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总结

微生物

第一章

一.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有哪些特点?

答:类群:1.真核细胞型2.原核细胞型: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式体 3.

非细胞型:病毒 特点:1.体小,面积大 2.吸收多,转化快 3.生长旺,繁殖快 4.分布广,

种类多 5.适应强,易变异

第二章

一.比较下列各队名词

1、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无染色体,

其细胞核为拟核,细胞内没有恒定的内膜系统,核糖体为70S型,大多为单细胞微生物。真

核微生物:有明显细胞核,有各种细胞器,核糖体为80S型。

2、真细菌与古菌:相同点: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RNA

聚合酶和真核细胞的相似,DNA具有内含子并结合组蛋白。 不同点:细胞膜中的脂质是不

可皂化的,细胞壁不含肽聚糖等。

3、脂多糖和脂多糖层: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层外的一个膜样的,由磷脂双

分子层、脂蛋白与脂多糖组成的外膜,因含脂多糖,也常称为脂多糖层。脂多糖为含糖和

脂质的化合物在组成上糖的分量多于脂故名。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的一种主要成分。

二.比较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并说明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研究发现细菌对革兰氏染色的反应主要与其细胞壁结构有关。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

的含量与交联程度都比较高,肽聚糖层多,所以细胞壁较厚,壁上的间隙小,媒染后

结晶紫-碘复合物就不易被洗脱出细胞壁,加上它基本上不含脂质,乙醇洗脱时细胞

壁非但没有出现缝隙,反而使肽聚糖层的网孔因脱水而通透性变得个更小,结果蓝紫

色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就留在细胞内而使细胞呈蓝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的肽聚糖含

量和交联程度较低,层次也少,故其壁较薄,壁上的孔隙较大,再加上细胞壁的脂质

含量高乙醇洗脱后,细胞壁因脂质被溶解而孔隙更大,所以结晶紫-碘复合物极易脱

出细胞壁,乙醇脱色后细胞壁成无色,经过番红复染,结果就呈现红色。

三、细菌荚膜依据其存在的特点可分为几种类型,有什么功能?

答:类型:按其有无固定层次、层次厚度可分为大荚膜、微荚膜、黏液层、菌胶

团;保护功能、贮藏养料、作为透性屏障和离子交换系统、表面附着产物、细胞信息

识别作用、堆积代谢产物。

四、什么叫菌落?怎样识别细菌和放线菌的菌落?

答:菌落:单个微小的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便会以此母细胞为中心

产生大量的细胞而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

称为菌落。区别:细菌菌落:湿润、粘稠,易挑起(菌体和基质结合不紧密),质地

均匀及菌落各部位的颜色一致等。放线菌菌落:干燥,不透明,不易挑起(因为基内

菌丝伸入培养基中与之较紧密结合在一起)上覆不同颜色的干粉(孢子),表面质地

致密,丝绒状或有褶皱,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常因基内菌丝和孢子所产色素各异而不同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真菌:有发达菌丝,无叶绿体,普遍以产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种形式进行繁殖的营

腐生或寄生生活,靠渗透作用自体外吸收营养的异养型真核微生物。酵母菌:一群常

以裂殖或芽殖来进行无性繁殖的能发酵糖类产能,生活在含糖量高、较酸的水环境下

的单细胞真菌。

二、试述酵母菌菌落的特征

答:表面湿润粘稠、与培养基质结合不紧密,大而突起、较透明、生长快、颜色

单一多为乳白色个别为红色或黑色、常带有酒香味。

三、试述霉菌的细胞结构特征(P74,此题不确定)

答:霉菌细胞相互间为丝状交织,(高倍镜下)细胞大有模糊轮廓细胞生长速度

一般较快。

四、说出3~4种常见霉菌的主要特征(P75)

答:青霉:分生孢子梗多次分支成扫帚状,有菌丝横隔,无性孢子为分生孢子串

生,有性生殖为子囊孢子(闭囊壳)分生孢子梗基部有特化的细胞,称足细胞。根霉:

孢囊梗成群,无菌丝横隔,无性孢子为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为接合孢子,有囊托,有

假根,有匍匐枝。曲霉:分生孢子顶端膨大成顶囊,无性孢子为分生孢子,串生,有

性生殖为子囊孢子(闭囊壳)毛霉:孢囊梗单生或分枝少,无菌丝横隔,无性孢子为

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为接合孢子,无囊托,无假枝,无匍匐枝。

五、试列表说明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两者间的相似之处又有哪些方

面?(P60)

答:真核微生物:有核膜、核仁,细胞器,80S核糖体,细胞膜没有参与呼吸与光合作

用的成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呼吸与光合作用在细胞器上进行,细胞壁主要有纤维

素组成,细胞较大,无固氮能力. 原核微生物:无核膜、核仁,DNA含量高,70S核糖体,

无细胞器,呼吸和光合作用在细胞膜上进行,不进行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细胞壁主要

成分为肽聚糖,细胞较小, 有固氮能力.相似之处:遗传物质都是DNA

第四章

一、试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和功能。

答:主要化学组成:病毒的基本化学组成为核酸和蛋白质(有的病毒还有脂质、

糖类等其他组分) 功能:

二、比较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的不同

答:被烈性噬菌体感染的细胞在噬菌体完成增殖后会裂解死亡,噬菌体的DNA

可以自行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温和噬菌体不仅能以裂解循环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外,

还可将DNA整合到宿主菌的基因组上而与细菌共存,不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

合成,但可随着宿主菌基因的复制而同步复制,并随着宿主细胞分裂,平均分配到子细

胞中.

三、溶源性细菌有哪些特点?溶源性细菌如何检出?

答:溶源性细菌有原噬菌体,特点:①具有遗传的、产生原噬菌体的能力。 ②裂

解:在某些情况下,溶源性细菌培养物中会有很小一部分细胞,由于原噬菌体在脱离整

合状态转入裂解性周期增殖,产生大量子噬菌体而导致细菌细胞裂解 ③免疫性: 对

赋予其溶源性的噬菌体及其相关的噬菌体有免疫性 ④复愈 经过诱发裂解后存活

下来的少数细菌中,有些会失去其原有的原噬菌体而复愈 ⑤溶源性转变: 细菌因

温和噬菌体感染溶源化时获得的新性状的现象 ⑥局限性转导: 指整合到一个细菌

基因组中的噬菌体DNA吧宿主菌个别邻近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细菌中的现象.

检出:可将少量待检测菌与大量敏感性指示菌混合,涂布于琼脂平板上,培养一端时间

后溶源菌长出菌落,由于溶源菌在生长过程中有极少数个体会自发裂解,产生的噬菌体

可侵染溶源菌周围敏感性指示菌菌苔,这样会产生一个个中央为溶源菌小菌落,周围有

透明圈的特殊噬菌斑。

四、什么是噬菌斑(蚀斑、感染病灶和坏死斑)?

答:噬菌斑:一定量经稀释的噬菌体悬液与高浓度敏感菌悬液及半固体琼脂培养

基混合均匀,倒入含底层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在细菌菌苔上会

出现一个个圆形局部透明区域,即噬菌斑。蚀斑:一些动物病毒在动物细胞或组织系

统培养时由于受病毒感染细胞裂解,出现与噬菌斑类似的蚀斑或空斑。如果是肿瘤病

毒,细胞不是被溶解,而是生长速率增加,导致受感染细胞堆积起来形成类似于菌落

的感染病灶。坏死斑:一些植物会在茎、叶等植物组织上形成一个个褪绿或坏死的斑

块,称坏死斑或枯斑。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微量元素:对微生物而言,需要浓度在10ˉ8~10ˉ6mol/L范围内的元素称为微

量元素。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所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水活度:水活度用相同温

度下,溶液或物质上面空气的蒸汽压与纯水蒸汽压之比表示,纯水的水活度为1,有

溶质时,水活度就低于1。碳氮比:严格地说碳氮比是指培养基所含碳源中碳原子物

质的量与氮源中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光能自养微生物:指利用光作为能源,以CO2

为基本碳源,还原CO2的氢供体是还原态无机化合物的微生物,且它们都含一种或

几种光合色素。光能异养微生物:指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碳化物作为碳源与氢供体营

光合生长的微生物,有别于利用CO2作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型。化能自养微生物:指利

用无机化合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以CO2作为碳源生长的微生物。化能异养

微生物:指以有机碳化物作为能源,碳源和氢供体也是有机碳化物的微生物。腐生:

生物分解有机物或已死的生物体,并摄取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生活方式。寄生:即两种

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

的关系称为寄生自由扩散:是物质非特异地由浓度较高一侧被动或自由地透过细胞膜

向浓度较低一侧扩散的过程,其驱动力是细胞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即浓度梯度,不

需要由外界提供任何形式的能量。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参与的逆浓度梯度的物质

转运方式,需要外界提供能量。载体蛋白:与物质结合并载运它们的膜蛋白。基因转

位:是物质在运输的同时由于受到化学修饰而源源不断进入细胞的一种运输方式。合

成培养基:是通过顺序加入准确称量的高纯化学试剂与蒸馏水配制而成的,所含成分

包括微量元素在内,以及它们的量都是确切知道的培养基(化学成分确定的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是采用动植物组织或微生物细胞或它们的提取物或粗消化产物配制而成

的培养基。(化学成分不确定的培养)半合成培养基:是采用一部分天然有机物作碳

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然后加入适量的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培养基(化学成分部分确

定)。 固体培养基: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都可以称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

把少量的凝固剂加入到液体培养基中制成的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呈液态的培养基。

二、异养微生物与自养微生物的能源物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不同。自养型的能源物质,是无机物,异养型的能源物质,是有机物。

三、什么是生长因子,它包括哪些物质?是否任何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如何满足

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要求?

答: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所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生长因子有维生素

氨基酸、嘌呤碱和嘧啶碱、卟啉及其衍生物、固醇、胺类、分支脂肪酸等。如何

满足:生长因子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微生物细胞重要化学物质如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

作为辅助因子如辅酶和辅基等的组分和参与代谢。在配制微生物培养基时,如果配制

的是天然培养基,则可加入富含生长因子的原料——酵母膏、玉米浆、肝浸液、麦芽

汁或其他新鲜的动植物组织浸液。如果配制的是组合培养基,则可加入复合维生素溶

液 (1)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 (2)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它们需要多种

生长因子,如乳酸细菌、各种动物致病菌、原生动物和支原体等

(3)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在其代谢活动中,会分泌出大量的维生

素等生长因子,因此,它们可以作为维生素等的生产菌。

四、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主要有几种?试比较它们的异同

答:P123 表5-5

五、何谓培养基?制备培养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是为人工培养微生物而制备的、提供微生物以合适营养条件的基质 基本原

则有的放矢 、营养协调、条件适宜、经济节约、无菌状态。

六、什么是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它们在微生物学工作中有何重要性?试各举一

例,并分析其原理。

答:选择培养基是通过加入不妨碍目的微生物生长而抑制非目的微生物生长的物

质以达到选择目的的培养基。分离真菌用的马丁氏培养基中加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孟非

拉红、链霉素和金霉素,分离产甲烷菌用的培养基加有抑制真菌的青霉素,可通过加

入目的微生物特别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使他们加富以达到选择目的。鉴定培养基是一类

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化学物质而将目的或对象微生物的菌落与同一平板上的其他微

生物区别开来的培养基,EMB培养基在饮用水、牛乳的细菌学检查以及遗传学研究上

有着重要的用途。

七、为什么必须调节培养基的pH?常用来调节培养基pH的物质有哪些?

答:各类微生物都有其各自生长的PH范围,必须调节培养基的pH以保证微生物能良好的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NaOH,HCl,微生物在代谢过称中产生使培养基pH改变的代谢产物,可加入缓冲液或微溶性碳酸盐。

第六章

一、什么是发酵?什么是呼吸?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发酵:有机物脱下的氢不经过电子传递链的传递,而是直接交给另一个内源有机物,同时获得少量能量的过程。呼吸:是指从葡萄糖或其他有机质脱下的电子(氢)经过一系列载体最终传递给外源分子氧或其他氧化型化合物并产生较多ATP的生物氧化过程。两者的主要区别:有机质脱下的电子(氢)是不是直接传给外源分子。

二、什么是无氧呼吸?有什么特点?试述几种主要类型的无氧呼吸及有关细菌与它们的作用。

答:无氧呼吸也称厌氧呼吸,它是指在厌氧条件下,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以外源无机氧化物或有机氧化物作为末端氢(电子)受体时发生的一类产能效率低的特殊呼吸。主要类型:①硝酸盐呼吸:又称为反硝化作用,进行此呼吸的都是兼性厌氧细菌,大肠杆菌也是一种反硝化细菌。此外还有生丝微菌属、莫拉氏菌属和螺菌属一些成员。反硝化作用在农业上是不利的,但促进了自然界氮循环。在污水处理系统中,通过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作用可进行污水脱氮,对环境保护有重大意义。但另一方面,通过阳光的照射,N2O可以转变为NO,NO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可生成亚硝酸盐(酸雨)另外,NO、N2O等还具有温室效应。②硫酸盐呼吸:又称硫酸盐还原。进行此呼吸的细菌都是严格厌氧的古菌。硫酸盐呼吸的产物是H2S所以不仅造成水体和大气的污染,还引起埋于土壤或水底的金属管道与建筑构件的腐蚀。但硫酸盐能还原细菌有清除金属离子和有机物污染的作用。硫酸盐呼吸在生态学上有着特殊意义,它参与了自然界的硫素循环,作为一类耗氢细菌,硫酸盐还原细菌单独或与其他细菌联合还有促进厌氧环境有机物质循环的作用。③硫呼吸:硫呼吸是元素异化性还原成H2S的过程。迄今所知的硫还原细菌主要是硫还原菌属和脱硫单胞菌属的成员。④碳酸盐呼吸:大多数产甲烷菌和产乙酸菌中的同型产乙酸菌为这类细菌,它们都是专性厌氧细菌,在厌氧生境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产甲烷菌,它作为厌氧生物链中的最后一个成员,在自然界的沼气形成以及环境保护的厌氧消化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第七章

一、试比较下列各组名词

同步培养和非同步培养:能使培养物中所有微生物细胞都处于相同的生长阶段的培养方法是同步培养;使培养物中的微生物细胞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的培养方法为 非同步培养 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分批培养是指将微生物置于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经过培养生长,最后一次收获的培养方式。连续培养是在一个恒定容积的流动系统中培养微生物,一方面以一定速率不断加入新的培养基,另一方面又以相同的速率流出培养物,以使培养系统中的细胞数量和营养状态保持恒定,即处于稳态。 灭菌、消毒和反腐:能够杀死或消除材料或物体上全部微生物的方法为灭菌;能够杀死、消除或降低材料或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不致引起疾病的方法为消毒;能够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但不能杀死微生物群体的方法为防腐 除菌和抗除菌为杀死有害细菌。抗菌为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个体生长和群体生长:

二、什么是纯培养?什么是混菌培养?纯培养如何获得?

答:在试验条件下从一个单细胞繁殖得到的后代为纯培。将集中微生物同时接种到一个培养体系中,或者直接利用环境中的微生物,称为混菌培养。 方法有显微操作法,即在显微镜下直接挑取单个细胞进行培养。也用稀释涂布法或稀释倒平板法或划线法来分离、纯化微生物。

三、试述细菌群体生长规律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答: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细菌的接合,转化,传导:接合:指供体菌和受体菌的完整细胞相互直接接触,通过接触而进行较大片段的DNA传递。转化:受体细胞从外界直接吸收来自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并与其染色体同源片段进行遗传物质交换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特性。传导:通过完整缺陷或部分缺陷噬菌体为媒介,把一个细胞的DNA片段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并使后者发生遗传变异的过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氨化作用:含氮有机物被生物分解产生氨的过程。脱硫作用:动物、微生物及植物残体中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中的硫被还原为H2S并被释放到环境中的过程。同化硝酸盐还原:是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和氨,氨被同化为氨基酸的过程。Ames试验:由美国Ames教授与1975年建立。其原理是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发生回复突变的性能检测物质的致突变性

第十章

一、微生物为什么能降解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答:(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微生物个体小,比表面积大,代谢速率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代谢类型多样,繁殖快,易变异,适应性强。(二)质粒、降解性质粒:许多微生物的细胞中含有质粒。有一种质粒上存在降解基因,编码降解酶,这种质粒称为降解质粒,它在某些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共同代谢作用(协同代谢)微生物在可用碳源和能源的基质上生长时,伴随着一种非生长物质的不完全转化,这一转化为其他微生物创造了条件,时期进一步分解,从而使原来不能降解的物质被降解了,这种通过微生物彼此间的相互配合,完成对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的现象称为共同代谢。

二、理解微生物在环境中是一把“双刃剑”(特例“汞”)

答:微生物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微生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医药、环保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微生物也有可能引起毁灭性的灾害。

三、理解脱氮机制及其在环境中的重要性(或许有更好的答案)

答:环境中氮超标引起富营养化。NO和N2O引起酸雨和温室效应。污水中含氮物质主要是有机氮和无机氮,其中有机氮被异养菌分解最终转化成无机氮。污水脱氮的基本原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作用:①氨化作用:主要是由异养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含氮有机物进行的脱氨基作用,从而将从而将有机氮转化为氨;②硝化作用:由硝化细菌完成,硝化细菌能够利用还原态无机氮化合物进行化能自养生长,生长速率很慢,硝化细菌生命活动的强弱称为污水脱氮的关键步骤之一;③反硝化作用:是在反硝化

细菌的作用下,以硝酸盐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而进行的无氧呼吸过程,结果使硝酸盐逐渐还原成NO、N2O,最终变成N2,从而将含氮物质从污水处理系统中排出。这是消除污水中含氮物质的最后步骤,既可消除污水中的氮,又可以恢复环境的pH稳定性。示意图见书P295

四、理解生物除磷机制及其重要性

答: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素,还可污染饮用水,引起公共卫生问题。污水中的磷主要通过除磷细菌进行生物去除,称EBPR系统。与生物除磷直接相关的是一类被称为聚磷菌的细菌,它含磷量高,现在一般认为生物除磷的机制是在厌氧条件下快速吸收有机物如乙酸盐,以此来合成PHA,但这种生物合成并不是支持细胞生长速率,而是作为一种能量储备。此时,利用细胞中原有的多聚磷酸盐作为能量,它分解产生的正磷酸盐被释放到液体环境中。随后在缺乏然后有机物的好氧区,细胞利用储备的PHA作为碳源和能源来生长并大量吸收污水中的磷酸盐来合成多聚磷酸盐。当污水进入沉淀池,含有大量的磷活性污泥下沉,并随污泥排出,从而实现生物除磷。

微生物

第一章

一.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有哪些特点?

答:类群:1.真核细胞型2.原核细胞型: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式体 3.

非细胞型:病毒 特点:1.体小,面积大 2.吸收多,转化快 3.生长旺,繁殖快 4.分布广,

种类多 5.适应强,易变异

第二章

一.比较下列各队名词

1、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无染色体,

其细胞核为拟核,细胞内没有恒定的内膜系统,核糖体为70S型,大多为单细胞微生物。真

核微生物:有明显细胞核,有各种细胞器,核糖体为80S型。

2、真细菌与古菌:相同点: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RNA

聚合酶和真核细胞的相似,DNA具有内含子并结合组蛋白。 不同点:细胞膜中的脂质是不

可皂化的,细胞壁不含肽聚糖等。

3、脂多糖和脂多糖层: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层外的一个膜样的,由磷脂双

分子层、脂蛋白与脂多糖组成的外膜,因含脂多糖,也常称为脂多糖层。脂多糖为含糖和

脂质的化合物在组成上糖的分量多于脂故名。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的一种主要成分。

二.比较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并说明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研究发现细菌对革兰氏染色的反应主要与其细胞壁结构有关。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

的含量与交联程度都比较高,肽聚糖层多,所以细胞壁较厚,壁上的间隙小,媒染后

结晶紫-碘复合物就不易被洗脱出细胞壁,加上它基本上不含脂质,乙醇洗脱时细胞

壁非但没有出现缝隙,反而使肽聚糖层的网孔因脱水而通透性变得个更小,结果蓝紫

色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就留在细胞内而使细胞呈蓝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的肽聚糖含

量和交联程度较低,层次也少,故其壁较薄,壁上的孔隙较大,再加上细胞壁的脂质

含量高乙醇洗脱后,细胞壁因脂质被溶解而孔隙更大,所以结晶紫-碘复合物极易脱

出细胞壁,乙醇脱色后细胞壁成无色,经过番红复染,结果就呈现红色。

三、细菌荚膜依据其存在的特点可分为几种类型,有什么功能?

答:类型:按其有无固定层次、层次厚度可分为大荚膜、微荚膜、黏液层、菌胶

团;保护功能、贮藏养料、作为透性屏障和离子交换系统、表面附着产物、细胞信息

识别作用、堆积代谢产物。

四、什么叫菌落?怎样识别细菌和放线菌的菌落?

答:菌落:单个微小的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便会以此母细胞为中心

产生大量的细胞而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

称为菌落。区别:细菌菌落:湿润、粘稠,易挑起(菌体和基质结合不紧密),质地

均匀及菌落各部位的颜色一致等。放线菌菌落:干燥,不透明,不易挑起(因为基内

菌丝伸入培养基中与之较紧密结合在一起)上覆不同颜色的干粉(孢子),表面质地

致密,丝绒状或有褶皱,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常因基内菌丝和孢子所产色素各异而不同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真菌:有发达菌丝,无叶绿体,普遍以产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种形式进行繁殖的营

腐生或寄生生活,靠渗透作用自体外吸收营养的异养型真核微生物。酵母菌:一群常

以裂殖或芽殖来进行无性繁殖的能发酵糖类产能,生活在含糖量高、较酸的水环境下

的单细胞真菌。

二、试述酵母菌菌落的特征

答:表面湿润粘稠、与培养基质结合不紧密,大而突起、较透明、生长快、颜色

单一多为乳白色个别为红色或黑色、常带有酒香味。

三、试述霉菌的细胞结构特征(P74,此题不确定)

答:霉菌细胞相互间为丝状交织,(高倍镜下)细胞大有模糊轮廓细胞生长速度

一般较快。

四、说出3~4种常见霉菌的主要特征(P75)

答:青霉:分生孢子梗多次分支成扫帚状,有菌丝横隔,无性孢子为分生孢子串

生,有性生殖为子囊孢子(闭囊壳)分生孢子梗基部有特化的细胞,称足细胞。根霉:

孢囊梗成群,无菌丝横隔,无性孢子为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为接合孢子,有囊托,有

假根,有匍匐枝。曲霉:分生孢子顶端膨大成顶囊,无性孢子为分生孢子,串生,有

性生殖为子囊孢子(闭囊壳)毛霉:孢囊梗单生或分枝少,无菌丝横隔,无性孢子为

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为接合孢子,无囊托,无假枝,无匍匐枝。

五、试列表说明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两者间的相似之处又有哪些方

面?(P60)

答:真核微生物:有核膜、核仁,细胞器,80S核糖体,细胞膜没有参与呼吸与光合作

用的成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呼吸与光合作用在细胞器上进行,细胞壁主要有纤维

素组成,细胞较大,无固氮能力. 原核微生物:无核膜、核仁,DNA含量高,70S核糖体,

无细胞器,呼吸和光合作用在细胞膜上进行,不进行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细胞壁主要

成分为肽聚糖,细胞较小, 有固氮能力.相似之处:遗传物质都是DNA

第四章

一、试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和功能。

答:主要化学组成:病毒的基本化学组成为核酸和蛋白质(有的病毒还有脂质、

糖类等其他组分) 功能:

二、比较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的不同

答:被烈性噬菌体感染的细胞在噬菌体完成增殖后会裂解死亡,噬菌体的DNA

可以自行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温和噬菌体不仅能以裂解循环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外,

还可将DNA整合到宿主菌的基因组上而与细菌共存,不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

合成,但可随着宿主菌基因的复制而同步复制,并随着宿主细胞分裂,平均分配到子细

胞中.

三、溶源性细菌有哪些特点?溶源性细菌如何检出?

答:溶源性细菌有原噬菌体,特点:①具有遗传的、产生原噬菌体的能力。 ②裂

解:在某些情况下,溶源性细菌培养物中会有很小一部分细胞,由于原噬菌体在脱离整

合状态转入裂解性周期增殖,产生大量子噬菌体而导致细菌细胞裂解 ③免疫性: 对

赋予其溶源性的噬菌体及其相关的噬菌体有免疫性 ④复愈 经过诱发裂解后存活

下来的少数细菌中,有些会失去其原有的原噬菌体而复愈 ⑤溶源性转变: 细菌因

温和噬菌体感染溶源化时获得的新性状的现象 ⑥局限性转导: 指整合到一个细菌

基因组中的噬菌体DNA吧宿主菌个别邻近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细菌中的现象.

检出:可将少量待检测菌与大量敏感性指示菌混合,涂布于琼脂平板上,培养一端时间

后溶源菌长出菌落,由于溶源菌在生长过程中有极少数个体会自发裂解,产生的噬菌体

可侵染溶源菌周围敏感性指示菌菌苔,这样会产生一个个中央为溶源菌小菌落,周围有

透明圈的特殊噬菌斑。

四、什么是噬菌斑(蚀斑、感染病灶和坏死斑)?

答:噬菌斑:一定量经稀释的噬菌体悬液与高浓度敏感菌悬液及半固体琼脂培养

基混合均匀,倒入含底层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在细菌菌苔上会

出现一个个圆形局部透明区域,即噬菌斑。蚀斑:一些动物病毒在动物细胞或组织系

统培养时由于受病毒感染细胞裂解,出现与噬菌斑类似的蚀斑或空斑。如果是肿瘤病

毒,细胞不是被溶解,而是生长速率增加,导致受感染细胞堆积起来形成类似于菌落

的感染病灶。坏死斑:一些植物会在茎、叶等植物组织上形成一个个褪绿或坏死的斑

块,称坏死斑或枯斑。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微量元素:对微生物而言,需要浓度在10ˉ8~10ˉ6mol/L范围内的元素称为微

量元素。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所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水活度:水活度用相同温

度下,溶液或物质上面空气的蒸汽压与纯水蒸汽压之比表示,纯水的水活度为1,有

溶质时,水活度就低于1。碳氮比:严格地说碳氮比是指培养基所含碳源中碳原子物

质的量与氮源中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光能自养微生物:指利用光作为能源,以CO2

为基本碳源,还原CO2的氢供体是还原态无机化合物的微生物,且它们都含一种或

几种光合色素。光能异养微生物:指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碳化物作为碳源与氢供体营

光合生长的微生物,有别于利用CO2作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型。化能自养微生物:指利

用无机化合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以CO2作为碳源生长的微生物。化能异养

微生物:指以有机碳化物作为能源,碳源和氢供体也是有机碳化物的微生物。腐生:

生物分解有机物或已死的生物体,并摄取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生活方式。寄生:即两种

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

的关系称为寄生自由扩散:是物质非特异地由浓度较高一侧被动或自由地透过细胞膜

向浓度较低一侧扩散的过程,其驱动力是细胞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即浓度梯度,不

需要由外界提供任何形式的能量。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参与的逆浓度梯度的物质

转运方式,需要外界提供能量。载体蛋白:与物质结合并载运它们的膜蛋白。基因转

位:是物质在运输的同时由于受到化学修饰而源源不断进入细胞的一种运输方式。合

成培养基:是通过顺序加入准确称量的高纯化学试剂与蒸馏水配制而成的,所含成分

包括微量元素在内,以及它们的量都是确切知道的培养基(化学成分确定的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是采用动植物组织或微生物细胞或它们的提取物或粗消化产物配制而成

的培养基。(化学成分不确定的培养)半合成培养基:是采用一部分天然有机物作碳

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然后加入适量的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培养基(化学成分部分确

定)。 固体培养基: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都可以称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

把少量的凝固剂加入到液体培养基中制成的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呈液态的培养基。

二、异养微生物与自养微生物的能源物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不同。自养型的能源物质,是无机物,异养型的能源物质,是有机物。

三、什么是生长因子,它包括哪些物质?是否任何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如何满足

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要求?

答: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所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生长因子有维生素

氨基酸、嘌呤碱和嘧啶碱、卟啉及其衍生物、固醇、胺类、分支脂肪酸等。如何

满足:生长因子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微生物细胞重要化学物质如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

作为辅助因子如辅酶和辅基等的组分和参与代谢。在配制微生物培养基时,如果配制

的是天然培养基,则可加入富含生长因子的原料——酵母膏、玉米浆、肝浸液、麦芽

汁或其他新鲜的动植物组织浸液。如果配制的是组合培养基,则可加入复合维生素溶

液 (1)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 (2)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它们需要多种

生长因子,如乳酸细菌、各种动物致病菌、原生动物和支原体等

(3)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在其代谢活动中,会分泌出大量的维生

素等生长因子,因此,它们可以作为维生素等的生产菌。

四、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主要有几种?试比较它们的异同

答:P123 表5-5

五、何谓培养基?制备培养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是为人工培养微生物而制备的、提供微生物以合适营养条件的基质 基本原

则有的放矢 、营养协调、条件适宜、经济节约、无菌状态。

六、什么是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它们在微生物学工作中有何重要性?试各举一

例,并分析其原理。

答:选择培养基是通过加入不妨碍目的微生物生长而抑制非目的微生物生长的物

质以达到选择目的的培养基。分离真菌用的马丁氏培养基中加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孟非

拉红、链霉素和金霉素,分离产甲烷菌用的培养基加有抑制真菌的青霉素,可通过加

入目的微生物特别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使他们加富以达到选择目的。鉴定培养基是一类

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化学物质而将目的或对象微生物的菌落与同一平板上的其他微

生物区别开来的培养基,EMB培养基在饮用水、牛乳的细菌学检查以及遗传学研究上

有着重要的用途。

七、为什么必须调节培养基的pH?常用来调节培养基pH的物质有哪些?

答:各类微生物都有其各自生长的PH范围,必须调节培养基的pH以保证微生物能良好的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NaOH,HCl,微生物在代谢过称中产生使培养基pH改变的代谢产物,可加入缓冲液或微溶性碳酸盐。

第六章

一、什么是发酵?什么是呼吸?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发酵:有机物脱下的氢不经过电子传递链的传递,而是直接交给另一个内源有机物,同时获得少量能量的过程。呼吸:是指从葡萄糖或其他有机质脱下的电子(氢)经过一系列载体最终传递给外源分子氧或其他氧化型化合物并产生较多ATP的生物氧化过程。两者的主要区别:有机质脱下的电子(氢)是不是直接传给外源分子。

二、什么是无氧呼吸?有什么特点?试述几种主要类型的无氧呼吸及有关细菌与它们的作用。

答:无氧呼吸也称厌氧呼吸,它是指在厌氧条件下,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以外源无机氧化物或有机氧化物作为末端氢(电子)受体时发生的一类产能效率低的特殊呼吸。主要类型:①硝酸盐呼吸:又称为反硝化作用,进行此呼吸的都是兼性厌氧细菌,大肠杆菌也是一种反硝化细菌。此外还有生丝微菌属、莫拉氏菌属和螺菌属一些成员。反硝化作用在农业上是不利的,但促进了自然界氮循环。在污水处理系统中,通过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作用可进行污水脱氮,对环境保护有重大意义。但另一方面,通过阳光的照射,N2O可以转变为NO,NO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可生成亚硝酸盐(酸雨)另外,NO、N2O等还具有温室效应。②硫酸盐呼吸:又称硫酸盐还原。进行此呼吸的细菌都是严格厌氧的古菌。硫酸盐呼吸的产物是H2S所以不仅造成水体和大气的污染,还引起埋于土壤或水底的金属管道与建筑构件的腐蚀。但硫酸盐能还原细菌有清除金属离子和有机物污染的作用。硫酸盐呼吸在生态学上有着特殊意义,它参与了自然界的硫素循环,作为一类耗氢细菌,硫酸盐还原细菌单独或与其他细菌联合还有促进厌氧环境有机物质循环的作用。③硫呼吸:硫呼吸是元素异化性还原成H2S的过程。迄今所知的硫还原细菌主要是硫还原菌属和脱硫单胞菌属的成员。④碳酸盐呼吸:大多数产甲烷菌和产乙酸菌中的同型产乙酸菌为这类细菌,它们都是专性厌氧细菌,在厌氧生境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产甲烷菌,它作为厌氧生物链中的最后一个成员,在自然界的沼气形成以及环境保护的厌氧消化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第七章

一、试比较下列各组名词

同步培养和非同步培养:能使培养物中所有微生物细胞都处于相同的生长阶段的培养方法是同步培养;使培养物中的微生物细胞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的培养方法为 非同步培养 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分批培养是指将微生物置于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经过培养生长,最后一次收获的培养方式。连续培养是在一个恒定容积的流动系统中培养微生物,一方面以一定速率不断加入新的培养基,另一方面又以相同的速率流出培养物,以使培养系统中的细胞数量和营养状态保持恒定,即处于稳态。 灭菌、消毒和反腐:能够杀死或消除材料或物体上全部微生物的方法为灭菌;能够杀死、消除或降低材料或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不致引起疾病的方法为消毒;能够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但不能杀死微生物群体的方法为防腐 除菌和抗除菌为杀死有害细菌。抗菌为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个体生长和群体生长:

二、什么是纯培养?什么是混菌培养?纯培养如何获得?

答:在试验条件下从一个单细胞繁殖得到的后代为纯培。将集中微生物同时接种到一个培养体系中,或者直接利用环境中的微生物,称为混菌培养。 方法有显微操作法,即在显微镜下直接挑取单个细胞进行培养。也用稀释涂布法或稀释倒平板法或划线法来分离、纯化微生物。

三、试述细菌群体生长规律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答: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细菌的接合,转化,传导:接合:指供体菌和受体菌的完整细胞相互直接接触,通过接触而进行较大片段的DNA传递。转化:受体细胞从外界直接吸收来自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并与其染色体同源片段进行遗传物质交换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特性。传导:通过完整缺陷或部分缺陷噬菌体为媒介,把一个细胞的DNA片段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并使后者发生遗传变异的过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氨化作用:含氮有机物被生物分解产生氨的过程。脱硫作用:动物、微生物及植物残体中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中的硫被还原为H2S并被释放到环境中的过程。同化硝酸盐还原:是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和氨,氨被同化为氨基酸的过程。Ames试验:由美国Ames教授与1975年建立。其原理是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发生回复突变的性能检测物质的致突变性

第十章

一、微生物为什么能降解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答:(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微生物个体小,比表面积大,代谢速率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代谢类型多样,繁殖快,易变异,适应性强。(二)质粒、降解性质粒:许多微生物的细胞中含有质粒。有一种质粒上存在降解基因,编码降解酶,这种质粒称为降解质粒,它在某些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共同代谢作用(协同代谢)微生物在可用碳源和能源的基质上生长时,伴随着一种非生长物质的不完全转化,这一转化为其他微生物创造了条件,时期进一步分解,从而使原来不能降解的物质被降解了,这种通过微生物彼此间的相互配合,完成对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的现象称为共同代谢。

二、理解微生物在环境中是一把“双刃剑”(特例“汞”)

答:微生物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微生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医药、环保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微生物也有可能引起毁灭性的灾害。

三、理解脱氮机制及其在环境中的重要性(或许有更好的答案)

答:环境中氮超标引起富营养化。NO和N2O引起酸雨和温室效应。污水中含氮物质主要是有机氮和无机氮,其中有机氮被异养菌分解最终转化成无机氮。污水脱氮的基本原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作用:①氨化作用:主要是由异养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含氮有机物进行的脱氨基作用,从而将从而将有机氮转化为氨;②硝化作用:由硝化细菌完成,硝化细菌能够利用还原态无机氮化合物进行化能自养生长,生长速率很慢,硝化细菌生命活动的强弱称为污水脱氮的关键步骤之一;③反硝化作用:是在反硝化

细菌的作用下,以硝酸盐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而进行的无氧呼吸过程,结果使硝酸盐逐渐还原成NO、N2O,最终变成N2,从而将含氮物质从污水处理系统中排出。这是消除污水中含氮物质的最后步骤,既可消除污水中的氮,又可以恢复环境的pH稳定性。示意图见书P295

四、理解生物除磷机制及其重要性

答: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素,还可污染饮用水,引起公共卫生问题。污水中的磷主要通过除磷细菌进行生物去除,称EBPR系统。与生物除磷直接相关的是一类被称为聚磷菌的细菌,它含磷量高,现在一般认为生物除磷的机制是在厌氧条件下快速吸收有机物如乙酸盐,以此来合成PHA,但这种生物合成并不是支持细胞生长速率,而是作为一种能量储备。此时,利用细胞中原有的多聚磷酸盐作为能量,它分解产生的正磷酸盐被释放到液体环境中。随后在缺乏然后有机物的好氧区,细胞利用储备的PHA作为碳源和能源来生长并大量吸收污水中的磷酸盐来合成多聚磷酸盐。当污水进入沉淀池,含有大量的磷活性污泥下沉,并随污泥排出,从而实现生物除磷。


相关内容

  • 2016年生物高考总结及反思生物教研组
  • 2016年生物高考总结及反思 溆浦二中 生物教研组 2016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我们学校共5个理科班参加高考,其中理(1)班所取得成绩最好,其次是理(2)班,再次是理(3).理(4).理(5)班.这5个班在高考中的表现还算满意,也是对我们老师和学生三年来的付出有了个好的结果.现将高三工作过程总结如下 ...

  • 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
  • 一.教学目标 1.对本单元的内容有总体的认识并加以巩固:了解微生物的概貌,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扩展对生命体共同特征的认识. 2.指导学生加强各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能力,养成自主复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准备 学生单元复习提纲.学生单元练习卷.实物投影仪 ...

  • 高三生物复习计划[1]6
  • 2011届高三生物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技巧.通过高三生物总复习,处理好教材,揭示单点知识.知识结构.知识网络三个层次的内涵及逻辑联系.把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发展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 ...

  • 高三生物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 高三上期生物教学总结 上学期我担任高三8.9.11三个理科班生物教学,由于是接别人的班,所以有一阶段属于熟悉学生情况,另外学生差异较大,所以在教学方面那下了一番功夫.回顾上学期的工作,有成功的做法也有需要加强的地方,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从三大方面作一小结: 一.有效做法 (一)用有所作为的态度去面 ...

  • 2015-2016第一学期高三生物备课组工作总结
  •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生物 备课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即将结束,为了更好的迎接2016年高考,现把本期高三备课组工作做一总结. 一.明确了目标 开学初,经过充分计论,本备课组制订了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分析了近五年来理综生物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和变化趋势,结合2015年高考生物的得失,针对本届 ...

  • 构建高中生物知识网络结构的四种策略
  • [摘 要]总结了几种以点带面的发散思维的方法,让学生逐渐懂得从多个方向分析问题和复习知识点,构建生物知识网络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将琐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生物 知识网络 关键词衍射法 概念延伸法 习题概况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

  •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特点及学法指导
  • 不少人认为学习生物学只是记一记,做做题,应付考试很容易.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学习生物,单靠死记是绝不可能学好的.必须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有可能真正学好生物. 一.高中生物的学习内容及学科特点 要想学好生物,必须先要对生物学有个很好的认识,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 ...

  • 高三生物复习备考计划
  • 高三生物复习备考计划 一.高三生物复习的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新的生物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大纲和生物考试大纲为依据,充分挖掘生物教学层面的教学潜力和知识点的融合.提高学生能力为复习思路,以充分挖掘本届高三学生的学习潜力,大面积提高生物科学习成绩为目标,争取在2007年的高考中勇创辉煌,为进 ...

  • 2016-2017学年高三生物复习备考计划
  • 高三生物复习备考计划 一.高三生物复习的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新的生物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大纲和生物考试大纲为依据,充分挖掘生物教学层面的教学潜力和知识点的融合.提高学生能力为复习思路,以充分挖掘本届高三学生的学习潜力,大面积提高生物科学习成绩为目标,争取在2007年的高考中勇创辉煌,为进 ...

  • 2011届高三第二学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 高三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张冬梅 进入3月份后,高三第一轮复习已接近尾声,我校高三生物即将进入第二轮复习,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生物科的第二轮复习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们的生物成绩稳步提高?针对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制订本届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扣基础,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