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委员会及调解员奖励办法

(1991年7月12日司法部令第15号发布)

第一条  为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建设,鼓励先进,调动调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维护社会安定,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规定的奖励适用于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

第三条  奖励必须实事求是,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  奖励条  件

符合下列条  件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给予集体奖励:

1.组织健全,制度完善;

2.调解纠纷和防止民间纠纷激化工作成绩显著,连续三年无因民间纠纷引起的刑事案件、自杀事件和群众性械斗;

3.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预防民间纠纷效果显著;

4.积极向村(居)民委员会报告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情况,为减少纠纷发生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作出突出成绩。

符合下列条  件之一的人民调解员,给予奖励:

1.长期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维护社会安定、增进人民团结作出突出贡献者;

2.在防止民间纠纷激化工作中,积极疏导,力排隐患,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舍己救人,对制止恶性案件发生或减轻危害后果作出突出贡献者;

3.在纠纷当事人准备或正在实施自杀行为的紧急时刻,及时疏导调解,采取果断措施,避免当事人死亡的;

4.刻苦钻研人民调解业务,认真总结人民调解工作经验,勇于改革开拓,对发展人民调解工作理论,丰富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作出突出贡献者;

5.忠实于法律、忠实于事实、忠实于人民利益,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事迹突出者;

6.及时提供民间纠纷激化信息,为防止或减轻因民间纠纷激化引起的重大刑事案件、群众性械斗事件发生,作出较大贡献者;

7.在维护社会安定、增进人民团结等其它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者。

第五条  奖励分为: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模范人民调解员;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优秀人民调解员;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进人民调解员。

事迹特别突出、贡献特别大的集体或个人,给予命名表彰。

第六条  对受集体奖励者发给奖状或锦旗;对受个人奖励者发给奖状、证书和奖金。

第七条  奖励的审批权限

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模范人民调解员以及集体和个人的命名表彰,由司法部批准。

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优秀人民调解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批准。

地(市)、县级司法局(处)表彰的统称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先进人民调解员,分别由地(市)、县级司法局(处)批准。

第八条  凡报上一级机关批准奖励的集体或个人,呈报机关应当报送拟表彰奖励的请示报告、事迹材料和奖励审批表。

第九条  奖励工作具体事项,由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基层工作部门商政工(人事)部门办理。

第十条  表彰奖励集体和个人,地(市)、县级司法局(处)每一年或两年一次,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每两年一次,司法部每四年一次。对有特殊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可随时表彰奖励。

对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牺牲的调解人员,符合本办法奖励条  件的,应追授奖励。

第十一条  凡发现受奖者事迹失实、隐瞒严重错误骗取荣誉的,或授予称号后犯严重错误,丧失模范作用的,由批准机关撤销其称号,并收回奖状、证书或锦旗。

第十二条  奖励经费按司法部、财政部(85)司发计财字384号《关于修订司法业务费开支范围的规定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由批准奖励机关编造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列入调解费开支。

第十三条  按本办法受过奖励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仍可受各级人民政府依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十三条  的规定给予的表彰和奖励。

第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根据本办法可以制定实施细则,报司法部备案。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1年7月12日司法部令第15号发布)

第一条  为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建设,鼓励先进,调动调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维护社会安定,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规定的奖励适用于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

第三条  奖励必须实事求是,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  奖励条  件

符合下列条  件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给予集体奖励:

1.组织健全,制度完善;

2.调解纠纷和防止民间纠纷激化工作成绩显著,连续三年无因民间纠纷引起的刑事案件、自杀事件和群众性械斗;

3.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预防民间纠纷效果显著;

4.积极向村(居)民委员会报告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情况,为减少纠纷发生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作出突出成绩。

符合下列条  件之一的人民调解员,给予奖励:

1.长期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维护社会安定、增进人民团结作出突出贡献者;

2.在防止民间纠纷激化工作中,积极疏导,力排隐患,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舍己救人,对制止恶性案件发生或减轻危害后果作出突出贡献者;

3.在纠纷当事人准备或正在实施自杀行为的紧急时刻,及时疏导调解,采取果断措施,避免当事人死亡的;

4.刻苦钻研人民调解业务,认真总结人民调解工作经验,勇于改革开拓,对发展人民调解工作理论,丰富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作出突出贡献者;

5.忠实于法律、忠实于事实、忠实于人民利益,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事迹突出者;

6.及时提供民间纠纷激化信息,为防止或减轻因民间纠纷激化引起的重大刑事案件、群众性械斗事件发生,作出较大贡献者;

7.在维护社会安定、增进人民团结等其它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者。

第五条  奖励分为: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模范人民调解员;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优秀人民调解员;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进人民调解员。

事迹特别突出、贡献特别大的集体或个人,给予命名表彰。

第六条  对受集体奖励者发给奖状或锦旗;对受个人奖励者发给奖状、证书和奖金。

第七条  奖励的审批权限

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模范人民调解员以及集体和个人的命名表彰,由司法部批准。

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优秀人民调解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批准。

地(市)、县级司法局(处)表彰的统称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先进人民调解员,分别由地(市)、县级司法局(处)批准。

第八条  凡报上一级机关批准奖励的集体或个人,呈报机关应当报送拟表彰奖励的请示报告、事迹材料和奖励审批表。

第九条  奖励工作具体事项,由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基层工作部门商政工(人事)部门办理。

第十条  表彰奖励集体和个人,地(市)、县级司法局(处)每一年或两年一次,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每两年一次,司法部每四年一次。对有特殊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可随时表彰奖励。

对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牺牲的调解人员,符合本办法奖励条  件的,应追授奖励。

第十一条  凡发现受奖者事迹失实、隐瞒严重错误骗取荣誉的,或授予称号后犯严重错误,丧失模范作用的,由批准机关撤销其称号,并收回奖状、证书或锦旗。

第十二条  奖励经费按司法部、财政部(85)司发计财字384号《关于修订司法业务费开支范围的规定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由批准奖励机关编造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列入调解费开支。

第十三条  按本办法受过奖励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仍可受各级人民政府依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十三条  的规定给予的表彰和奖励。

第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根据本办法可以制定实施细则,报司法部备案。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关内容

  • 霍城镇人民调解员管理办法
  • 霍城镇人民调解员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规范 人民调解工作,充分调动基层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人民调解员,是指经群众选举或者 接受聘 ...

  • 2012综治考评办法
  • 咸清办发[2012]26号 中共清坪镇委办公室 清坪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2年度综治维稳信访 工作绩效考核方案>的通知 各村支部.村民委员会.镇直各单位: 现将<2012年度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绩效考核方案>印发 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清坪镇2012 ...

  • 综治平安建设知识竞赛参考资料
  • 综治平安建设知识竞赛参考资料 (一)综治平安建设综合知识 1.我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是以邓小平同志为 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 2.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建立和保持良好社会治安秩 序.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方针,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 根本出路. ...

  • "以奖代补"促调解成功
  • "我们两家发生毛竹山界限纠纷,闹了不少矛盾,找村里的调解员调解,不出一分钱就调解好了."3日,建阳市黄坑镇新峰村的林少敏和宣金达向记者夸奖村里的调解员. "以前调处纠纷,只是凭良心干活,疑难案子谁都不想接.现在政府又发奖状又给钱,大家抢着干,而且比赛调解成功率.&quo ...

  • 2012年综治工作总结
  • 一、基本情况××镇位于××县西北部,东连普安镇,南接大河镇,西靠独山县翁台乡,北临匀市阳和、基长乡。全镇辖22个行政村,170个村民小组,4355户,20558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9.5%,其中,布依族占总人口的78.5%,水族占总人口的18%,其他占总人口的3.5%。占地面积101.7平方公里 ...

  • 区司法局量化管理考核办法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建设高素质司法行政干警队伍,根据公务员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量化管理坚持公平、公开、监督与激励并重的原则。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对局各科、室、处、所及每位工作人员的考核。   第四条 量化管理考核年度 ...

  • "四个强化"拓展民调工作新亮点
  • "四个强化"拓展民调工作新亮点 巴中市巴州区司法局 巴中市巴州区地处大巴山南麓,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山区.2002年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我们认真贯彻中办.国办转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通过请动领导,联动部门, ...

  • 文化巷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度
  • 文化巷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度 一.领导责任制 1.社区要建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领导责任制.要把抓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确保一方平安,作为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之一,并同领导干部的年终考核和奖惩直接挂钩.领导干部要把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年度工作计划和述职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 2.社区在研究 ...

  • 综治日常工作制度
  • 综治日常工作制度 1.年度单位或乡镇综治维稳目标管理和领导责任制:确定年度综治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责任. 2.治安形势分析和报告制度:定期.不定期对治安形势.稳定形势进行分析,制订相应措施,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向上级通报情况和信息. 3.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治安问题查调处制度: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集中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