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化转移_世界性规律与中国的趋势

第20卷第2期

2011年6月世界地理研究WORLDREGIONALSTUDIESV01.20,No.2Jun.。2011产业集群化转移:世界性规律与中国的趋势

毛广雄1,2

(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Ilj研究中心卜海200062;2.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摘要:随着产业的模块化发展以及产业链分工的细化,在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F,国际

第四波次产业转移浪潮开始呈现出产业集群化转移的规律与趋势。阐述了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内涵

及原因,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的特征及集群化转移的规律性;在对中国承接国际产业

转移历程及特征的分析基础上,认为中困区域产业转移的发生与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产业支撑

和制度环境,而产qk集群化转移将成为中国区域产业转移模式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产业集群化转移:规律;趋势;中国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行业的模块化战略经营引致产业的模块化发展,国际贸易一体化与国际生产的非一体化趋势愈加显著,相关产业的“价值链分割”成为可能。使得某一产品在生产过程的4i同阶段,可以根据不同生产基地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及一定的竞争优势而选择在世界不同的区域完成。于是,在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下,国际第四波次产业转移浪潮开始呈现出产业集群化转移的规律与趋势。

在此影响下,我国的东南沿海区域经济迅速崛起,并形成了高度集群化和专业化特征的产业集群集中之地,如广东东莞的电子产业集群、苏州的信息产业集群、浙江宁波的纺织服装业集群、温州的低压电气集群等等,这些产业集群无一例外的都成为目前吸纳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翘楚,从而使该地区成为我国承接产业转移最多、生产规模最大、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地区。近年来,尽管这类地区的部分产业开始面临资源匮乏、工资上涨、市场饱和、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但这些产业并未出现大规模向中谣部转移的现象,相反,却有越来越多的中西部产业向东部地区相关集群逆向转移。

国际经验和我国的现实表明,产业集群化转移的新趋势对传统的产业转移理论提出了新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新趋势与规律,成为关乎我国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1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内涵及原因:简要的文献回顾

产业的空间集聚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正如Puga、Venables指出的那样[1],产业集聚的形成会伴随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成熟的产业集聚平台因其具有强大的向心力而吸引更收稿日期:201卜O卜14;修订日期:201卜04一1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09YJC790115):汀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2010SJB630008)资助。作者简介:毛J“雄(1975一),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E--mail:gxma0123@126.c叩

世界地理研究20卷

多的产业转移到该地。当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自身的产业扩散离心力也在不断增强。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产业集群已经超过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导力量;要重视地方产业集群在全球生产组织中所发挥的作用,新的投资政策所关注的焦点是“推动产业联系”;其发表的《2004年国际投资报告》再次提出,国际投资不再向低成本方向转移,而是向产业集群方向转移。

鉴于有关产业集群化转移的提法尚散见于国内外的研究中,学界对这一问题系统研究亦不多见。有关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内涵问题的分析,丘兆逸嘲认为,产业集群转移模式是指一个地区的产业集群整体转移到另一个地区;蒙丹‘。1认为产业集群式转移的内涵是:原本在地理上集中、关系密切的企业群体,整体搬迁到另一地区,企业的网络关系保持不变;吉敏、胡汉辉则认为[副,产业集群化转移系指本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逐步实现部分能力的跨国式转移,转出的集群企业问仍存在网络关系;羊绍武㈣在其博士论文中分析了产业集群化转移的两种情况,一是产业以集群的方式转移,二是产业趋向于转移到具有同类产业集群的区域。

鉴于这一研究尚不够深入,产业集群化转移的概念或内涵也多处于探索之中。但大致而言[6】,产业集群化转移系因资源供给、产品需求条件变化以及资本动态转化引起的包括产业集群在国家间(区域间)的转移以及产业向已有集群区域的时空转移过程,是一个涉及区域产业转移一产业集群系统主体(产业)、客体(投资等)和载体(承接地等)的动态网络化过程,应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原因有哪些?Krugman指出【7],通过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和上下游产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都能促成产业集聚的形成;Klmienko【81认为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集聚区内非贸易品价格居高不下、地价上升、环境污染等拥挤成本,会造成某些相关产业转移到新的地理区位;Pennings等【91则认为随着产业链、供应链的区位中心转移,导致产业转移的环节越来越细化和分散化而导致产业链的企业集群式、组团型转移。隋映辉等㈣认为,产业转移的集群路径与发达国家的产业走向成熟,进而技术更新、知识外溢、产品外包等有密切的关系;黄伟[11】通过构建模型与浙江实证分析显示:集群迁入地的区位优势越明显,劳动力成本越低,则企业外迁倾向越重,而且企业原先在集群地生产的边际成本与转移至迁入地后生产的边际成本落差越小,则外迁倾向越重,且中小企业比大型企业更易于进行产业转移;陈耀【12]指出,我国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出现的产业集群迁移,主要源自近些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致使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上升。

综上分析,可以总结出产业集群化转移的主要原因在于[6]:①产业集群化转移是群内企业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技术研发能力,适应全球市场竞争的变化、不断保持领先优势的战略性转型;②产业集群化转移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深化专业分工、降低交易成本;③产业集群化转移是伴随着区域分工向价值链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是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关键。

2产业集群化转移:世界性规律

2.1国际产业转移的4次浪潮及特征

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产业转移先后经历了4次大的浪潮。每一次大的浪潮均有其独特的社会经济背景,其转移原因、转移产业及流向均有所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和特

2期毛广雄:产业集群化转移:世界性规律与中国的趋势99征(图1)。

第一次产业转移浪潮(1950一1900)

原因:荚陶产业结构升级

转移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流向:口奉、德国

第二次产业转移浪潮(,960-'970)

原因:美、FJ、德等咽产业结构升级

转移产业:劳动密集裂产业

流向:弧洲新兴工业化因家和地区

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1970-1980)

原因:石油危机及美欧等国发展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

等离附加值产业

转移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I!!产业

流向:哑洲新兴T:业化陶家和地l廷,东盟、中国东南沿海

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1990-今)

坂冈:计算机模块化、中国加入WTO

转移产业:资本、劳动辔集型产业(产业链)

流向:中幽成为第四轮产业转移的前选11的地;

珠江-二角溯一长江-三角洲一中两部地lx=(小规模)

第五次产业转移浪潮?

我阻东f;I:沿海一ll,西部地K(大规丰葵)?

图l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及特征

第1波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通过直接投资转移到新兴工业国家日本、西德等国。刚刚从二战废墟上站立起来的日本凭借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在承接了美国的产业转移后,很快成为全球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供应者,“日本制造”开始畅销全球。

第2波次大规模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德、日等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步伐,在加快发展自身化工、钢铁和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电子、航空航天和生物医疗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逐步将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拉美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形成了以日本为雁首的“日本一东盟国家和地区”的雁行发展模式,创造了所谓“东亚奇迹”。

100世界地理研究20卷

第3波次大规模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作为“头雁”的日本深受本国经济衰退的影响,欧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以中国沿海地区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区域转移,重点发展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也正是源于这一轮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率先成为东亚区域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者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也因此~跃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

第4波次大规模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并持续至今。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下,依托上一轮承接产业转移,中国已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凭借已有的集聚效应和逐步完善的投资环境,中国日益成为第四轮产业转移的首选目的地。根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中国吸引FDI突破500亿美元,2004年突破600亿美元,2006年接近700亿美元,2008年一举突破800亿美元。即使在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引资形势异常困难的2009年,我国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仍达到900余亿美元,中国吸引外资数量连续17年雄踞发展中国家首位。截止2010年3月,外商对华投资累计设立企业6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1万亿美元。

纵观国际产业转移的4次大的浪潮,可以发现如下特征:

首先,产业转移浪潮呈现一定的时间性规律。大规模产业转移浪潮平均每10年就有1次,依此规律类推,第5次大的产业转移浪潮应已到来或即将到来(相比于此前的几次浪潮,中国当前发生的较大规模区域产业转移,所涉及企业数量、资金规模等均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认为第5次大规模产业转移浪潮已经发生;但从经典的理论出发,中国的区域产业转移的理论规模远较现今的大,从这个角度出发,第5次大规模产业转移浪潮尚未发生或即将发生)。

其次,产业转移的流向呈现与经济重心转移相对~致性规律。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由大西洋沿岸向太平洋沿岸的转移,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流向也大抵如此,中国逐渐成为新一轮世界经济重心转移聚焦下的“重点角色”,与此同时,产业转移的也迅速向中国集中。随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将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即将到来的第5次大规模产业转移浪潮可能的方向应是由中国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区域。

另外,产业转移浪潮与世界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一致性规律。从每一次产业转移浪潮所转移的产业门类看,基本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趋势,与世界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与趋势基本一致。或许,已到来或即将到来第5次大规模产业转移浪潮也应遵循这一趋势,而中国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率先转移中西部地区的实践也验证了这一假设。

2.2产业集群化转移渐成世界性规律

首先,从全球来看,以跨国直接投资为主要内容的国际产业转移的目的地集中在部分国家和局部地区。少数国家承接了多数直接投资份额。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世界各国竞相解除了FDI的规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但跨国直接投资依然显示出明显的指向性,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仍然是吸引FDI的最为强劲的区域。需要指出的是,从1985年以来,中国渐成吸引外资的“大户”,特别是近年来呈现出高水平稳定增长的态势(表1:表2;表3)。

2期毛广雄:产业集群化转移:世界性规律与中国的趋势

表11985及2005年承接全球FI)I最多的国家101(单位:%)

1985龟

国家

美国

英国

沙特阿拉伯承接FDI比例33.26.26.22005焦国家美国英国中国

法国

荷兰

香港

加拿大

德国

比利时

西班牙

合计承接FDI比例18.010.97.96.94.83.93.73.62.62.564.7加拿大4.9法国4.0墨两哥澳大利亚西班牙巴西3.43.33.22.82.870.7荷兰合计

资料来源:转引自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2007),有修改。

表21985及2005年发展中经济体承接FDI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单位:%)

承接FDI比例

21.7

10.7

6.0

5.4

4.51985年国家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巴西2005笠承接FDI比例20.411.39.27.06.9

5.5国家中国香港新加坡墨西哥巴西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

‘百慕大4.1阿联酋

开曼群岛

哥伦比亚

英属维尔京群岛

合计3.63.43.I2.965.3埃及4.7百慕大4.6香港4.3阿根廷合计2.776.6

资料来源:转引自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2007),有修改。

表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数量(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整理。

102世界地理研究20卷

其次,从一国内部来看,国际产业转移进入东道国(地区)之后,通常也向该国某些特定区域集中。在日本,4/5的外国分支机构集中在东京市区,他们占所有外国分支机构销售总额的90%左右;在奥地利,50%的分支机构设在维也纳,他们占所有外国分支机构销售总额的57%左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纽约、德克萨斯、伊利诺斯和新泽西5个州的外国分支机构占了全美国外分支的一半【13】。另外,从转移产业的技术层面来考察,不同技术水平下的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也有不断集中的趋势,并且,技术水平越高,FDI的地理集中程度越高,生物技术是地理集中程度最高的行业,其次是半导体和家用电器,而食品与饮料行业的地理集中程度最低。进一步研究还证实,产业技术水平与产业FDI的集中程度成正相关的局面多年来一直存在并且没有发生改变(表4)。

再次,从产业的不同链条来考察可以发现,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产业链整体搬迁和集群化的规律。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跨国公司在其对价值链进行全球布局的同时,各个环节在有意识地向某些区域集中。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向愈益明显,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群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关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各地有大大小小的集群200多个[14],如聚集在美国硅谷的微电子、生物技术、风险资本产业集群;波士顿128公路微电子产业集群;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集群;集中于新泽西的医疗业:聚集在纽约的华尔街金融投资集群。据意大利统计局的判断标准,全意大利的产业集群数量达到199个,分布在15个州,主要涉及日用品等行业,其中纺织业(69个)、家具业(39个)、制鞋业(27个)、机械业(32个)、食品业(17个),此外还有金属制品、化学制品、造纸等相关集群。

衰4FDI的地理集中度与行业结构的关联(单位:%;个)

注:地理集中度:按外国分支机构数量在该行业世界外国分支机构总数中所占比重计算;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促进关联》,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年版,85页。

总之,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制造、服务和研发链条的全球化程度持续增长,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内部,以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国际产业转移均出现了集群化的规律。无疑,这一世界性规律将对发展中经济体引进外资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愿景产生深远影响。

3产业集群化转移:中国的趋势

3.1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历程及特征

概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其阶段性特征如图2所示:

2期毛广雄:产业集群化转移:世界性规律与中国的趋势103

(1)1979"--1991年为初始阶段。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还处于小规模、试验性投资阶段,而香港大部分轻纺、玩具、钟表、消费电子、小家电等轻工和传统加工业等以加工贸易方式开始向中国东南沿海区域转移。

(2)1992~2001年为深化阶段。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外企获得“国民待遇”,极大地推动了国际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的步伐。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标志,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初步确立,对外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以欧美日等大型跨国公司、台湾省以及韩国为代表的电子、通讯、计算机产业的低端加工和装配的大规模向中国东部沿海区域转移,中国引进外资重点转变为外商直接投资。1996,----2001年,承接的FDI每年维持在400亿"--500亿美元的水平。200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实施,东部地区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3)2002年至今为高速增长阶段。以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外商对华投资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欧美日以IT、汽车为主导的产业,以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大规模向中国东南沿海、东部、中西部等更广域的区域转移。在此影响下,特别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加工装配工业,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图2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

104世界地理研究20卷3.2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及特征

从一定意义上说,区域产业转移是在经济发展到某一阶段以后出现的必然现象,这一过程既是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这一过程将是中国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蘑要支撑。从现实情况看,中国的区域产业转移的发生与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产业支撑和制度环境。

首先,区域产业转移是我国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传统制造业转移和升级、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规模和效率4条主线,构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的支点”,制造业转移与升级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显然,十二五规划有关4条主线的战略定位既为我国区域产业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更为我国通过区域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指明了路径。

其次,东部地区的率先发展也为区域产业转移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依托地利、人和等优势因素,率先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所带来的难得机遇而获得率先发展。在此影响下,这些地区在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在东亚区域产业循环中梯度承接转移中占主导地位,并通过日益扩大的国际产业转移承接规模,向世界“制造中心”前进,这不仅为承接更高等级和更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而且为该地区向国内其他地区转移以及将要发生的第五次产业转移浪潮打下了坚实基础。”一

此外,区域产业转移有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保证。随着《鼓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继续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增加西部大开发投资》等促进东西部经济互动及有关产业转移政策相继出台,也为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扫清了政策障碍。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发生于中国国内的大规模区域产业转移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现状基础和走向未来的潜力,第五次大的产业转移浪潮已经“蓄势待发”。具体来说,中国区域产业转移开始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方面,从区域产业转移的规模与流向看,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规模愈来愈大,但流向受到移出地的阻力和承接地障碍因素的共同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占据了先机,率先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区域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空间不足的矛盾凸显,制造业的持续发展与日渐升高的企业商务成本和环境成本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主要内容的区域产业转移将成为必然。相关研究也显示,2010年前后[16】,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

另一方面,从区域产业转移的类型与方式看,主要以制造业的转移为主,但转移的方式开始由单个企业向集群化转变。总体上看,由于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区域产业转移仍然会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为主,但是随着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单个企业发展越来越倾向形成一个具有产业联系、互动互补、竞争力强的有机群落,更趋向于产业的“抱团”转移,希望建立新的产业集群或直接向已有的产业集群转移,在获取比较优势的同时寻求获取新的竞争优势。调查也显示,在中国产业集群形成的10种路径中,至少有半数以上和区域产业转移相关(表5)。与此同时,区域产业转移通过产业辐射、促进集群间竞争、加速重化工业化以及推动产业集群升级等的综合作用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动力。

2期毛广雄:产业集群化转移:世界性规律与中国的趋势105l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集群温州的打火机集群等

2依靠历史传统产业基础形成和发展的产、Ik集群湖南浏阳I}i的花炮制造业集群等

3依靠当地资源形成和发展的产业集群江苏郐州的木材加工业集群等

4依靠外部巾.场而形成和发展的产业集群晋rI:的制鞋集群等

5引进外资,{#‘三来op’罐研垃卜形成的外向型加工业集群珠三家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等

6配套大型企qk形成和发展的产业集群熏庆嘉陵摩托车集群等

7在中心城市城区出现的都ffj型产qk集群都I}『型工业园区

8依靠高校资源和科技人员创业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中关村科技冈区等

9通过政府规划下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工业园和开发区等

10政府民间两种力量混合作用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一

资料来源:根据刘世锦主编,《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2007—2008)))整理。

此外,从区域产业转移的主导力量与作用范围看,区域产业转移开始由政府主导转向企业主导,但产业转移距离呈现衰减趋势。区域产业转移的主导力量不外两种,一是政府主导,二是市场主导。虽然政府主导会对区域产业转移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区域产业转移的初期,但从长远来说,市场仍然是决定区域产业转移的核心动力,即区域产业转移依然会受不同区域间土地、能源、劳动力和生态环境等比较优势因素的影响,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是大势所趋。

3.3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趋势:产业集群化转移将成为典型模式

本文之所以将产业集群化转移模式称之为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趋势,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的跨国生产和经营尚处于初始阶段,具体表现为跨国投资规模小、主体与结构单一、跨国经营动机原始、网络缺乏、国际性品牌缺乏等特征,随着中国式跨国公司的崛起及因之发生的产业转移也已经呈现出集群化趋势,如家用电器产业等依靠全球制造网模式、兵团网络等扩张模式成为率先成功“走出去”的新典范。

其次,与发达国家相对较长的产业集群发展史相比,中国的产业集群发生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的广东、浙江、北京陆续出现产业集群至今,中国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也不过30年左右时间,因此与之相关联的发生在区域间的产业集群化转移尚不能与国外的普遍性规律相提并论。此外,鉴于泱泱大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复杂性和渐进性,中国的区域产业转移亦尚处于初始阶段,转移的方式方法存在多样性且并行不悖,本文所述及的产业集群化转移仅是其中代表性模式之一,但因其可以同时获取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独特效应,该模式的发展前景可期。

第三,虽然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历史不长,但势头良好,以产业集群为主要表征的新的经济龙脉正在形成;中国的产业转移虽处初级阶段,但较大规模的区域产业转移正在发生,而且两者的关联性越来越强。随着中国产业集群的进一步成长,尤其是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已开始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升级,而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正处于培育成长期,未来发展大有潜力,在此形势下,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之间的产业集群化转移当在所难免。

世界地理研究20卷

参考文献

[1]PugaD,VenablesAJ.Thespreadofindustry:spatialagglomerationineconomicdevelopment[J].

JournaloftheJapaneseandInternationalEconomies,1996。10(4):440—464.

[2]丘兆逸.实施产业集群转移模式实现西部经济腾琶[J],探索,2006(1):146-149.

[3]蒙丹.以集群转移的模式促进东部劳动密集璎产业的转移[J].商业视角,2007(6):258—259.

[4]吉敏,胡汉辉.苏南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选择——基于产qk集群武跨国转移发展的构想Ⅲ.软科学,2009,29②:93—96.[5]羊绍武.WTO背景下中困的产业转移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35—37.

[6]毛广雄.产业集群化转移:理论述评及启示[J].统计与决策,2010(6):154-157.

[7]KrugmanP.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geography[J].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1,l

(3):483-499.

[8]KlmienkoM.Competition,matching,andgeographical

ofEconomicsandelusteringatearlystagesoftheindustrylifecycle[J】.Journal

[9]PenningsBusiness,2004,56(3):177—195.relocation:firmandindustryE,SleuwaegenL.Internationaldeterminants[J].Economics

Letters,2000,67(2):179—186.

[10]隋映辉,解学梅,赵琨.全球产业转移:分散化、集群路径与规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8):9-13.[11]黄伟.集群状态下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研究[J].林业经济,2008(10):76-79.

[12]陈耀.东两部合作互动、集群迁移与承接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4-20.

[13]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跨国公司产qk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咖.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86-88.[14]厉无畏。乇振.中国产业前沿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21—123.

[15]“东部产业转移的趋势与湖J铲刈痈泼的吣邑研究’课题组令球第四次产业嘲参将进入规膜化阶段咖.溯E日报,2009-01-0Z[16]刘奇葆.关于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EB/OL].,“两新闻网,2007-11—23.

IndustrialClusterTransfer:InternationalExperienceand

China7STendency

MAOGuang—xion91,2

(1.TheCenterforModernChineseCityStudies,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062:

2.DepartmentofGeography,HuaiyinNormalUniversity,HuMan223300,Jiangsu,China)

Abstract:With

chain

showed

thebytheindustrialdevelopmenttransferofbymodularizationthefourthtransferandindustrialwaverefinement.industrialandininternationalbytheexperienceoftendencyindustrialstructureClusters。underpaperex-influence

the

theworldwideandindustrialforthe

ofadjustment.ThiSofindustrialinternationalonpoundedanalyzedcontentscausesthe4transferwavesClusters.andindustrialtheanaly—characteristiasasoffortransfer.aswell

SiSofcourses

cantheregularityclusterytransfer.BasedforChina’Sandbecharacteristicsthattheinternationalanddevelopment

supportindustrialofChina’Sandinsti—

willbethetransfer.itregionalrutional

futureconsideredtransferoccurrenceindustrialalreadyhavetransferindustrialwel1ofindustrialenvironment.moreover.theChina’Sregionalindustrialclustersmode.trendoftransfer

Keywords:industrialclustertransfer;internationalexperience;tendency;China

产业集群化转移:世界性规律与中国的趋势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毛广雄, MAO Guang-xiong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200062;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世界地理研究WORLD REGIONAL STUDIES2011,20(2)

参考文献(16条)

1.Puga D;Venables A J The spread of industry:spatial agglomer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1996(04)

2.丘兆逸 实施产业集群转移模式实现西部经济腾飞[期刊论文]-探索 2006(01)

3.蒙丹 以集群转移的模式促进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2007(06)

4.吉敏;胡汉辉 苏南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选择--基于产业集群式跨国转移发展的构想[期刊论文]-软科学 2009(02)

5.羊绍武 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研究[学位论文] 2006

6.毛广雄 产业集群化转移:理论述评及启示[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 2010(06)

7.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外文期刊] 1991(03)

8.Klmienko M Competition,matching,and geographical clustering at early stages of the industry lifecycle 2004(03)

9.Pennings E;Sleuwaegen L International relocation:firm and industry determinants[外文期刊] 2000(02)

10.隋映辉;解学梅;赵琨 全球产业转移:分散化、集群路径与规制[期刊论文]-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8)

11.黄伟 集群状态下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研究 2008(10)

12.陈耀 东西部合作互动、集群迁移与承接策略[期刊论文]-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13.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 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 2007

14.厉无畏;王振 中国产业前沿问题 2003

15."东部产业转移的趋势与湖北产业承接的机遇研究"课题组 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将进入规模化阶段 2009

16.刘奇葆 关于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 2007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成祖松 产业转移与我国比较优势动态转化[期刊论文]-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5)

2. 施丽娜.陈静凡 基于可持续理念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期刊论文]-美术大观2012(3)

3. 高小飞 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现象分析[期刊论文]-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

4. 江洪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现状、问题与建议[期刊论文]-中国经贸导刊2009(18)

5. 周凯.刘辉锋.ZHOU Kai.LIU Huifeng 模块化理论视角的区域与城市协调发展[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2006,13(3)

6. 石斌 南京市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互动关系研究[学位论文]2010

7. 邢黎闻 模块+数字:城市管理新模式——记南京市建邺区城市模块化管理[期刊论文]-信息化建设2011(3)

8. 齐芬.金昊 产业集聚——武汉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对策[期刊论文]-法制与社会2008(1)

9. 陈潇 大规模定制:阳光100模块化[期刊论文]-城市开发2005(6)

10. 张敏.Zhang Min 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期刊论文]-改革与战略2011,27(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jdlyj201102013.aspx

第20卷第2期

2011年6月世界地理研究WORLDREGIONALSTUDIESV01.20,No.2Jun.。2011产业集群化转移:世界性规律与中国的趋势

毛广雄1,2

(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Ilj研究中心卜海200062;2.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摘要:随着产业的模块化发展以及产业链分工的细化,在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F,国际

第四波次产业转移浪潮开始呈现出产业集群化转移的规律与趋势。阐述了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内涵

及原因,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的特征及集群化转移的规律性;在对中国承接国际产业

转移历程及特征的分析基础上,认为中困区域产业转移的发生与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产业支撑

和制度环境,而产qk集群化转移将成为中国区域产业转移模式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产业集群化转移:规律;趋势;中国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行业的模块化战略经营引致产业的模块化发展,国际贸易一体化与国际生产的非一体化趋势愈加显著,相关产业的“价值链分割”成为可能。使得某一产品在生产过程的4i同阶段,可以根据不同生产基地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及一定的竞争优势而选择在世界不同的区域完成。于是,在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下,国际第四波次产业转移浪潮开始呈现出产业集群化转移的规律与趋势。

在此影响下,我国的东南沿海区域经济迅速崛起,并形成了高度集群化和专业化特征的产业集群集中之地,如广东东莞的电子产业集群、苏州的信息产业集群、浙江宁波的纺织服装业集群、温州的低压电气集群等等,这些产业集群无一例外的都成为目前吸纳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翘楚,从而使该地区成为我国承接产业转移最多、生产规模最大、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地区。近年来,尽管这类地区的部分产业开始面临资源匮乏、工资上涨、市场饱和、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但这些产业并未出现大规模向中谣部转移的现象,相反,却有越来越多的中西部产业向东部地区相关集群逆向转移。

国际经验和我国的现实表明,产业集群化转移的新趋势对传统的产业转移理论提出了新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新趋势与规律,成为关乎我国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1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内涵及原因:简要的文献回顾

产业的空间集聚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正如Puga、Venables指出的那样[1],产业集聚的形成会伴随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成熟的产业集聚平台因其具有强大的向心力而吸引更收稿日期:201卜O卜14;修订日期:201卜04一1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09YJC790115):汀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2010SJB630008)资助。作者简介:毛J“雄(1975一),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E--mail:gxma0123@126.c叩

世界地理研究20卷

多的产业转移到该地。当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自身的产业扩散离心力也在不断增强。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产业集群已经超过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导力量;要重视地方产业集群在全球生产组织中所发挥的作用,新的投资政策所关注的焦点是“推动产业联系”;其发表的《2004年国际投资报告》再次提出,国际投资不再向低成本方向转移,而是向产业集群方向转移。

鉴于有关产业集群化转移的提法尚散见于国内外的研究中,学界对这一问题系统研究亦不多见。有关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内涵问题的分析,丘兆逸嘲认为,产业集群转移模式是指一个地区的产业集群整体转移到另一个地区;蒙丹‘。1认为产业集群式转移的内涵是:原本在地理上集中、关系密切的企业群体,整体搬迁到另一地区,企业的网络关系保持不变;吉敏、胡汉辉则认为[副,产业集群化转移系指本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逐步实现部分能力的跨国式转移,转出的集群企业问仍存在网络关系;羊绍武㈣在其博士论文中分析了产业集群化转移的两种情况,一是产业以集群的方式转移,二是产业趋向于转移到具有同类产业集群的区域。

鉴于这一研究尚不够深入,产业集群化转移的概念或内涵也多处于探索之中。但大致而言[6】,产业集群化转移系因资源供给、产品需求条件变化以及资本动态转化引起的包括产业集群在国家间(区域间)的转移以及产业向已有集群区域的时空转移过程,是一个涉及区域产业转移一产业集群系统主体(产业)、客体(投资等)和载体(承接地等)的动态网络化过程,应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原因有哪些?Krugman指出【7],通过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和上下游产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都能促成产业集聚的形成;Klmienko【81认为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集聚区内非贸易品价格居高不下、地价上升、环境污染等拥挤成本,会造成某些相关产业转移到新的地理区位;Pennings等【91则认为随着产业链、供应链的区位中心转移,导致产业转移的环节越来越细化和分散化而导致产业链的企业集群式、组团型转移。隋映辉等㈣认为,产业转移的集群路径与发达国家的产业走向成熟,进而技术更新、知识外溢、产品外包等有密切的关系;黄伟[11】通过构建模型与浙江实证分析显示:集群迁入地的区位优势越明显,劳动力成本越低,则企业外迁倾向越重,而且企业原先在集群地生产的边际成本与转移至迁入地后生产的边际成本落差越小,则外迁倾向越重,且中小企业比大型企业更易于进行产业转移;陈耀【12]指出,我国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出现的产业集群迁移,主要源自近些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致使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上升。

综上分析,可以总结出产业集群化转移的主要原因在于[6]:①产业集群化转移是群内企业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技术研发能力,适应全球市场竞争的变化、不断保持领先优势的战略性转型;②产业集群化转移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深化专业分工、降低交易成本;③产业集群化转移是伴随着区域分工向价值链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是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关键。

2产业集群化转移:世界性规律

2.1国际产业转移的4次浪潮及特征

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产业转移先后经历了4次大的浪潮。每一次大的浪潮均有其独特的社会经济背景,其转移原因、转移产业及流向均有所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和特

2期毛广雄:产业集群化转移:世界性规律与中国的趋势99征(图1)。

第一次产业转移浪潮(1950一1900)

原因:荚陶产业结构升级

转移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流向:口奉、德国

第二次产业转移浪潮(,960-'970)

原因:美、FJ、德等咽产业结构升级

转移产业:劳动密集裂产业

流向:弧洲新兴工业化因家和地区

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1970-1980)

原因:石油危机及美欧等国发展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

等离附加值产业

转移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I!!产业

流向:哑洲新兴T:业化陶家和地l廷,东盟、中国东南沿海

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1990-今)

坂冈:计算机模块化、中国加入WTO

转移产业:资本、劳动辔集型产业(产业链)

流向:中幽成为第四轮产业转移的前选11的地;

珠江-二角溯一长江-三角洲一中两部地lx=(小规模)

第五次产业转移浪潮?

我阻东f;I:沿海一ll,西部地K(大规丰葵)?

图l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及特征

第1波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通过直接投资转移到新兴工业国家日本、西德等国。刚刚从二战废墟上站立起来的日本凭借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在承接了美国的产业转移后,很快成为全球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供应者,“日本制造”开始畅销全球。

第2波次大规模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德、日等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步伐,在加快发展自身化工、钢铁和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电子、航空航天和生物医疗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逐步将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拉美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形成了以日本为雁首的“日本一东盟国家和地区”的雁行发展模式,创造了所谓“东亚奇迹”。

100世界地理研究20卷

第3波次大规模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作为“头雁”的日本深受本国经济衰退的影响,欧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以中国沿海地区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区域转移,重点发展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也正是源于这一轮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率先成为东亚区域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者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也因此~跃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

第4波次大规模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并持续至今。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下,依托上一轮承接产业转移,中国已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凭借已有的集聚效应和逐步完善的投资环境,中国日益成为第四轮产业转移的首选目的地。根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中国吸引FDI突破500亿美元,2004年突破600亿美元,2006年接近700亿美元,2008年一举突破800亿美元。即使在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引资形势异常困难的2009年,我国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仍达到900余亿美元,中国吸引外资数量连续17年雄踞发展中国家首位。截止2010年3月,外商对华投资累计设立企业6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1万亿美元。

纵观国际产业转移的4次大的浪潮,可以发现如下特征:

首先,产业转移浪潮呈现一定的时间性规律。大规模产业转移浪潮平均每10年就有1次,依此规律类推,第5次大的产业转移浪潮应已到来或即将到来(相比于此前的几次浪潮,中国当前发生的较大规模区域产业转移,所涉及企业数量、资金规模等均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认为第5次大规模产业转移浪潮已经发生;但从经典的理论出发,中国的区域产业转移的理论规模远较现今的大,从这个角度出发,第5次大规模产业转移浪潮尚未发生或即将发生)。

其次,产业转移的流向呈现与经济重心转移相对~致性规律。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由大西洋沿岸向太平洋沿岸的转移,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流向也大抵如此,中国逐渐成为新一轮世界经济重心转移聚焦下的“重点角色”,与此同时,产业转移的也迅速向中国集中。随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将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即将到来的第5次大规模产业转移浪潮可能的方向应是由中国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区域。

另外,产业转移浪潮与世界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一致性规律。从每一次产业转移浪潮所转移的产业门类看,基本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趋势,与世界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与趋势基本一致。或许,已到来或即将到来第5次大规模产业转移浪潮也应遵循这一趋势,而中国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率先转移中西部地区的实践也验证了这一假设。

2.2产业集群化转移渐成世界性规律

首先,从全球来看,以跨国直接投资为主要内容的国际产业转移的目的地集中在部分国家和局部地区。少数国家承接了多数直接投资份额。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世界各国竞相解除了FDI的规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但跨国直接投资依然显示出明显的指向性,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仍然是吸引FDI的最为强劲的区域。需要指出的是,从1985年以来,中国渐成吸引外资的“大户”,特别是近年来呈现出高水平稳定增长的态势(表1:表2;表3)。

2期毛广雄:产业集群化转移:世界性规律与中国的趋势

表11985及2005年承接全球FI)I最多的国家101(单位:%)

1985龟

国家

美国

英国

沙特阿拉伯承接FDI比例33.26.26.22005焦国家美国英国中国

法国

荷兰

香港

加拿大

德国

比利时

西班牙

合计承接FDI比例18.010.97.96.94.83.93.73.62.62.564.7加拿大4.9法国4.0墨两哥澳大利亚西班牙巴西3.43.33.22.82.870.7荷兰合计

资料来源:转引自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2007),有修改。

表21985及2005年发展中经济体承接FDI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单位:%)

承接FDI比例

21.7

10.7

6.0

5.4

4.51985年国家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巴西2005笠承接FDI比例20.411.39.27.06.9

5.5国家中国香港新加坡墨西哥巴西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

‘百慕大4.1阿联酋

开曼群岛

哥伦比亚

英属维尔京群岛

合计3.63.43.I2.965.3埃及4.7百慕大4.6香港4.3阿根廷合计2.776.6

资料来源:转引自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2007),有修改。

表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数量(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整理。

102世界地理研究20卷

其次,从一国内部来看,国际产业转移进入东道国(地区)之后,通常也向该国某些特定区域集中。在日本,4/5的外国分支机构集中在东京市区,他们占所有外国分支机构销售总额的90%左右;在奥地利,50%的分支机构设在维也纳,他们占所有外国分支机构销售总额的57%左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纽约、德克萨斯、伊利诺斯和新泽西5个州的外国分支机构占了全美国外分支的一半【13】。另外,从转移产业的技术层面来考察,不同技术水平下的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也有不断集中的趋势,并且,技术水平越高,FDI的地理集中程度越高,生物技术是地理集中程度最高的行业,其次是半导体和家用电器,而食品与饮料行业的地理集中程度最低。进一步研究还证实,产业技术水平与产业FDI的集中程度成正相关的局面多年来一直存在并且没有发生改变(表4)。

再次,从产业的不同链条来考察可以发现,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产业链整体搬迁和集群化的规律。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跨国公司在其对价值链进行全球布局的同时,各个环节在有意识地向某些区域集中。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向愈益明显,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群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关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各地有大大小小的集群200多个[14],如聚集在美国硅谷的微电子、生物技术、风险资本产业集群;波士顿128公路微电子产业集群;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集群;集中于新泽西的医疗业:聚集在纽约的华尔街金融投资集群。据意大利统计局的判断标准,全意大利的产业集群数量达到199个,分布在15个州,主要涉及日用品等行业,其中纺织业(69个)、家具业(39个)、制鞋业(27个)、机械业(32个)、食品业(17个),此外还有金属制品、化学制品、造纸等相关集群。

衰4FDI的地理集中度与行业结构的关联(单位:%;个)

注:地理集中度:按外国分支机构数量在该行业世界外国分支机构总数中所占比重计算;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促进关联》,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年版,85页。

总之,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制造、服务和研发链条的全球化程度持续增长,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内部,以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国际产业转移均出现了集群化的规律。无疑,这一世界性规律将对发展中经济体引进外资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愿景产生深远影响。

3产业集群化转移:中国的趋势

3.1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历程及特征

概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其阶段性特征如图2所示:

2期毛广雄:产业集群化转移:世界性规律与中国的趋势103

(1)1979"--1991年为初始阶段。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还处于小规模、试验性投资阶段,而香港大部分轻纺、玩具、钟表、消费电子、小家电等轻工和传统加工业等以加工贸易方式开始向中国东南沿海区域转移。

(2)1992~2001年为深化阶段。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外企获得“国民待遇”,极大地推动了国际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的步伐。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标志,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初步确立,对外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以欧美日等大型跨国公司、台湾省以及韩国为代表的电子、通讯、计算机产业的低端加工和装配的大规模向中国东部沿海区域转移,中国引进外资重点转变为外商直接投资。1996,----2001年,承接的FDI每年维持在400亿"--500亿美元的水平。200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实施,东部地区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3)2002年至今为高速增长阶段。以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外商对华投资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欧美日以IT、汽车为主导的产业,以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大规模向中国东南沿海、东部、中西部等更广域的区域转移。在此影响下,特别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加工装配工业,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图2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

104世界地理研究20卷3.2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及特征

从一定意义上说,区域产业转移是在经济发展到某一阶段以后出现的必然现象,这一过程既是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这一过程将是中国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蘑要支撑。从现实情况看,中国的区域产业转移的发生与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产业支撑和制度环境。

首先,区域产业转移是我国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传统制造业转移和升级、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规模和效率4条主线,构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的支点”,制造业转移与升级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显然,十二五规划有关4条主线的战略定位既为我国区域产业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更为我国通过区域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指明了路径。

其次,东部地区的率先发展也为区域产业转移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依托地利、人和等优势因素,率先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所带来的难得机遇而获得率先发展。在此影响下,这些地区在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在东亚区域产业循环中梯度承接转移中占主导地位,并通过日益扩大的国际产业转移承接规模,向世界“制造中心”前进,这不仅为承接更高等级和更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而且为该地区向国内其他地区转移以及将要发生的第五次产业转移浪潮打下了坚实基础。”一

此外,区域产业转移有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保证。随着《鼓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继续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增加西部大开发投资》等促进东西部经济互动及有关产业转移政策相继出台,也为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扫清了政策障碍。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发生于中国国内的大规模区域产业转移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现状基础和走向未来的潜力,第五次大的产业转移浪潮已经“蓄势待发”。具体来说,中国区域产业转移开始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方面,从区域产业转移的规模与流向看,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规模愈来愈大,但流向受到移出地的阻力和承接地障碍因素的共同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占据了先机,率先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区域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空间不足的矛盾凸显,制造业的持续发展与日渐升高的企业商务成本和环境成本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主要内容的区域产业转移将成为必然。相关研究也显示,2010年前后[16】,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

另一方面,从区域产业转移的类型与方式看,主要以制造业的转移为主,但转移的方式开始由单个企业向集群化转变。总体上看,由于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区域产业转移仍然会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为主,但是随着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单个企业发展越来越倾向形成一个具有产业联系、互动互补、竞争力强的有机群落,更趋向于产业的“抱团”转移,希望建立新的产业集群或直接向已有的产业集群转移,在获取比较优势的同时寻求获取新的竞争优势。调查也显示,在中国产业集群形成的10种路径中,至少有半数以上和区域产业转移相关(表5)。与此同时,区域产业转移通过产业辐射、促进集群间竞争、加速重化工业化以及推动产业集群升级等的综合作用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动力。

2期毛广雄:产业集群化转移:世界性规律与中国的趋势105l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集群温州的打火机集群等

2依靠历史传统产业基础形成和发展的产、Ik集群湖南浏阳I}i的花炮制造业集群等

3依靠当地资源形成和发展的产业集群江苏郐州的木材加工业集群等

4依靠外部巾.场而形成和发展的产业集群晋rI:的制鞋集群等

5引进外资,{#‘三来op’罐研垃卜形成的外向型加工业集群珠三家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等

6配套大型企qk形成和发展的产业集群熏庆嘉陵摩托车集群等

7在中心城市城区出现的都ffj型产qk集群都I}『型工业园区

8依靠高校资源和科技人员创业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中关村科技冈区等

9通过政府规划下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工业园和开发区等

10政府民间两种力量混合作用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一

资料来源:根据刘世锦主编,《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2007—2008)))整理。

此外,从区域产业转移的主导力量与作用范围看,区域产业转移开始由政府主导转向企业主导,但产业转移距离呈现衰减趋势。区域产业转移的主导力量不外两种,一是政府主导,二是市场主导。虽然政府主导会对区域产业转移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区域产业转移的初期,但从长远来说,市场仍然是决定区域产业转移的核心动力,即区域产业转移依然会受不同区域间土地、能源、劳动力和生态环境等比较优势因素的影响,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是大势所趋。

3.3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趋势:产业集群化转移将成为典型模式

本文之所以将产业集群化转移模式称之为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趋势,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的跨国生产和经营尚处于初始阶段,具体表现为跨国投资规模小、主体与结构单一、跨国经营动机原始、网络缺乏、国际性品牌缺乏等特征,随着中国式跨国公司的崛起及因之发生的产业转移也已经呈现出集群化趋势,如家用电器产业等依靠全球制造网模式、兵团网络等扩张模式成为率先成功“走出去”的新典范。

其次,与发达国家相对较长的产业集群发展史相比,中国的产业集群发生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的广东、浙江、北京陆续出现产业集群至今,中国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也不过30年左右时间,因此与之相关联的发生在区域间的产业集群化转移尚不能与国外的普遍性规律相提并论。此外,鉴于泱泱大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复杂性和渐进性,中国的区域产业转移亦尚处于初始阶段,转移的方式方法存在多样性且并行不悖,本文所述及的产业集群化转移仅是其中代表性模式之一,但因其可以同时获取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独特效应,该模式的发展前景可期。

第三,虽然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历史不长,但势头良好,以产业集群为主要表征的新的经济龙脉正在形成;中国的产业转移虽处初级阶段,但较大规模的区域产业转移正在发生,而且两者的关联性越来越强。随着中国产业集群的进一步成长,尤其是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已开始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升级,而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正处于培育成长期,未来发展大有潜力,在此形势下,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之间的产业集群化转移当在所难免。

世界地理研究20卷

参考文献

[1]PugaD,VenablesAJ.Thespreadofindustry:spatialagglomerationineconomicdevelopment[J].

JournaloftheJapaneseandInternationalEconomies,1996。10(4):440—464.

[2]丘兆逸.实施产业集群转移模式实现西部经济腾琶[J],探索,2006(1):146-149.

[3]蒙丹.以集群转移的模式促进东部劳动密集璎产业的转移[J].商业视角,2007(6):258—259.

[4]吉敏,胡汉辉.苏南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选择——基于产qk集群武跨国转移发展的构想Ⅲ.软科学,2009,29②:93—96.[5]羊绍武.WTO背景下中困的产业转移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35—37.

[6]毛广雄.产业集群化转移:理论述评及启示[J].统计与决策,2010(6):154-157.

[7]KrugmanP.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geography[J].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1,l

(3):483-499.

[8]KlmienkoM.Competition,matching,andgeographical

ofEconomicsandelusteringatearlystagesoftheindustrylifecycle[J】.Journal

[9]PenningsBusiness,2004,56(3):177—195.relocation:firmandindustryE,SleuwaegenL.Internationaldeterminants[J].Economics

Letters,2000,67(2):179—186.

[10]隋映辉,解学梅,赵琨.全球产业转移:分散化、集群路径与规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8):9-13.[11]黄伟.集群状态下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研究[J].林业经济,2008(10):76-79.

[12]陈耀.东两部合作互动、集群迁移与承接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4-20.

[13]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跨国公司产qk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咖.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86-88.[14]厉无畏。乇振.中国产业前沿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21—123.

[15]“东部产业转移的趋势与湖J铲刈痈泼的吣邑研究’课题组令球第四次产业嘲参将进入规膜化阶段咖.溯E日报,2009-01-0Z[16]刘奇葆.关于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EB/OL].,“两新闻网,2007-11—23.

IndustrialClusterTransfer:InternationalExperienceand

China7STendency

MAOGuang—xion91,2

(1.TheCenterforModernChineseCityStudies,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062:

2.DepartmentofGeography,HuaiyinNormalUniversity,HuMan223300,Jiangsu,China)

Abstract:With

chain

showed

thebytheindustrialdevelopmenttransferofbymodularizationthefourthtransferandindustrialwaverefinement.industrialandininternationalbytheexperienceoftendencyindustrialstructureClusters。underpaperex-influence

the

theworldwideandindustrialforthe

ofadjustment.ThiSofindustrialinternationalonpoundedanalyzedcontentscausesthe4transferwavesClusters.andindustrialtheanaly—characteristiasasoffortransfer.aswell

SiSofcourses

cantheregularityclusterytransfer.BasedforChina’Sandbecharacteristicsthattheinternationalanddevelopment

supportindustrialofChina’Sandinsti—

willbethetransfer.itregionalrutional

futureconsideredtransferoccurrenceindustrialalreadyhavetransferindustrialwel1ofindustrialenvironment.moreover.theChina’Sregionalindustrialclustersmode.trendoftransfer

Keywords:industrialclustertransfer;internationalexperience;tendency;China

产业集群化转移:世界性规律与中国的趋势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毛广雄, MAO Guang-xiong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200062;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世界地理研究WORLD REGIONAL STUDIES2011,20(2)

参考文献(16条)

1.Puga D;Venables A J The spread of industry:spatial agglomer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1996(04)

2.丘兆逸 实施产业集群转移模式实现西部经济腾飞[期刊论文]-探索 2006(01)

3.蒙丹 以集群转移的模式促进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2007(06)

4.吉敏;胡汉辉 苏南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选择--基于产业集群式跨国转移发展的构想[期刊论文]-软科学 2009(02)

5.羊绍武 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研究[学位论文] 2006

6.毛广雄 产业集群化转移:理论述评及启示[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 2010(06)

7.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外文期刊] 1991(03)

8.Klmienko M Competition,matching,and geographical clustering at early stages of the industry lifecycle 2004(03)

9.Pennings E;Sleuwaegen L International relocation:firm and industry determinants[外文期刊] 2000(02)

10.隋映辉;解学梅;赵琨 全球产业转移:分散化、集群路径与规制[期刊论文]-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8)

11.黄伟 集群状态下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研究 2008(10)

12.陈耀 东西部合作互动、集群迁移与承接策略[期刊论文]-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13.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 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 2007

14.厉无畏;王振 中国产业前沿问题 2003

15."东部产业转移的趋势与湖北产业承接的机遇研究"课题组 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将进入规模化阶段 2009

16.刘奇葆 关于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 2007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成祖松 产业转移与我国比较优势动态转化[期刊论文]-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5)

2. 施丽娜.陈静凡 基于可持续理念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期刊论文]-美术大观2012(3)

3. 高小飞 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现象分析[期刊论文]-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

4. 江洪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现状、问题与建议[期刊论文]-中国经贸导刊2009(18)

5. 周凯.刘辉锋.ZHOU Kai.LIU Huifeng 模块化理论视角的区域与城市协调发展[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2006,13(3)

6. 石斌 南京市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互动关系研究[学位论文]2010

7. 邢黎闻 模块+数字:城市管理新模式——记南京市建邺区城市模块化管理[期刊论文]-信息化建设2011(3)

8. 齐芬.金昊 产业集聚——武汉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对策[期刊论文]-法制与社会2008(1)

9. 陈潇 大规模定制:阳光100模块化[期刊论文]-城市开发2005(6)

10. 张敏.Zhang Min 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期刊论文]-改革与战略2011,27(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jdlyj201102013.aspx


相关内容

  •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回顾火炬"十二五"成就  展望"十三五"发展
  • "火炬计划真正开启了中国高科技创新和创业的发展."这是美国硅谷连续创业者.著名创新学家史蒂夫·布兰克在对中国创新创业环境进行深入考察后得出的结论. 作为因火炬计划而设立的科技部火炬中心,多年来充分利用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基金.技术市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产业集群.特 ...

  • 世界新技术革命与中国创新趋势及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
  • 世界新技术革命与中国创新趋势及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 摘要: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上海城市产业发展将呈现产业结构知识化.产业体系融合化. 产业分布集群化.产业竞争全球化.上海要加强产业转移的技术扩散和渗透效应,提高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着力发展具有 比 ...

  • 2017-2022年中国生产性服务行业分析研究报告(目录)
  • 2017-2022年中国生产性服务行业分 析研究报告(目录) www.chyxx.com 公司介绍 北京智研科研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从事市场调研.产业研究的专业咨询机构,拥有强大的调研团队和数据资源,主要产品有多用户报告.可行性分析.市场调研.IPO咨询等,公司高覆盖.高效率的服务获 ...

  • 渡江战役大势初定
  • 江苏,中国中部沿海的富庶之地,长三角经济升腾的重要一翼,现今正伴随着"沿江开发"战略,热情迎接着世界制造业向长江三角洲的加速转移,如火如荼地打一场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渡江战役" 从2003年6月开始的新一轮沿江开发,希望构筑大沿江经济板块,打破 ...

  •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
  •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 前 言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非常丰富.从传统工农业产品的流通销售,到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从地面车辆的运输往来,到天上卫星的信息传播,都属于服务业.概括地说,服务业既包括物流配送.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服务.技术服务等主要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又包括商品零售.物业管 ...

  • 东北绿色先进智能制造集群项目可行性报告
  • 第一部分 综述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重任,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不仅决定了其它产业竞争力 ...

  • 2016年生物制药行业分析报告
  • 2016年生物制药行业 分析报告 2016年1月 目 录 一.行业基本情况 .................................................................................... 4 1.行业发展概况 ................ ...

  • 价值链分工
  •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贾俐俐 [摘要]: 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中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中国经济的崛起.30年的改革开放谱写了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篇章.经济总量屡创新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外经济贸易的各项指标更是"一支独秀", ...

  •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三年振兴规划
  •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三年振兴规划 渝府发[2012]84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 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三年振兴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人民 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