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知识要点概述     文章不是无情物,记叙文固然需要感情,议论文也需要感情,说明文同样需要感情。介绍一件产品,讲述一种道理时,多投入一些感情,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叶圣陶写《景泰蓝的制作》,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这一手工艺品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充满着对制作手工艺品的工人那种高超技艺的钦佩与赞叹之情。我们阅读时也受到感染。    带感情说明事物,首先是作者对说明对象要有真情实感。对说明的事物或喜欢,或赞叹,或羡慕,你才能去关注它,观察了解它,才能真正把握住特点。贾祖璋是因为荔枝是鲜美的水果,才写《南州六月荔枝丹》把它介绍给大家。叶圣陶是因为赞叹苏州园林的独特情趣与建筑设计,才写出很美的《苏州园林》。    带感情说明,还表现在作者对事物最突出或美好的方面进行具体生动地说明。    使说明文形象生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穿插传说、趣闻,以丰富内容    生动地说明,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穿插一些生动的传说和典故。这样写,不仅可以充实所说明的内容,丰富知识,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增强了表现力。如初中语文课文《死海不死》说明”死海”里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引用了2000多年前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的故事,既让人了解了有关死海的科学知识,又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这段文字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二、适当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    例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中国石拱桥》)    这是用描写的方式介绍卢沟桥上的狮子,使人看到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三、灵活应用说明方法    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有句名言:“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的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在说明文中,要想正确地介绍事物,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就必须讲究说明的方法。以下就常用的说明方法来谈谈。    1、诠释与下定义。    诠释是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成因、用途等等进行说明、解释。如:“蟋蟀,又名促织、蛐蛐,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是一种很常见的昆虫。体长15至20毫米左右,具有一般昆虫的所有特征:一对长长的丝状触须,一对油黑发亮的翅膀,三对强健善跳的足。雌蟋蟀翅很短,不会鸣叫。在腹部末端除了两根尾须外,还有一根长长的产卵器,这是它与雄蟋蟀外形上的最大区别,所以雌蟋蟀又俗称‘三尾子’。雄蟋蟀翅膀上长有发音器,两对翅膀一摩擦,便能发出洪亮的声音。”这是对蟋蟀的种种名称、属性、形状、类别进行解释,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下定义是针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作确切的说明,或对某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作确切的解说。下定义语言必须精练简洁,它的语句形式常常是:“某某是什么”,“某某怎么样”。如《食物从何处来》一文中对食物的说明就用了下定义的方法:“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又如教科书中对概念、定理、定律常用下定义的方法:“菱形是平面上四边相等的四边形。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它的面积等于两对角线长度的乘积的一半。”这是对菱形下定义。下定义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作判断,所以不能模棱两可。定义的高度概括建筑在对事物的本质透彻了解的基础上,如果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了解得若明若暗,下的定义一定不准确。    诠释和下定义可同时使用。可先定义,后诠释。一般说,下定义要求十分准确,要一言一概要,不能有某些疏漏。而诠释可就某些特征加以说明,比较灵活。     2、分类与举例。    把事物按一定的标准分成一类一类加以笼统地说明,就是分类说明法。有些事物比较复杂不容易说明清楚,根据具体情况分门别类,逐一说明,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就能如实显示。如历史学家吴晗介绍古代的服装,就用分类的方法。他在《古代的服装及其他》一文中说:“以质料而论,绸、缎、锦、绣、绡、绮等等都是统治阶级专用的,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以此,布衣就成为贫民百姓的代名词了。有些朝代还特地规定,做买卖的有钱人,即使买得起,也禁止使用丝质材料……”作者把衣裳按质料、颜色、花饰分成类别,每个类别里再说明什么等级的人用什么质料衣服,穿什么颜色的服装,哪些等级的人袍子上可饰花纹,哪些等级的人不能饰花纹。复杂的问题一经分类,就简单明确。运用分类的说明方法说明问题要注意把握分类的标准,说明某一事物如果一会儿以这个标准分类,一会儿以那个标准分类,那就混乱不堪。要能准确地给事物分类,就要了解事物的全貌和各部分各属什么类别。    举例说明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所以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物和事理时,常用这种方法。如说到听觉器官接受的声波有一定的频率范围时,就举人的耳朵接受哪个频率范围的声波为例进行说明,例子一举,抽象的道理就具体了,易懂了。举例要真实可信,不能凭想象,不能进行艺术加工,无根据地形容或夸张。例子要精选,要有代表性,确实能说明问题。    3、比较和比喻。    有比较才有鉴别。要解说清楚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常用比较的方法。或进行同类比较,或进行异类比较。同类比较是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同种类的事物进行比较,揭示它们的异同、优劣,帮助人们认识和区别。例如下面一段文字:“激光不是一种普通的光。它不仅能烧掉玩具坦克,而且能击毁真坦克、真飞机甚至导弹和卫星。区区一束光线,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威力?还是让我们看看它的'脾气'吧。首先,激光是一种颜色的单纯光,而我们平常看见的光,是各种颜色混合起来的。比如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就可以看出它是含有七种颜色的光。其次,激光有很好的方向性,发射角极小,简直可以说是平行光;而我们平常见到的灯光,却是向四面八方发光的。再次,激光的亮度非常高。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发出的光,有人形容它比一千个太阳还亮,而强的激光,竟比太阳亮一百亿倍以上。”为了说明白激光的特征,短短二百多字,多次用了比较的方法。特征突出,容易理解。    比喻说明也是常用的一种说明方法。例如《看云识天气》大量运用了这种说明方法。如说明天上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云,就用了种种比喻,说云彩,“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天上的云不易说清楚,用了比喻,不仅可把云的万千姿态说明白,而且还生动形象。使用这种方法特别要注意贴切,注意慎用。如果人们对你要说明的事物并不陌生,一点就明的,那就不一定用比喻。    4、数字和图表。    为了把事物说明白,使人们有清晰的印象,文章常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例如要说明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不用数字就难以说具体,用数字效果就大不一样。《噪声之害》短文中这样说:“噪声是‘分贝’计量的。人体健康要求的声音标准一般在40分贝以下。50至85分贝时,人们的交谈和安静的环境就受到破坏;超过85分贝,人体健康就要受到影响和损害;超过150分贝,耳膜会破裂,并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短短几句话,把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说得那么有层次,清楚、明白。    图表说明方法是借用插图、表格对事物进行说明,它的作用是使人一目了然。    除上述说明方法外,对比说明、引用说明等也常用。不管运用哪种说明方法解说事物,说明事理,都要有明确的目的,都要为说清楚事物、事理的特征、本质及规律性服务。                           写作专题训练    一、从自己熟悉的果木及果实中选取一种,抓住其主要特征,利用可查找的有关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800字。     提示:介绍果木,首先应选择自己所熟悉和喜爱的,这样写起来才会有亲切感。但这还不够,还必须搜集有关该果木的资料。在对某一果木有了充分的直接和间接的认识以后,就可以考虑选用哪些材料,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和行文结构。    二、以“……的自述”为题,介绍一种事物,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800字,注意语言的生动性。范文点评                        范文一   沙枣树    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可谓物产丰饶。有金色的玉米、墨绿色的葵花、通红的苹果……但最具塞外风格的,则是沙枣树。沙枣树,又叫桂香柳,是一种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内蒙、甘肃、青海等荒漠地区。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沙枣树曲折僵硬的身躯在春风吹拂下,也渐渐恢复了活力:皴裂的树皮,逐渐由古铜色变为浅黑色;脆硬的树枝逐渐变得柔韧,颜色也由干燥的红色变为青黑色;树枝上长出许多小叶芽,也泛起了微微的绿。过十来天,这些枝丫就逐渐长出了长圆状披针形的小叶,叶子上面脉络清晰,正面呈淡绿色,背面则呈现银白色。这是因为两面都有银白色鳞片的缘故。枝上生有许多坚硬的棘刺。大约再过一个月,小枝下部叶腋处便冒出了淡黄色的小花,这是沙枣花,呈喇叭状。由于沙枣花有浓郁的香味,人们常常把它摘下来。夹在书里,当书签用。沙枣花是风媒花,春末夏初强劲的塞北风,为沙枣花的授粉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沙枣花授粉后大约半个多月,花的后部就逐渐地鼓起来了,这就是刚刚形成的沙枣果。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绿色的小沙枣一点一点地长大。终于,9月,这个沙枣树一年最辉煌的时刻到了!一串一串金黄色的沙枣,高高地挂在枝头,引诱着过路的朋友--沙枣树要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贡献给人们!剥开沙枣金黄色的外衣,便露出了淡黄色颗粒状果肉,吃到嘴里,甜中带涩,别是一番滋味。但要留神,切勿贪吃,否则嗓子上边会由于积满了枣肉而发涩难忍,甚至发音变哑。沙枣的最里面是沙枣的核,十分坚硬,呈椭球状,略发红,上面布满了褐色的经线。    沙枣树生命力极强,是防风固沙的好树种。沙枣树的木材质地坚硬,所以又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沙枣可供生食,剩下的枣核,用线串起来,涂上颜色,又成为美观实用的门帘--沙枣树将它的一切,全献给了纯朴的塞北人。  百闻不如一见。朋友,如果在夏季,沙枣花会用醉人的芳香热情的迎接您的到来;如果在深秋,沙枣果将以独特的风味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评析] 沙枣树是河套平原诸多物产中最富塞外风格的一种树。正因为如此,作者才带着特有的感情来说明介绍这种树。作者用描写的语言勾画出沙枣树的形态和生长过程,突出了它的刚毅美;用赞美的语调说明它极强的生命力和功用,突出了它的精神美。最后以独具特色的沙枣花和沙枣果欢迎远方来客作结,又流露出对家乡的挚爱。爱家乡,向人介绍家乡特产,写家乡特产,当然就是赞美家乡。范文二                             电脑的自述    Hello,我的英文名叫肯皮特,中文简称电脑。我的祖籍在美国,我的曾祖父于1945年诞生在美国陆军委托宾西法尼亚大学,叫埃尼阿克。他的身价很贵,价值40万美元。他很强壮,重达30吨,长达30米,可是他的计算能力还很幼稚,比我差远了。但它要比人工计算快200000倍,所以在当时一下子轰动了全世界。其实呀,他还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可是这也不能全怪他老人家,谁不想为人类多做一些好事,可当时人们水平有限,没办法啦!    后来,一位出生于匈牙利的美籍数学家--冯o诺依曼见到我的曾祖父后,发现如果再增加一个器官,曾祖父会更实用,这就是存储器的由来了。它就像一本笔记本,记着输入的信息。有了存储器以后,就可以将程序记住,而后根据程序内容,进行处理工作,整个过程就显得简便多了。这样,我爷爷--第二代电脑就出世了。爷爷个子小多了,而且寿命和效率都比曾祖父提高了100多倍,使用范围也扩大了不少。当时,我曾祖父只限于科研、军事领域,而爷爷除了待在这些地方,商业、经济管理领域也有了他的足迹。随着爷爷一辈电脑可靠性的提高,价格的降低,大大促进了电脑的发展。我舅爷IBM7090电脑是第二代电脑的典型代表。    我的父辈就是1964年美国IBM公司生产的第一批集成电路电脑。集成电路,顾名思义,应当是许多电子元件放在一件东西上。它的体积比爷爷一辈电脑采用的晶体管缩小了许多,所以一台小集成电路电脑只需组装在一张写字台上边。     我是第四代电脑。制造者是美国一位年轻的物理博士--特德·霍夫。第四代电脑,其实就是微型电脑。出生于1978年的F8,那是我表哥,功能和曾祖父差不多,但体积是曾祖父的1/30000,重量不到半公斤,是曾祖父的1/60000,耗电量不到3瓦,只占曾祖父的1/50000还不到,而可靠性却提高了一万倍。也就是说,表哥出一次故障,曾祖父就要病一万次。    从我曾祖父诞生到现在,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和繁衍,我们电脑家庭已是子孙满堂,热闹非凡。如今的电脑几乎影响着现代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很潇洒地扮演着人类的各种角色,如电脑教师、电脑医生、电脑佣人等。在家庭中,电脑已成为九十年代的时髦追求。可以肯定地说,拥有我们,你才有资格拥抱未来。     [评析] 本文采用拟人手法来写,生动地说明了电脑的特点、用途,介绍了电脑发展和改进过程,条理清楚,语言准确。文章恰当地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说明的事物有鲜明深刻的印象。结尾展望了电脑发展的美好未来,给人以憧憬,是一篇不错的说明文。

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知识要点概述     文章不是无情物,记叙文固然需要感情,议论文也需要感情,说明文同样需要感情。介绍一件产品,讲述一种道理时,多投入一些感情,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叶圣陶写《景泰蓝的制作》,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这一手工艺品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充满着对制作手工艺品的工人那种高超技艺的钦佩与赞叹之情。我们阅读时也受到感染。    带感情说明事物,首先是作者对说明对象要有真情实感。对说明的事物或喜欢,或赞叹,或羡慕,你才能去关注它,观察了解它,才能真正把握住特点。贾祖璋是因为荔枝是鲜美的水果,才写《南州六月荔枝丹》把它介绍给大家。叶圣陶是因为赞叹苏州园林的独特情趣与建筑设计,才写出很美的《苏州园林》。    带感情说明,还表现在作者对事物最突出或美好的方面进行具体生动地说明。    使说明文形象生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穿插传说、趣闻,以丰富内容    生动地说明,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穿插一些生动的传说和典故。这样写,不仅可以充实所说明的内容,丰富知识,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增强了表现力。如初中语文课文《死海不死》说明”死海”里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引用了2000多年前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的故事,既让人了解了有关死海的科学知识,又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这段文字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二、适当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    例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中国石拱桥》)    这是用描写的方式介绍卢沟桥上的狮子,使人看到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三、灵活应用说明方法    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有句名言:“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的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在说明文中,要想正确地介绍事物,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就必须讲究说明的方法。以下就常用的说明方法来谈谈。    1、诠释与下定义。    诠释是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成因、用途等等进行说明、解释。如:“蟋蟀,又名促织、蛐蛐,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是一种很常见的昆虫。体长15至20毫米左右,具有一般昆虫的所有特征:一对长长的丝状触须,一对油黑发亮的翅膀,三对强健善跳的足。雌蟋蟀翅很短,不会鸣叫。在腹部末端除了两根尾须外,还有一根长长的产卵器,这是它与雄蟋蟀外形上的最大区别,所以雌蟋蟀又俗称‘三尾子’。雄蟋蟀翅膀上长有发音器,两对翅膀一摩擦,便能发出洪亮的声音。”这是对蟋蟀的种种名称、属性、形状、类别进行解释,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下定义是针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作确切的说明,或对某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作确切的解说。下定义语言必须精练简洁,它的语句形式常常是:“某某是什么”,“某某怎么样”。如《食物从何处来》一文中对食物的说明就用了下定义的方法:“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又如教科书中对概念、定理、定律常用下定义的方法:“菱形是平面上四边相等的四边形。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它的面积等于两对角线长度的乘积的一半。”这是对菱形下定义。下定义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作判断,所以不能模棱两可。定义的高度概括建筑在对事物的本质透彻了解的基础上,如果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了解得若明若暗,下的定义一定不准确。    诠释和下定义可同时使用。可先定义,后诠释。一般说,下定义要求十分准确,要一言一概要,不能有某些疏漏。而诠释可就某些特征加以说明,比较灵活。     2、分类与举例。    把事物按一定的标准分成一类一类加以笼统地说明,就是分类说明法。有些事物比较复杂不容易说明清楚,根据具体情况分门别类,逐一说明,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就能如实显示。如历史学家吴晗介绍古代的服装,就用分类的方法。他在《古代的服装及其他》一文中说:“以质料而论,绸、缎、锦、绣、绡、绮等等都是统治阶级专用的,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以此,布衣就成为贫民百姓的代名词了。有些朝代还特地规定,做买卖的有钱人,即使买得起,也禁止使用丝质材料……”作者把衣裳按质料、颜色、花饰分成类别,每个类别里再说明什么等级的人用什么质料衣服,穿什么颜色的服装,哪些等级的人袍子上可饰花纹,哪些等级的人不能饰花纹。复杂的问题一经分类,就简单明确。运用分类的说明方法说明问题要注意把握分类的标准,说明某一事物如果一会儿以这个标准分类,一会儿以那个标准分类,那就混乱不堪。要能准确地给事物分类,就要了解事物的全貌和各部分各属什么类别。    举例说明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所以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物和事理时,常用这种方法。如说到听觉器官接受的声波有一定的频率范围时,就举人的耳朵接受哪个频率范围的声波为例进行说明,例子一举,抽象的道理就具体了,易懂了。举例要真实可信,不能凭想象,不能进行艺术加工,无根据地形容或夸张。例子要精选,要有代表性,确实能说明问题。    3、比较和比喻。    有比较才有鉴别。要解说清楚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常用比较的方法。或进行同类比较,或进行异类比较。同类比较是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同种类的事物进行比较,揭示它们的异同、优劣,帮助人们认识和区别。例如下面一段文字:“激光不是一种普通的光。它不仅能烧掉玩具坦克,而且能击毁真坦克、真飞机甚至导弹和卫星。区区一束光线,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威力?还是让我们看看它的'脾气'吧。首先,激光是一种颜色的单纯光,而我们平常看见的光,是各种颜色混合起来的。比如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就可以看出它是含有七种颜色的光。其次,激光有很好的方向性,发射角极小,简直可以说是平行光;而我们平常见到的灯光,却是向四面八方发光的。再次,激光的亮度非常高。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发出的光,有人形容它比一千个太阳还亮,而强的激光,竟比太阳亮一百亿倍以上。”为了说明白激光的特征,短短二百多字,多次用了比较的方法。特征突出,容易理解。    比喻说明也是常用的一种说明方法。例如《看云识天气》大量运用了这种说明方法。如说明天上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云,就用了种种比喻,说云彩,“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天上的云不易说清楚,用了比喻,不仅可把云的万千姿态说明白,而且还生动形象。使用这种方法特别要注意贴切,注意慎用。如果人们对你要说明的事物并不陌生,一点就明的,那就不一定用比喻。    4、数字和图表。    为了把事物说明白,使人们有清晰的印象,文章常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例如要说明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不用数字就难以说具体,用数字效果就大不一样。《噪声之害》短文中这样说:“噪声是‘分贝’计量的。人体健康要求的声音标准一般在40分贝以下。50至85分贝时,人们的交谈和安静的环境就受到破坏;超过85分贝,人体健康就要受到影响和损害;超过150分贝,耳膜会破裂,并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短短几句话,把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说得那么有层次,清楚、明白。    图表说明方法是借用插图、表格对事物进行说明,它的作用是使人一目了然。    除上述说明方法外,对比说明、引用说明等也常用。不管运用哪种说明方法解说事物,说明事理,都要有明确的目的,都要为说清楚事物、事理的特征、本质及规律性服务。                           写作专题训练    一、从自己熟悉的果木及果实中选取一种,抓住其主要特征,利用可查找的有关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800字。     提示:介绍果木,首先应选择自己所熟悉和喜爱的,这样写起来才会有亲切感。但这还不够,还必须搜集有关该果木的资料。在对某一果木有了充分的直接和间接的认识以后,就可以考虑选用哪些材料,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和行文结构。    二、以“……的自述”为题,介绍一种事物,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800字,注意语言的生动性。范文点评                        范文一   沙枣树    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可谓物产丰饶。有金色的玉米、墨绿色的葵花、通红的苹果……但最具塞外风格的,则是沙枣树。沙枣树,又叫桂香柳,是一种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内蒙、甘肃、青海等荒漠地区。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沙枣树曲折僵硬的身躯在春风吹拂下,也渐渐恢复了活力:皴裂的树皮,逐渐由古铜色变为浅黑色;脆硬的树枝逐渐变得柔韧,颜色也由干燥的红色变为青黑色;树枝上长出许多小叶芽,也泛起了微微的绿。过十来天,这些枝丫就逐渐长出了长圆状披针形的小叶,叶子上面脉络清晰,正面呈淡绿色,背面则呈现银白色。这是因为两面都有银白色鳞片的缘故。枝上生有许多坚硬的棘刺。大约再过一个月,小枝下部叶腋处便冒出了淡黄色的小花,这是沙枣花,呈喇叭状。由于沙枣花有浓郁的香味,人们常常把它摘下来。夹在书里,当书签用。沙枣花是风媒花,春末夏初强劲的塞北风,为沙枣花的授粉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沙枣花授粉后大约半个多月,花的后部就逐渐地鼓起来了,这就是刚刚形成的沙枣果。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绿色的小沙枣一点一点地长大。终于,9月,这个沙枣树一年最辉煌的时刻到了!一串一串金黄色的沙枣,高高地挂在枝头,引诱着过路的朋友--沙枣树要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贡献给人们!剥开沙枣金黄色的外衣,便露出了淡黄色颗粒状果肉,吃到嘴里,甜中带涩,别是一番滋味。但要留神,切勿贪吃,否则嗓子上边会由于积满了枣肉而发涩难忍,甚至发音变哑。沙枣的最里面是沙枣的核,十分坚硬,呈椭球状,略发红,上面布满了褐色的经线。    沙枣树生命力极强,是防风固沙的好树种。沙枣树的木材质地坚硬,所以又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沙枣可供生食,剩下的枣核,用线串起来,涂上颜色,又成为美观实用的门帘--沙枣树将它的一切,全献给了纯朴的塞北人。  百闻不如一见。朋友,如果在夏季,沙枣花会用醉人的芳香热情的迎接您的到来;如果在深秋,沙枣果将以独特的风味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评析] 沙枣树是河套平原诸多物产中最富塞外风格的一种树。正因为如此,作者才带着特有的感情来说明介绍这种树。作者用描写的语言勾画出沙枣树的形态和生长过程,突出了它的刚毅美;用赞美的语调说明它极强的生命力和功用,突出了它的精神美。最后以独具特色的沙枣花和沙枣果欢迎远方来客作结,又流露出对家乡的挚爱。爱家乡,向人介绍家乡特产,写家乡特产,当然就是赞美家乡。范文二                             电脑的自述    Hello,我的英文名叫肯皮特,中文简称电脑。我的祖籍在美国,我的曾祖父于1945年诞生在美国陆军委托宾西法尼亚大学,叫埃尼阿克。他的身价很贵,价值40万美元。他很强壮,重达30吨,长达30米,可是他的计算能力还很幼稚,比我差远了。但它要比人工计算快200000倍,所以在当时一下子轰动了全世界。其实呀,他还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可是这也不能全怪他老人家,谁不想为人类多做一些好事,可当时人们水平有限,没办法啦!    后来,一位出生于匈牙利的美籍数学家--冯o诺依曼见到我的曾祖父后,发现如果再增加一个器官,曾祖父会更实用,这就是存储器的由来了。它就像一本笔记本,记着输入的信息。有了存储器以后,就可以将程序记住,而后根据程序内容,进行处理工作,整个过程就显得简便多了。这样,我爷爷--第二代电脑就出世了。爷爷个子小多了,而且寿命和效率都比曾祖父提高了100多倍,使用范围也扩大了不少。当时,我曾祖父只限于科研、军事领域,而爷爷除了待在这些地方,商业、经济管理领域也有了他的足迹。随着爷爷一辈电脑可靠性的提高,价格的降低,大大促进了电脑的发展。我舅爷IBM7090电脑是第二代电脑的典型代表。    我的父辈就是1964年美国IBM公司生产的第一批集成电路电脑。集成电路,顾名思义,应当是许多电子元件放在一件东西上。它的体积比爷爷一辈电脑采用的晶体管缩小了许多,所以一台小集成电路电脑只需组装在一张写字台上边。     我是第四代电脑。制造者是美国一位年轻的物理博士--特德·霍夫。第四代电脑,其实就是微型电脑。出生于1978年的F8,那是我表哥,功能和曾祖父差不多,但体积是曾祖父的1/30000,重量不到半公斤,是曾祖父的1/60000,耗电量不到3瓦,只占曾祖父的1/50000还不到,而可靠性却提高了一万倍。也就是说,表哥出一次故障,曾祖父就要病一万次。    从我曾祖父诞生到现在,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和繁衍,我们电脑家庭已是子孙满堂,热闹非凡。如今的电脑几乎影响着现代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很潇洒地扮演着人类的各种角色,如电脑教师、电脑医生、电脑佣人等。在家庭中,电脑已成为九十年代的时髦追求。可以肯定地说,拥有我们,你才有资格拥抱未来。     [评析] 本文采用拟人手法来写,生动地说明了电脑的特点、用途,介绍了电脑发展和改进过程,条理清楚,语言准确。文章恰当地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说明的事物有鲜明深刻的印象。结尾展望了电脑发展的美好未来,给人以憧憬,是一篇不错的说明文。


相关内容

  • 阅读题答题模式
  • 1."ⅩⅩⅩⅩ"一词好在哪里? 答题格式: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 2.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或更换,为什么? 答题格式: ①不能,用了"Ⅹ ...

  • 现代文阅读技巧归纳
  • 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 一:记叙文:(小说.散文) 1.记叙文常见考点:主要内容: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写法:句子含义,文段作用.叙述的顺序及线索.环境描写的作用等. 2.记叙文答题技巧: A .主要内容概括和情节梳理: 主要内容一般为:某人(某单位.组织)+某时+某地+某种情况+做某事+结果. 情节梳 ...

  • 初中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
  • 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顺寻的作用:使说明内容条理化. 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核舟记&g ...

  •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 记叙文 1.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线索:①人线(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②物线 (某一有特意义的物品)③情线(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线(中心事件)⑤时间线 ⑥地点线 ...

  • 说明文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
  •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三. 1. ...

  •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 中考专题复习 说明文阅读 [复习目标] 1. 了解说明文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2. 理解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辨析说明方法. 3. 把握说明顺序和结构,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复习重点]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说明方法的辨析 [复习难点]说明方法的辨析,说明顺序和结构,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复习过程] ...

  • 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 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 ...

  • 阅读答题技巧(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
  • 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 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 .备选答案有: 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 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 文章内容? ...

  • 说明文的作用
  • 说明文,要抓住其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有九种. 1.举例子: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2.分类别:使说明条理清楚. 3.打比方: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子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5.作诠解: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6.作比较:用于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 ...

  • 语文各种文体的答题技巧
  • 语文各种文体的答题技巧 2011-10-31 14:55:01| 分类: 语文 | 标签:语文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1.小说概念: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2.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3.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