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必修四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雷雨  年级   高二  学期   第一学期 教学目标  1. 把握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戏剧主题 2. 把握潜台词的含义 3. 品味戏剧语言 教学重点  品味戏剧语言,把握潜台词的含义,理解剧中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思路   整体把握——分节欣赏——总结归纳——延伸体悟 主要教学方法  自读指导   朗读   比较   鉴赏 教学资源   课本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窦娥冤》、《长亭送别》:古典戏曲(抒情性和音乐性)——>现当代戏剧:话剧《雷雨》(口语化) 回顾古典戏曲既歌且念的特点,理解古典戏曲与现当代戏剧在语言表现形式上的区别   与前面所学2个古典戏曲形成对比,初步把握古典戏曲与中国现当代戏剧的区别,从而感受学习方法的差异  二、自读剧本,整体把握戏剧内容  一、速读剧本,完成下面习题: 1.请将这一幕话剧分成两场,并概括其内容。 2.了解戏剧中的人物之间的关系,画一张人物关系图 3.填空(越多越好): 一个(           )的周朴园 二、明确上面习题 三、简介《雷雨》:暴露封建的资产阶级大家庭罪恶的优秀现实主义悲剧(把握“封建的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理解周朴园的双重身份)  自读课文,完成习题      针对自读情况作答 思考既是封建阶级的又是资产阶级的周朴园的双重表现:残忍冷酷的剥削工人积累原始资本,专制的对待家人  培养速读以及整体感知长文内容的能力,熟悉剧本情节     从评价的矛盾中初步认识周朴园的特点  三、 分节欣赏第一场(上)  (一)请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场的鲁侍萍表明身份以前的内容,其他同学准备点评他们的朗读——>读后请学生点评朗读情况 (二)依次提问并引导学生明确相关内容:  1、戏剧开头的“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2、 鲁侍萍有什么表现使周朴园感到奇怪?   3、对三十年前侍萍的身份,周朴园、鲁侍萍各有什么说法,反映了他们怎样的心理及性格?      4、周朴园的虚伪在此节还表现在什么方面?    5、周朴园对侍萍的身份有几次怀疑?品味其语言及动作神态 引导学生理解后归纳:周朴园极富于动作性与戏剧性的几次问话以及他那每一次都有的不同的声音姿态表情,鲜明地显示了他的渐趋紧张的内心动作,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曹禺在运用语言时经过了反复的推敲。这段对话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层次分明,回环起伏,由隐微至显露,终而达到波涛汹涌的高潮。  6、对应周朴园的怀疑,侍萍怎样回答?反映了她怎样的心理? (三)指导学生针对这4个回合的问与答进行表演性朗读    (一)2人朗读,其他学生倾听并准备评价 评价 (二)依次思考1——5题并作答 参考答案: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 2. 鲁侍萍的无锡口音和关窗的举止。 3. 周朴园——梅家一位小姐(好似大家闺秀),很贤惠,很规矩——抬高侍萍身份,虚伪 鲁侍萍——梅妈的女儿,既不贤惠,听说也不规矩——不满,愤恨,悔恨,揭穿对方的假面具 4. 侍萍问要“帮帮她吗”时,他连忙说“不”以及“好了” 5. ①“你──你贵姓?”  ——有怀疑,但还较为平静,说话也客气(潜台词: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②(抬起头)“你姓什么?” ——疑惑,不安加重(潜台词:你跟她什么关系,怎么这么了解她的情况) ③(忽然立起)“你是谁?”——坐立不安,惊惧(潜台词:你到底叫什么名字,在这场变故中你是什么角色?) ④(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几乎认定却不敢相信不愿接受 (比较动作,体会潜台词,感受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 6.“我姓鲁。”“我姓鲁,老爷。”“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我是从前侍候过老爷的下人。” 心理:她不想马上暴露自己的身份,她也没有马上要表明自己身份的渴望。但三十年前的感情、三十年来的苦难生活、三十年后周朴园的虚伪让她难以控制自己 (三)表演性朗读周朴园与鲁侍萍有关眼前人身份怀疑的四个回合的对话  具体感知人物语言及性格  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初步体会周朴园的虚伪与鲁侍萍的怨愤          通过四个回合对话的深度探究,深刻体会剧本丰富的潜台词,体会曹禺朴素生活化的语言底下深厚的语言功底                      在分析人物潜台词、说话时的心理的基础上,再次朗读加强对人物性格心理的把握 第 二 课 时  一、分节欣赏第一场(下) (一)指导学生研读分析以下问题: 1. 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三十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鲁侍萍的时候,为什么会惊恐万状? 2. 周朴园毕竟是几十年来压榨工人的资本家,他在惊恐万状之后对鲁侍萍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而侍萍的态度又如何? 3. 周朴园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说明什么?周朴园有良心的发现,深切地怀念鲁侍萍?  教师总结归纳:周对鲁侍萍的欺辱、摧残,他对鲁侍萍的忽冷忽热、软硬兼施,充分显露了他的残忍、自私、冷酷、虚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二)引导学生分析下列语句中的潜台词:1. 鲁贵象是个不大老实的人 2. (侍萍)什么? 3. 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加入潜台词并比较与“鲁大海就是我的儿子”表达效果的差异)   (三)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并点评朗读情况,相机指导朗读 (一)研习问题并作答 1. 感觉名誉地位家庭受到威胁,是内心虚伪又害怕的表现 2. 周朴园:厉声责问〔(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用缓和的语调稳住〔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用感情软化〔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想用金钱收买打发〔 (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并开出支票〕 鲁侍萍:悲愤控诉周朴园的罪行→听说周朴园怀念自己后心软了→撕毁支票以示蔑视抗议(骨气与尊严) 3. 对年轻漂亮的梅侍萍有过真情,加上现在生活的不如意,使他更怀念过去的情人以得到精神的慰藉,但他的怀疑又是廉价与自私的,必须以丝毫不会影响自己为基础。 (二)补充潜台词,在对比中体会不同语言表达造成的不同表达效果 (三)分角色朗读,深刻体会人物语言表现出来的性格心理  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深刻体会周朴园的虚伪、伪善以及侍萍在三十年苦难中磨砺出来的刚强、骨气与尊严          深刻体会剧本丰富的潜台词,通过对比分析认识语言的不同表达效果  通过朗读更进一步把握人物语言反映的性格和心理  二、分节欣赏第二场  (一)指导学生研究以下问题: 1.周朴园对一般工人、鲁大海以及周萍周冲的态度如何?(特别引导分析对鲁大海这个兼有儿子与对立的工人阶级代表两种身份的人物的态度) 2. 鲁大海又有什么特点? 3. 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二)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一)研习问题并明确: 1. 对一般工人:残忍、冷酷、卑劣;对鲁大海:傲慢、无情、挖苦、教训;对周萍周冲:专制  2. 坚定、勇敢、无私,又显幼稚、鲁莽、缺乏斗争经验 3. 资本家←→下层劳动人民  资本家←→工人阶级 (二)分角色朗读,深刻把握体会不同人物语言下的性格心理  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深入的感受周朴园作为资本家对待工人阶级的无情与冷酷   通过朗读进一步把握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三、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归纳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的人物性格与形象 2.引导学生归纳戏剧特色: 三十年前后两个家庭甚至牵连到矿上的事情集中在午后至夜晚发生,是怎样做到的?表明了戏剧的什么特色?剧中随意挑出一句台词都能清楚的知道是谁说的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又表明戏剧的什么特色?  3.引导学生分析“雷雨”为题的用意  1、归纳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的人物性格与形象: 周朴园——封建家长+资本家:残忍、冷酷、自私、虚伪但又有多面性 鲁侍萍——受侮辱,被损害的旧中国女子:正直、善良、刚毅、倔强。 鲁大海——觉醒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坚定、勇敢、无私又缺乏斗争经验 2、归纳戏剧特色:结构高度集中;人物语言个性化 3、分析标题的含义:《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革命的大雷雨即将来临,此时中国的社会酝酿着一场大变动。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与提升的能力,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主要任务,形成整体意识   引导学生认识本剧的结构与人物语言特点    四、延伸体悟  1、引导学生比较周鲁两家的第二代 2、教师归纳:从作者给第二代安排的三死一生的结局看,作者在呼唤一场革命的暴风雨,意图借此洗涤一切罪恶与腐朽,成就一种新生的气象  比较周鲁两家第二代的情况,明确: 周萍:周朴园第二,自私、懦弱、对待工人冷酷 四凤:梅侍萍第二,善良、受侮辱受损害 周冲:有繁漪新思想的影响,但比他的母亲要善良单纯得多 大海:觉醒的工人阶级的代表,雷雨洗涤一切黑暗腐朽后的希望  引导学生从出场的不同人物理解作者的立场态度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1、一个文本,一根粉笔,在现代信息化教学中或许已经有些过时,两个这样既没表演又无成果展示的课堂,在追求课堂气氛活跃的大局势下或许显得有些不合潮流,但在新课程思想洗涤下的我,依然在深入的思考语文课堂的定位,此课的设计基于语文应该品位语言、语文课应该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基本理念下产生。这样回归语文的本源,究竟是将课堂视为思维训练的阵地的新理念还是课堂复古的老套路,这个问题或许还是值得我们思考吧 2、紧扣语言进行分析鉴赏是本课的最大特色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此课中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在教师诸多预设下进行的,虽然能更有条理,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我要学什么”、“我要怎样学”的意识还不够,说起来,这2节课是个例子,我认为应该在这个例子的后面紧跟着学习一个中国现当代戏剧的其他经典,让学生借助本课的学习方法完全自主的来自学一个新的剧本,以此达到学习迁移的目的,实现学生学习的完全自觉化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必修四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雷雨  年级   高二  学期   第一学期 教学目标  1. 把握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戏剧主题 2. 把握潜台词的含义 3. 品味戏剧语言 教学重点  品味戏剧语言,把握潜台词的含义,理解剧中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思路   整体把握——分节欣赏——总结归纳——延伸体悟 主要教学方法  自读指导   朗读   比较   鉴赏 教学资源   课本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窦娥冤》、《长亭送别》:古典戏曲(抒情性和音乐性)——>现当代戏剧:话剧《雷雨》(口语化) 回顾古典戏曲既歌且念的特点,理解古典戏曲与现当代戏剧在语言表现形式上的区别   与前面所学2个古典戏曲形成对比,初步把握古典戏曲与中国现当代戏剧的区别,从而感受学习方法的差异  二、自读剧本,整体把握戏剧内容  一、速读剧本,完成下面习题: 1.请将这一幕话剧分成两场,并概括其内容。 2.了解戏剧中的人物之间的关系,画一张人物关系图 3.填空(越多越好): 一个(           )的周朴园 二、明确上面习题 三、简介《雷雨》:暴露封建的资产阶级大家庭罪恶的优秀现实主义悲剧(把握“封建的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理解周朴园的双重身份)  自读课文,完成习题      针对自读情况作答 思考既是封建阶级的又是资产阶级的周朴园的双重表现:残忍冷酷的剥削工人积累原始资本,专制的对待家人  培养速读以及整体感知长文内容的能力,熟悉剧本情节     从评价的矛盾中初步认识周朴园的特点  三、 分节欣赏第一场(上)  (一)请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场的鲁侍萍表明身份以前的内容,其他同学准备点评他们的朗读——>读后请学生点评朗读情况 (二)依次提问并引导学生明确相关内容:  1、戏剧开头的“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2、 鲁侍萍有什么表现使周朴园感到奇怪?   3、对三十年前侍萍的身份,周朴园、鲁侍萍各有什么说法,反映了他们怎样的心理及性格?      4、周朴园的虚伪在此节还表现在什么方面?    5、周朴园对侍萍的身份有几次怀疑?品味其语言及动作神态 引导学生理解后归纳:周朴园极富于动作性与戏剧性的几次问话以及他那每一次都有的不同的声音姿态表情,鲜明地显示了他的渐趋紧张的内心动作,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曹禺在运用语言时经过了反复的推敲。这段对话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层次分明,回环起伏,由隐微至显露,终而达到波涛汹涌的高潮。  6、对应周朴园的怀疑,侍萍怎样回答?反映了她怎样的心理? (三)指导学生针对这4个回合的问与答进行表演性朗读    (一)2人朗读,其他学生倾听并准备评价 评价 (二)依次思考1——5题并作答 参考答案: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 2. 鲁侍萍的无锡口音和关窗的举止。 3. 周朴园——梅家一位小姐(好似大家闺秀),很贤惠,很规矩——抬高侍萍身份,虚伪 鲁侍萍——梅妈的女儿,既不贤惠,听说也不规矩——不满,愤恨,悔恨,揭穿对方的假面具 4. 侍萍问要“帮帮她吗”时,他连忙说“不”以及“好了” 5. ①“你──你贵姓?”  ——有怀疑,但还较为平静,说话也客气(潜台词: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②(抬起头)“你姓什么?” ——疑惑,不安加重(潜台词:你跟她什么关系,怎么这么了解她的情况) ③(忽然立起)“你是谁?”——坐立不安,惊惧(潜台词:你到底叫什么名字,在这场变故中你是什么角色?) ④(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几乎认定却不敢相信不愿接受 (比较动作,体会潜台词,感受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 6.“我姓鲁。”“我姓鲁,老爷。”“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我是从前侍候过老爷的下人。” 心理:她不想马上暴露自己的身份,她也没有马上要表明自己身份的渴望。但三十年前的感情、三十年来的苦难生活、三十年后周朴园的虚伪让她难以控制自己 (三)表演性朗读周朴园与鲁侍萍有关眼前人身份怀疑的四个回合的对话  具体感知人物语言及性格  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初步体会周朴园的虚伪与鲁侍萍的怨愤          通过四个回合对话的深度探究,深刻体会剧本丰富的潜台词,体会曹禺朴素生活化的语言底下深厚的语言功底                      在分析人物潜台词、说话时的心理的基础上,再次朗读加强对人物性格心理的把握 第 二 课 时  一、分节欣赏第一场(下) (一)指导学生研读分析以下问题: 1. 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三十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鲁侍萍的时候,为什么会惊恐万状? 2. 周朴园毕竟是几十年来压榨工人的资本家,他在惊恐万状之后对鲁侍萍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而侍萍的态度又如何? 3. 周朴园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说明什么?周朴园有良心的发现,深切地怀念鲁侍萍?  教师总结归纳:周对鲁侍萍的欺辱、摧残,他对鲁侍萍的忽冷忽热、软硬兼施,充分显露了他的残忍、自私、冷酷、虚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二)引导学生分析下列语句中的潜台词:1. 鲁贵象是个不大老实的人 2. (侍萍)什么? 3. 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加入潜台词并比较与“鲁大海就是我的儿子”表达效果的差异)   (三)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并点评朗读情况,相机指导朗读 (一)研习问题并作答 1. 感觉名誉地位家庭受到威胁,是内心虚伪又害怕的表现 2. 周朴园:厉声责问〔(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用缓和的语调稳住〔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用感情软化〔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想用金钱收买打发〔 (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并开出支票〕 鲁侍萍:悲愤控诉周朴园的罪行→听说周朴园怀念自己后心软了→撕毁支票以示蔑视抗议(骨气与尊严) 3. 对年轻漂亮的梅侍萍有过真情,加上现在生活的不如意,使他更怀念过去的情人以得到精神的慰藉,但他的怀疑又是廉价与自私的,必须以丝毫不会影响自己为基础。 (二)补充潜台词,在对比中体会不同语言表达造成的不同表达效果 (三)分角色朗读,深刻体会人物语言表现出来的性格心理  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深刻体会周朴园的虚伪、伪善以及侍萍在三十年苦难中磨砺出来的刚强、骨气与尊严          深刻体会剧本丰富的潜台词,通过对比分析认识语言的不同表达效果  通过朗读更进一步把握人物语言反映的性格和心理  二、分节欣赏第二场  (一)指导学生研究以下问题: 1.周朴园对一般工人、鲁大海以及周萍周冲的态度如何?(特别引导分析对鲁大海这个兼有儿子与对立的工人阶级代表两种身份的人物的态度) 2. 鲁大海又有什么特点? 3. 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二)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一)研习问题并明确: 1. 对一般工人:残忍、冷酷、卑劣;对鲁大海:傲慢、无情、挖苦、教训;对周萍周冲:专制  2. 坚定、勇敢、无私,又显幼稚、鲁莽、缺乏斗争经验 3. 资本家←→下层劳动人民  资本家←→工人阶级 (二)分角色朗读,深刻把握体会不同人物语言下的性格心理  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深入的感受周朴园作为资本家对待工人阶级的无情与冷酷   通过朗读进一步把握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三、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归纳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的人物性格与形象 2.引导学生归纳戏剧特色: 三十年前后两个家庭甚至牵连到矿上的事情集中在午后至夜晚发生,是怎样做到的?表明了戏剧的什么特色?剧中随意挑出一句台词都能清楚的知道是谁说的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又表明戏剧的什么特色?  3.引导学生分析“雷雨”为题的用意  1、归纳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的人物性格与形象: 周朴园——封建家长+资本家:残忍、冷酷、自私、虚伪但又有多面性 鲁侍萍——受侮辱,被损害的旧中国女子:正直、善良、刚毅、倔强。 鲁大海——觉醒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坚定、勇敢、无私又缺乏斗争经验 2、归纳戏剧特色:结构高度集中;人物语言个性化 3、分析标题的含义:《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革命的大雷雨即将来临,此时中国的社会酝酿着一场大变动。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与提升的能力,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主要任务,形成整体意识   引导学生认识本剧的结构与人物语言特点    四、延伸体悟  1、引导学生比较周鲁两家的第二代 2、教师归纳:从作者给第二代安排的三死一生的结局看,作者在呼唤一场革命的暴风雨,意图借此洗涤一切罪恶与腐朽,成就一种新生的气象  比较周鲁两家第二代的情况,明确: 周萍:周朴园第二,自私、懦弱、对待工人冷酷 四凤:梅侍萍第二,善良、受侮辱受损害 周冲:有繁漪新思想的影响,但比他的母亲要善良单纯得多 大海:觉醒的工人阶级的代表,雷雨洗涤一切黑暗腐朽后的希望  引导学生从出场的不同人物理解作者的立场态度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1、一个文本,一根粉笔,在现代信息化教学中或许已经有些过时,两个这样既没表演又无成果展示的课堂,在追求课堂气氛活跃的大局势下或许显得有些不合潮流,但在新课程思想洗涤下的我,依然在深入的思考语文课堂的定位,此课的设计基于语文应该品位语言、语文课应该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基本理念下产生。这样回归语文的本源,究竟是将课堂视为思维训练的阵地的新理念还是课堂复古的老套路,这个问题或许还是值得我们思考吧 2、紧扣语言进行分析鉴赏是本课的最大特色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此课中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在教师诸多预设下进行的,虽然能更有条理,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我要学什么”、“我要怎样学”的意识还不够,说起来,这2节课是个例子,我认为应该在这个例子的后面紧跟着学习一个中国现当代戏剧的其他经典,让学生借助本课的学习方法完全自主的来自学一个新的剧本,以此达到学习迁移的目的,实现学生学习的完全自觉化


相关内容

  • 高中课本目录
  • 高中课本目录 科目 书 名 适用年级 版本 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 高二(文科)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3 ...

  • 给高一新生的一封信
  •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祝贺你们以优异成绩加入龙珍高级中学这个优秀团队,踏上人生的新征程! 升入高中,意味着你们将逐渐长大和成熟,将要独立面对更广阔的社会人生.乐青衿皆怀壮志,嘉才者咸集衡中.这里是高端的平台,任你徜徉:这里是广阔的舞台,精彩纷呈.亲爱的同学们,你准备好了么?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

  • 衡水中学各科老师的暑假温馨提示
  •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祝贺你们踏上人生的新征程!升入高中,意味着你们将逐渐长大和成熟,将要独立面对更广阔的社会人生.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个假期很幸福,因为你们突然成了"富翁",拥有一大笔时间可以自主支配.那你们是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贻误时机,还是放飞心灵,向新的目标发起更猛 ...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 地月系 (课本P3图1.2) 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 ...

  • 人教版高一语文[雷雨]导学案
  • <雷雨>导学案 1.戏剧的概念: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 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 ...

  • 雷雨(必修四第一单元)
  • 我的教学设计 课题: 雷雨(必修四第一单元) 科目 提供者 语文 卫国风 教学对象 单位 高一 翼城三中 课时 1 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阅了解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鉴赏戏剧,提高学生鉴赏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 2.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探测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探究作品的艺术 ...

  • 教师资格证说课考试流程
  • 注意事项 1. 考生必须凭<成都市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 和能力审查表>和有效身份证原件到指定考场参加说课考试. 2. 考生准备的提纲.教案.教材等允许带进考室作为参考. 3. 本次说课考试只安排一次,因故未参加考试者,视为自动放弃 考试. 4. 说课结束后5-7个工作日内 ...

  • 衡水中学各科老师的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
  • 衡水中学老师给高一新生的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真诚的祝贺你们以优异成绩加入都匀四中这个发展中的优秀团队,踏上人生的新征程!在这里,老师要告诉同学们:年轻就是本钱,但是不努力你的青春就不值钱!为了让大家高中三年,不再迷茫困惑中度过,特地下载<衡水中学老师给高一新生的温馨提示>印发 ...

  • 课文我读:[苏武传]
  • 英雄不死 --读班固之<苏武传>杂感 孟子曾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大概说的就是苏武这样的人吧. 苏武受命于危难之际,没想到,这成了他十九年漫长的艰苦卓绝的生命历程的开始.苏武意欲自杀,结果未遂.卫律前来逼降,威胁利诱,降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