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技术的两重性--论文+总结报告

科学技术的两重性问题

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电气信息类10-25班

姓名:h

学号:h

科学技术的两重性问题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得好处是十分明显的。它不仅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如纺织和化工科技为人们提供了琳琅满目、舒适美观的衣着用品,洗衣机、洗涤剂免除了人们手工洗衣之劳,农业和食品科技为人们提供了营养丰富、品种多样的美味佳肴,轮船、汽车、火车、飞机等使得人们的出行如添翅翼,还对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影、电视、广播、录象以及各种各样的书刊报纸、计算机网络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精神享受,成了左右人们思想、情操的主要传播媒介。试想一下,假如没有这些现代科学技术,人类的生活将会回到一种怎样的状态。 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一词,包含着科学和技术两个概念,它们虽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与技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科学的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开发研究,得出的新的方法、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种、新产品等,技术是科学的实际运用,是科学和生产的中介,没有技术,科学对生产就没有实际意义。技术对科学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在技术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现象和提出新问题,可以扩展科学研究的领域,技术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机器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科学技术就其生产和发展过程而言。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由生产决定的;就其内容属性而言,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实践经验和社会意识的结晶,就其实际的功能而言,科学技术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的渗透性因素。在古代生产力、近代生产力、现代生产力这三种不同质态的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有很大不同。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占居第一位,起着首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对促进生产力要素及其构成方式的最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走高度科技化、智能化的道路,是实现生产力的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首先,高科技及其产业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据统计,我国现阶段高明科技产业的人均产值,是传统工业人均产值的5~10倍,是手工业的50~100倍。其次,当代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高度密集,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商业价值。资料表明,如果以产品的单位重量价格比来计算,钢材为1,小轿车为5,彩电为30,计算机则为1000。美国微软公司1972年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投资总额为2.7亿美元,而第一年就回收了14亿美元。

但是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具有双重作用。在它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会带来灾害。如核技术可以用于原子能发电,造福人类,也可以被人利用,造成原子弹发动战争,残害人类。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在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精美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即使是现代医学,在增进人类健康、益寿延年的同时,也造成了人口的急剧增长,对资源、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已经成了严重的全球问题。因此,在科学教育中把这些观点教给小学生,让他们从小就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所具有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对科学技术形成正确的认识,不偏面理解,另一方面能自觉地关注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注意克服其负面影响,积极参与各种环境、资源、生态保护的行动,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就其本身而言是中性的,然而科学应用却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造福人类使人类沐浴着科学的阳光,享受科学带来的福音。另一方面却给地球打上无情的烙印,使其千疮百孔,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频频向人类亮起红灯。因而如何确立科学的

价值取向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早已应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看待和处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人们在享受科学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科技领域已经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1.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是与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存贮相关技术领域,它包括软件和硬件两部分。信息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获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并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给军事、科研、经济生活、宏观调控、社会活动等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在今后将更加迅猛。电视会议、网上购物、虚拟办公室、虚拟课堂越来越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特网信息交流方式,使国家与国家之间,社会的各个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信息量成倍的增长,不仅为东西南北的交往提供了桥梁和纽带,也为科技研究人员查阅资料节约了1/2的时间。由于因特网上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因此用户几乎可以无休止地获取各种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给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然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明媚和阳光。一些意志薄弱的网民网上寻找不良信息,其中包括电子游戏以及暴力色情信息,这很容易使意志薄弱的青少年上瘾,不利于成长,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其危害将不亚于吸毒上瘾或酗酒上瘾。网络管理中的漏洞带来的后果也是令人头痛的问题。

2.生物技术的发展。(1)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经过转基因以后,人类可以世代避免许多可怕疾病的侵袭,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很高的经济价值,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优质发展及工业的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等,都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然而,正在人们津津有味享受它的成果的同时,它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出来。美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实验报告则说,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因此,在发展转基因技术等生物技术时,我们都应该预料可能出现的后果。(2)克隆技术的应用:尽管大多数人认为,克隆技术的突破是一项重大的科技成果,人类有能力正确运用这项技术,但也有科学家担心“它把伦理纲常全毁了”。这种技术一旦滥用,一是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不良的影响,如果在畜牧业中大量推广这种无性繁殖技术,很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导致一些疾病的大规模传播;再就是如果将其应用到人类自身的繁殖上,将产生巨大的伦理危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思考意义并不亚于成果本身。

3.核能的利用。采用核能发电在经济上和环保上都很合算。当然,使用核能发电要冒核泄漏的危险。如果将核能变成核武器,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使人类憧憬未来,但也给人类罩上了阴影,使人无不忧虑和担心。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创造人类的幸福提供了空前未有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人类掌握了可以毁灭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能力。如果把人类进步的成果全部致力于和平和发展,21世纪将是一个美好的时代,人类将处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的面前什么都有,所以争取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最伟大而迫切的课题。

在对待科技发展负面效应问题上,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乐观主义都是不可取的。前者将一切社会弊端都归结到科技本身,对科技持根本否定态度,主张必须停止发展科技,实现所谓的“零增长”战略,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如今科技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任何人为的压制、阻碍科技发展的行为将会导致人类社会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同时,技术乐观主义所主张的通过科技自然会解决一切的论点也是站不住脚的,这将放纵科技应用中的功利主义泛滥,导致科技的误用、滥用甚至恶用。应该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固然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但其作为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属性。因此,只有把它置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去观察,才有可能解释科技对人类发展的积极或消极作用。

科学技术的两重性问题

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电气信息类10-25班

姓名:h

学号:h

科学技术的两重性问题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得好处是十分明显的。它不仅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如纺织和化工科技为人们提供了琳琅满目、舒适美观的衣着用品,洗衣机、洗涤剂免除了人们手工洗衣之劳,农业和食品科技为人们提供了营养丰富、品种多样的美味佳肴,轮船、汽车、火车、飞机等使得人们的出行如添翅翼,还对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影、电视、广播、录象以及各种各样的书刊报纸、计算机网络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精神享受,成了左右人们思想、情操的主要传播媒介。试想一下,假如没有这些现代科学技术,人类的生活将会回到一种怎样的状态。 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一词,包含着科学和技术两个概念,它们虽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与技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科学的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开发研究,得出的新的方法、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种、新产品等,技术是科学的实际运用,是科学和生产的中介,没有技术,科学对生产就没有实际意义。技术对科学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在技术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现象和提出新问题,可以扩展科学研究的领域,技术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机器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科学技术就其生产和发展过程而言。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由生产决定的;就其内容属性而言,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实践经验和社会意识的结晶,就其实际的功能而言,科学技术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的渗透性因素。在古代生产力、近代生产力、现代生产力这三种不同质态的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有很大不同。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占居第一位,起着首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对促进生产力要素及其构成方式的最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走高度科技化、智能化的道路,是实现生产力的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首先,高科技及其产业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据统计,我国现阶段高明科技产业的人均产值,是传统工业人均产值的5~10倍,是手工业的50~100倍。其次,当代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高度密集,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商业价值。资料表明,如果以产品的单位重量价格比来计算,钢材为1,小轿车为5,彩电为30,计算机则为1000。美国微软公司1972年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投资总额为2.7亿美元,而第一年就回收了14亿美元。

但是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具有双重作用。在它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会带来灾害。如核技术可以用于原子能发电,造福人类,也可以被人利用,造成原子弹发动战争,残害人类。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在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精美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即使是现代医学,在增进人类健康、益寿延年的同时,也造成了人口的急剧增长,对资源、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已经成了严重的全球问题。因此,在科学教育中把这些观点教给小学生,让他们从小就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所具有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对科学技术形成正确的认识,不偏面理解,另一方面能自觉地关注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注意克服其负面影响,积极参与各种环境、资源、生态保护的行动,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就其本身而言是中性的,然而科学应用却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造福人类使人类沐浴着科学的阳光,享受科学带来的福音。另一方面却给地球打上无情的烙印,使其千疮百孔,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频频向人类亮起红灯。因而如何确立科学的

价值取向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早已应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看待和处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人们在享受科学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科技领域已经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1.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是与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存贮相关技术领域,它包括软件和硬件两部分。信息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获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并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给军事、科研、经济生活、宏观调控、社会活动等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在今后将更加迅猛。电视会议、网上购物、虚拟办公室、虚拟课堂越来越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特网信息交流方式,使国家与国家之间,社会的各个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信息量成倍的增长,不仅为东西南北的交往提供了桥梁和纽带,也为科技研究人员查阅资料节约了1/2的时间。由于因特网上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因此用户几乎可以无休止地获取各种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给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然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明媚和阳光。一些意志薄弱的网民网上寻找不良信息,其中包括电子游戏以及暴力色情信息,这很容易使意志薄弱的青少年上瘾,不利于成长,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其危害将不亚于吸毒上瘾或酗酒上瘾。网络管理中的漏洞带来的后果也是令人头痛的问题。

2.生物技术的发展。(1)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经过转基因以后,人类可以世代避免许多可怕疾病的侵袭,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很高的经济价值,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优质发展及工业的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等,都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然而,正在人们津津有味享受它的成果的同时,它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出来。美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实验报告则说,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因此,在发展转基因技术等生物技术时,我们都应该预料可能出现的后果。(2)克隆技术的应用:尽管大多数人认为,克隆技术的突破是一项重大的科技成果,人类有能力正确运用这项技术,但也有科学家担心“它把伦理纲常全毁了”。这种技术一旦滥用,一是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不良的影响,如果在畜牧业中大量推广这种无性繁殖技术,很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导致一些疾病的大规模传播;再就是如果将其应用到人类自身的繁殖上,将产生巨大的伦理危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思考意义并不亚于成果本身。

3.核能的利用。采用核能发电在经济上和环保上都很合算。当然,使用核能发电要冒核泄漏的危险。如果将核能变成核武器,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使人类憧憬未来,但也给人类罩上了阴影,使人无不忧虑和担心。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创造人类的幸福提供了空前未有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人类掌握了可以毁灭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能力。如果把人类进步的成果全部致力于和平和发展,21世纪将是一个美好的时代,人类将处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的面前什么都有,所以争取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最伟大而迫切的课题。

在对待科技发展负面效应问题上,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乐观主义都是不可取的。前者将一切社会弊端都归结到科技本身,对科技持根本否定态度,主张必须停止发展科技,实现所谓的“零增长”战略,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如今科技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任何人为的压制、阻碍科技发展的行为将会导致人类社会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同时,技术乐观主义所主张的通过科技自然会解决一切的论点也是站不住脚的,这将放纵科技应用中的功利主义泛滥,导致科技的误用、滥用甚至恶用。应该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固然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但其作为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属性。因此,只有把它置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去观察,才有可能解释科技对人类发展的积极或消极作用。


相关内容

  •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报告
  • 2008年第6期(总60期)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LIAONI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SEDITION) NO.62008 GeneralNo.60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报告 周德芹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铁岭112000) ...

  • 浅论文稿写作中的原则与逻辑
  • 浅论文稿写作中的原则与逻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文秘工作在各级各部门中的地位更加提高,在当前各单位人才选拔中,文稿写作占很大比重.因此,如何提高写作水平是各级党政干部的重要课题.从我写作这么多年的体会,文章给我带来过快感,也带来过伤感(举本人几篇成功与失败文章之例.成功文章:宁乡 ...

  • 中国近十年重要精神卫生政策的发展与解读
  • ChineseMentalHealthJournal,Vol23,No.12,2009 ・精神卫生政策・ 中国近十年重要精神卫生政策的发展与解读 马弘刘津于欣@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100191@通信作者Email:yuxin@bjmu.edu.crl) [关键词] 精神卫牛服务:卫 ...

  • 大学实习总结报告
  • 实习表现与效果 达到了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同学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本次实习采取分散形式.原则上以就业实习为主,同时与毕业论文选题相结合.本届实习的单位覆盖面很广,企业总体水平也比较高.实习收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 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

  • 2012-2013学年度数学九年级上学期学优生辅导工作总结
  • 本人本着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生动.主动.活泼的发展的原则,认真做好辅导优生的工作,现回顾如下: 一.了解掌握优生的特点 当我们与"优生"进行面谈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他们能成为"优生",是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教育的结果.尤其要看到这些"优生 ...

  • 2016年疾控工作计划(共8篇)
  • 篇一:2016疾控中心图书室经费预算a 2016疾控中心图书室经费预算 1. 运行经费 1.1新增书籍(书籍.期刊.杂志.报纸等)每年1万元: 1.2纸质品的维护费用:旧书籍的保养,过期杂志和书籍的装订等6000元 1.3 一次性购置费用包括文库.数据库等1000元 1.4 美化环境.创建良好读书和 ...

  • 2012年大学毕业生实习报告范文范文
  • 转眼间,2012年的毕业生即将要毕业,并会有一段实习历程.那么,对于毕业生而言,在实过过程中应如何写实习报告呢?为了令大家掌握实习报告怎么写,以下以营销专业的实习生为例,为大家提供一则2012年大学生实习报告模板,供各位参考. 毕业临近,而这个是准毕业生实习的最佳时期,是参与工作之前最好的练兵,而我 ...

  • 市场营销系2009年毕业实习总结报告详细内容
  • 市场营销系xx年毕业实习总结报告详细内容 由于系领导的高度重视、实习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实习师生的共同努力,xx届本科毕业生实习进行得很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本届毕业实习全面落实了实习计划,使实习管理得到了规范,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并得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实习基本情况 ...

  • 市场营销系2004年毕业实习总结报告
  • 由于系领导的高度重视.实习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实习师生的共同努力,2004届本科毕业生实习进行得很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本届毕业实习全面落实了实习计划,使实习管理得到了规范,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并得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实习基本情况 1.实习时间2004年3月22日-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