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D流程在华为15年发展历程

IPD流程在华为15年发展历程„

作者: 发布时间:2014-2-10

IPD流程在华为15年发展历程„

华为自1999年启动IPD变革,到2013年6.5版本流程发布,在15年历程中IPD在华为从引入到成长,逐步扎根并持续优化。IPD流程体系和管理体系让华为在产品开发周期、产品质量、成本、响应客户需求、产品综合竞争力上都取得了根本性的改善,从依赖个人英雄转变为依靠管理制度来推出具有竞争力的高质量产品,有力地支撑了华为快速发展和规模的国际化扩张。下图清晰展示华为IPD流程从“先僵化,后优化”的整个过程;以及IPD流程对华为发展的作用。

在15年IPD历程中,1999年至2004年的5年时间内,华为基本上是消化、理解、细化IPD流程过程;此阶段就是大家所说“先僵化”,搞懂IPD,用好IPD。从2005年后华为驾轻就熟IPD,开始结合自己的产品战略、产品开发特点进行大量优化。华为的优化方向与优化点对中国企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华为5.0版本IPD是“后优化”的启程点、里程碑点。其优化方向与优化点为:

1. 2005年,华为将IPD与MM、OR对接,实现了IPD端到端流程的衔接。

解决了IBM-IPD“规划—>开发”需求驱动不够、客户需求响应不够问题;将客户需求信息直通到产品开发人员手中,实现需求驱动产品开发。此

优化改进,让华为10万人规模开发团队与中小企业开发团队一样轻盈,快速、低成本地满足客户需求;这是华为从西方管理理论过渡到中国化的最大创举,让华为这只大象跳起街舞。

2. 2005年,华为针对软件研发业务工作量大且相对独立特点,针对IPD

流程进行软件开发适配,推出集成IPD-CMMI流程。2007~2010年,华为继续在各产品线试点敏捷开发方法基础上;华为吸收敏捷方法在软件开发中优点,考虑电信嵌入式系统庞大而又复杂的差异;形成适合华为的IPD+敏捷开发流程,将软件从重型过程管理转向轻量过程管理。

3. 2005年,华为针对电信市场整体解决方案特点,创造性全新地提出《IPD

解决方案流程》,提出解决方案IPD开发模型;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全球培训、客户支持解决方案。解决来自多产品线或者多合作方、针对关键细分市场业务和服务进行全新开发过程控制。IBM-IPD流程体系解决是如何开发一个赢利的产品,而“IPD解决方案流程”提出让华为从卖产品的公司迈向卖解决方案与服务的公司。推动华为进入一个更大市场范围,让华为销售稳步迈向2000亿以上台阶。

4. 2008年后华为开始降低IPD的厚重性要求,IPD流程运作与PM项目管

理更高效、实用与灵活。针对客户开发、小产品开发推出IPD小项目流程。规避因过分关注研发领域而忽略其他功能领域管理;如DFx要求引入、QMS质量管理引入、建立分层分级IPD流程评审体系„„。

15年来,华为并没有一直僵化地使用IBM-IPD,而是在掌握IPD精髓之后,开始优化IPD流程、让流程运行得更具现实且有效率,成为华为不断发展的助推器。前三项改进是华为对IPD理论实践的创举与发展。

除华为外,中国最早引入IPD项目咨询的企业是在2002年,之后在国内有很多企业引入IPD。从我们了解的情况,大部分企业IPD流程仍停留在如何“低成本、高效、高质量地开发产品”,产品开发流程上并无变化:导致以下问题:

 没有建立需求驱动产品开发过程,没有建立需求端到端流程;将会出现

发下两种情况:一是IPD流程成为研发搪塞市场需求的工具,IPD流程成为研发推诿责任的工具;二是在市场冲击下,由于IPD建设不合理,僵化无法面对市场;企业无奈地启用以前流程,以前怎么走还是怎么走,IPD成为历史。

 企业建立的IPD流程厚重,流程效率极低,IPD流程与公司运营流程脱

节。加上市场在变,业务在变,IPD流程一直僵化在1.0版本;没有优化,认为好东西就不用变化。IPD流程实施后并没有带来显著的竞争力提升,IPD流程成为痛心之点。

 高科技企业软件开发工作量占绝大多数,而多数企业仍以IPD流程模型

支撑软件开发,软件开发效率与效果均不理想,软件质量差。企业没有想到可以使用“IPD+CMM”或“IPD+敏捷开发流程”;解决软件管理问题。

2014年我们将会总结咨询过程中的经验;推出更多分析与总结文章。为中国企业发展、走向世界贡献我们的知识。我们将推出:

 如何建立研发驱动机制(需求、技术、规划驱动),如何建立端

到端需求流程;

 如何将敏捷开发流程溶合到IPD流程体系中,提高高科技企业研

发效率;

 介绍IPD解决方案流程建设要点、介绍技术与CBB平台流程建设

要点。

IPD流程在华为15年发展历程„

作者: 发布时间:2014-2-10

IPD流程在华为15年发展历程„

华为自1999年启动IPD变革,到2013年6.5版本流程发布,在15年历程中IPD在华为从引入到成长,逐步扎根并持续优化。IPD流程体系和管理体系让华为在产品开发周期、产品质量、成本、响应客户需求、产品综合竞争力上都取得了根本性的改善,从依赖个人英雄转变为依靠管理制度来推出具有竞争力的高质量产品,有力地支撑了华为快速发展和规模的国际化扩张。下图清晰展示华为IPD流程从“先僵化,后优化”的整个过程;以及IPD流程对华为发展的作用。

在15年IPD历程中,1999年至2004年的5年时间内,华为基本上是消化、理解、细化IPD流程过程;此阶段就是大家所说“先僵化”,搞懂IPD,用好IPD。从2005年后华为驾轻就熟IPD,开始结合自己的产品战略、产品开发特点进行大量优化。华为的优化方向与优化点对中国企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华为5.0版本IPD是“后优化”的启程点、里程碑点。其优化方向与优化点为:

1. 2005年,华为将IPD与MM、OR对接,实现了IPD端到端流程的衔接。

解决了IBM-IPD“规划—>开发”需求驱动不够、客户需求响应不够问题;将客户需求信息直通到产品开发人员手中,实现需求驱动产品开发。此

优化改进,让华为10万人规模开发团队与中小企业开发团队一样轻盈,快速、低成本地满足客户需求;这是华为从西方管理理论过渡到中国化的最大创举,让华为这只大象跳起街舞。

2. 2005年,华为针对软件研发业务工作量大且相对独立特点,针对IPD

流程进行软件开发适配,推出集成IPD-CMMI流程。2007~2010年,华为继续在各产品线试点敏捷开发方法基础上;华为吸收敏捷方法在软件开发中优点,考虑电信嵌入式系统庞大而又复杂的差异;形成适合华为的IPD+敏捷开发流程,将软件从重型过程管理转向轻量过程管理。

3. 2005年,华为针对电信市场整体解决方案特点,创造性全新地提出《IPD

解决方案流程》,提出解决方案IPD开发模型;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全球培训、客户支持解决方案。解决来自多产品线或者多合作方、针对关键细分市场业务和服务进行全新开发过程控制。IBM-IPD流程体系解决是如何开发一个赢利的产品,而“IPD解决方案流程”提出让华为从卖产品的公司迈向卖解决方案与服务的公司。推动华为进入一个更大市场范围,让华为销售稳步迈向2000亿以上台阶。

4. 2008年后华为开始降低IPD的厚重性要求,IPD流程运作与PM项目管

理更高效、实用与灵活。针对客户开发、小产品开发推出IPD小项目流程。规避因过分关注研发领域而忽略其他功能领域管理;如DFx要求引入、QMS质量管理引入、建立分层分级IPD流程评审体系„„。

15年来,华为并没有一直僵化地使用IBM-IPD,而是在掌握IPD精髓之后,开始优化IPD流程、让流程运行得更具现实且有效率,成为华为不断发展的助推器。前三项改进是华为对IPD理论实践的创举与发展。

除华为外,中国最早引入IPD项目咨询的企业是在2002年,之后在国内有很多企业引入IPD。从我们了解的情况,大部分企业IPD流程仍停留在如何“低成本、高效、高质量地开发产品”,产品开发流程上并无变化:导致以下问题:

 没有建立需求驱动产品开发过程,没有建立需求端到端流程;将会出现

发下两种情况:一是IPD流程成为研发搪塞市场需求的工具,IPD流程成为研发推诿责任的工具;二是在市场冲击下,由于IPD建设不合理,僵化无法面对市场;企业无奈地启用以前流程,以前怎么走还是怎么走,IPD成为历史。

 企业建立的IPD流程厚重,流程效率极低,IPD流程与公司运营流程脱

节。加上市场在变,业务在变,IPD流程一直僵化在1.0版本;没有优化,认为好东西就不用变化。IPD流程实施后并没有带来显著的竞争力提升,IPD流程成为痛心之点。

 高科技企业软件开发工作量占绝大多数,而多数企业仍以IPD流程模型

支撑软件开发,软件开发效率与效果均不理想,软件质量差。企业没有想到可以使用“IPD+CMM”或“IPD+敏捷开发流程”;解决软件管理问题。

2014年我们将会总结咨询过程中的经验;推出更多分析与总结文章。为中国企业发展、走向世界贡献我们的知识。我们将推出:

 如何建立研发驱动机制(需求、技术、规划驱动),如何建立端

到端需求流程;

 如何将敏捷开发流程溶合到IPD流程体系中,提高高科技企业研

发效率;

 介绍IPD解决方案流程建设要点、介绍技术与CBB平台流程建设

要点。


相关内容

  • 华为历史发展和企业运行机制分析---华为,一匹黑马的成长历程
  • 华为,一匹黑马的成长历程 鸟瞰通信设备行业 进入到信息社会以后,由于信息越来越易于复制和传播,海外企业作为政府眼睛和耳朵的功能更加强大.以美国为例,政府通过苹果.谷歌.微软等IT巨头的硬件或软件服务,使其情报收集的触角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这种方式,美政府事实上具有了无限获取信息的能力.于是, ...

  • 质量管理手册(华为) (1)
  • 质量管理手册 HUAWEI QUALITY MANAGEMENT MANUAL 2007年8月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Page 1 of 33 目录 第1章 第2章 质量手册说明 ......................................................... ...

  • 任正非传 摘录
  • <任正非传>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高中三年的理想就是能吃一个白面馒头 文革期间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学习,从此知识渊博. 任正非从军:认为一个人再有本事的人也得通过所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认同(从军就是一种方式),才能有机会 转业到地方后,因为不能适应现实中那些阴谋算计,生意被骗多次,事业上的不 ...

  • 从样品到量产--产品中试管理
  • 从样品到量产--产品中试管理 ---培养研发管理者的摇篮 课程背景 随着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和市场竞争压力的持续增加,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广大中国企业投入巨资进行产品创新,自主研发已成为新时代的潮流,企业都在努力开发新产品.我们在为企业提供研发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的 ...

  • "当下"最好的组织运行模式:流程化组织
  • 上一期<洞察>,看了几位前辈和大师的观点,很受启发,却不敢完全赞同,所以效仿亚里士多德,斗胆提出一些异议,对的话,也是吾师指点的好,不对的话,全怪自己学艺不精,现眼而已,以上为笑谈,不表. 组织理论是什么 组织理论是管理理论中的核心内容,通过研究组织结构.职能.运转方式及管理主体的行为, ...

  • 华为企业文化
  • 核心文化的成功典范 -华为: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目录 一.企业文化及企业文化建设 ................................................. 2 二.华为简介及其发展历程 ............................................. ...

  • 华为发展历程
  • 2009年 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成功交付全球首个LTE/EPC商用网络,获得的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首位. 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 获得IEEE标准组织2009年度杰出公司贡献奖. 获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业务新锐奖",并入 ...

  • 集成产品开发
  • 集成产品开发 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简称IPD)是一套产品开发的模式.理念与方法.IPD的思想来源于美国PRTM公司出版的<产品及生命周期优化法>(简称PACE--Product And Cycle-time Excellence) ...

  • 探索华为的"狼性"管理
  • 来源:     2009-12-16 8:52:21 2008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诞生20周年.在这20年中,许多制造类企业几经沉浮,惟独华为真正成为了中国少有的大型国际化高科技企业. 这一年,华为合同销售额为233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占75%,收入约170亿美元.与金融危机下其他企业的形势大有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