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月考历史复习提纲(第1-3单元+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双基回顾。(知识点概述)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第2
△1921代替了原来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结果: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22年底,苏联成立,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第一五、二五计划的时间是:1928-1927年。重点是发展重工业。(斯大林领导)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20
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巴黎和会(分赃会议)
1919年6
最能体现出来。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内容:1919-1920年,协约国还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华盛顿会议(1919—1922年)
背景: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召开原因为了
△ 凡尔赛-华盛顿体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统治秩序。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是
第4
经济危机的影响: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三千多万工人失业,广大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激发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经济危机又引发政治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日本开始实行武力扩张,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统治。
美国新政的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恢复了美国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国
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为后来美国参加二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第5△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其党派是纳粹党,侵
略暴行:国会纵火案、反犹暴行(水晶之夜)。
△1936年日本军部控制的新内阁上台,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也标志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侵
略暴行:九一八事件、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意大利: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慕尼黑阴谋:
年
9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
德国,史称慕尼黑阴谋。它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绥靖政策的实质:英法等西方大国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绥靖政策的影响: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加快了二战的爆发。 △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二战规模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然发动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苏军取得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打破了不起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6
△
1945年2月召开,其主要内容有: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成
立联合国、苏联要对日本作战。
)。
△1945年8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月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也彻底改变
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第17课
核心。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⑴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⑵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⑶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 △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
比较部分:
3.请比较三次科技革命。
12.10月考历史复习提纲(第1-3单元+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双基回顾。(知识点概述)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第2
△1921代替了原来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结果: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22年底,苏联成立,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第一五、二五计划的时间是:1928-1927年。重点是发展重工业。(斯大林领导)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20
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巴黎和会(分赃会议)
1919年6
最能体现出来。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内容:1919-1920年,协约国还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华盛顿会议(1919—1922年)
背景: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召开原因为了
△ 凡尔赛-华盛顿体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统治秩序。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是
第4
经济危机的影响: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三千多万工人失业,广大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激发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经济危机又引发政治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日本开始实行武力扩张,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统治。
美国新政的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恢复了美国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国
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为后来美国参加二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第5△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其党派是纳粹党,侵
略暴行:国会纵火案、反犹暴行(水晶之夜)。
△1936年日本军部控制的新内阁上台,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也标志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侵
略暴行:九一八事件、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意大利: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慕尼黑阴谋:
年
9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
德国,史称慕尼黑阴谋。它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绥靖政策的实质:英法等西方大国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绥靖政策的影响: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加快了二战的爆发。 △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二战规模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然发动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苏军取得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打破了不起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6
△
1945年2月召开,其主要内容有: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成
立联合国、苏联要对日本作战。
)。
△1945年8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月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也彻底改变
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第17课
核心。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⑴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⑵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⑶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 △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
比较部分:
3.请比较三次科技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