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审计广角
基于跟踪审计的人民银行内审转型探讨
■顾英东/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
摘
要:人民银行内审职能的转变带来审计内容的调整,审计内容的调整要求审计方式的变化。传统事后监督型的
审计方式与转型理念下基于过程概念的审计内容并不匹配,这种不匹配给审计证据的收集带来了困难,影响了转型项目的实际质量。跟踪审计是对被审计对象进行适时评价、持续监督和及时反馈的一种审计方式,有利于内部审计预防性、建设性功能的发挥,是转型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内审转型
实施方式
跟踪审计
人
民银行内审转型,即由传统的财务、业务合规性审计向内部控制审
到有的放矢。与传统的事后送达审计方式相比,跟踪审计的全过程参与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效率低下等问题,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预防作用。
(二)监督服务并重,体现内审部门的建设作用
跟踪审计方式下,通过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实时监督,发现问题随时披露,在揭示问题的同时,更注重从制度、体制和机制上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为完善制度、健全体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提高,发挥内部审计监督和服务的双重职能,真正体现内审部门的建设性作用。
(三)积累过程证据,保证转型项目的成功开展
转型项目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绩效治理等内容的审计,需要运用调查、测试、研究等分析手段和动态评估的方法。分析评估所依靠的基础材料即审计证据,需要在日常的业务活动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在传统事后监督型审计实施方式下,审计人员仅仅依靠结果资料去评估过程信息,不够充分的审计证据必然影响审计项目的实际效果。跟踪审计将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对形成既定结果各环节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积累关于内控运行和
业务管理的过程证据,解决传统事后审计方式在资料收集方面的困难,保证转型项目的成功开展。
计、风险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模式转变。审计目标的转变带来审计内容的调整,审计内容的调整要求审计方式的变化。与传统事后监督型的审计实施方式相比,跟踪审计有利于内部审计预防性、建设性功能的发挥,是转型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
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开展跟踪审计的策略
(一)选择内部控制和财务绩效作为跟踪审计的领域
跟踪审计的全程性和实时性需要内审部门投入大量的资源,当前人民银行尤其是地市中支内审部门没有力量也没有必要去对所有内容开展跟踪审计。跟踪审计应选择重要性较高、风险较大、领导和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领域。当前内审部门对分支机构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七类:内部控制,资金资产管理,贯彻执行货币政策,对银行间市场、黄金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管理征信业反洗钱,办理金融统计、支付结算、货币发行、安全保卫及经理国库等业务,办理外汇业务及对违反外汇管理法规行为查处情况。审计也可能涉及人事、办公室、纪检、党政工团等综合管理部门的工作。在以上各项内容中,内部控制情况和资金资产管理情况是最基础的内容,内部控制反应了业务活动的合规进行,资金资产管理则反应了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人民银行的绩效,就是在既定资金投入下,
一、跟踪审计是保证转型项
目成功开展的有效途径
跟踪审计最早产生于政府审计,作为绩效审计的一种实施方式,对内部审计也适用。内部跟踪审计,是内审人员在经济事项发生的当时当地,对被审计对象进行适时评价、持续监督和及时反馈的一种审计方式。与传统事后监督型审计方式相比,跟踪审计具有预防性、建设性的特点,是保证转型项目成功开展和转型目标顺利实现的有效途径。
(一) 审计关口前移,发挥内部审计的
预防作用
跟踪审计是一种提前介入式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在审计事项开始进行的初期,就着手了解相关的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线索,分析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在审计中做
O
审计广角
基于跟踪审计的人民银行内审转型探讨
■顾英东/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
摘
要:人民银行内审职能的转变带来审计内容的调整,审计内容的调整要求审计方式的变化。传统事后监督型的
审计方式与转型理念下基于过程概念的审计内容并不匹配,这种不匹配给审计证据的收集带来了困难,影响了转型项目的实际质量。跟踪审计是对被审计对象进行适时评价、持续监督和及时反馈的一种审计方式,有利于内部审计预防性、建设性功能的发挥,是转型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内审转型
实施方式
跟踪审计
人
民银行内审转型,即由传统的财务、业务合规性审计向内部控制审
到有的放矢。与传统的事后送达审计方式相比,跟踪审计的全过程参与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效率低下等问题,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预防作用。
(二)监督服务并重,体现内审部门的建设作用
跟踪审计方式下,通过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实时监督,发现问题随时披露,在揭示问题的同时,更注重从制度、体制和机制上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为完善制度、健全体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提高,发挥内部审计监督和服务的双重职能,真正体现内审部门的建设性作用。
(三)积累过程证据,保证转型项目的成功开展
转型项目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绩效治理等内容的审计,需要运用调查、测试、研究等分析手段和动态评估的方法。分析评估所依靠的基础材料即审计证据,需要在日常的业务活动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在传统事后监督型审计实施方式下,审计人员仅仅依靠结果资料去评估过程信息,不够充分的审计证据必然影响审计项目的实际效果。跟踪审计将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对形成既定结果各环节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积累关于内控运行和
业务管理的过程证据,解决传统事后审计方式在资料收集方面的困难,保证转型项目的成功开展。
计、风险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模式转变。审计目标的转变带来审计内容的调整,审计内容的调整要求审计方式的变化。与传统事后监督型的审计实施方式相比,跟踪审计有利于内部审计预防性、建设性功能的发挥,是转型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
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开展跟踪审计的策略
(一)选择内部控制和财务绩效作为跟踪审计的领域
跟踪审计的全程性和实时性需要内审部门投入大量的资源,当前人民银行尤其是地市中支内审部门没有力量也没有必要去对所有内容开展跟踪审计。跟踪审计应选择重要性较高、风险较大、领导和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领域。当前内审部门对分支机构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七类:内部控制,资金资产管理,贯彻执行货币政策,对银行间市场、黄金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管理征信业反洗钱,办理金融统计、支付结算、货币发行、安全保卫及经理国库等业务,办理外汇业务及对违反外汇管理法规行为查处情况。审计也可能涉及人事、办公室、纪检、党政工团等综合管理部门的工作。在以上各项内容中,内部控制情况和资金资产管理情况是最基础的内容,内部控制反应了业务活动的合规进行,资金资产管理则反应了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人民银行的绩效,就是在既定资金投入下,
一、跟踪审计是保证转型项
目成功开展的有效途径
跟踪审计最早产生于政府审计,作为绩效审计的一种实施方式,对内部审计也适用。内部跟踪审计,是内审人员在经济事项发生的当时当地,对被审计对象进行适时评价、持续监督和及时反馈的一种审计方式。与传统事后监督型审计方式相比,跟踪审计具有预防性、建设性的特点,是保证转型项目成功开展和转型目标顺利实现的有效途径。
(一) 审计关口前移,发挥内部审计的
预防作用
跟踪审计是一种提前介入式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在审计事项开始进行的初期,就着手了解相关的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线索,分析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在审计中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