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容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李荣华1,王晓华2

(1.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玉林分站,广西 玉林 537000;

2.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 桂林 541002)

【摘 要】容县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泥石流等。容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是多种致灾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地层岩性是其形成的内在要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与类型;地形地貌与植被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外在条件,它制约着崩、滑、塌等致灾地质作用的形成;大气降雨是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激发因素,决定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速度和时间;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用避让、预防、监测及治理措施,做到避让与治理结合,以群测群防为基本手段,点状灾害以工程治理与生物防治为主;面状灾害以生物防治为主;采用点、面结合综合治理的方法。

【关键词】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影响;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151(2009)07-0099-02

(一)引言 斜。县北西部有大容山,主峰高1147.8m,呈北东~南西走向,

容县古称容州,位于广西东南部,毗邻粤港澳,是我国长约35km;西南有天堂山,主峰高1274.1m,是云开大山支西南通往广东、香港、澳门地区主要公路交通枢纽之一。旅脉,呈北西~南东走向,长约35km;中部有都峤山,面积约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共70多万人,是广西最大34.19km2,为特殊的丹霞地貌。县境内山峦叠嶂,岭谷相间,的侨乡。近年来,随着全县的工农业生产和其它经济建设的河谷交错,丘陵起伏,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县,山地面积约不断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的破点全县总面积的85%。根据地貌成因、组合形态、海拔高程坏日趋严重,导致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给全县人民生命及财等划分,县境内主要的地貌类型为:构造侵蚀地貌、侵蚀剥产安全带来威胁,同时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百蚀地貌、侵蚀堆积地貌。 余万元,制约了全县的经济发展。为此,防治地质灾害已经3.地质构造。容县位于“云开古陆”西北侧,经历了加里成为当前减灾防灾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及喜马拉雅山四个构造发展阶段。

(二)地质环境条件

1.气象水文。容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秋炎热,冬春寒冷。多年平均气温为21.3℃,极端最高气温38℃,最低为-2.3℃。多年平均日照数为1746.3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39%。容县境内降雨量比较充沛,据资料统计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737.4mm,最多年为2314.7mm,最少年为1087.3mm。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对时间而言:4~9月为多雨期,约占年降雨量的78.6%;其中5、6、7月份是降雨高峰期,其次为4月、8月和9月,在降雨量高峰期内,常会造成山体崩塌、滑坡等灾害现象。对空间而言:由北至南,降雨量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容县河流水系属西江支流北流河水系。县境内最大的干流绣江,贯穿县境中部。它的两大支流一条是南部的杨梅江,另一条是北部的泗罗江,组成容县的三大河流。县境内流域面积在20km2以的河流有50多条,河道总长度871.7km,相应河网密度为0.3km/km2。区内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红层盆地)孔隙裂隙水、碎屑岩裂隙水、花岗岩裂隙水、花岗岩-混合岩网状风化裂隙水五种。

2.地形地貌。容县位于大容山和云开大山两大山脉之间。地势特征是东西南三面高,中部和北东部低,由南向北东倾

【收稿日期】2009-04-10

古生代早期沉积的深厚的奥陶系、志留系砂页岩层,受到一次剧烈的地壳运动——广西运动的影响,地层产生了褶皱和断裂。

4.地层岩性。容县出露地层以岩浆岩为主,面积1260.09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5.83%,其次为沉积岩,面积为920.49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0.78%,混合岩及第四系全新统分布面积较小,分别为52.94km2和23.48km2。

5.新构造与地震。新构造运动以区域性上升为主,局部地带有下降表现,主要是断裂变动,并继承了老构造运动的特点。该县距灵山地震中心的北东向约100km,受其影响,据有关资料记载,历史上共发生有感地震18次,最大震级5.5级,未发生过严重破坏性地震。

6.地下水类型。容县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红层盆地)孔隙裂隙水、碎屑岩裂隙水、花岗岩裂隙水、花岗岩-混合岩网状风化裂隙水五种。

(三)容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

据地质灾害数据统计,各类地质灾害点及隐患点265处,其中滑坡107处,占40.38%;崩塌61处,占23.02%;不稳定斜坡95处,占35.85%;泥石流2处,占0.75%。容县地质灾害类型按照灾种划分统计见图1。

【作者简介】李荣华(1972-),男,广西玉林人,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玉林分站工程师,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研究。

- 99 -

图1 容县灾种分布图

1.滑坡。(1)滑坡发育特征:容县滑坡类型多为花岗岩及碎屑岩坡残积土体滑坡,其次为碎块石滑坡。滑坡发育地段,大多分布于褶皱紧密、断裂发育附近地带,且主要分布于岩

(2)滑坡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层倾角在5°~30°范围内。

容县滑坡的形成条件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组、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的控制和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滑坡主要分布在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地段,这些工程活动开挖土石方量大,边坡坡度陡,形成高角度临空面,破坏了原来的坡体稳定性。

2.崩塌。从崩塌的组成物质看,土质(主要为坡残积层)崩塌占86.88%,碎块石崩塌占13.12%,岩体崩塌则少见。区内崩塌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貌区,在这些地带,山坡自然坡度较陡,人口分布密度较大,农村建房及村级路修建现象普遍,往往形成一些高陡人工边坡,使边坡土体处于临空状,从而在降雨的作用下产生崩塌。因此区内崩塌灾害点的分布多与地貌及人为因素有关,地层因素作用较少。大气降雨是引发崩塌发生的主要因素,崩塌绝大部分发生在雨季,发生频率最高6~7月份,而降雨量少的月份,崩塌发生的数量最少,甚至没有发生。区内崩塌多为人类工程活动所引发,如开矿、修筑公路、挖坡建房等,人为工程活动的影响是区内崩塌形成的主要的因素之一。

3.不稳定斜坡。不稳定斜坡主要分布于容县盆地边缘的丘陵区,丘陵区不稳定斜坡68处,占不稳定斜坡调查总数的70.1%,低山丘陵区不稳定斜坡28处,占不稳定斜坡调查总

中山区不稳定斜坡1处,占不稳定斜坡调查总数数的28.9%,

的1%。不稳定斜坡的产生,除其固有的地质环境条件外,起主要作用的是人类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为修筑公路和农村建房。

4.泥石流。该县泥石流共有2处,分别为碰埌冲泥石流和簟坡塘泥石流,其时、空分布特征表现在:从地貌上看,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从地层岩性上看,主要分布在白垩系新隆组(K1x)及第三系邕宁群(Ey)等陆源碎屑岩分布区。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丰富的固体物源、充足的水源和有利的地形,因此,泥石流的形成受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条件的控制。

行政领导负责制,组建“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各乡镇或村组应组建相应机构,由主管乡镇长或村组长负责,以保证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层层落实,万无一失。与此同时,应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使地质灾害防治落到实处。

2.监测预报方案:此方案适用于孕育中并有致灾迹象或经工程整治需观察其效果的地质灾害。该系统建设是在各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建立县、乡、村三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监测系统,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监测方

法和监测内容。及时整理监测记录资料,逐级上报主管部门。

3.避让、限制方案:避让方案适用于规模大,危害大,近期无力进行地质工程治理或防治效益低的地质灾害。由人为工程活动引发、正在发展的地质灾害应采取限制的方案。限制包含一是限量、二是禁止的含义,对因人为活动强度大而可能导致引发的地段采用限量,对已成灾害或因人为不合理工程活动明显会造成地质灾害的地段,应禁止一切形式的开挖等活动。该方案是目前应采取的最为有效方案之一,但在搬迁避让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分析,选址避免重复、多次无效搬迁造成经济浪费。

4.生物工程方案:生物工程方案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防治方案,从长期看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境内许多地质灾害〈特别是滑坡〉均因人工乱挖和人类耕种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斜坡失稳,采用此方案能从根本上防治水土流失,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和发展。生物工程包括:保护现有植被、退耕还林还草、实施生态恢复和重建、增加林草覆盖率。在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应用科学的观点、方法,通过分析研究、选择适应当地生长条件,具保护水土,又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林、草类,实现开发式防治。

5.工程治理方案:此方案适用于规模较大,正在发展中,避让难度较大以及重点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害特别严重,投入少量工程可以挽救大量经济损失,治理工程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的地质灾害。如一级公路沿线的滑坡防治就须用此方案。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施用不同的地质工程措施。如对滑坡防治的工程有抗滑工程、减滑工程;对崩塌的防治有锁固、剔危;对泥石流的防治工程有排导、拦截等。

(五)结论

容县地质灾害的发育强度、分布与地形地质条件有密切关系,但人类工程和建设活动是灾害发生的重要诱因。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应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保护地质环境和减轻地质灾害的损失是其中一个重点考虑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宣传工作,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治理灾害的措施,努力把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 张春山,张业成,张立海.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

性评价[J].地质力学学报,2004,(01).

[2] 刘希林.泥石流风险评价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地学

报,2000,(04).

[3] 江苏省地质灾害的危害,诱因及防治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

境保护,2001,3(1):8-11.

[4] 翟伟锋.我国地质灾害研究及防治对策的建议[J].高师理科

学刊,1999,(04).

[5] 赵作权,高岩松.灾害区划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

势[J].灾害学,1996,11(3):1-4.

(四)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防灾、减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与防灾方案的选择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地质灾害的防治应建立在充分可靠的地质研究基础之上,以成灾条件为依据,地质结构为中心,使防灾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及时在地质灾害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严格遵循“针对性,适宜性”原则,使其收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1.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方案:地质灾害的防治管理实行各级

- 100 -

容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李荣华1,王晓华2

(1.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玉林分站,广西 玉林 537000;

2.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 桂林 541002)

【摘 要】容县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泥石流等。容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是多种致灾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地层岩性是其形成的内在要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与类型;地形地貌与植被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外在条件,它制约着崩、滑、塌等致灾地质作用的形成;大气降雨是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激发因素,决定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速度和时间;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用避让、预防、监测及治理措施,做到避让与治理结合,以群测群防为基本手段,点状灾害以工程治理与生物防治为主;面状灾害以生物防治为主;采用点、面结合综合治理的方法。

【关键词】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影响;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151(2009)07-0099-02

(一)引言 斜。县北西部有大容山,主峰高1147.8m,呈北东~南西走向,

容县古称容州,位于广西东南部,毗邻粤港澳,是我国长约35km;西南有天堂山,主峰高1274.1m,是云开大山支西南通往广东、香港、澳门地区主要公路交通枢纽之一。旅脉,呈北西~南东走向,长约35km;中部有都峤山,面积约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共70多万人,是广西最大34.19km2,为特殊的丹霞地貌。县境内山峦叠嶂,岭谷相间,的侨乡。近年来,随着全县的工农业生产和其它经济建设的河谷交错,丘陵起伏,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县,山地面积约不断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的破点全县总面积的85%。根据地貌成因、组合形态、海拔高程坏日趋严重,导致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给全县人民生命及财等划分,县境内主要的地貌类型为:构造侵蚀地貌、侵蚀剥产安全带来威胁,同时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百蚀地貌、侵蚀堆积地貌。 余万元,制约了全县的经济发展。为此,防治地质灾害已经3.地质构造。容县位于“云开古陆”西北侧,经历了加里成为当前减灾防灾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及喜马拉雅山四个构造发展阶段。

(二)地质环境条件

1.气象水文。容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秋炎热,冬春寒冷。多年平均气温为21.3℃,极端最高气温38℃,最低为-2.3℃。多年平均日照数为1746.3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39%。容县境内降雨量比较充沛,据资料统计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737.4mm,最多年为2314.7mm,最少年为1087.3mm。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对时间而言:4~9月为多雨期,约占年降雨量的78.6%;其中5、6、7月份是降雨高峰期,其次为4月、8月和9月,在降雨量高峰期内,常会造成山体崩塌、滑坡等灾害现象。对空间而言:由北至南,降雨量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容县河流水系属西江支流北流河水系。县境内最大的干流绣江,贯穿县境中部。它的两大支流一条是南部的杨梅江,另一条是北部的泗罗江,组成容县的三大河流。县境内流域面积在20km2以的河流有50多条,河道总长度871.7km,相应河网密度为0.3km/km2。区内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红层盆地)孔隙裂隙水、碎屑岩裂隙水、花岗岩裂隙水、花岗岩-混合岩网状风化裂隙水五种。

2.地形地貌。容县位于大容山和云开大山两大山脉之间。地势特征是东西南三面高,中部和北东部低,由南向北东倾

【收稿日期】2009-04-10

古生代早期沉积的深厚的奥陶系、志留系砂页岩层,受到一次剧烈的地壳运动——广西运动的影响,地层产生了褶皱和断裂。

4.地层岩性。容县出露地层以岩浆岩为主,面积1260.09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5.83%,其次为沉积岩,面积为920.49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0.78%,混合岩及第四系全新统分布面积较小,分别为52.94km2和23.48km2。

5.新构造与地震。新构造运动以区域性上升为主,局部地带有下降表现,主要是断裂变动,并继承了老构造运动的特点。该县距灵山地震中心的北东向约100km,受其影响,据有关资料记载,历史上共发生有感地震18次,最大震级5.5级,未发生过严重破坏性地震。

6.地下水类型。容县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红层盆地)孔隙裂隙水、碎屑岩裂隙水、花岗岩裂隙水、花岗岩-混合岩网状风化裂隙水五种。

(三)容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

据地质灾害数据统计,各类地质灾害点及隐患点265处,其中滑坡107处,占40.38%;崩塌61处,占23.02%;不稳定斜坡95处,占35.85%;泥石流2处,占0.75%。容县地质灾害类型按照灾种划分统计见图1。

【作者简介】李荣华(1972-),男,广西玉林人,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玉林分站工程师,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研究。

- 99 -

图1 容县灾种分布图

1.滑坡。(1)滑坡发育特征:容县滑坡类型多为花岗岩及碎屑岩坡残积土体滑坡,其次为碎块石滑坡。滑坡发育地段,大多分布于褶皱紧密、断裂发育附近地带,且主要分布于岩

(2)滑坡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层倾角在5°~30°范围内。

容县滑坡的形成条件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组、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的控制和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滑坡主要分布在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地段,这些工程活动开挖土石方量大,边坡坡度陡,形成高角度临空面,破坏了原来的坡体稳定性。

2.崩塌。从崩塌的组成物质看,土质(主要为坡残积层)崩塌占86.88%,碎块石崩塌占13.12%,岩体崩塌则少见。区内崩塌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貌区,在这些地带,山坡自然坡度较陡,人口分布密度较大,农村建房及村级路修建现象普遍,往往形成一些高陡人工边坡,使边坡土体处于临空状,从而在降雨的作用下产生崩塌。因此区内崩塌灾害点的分布多与地貌及人为因素有关,地层因素作用较少。大气降雨是引发崩塌发生的主要因素,崩塌绝大部分发生在雨季,发生频率最高6~7月份,而降雨量少的月份,崩塌发生的数量最少,甚至没有发生。区内崩塌多为人类工程活动所引发,如开矿、修筑公路、挖坡建房等,人为工程活动的影响是区内崩塌形成的主要的因素之一。

3.不稳定斜坡。不稳定斜坡主要分布于容县盆地边缘的丘陵区,丘陵区不稳定斜坡68处,占不稳定斜坡调查总数的70.1%,低山丘陵区不稳定斜坡28处,占不稳定斜坡调查总

中山区不稳定斜坡1处,占不稳定斜坡调查总数数的28.9%,

的1%。不稳定斜坡的产生,除其固有的地质环境条件外,起主要作用的是人类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为修筑公路和农村建房。

4.泥石流。该县泥石流共有2处,分别为碰埌冲泥石流和簟坡塘泥石流,其时、空分布特征表现在:从地貌上看,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从地层岩性上看,主要分布在白垩系新隆组(K1x)及第三系邕宁群(Ey)等陆源碎屑岩分布区。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丰富的固体物源、充足的水源和有利的地形,因此,泥石流的形成受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条件的控制。

行政领导负责制,组建“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各乡镇或村组应组建相应机构,由主管乡镇长或村组长负责,以保证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层层落实,万无一失。与此同时,应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使地质灾害防治落到实处。

2.监测预报方案:此方案适用于孕育中并有致灾迹象或经工程整治需观察其效果的地质灾害。该系统建设是在各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建立县、乡、村三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监测系统,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监测方

法和监测内容。及时整理监测记录资料,逐级上报主管部门。

3.避让、限制方案:避让方案适用于规模大,危害大,近期无力进行地质工程治理或防治效益低的地质灾害。由人为工程活动引发、正在发展的地质灾害应采取限制的方案。限制包含一是限量、二是禁止的含义,对因人为活动强度大而可能导致引发的地段采用限量,对已成灾害或因人为不合理工程活动明显会造成地质灾害的地段,应禁止一切形式的开挖等活动。该方案是目前应采取的最为有效方案之一,但在搬迁避让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分析,选址避免重复、多次无效搬迁造成经济浪费。

4.生物工程方案:生物工程方案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防治方案,从长期看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境内许多地质灾害〈特别是滑坡〉均因人工乱挖和人类耕种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斜坡失稳,采用此方案能从根本上防治水土流失,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和发展。生物工程包括:保护现有植被、退耕还林还草、实施生态恢复和重建、增加林草覆盖率。在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应用科学的观点、方法,通过分析研究、选择适应当地生长条件,具保护水土,又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林、草类,实现开发式防治。

5.工程治理方案:此方案适用于规模较大,正在发展中,避让难度较大以及重点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害特别严重,投入少量工程可以挽救大量经济损失,治理工程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的地质灾害。如一级公路沿线的滑坡防治就须用此方案。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施用不同的地质工程措施。如对滑坡防治的工程有抗滑工程、减滑工程;对崩塌的防治有锁固、剔危;对泥石流的防治工程有排导、拦截等。

(五)结论

容县地质灾害的发育强度、分布与地形地质条件有密切关系,但人类工程和建设活动是灾害发生的重要诱因。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应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保护地质环境和减轻地质灾害的损失是其中一个重点考虑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宣传工作,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治理灾害的措施,努力把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 张春山,张业成,张立海.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

性评价[J].地质力学学报,2004,(01).

[2] 刘希林.泥石流风险评价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地学

报,2000,(04).

[3] 江苏省地质灾害的危害,诱因及防治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

境保护,2001,3(1):8-11.

[4] 翟伟锋.我国地质灾害研究及防治对策的建议[J].高师理科

学刊,1999,(04).

[5] 赵作权,高岩松.灾害区划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

势[J].灾害学,1996,11(3):1-4.

(四)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防灾、减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与防灾方案的选择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地质灾害的防治应建立在充分可靠的地质研究基础之上,以成灾条件为依据,地质结构为中心,使防灾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及时在地质灾害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严格遵循“针对性,适宜性”原则,使其收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1.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方案:地质灾害的防治管理实行各级

- 100 -


相关内容

  • 环境地质调查要求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工作标准 省(自治区)环境地质调查基本要求 (试行) (比例尺1∶50万)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要求规定了开展省(自治区)级比例尺为1∶50万环境地质调查的总则,资料收集与设计书的编写,遥感图像解译.野外调查,资料整理分析及信息系统,图件编制,报告 ...

  • 探析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危险性的评估和解决对策
  • 探析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危险性的评估和解决对策 [摘要]近些年来,地质灾害发生越来越多从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国家与社会也更加关注地质灾害给人们生活环境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区域性地质灾害入手针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并针对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的特征及其不同种类,探讨其具体的危险性 ...

  • 环境地质学
  • 环境地质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 1.环境地质学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 2.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3.环境地质学比较成熟的分支学科有哪些? 4.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5.环境地质学是怎样产生好发展的? 6.学习.研究环境地质学有何重要意义? 第二章 1.地质环境的含义?地质环境和环境地质的 ...

  • 达摩沟泥石流形成的物质条件分析及防治对策_齐干
  • Vol.38No.5Sep.201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HYDROGEOLOGY&ENGINEERINGGEOLOGY第38卷第5期 2011年9月 达摩沟泥石流形成的物质条件分析及防治对策 齐 干,张长敏 100120) (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北京 摘要: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达摩沟历史上曾发生 ...

  •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 目 录 一.绪言 .......................................................................................................... 4 (一)项目由来及主要目的与任务 ................ ...

  • 黄土高原滑坡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的_范立民
  • 第30卷第3期2015年7月 灾害学 JOURNALOFCATASTROPHOLOGY Vol.30No.3Jul.2015 J].灾害学,2015,30(3):067-070.[FanLimin,Li范立民,李勇,宁奎斌,等.黄土沟壑区小型滑坡致大灾及其机理[ Yong,NingKuibin,et ...

  • 地质灾害的特征.危害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预防措施
  • 摘 要:目前,随着地质灾害和全球环境的恶化,相对于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各国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涉及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组成部分.从科学界延伸到社会界,大力寻找最佳的利用自然资源环境,已经成为了每一个国家重点实施的侧重点.自然环境的保护就是从地质环境保护着手,降低 ...

  • 舟曲泥石流论文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论地质工程灾害调查技术及防治措施>,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 ...

  • 山西省朔州市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 山西省朔州市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摘 要]朔州市位于山西省西北部,矿产资源丰富,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造成3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870.7105万元,而且呈加剧趋势.文章在阐述朔州市地质环境背景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区内地裂缝.滑坡.泥石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