直接关系,例如,性格急躁的人容易得心脏病和高血压,性格抑郁得人易得癌症等等。
第四,有利于心理健康。性格是人得整个心理系统得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节心理的动力机构。如果拥有良好的性格,那么整个心理活动将协调高效运行,呈现和谐安宁状态。
第五,有利于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喜欢那些性格有魅力的人,一个人的性格实际上是他与他人沟通的桥梁,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必须拥有良好的性格特征。
五、教学评价建议
1 评价目标
评价学生对交往是否有正确的认识,能否积极主动交往,学生关于交往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有积极的变化。
2 评价方法
主题活动评价法、观察法、游戏法、自评法、小组评价法。 3 评价过程
(1)在探究园的活动中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积极交往;评价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否体现了团队的精神。
(2)在实践与评价的操作中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是否恰当,能力是否得到锻炼和培养,并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入学以来结识新伙伴的情况进行自我小结与反思。
4 评价总结
在小组评价、学生自评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观察记录,对积极参与、主动交往、热情开朗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对活动中表现相对消极的同学,教师多关注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关注、关爱,对他们提出希望,让他们跟上班级前进的步伐,尽快适应新集体中新的人际关系。
六、参考资料
1. 班级中可能存在哪些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取决于人与人及群体之间相互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若相互得到满足,则产生彼此接近、信任的心理关系;反之,则产生疏远、回避甚至敌对的心理关系。
2. 人际交往中有哪些心理学原理?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2)遵从心理。
在一个班级中,遵从率的高低涉及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内聚性强的班级里,个体的遵从性越强。许多教师重视班集体的建设,尤其是形成良好的班风,就是这个道理。
(3)角色心理。
角色心理指的是由于个体具有某种身份,因而表现出与自身身份相适应的自我意识和潜在意识的现象。
(4)威信。
在人际交往中,威信是影响交往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威信与影响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有威信的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3.“自我封闭”的心理如何产生?怎样才能走出“封闭”?
生活中有自我封闭倾向的人不在少数,但完全自我封闭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只是在某些领域内有这种倾向。
那么,如何对自我封闭说“拜拜”呢? (1)脚踏实地,自信交往。
不要将实践中的专业知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混为一谈,要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现实生活中,提高自信心,相信自己不仅在专业知识上,也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都有相当的能力。 (2)适应环境,告别怯懦。
有的人在某些场合可能是环境的主宰,而在另一些场合只能与沉默的大多数一样,是听众。任何一个人都要学会适应以上两种情境的任何一种。
建议大家培养自己旺盛的求知欲,跟上时代的节奏和脉搏。同时,能够学会适应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广交朋友,做生活的主宰。
1.2 认识新伙伴
【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闭锁心理的表现及危害,克服闭锁心理。
认识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积极在同学中建立新的友谊。 培养主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系列活动感受到积极交往的乐趣,对“好伙伴”的标准形成共识,从而珍惜同学友谊,克服自我封闭的心理,积极培养自己热情开朗的性格,主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
二、教学建议 1、教学的总体设计
2、教学课时建议: 3、活动指南
活动一:“我的好伙伴” ①设计目的
对以往交友经验的回顾与反思,形成“好伙伴”的共识。 ②准备工作
提前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推荐小组长;教师可多准备和补充点有关性格方面的词。
③过程指导
第一步:每个学生回顾与反思,概括自己好伙伴的特点。 第二步: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的结果。 第三步:教师归纳总结“好伙伴”的特点。 ④评价指导
1、教师要求每个学生认真反思,积极概括“我的好伙伴”是个什么样的人。 2、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开口说,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大声说出来。 3、小组代表的发言应是组内同学对“好伙伴”形成的共识,而不是他(她)个人意见的表达。
活动二:“认识你,记住我!” ①设计目的
增进同学们相互认识了解,扩大交往面,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交友的乐趣。
②准备工作
每个学生自制5到10张填有自己基本情况的“交友名片”,涉及的内容应是课本上的11个方面,鼓励学生尽量设计得新颖别致些,这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③过程指导
第一步:学生下位互赠名片,并作自我介绍,相互认识。
第二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热情的交往,教师一旁观察,对参与性较差的学生进行及时辅导。
第三步: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新认识的伙伴。
第四步:请学生谈本次活动的体验及感受,大家分享。 ④评价指导
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提供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没有思想顾虑的情况下交流。 活动2:找朋友 活动目的:
每个同学到一个新的集体,都会有一些焦虑,害怕和疑惑。他会担心自己能否接纳别人,会不会被别人接纳,能不能得到关心和帮助,别人会怎样看待自己,所以自我防卫心理很强。彼此认识之后,这些顾虑和防卫就会得到缓解,更好地进入新环境所需的心理状态。
活动过程:
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彼此认识,适合采取活动的方式。在彼此认识过程中要创设一种接纳和支持的气氛,这种气氛靠每个成员的行为去形成。因此在活动前老师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在一种民主、可信的气氛中进行彼此认识的,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做到坦诚、无拘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放优美的轻音乐。
建议老师按以下活动安排帮助学生彼此认识。
①假设本班49人,加上老师50人,将同学由1—49编号。老师是第50号。
②按编号写出50张卡片,将前10号卡片取出,其余卡片正面向下放在桌上,并打乱。 ③前10号的同学,每人抽4张卡片,这4名同学即是他的组员,这样全班分成10组,5人一组。
④每组同学由第一个人按教材中表格所填内容做自我介绍,第二个人先重复第一人话后再自我介绍,第三个人必须重复前两人的自我介绍,依此类推,第五人重复前4人的自我介绍,然后第一人将全组情况说一遍,本组认识完毕。
⑤11~20号的同学再重新抽取组员,重复④的程序。据时间而定,依次类推。 活动三:角色扮演 ①设计目的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并领悟积极交往的真谛。 ②准备工作
教师可于课前组织几位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模拟扮演。 ③过程指导
第一步:请事先已准备好扮演的同学进行示范表演。 第二步:鼓励学生自行配对表演。
第三步:教师分别请“张雅”和“李安”的扮演者谈体会。 第四步:教师总结。 ④评价指导
角色扮演除了让学生通过活动领悟交往的真谛外,更是让学生领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行为训练,因此在活动的整个组织过程,宽松的气氛是基础,鼓励的语言是关键。
⑤完善或增加某些活动的建议 活动:短剧表演 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认识,促进同学团结;让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人际交往常识。
活动准备:
①教师事先了解班级的人际关系情况,并通过座淡、个别交流等方式了解其原因。 ②上课前老师组织同学将课桌排列成圆圈。
③教师事先针对本班的人际关系实际,编制同学和睦相处和吵架的实例或故事(或组织学生„起编写,要求故事能切合本班实际) 。
④教师事先挑选几个有表演才能的同学,在课堂上表演自编的短剧故事。 活动过程:
第一步:将学生分成两组,各组自行设计并表演——则短剧,短剧内容为同学和睦相处或吵架的实例或故事。故事可以由学生自编,也可由师生在课前一起预先编制。
第二步:同学表演完毕,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参考如下)
1.为什么王霞和沈菲一直是好朋友,而李文和小明却不再是好朋友了? 2.小明为什么说李文笨? 李文真的笨吗? 小明做得对吗? 3.李文为什么要打小明? 李文打人对吗?
4.为维护同学的团结,我们应该怎么做? 3 实践与评价指南 活动一: 出点子 ①设计目的
通过为两位同学出谋划策,让学生了解交友中的种种问题现象,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
②准备工作
收集相关资料,丰富课堂内容。 ③过程指导
第一步:分组讨论,针对两个个案写出自己的点子。 第二步:各组把点子公布,全班讨论最佳点子。 第三步:教师小结。 ④评价指导
第一位同学的问题是:人际交往中的过分害羞和怯懦。它是指青少年在社会活动(如班集体活动)中,特别是与陌生人或异性交往时,产生的那种紧张、拘谨乃至尴尬的心理状态。 “点子”:过分的怕羞往往会成为青少年生活的绊脚石。因为过分的怕羞往往会阻碍他们与人进行积极交往,妨碍友谊的发展,过分的怕羞会影响才能的正常发挥,会导致沮丧、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充满自信。 (2)不怕议论。 (3)丰富知识。 (4)加强锻炼。 (5)掌握技巧。
第二位同学的问题是: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热情,给人的感觉是个自傲而难以亲近的人,因而让人觉得乏味,难以交到朋友,会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点子”:
(1) 走出自我的小天地,走出封闭的世界。 (2) 客观地对待自己。 (3) 要学会给予爱和接受爱 (4)为别人做点什么。
活动二:自我评价 活动目的:
让学生通过“出点子”的活动,反省自己在交往中的不足之处,总结成功的经验。 活动过程:学生自评。 4 阅读与感悟指南
选材的目的:拓展视野,让学生了解美国、日本的大中小学生所推存的性格特征,从而为自己确定一个行动的目标。让他们知道美好事物是有共性的,受欢迎的人是没有国界的。
参考背景:良好性格特征的作用 良好的性格特征主要有以下作用: 第一,有利于智力的发展。
第二, 有利于学习。研究表明,许多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并不是智力的缺陷,主要是懒
惰、缺乏毅力等性格因素所造成的。
第三,有益于身体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许多疾病产生与性格有直接关系,例如,性格急躁的人容易得心脏病和高血压,性格抑郁得人易得癌症等等。
第四,有利于心理健康。性格是人得整个心理系统得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节心理的动力机构。如果拥有良好的性格,那么整个心理活动将协调高效运行,呈现和谐安宁状态。
第五,有利于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喜欢那些性格有魅力的人,一个人的性格实际上是他与他人沟通的桥梁,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必须拥有良好的性格特征。
五、教学评价建议
1 评价目标
评价学生对交往是否有正确的认识,能否积极主动交往,学生关于交往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有积极的变化。
2 评价方法
主题活动评价法、观察法、游戏法、自评法、小组评价法。 3 评价过程
(1)在探究园的活动中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积极交往;评价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否体现了团队的精神。
(2)在实践与评价的操作中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是否恰当,能力是否得到锻炼和培养,并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入学以来结识新伙伴的情况进行自我小结与反思。
4 评价总结
在小组评价、学生自评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观察记录,对积极参与、主动交往、热情开朗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对活动中表现相对消极的同学,教师多关注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关注、关爱,对他们提出希望,让他们跟上班级前进的步伐,尽快适应新集体中新的人际关系。
六、参考资料
1. 班级中可能存在哪些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取决于人与人及群体之间相互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若相互得到满足,则产生彼此接近、信任的心理关系;反之,则产生疏远、回避甚至敌对的心理关系。
2. 人际交往中有哪些心理学原理?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2)遵从心理。
在一个班级中,遵从率的高低涉及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内聚性强的班级里,个体的遵从性越强。许多教师重视班集体的建设,尤其是形成良好的班风,就是这个道理。
(3)角色心理。
角色心理指的是由于个体具有某种身份,因而表现出与自身身份相适应的自我意识和潜在意识的现象。
(4)威信。
在人际交往中,威信是影响交往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威信与影响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有威信的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3.“自我封闭”的心理如何产生?怎样才能走出“封闭”?
生活中有自我封闭倾向的人不在少数,但完全自我封闭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只是在某些领域内有这种倾向。
那么,如何对自我封闭说“拜拜”呢? (1)脚踏实地,自信交往。
不要将实践中的专业知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混为一谈,要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现实生活中,提高自信心,相信自己不仅在专业知识上,也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都有相当的能力。 (2)适应环境,告别怯懦。
有的人在某些场合可能是环境的主宰,而在另一些场合只能与沉默的大多数一样,是听众。任何一个人都要学会适应以上两种情境的任何一种。
建议大家培养自己旺盛的求知欲,跟上时代的节奏和脉搏。同时,能够学会适应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广交朋友,做生活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