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江山重一陵

  堪天舆地,上下求索。古代帝王在为自己择选陵址相当慎重,要遍请堪舆高手,还要当成国事,交予群臣商议。破土要卜算吉日吉时。定穴时得行祭礼。但是宜葬之地风水未必百分百尽如人意,于是帝王陵墓也就显出格局的落差来。   上古传说中,黄帝蚩尤大战,使用青铜器的蚩尤北伐未遂,让石器时代、屡战屡败的黄帝借助外力取胜——看起来好像刘邦、项羽争霸的原始版本。最后黄帝则使用类似斩首行动的军事手段,奇袭蚩尤军事要害,这又有了曹操官渡之战的影子。黄帝战胜之后,将失败者蚩尤肢解五块,让蚩尤不能合体复生,继续反抗。虽然传说疑点很多,甚至从易经等对照,能猜出地外文明与地心文明参与争斗的痕迹,但是同样可见当时已经有了很基本的关于陵寝的思路。   中国帝王陵区,从公元前246年赢政即位的秦王元年选定陕西骊山陵区起,到最后一朝清朝光绪皇帝载湉葬于北京郊外的崇陵止,大概有十八处,分布在十多个省区,其中以江苏的南京、首都北京、陕西的西安、河南的洛阳等四个地区为最。可以查到的有名有姓帝王陵寝有200多座,但因为种种政治原因,未必都是极品宝地。甚至影响了国运传承。   谁在黑秦始皇陵?   秦皇赢政十三岁即位就开始营建陵墓。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据说赢政好色。在骊山洗澡的时候调戏神女,结槊被神女惩罚,遍身生疮——这恐怕是赢政早期的性病经历。但奇怪的是,骊山曾经是女娲居住地,后来殷商纣王也因为对女娲有觊觎之意结果被降下妲己惩罚,看来女娲还真是传说口中的祸水。之所以要安葬在骊山之阿,据北魏时期的郦道元解释:“秦始皇太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不过秦始皇听谁的劝说,才“贪”其美名的呢?   骊山陵墓修建时间比这附近泰国王公墓地时间长的多。蜀山兀、阿房出的同时。秦始皇陵也没闲着。公元前210年,50岁的赢政死后葬于此。不过,秦始皇依靠武力统一六国,依靠严苛法律威慑六国残余贵族,那些人当然打心眼儿里恨得要命。于是秦始皇陵的设计选址以及一些细节方面,这些人也无孔不入地渗透进去。用来拖住泰国经济的郑国渠都能顺利实行,秦始皇陵这么多年,不可能没有六国贵族撒的眼药。秦始皇陵并非极其完美,甚至压根就是一次性消费,没怎么考虑子孙后代国柞万年。这不太可能是当时堪舆文化业务不熟练,只能归结于被焚书坑儒之后的文化人的反抗了。   秦朝算是当年的另类。强调规矩法律,强调各种ISO9002标准,这是三晋韩赵魏以及南北楚燕齐们很不理解也很不喜欢的。秦朝人很像不那么狂热的二战德国人,他灭掉六国,暗流汹涌,不能明着抵抗,那么各种黑招纷至沓来。当年秦始皇可是正儿八经把陵寝的事情放在阿房宫之后成为二号工程的,六国残余贵族对此极其了解,于是他们自然要破坏到底,让秦始皇美梦成空了。   事实上,秦传二代便即消亡,甚至连子孙都没怎么留下。唯一一个正统子婴,还让项羽手下给剁成肉酱。从秦始皇陵寝堪舆上看,的确有很多人为痕迹。至少,只是看中山川形胜,却忽视了内在风水结构。   首先,秦陵南依骊山,为离宫有砂,离宫先天卦为乾,乾为皇帝为权利为地位。乾有砂而受损,导致二世昏庸无能,大权旁落,一切都在赵高的操纵之下。南方后天卦为离,离为光明。离宫有砂,光明受损,社会黑暗。离为千戈为静物,有砂而不能静。导致干戈四起。离为甲胄之士,有砂而受损,结果,伏尸百万,血流成河。因此,作为大一统的君主陵寝,放置骊山有欠考虑,若只是乱世诸侯,此地倒还可以。但也经常出现小耗。   其次,秦陵北临渭水,为坎宫水,南砂北水为风水之大忌。《金锁玉关》上说“壬水没儿郎,先绝是二房”坎富有水,后代难存。这里明显看出六国残余贵族的插手痕迹。   第三,整个风水格局为曲水朝堂式,这种格局为早期俊秀发迹,后代出现不正荒淫之徒的格局,秦朝的早期兴旺和后期的短命,正好合于《水龙经》中“曲水朝堂格局”的判断预测。   第四。再看秦陵东侧,也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按《水经注》记载:“水出骊山东北,后秦始皇葬于山北,小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震为长子。有水受损,故有长子扶苏被赐死的历史悲剧。震为贵,有水受损,故二世虽为皇帝,但早已失去皇帝的尊贵,不过一具玩偶而已。要是扶苏不被赐死,那么有为之后,秦朝绝不可能两世而斩。   第五,秦陵的风水明堂很大,秦陵的穴位在胎,养,长生,冠带处,这意味着此穴位庇佑的后人象怀胎的胎儿,初莽的婴儿,刚成长的少年一样不能够出现象临官帝旺的大气象,这正合于秦二世,秦三世昏庸无能,或者象不成熟的小孩一样治理国家的情况,难道这也是一种巧合?   不能认为秦朝的灭亡是秦陵风水导致的。秦朝灭亡是历史的必然,是诸多因素的综合结果。秦始皇在世时就埋下了秦朝灭亡的种子。长城、始皇陵、阿房宫,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怨声载道,为日后的灭亡埋下伏笔。没有人民休养生息的时间,当然得不到百姓拥戴。古人讲天、人、地三才缺一不可,秦的灭亡,既有天时地利的因素,更有人的因素。如果说阴宅风水有作用的话,也仅仅起了个引发推动的作用。   千古难寻是阿瞒   中国古话“生在苏杭,死葬北邙”,北邙是一个风水宝地,倘若死后能长眠于此,那么子孙万代都将因此而受益。对面是黄河,符合了风水学说的思想:“背山面河,以开阔通变之地形,襟怀博达,驾驭万物之志。”也正因如此,但凡在西安洛阳等地建都的皇帝都想在死后入住北邙,以福荫后人,江山永固。邙山上下,战国、秦、汉、曹魏、西晋、北魏、东魏、唐、后梁、南唐、宋、元、明等备朝各代君王和显赫人物都在此长眠。把他们的名字排列起来,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中国古代史:殷王、东周诸王、东汉诸帝、蜀汉后主、曹魏诸帝、西晋诸帝、陈后主、唐明宗、南唐李后主、苏秦、吕不韦、夏侯婴、陈平、贾谊、班超、何进、关羽、石崇、羊祜、裴楷、狄仁杰、杜甫、石守信……   如果说西汉帝王陵墓群逐渐走向正规堪舆,那么东汉就更加清晰,已经把很多细节都考虑到了。比如汉光武帝刘秀,看起来他的陵墓格局逆转,但却别有天地。头枕黄河,脚踏北邙,看起来不合理,却体现了振大汉百年颓风,起中兴乾坤翻转的思路。不过这一设置的遗憾就是,因为河水漫漫,故此朝堂之上阴入多掌权。东汉后期或者皇帝流连美色不可自拔,或者宠信内监祸国,或者放手外戚把持朝政,也不能不说没有原陵的影响。毕竟子孙后代未必都肖如光武帝刘秀本人那么贤明专情,也就没法保证这一格局的不利影响能得控制。   曹操墓悬疑多年,近年已经尘埃落定。墓地风水值得研究。因为那时代已

  堪天舆地,上下求索。古代帝王在为自己择选陵址相当慎重,要遍请堪舆高手,还要当成国事,交予群臣商议。破土要卜算吉日吉时。定穴时得行祭礼。但是宜葬之地风水未必百分百尽如人意,于是帝王陵墓也就显出格局的落差来。   上古传说中,黄帝蚩尤大战,使用青铜器的蚩尤北伐未遂,让石器时代、屡战屡败的黄帝借助外力取胜——看起来好像刘邦、项羽争霸的原始版本。最后黄帝则使用类似斩首行动的军事手段,奇袭蚩尤军事要害,这又有了曹操官渡之战的影子。黄帝战胜之后,将失败者蚩尤肢解五块,让蚩尤不能合体复生,继续反抗。虽然传说疑点很多,甚至从易经等对照,能猜出地外文明与地心文明参与争斗的痕迹,但是同样可见当时已经有了很基本的关于陵寝的思路。   中国帝王陵区,从公元前246年赢政即位的秦王元年选定陕西骊山陵区起,到最后一朝清朝光绪皇帝载湉葬于北京郊外的崇陵止,大概有十八处,分布在十多个省区,其中以江苏的南京、首都北京、陕西的西安、河南的洛阳等四个地区为最。可以查到的有名有姓帝王陵寝有200多座,但因为种种政治原因,未必都是极品宝地。甚至影响了国运传承。   谁在黑秦始皇陵?   秦皇赢政十三岁即位就开始营建陵墓。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据说赢政好色。在骊山洗澡的时候调戏神女,结槊被神女惩罚,遍身生疮——这恐怕是赢政早期的性病经历。但奇怪的是,骊山曾经是女娲居住地,后来殷商纣王也因为对女娲有觊觎之意结果被降下妲己惩罚,看来女娲还真是传说口中的祸水。之所以要安葬在骊山之阿,据北魏时期的郦道元解释:“秦始皇太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不过秦始皇听谁的劝说,才“贪”其美名的呢?   骊山陵墓修建时间比这附近泰国王公墓地时间长的多。蜀山兀、阿房出的同时。秦始皇陵也没闲着。公元前210年,50岁的赢政死后葬于此。不过,秦始皇依靠武力统一六国,依靠严苛法律威慑六国残余贵族,那些人当然打心眼儿里恨得要命。于是秦始皇陵的设计选址以及一些细节方面,这些人也无孔不入地渗透进去。用来拖住泰国经济的郑国渠都能顺利实行,秦始皇陵这么多年,不可能没有六国贵族撒的眼药。秦始皇陵并非极其完美,甚至压根就是一次性消费,没怎么考虑子孙后代国柞万年。这不太可能是当时堪舆文化业务不熟练,只能归结于被焚书坑儒之后的文化人的反抗了。   秦朝算是当年的另类。强调规矩法律,强调各种ISO9002标准,这是三晋韩赵魏以及南北楚燕齐们很不理解也很不喜欢的。秦朝人很像不那么狂热的二战德国人,他灭掉六国,暗流汹涌,不能明着抵抗,那么各种黑招纷至沓来。当年秦始皇可是正儿八经把陵寝的事情放在阿房宫之后成为二号工程的,六国残余贵族对此极其了解,于是他们自然要破坏到底,让秦始皇美梦成空了。   事实上,秦传二代便即消亡,甚至连子孙都没怎么留下。唯一一个正统子婴,还让项羽手下给剁成肉酱。从秦始皇陵寝堪舆上看,的确有很多人为痕迹。至少,只是看中山川形胜,却忽视了内在风水结构。   首先,秦陵南依骊山,为离宫有砂,离宫先天卦为乾,乾为皇帝为权利为地位。乾有砂而受损,导致二世昏庸无能,大权旁落,一切都在赵高的操纵之下。南方后天卦为离,离为光明。离宫有砂,光明受损,社会黑暗。离为千戈为静物,有砂而不能静。导致干戈四起。离为甲胄之士,有砂而受损,结果,伏尸百万,血流成河。因此,作为大一统的君主陵寝,放置骊山有欠考虑,若只是乱世诸侯,此地倒还可以。但也经常出现小耗。   其次,秦陵北临渭水,为坎宫水,南砂北水为风水之大忌。《金锁玉关》上说“壬水没儿郎,先绝是二房”坎富有水,后代难存。这里明显看出六国残余贵族的插手痕迹。   第三,整个风水格局为曲水朝堂式,这种格局为早期俊秀发迹,后代出现不正荒淫之徒的格局,秦朝的早期兴旺和后期的短命,正好合于《水龙经》中“曲水朝堂格局”的判断预测。   第四。再看秦陵东侧,也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按《水经注》记载:“水出骊山东北,后秦始皇葬于山北,小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震为长子。有水受损,故有长子扶苏被赐死的历史悲剧。震为贵,有水受损,故二世虽为皇帝,但早已失去皇帝的尊贵,不过一具玩偶而已。要是扶苏不被赐死,那么有为之后,秦朝绝不可能两世而斩。   第五,秦陵的风水明堂很大,秦陵的穴位在胎,养,长生,冠带处,这意味着此穴位庇佑的后人象怀胎的胎儿,初莽的婴儿,刚成长的少年一样不能够出现象临官帝旺的大气象,这正合于秦二世,秦三世昏庸无能,或者象不成熟的小孩一样治理国家的情况,难道这也是一种巧合?   不能认为秦朝的灭亡是秦陵风水导致的。秦朝灭亡是历史的必然,是诸多因素的综合结果。秦始皇在世时就埋下了秦朝灭亡的种子。长城、始皇陵、阿房宫,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怨声载道,为日后的灭亡埋下伏笔。没有人民休养生息的时间,当然得不到百姓拥戴。古人讲天、人、地三才缺一不可,秦的灭亡,既有天时地利的因素,更有人的因素。如果说阴宅风水有作用的话,也仅仅起了个引发推动的作用。   千古难寻是阿瞒   中国古话“生在苏杭,死葬北邙”,北邙是一个风水宝地,倘若死后能长眠于此,那么子孙万代都将因此而受益。对面是黄河,符合了风水学说的思想:“背山面河,以开阔通变之地形,襟怀博达,驾驭万物之志。”也正因如此,但凡在西安洛阳等地建都的皇帝都想在死后入住北邙,以福荫后人,江山永固。邙山上下,战国、秦、汉、曹魏、西晋、北魏、东魏、唐、后梁、南唐、宋、元、明等备朝各代君王和显赫人物都在此长眠。把他们的名字排列起来,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中国古代史:殷王、东周诸王、东汉诸帝、蜀汉后主、曹魏诸帝、西晋诸帝、陈后主、唐明宗、南唐李后主、苏秦、吕不韦、夏侯婴、陈平、贾谊、班超、何进、关羽、石崇、羊祜、裴楷、狄仁杰、杜甫、石守信……   如果说西汉帝王陵墓群逐渐走向正规堪舆,那么东汉就更加清晰,已经把很多细节都考虑到了。比如汉光武帝刘秀,看起来他的陵墓格局逆转,但却别有天地。头枕黄河,脚踏北邙,看起来不合理,却体现了振大汉百年颓风,起中兴乾坤翻转的思路。不过这一设置的遗憾就是,因为河水漫漫,故此朝堂之上阴入多掌权。东汉后期或者皇帝流连美色不可自拔,或者宠信内监祸国,或者放手外戚把持朝政,也不能不说没有原陵的影响。毕竟子孙后代未必都肖如光武帝刘秀本人那么贤明专情,也就没法保证这一格局的不利影响能得控制。   曹操墓悬疑多年,近年已经尘埃落定。墓地风水值得研究。因为那时代已


相关内容

  • 花笺小令 ▎九月菊花: 千古江山千古路,人间多少人离愁
  • [前言] [作者简介] 九月菊花,本名,郭宏超.1967年出生于陕西.咸阳,毕业于长安大学,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现为北京正东国际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负责人.2016年8月进入诗词世界,12月中旬自学格律,酷爱诗词. [清平乐]相思 离离草草,尽是愁肠绕.寂寞落花风里笑,一幕相思料峭. 都 ...

  • 念奴娇赤壁怀古翻译
  • 长江东流,滚滚波涛冲洗尽了千古英雄豪杰.那遗弃了的旧营垒西边,人们传说那是三国时期周郎大破曹军的赤壁.陡峭的山峰高入云霄,像马惊而狂奔的巨浪拍打着江岸,白色的浪花像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样美好,那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谨,小乔刚刚嫁了过来,他威武雄壮,言论见解卓越不凡,手拿羽扇,头戴纶 ...

  • 念奴娇赤壁怀古读后感
  • 念奴娇赤壁怀古读后感(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北宋大文豪的这首< ...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789人评分) 8.5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江苏省震泽中学 刘丽华 教学目标: 1.  通过评点.研讨版本中字词的不同而把握词的内容. 2.  与<赤壁赋>进行比较阅读,把握苏轼的情感.对苏轼情感的分析,言之成理即可,不强求统一. 一.导入 1.  展示苏轼书法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书法作 ...

  • 此女胸怀大志,旺夫旺子,比武招亲选中开国皇帝,儿子是千古一帝
  •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很多人都说他得位不正,但这位太宗文皇帝,为建立大唐可谓是栉风沐雨.亲冒锋镝,在马背上打下李唐万里江山.因为知道江山得来不易,经过隋末战乱,唐初只剩下两百九十万户人口,百业凋敝,民不聊生.所以唐太宗即位后励精图治,为政谨慎.不仅劝课农桑,薄赋尚俭.还致力民生,稳定人心. 上下五千年, ...

  • 念奴娇练习
  • <念奴娇 赤壁怀古>练习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樯橹(qiáng) 酹(lâi) 吟啸(xiào) 羽扇纶巾(guān) ..... B.笺注(qiān) 赤鼻矶(jī) 蓑衣(suō) 料峭(qiāo) .... C.针砭(biǎn) 粗糙(cāo) 差别(c ...

  • 永遇乐教案1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朗读全词 2.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整体感知,了解基本意思. 重点难点: 1. 了解全词中引用的各种典故 2. 作者的写作背景 3. 初步感知作者写作此篇作品的心情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浅析
  •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081-01 摘要:本文通过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来说明该词是写景.咏史.抒怀三者有机结合的佳作. 关键词:写景 咏史抒怀 诗歌写作的一个基本方法,是从形象着手,用形象思维来表达思想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