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什么是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其标准是什么?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根据我的研究,大致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算是心理健康了。  第一,有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总是热爱人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他们对生活乐观,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自己都是采取极其负责的态度,因而总是 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生活,总是忘我地在为社会创造财富。对这些人来说,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台阶,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而且总是踏踏实 实、认认真真地向他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这类人用他们自己的行动去体验人生的价值,真切而深刻,所以总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反过来更能激起自己积极进取的 人生态度。  第二,对自我有恰当的认识。  世界上最困难的是什么?就是如何认识自己。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般能有“自知之明”, 就是说,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认识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学识、水平,既不高估自己,不对自己的一些长处和优势沾沾自喜,也 不会自卑,过分地贬低自己,决不无缘无故抱怨、自责自己。反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便不能恰当地认同自己,或是莫名其妙地自傲,或是无缘无故地自卑,经 常有意无意地掩饰自己的不足,心理特别敏感、脆弱,失落感极强,经不起风浪的折腾,存在严重的心理冲突,回避矛盾,无法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  第三,享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人,在与其他人打交道的时候,有以下这些特点。  1.不仅在理性上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而且总是显示一种积极的、乐于与人交往的态度。  2.懂得在交往过程中如何尊重人、理解人,从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到他人的身上。  3.能够平等地、宽容地、客观地了解、评价对方,不势利待人,与人相处时,总显示出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积极的态度。  4.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能够注意他人的长处,能较虚心地向他人学习。  5.当他人有困难时,总能采取真诚的、有效的帮助。  6.当与他人产生矛盾时,能做到“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不主动出击,不“窝里斗”,能进行较好的沟通,并以理智的、合理的方式解决。  第四,有一个乐观的情绪状态。  情绪最容易反映人的心理状态,也最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一般来说,情绪健康的人有以下这些特点。  1.没有过分的、不切实际的要求,所以很少有烦恼、不快,精神状态永远是饱满的、乐观的。  2.在自己的人生遇到麻烦时,能做到泰然处之,决不自寻烦恼或自我折磨;  3.一般能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所以很少有麻烦的、别扭的事情引起自己心理的不快。  4.有修养,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当自己想发脾气时或暴怒来临时,自己能够意识到,并将其抑制于萌芽状态。  第五,有健全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都能平衡发展;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 精神风貌;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的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态度,对外界的刺激不会有偏激的情绪和行为;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第六,道德心态的健康。  道德健康是世界卫生组织近几年来对健康内容界定的最新补充。一个道德不健康的人,很难说是一个完全意义上健康的人。那么,什么是道德心态的健康呢?大致有以下几点。 1.不做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事。  2.不仅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的能力,而且在自己的行为中去实践真善美,并能与假丑恶进行斗争。  3.能自觉地遵守社会的各种规范、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  4.能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尽自己的可能为社会多做贡献。  5.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无条件地服从,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于自己的生命。  第七,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是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比较难于处理的。但是心理健康的人并不因此而畏惧、害怕,而是能面对现实、正视现实、改造现实。对这些人来说,往往能 做到审时度势,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能够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正确对待现实环境,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奢 望中,因而能应付比较复杂的局面;当发现自己处于不利的或困难的境地时,也不惊慌、恐惧,而是冷静地处理,将不利转化为有利,将困境转化为顺境,而且在这 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八,智力活动正常。  智力活动正常,不一定是指智力超常(智力活动超常也属于智力活动正常的范畴),而是说,这类人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都是正常的,能较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头脑清醒,不糊涂,反应敏捷,思维清晰,逻辑性强,该当机立断的时候就当机立断,毫不犹豫。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学 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中可以看出,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稳定程度、自我价值体系的建立水平、人际关系是决定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另外,对学习的适应性也 仍然是左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此,在参照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基础上,我们把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 方面: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学习适应性、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个性发展的良好性四个方面。(1)学习适应性。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强,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的特点。在对待考试问题上,他们沉着冷静,灵活应对。(2)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 心理上的距离。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一般与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的关系处理得比较融洽,而很少发生冲突。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具有同情心,待人热情、 宽容、真诚,而不是胆小、怕羞、不合群、表情冷淡或忸怩作态。(3)自我认知与现实感。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 识,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 力上,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作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4)个性发展的良好性。个性是指,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 和,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人的个性结构主要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 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个性发展上,应表现出良好的态势,即作为心理动力系统的个性倾向性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谐,个性心理特征上 的一些成分则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如情绪控制能力强、善良、自律等。克服交往心理障碍作为一名在职业中学任教的教师,我通过与学生的交往发现,在中学生 ——尤其是作为特殊的一个群体——职中生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心理上的偏常,突出表现在:学生的厌学情绪和人际关系障碍相当严重。用学生自己的话 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抑郁”、“缺少理解”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不少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 妒、自卑等。只不过由于中学阶段学校的管理较严、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使得这一问题的显性没有大学那么突出罢了,但如果我们对此不能未雨绸缪反而忽视这一问 题的话,中学生由于偏常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就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导致犯罪现象的发生,危害家庭、危害社会。在我所任教的 旅英班中就发现一位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女同学。学期即将结束,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考察题“谈谈导游课的感受”,目的是让他们谈谈这个学期导游课学习的心得。内容很宽泛,可以写学习这门课程的收获,也可以谈对这门课程的看法,以及也可以对我的教学方法提出意见等。但是在批阅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位女同学并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完成,却写了这样一句话: “我这学期学习有了不小的退步,感觉学习没劲,不知是不是和我同学频繁地写信有关?下学期我不想读了。”于是我把她找来询问情况,她说她的这位同学是小学 开始的好友,中考后二人考在不同的中学,从高一下学期开始二人就开始写信,还经常打电话,一周联系四五次是常事。我就问她为什么要如此频繁,她的回答令我 大吃一惊“因为在这里我没有一个朋友,很孤独”。在有着30多位女生的班级里、经过一年多的交往竟然没有一位朋友?我感到了问题的严重,在进一步交谈中我 还发现,她心里认为班里的女生都很虚伪,怀疑她们“明里一套,暗里一套”,“在背后经常议论她”,不肯与她交心。很明显她在交际方面出现了心理障碍。 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人际交往上的困难、不适应,这是难免的、正常的,然而,人际交往严重失调的人,往往有可能存在个性缺陷、认知错误或心理障 碍,而心理障碍是直接原因。从该同学的例子可以看出,她在与人交际的心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交往中对他人多疑心理和敌意心理 。 1 、多疑心理: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不好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是友谊之树的蚀虫。具有多疑心理的人,往往先在主观上设定他人对自己不满,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证 据。带着以邻为壑的心理,必然把无中生有的事实强加于人,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这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一种盲目想象。 2 、敌意心理: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表现为讨厌他人,乃至仇视他人,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尔虞我诈;另一种情形是认为别人总在寻机暗算他、陷害他,从而逃避与人交往,甚至表现为攻击心理行为。在 了解与分析了该同学的情况后,我又通过班主任和班级同学对她的家庭和日常生活作了调查,发现她的心理形成和家庭环境有着很大关系。她小时候父母感情不合, 母亲去世后,父亲再娶,后妈对她不好,经常怀疑她、打骂她,到现在每次回家她都住在奶奶家,对父亲成见很深。平时个性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我参阅了相关 的心理学理论后,决定从家庭关系入手采取以下几个措施疏导她的心理:1、沟通父女感情。在学校家长会上,我与她的父亲作了深入的交谈,发现她父亲其实很关心她,尤其对女儿的愧疚之感溢于言表,很希望她能考上大学。我建议他平时多关心女儿、尝试多与女儿交流,尽力协调好家庭关系。2、鼓励同学关心、理解她。与她周围尤其是同宿舍的同学进行交流,让她们在学习生活中尽量多与她交谈,最好是谈心;她学习成绩不怎么好,平时多帮助她学习,使她感到他人的真诚、集体的温暖。3、 疏导她的心理。首先,肯定她能交到好的朋友,况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她起码已经有了一个知心朋友;其次,告诉她尽量多与同学交往,交往时多换位思考, 看待问题时要用事实说话,切忌妄加推测;再次,鼓励她做一个有理想、心胸开阔的人,目前精力要以学习为主,充实学习生活。经过沟通,该同学的精神面貌有了不小的改观,周围的同学也反应她“话比以前多了”。学习更努力了,也取得了进步,这次专业技能测试也取得了好成绩。 人的健康不仅指生理上,而且还应包括心理上的健康。这种观点正被越来越多人所认识、所接受。而职中生阶段的年龄,正是他们心理成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 之为“危险年龄”。这时期职中生的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尤其是中考的失利在他们的心理上投下了自卑的阴影, 和同龄人相比易产生人生目标的失衡,他们一方面精力旺盛,感情充沛,渴望被理解,但另一方面又带有自卑、冲动、盲目的复杂心理。所以他们的行为不善于克 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学校、老师和家长不能事先主动地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过渡时期”、“危险年龄”,那么就会导致这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 发时期。现在随着社会对中学教育的关注度和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问题”就是“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对职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防止“学 生问题”,我们任重而道远。中学生人际交往扫描一项调查表明了21世纪青少年的交友观:80﹪的青少年认为善解人意、开朗、热心助人者受人欢迎,男性中有较高的比率认为讲义气的朋友最受人欢迎;男女两性均有75﹪左右找朋友帮忙,找家人帮忙的男女两性均为15﹪左右。青少年在交友过程中满足有被喜欢、被尊重、被赞赏、被接纳、独立自主的心理需求。专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与父母关系差、对自己沒自信、有不合理信念的青少年,愈依赖朋友,青少年犯罪与偏差行为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希望通过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初探,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孩子,与他们共同成长。 聪 明伶俐的路路(化名)从小就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学习特别用功,再加上父母的精心培育,十五岁就考上了某重点高校。然而,一帆风顺的路路到了高校后,明显 表现出不适应:平时很少与同学来往,也没有什么谈得来的朋友,除了学习之外没有其他技能,每当班里或系里组织活动时他只能是个看客,宿舍、教室、食堂三点 一线的生活成了他固定不变的线路。同学们认为他只知读书,是个书呆子,因此体育、娱乐,郊游、远足等活动也不“带”他玩。久而久之,路路成为同学们眼中的 “独行侠”。更为糟糕的是,在父母长期娇宠下,路路生活能力极差,几乎除吃饭以外的一切都要由他人帮助。父母不在身边,又没有帮忙的同学朋友,路路的心情 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他开始焦虑不安,甚至厌倦学习,最后,父母不得不为路路办理了休学手续。讲述这个真实案例的校医十分惋惜地说,路路是个十分善良的孩子,可惜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又不善于与人交往。学校每年都有几个像他这样的孩子由于心理等方面的原因而被迫休学或退学。据 了解,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的“心病”,成为被迫休学或退学学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些心理问题中,男生大多缘于人际关系与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女生则是由 于感情问题处理不好导致心理疾病。有关专家指出,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其根源在中学阶段。而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则是中学生心理常见的问题之一。 时代发展导致“伙伴危机” 一项在南京市1000多名小学生中进行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有同伴与自己一起玩耍;有46.7%的孩子由于缺乏玩伴,经常一个人玩;平时只有9.7%的家长经常和孩子玩,节假日也只有15.6%的家长能陪孩子玩。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余允珠,对有近50%的孩子找不到玩伴,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她认为,我国青少年儿童中出现的“伙伴危机”,将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目 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已不再是“四代同堂”、“儿孙满堂”的大家族群居。一座座高楼大厦,一堵堵钢筋水泥墙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空间,这样的空间环境迫使学生 们很少走动来往,严重影响了合群与交往的能力。由于大人之间的关系、情感的转变,孩子之间的关爱也变少了,竞争意识、嫉妒心理、防范心理却渐渐增强。一项 针对学生的调查表明,40%的学生认为课余生活不丰富,回家就是做作业,看书,吃饭,睡觉,家长不允许孩子回家后外出。 此外,日益繁重的课业任务,家庭游戏机和电脑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快捷应用等,把学生的课余生活局限在家庭的小圈子内,学校里除了与同学下课聊上几句,上学放学都由家长接送,他们的生活早已成了“两点一线”。何来与其他伙伴和同学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呢?交往的主要需求和障碍一 项调查表明,中学生交往的需求欲望十分强烈,他们会为结交到好朋友而十分开心,反之也会为失去朋友的信任而忧伤。情感交流在他们交友的选择上占有重要的位 置,绝大多数学生将结交诚实、正直的朋友作为他们交友的首选,他们把朋友之间不能坦诚相待看作是最大的悲哀,表现出中学生对真诚的友谊和交往有着热切的需 求欲望。从 中学生结交朋友的动机来看,其交友主要是满足情感上的需要。由于正处于心理“动荡期”,他们急于摆脱父母和教师的影响,但又有许多事想与他人进行交流,因 此很自然地会选择朋友作为自己倾诉内心情感的对象。此外,学习上互相帮助也是中学生交友的重要动机之一。而那些成人的、实用化的理由,如“朋友多好办事” “生活上有照顾”则得不到中学生的认同。可见,中学生交友的动机倾向于精神上的满足,少有“实用性”的介入,还是比较健康的。由于中学生自身成长过程的特点及涉世不深、经验不足,对人际交往的认识不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交往障碍,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障碍和能力障碍。 认知障碍 这点表现得异常突出。因为社会阅历有限,中学生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认知上容易片面,同时,他们常以理想的自我来确定择友标准,一旦与理想不符,往往造成人际交往障碍。情感障碍 中学生由于感情丰富、变化快,有时对人对事过于敏感和不重客观,重一时不重全面(如为了感谢别人,他们可以不顾一切为朋友两肋插刀,意气用事),使人际交往缺乏稳定性。人格障碍 一 般而言,内向的学生不大容易交到朋友,活泼外向的学生总是三五成群地结伴而行。有些学生人格不健全,动不动发火、生气、脾气暴躁、态度生硬,对人充满敌 意,或者自我陶醉、易受委屈。另外有些学生表现为自私自利、苛求于人、为人不正派、不尊重他人等,这些都较易引发人际冲突。能力障碍 现实中,不少中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却总感到没有机会。如此等等,阻碍了中学生交往的顺利进行。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情绪、健康等方面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还会给他人造成困扰。网络交友明显新变化 前不久,哈尔滨市中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结交网友的中学生已占总数的55.9%,中学生上网比例已达77.5%。调查人员对网络交友聊天“风靡”表示了担忧。调查中,有32.7%的中学生在聊天室以及其他的交流网站里,谈论自己喜欢的话题。在对有上网经历的中学生调查了解时发现,有66.9%的中学生结交网络朋友,并有8.5%的中学生与网友见过面。此次被调查学生中,男生约占46%,女生约占54%,年龄在11岁至19岁之间,独生子女占87.6%。基于网络特有的性质和中学生自身的需要,他们频繁使用网络,进出于各个聊天网站,寻找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从调查中可以得知,大部分学生都有聊天的经历,拥有一个QQ号码,在这里他们与一切自己想搭理的人讲话,扮演任何一个自己想扮演的角色。据了解,一些中学生可以同时与好几个人聊天而手不忙、头不晕,而要好的网友均为异性,他们认为在网络中与异性交谈远比平时来得自如、简单。由于平时生活圈子狭窄,网络给中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主动结交朋友的平台:只要你愿意与人交朋友,只需轻轻键入“HI”一切就可以开始了。中学生们认为,网络交友的最大乐趣就是可以任意选择你想扮演的任何角色,和任何一切你想搭理的人说话,不同的身份下,你可以尽情渲泄,因为在网络这个世界里是人人平等的。网上的这种人际交往必定会对中学生的身心各方面造成影响,其中包括心理健康、情绪、学习生活、性格等。当然,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而只有通过对中学生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其理解上网交友的意义,趋利避害,才能让网络在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心理素质是培养其他素质的基础, 是学生能动发展主体自身的内部根据。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生活在集体中,每天都要与不同的人进行交往,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方法呢?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认为“在活动中渗透”对学生来说特别有效。什么是情绪呢?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态度体验,是和机体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具有情境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的特点。谢亚力在《早慧儿童的奥秘》一书中,对情绪曾这样说:“情绪能力仍旧是人力资源的最高级、最活跃、最深藏的潜能和基础”。当你处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消极的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兴趣,思维迟钝,判断能力下降,消极的情绪还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遇事易冲动、不理智,常会做出一些事后令自己后悔的事。因此说,消极情绪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请 同学们看以下几个事例,分组讨论消极情绪的危害作用,归纳总结一下每一事例中消极情绪对人的什么方面有影响。一个粗心的医生,将两个病人的诊断报告弄错 了。原本没有癌症倾向的病人因为错误的诊断报告,而极度的伤心、痛苦、焦虑,并且情绪极不稳定。没过多久,在医院的再次检查中,果真发现了癌症的倾向。而 那位本应有癌症倾向的病人,由于拿到了没有癌症倾向的诊断证明,情绪变得高涨,心情变得愉说,病情渐渐好转。不良的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调节,就可能诱发生 理疾病。积极的情绪可以使人忘掉忧愁,战胜悲伤,起到治病的作用。所以说,消极情绪会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积极的情绪有益于身体健康,消极的情绪有损于身体健康。当你有了不良的情绪时,你调节情绪的方法是什么?你所了解的方法有哪些?现在我提供几种方法:1、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情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这样就可以使人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从而激发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转移注意力可以通过改变注意的焦点来达到目的。当自己情绪不好时,可以做一些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打球、下棋、听音乐、看电影、读报纸等正当而有意义的活动,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转移注意力还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达到目的。当自己情绪不理想时,到室外走一走,到风景优美的环境中玩一玩,会使人精神振奋,忘却烦恼。把自己困在屋里,不仅不利于消除不良情绪,而且可能加重不良情绪对你的危害。2、合理发泄情绪。不知同学们在看电视和电影时注意到这样的镜头没有:某人因有不良情绪,便跑到旷野、海边、山上无拘无束的喊叫,或者拼命地击打树木,或者狂奔。这就是合理发泄情绪。合理发泄情绪是指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发泄可以防止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危害。①哭--适当的哭一场。从科学的观点看,哭是自我心理保护的一种措施,它可以释放不良情绪产生的能量,调节机体的平衡。哭是解除紧张、烦恼、痛苦的好方法。许多人哭一场过后,痛苦、悲伤的心情就会减少许多。②喊--痛快地喊一回。当受到不良情绪困扰时,不防痛怜惜地喊一回。通过急促、强烈的、无拘无束的喊叫,将内心的积郁发泄出来,也是一种方法。③诉--向亲朋好友倾诉衷肠。向 朋友诉说是一种良好的宣泄方法。把不愉快的事情隐藏在心中,会增加心理负担。找人倾诉烦恼、诉说衷肠,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心情感到舒畅,而且还能得到别人的 安慰、开导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请记住培根的名言: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将得到两个快乐;把忧愁向一个朋友述说,则只剩下半个忧愁通过慢而深的呼吸方式,来消除紧张、降低兴奋性水平,使人的波动情绪逐渐稳定下来的方法。步骤:a.站直或坐直,微闭双眼,排除杂念,尽力用鼻子吸气b.轻轻屏住呼吸,慢数一、二、三c.缓慢的用口呼气,同时数一、二、三,把气吐尽为止d.再重复三次以上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不良情绪的刺激和伤害,积极的方法是及时消除和克服,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和宣泄两种途径,但有人发怒时进行严重自我惩罚,或把别 人作为出气筒,损坏别人的东西,甚至打人、骂人,这是万万要不得的。故宣泄要做到有理、有度,既不损害他人,也不损害自己,做到了这点,快乐就掌握在你的 手中。教你几招调节自己的情绪  大多数人都有过受累于情绪的经历,似乎烦 恼、压抑、失落甚至痛苦总是接二连三地袭来,于是频频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企盼某一天欢乐从此降临。其实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想让自己生活中不出现一点 烦心之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做生活的主人,做情绪的主人。  许多人都懂得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道理,但遇到具 体问题就总是知难而退:“控制情绪实在是太难了“,言下之意就是:“我是无法控制情绪的“。别小看这些自我否定的话,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良暗示,它真的可以 毁灭你的意志,丧失战胜自我的决心。还有的人习惯于抱怨生活,“没有人比我更倒霉了,生活对我太不公平。“抱怨声中他得到了片刻的安慰和解脱:“这个问题 怪生活而不怪我。“结果却因小失大,让自己无形中忽略了主宰生活的职责。所以要改变一下对身处逆境的态度,用开放性的语气对自己坚定地说:“我一定能走出 情绪的低谷,现在就让我来试一试!“这样你的自主性就会被启动,沿着它走下去就是一番崭新的天地,你会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输入自我控制的意 识是开始驾驭自己的关键一步。曾经有个初中生,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和同学争吵,老师批评他没有涵养,他还不服气,甚至和老师争执,老师没有动怒而是 拿出词典逐字逐句解释给他听,并列举了身边大量的例子,他嘴上没说却早已心悦诚服。从此他有了自我控制的意识,经常提醒自己,主动调整情绪,自觉注意自己 的言行。就在这种潜移默化中他拥有了一个健康而成熟的情绪。  其实调整控制情绪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掌握一些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很好的驾 驭自己。在众多调整情绪的方法中,你可以先学一下“情绪转移法“,即暂时避开不良刺激,把注意力、精力和兴趣投入到另一项活动中去,以减轻不良情绪对自己 的冲击。一个高考落榜的朋友,看到同学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深感失落,但她没有让自己沉浸在这种不良情绪中,而是幽默地告别好友:“我要去避难了“,说着出门 旅游去了。风景如画的大自然深深地吸引了她,辽阔的海洋荡去了她心中的郁积,情绪平稳了,心胸开阔了,她又以良好的心态走进生活,面对现实。  可以转移的活动很多,你最好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外界事物对你的吸引力来选择,如各种文体活动、与亲朋好友倾谈、阅读研究、琴棋书画等等。总之将情绪转移到这些事情上来,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强烈撞击,减少心理创伤,也有利于情绪的及时稳定。  情绪的转移关键是要主动及时,不要让自己在消极情绪中沉溺太久,立刻行动起来,你会发现自己完全可以战胜情绪,也唯有你可以担此重任。返回  走出灰暗的心境   在心理学上,心境是指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漫的特点,往往会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状态,使这段时间的所有活动都染上同样的情绪色彩。“人 逢喜事精神爽”或“闷闷不乐”即是心境。也就是说,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心境对学习、生活、工作、健康 都有重要的意义。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心境能使人的精力倍增,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增强信心,并有益于健康。而消极的、悲观的心境则使人颓丧,降低人的 学习、工作效率,使人丧失信心和希望。经常处于不良的心境中,还会有损健康。因此,控制不良心境,培养良好的心境对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心境产生的原因是 多方面的,学习工作的成败、生活的顺逆、人际关系的好坏、个人健康状况及自然环境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但对人的心境起决定作用的是人 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失败和挫折可能使人悲观消沉,而对具有科学人生观和崇高理想的人来说,失败和挫折反而能激励他们信心百倍地去迎接困难,更加朝气蓬 勃地前进。如果你是一个心境灰暗的人,请仔细地分析、评估你的生活,尽可能地找出其中的积极因素,哪怕是非常微小的成功,也要由衷地庆祝一下,以培养你的 乐观和自信。即使你有时失败了,也要想到毕竟离成功更近了,因为你曾经多次获得过成功。品味成功,将使你产生积极、乐观的心境。更重要的是,你应不断地学 习并充实自己,这样的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也就不致使你消沉和失望。事实上,上面的测验并不只是测知你的心境,它涉及到你的个性的很多方面,请你仔细体会。  走出封闭心理   生活中有自我封闭倾向的人不在少数,但完全自我封闭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只是在某些领域内有这种倾向。自我封闭的人同其他人在行为上没有太大的不同,突出 的表现是有些缺乏自信,认为别人所干的事比自己要出色,而自己则很平庸。对外界的信息,自我封闭的人往往不愿主动地分析和接纳,认为那些与自己无关,但他 们与持“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态度的人有很大的不同,往往认为自己无国操纵外界的事物,即使自己努力接受外界信息,也赶不上人家。这种思想可能从社会交往 中逐渐扩展到工作单位和家庭中,并感到有很多事不是自己能够应付的。造成自我封闭状态的原因,后天因素占很大比重,很多行为实际上是他们在现实的生活和工 作中“习得”的。一方面,一个性格上怯懦、保守的人在生活中往往追求稳妥,没有勇气去主动承担一些责任与挑战,把自己局限于一个相对安逸和舒适的境界里, 这样,久而久之,为自我封闭状态提供了形成的温床;另一方面,社会生活中“惰性”也有可能为自我封闭创造条件,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现代人的思想上和行为上 跟上时代的脚步是很重要的,有的人可能迷恋过去那种安逸的生活,不主动去接受外界的信息,随着时光的流逝,可能有一种“一步赶不上,处处赶不上”的感觉, 久而久知,就有可能落入自我封闭的泥潭。那么,如何对自我封闭说“拜拜”呢? 脚踏实地,自信交往 不要将实践中的专业知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混为一谈,要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现实生活中,提高自信心,相信自己不仅在专业知识上,也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都有相当 的能力。 适应环境,告别怯懦 有的人在某些场合可能是环境的主宰,而在另一些场合只能与沉默的大多数一样,是听众。任何一个人都要学会适应以上两种情境的任何一种。 努力求知,主宰生活建议大家培养自己旺盛的求知欲,跟上时代的节奏和脉搏。同时,能够学会适应千姿百太的社会生活,广交朋友,做生活的主宰。返回  摒弃恐惧心理  对于数人而言,与陌生人见面往往产生多少不自在的烦恼。  其实胆怯无关乎个性,而是由于接触的经验不够,进而排斥他人的情形居多。  一般说来,若能进行自我训练,累积与他人相处的经验,即使无法改变自己的个性,亦不致于与他人接触为苦。  为加强自训练的信心,不妨先做心理建设,常常提醒自己多接触不寻常的人物,藉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以及增加人生乐趣。  一般人与陌生人会面时所以会感到不安,原因之一便是觉得无话可说--找不出话题的约会的确令人其实,此种想法并不正确。  与陌生人会面的恐惧心态,与第一次尝试没吃过的食物有点相似,大多基于自我保护的心态,所以绝不愿多接触素不相识的人。如此,又怎能了解与人相交的乐趣呢?事实上,因相见而遭受严重挫伤的情形毕竟少之又少,若是因噎废食,让自己过着封闭的人生,岂非得不赏失?  多方的协助,因而必须摒弃害怕受伤的心理,尽力尝试与人交往,才会有好的开始。  克服悲伤和情绪低落  人们都知道悲伤和情绪低落对健康是很不利的,可是有时却无法摆脱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现在介绍由美国科学家提出的六种方法,它可以帮助你摆脱这种状况。  运动  运动能使你忘却悲伤,恢复信心。运动促使人全身肌肉紧张;使血液中的内分泌激素改变;减少大脑皮层疲劳;减轻大脑和心脏在代谢方面的过度负担;提高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能力。    营养  科学家都坚信维生家和氨基酸对人的心理健康很有帮助。他们发现脾气暴躁且怪僻、悲观的人在大幅度改善营养以后,他大脑中用来维持正常情绪的去甲肾上腺素这种化学成分会大大增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克服情绪低落,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对大脑和心脏的影陶。  变换角度想问题   倩绪不好实质上都是由于思维方法不对所致。比如,在街道离你不远处遇见一个朋友,他没有跟你说话或打招呼,你就以为是他不再理你了;但你可以反过来想: “他可能没看见我。”“他可能正埋头想自己的事情。”具体办法是,每天自己注意自己情绪的变化,可以把一些问题记下来,把自己不好的情绪起因尽量写在第一 部分,在第二部分写上完全相反的意见,并努力在内心中默想第二部分是正确的,第一部分引起悲伤的原因绝大部分可能是由于自己主观臆断造成的。  扩大社会交往  有人说,“朋友是最好的药”一点不假。研究表明,一个人得到别人的帮助后一般也愿意帮助别人,互助帮助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也是最使人快乐的事。长期和好朋友们在一起,使人愉快甚至可以使人长寿。  检查你的甲状腺机能  美国有的科学家认为悲哀和情绪低落不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而是属于生理学的范畴。他们认为这种状况主要因内分泌素、激素失调而引起,低血糖也能引起。因此应该请医生看看病,对症治疗。  此外,还有些药品对人的情绪有不利影响。如;某些可的松,一些磺胺类药,一些控制高血压的药,如利血平等等,都能使人的情绪受到一定的影响。为避免这些药物的副作用,你在看病时应把你的情绪因素告知医生,以使得医生能够在开处方时掌握。  嫉妒心理的化解  结合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水平,是消除和化解嫉妒心理的直接对策。      伯特兰.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在其《快乐哲学》一书中谈到嫉妒时说:"嫉妒尽管是一种罪 恶,它的作用尽管可怕,但并非完全是一个恶魔。它的一部分是一种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人们在黑夜里盲目地摸索,也许走向一个更好的归宿,也许只是走向死亡 与毁灭。要摆脱这种绝望,寻找康庄大道,文明人必须像他已经扩展了他的大脑一样,扩展他的心胸。他必须学会超越自我,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学得像宇宙万物 那样逍遥自在。  1.胸怀大度,宽厚待人     19世纪初,肖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当时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已蜚声 乐坛,而肖邦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然而李斯特对肖邦的才华却深为赞赏。怎样才能使肖邦在观众面前赢得声誉呢?李斯特想了妙法:那时候在钢琴演奏时, 往往要把剧场的灯熄灭,一片黑暗,以便使观众能够聚精会神地听演奏。李斯特坐在钢琴面前,当灯一灭,就悄悄地让肖邦过来代替自己演奏。观众被美妙的钢琴演 奏征服了。演奏完毕,灯亮了。人们既为出现了这位钢琴演奏的新星而高兴,又对李斯特推荐新秀深表钦佩。     2.自知之明,客观评价自己  当嫉妒心理萌发时,或是有一定表现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这就需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从而找出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当认清了自己后,再重新别人,自然也就能够有所觉悟了。     3.快乐之药可以治疗嫉妒   快乐之心药可以治疗嫉妒,是说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就正象嫉妒者随时随处为自己寻找痛苦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想:比起别人可能得到的欢乐来,我的那 一点快乐算得了什么呢?那么他就会永远陷于痛苦之中,陷于嫉妒之中。快乐是一种情绪心理,嫉妒也是一种情绪心理。何种情绪心理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靠人来调 整。     4.少一份虚荣就少一份嫉妒心  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 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对于嫉妒心理来说,它的要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正是一种虚荣,一种空虚心理的需要。单纯的虚荣心与嫉妒心 理相比,还是比较好克服的。而二者又紧密相连,相依为命。所以克服一份虚荣心就少一分嫉妒。     5.自我抑制,是治疗嫉妒心理的苦药 自我渲泄,是治疗嫉妒心理的特效药  嫉妒心理也是一种痛苦的心理,当还没有发展到严重程度时,用各种感情的渲泄来舒缓一下是相当必要的,可以说是一种顺坡下驴的好方式。  在这种发泄还仅仅是处于出气解恨阶段时,最好能找一个较知心的朋友,或亲友,痛痛快快地说个够,暂求心理的平衡,然后由亲友适时地进行一番开导。虽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嫉妒心理,但却能中断这种发泄性朝着更深的程度发展。如有一定的爱好,则可借助各种的业余爱好。  怎样克服失望情绪   失望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有人能较快地克服失望情绪,有人却长期为失望情绪所羁绊。      怎样克服失望情绪?  1、坚信爱迪生的名言:“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失败是一种“强刺激”,对有志者来说,往往会产生增力性反应。失败并不总是坏事,也没有什么可怕的。面临失败,不能失望,而是要找出问题症结,寻求进取之策,不达目标不罢休。   2、脚踏实地地追求奋斗目标。如果我们对外语一窍不通,却期望很快当上外文小说翻译家,岂不自寻失望?有些人平时学习成绩平平,却想进重点大学深造,结 果难免失望。事情的发展结果同你原先的期望不符合,期望越是过高,失望越是沉重。我们应该追求同自己的能力相当的目标。有时候,目标虽然同自己的能力大小 相符合,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也会招致失望情绪,这时更应注意调整期待值,减少失望情绪。比如评职称,或许你的实际能力已经达到某个职称,但由于某项职 称的人数比例有限,你没有评上。这时要调整内心期望值,使之与现实相符,这样便能很快克服失望情绪。  3、期望应该具有灵活性。不要把 期望凝固化。生活中,期望不只是一个点,而应该是一条线、一个面。这样的好处是:一旦遇到难遂人愿的情况,我们就有思想准备放弃原来的想法,追求新的目 标。当然,这不等于“见异思迁”。比如你去剧场听音乐会,你原先以为自己喜爱的歌唱家会参加演出,不料他(她)因病不能演出,你当时会感到失望。如果你这 时将期望的目光投向其他歌唱家时,你就会抛弃失望情绪,逐渐沉浸在艺术美的境地中,内心充满着欢悦。  4、期望应该具有连续性。有些人 的失望,是由于把期望割裂了,以致“毕其功于一役”。当“一役”难以如愿时,就深感失望。世界上固然有一帆风顺的“幸运儿”,而更多的却是“命途多舛”、 历尽艰辛的奋斗者,爱迪生发明灯泡先后试制了一万多次,无疑,其间至少也失败了万把次。倘若爱迪生不把自己发明灯泡这个期望,看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要 说一万次失败,就是一百次失败也足以使他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了。要提高克服失望情绪的能力,就要增强自己承受挫折的耐力。几种调整情绪的方法。学会放松:当你感觉过分紧张、烦恼、恐惧时,可采用深呼吸的方法放松自己,即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气,使自己的身心放松。也可以采用自我暗示的方法,如反复默念:“我现在放松了,我的全身处于自然而然的轻松状态。”还可以用回忆过去成功的体验来鼓励自己。学会转移:当火气上涌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绪得到缓解。打打球、散散步、听听流行音乐,也有助于转移不愉快情绪。学会宣泄: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埋在心里,要向知心朋友或亲人诉说出来或大哭一场。这种发泄可以释放内心郁积的不良情绪,有益于保持身心健康,但发泄的对象、地点、场合和方法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学会安慰:当一个人追求某项目标而达不到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理由来安慰自己,就如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样。这不是自欺欺人,偶尔作为缓解情绪的方法,是很有好处的。学会幽默: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也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工具。具有幽默感,可使人们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许多看似烦恼的事物,用幽默的方法对付,往往可以使人们的不愉快情绪荡然无存,立即变得轻松起来。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的情绪。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的人,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要慢慢学会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并不是说要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地从一数到十。往往只需几秒钟、几十秒钟,你的心绪就能够平静下来,那时再去处理问题,就不会做出使自己后悔的事了。慢性的坏情绪,往往是由生活中许多不如意的事情造成的。造成坏情绪的原因也许不能一下消除,但长期陷在坏情绪之中,并不能改变现状,往往还会使情况变得更坏。如果我们能够调整自己,使自己摆脱消极情绪的控制,就有力量来面对不如意的现实。当感到自己情绪消沉或者沮丧的时候,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改变它,比如出去散散步,听听音乐,打打球,或是逛逛商店;也可以向知心的朋友哭诉一下。心理学研究表明,哭泣有一种下降,故咀嚼被誉为眼的保健操,因此,根据儿童的牙齿发育情况,安排如 胡萝卜、土豆、黄豆、水果等耐嚼的硬质食品,增加咀嚼的机会,可预防近视眼发生。慢性肝炎病人的自我保健1.合理休息:起居要有规律,不要剧烈运动,防止过度劳累;2.合理用药:保肝护肝.少用药,慎用药,避免过多过杂用药,禁用有毒药物;3.饮食要得当:勿暴饮暴食,禁用生冷及刺激性强的食物,少贪食,应多食植物油,多吃瘦肉、鱼、鸡、豆腐、蛋白、新鲜蔬菜、少食油腻食品;4.烟酒为肝病三大害:要戒烟、戒酒:5.要注意不感染:防止细菌和病毒侵袭;6、正确对待疾病,不要恐惧忧愁,要忌脾气暴气燥,不脑怒,保持乐观情绪,丰富生活情趣。禽流感禽流感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全称禽流行性感冒。是指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禽类,引起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传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禽流感的自然感染过程复杂,传染来源较多。一是来自其他种类的家禽,如鸭、鹅等。二是来自野外野生鸟类。家禽流感的暴发,野生鸟类的传播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感染来源。特别是迁徙性的水禽带毒、排毒非常普遍。三是来自其他动物。有证据表明,火鸡的流感可能为猪源的流感病毒所致。从鸟类中分出的病毒也有感染其他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的潜在能力。据介绍,再次感染和传播也经常发生。病毒通过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特别是粪便)和尸体等污染饲料、饮水及其他物体,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发生感染,呼吸 道和消化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人工感染途径包括鼻内、气管、结膜、皮下、肌肉、静脉内、口腔、腹腔、气囊、泄殖腔、颅内及气溶胶等。感染禽从粪便中大量排出病毒,能污染一切物品。饲养管理器具、设备、蛋盘、蛋筐、受精工具、动物、饲料、饮水、衣物、运输车辆等,均可成为病原的机械性传播媒介。人员的流动与消毒不严,可起到非常重要的传播作用。此外,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气候变化剧烈的冬春季发生较多。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4、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7、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为什么分散记忆效果好?有位心理学家,让两组学生去记同样的一首诗,只是在记的办法上不一样:一 组是让同学用集中的时间来熟记,直到记住为止;另一组采用三天内每天只读一遍的分散记忆法。二十天之后,让他们回忆该诗篇,结果,集中记忆的同学平均提醒 了5次,而分散记忆的同学平均提醒了0.4次。 为什么分散记忆法的效果好呢?现在的解释是这样:一个学习活动过程,如果相对地分成前、中、后三个阶段,那么前面的学习活动会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活动;同样,后面的学习活动也会影响到前面的学习活动。 这说明,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中间阶段的学习活动,有可能受到前后两个方面的干扰。而学习过程刚开始的阶段,不受前面的干扰。例如,清晨起来背诵课文,记忆 外语单词,效果较好,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与早晨刚休息完,大脑机能状态较好也有关系。学习过程的结束阶段,不受后面的干扰。例如,睡前记外语单词和背课 文,效果也不错,这是因为背完之后就睡觉了,神经活动不再受干扰了。当然,在睡觉前,应当留出一段用来过渡的休息时间,以免睡前过于兴奋,引起失眠。如果 连续集中较长的时间去记忆,除了受干扰较少的首尾阶段变少了以外,连续长时间记忆,也容易引起大脑细胞的疲劳,使记忆效果降低。 因此,每个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通过学习实践,掌握适合本人的记忆间隔实践  健康生活习惯注意:  1.睡好觉就能有充沛的精力。睡前不要吃得过饱,睡时不要穿得过暖,被子要轻柔保暖,注意卧室的通风换气。  2.积极进行早锻炼能刺激神经系统。早晨舒展一下筋骨就不至于身体疲乏、精神萎靡。  3.起床后空腹喝一杯白开水,白天再喝三杯。不喝水大脑就没有活力,就有疲劳感。喝汽水和含有咖啡因的饮料都不如白开水好。  4.饮食要多样化,注意食物的酸碱性平衡,要讲究营养价值,不要吃得过饱。  5.如果连续几个小时坐在课桌旁或电脑前,对身体非常不利。最好每隔40—45分钟起来活动一下。散步、舒展双臂和做操都是很好的运动。  6.整天考虑问题,太消耗精力了。每天不妨从纷繁的思绪中抽出30分钟放松一下,看看自己和自己的生活,然后再精力充沛地回到学习中。如何培养良好的中学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代表着个人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对人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学生精力旺盛,又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确保顺利、成功度过中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为了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从一进中学起,就该切实重视这个问题,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防止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首先,要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形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因为有规律的生活能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交替进行,天长日久,能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动力定型,这对促进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的。中学新生应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有的同学习惯在晚上卧谈,天马行空地一谈就是两三个小时,结果第二天上课的时候非常疲惫,根本无心听课。长期如此,不仅影响平时的课业学习,还容易引起失眠,甚至引发神经衰弱症。研究表明,中学生的睡眠时间一般每天不得少于7个小时。如果条件许可,午饭后可以小睡一会儿,但最好不要超过40分钟。第二,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食堂就餐,但食堂的就餐时间比较固定,常有学生由于学习或其它原因错过了开饭时间,于是就吃点饼干、方便面来对付,等下一顿吃饭时再吃双份。营养学家们的研究证明:早餐吃饱、吃好,对维持血糖水平是很必要的;用餐时不能挑食偏食,要加强全面营养,还要多吃水果和蔬菜。第四,要改正或防止吸烟、酗酒、沉溺于电子游戏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1.明确目标,鼓舞斗志人们常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希望,也就没有勇气;如果没有了目标,也就没有了动力。而计划之中,恰恰包含着一个人的希望和目标,对这种目标和希望,计划之中虽然没有过多地进行修饰和描绘,但实际上它里面已经包含着一个灿烂的前景和美好未来。而这种前景和未来对一个人的鼓舞力量是难以估量的。2.循序渐进,提高效率效率,就是单位时间内所做事情的多少。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作尽量多的事。要这样,就必须设法尽量减少犹豫时间,减少走弯路,减少无用功,减少精力的浪费。而一个科学而周密的计划,恰恰具有这些作用:做什么,做多少,计划中全有了,这有利于尽早进入实战,无需观望犹豫。先作啥,后作啥,具体步骤计划中有了,这可有效地避免走弯路;某一步用什么办法,某个问题采取什么措施,这些也都是事先反复考虑,一般不会出大错,也能有效地避免精力的浪费,而增加学习的数量和质量。这些情况综合在一起,就会促成学习效率的提高。一些平时无计划的同学,到考试前必然连天加夜苦战,造成负担过重,脑细胞大量阵亡,不仅学习效率提不高,还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3.驾驭生活,增强能力人们总是用自己以往的经验指导未来的生活,学生也不例外。计划,考虑的是未来,但它的依据是“过去”。同时一个好的计划还必须顾及当前实际和个人的主观条件,在对“过去”的经历的回忆中,在对当前客观情况的考察中,在对个人主观条件的分析中,不仅提高了自我认识能力,而且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比如学生中的干部,接触和从事计划的实践就多些,因而生活能力,工作能力,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普遍高些。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种习惯的养成,一般需要三周左右的有规律性的持续的锻炼与培养。采用计划学习,计划的连续性短则一学期,长则一学年,只要同学们在执行计划的前21天内能坚持按计划学习,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能变为自觉行动。于是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随之增强。5.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会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冲击你的学习计划,也就会产生计划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这时可以调整一下这一天的学习计划,但有时是不能调整的,要努力克服困难,保证计划实施。如这几天电影院放映精彩的影片,或者手中的一本感兴趣的小说等等。这时一定要排出干扰及各种诱惑,认真按计划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品质受到考验与磨炼,良好的意志品质得以形成和发展。总之,计划的意义非同一般:它能给你以勇气,给你以效率,给你以能力,促使你突飞猛进,早日成才。愿将自己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才,绝不应放松计划这一环。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1、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1)制订学习计划并认真地执行计划,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使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管做什么事如果是先有了打算,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就有可能失败。智力相同的两个同学有没有学习计划,他们的学习效果是不大相同的。同学们按计划进行学习获得成功之后,可以产生一种充实感和成功感。(2)没有计划的学习是盲目被动的低级活动。为什么有些同学的学习会处于后进状态呢?学习缺乏计划性,往往是一条重要原因。如:①放学后玩球,天不黑不散;②回家无休止地看小说、杂志、报刊;③天天去市场集邮;④天天看电视、看电影;⑤串门、聊天、打扑克;⑥听音乐、广播无止境等等,结果完不成作业,必要时只得赶抄,不能认真复习和做作业。这种毫无计划的学习是荒唐的,散漫疏懒,松松垮垮的,这是不可能有进步的。2、制订学习计划的作用(1)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蓝图。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有自己的学习目标,而目标实现,要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完成。这样时间和任务的科学结合,就诞生了计划。为了实现学习目的,制订计划努力去实现它,就可以使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使自己每一个行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计划是实现学习目的的蓝图。每一个想把学习搞好的同学,头脑中都应有这张蓝图。(2)实施计划,可以磨炼意志。有了计划,把自己的行为置于计划之中,具有了明确的目的。而学习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总要千方百计地冲击你的学习计划,总要千方百计地引诱你离开计划,这就是理想的计划和实际学习生活之间的矛盾。矛盾出现后,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计划,就要排除一切困难和干扰,在这过程中,意志品质受到了磨炼,动机受到考验。一般讲,意志品质越好,计划越容易实现,学习上的收获、进步就会与日俱增。看到这些进步,不仅心情愉快,而且可以不断增加实现计划的信心。(3)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按照科学的学习计划行事,可以使自己的学习生活节奏分明,一旦形成了条件反射,到时候睡觉,该学习时能安心学习,该锻炼时能自觉去锻炼,所有这些都成了自觉行动,日久天长,良好学习习惯就形成了。(4)能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学习效率。由于计划的科学性,计划里要办的事,应当说都是有益的。一个有计划的同学知道他如果多玩一小时,多聊一个小时将会使计划的哪项任务完不成,而这项任务没完成又将会给整个学习带来什么影响。有了计划,每一步干什么都明确,不用白费时间去想下一步干什么,也不用为决定下一步干什么而游移不定。3、怎样制订学习计划(1)计划要全面。思想、学习、身体是相互影响的。在计划时,一定要兼顾三个方面。计划里除了有学习的时间外,还应当有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有保证睡眠的时间;有娱乐活动的时间。计划里不能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和学习。如果计划真是这样,那么这个计划就是片面的、不科学的。(2)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常规学习时间就是按学校规定的学习时间,主要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自由学习时间:是指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后所剩下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在自由支配的时间内,一般可做两件事:补课和提高。补课,是指弥补自己学习中的欠缺;提高是指深入钻研,开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自由学习时间应当成为制订学习计划的重点部分。同学们一旦抓住了自由学习时间,将会给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带来极大的好处。所以,我们应当努力提高常规学习时间的效率,增加自由学习时间,使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3)长计划和短安排。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究竟干些什么,应当有个大致计划。例如,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应该有个长计划。但是实际学习生活变化很多,又往往无法预测,故长计划不可太具体。但上个月或下学期要解决哪几个问题,心中应该有数,这而第一星期干什么要具体些,每天干什么应当更具体些。这样把一较大的任务,分配到每周、每天去完成,使长计划中的任务逐步得到实现。订长计划,要在具体完成学习任务时有明确的目的。有长计划,没短安排,长计划要实现的目标不容易达到,所以,有长计划,还要有短安排。长计划是明确学习目标,大致安排;短安排是具体的行动计划。(4)要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学习内容是无限的,所以必须要有重点,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来攻下重点。(5)订计划要从实际出发。订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有些同学订计划时满腔热情,想得很好,可行动起来,寸步难行,这是目标订得过高,计划订得过死,脱离实际的缘故。实际是什么?①知识能力的实际:每个阶段,在计划中要接受消化多少知识?要注意培养哪些能力?②时间的实际:指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有多少?③“欠债”的实际:自己在学习上“欠债”应心中有数。④教学进度的实际:掌握老师教学进度,就可以妥善安排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不致于使自己的计划受到“冲击”。(6)注意效果,及时调整。每一个计划执行结束或执行到一个阶段,就应当检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找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检查内容是:①计划提出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②是不是基本按计划去做?③学习效果如何?④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什么地方安排太紧?什么地方安排太松?通过检查后,再修订学习计划,改变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每天写日记时,一定要把一天学习计划完成的情况认真记录下来,以利改进。(7)计划要留有余地。计划终归不是现实,只是一种可能性。把计划变成现实,还要经过一段较长的努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上千变万化的情况,所以制订计划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使计划有一定的机动性,这样完成计划的可能性就增加了。(8)脑体结合,文理交替。“心之官则思”,思维要靠大脑,学习是个难苦的脑力劳动过程。要想使大脑神经细胞正常工作,必须保证脑细胞的新陈代谢,脑细胞消耗着人体需氧量的四分之一,血糖量为120毫克时(指100毫升血内)记忆最挂;血糖量为60—70毫克时,思维迟钝;血糖量为45毫克时昏迷、惊厥。可见思维活动正常进行时,脑细胞消耗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并产生大量的废物和二氧化碳。所以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活动。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比如:学习了一下午,就应当去锻炼一会儿。再回来学习。锻炼时运动中枢兴奋,而其他区域的脑细胞就得到了休息。安排科目时,文科、理科要交替安排,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9)个人计划与班级计划互相配合。(10)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早晨或晚上,或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的时间,可以安排着重记忆的科目,如外语。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较完整时,可以安排比较枯燥,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可以安排做习题和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这样可以提高时间利用率。怎样制订学习计划对学生来说,有计划学习要比无计划学习好得多,其好处是:(一)学习的目标明确,实现目标也有保证。学习计划就是规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达到什么学习目标。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小目标。长时间达到一个大目标。在长短计划指导下,使学习一步步地由小目标走向大目标。(二)恰当安排各项学习任务,使学习有秩序地进行,有了计划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管理好。到一定时候对照计划检查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看看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优点发扬,缺点克服,使学习不断进步。(三)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帮助。良好习惯养成以后,就能自然而然地按照一定的秩序去学习。有了计划,也有利于锻炼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无论碰到什么困难挫折也要坚持完成计划,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四)提高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使自己成为能够有条理地安排学习,生活、工作的人。这种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具备,这对一生都有好处。有些学生学习毫无计划。中找出规律。所以几何学习比较好……你可以全面分析。2、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一是和全班同学比,确定看自己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还常用。在进行时间安排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1、 要突出重点 也就是说,要根据地自我分析中提出 的学习标点或比较薄弱的学科在时间上给予重点保证。2、 要有机动时间,计划不要排太满太紧,贪心的计划是难以做到的。定了计划,一定要实行,不按计划办事,计划是没有用的。为了使计划不落空,要对计划的实行情况定期检查。可以制定一个计划检查表,把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进度,列成表格,完成一项,就打上

什么是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其标准是什么?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根据我的研究,大致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算是心理健康了。  第一,有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总是热爱人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他们对生活乐观,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自己都是采取极其负责的态度,因而总是 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生活,总是忘我地在为社会创造财富。对这些人来说,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台阶,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而且总是踏踏实 实、认认真真地向他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这类人用他们自己的行动去体验人生的价值,真切而深刻,所以总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反过来更能激起自己积极进取的 人生态度。  第二,对自我有恰当的认识。  世界上最困难的是什么?就是如何认识自己。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般能有“自知之明”, 就是说,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认识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学识、水平,既不高估自己,不对自己的一些长处和优势沾沾自喜,也 不会自卑,过分地贬低自己,决不无缘无故抱怨、自责自己。反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便不能恰当地认同自己,或是莫名其妙地自傲,或是无缘无故地自卑,经 常有意无意地掩饰自己的不足,心理特别敏感、脆弱,失落感极强,经不起风浪的折腾,存在严重的心理冲突,回避矛盾,无法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  第三,享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人,在与其他人打交道的时候,有以下这些特点。  1.不仅在理性上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而且总是显示一种积极的、乐于与人交往的态度。  2.懂得在交往过程中如何尊重人、理解人,从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到他人的身上。  3.能够平等地、宽容地、客观地了解、评价对方,不势利待人,与人相处时,总显示出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积极的态度。  4.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能够注意他人的长处,能较虚心地向他人学习。  5.当他人有困难时,总能采取真诚的、有效的帮助。  6.当与他人产生矛盾时,能做到“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不主动出击,不“窝里斗”,能进行较好的沟通,并以理智的、合理的方式解决。  第四,有一个乐观的情绪状态。  情绪最容易反映人的心理状态,也最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一般来说,情绪健康的人有以下这些特点。  1.没有过分的、不切实际的要求,所以很少有烦恼、不快,精神状态永远是饱满的、乐观的。  2.在自己的人生遇到麻烦时,能做到泰然处之,决不自寻烦恼或自我折磨;  3.一般能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所以很少有麻烦的、别扭的事情引起自己心理的不快。  4.有修养,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当自己想发脾气时或暴怒来临时,自己能够意识到,并将其抑制于萌芽状态。  第五,有健全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都能平衡发展;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 精神风貌;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的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态度,对外界的刺激不会有偏激的情绪和行为;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第六,道德心态的健康。  道德健康是世界卫生组织近几年来对健康内容界定的最新补充。一个道德不健康的人,很难说是一个完全意义上健康的人。那么,什么是道德心态的健康呢?大致有以下几点。 1.不做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事。  2.不仅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的能力,而且在自己的行为中去实践真善美,并能与假丑恶进行斗争。  3.能自觉地遵守社会的各种规范、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  4.能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尽自己的可能为社会多做贡献。  5.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无条件地服从,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于自己的生命。  第七,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是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比较难于处理的。但是心理健康的人并不因此而畏惧、害怕,而是能面对现实、正视现实、改造现实。对这些人来说,往往能 做到审时度势,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能够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正确对待现实环境,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奢 望中,因而能应付比较复杂的局面;当发现自己处于不利的或困难的境地时,也不惊慌、恐惧,而是冷静地处理,将不利转化为有利,将困境转化为顺境,而且在这 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八,智力活动正常。  智力活动正常,不一定是指智力超常(智力活动超常也属于智力活动正常的范畴),而是说,这类人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都是正常的,能较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头脑清醒,不糊涂,反应敏捷,思维清晰,逻辑性强,该当机立断的时候就当机立断,毫不犹豫。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学 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中可以看出,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稳定程度、自我价值体系的建立水平、人际关系是决定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另外,对学习的适应性也 仍然是左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此,在参照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基础上,我们把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 方面: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学习适应性、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个性发展的良好性四个方面。(1)学习适应性。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强,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的特点。在对待考试问题上,他们沉着冷静,灵活应对。(2)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 心理上的距离。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一般与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的关系处理得比较融洽,而很少发生冲突。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具有同情心,待人热情、 宽容、真诚,而不是胆小、怕羞、不合群、表情冷淡或忸怩作态。(3)自我认知与现实感。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 识,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 力上,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作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4)个性发展的良好性。个性是指,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 和,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人的个性结构主要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 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个性发展上,应表现出良好的态势,即作为心理动力系统的个性倾向性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谐,个性心理特征上 的一些成分则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如情绪控制能力强、善良、自律等。克服交往心理障碍作为一名在职业中学任教的教师,我通过与学生的交往发现,在中学生 ——尤其是作为特殊的一个群体——职中生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心理上的偏常,突出表现在:学生的厌学情绪和人际关系障碍相当严重。用学生自己的话 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抑郁”、“缺少理解”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不少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 妒、自卑等。只不过由于中学阶段学校的管理较严、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使得这一问题的显性没有大学那么突出罢了,但如果我们对此不能未雨绸缪反而忽视这一问 题的话,中学生由于偏常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就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导致犯罪现象的发生,危害家庭、危害社会。在我所任教的 旅英班中就发现一位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女同学。学期即将结束,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考察题“谈谈导游课的感受”,目的是让他们谈谈这个学期导游课学习的心得。内容很宽泛,可以写学习这门课程的收获,也可以谈对这门课程的看法,以及也可以对我的教学方法提出意见等。但是在批阅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位女同学并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完成,却写了这样一句话: “我这学期学习有了不小的退步,感觉学习没劲,不知是不是和我同学频繁地写信有关?下学期我不想读了。”于是我把她找来询问情况,她说她的这位同学是小学 开始的好友,中考后二人考在不同的中学,从高一下学期开始二人就开始写信,还经常打电话,一周联系四五次是常事。我就问她为什么要如此频繁,她的回答令我 大吃一惊“因为在这里我没有一个朋友,很孤独”。在有着30多位女生的班级里、经过一年多的交往竟然没有一位朋友?我感到了问题的严重,在进一步交谈中我 还发现,她心里认为班里的女生都很虚伪,怀疑她们“明里一套,暗里一套”,“在背后经常议论她”,不肯与她交心。很明显她在交际方面出现了心理障碍。 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人际交往上的困难、不适应,这是难免的、正常的,然而,人际交往严重失调的人,往往有可能存在个性缺陷、认知错误或心理障 碍,而心理障碍是直接原因。从该同学的例子可以看出,她在与人交际的心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交往中对他人多疑心理和敌意心理 。 1 、多疑心理: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不好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是友谊之树的蚀虫。具有多疑心理的人,往往先在主观上设定他人对自己不满,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证 据。带着以邻为壑的心理,必然把无中生有的事实强加于人,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这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一种盲目想象。 2 、敌意心理: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表现为讨厌他人,乃至仇视他人,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尔虞我诈;另一种情形是认为别人总在寻机暗算他、陷害他,从而逃避与人交往,甚至表现为攻击心理行为。在 了解与分析了该同学的情况后,我又通过班主任和班级同学对她的家庭和日常生活作了调查,发现她的心理形成和家庭环境有着很大关系。她小时候父母感情不合, 母亲去世后,父亲再娶,后妈对她不好,经常怀疑她、打骂她,到现在每次回家她都住在奶奶家,对父亲成见很深。平时个性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我参阅了相关 的心理学理论后,决定从家庭关系入手采取以下几个措施疏导她的心理:1、沟通父女感情。在学校家长会上,我与她的父亲作了深入的交谈,发现她父亲其实很关心她,尤其对女儿的愧疚之感溢于言表,很希望她能考上大学。我建议他平时多关心女儿、尝试多与女儿交流,尽力协调好家庭关系。2、鼓励同学关心、理解她。与她周围尤其是同宿舍的同学进行交流,让她们在学习生活中尽量多与她交谈,最好是谈心;她学习成绩不怎么好,平时多帮助她学习,使她感到他人的真诚、集体的温暖。3、 疏导她的心理。首先,肯定她能交到好的朋友,况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她起码已经有了一个知心朋友;其次,告诉她尽量多与同学交往,交往时多换位思考, 看待问题时要用事实说话,切忌妄加推测;再次,鼓励她做一个有理想、心胸开阔的人,目前精力要以学习为主,充实学习生活。经过沟通,该同学的精神面貌有了不小的改观,周围的同学也反应她“话比以前多了”。学习更努力了,也取得了进步,这次专业技能测试也取得了好成绩。 人的健康不仅指生理上,而且还应包括心理上的健康。这种观点正被越来越多人所认识、所接受。而职中生阶段的年龄,正是他们心理成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 之为“危险年龄”。这时期职中生的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尤其是中考的失利在他们的心理上投下了自卑的阴影, 和同龄人相比易产生人生目标的失衡,他们一方面精力旺盛,感情充沛,渴望被理解,但另一方面又带有自卑、冲动、盲目的复杂心理。所以他们的行为不善于克 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学校、老师和家长不能事先主动地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过渡时期”、“危险年龄”,那么就会导致这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 发时期。现在随着社会对中学教育的关注度和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问题”就是“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对职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防止“学 生问题”,我们任重而道远。中学生人际交往扫描一项调查表明了21世纪青少年的交友观:80﹪的青少年认为善解人意、开朗、热心助人者受人欢迎,男性中有较高的比率认为讲义气的朋友最受人欢迎;男女两性均有75﹪左右找朋友帮忙,找家人帮忙的男女两性均为15﹪左右。青少年在交友过程中满足有被喜欢、被尊重、被赞赏、被接纳、独立自主的心理需求。专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与父母关系差、对自己沒自信、有不合理信念的青少年,愈依赖朋友,青少年犯罪与偏差行为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希望通过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初探,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孩子,与他们共同成长。 聪 明伶俐的路路(化名)从小就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学习特别用功,再加上父母的精心培育,十五岁就考上了某重点高校。然而,一帆风顺的路路到了高校后,明显 表现出不适应:平时很少与同学来往,也没有什么谈得来的朋友,除了学习之外没有其他技能,每当班里或系里组织活动时他只能是个看客,宿舍、教室、食堂三点 一线的生活成了他固定不变的线路。同学们认为他只知读书,是个书呆子,因此体育、娱乐,郊游、远足等活动也不“带”他玩。久而久之,路路成为同学们眼中的 “独行侠”。更为糟糕的是,在父母长期娇宠下,路路生活能力极差,几乎除吃饭以外的一切都要由他人帮助。父母不在身边,又没有帮忙的同学朋友,路路的心情 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他开始焦虑不安,甚至厌倦学习,最后,父母不得不为路路办理了休学手续。讲述这个真实案例的校医十分惋惜地说,路路是个十分善良的孩子,可惜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又不善于与人交往。学校每年都有几个像他这样的孩子由于心理等方面的原因而被迫休学或退学。据 了解,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的“心病”,成为被迫休学或退学学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些心理问题中,男生大多缘于人际关系与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女生则是由 于感情问题处理不好导致心理疾病。有关专家指出,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其根源在中学阶段。而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则是中学生心理常见的问题之一。 时代发展导致“伙伴危机” 一项在南京市1000多名小学生中进行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有同伴与自己一起玩耍;有46.7%的孩子由于缺乏玩伴,经常一个人玩;平时只有9.7%的家长经常和孩子玩,节假日也只有15.6%的家长能陪孩子玩。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余允珠,对有近50%的孩子找不到玩伴,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她认为,我国青少年儿童中出现的“伙伴危机”,将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目 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已不再是“四代同堂”、“儿孙满堂”的大家族群居。一座座高楼大厦,一堵堵钢筋水泥墙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空间,这样的空间环境迫使学生 们很少走动来往,严重影响了合群与交往的能力。由于大人之间的关系、情感的转变,孩子之间的关爱也变少了,竞争意识、嫉妒心理、防范心理却渐渐增强。一项 针对学生的调查表明,40%的学生认为课余生活不丰富,回家就是做作业,看书,吃饭,睡觉,家长不允许孩子回家后外出。 此外,日益繁重的课业任务,家庭游戏机和电脑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快捷应用等,把学生的课余生活局限在家庭的小圈子内,学校里除了与同学下课聊上几句,上学放学都由家长接送,他们的生活早已成了“两点一线”。何来与其他伙伴和同学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呢?交往的主要需求和障碍一 项调查表明,中学生交往的需求欲望十分强烈,他们会为结交到好朋友而十分开心,反之也会为失去朋友的信任而忧伤。情感交流在他们交友的选择上占有重要的位 置,绝大多数学生将结交诚实、正直的朋友作为他们交友的首选,他们把朋友之间不能坦诚相待看作是最大的悲哀,表现出中学生对真诚的友谊和交往有着热切的需 求欲望。从 中学生结交朋友的动机来看,其交友主要是满足情感上的需要。由于正处于心理“动荡期”,他们急于摆脱父母和教师的影响,但又有许多事想与他人进行交流,因 此很自然地会选择朋友作为自己倾诉内心情感的对象。此外,学习上互相帮助也是中学生交友的重要动机之一。而那些成人的、实用化的理由,如“朋友多好办事” “生活上有照顾”则得不到中学生的认同。可见,中学生交友的动机倾向于精神上的满足,少有“实用性”的介入,还是比较健康的。由于中学生自身成长过程的特点及涉世不深、经验不足,对人际交往的认识不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交往障碍,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障碍和能力障碍。 认知障碍 这点表现得异常突出。因为社会阅历有限,中学生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认知上容易片面,同时,他们常以理想的自我来确定择友标准,一旦与理想不符,往往造成人际交往障碍。情感障碍 中学生由于感情丰富、变化快,有时对人对事过于敏感和不重客观,重一时不重全面(如为了感谢别人,他们可以不顾一切为朋友两肋插刀,意气用事),使人际交往缺乏稳定性。人格障碍 一 般而言,内向的学生不大容易交到朋友,活泼外向的学生总是三五成群地结伴而行。有些学生人格不健全,动不动发火、生气、脾气暴躁、态度生硬,对人充满敌 意,或者自我陶醉、易受委屈。另外有些学生表现为自私自利、苛求于人、为人不正派、不尊重他人等,这些都较易引发人际冲突。能力障碍 现实中,不少中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却总感到没有机会。如此等等,阻碍了中学生交往的顺利进行。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情绪、健康等方面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还会给他人造成困扰。网络交友明显新变化 前不久,哈尔滨市中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结交网友的中学生已占总数的55.9%,中学生上网比例已达77.5%。调查人员对网络交友聊天“风靡”表示了担忧。调查中,有32.7%的中学生在聊天室以及其他的交流网站里,谈论自己喜欢的话题。在对有上网经历的中学生调查了解时发现,有66.9%的中学生结交网络朋友,并有8.5%的中学生与网友见过面。此次被调查学生中,男生约占46%,女生约占54%,年龄在11岁至19岁之间,独生子女占87.6%。基于网络特有的性质和中学生自身的需要,他们频繁使用网络,进出于各个聊天网站,寻找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从调查中可以得知,大部分学生都有聊天的经历,拥有一个QQ号码,在这里他们与一切自己想搭理的人讲话,扮演任何一个自己想扮演的角色。据了解,一些中学生可以同时与好几个人聊天而手不忙、头不晕,而要好的网友均为异性,他们认为在网络中与异性交谈远比平时来得自如、简单。由于平时生活圈子狭窄,网络给中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主动结交朋友的平台:只要你愿意与人交朋友,只需轻轻键入“HI”一切就可以开始了。中学生们认为,网络交友的最大乐趣就是可以任意选择你想扮演的任何角色,和任何一切你想搭理的人说话,不同的身份下,你可以尽情渲泄,因为在网络这个世界里是人人平等的。网上的这种人际交往必定会对中学生的身心各方面造成影响,其中包括心理健康、情绪、学习生活、性格等。当然,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而只有通过对中学生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其理解上网交友的意义,趋利避害,才能让网络在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心理素质是培养其他素质的基础, 是学生能动发展主体自身的内部根据。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生活在集体中,每天都要与不同的人进行交往,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方法呢?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认为“在活动中渗透”对学生来说特别有效。什么是情绪呢?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态度体验,是和机体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具有情境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的特点。谢亚力在《早慧儿童的奥秘》一书中,对情绪曾这样说:“情绪能力仍旧是人力资源的最高级、最活跃、最深藏的潜能和基础”。当你处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消极的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兴趣,思维迟钝,判断能力下降,消极的情绪还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遇事易冲动、不理智,常会做出一些事后令自己后悔的事。因此说,消极情绪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请 同学们看以下几个事例,分组讨论消极情绪的危害作用,归纳总结一下每一事例中消极情绪对人的什么方面有影响。一个粗心的医生,将两个病人的诊断报告弄错 了。原本没有癌症倾向的病人因为错误的诊断报告,而极度的伤心、痛苦、焦虑,并且情绪极不稳定。没过多久,在医院的再次检查中,果真发现了癌症的倾向。而 那位本应有癌症倾向的病人,由于拿到了没有癌症倾向的诊断证明,情绪变得高涨,心情变得愉说,病情渐渐好转。不良的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调节,就可能诱发生 理疾病。积极的情绪可以使人忘掉忧愁,战胜悲伤,起到治病的作用。所以说,消极情绪会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积极的情绪有益于身体健康,消极的情绪有损于身体健康。当你有了不良的情绪时,你调节情绪的方法是什么?你所了解的方法有哪些?现在我提供几种方法:1、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情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这样就可以使人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从而激发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转移注意力可以通过改变注意的焦点来达到目的。当自己情绪不好时,可以做一些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打球、下棋、听音乐、看电影、读报纸等正当而有意义的活动,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转移注意力还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达到目的。当自己情绪不理想时,到室外走一走,到风景优美的环境中玩一玩,会使人精神振奋,忘却烦恼。把自己困在屋里,不仅不利于消除不良情绪,而且可能加重不良情绪对你的危害。2、合理发泄情绪。不知同学们在看电视和电影时注意到这样的镜头没有:某人因有不良情绪,便跑到旷野、海边、山上无拘无束的喊叫,或者拼命地击打树木,或者狂奔。这就是合理发泄情绪。合理发泄情绪是指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发泄可以防止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危害。①哭--适当的哭一场。从科学的观点看,哭是自我心理保护的一种措施,它可以释放不良情绪产生的能量,调节机体的平衡。哭是解除紧张、烦恼、痛苦的好方法。许多人哭一场过后,痛苦、悲伤的心情就会减少许多。②喊--痛快地喊一回。当受到不良情绪困扰时,不防痛怜惜地喊一回。通过急促、强烈的、无拘无束的喊叫,将内心的积郁发泄出来,也是一种方法。③诉--向亲朋好友倾诉衷肠。向 朋友诉说是一种良好的宣泄方法。把不愉快的事情隐藏在心中,会增加心理负担。找人倾诉烦恼、诉说衷肠,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心情感到舒畅,而且还能得到别人的 安慰、开导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请记住培根的名言: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将得到两个快乐;把忧愁向一个朋友述说,则只剩下半个忧愁通过慢而深的呼吸方式,来消除紧张、降低兴奋性水平,使人的波动情绪逐渐稳定下来的方法。步骤:a.站直或坐直,微闭双眼,排除杂念,尽力用鼻子吸气b.轻轻屏住呼吸,慢数一、二、三c.缓慢的用口呼气,同时数一、二、三,把气吐尽为止d.再重复三次以上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不良情绪的刺激和伤害,积极的方法是及时消除和克服,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和宣泄两种途径,但有人发怒时进行严重自我惩罚,或把别 人作为出气筒,损坏别人的东西,甚至打人、骂人,这是万万要不得的。故宣泄要做到有理、有度,既不损害他人,也不损害自己,做到了这点,快乐就掌握在你的 手中。教你几招调节自己的情绪  大多数人都有过受累于情绪的经历,似乎烦 恼、压抑、失落甚至痛苦总是接二连三地袭来,于是频频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企盼某一天欢乐从此降临。其实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想让自己生活中不出现一点 烦心之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做生活的主人,做情绪的主人。  许多人都懂得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道理,但遇到具 体问题就总是知难而退:“控制情绪实在是太难了“,言下之意就是:“我是无法控制情绪的“。别小看这些自我否定的话,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良暗示,它真的可以 毁灭你的意志,丧失战胜自我的决心。还有的人习惯于抱怨生活,“没有人比我更倒霉了,生活对我太不公平。“抱怨声中他得到了片刻的安慰和解脱:“这个问题 怪生活而不怪我。“结果却因小失大,让自己无形中忽略了主宰生活的职责。所以要改变一下对身处逆境的态度,用开放性的语气对自己坚定地说:“我一定能走出 情绪的低谷,现在就让我来试一试!“这样你的自主性就会被启动,沿着它走下去就是一番崭新的天地,你会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输入自我控制的意 识是开始驾驭自己的关键一步。曾经有个初中生,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和同学争吵,老师批评他没有涵养,他还不服气,甚至和老师争执,老师没有动怒而是 拿出词典逐字逐句解释给他听,并列举了身边大量的例子,他嘴上没说却早已心悦诚服。从此他有了自我控制的意识,经常提醒自己,主动调整情绪,自觉注意自己 的言行。就在这种潜移默化中他拥有了一个健康而成熟的情绪。  其实调整控制情绪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掌握一些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很好的驾 驭自己。在众多调整情绪的方法中,你可以先学一下“情绪转移法“,即暂时避开不良刺激,把注意力、精力和兴趣投入到另一项活动中去,以减轻不良情绪对自己 的冲击。一个高考落榜的朋友,看到同学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深感失落,但她没有让自己沉浸在这种不良情绪中,而是幽默地告别好友:“我要去避难了“,说着出门 旅游去了。风景如画的大自然深深地吸引了她,辽阔的海洋荡去了她心中的郁积,情绪平稳了,心胸开阔了,她又以良好的心态走进生活,面对现实。  可以转移的活动很多,你最好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外界事物对你的吸引力来选择,如各种文体活动、与亲朋好友倾谈、阅读研究、琴棋书画等等。总之将情绪转移到这些事情上来,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强烈撞击,减少心理创伤,也有利于情绪的及时稳定。  情绪的转移关键是要主动及时,不要让自己在消极情绪中沉溺太久,立刻行动起来,你会发现自己完全可以战胜情绪,也唯有你可以担此重任。返回  走出灰暗的心境   在心理学上,心境是指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漫的特点,往往会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状态,使这段时间的所有活动都染上同样的情绪色彩。“人 逢喜事精神爽”或“闷闷不乐”即是心境。也就是说,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心境对学习、生活、工作、健康 都有重要的意义。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心境能使人的精力倍增,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增强信心,并有益于健康。而消极的、悲观的心境则使人颓丧,降低人的 学习、工作效率,使人丧失信心和希望。经常处于不良的心境中,还会有损健康。因此,控制不良心境,培养良好的心境对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心境产生的原因是 多方面的,学习工作的成败、生活的顺逆、人际关系的好坏、个人健康状况及自然环境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但对人的心境起决定作用的是人 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失败和挫折可能使人悲观消沉,而对具有科学人生观和崇高理想的人来说,失败和挫折反而能激励他们信心百倍地去迎接困难,更加朝气蓬 勃地前进。如果你是一个心境灰暗的人,请仔细地分析、评估你的生活,尽可能地找出其中的积极因素,哪怕是非常微小的成功,也要由衷地庆祝一下,以培养你的 乐观和自信。即使你有时失败了,也要想到毕竟离成功更近了,因为你曾经多次获得过成功。品味成功,将使你产生积极、乐观的心境。更重要的是,你应不断地学 习并充实自己,这样的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也就不致使你消沉和失望。事实上,上面的测验并不只是测知你的心境,它涉及到你的个性的很多方面,请你仔细体会。  走出封闭心理   生活中有自我封闭倾向的人不在少数,但完全自我封闭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只是在某些领域内有这种倾向。自我封闭的人同其他人在行为上没有太大的不同,突出 的表现是有些缺乏自信,认为别人所干的事比自己要出色,而自己则很平庸。对外界的信息,自我封闭的人往往不愿主动地分析和接纳,认为那些与自己无关,但他 们与持“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态度的人有很大的不同,往往认为自己无国操纵外界的事物,即使自己努力接受外界信息,也赶不上人家。这种思想可能从社会交往 中逐渐扩展到工作单位和家庭中,并感到有很多事不是自己能够应付的。造成自我封闭状态的原因,后天因素占很大比重,很多行为实际上是他们在现实的生活和工 作中“习得”的。一方面,一个性格上怯懦、保守的人在生活中往往追求稳妥,没有勇气去主动承担一些责任与挑战,把自己局限于一个相对安逸和舒适的境界里, 这样,久而久之,为自我封闭状态提供了形成的温床;另一方面,社会生活中“惰性”也有可能为自我封闭创造条件,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现代人的思想上和行为上 跟上时代的脚步是很重要的,有的人可能迷恋过去那种安逸的生活,不主动去接受外界的信息,随着时光的流逝,可能有一种“一步赶不上,处处赶不上”的感觉, 久而久知,就有可能落入自我封闭的泥潭。那么,如何对自我封闭说“拜拜”呢? 脚踏实地,自信交往 不要将实践中的专业知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混为一谈,要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现实生活中,提高自信心,相信自己不仅在专业知识上,也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都有相当 的能力。 适应环境,告别怯懦 有的人在某些场合可能是环境的主宰,而在另一些场合只能与沉默的大多数一样,是听众。任何一个人都要学会适应以上两种情境的任何一种。 努力求知,主宰生活建议大家培养自己旺盛的求知欲,跟上时代的节奏和脉搏。同时,能够学会适应千姿百太的社会生活,广交朋友,做生活的主宰。返回  摒弃恐惧心理  对于数人而言,与陌生人见面往往产生多少不自在的烦恼。  其实胆怯无关乎个性,而是由于接触的经验不够,进而排斥他人的情形居多。  一般说来,若能进行自我训练,累积与他人相处的经验,即使无法改变自己的个性,亦不致于与他人接触为苦。  为加强自训练的信心,不妨先做心理建设,常常提醒自己多接触不寻常的人物,藉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以及增加人生乐趣。  一般人与陌生人会面时所以会感到不安,原因之一便是觉得无话可说--找不出话题的约会的确令人其实,此种想法并不正确。  与陌生人会面的恐惧心态,与第一次尝试没吃过的食物有点相似,大多基于自我保护的心态,所以绝不愿多接触素不相识的人。如此,又怎能了解与人相交的乐趣呢?事实上,因相见而遭受严重挫伤的情形毕竟少之又少,若是因噎废食,让自己过着封闭的人生,岂非得不赏失?  多方的协助,因而必须摒弃害怕受伤的心理,尽力尝试与人交往,才会有好的开始。  克服悲伤和情绪低落  人们都知道悲伤和情绪低落对健康是很不利的,可是有时却无法摆脱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现在介绍由美国科学家提出的六种方法,它可以帮助你摆脱这种状况。  运动  运动能使你忘却悲伤,恢复信心。运动促使人全身肌肉紧张;使血液中的内分泌激素改变;减少大脑皮层疲劳;减轻大脑和心脏在代谢方面的过度负担;提高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能力。    营养  科学家都坚信维生家和氨基酸对人的心理健康很有帮助。他们发现脾气暴躁且怪僻、悲观的人在大幅度改善营养以后,他大脑中用来维持正常情绪的去甲肾上腺素这种化学成分会大大增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克服情绪低落,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对大脑和心脏的影陶。  变换角度想问题   倩绪不好实质上都是由于思维方法不对所致。比如,在街道离你不远处遇见一个朋友,他没有跟你说话或打招呼,你就以为是他不再理你了;但你可以反过来想: “他可能没看见我。”“他可能正埋头想自己的事情。”具体办法是,每天自己注意自己情绪的变化,可以把一些问题记下来,把自己不好的情绪起因尽量写在第一 部分,在第二部分写上完全相反的意见,并努力在内心中默想第二部分是正确的,第一部分引起悲伤的原因绝大部分可能是由于自己主观臆断造成的。  扩大社会交往  有人说,“朋友是最好的药”一点不假。研究表明,一个人得到别人的帮助后一般也愿意帮助别人,互助帮助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也是最使人快乐的事。长期和好朋友们在一起,使人愉快甚至可以使人长寿。  检查你的甲状腺机能  美国有的科学家认为悲哀和情绪低落不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而是属于生理学的范畴。他们认为这种状况主要因内分泌素、激素失调而引起,低血糖也能引起。因此应该请医生看看病,对症治疗。  此外,还有些药品对人的情绪有不利影响。如;某些可的松,一些磺胺类药,一些控制高血压的药,如利血平等等,都能使人的情绪受到一定的影响。为避免这些药物的副作用,你在看病时应把你的情绪因素告知医生,以使得医生能够在开处方时掌握。  嫉妒心理的化解  结合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水平,是消除和化解嫉妒心理的直接对策。      伯特兰.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在其《快乐哲学》一书中谈到嫉妒时说:"嫉妒尽管是一种罪 恶,它的作用尽管可怕,但并非完全是一个恶魔。它的一部分是一种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人们在黑夜里盲目地摸索,也许走向一个更好的归宿,也许只是走向死亡 与毁灭。要摆脱这种绝望,寻找康庄大道,文明人必须像他已经扩展了他的大脑一样,扩展他的心胸。他必须学会超越自我,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学得像宇宙万物 那样逍遥自在。  1.胸怀大度,宽厚待人     19世纪初,肖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当时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已蜚声 乐坛,而肖邦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然而李斯特对肖邦的才华却深为赞赏。怎样才能使肖邦在观众面前赢得声誉呢?李斯特想了妙法:那时候在钢琴演奏时, 往往要把剧场的灯熄灭,一片黑暗,以便使观众能够聚精会神地听演奏。李斯特坐在钢琴面前,当灯一灭,就悄悄地让肖邦过来代替自己演奏。观众被美妙的钢琴演 奏征服了。演奏完毕,灯亮了。人们既为出现了这位钢琴演奏的新星而高兴,又对李斯特推荐新秀深表钦佩。     2.自知之明,客观评价自己  当嫉妒心理萌发时,或是有一定表现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这就需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从而找出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当认清了自己后,再重新别人,自然也就能够有所觉悟了。     3.快乐之药可以治疗嫉妒   快乐之心药可以治疗嫉妒,是说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就正象嫉妒者随时随处为自己寻找痛苦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想:比起别人可能得到的欢乐来,我的那 一点快乐算得了什么呢?那么他就会永远陷于痛苦之中,陷于嫉妒之中。快乐是一种情绪心理,嫉妒也是一种情绪心理。何种情绪心理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靠人来调 整。     4.少一份虚荣就少一份嫉妒心  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 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对于嫉妒心理来说,它的要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正是一种虚荣,一种空虚心理的需要。单纯的虚荣心与嫉妒心 理相比,还是比较好克服的。而二者又紧密相连,相依为命。所以克服一份虚荣心就少一分嫉妒。     5.自我抑制,是治疗嫉妒心理的苦药 自我渲泄,是治疗嫉妒心理的特效药  嫉妒心理也是一种痛苦的心理,当还没有发展到严重程度时,用各种感情的渲泄来舒缓一下是相当必要的,可以说是一种顺坡下驴的好方式。  在这种发泄还仅仅是处于出气解恨阶段时,最好能找一个较知心的朋友,或亲友,痛痛快快地说个够,暂求心理的平衡,然后由亲友适时地进行一番开导。虽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嫉妒心理,但却能中断这种发泄性朝着更深的程度发展。如有一定的爱好,则可借助各种的业余爱好。  怎样克服失望情绪   失望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有人能较快地克服失望情绪,有人却长期为失望情绪所羁绊。      怎样克服失望情绪?  1、坚信爱迪生的名言:“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失败是一种“强刺激”,对有志者来说,往往会产生增力性反应。失败并不总是坏事,也没有什么可怕的。面临失败,不能失望,而是要找出问题症结,寻求进取之策,不达目标不罢休。   2、脚踏实地地追求奋斗目标。如果我们对外语一窍不通,却期望很快当上外文小说翻译家,岂不自寻失望?有些人平时学习成绩平平,却想进重点大学深造,结 果难免失望。事情的发展结果同你原先的期望不符合,期望越是过高,失望越是沉重。我们应该追求同自己的能力相当的目标。有时候,目标虽然同自己的能力大小 相符合,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也会招致失望情绪,这时更应注意调整期待值,减少失望情绪。比如评职称,或许你的实际能力已经达到某个职称,但由于某项职 称的人数比例有限,你没有评上。这时要调整内心期望值,使之与现实相符,这样便能很快克服失望情绪。  3、期望应该具有灵活性。不要把 期望凝固化。生活中,期望不只是一个点,而应该是一条线、一个面。这样的好处是:一旦遇到难遂人愿的情况,我们就有思想准备放弃原来的想法,追求新的目 标。当然,这不等于“见异思迁”。比如你去剧场听音乐会,你原先以为自己喜爱的歌唱家会参加演出,不料他(她)因病不能演出,你当时会感到失望。如果你这 时将期望的目光投向其他歌唱家时,你就会抛弃失望情绪,逐渐沉浸在艺术美的境地中,内心充满着欢悦。  4、期望应该具有连续性。有些人 的失望,是由于把期望割裂了,以致“毕其功于一役”。当“一役”难以如愿时,就深感失望。世界上固然有一帆风顺的“幸运儿”,而更多的却是“命途多舛”、 历尽艰辛的奋斗者,爱迪生发明灯泡先后试制了一万多次,无疑,其间至少也失败了万把次。倘若爱迪生不把自己发明灯泡这个期望,看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要 说一万次失败,就是一百次失败也足以使他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了。要提高克服失望情绪的能力,就要增强自己承受挫折的耐力。几种调整情绪的方法。学会放松:当你感觉过分紧张、烦恼、恐惧时,可采用深呼吸的方法放松自己,即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气,使自己的身心放松。也可以采用自我暗示的方法,如反复默念:“我现在放松了,我的全身处于自然而然的轻松状态。”还可以用回忆过去成功的体验来鼓励自己。学会转移:当火气上涌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绪得到缓解。打打球、散散步、听听流行音乐,也有助于转移不愉快情绪。学会宣泄: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埋在心里,要向知心朋友或亲人诉说出来或大哭一场。这种发泄可以释放内心郁积的不良情绪,有益于保持身心健康,但发泄的对象、地点、场合和方法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学会安慰:当一个人追求某项目标而达不到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理由来安慰自己,就如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样。这不是自欺欺人,偶尔作为缓解情绪的方法,是很有好处的。学会幽默: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也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工具。具有幽默感,可使人们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许多看似烦恼的事物,用幽默的方法对付,往往可以使人们的不愉快情绪荡然无存,立即变得轻松起来。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的情绪。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的人,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要慢慢学会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并不是说要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地从一数到十。往往只需几秒钟、几十秒钟,你的心绪就能够平静下来,那时再去处理问题,就不会做出使自己后悔的事了。慢性的坏情绪,往往是由生活中许多不如意的事情造成的。造成坏情绪的原因也许不能一下消除,但长期陷在坏情绪之中,并不能改变现状,往往还会使情况变得更坏。如果我们能够调整自己,使自己摆脱消极情绪的控制,就有力量来面对不如意的现实。当感到自己情绪消沉或者沮丧的时候,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改变它,比如出去散散步,听听音乐,打打球,或是逛逛商店;也可以向知心的朋友哭诉一下。心理学研究表明,哭泣有一种下降,故咀嚼被誉为眼的保健操,因此,根据儿童的牙齿发育情况,安排如 胡萝卜、土豆、黄豆、水果等耐嚼的硬质食品,增加咀嚼的机会,可预防近视眼发生。慢性肝炎病人的自我保健1.合理休息:起居要有规律,不要剧烈运动,防止过度劳累;2.合理用药:保肝护肝.少用药,慎用药,避免过多过杂用药,禁用有毒药物;3.饮食要得当:勿暴饮暴食,禁用生冷及刺激性强的食物,少贪食,应多食植物油,多吃瘦肉、鱼、鸡、豆腐、蛋白、新鲜蔬菜、少食油腻食品;4.烟酒为肝病三大害:要戒烟、戒酒:5.要注意不感染:防止细菌和病毒侵袭;6、正确对待疾病,不要恐惧忧愁,要忌脾气暴气燥,不脑怒,保持乐观情绪,丰富生活情趣。禽流感禽流感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全称禽流行性感冒。是指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禽类,引起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传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禽流感的自然感染过程复杂,传染来源较多。一是来自其他种类的家禽,如鸭、鹅等。二是来自野外野生鸟类。家禽流感的暴发,野生鸟类的传播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感染来源。特别是迁徙性的水禽带毒、排毒非常普遍。三是来自其他动物。有证据表明,火鸡的流感可能为猪源的流感病毒所致。从鸟类中分出的病毒也有感染其他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的潜在能力。据介绍,再次感染和传播也经常发生。病毒通过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特别是粪便)和尸体等污染饲料、饮水及其他物体,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发生感染,呼吸 道和消化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人工感染途径包括鼻内、气管、结膜、皮下、肌肉、静脉内、口腔、腹腔、气囊、泄殖腔、颅内及气溶胶等。感染禽从粪便中大量排出病毒,能污染一切物品。饲养管理器具、设备、蛋盘、蛋筐、受精工具、动物、饲料、饮水、衣物、运输车辆等,均可成为病原的机械性传播媒介。人员的流动与消毒不严,可起到非常重要的传播作用。此外,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气候变化剧烈的冬春季发生较多。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4、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7、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为什么分散记忆效果好?有位心理学家,让两组学生去记同样的一首诗,只是在记的办法上不一样:一 组是让同学用集中的时间来熟记,直到记住为止;另一组采用三天内每天只读一遍的分散记忆法。二十天之后,让他们回忆该诗篇,结果,集中记忆的同学平均提醒 了5次,而分散记忆的同学平均提醒了0.4次。 为什么分散记忆法的效果好呢?现在的解释是这样:一个学习活动过程,如果相对地分成前、中、后三个阶段,那么前面的学习活动会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活动;同样,后面的学习活动也会影响到前面的学习活动。 这说明,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中间阶段的学习活动,有可能受到前后两个方面的干扰。而学习过程刚开始的阶段,不受前面的干扰。例如,清晨起来背诵课文,记忆 外语单词,效果较好,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与早晨刚休息完,大脑机能状态较好也有关系。学习过程的结束阶段,不受后面的干扰。例如,睡前记外语单词和背课 文,效果也不错,这是因为背完之后就睡觉了,神经活动不再受干扰了。当然,在睡觉前,应当留出一段用来过渡的休息时间,以免睡前过于兴奋,引起失眠。如果 连续集中较长的时间去记忆,除了受干扰较少的首尾阶段变少了以外,连续长时间记忆,也容易引起大脑细胞的疲劳,使记忆效果降低。 因此,每个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通过学习实践,掌握适合本人的记忆间隔实践  健康生活习惯注意:  1.睡好觉就能有充沛的精力。睡前不要吃得过饱,睡时不要穿得过暖,被子要轻柔保暖,注意卧室的通风换气。  2.积极进行早锻炼能刺激神经系统。早晨舒展一下筋骨就不至于身体疲乏、精神萎靡。  3.起床后空腹喝一杯白开水,白天再喝三杯。不喝水大脑就没有活力,就有疲劳感。喝汽水和含有咖啡因的饮料都不如白开水好。  4.饮食要多样化,注意食物的酸碱性平衡,要讲究营养价值,不要吃得过饱。  5.如果连续几个小时坐在课桌旁或电脑前,对身体非常不利。最好每隔40—45分钟起来活动一下。散步、舒展双臂和做操都是很好的运动。  6.整天考虑问题,太消耗精力了。每天不妨从纷繁的思绪中抽出30分钟放松一下,看看自己和自己的生活,然后再精力充沛地回到学习中。如何培养良好的中学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代表着个人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对人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学生精力旺盛,又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确保顺利、成功度过中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为了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从一进中学起,就该切实重视这个问题,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防止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首先,要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形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因为有规律的生活能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交替进行,天长日久,能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动力定型,这对促进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的。中学新生应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有的同学习惯在晚上卧谈,天马行空地一谈就是两三个小时,结果第二天上课的时候非常疲惫,根本无心听课。长期如此,不仅影响平时的课业学习,还容易引起失眠,甚至引发神经衰弱症。研究表明,中学生的睡眠时间一般每天不得少于7个小时。如果条件许可,午饭后可以小睡一会儿,但最好不要超过40分钟。第二,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食堂就餐,但食堂的就餐时间比较固定,常有学生由于学习或其它原因错过了开饭时间,于是就吃点饼干、方便面来对付,等下一顿吃饭时再吃双份。营养学家们的研究证明:早餐吃饱、吃好,对维持血糖水平是很必要的;用餐时不能挑食偏食,要加强全面营养,还要多吃水果和蔬菜。第四,要改正或防止吸烟、酗酒、沉溺于电子游戏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1.明确目标,鼓舞斗志人们常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希望,也就没有勇气;如果没有了目标,也就没有了动力。而计划之中,恰恰包含着一个人的希望和目标,对这种目标和希望,计划之中虽然没有过多地进行修饰和描绘,但实际上它里面已经包含着一个灿烂的前景和美好未来。而这种前景和未来对一个人的鼓舞力量是难以估量的。2.循序渐进,提高效率效率,就是单位时间内所做事情的多少。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作尽量多的事。要这样,就必须设法尽量减少犹豫时间,减少走弯路,减少无用功,减少精力的浪费。而一个科学而周密的计划,恰恰具有这些作用:做什么,做多少,计划中全有了,这有利于尽早进入实战,无需观望犹豫。先作啥,后作啥,具体步骤计划中有了,这可有效地避免走弯路;某一步用什么办法,某个问题采取什么措施,这些也都是事先反复考虑,一般不会出大错,也能有效地避免精力的浪费,而增加学习的数量和质量。这些情况综合在一起,就会促成学习效率的提高。一些平时无计划的同学,到考试前必然连天加夜苦战,造成负担过重,脑细胞大量阵亡,不仅学习效率提不高,还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3.驾驭生活,增强能力人们总是用自己以往的经验指导未来的生活,学生也不例外。计划,考虑的是未来,但它的依据是“过去”。同时一个好的计划还必须顾及当前实际和个人的主观条件,在对“过去”的经历的回忆中,在对当前客观情况的考察中,在对个人主观条件的分析中,不仅提高了自我认识能力,而且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比如学生中的干部,接触和从事计划的实践就多些,因而生活能力,工作能力,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普遍高些。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种习惯的养成,一般需要三周左右的有规律性的持续的锻炼与培养。采用计划学习,计划的连续性短则一学期,长则一学年,只要同学们在执行计划的前21天内能坚持按计划学习,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能变为自觉行动。于是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随之增强。5.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会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冲击你的学习计划,也就会产生计划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这时可以调整一下这一天的学习计划,但有时是不能调整的,要努力克服困难,保证计划实施。如这几天电影院放映精彩的影片,或者手中的一本感兴趣的小说等等。这时一定要排出干扰及各种诱惑,认真按计划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品质受到考验与磨炼,良好的意志品质得以形成和发展。总之,计划的意义非同一般:它能给你以勇气,给你以效率,给你以能力,促使你突飞猛进,早日成才。愿将自己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才,绝不应放松计划这一环。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1、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1)制订学习计划并认真地执行计划,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使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管做什么事如果是先有了打算,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就有可能失败。智力相同的两个同学有没有学习计划,他们的学习效果是不大相同的。同学们按计划进行学习获得成功之后,可以产生一种充实感和成功感。(2)没有计划的学习是盲目被动的低级活动。为什么有些同学的学习会处于后进状态呢?学习缺乏计划性,往往是一条重要原因。如:①放学后玩球,天不黑不散;②回家无休止地看小说、杂志、报刊;③天天去市场集邮;④天天看电视、看电影;⑤串门、聊天、打扑克;⑥听音乐、广播无止境等等,结果完不成作业,必要时只得赶抄,不能认真复习和做作业。这种毫无计划的学习是荒唐的,散漫疏懒,松松垮垮的,这是不可能有进步的。2、制订学习计划的作用(1)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蓝图。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有自己的学习目标,而目标实现,要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完成。这样时间和任务的科学结合,就诞生了计划。为了实现学习目的,制订计划努力去实现它,就可以使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使自己每一个行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计划是实现学习目的的蓝图。每一个想把学习搞好的同学,头脑中都应有这张蓝图。(2)实施计划,可以磨炼意志。有了计划,把自己的行为置于计划之中,具有了明确的目的。而学习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总要千方百计地冲击你的学习计划,总要千方百计地引诱你离开计划,这就是理想的计划和实际学习生活之间的矛盾。矛盾出现后,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计划,就要排除一切困难和干扰,在这过程中,意志品质受到了磨炼,动机受到考验。一般讲,意志品质越好,计划越容易实现,学习上的收获、进步就会与日俱增。看到这些进步,不仅心情愉快,而且可以不断增加实现计划的信心。(3)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按照科学的学习计划行事,可以使自己的学习生活节奏分明,一旦形成了条件反射,到时候睡觉,该学习时能安心学习,该锻炼时能自觉去锻炼,所有这些都成了自觉行动,日久天长,良好学习习惯就形成了。(4)能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学习效率。由于计划的科学性,计划里要办的事,应当说都是有益的。一个有计划的同学知道他如果多玩一小时,多聊一个小时将会使计划的哪项任务完不成,而这项任务没完成又将会给整个学习带来什么影响。有了计划,每一步干什么都明确,不用白费时间去想下一步干什么,也不用为决定下一步干什么而游移不定。3、怎样制订学习计划(1)计划要全面。思想、学习、身体是相互影响的。在计划时,一定要兼顾三个方面。计划里除了有学习的时间外,还应当有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有保证睡眠的时间;有娱乐活动的时间。计划里不能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和学习。如果计划真是这样,那么这个计划就是片面的、不科学的。(2)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常规学习时间就是按学校规定的学习时间,主要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自由学习时间:是指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后所剩下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在自由支配的时间内,一般可做两件事:补课和提高。补课,是指弥补自己学习中的欠缺;提高是指深入钻研,开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自由学习时间应当成为制订学习计划的重点部分。同学们一旦抓住了自由学习时间,将会给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带来极大的好处。所以,我们应当努力提高常规学习时间的效率,增加自由学习时间,使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3)长计划和短安排。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究竟干些什么,应当有个大致计划。例如,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应该有个长计划。但是实际学习生活变化很多,又往往无法预测,故长计划不可太具体。但上个月或下学期要解决哪几个问题,心中应该有数,这而第一星期干什么要具体些,每天干什么应当更具体些。这样把一较大的任务,分配到每周、每天去完成,使长计划中的任务逐步得到实现。订长计划,要在具体完成学习任务时有明确的目的。有长计划,没短安排,长计划要实现的目标不容易达到,所以,有长计划,还要有短安排。长计划是明确学习目标,大致安排;短安排是具体的行动计划。(4)要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学习内容是无限的,所以必须要有重点,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来攻下重点。(5)订计划要从实际出发。订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有些同学订计划时满腔热情,想得很好,可行动起来,寸步难行,这是目标订得过高,计划订得过死,脱离实际的缘故。实际是什么?①知识能力的实际:每个阶段,在计划中要接受消化多少知识?要注意培养哪些能力?②时间的实际:指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有多少?③“欠债”的实际:自己在学习上“欠债”应心中有数。④教学进度的实际:掌握老师教学进度,就可以妥善安排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不致于使自己的计划受到“冲击”。(6)注意效果,及时调整。每一个计划执行结束或执行到一个阶段,就应当检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找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检查内容是:①计划提出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②是不是基本按计划去做?③学习效果如何?④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什么地方安排太紧?什么地方安排太松?通过检查后,再修订学习计划,改变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每天写日记时,一定要把一天学习计划完成的情况认真记录下来,以利改进。(7)计划要留有余地。计划终归不是现实,只是一种可能性。把计划变成现实,还要经过一段较长的努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上千变万化的情况,所以制订计划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使计划有一定的机动性,这样完成计划的可能性就增加了。(8)脑体结合,文理交替。“心之官则思”,思维要靠大脑,学习是个难苦的脑力劳动过程。要想使大脑神经细胞正常工作,必须保证脑细胞的新陈代谢,脑细胞消耗着人体需氧量的四分之一,血糖量为120毫克时(指100毫升血内)记忆最挂;血糖量为60—70毫克时,思维迟钝;血糖量为45毫克时昏迷、惊厥。可见思维活动正常进行时,脑细胞消耗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并产生大量的废物和二氧化碳。所以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活动。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比如:学习了一下午,就应当去锻炼一会儿。再回来学习。锻炼时运动中枢兴奋,而其他区域的脑细胞就得到了休息。安排科目时,文科、理科要交替安排,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9)个人计划与班级计划互相配合。(10)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早晨或晚上,或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的时间,可以安排着重记忆的科目,如外语。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较完整时,可以安排比较枯燥,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可以安排做习题和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这样可以提高时间利用率。怎样制订学习计划对学生来说,有计划学习要比无计划学习好得多,其好处是:(一)学习的目标明确,实现目标也有保证。学习计划就是规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达到什么学习目标。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小目标。长时间达到一个大目标。在长短计划指导下,使学习一步步地由小目标走向大目标。(二)恰当安排各项学习任务,使学习有秩序地进行,有了计划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管理好。到一定时候对照计划检查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看看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优点发扬,缺点克服,使学习不断进步。(三)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帮助。良好习惯养成以后,就能自然而然地按照一定的秩序去学习。有了计划,也有利于锻炼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无论碰到什么困难挫折也要坚持完成计划,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四)提高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使自己成为能够有条理地安排学习,生活、工作的人。这种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具备,这对一生都有好处。有些学生学习毫无计划。中找出规律。所以几何学习比较好……你可以全面分析。2、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一是和全班同学比,确定看自己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还常用。在进行时间安排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1、 要突出重点 也就是说,要根据地自我分析中提出 的学习标点或比较薄弱的学科在时间上给予重点保证。2、 要有机动时间,计划不要排太满太紧,贪心的计划是难以做到的。定了计划,一定要实行,不按计划办事,计划是没有用的。为了使计划不落空,要对计划的实行情况定期检查。可以制定一个计划检查表,把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进度,列成表格,完成一项,就打上


相关内容

  • 如何调节儿童的情绪
  • 轻松与世界对话 如何调节儿童的情绪 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问题经常造成家长困扰,包括:忧郁.焦虑.愤怒.攻击行为等等,这些情绪与行为问题和儿童的情绪调控息息相关.儿童的情绪调节重点会放在策略使用的技巧与变化上,若是能提早了解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针对能力较不佳者进行介入,将对儿童未来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

  • 高中健康教育10
  • 第三章:<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节:情绪管理的途径与方法>教案 [新知识点] 1.高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2.高中生常见的情绪困扰及成因. 3.高中生情绪管理的技巧. [重点难点] ★了解高中生常见的情绪困扰及原因. ★理解并掌握高中阶段情绪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时间]2 ...

  • 如何调节教学过程中的不良情绪
  • 如何调节教学过程中的不良情绪 课堂教学的调控,指在课堂上教师为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运用控制论的原理,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等作必要. 恰当.适时地调控.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调控能力.探索教学系统的控制规律,按规律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叶 ...

  • 天天好心情
  • 请转给你校心理健康课教师: 各心理健康教育课任教师:请按这个思路和格式撰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天天好心情 青岛26中 江晶 [活动背景]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情绪的波动性比较大,行为容易受到激烈情绪的影响,不能很好的驾驭自己的情绪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加强情绪心理的教育引导至关重要 ...

  • [学会调控情绪]优质课教案
  • <学会调控情绪>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2)能力目标 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 ...

  • 青春期的烦恼和情绪
  • 教学设计者:蔡建全 审核人:王月英 授课老师: 授课班级: 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约占25%) 第一课时 课题:考点 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考点 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 观.积极 ...

  • 第4课第2课时情绪的管理教学设计
  • 第4课第2课时情绪的管理教学设计 ❶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懂得不良情绪是可以调控的,掌握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控的有效方法,培养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活活 ...

  • 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做情绪的主人_让快乐常在]
  • <关于农村低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教研课 课题:做情绪的主人,让快乐常在 学校:里木店中心小学 执教者:李华 <做情绪的主人,让快乐常在> 师:同学们,这节课是心理健康活动课,你此刻的心情如何?(自由回答) (本课的要求:大胆说话.说真话.尽可能放轻松地学习,会有别样 ...

  • [学会调控情绪]教学设计
  • <学会调控情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情绪是可以调节的:2.学会运用克服不良情绪的有效 方法调节情绪. 教学重难点: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一幅水墨画.一张处方单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最近比较烦>导入 听了这首歌,同学 ...

  • 人教版七年下册第四课情绪的管理教案
  • 4.2情绪的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懂得不良情绪是可以调控的,掌握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能力目标: 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控的有效方法,培养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 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活活的重要性.自觉掌握一些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