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学案博苑

12-14 0601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一、主动句与被动句

1、被动句与主动句的区别

主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实施者。 《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出奔共。” 《鞍之战》:“马逸不能止。”

被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承受者、接收者。 《郑伯克段于鄢》:“蔓草犹不可除。” 《鞍之战》:“郤克伤于矢。”

2、古今被动表示法的比较

古今都有意念被动句,即不用任何特殊词语的被动句,如: 《报任安书》:“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韩非子五蠹》:“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鸡杀了。 大楼建好了。

现代汉语一般用“被”构成被动句式,古汉语中除用“被”字外,还可以用“于”、“为”、“见”等构成被动句式。如: 敌人被我们打得抱头鼠窜。 《鞍之战》:“郤克伤于矢。”

二、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式

被动句式: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被动性质的句式。

1、“于”字被动句式

构成方式 在动词后加“于”,“于”后是主动者。

“于”和主 动者构成的介词词组作句子的补语,且主动者必须出现。 即:主语+谓语+于+主动者 兵破。(《汉书贾山列传》)

“于”的词性和作用

介词,本身不表被动,其作用是 引入主动者。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行军篇》) 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荀子王制》)

古文中常用“于”字句构成主动与被动比较的语句,进行正反含义的对比。如: 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

“于”字被动句式先秦常见,消失的原因是介词“于”的用法较多,是否引入主动者有时不好辨认,可做两种解释。如: 孙嘉聘于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孙嘉在齐国接受齐王的聘问、孙嘉被齐国聘问) 屈原放逐于楚国。(《盐铁论相刺》) (屈原在出国放逐、屈原被楚国放逐)

2、“为(wéi)”字被动句式

构成方式 在动词前加“为”,“为”后可以出现主动者,主动者的后还可以加上“所”字,此时“为”和主动者构成的介词词组作句子的状语,但主动者可以不出现,“所”字也可以不出现。即:主语+为+(或)主动者+(或)所+谓语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为”的词性和作用

主动者不出现时,“为”是助动词,表示 被动含义,作状语。

主动者出现时,“为”是介词,其作用是引 入主动者。

“所”的词性和作用 助词,表被动语态,帮助构成被动句。 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三》)

战国末“为”字被动句式中出现了“所”字。

如: 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否,必为二子所禽矣!(《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为„„所”结构的被动句一直保留在现代汉语里。

如: 明清以来,颇为一部分人所爱重。(鲁迅《儒术》) 某些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大多数人所不需 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为”字句消失的原因,也是“为”的用法较多,引入的是主动者还是对象,有时不好辨识。如: 若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 得也。(《荀子君道》)

3、“见”字被动句式

构成方式

在动词前加“见”,“见”后不能出现主动者。主动者如需出现,必须在动词后加“于”再加主动者。即:主语+见+谓语+(或)“于”和主动者 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弥子瑕见爱。(《韩非子说难》)

“见”的词性和作用

助动词,表被动含义,作状语。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 辞渔父》) 臣闻武帝使中郎将苏武使匈奴,见留二十年。(《汉 书燕剌王旦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南北朝以后,“见”字被动句发展出一种新的用法。

这种句子的受事一般是“我”,但并不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而是让主动者作主语,句子的含义是“对我怎么样”。

如: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见”字被动句消失的原因,是不能直接引入主动者。现代汉语中仅残留“见笑”、“见怪”、“见教”、“见谅”等词语。

4、“被”字被动句式

构成方式 在动词前加“被”,“被”后可以不出现主动者, 也可以出现主动者。即:主语+被+(或)主动者+谓语 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被”的词性和作用

主动者不出现时,“被”是助动词,表 示被动含义,作状语。

主动者出现时,“被”是介词,其作用 是引入主动者。

“被” 是由动词虚化构成被动句式的,原是“蒙受”、“遭受”的意思。 如: 地少人众,数被水旱之灾。(《史记货殖列传》) 先王能令其民蹈白刃,被矢石。(《商君书慎法》)

先虚化为助动词,表示被动,但不能引入主动者。

如: 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韩非子五蠹》)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如需主动者出现,要靠“于”字帮助。如: 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被”进一步虚化为介词,可以引入主动者。如: 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学案博苑

12-14 0601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一、主动句与被动句

1、被动句与主动句的区别

主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实施者。 《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出奔共。” 《鞍之战》:“马逸不能止。”

被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承受者、接收者。 《郑伯克段于鄢》:“蔓草犹不可除。” 《鞍之战》:“郤克伤于矢。”

2、古今被动表示法的比较

古今都有意念被动句,即不用任何特殊词语的被动句,如: 《报任安书》:“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韩非子五蠹》:“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鸡杀了。 大楼建好了。

现代汉语一般用“被”构成被动句式,古汉语中除用“被”字外,还可以用“于”、“为”、“见”等构成被动句式。如: 敌人被我们打得抱头鼠窜。 《鞍之战》:“郤克伤于矢。”

二、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式

被动句式: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被动性质的句式。

1、“于”字被动句式

构成方式 在动词后加“于”,“于”后是主动者。

“于”和主 动者构成的介词词组作句子的补语,且主动者必须出现。 即:主语+谓语+于+主动者 兵破。(《汉书贾山列传》)

“于”的词性和作用

介词,本身不表被动,其作用是 引入主动者。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行军篇》) 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荀子王制》)

古文中常用“于”字句构成主动与被动比较的语句,进行正反含义的对比。如: 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

“于”字被动句式先秦常见,消失的原因是介词“于”的用法较多,是否引入主动者有时不好辨认,可做两种解释。如: 孙嘉聘于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孙嘉在齐国接受齐王的聘问、孙嘉被齐国聘问) 屈原放逐于楚国。(《盐铁论相刺》) (屈原在出国放逐、屈原被楚国放逐)

2、“为(wéi)”字被动句式

构成方式 在动词前加“为”,“为”后可以出现主动者,主动者的后还可以加上“所”字,此时“为”和主动者构成的介词词组作句子的状语,但主动者可以不出现,“所”字也可以不出现。即:主语+为+(或)主动者+(或)所+谓语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为”的词性和作用

主动者不出现时,“为”是助动词,表示 被动含义,作状语。

主动者出现时,“为”是介词,其作用是引 入主动者。

“所”的词性和作用 助词,表被动语态,帮助构成被动句。 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三》)

战国末“为”字被动句式中出现了“所”字。

如: 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否,必为二子所禽矣!(《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为„„所”结构的被动句一直保留在现代汉语里。

如: 明清以来,颇为一部分人所爱重。(鲁迅《儒术》) 某些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大多数人所不需 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为”字句消失的原因,也是“为”的用法较多,引入的是主动者还是对象,有时不好辨识。如: 若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 得也。(《荀子君道》)

3、“见”字被动句式

构成方式

在动词前加“见”,“见”后不能出现主动者。主动者如需出现,必须在动词后加“于”再加主动者。即:主语+见+谓语+(或)“于”和主动者 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弥子瑕见爱。(《韩非子说难》)

“见”的词性和作用

助动词,表被动含义,作状语。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 辞渔父》) 臣闻武帝使中郎将苏武使匈奴,见留二十年。(《汉 书燕剌王旦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南北朝以后,“见”字被动句发展出一种新的用法。

这种句子的受事一般是“我”,但并不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而是让主动者作主语,句子的含义是“对我怎么样”。

如: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见”字被动句消失的原因,是不能直接引入主动者。现代汉语中仅残留“见笑”、“见怪”、“见教”、“见谅”等词语。

4、“被”字被动句式

构成方式 在动词前加“被”,“被”后可以不出现主动者, 也可以出现主动者。即:主语+被+(或)主动者+谓语 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被”的词性和作用

主动者不出现时,“被”是助动词,表 示被动含义,作状语。

主动者出现时,“被”是介词,其作用 是引入主动者。

“被” 是由动词虚化构成被动句式的,原是“蒙受”、“遭受”的意思。 如: 地少人众,数被水旱之灾。(《史记货殖列传》) 先王能令其民蹈白刃,被矢石。(《商君书慎法》)

先虚化为助动词,表示被动,但不能引入主动者。

如: 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韩非子五蠹》)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如需主动者出现,要靠“于”字帮助。如: 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被”进一步虚化为介词,可以引入主动者。如: 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相关内容

  • 高中文言文句式
  • 一 前言 中学文言文教学向来是一个重点,除了要掌握常用的词法,还要熟练地掌握常用的句法.文言句法包括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疑问句等,还包括一些固定格式. 二 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分析 2.1判断句 1."--者,--也" "--,--也 ...

  • 古代汉语 判断句 被动句Microsoft Word 文档
  • 语法~判断句 一.句子的分类 ⏹ 句子语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 ⏹ 句子结构繁简:单句.复句. ⏹ 谓语性质: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 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按谓语的性质分类有两 ...

  • 古代汉语重点
  • 古代汉语 绪论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古代汉语常识 1.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P65) ①按音序排列②按部首和笔画排列③按号码排列(通行 ...

  •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和判断表示法
  • 第13讲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 古汉语判断句常见格式 • 与古汉语判断句相关的几个词 • 古代汉语判断句主语和谓语的关系 • 两类:语义上的被动句/被动句式 • 语义上表示被动句子的考察.识别 • 古代汉语被动句式的类型 一.古汉语判断句 (一)定义: 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 ...

  • (八)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3
  • 八.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一.主动句与被动句 1.被动句与主动句的区别 主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实施者. <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出奔共." 被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动作的承受者.接收者. <郑伯克段于鄢>:"蔓草犹不可除. ...

  • 16秋福建师范大学[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一
  •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下列句子中," 稍" 用作副词表" 稍微" 之义的是: . 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史记? 项羽本纪) . 其后,秦稍蚕食诸侯.(史记? 魏公子列传) . 仆自去年八月来,痞疾稍已,往时间一二日作 ...

  • 概述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
  • 概述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 摘要:语法是语言中蕴含的使用规律,汉语文化延绵至今,其语法规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古代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力图站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明晰两者的区别,以便促成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古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比较研究 任何语 ...

  • [古代汉语]通论[郭锡良主编 第五章 古汉语的词序
  • 第五章  古汉语的词序 古代汉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句子六种成分的位置基本是相同的,可以表示为: [状语],(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但是在古代汉语中也有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宾语前置.谓语后置等.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中宾语在 ...

  • 文言文基本知识点,很好很强大
  • 文言语法: 常见实词.常见虚词.文言句式 一.常见实词: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开列了120 个常见文言实词.2003年及以后年份的高考涉及文言实词的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