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评审论文--建筑1

如何控制混凝土施工裂缝

宋振环

摘要:

混凝土裂缝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从材料使用、施工操作方面控制裂缝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防治

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土的承重、防渗及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不产生危害。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说的裂缝。

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很多工程的失事都是由于裂缝的不稳定发展所致。近代科学研究和大量的混凝土工程实践证明,在混凝土工程中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钢筋混凝土规范也明确规定:有些结构在所处的不同条件下,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但在施工中应尽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产生,使结构尽可能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尤其要尽量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及预防

一、 裂缝特征及种类

现浇楼板裂缝,大部分表现为:表面龟裂,垂直、水平裂缝,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出现的裂缝不规则,不均匀,长度从几公分到几十公分不等;宽度大多数在0.2㎜以内,深5~15㎜左右,个别也有1~2㎜宽的贯穿性的裂缝;8~10层以下、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出现的裂缝数量越多,上部改用C30以下混凝土强度等级后,裂缝会相对减少;板面双层配筋的部位出现的裂缝少;仅有单层配筋的部位,出现的裂缝较多。

裂缝是固体材料中的某些不连续现象。混凝土拌和物是由固、液气三相组成的非均质复合材料,成型之后在自然环境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形成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缝隙,当缝隙继续发展,则称之为裂缝。根据裂缝宽度、深度和使用功能不同,其裂缝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塑性收缩裂缝

混凝土摘初凝前出现泌水和水份急剧蒸发,引起失水收缩,此时骨料与水泥之间产生不均匀的收缩变形,由于它发生在混凝土终凝之前的塑性阶段故称之为塑性收缩,其收缩量可达1%左右。由塑性收缩产生的裂缝称之为塑性裂缝。当外界气温高,风速大,气候很干燥时尤为严重。

2、沉陷收缩裂缝

沉陷收缩裂缝简称沉陷裂缝。

产生自身沉陷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拌合料太稀,坍落度过大,沉陷量过高。这种裂缝在坍落度过大的泵送商品混凝土浇筑的结构中,特别是表面系数大的现浇结构中容易出现。在混凝土沉陷时受到钢筋抑制或新浇混凝土表面未认真压实导致沉陷所致。多在混凝土浇筑后2~3小时,表面明水消失时出现。

3、干燥收缩裂缝

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

水分蒸发是造成干缩和塑性裂缝的主要原因。但塑性是在水泥硬化前短期内产生的,而干缩是在水泥硬化后较长时间产生的。这种干燥、蒸发是由表及里逐渐发展的。这种裂缝发生在表层很浅的位置,常被人们所忽视,但其危害性却不容人们所忽视。

所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水泥用量越大,则产生的干燥收缩值将越大,出现的裂缝会越多,这是高标号砼容易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4、温度收缩裂缝

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能,内部温度会超过30℃以上;一般在1~3天即释放50%以上热能。由于散热的传递、积存,砼内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浇筑后3~5,因内外散热条件不同,中心温度高,表面温度底,形成温度梯度,产生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温度应力和温差成正比,温差越大应力越大;当温度应力大于内外约束应力则产生裂缝。

二、 裂缝产生的原因

裂缝的类型甚多,其产生的原因有:外荷载引起的裂缝;物理因素引起的裂

缝;化学因素引起的裂缝;施工操作引起的裂缝。主要有:

1、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过大,或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

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粉煤灰、减水型泵送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由于砂粒径小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混凝土为了满足泵送条件:混凝土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浇筑时为图施工方便,采用集中放料,振动棒赶料,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使用地泵时比较普遍),此时,混凝土脱水干缩,就会产生表面裂缝。泵送混凝土供应商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可泵性、和易性往往采取加大水泥用量、减小骨料粒径,这样就会使混凝土因水泥用量过大而产生收缩、因骨料粒径过细而无法抵抗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最终混凝土因收缩而产生裂缝。

2、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木模板过于干燥

在高层设计中,为尽量压缩墙厚,剪力墙中的连梁、暗柱的配筋粗而密,插入式振捣棒难以插入到每个部位进行恰倒好处的振捣,为防梁、柱底部砼出现蜂窝、狗洞,振捣手往往在能插振捣棒的地方过分振捣,造成粗骨料沉落砂浆上浮混凝土离析,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楼板表面有较厚的砂浆层,待水分蒸发后,导致混凝土表面因收缩过大而形成凝缩裂缝。而木模板面层在浇筑砼之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导致混凝土因失水过快而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塑性收缩裂缝。特别是在春夏干燥季节,模板吸水量更大,必须要加强浇水和防范,控制裂缝。

3、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平压光和养护不当

当水泥浆浮在现浇楼层板时,如果再在表面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而养护不当也是造成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主要原因。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使混凝土表面跑砂、泛黄。过迟养护,由于受风吹日晒,混凝土板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底,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特别是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差大,养护不当最易产生温差裂缝。

4、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

为赶工期,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等。这些因素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混凝土早期强度底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施工中不注意钢筋的保护,把板面负筋踩弯等。将会造成支座的负弯矩,导致板面出现裂缝。

5、减水剂的影响

资料表明:自从推广商品混凝土以来,结构裂缝普遍增多。为何会出现此类现象?除了泵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砂率提高有关外,人们往往忽视了减水剂引起的负面影响。例如过去干硬性及预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约为4~6×10-4,而现在泵送混凝土收缩变形约为6~8×10-4,使得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技术难度大大增加。研究表明,在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情况下,掺入减水剂的坍落度可增加100~150㎜,但是它与基准混凝土的收缩值相比,却增加120~130%。同时,掺入不同类型的减水剂混凝土的收缩比是不相同的,一般是:木钙减水剂﹥三聚氰胺减水剂﹥氨基磺酸减水剂﹥聚丙烯酸减水剂。这说明商品混凝土浇筑的结构开裂机率大与减水剂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关。但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6、高强钢筋及高强混凝土的大量应用及推广带来的影响

随着能源的日趋紧张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建筑用钢筋的级别以发展到四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发展到C100。随着这些硬件的上升建筑设计钢筋的间距越来越大、钢筋的用量越来越小抵抗混凝土塑性开裂的能力则相对减弱;随着混凝土强度级别选用的提高,板的厚度相应减小,导致混凝土自身收缩加大而板又为簿板,无法抵抗其自身的收缩应力,使混凝土贯通性裂缝越来越普遍。

三、 裂缝的预防措施

为了控制钢筋混凝土楼板面出现裂缝的数量和概率,结合近几年来的施工实践,现从材料使用和施工操作方面,探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技术措施。

1、从根本上解决楼板面负筋踩塌问题:积极与业主和设计单位沟通,在施工工程中确定用Φ16~12@600钢筋马凳架立现浇板的上部负筋,确保板上层负筋不被踩弯、踩塌;在楼板浇捣、泵车布管时,采用专门的门式铁架支撑泵车管道和脚手架跳板,严禁在钢筋骨架上直接走人和操作;同时专人看护钢筋,浇混凝土前必须将钢筋整理到原设计部位。

2、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控制粉煤灰掺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含泥量较小的中粗砂,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对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逐车检查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3、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润,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4、混凝土楼板面的振捣要用平板震动器均匀、适度的振捣,防止过振使水泥浆上浮,过多时刮去表层的水泥浆,或增加粗骨料;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的动作力不宜过大,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或加水压光;加强砼早期养

护;打完第二遍木壳后,立即在板面用塑料布等材料覆盖,进行保温保湿养护,防止强风和烈日报晒。

5、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人、上荷载和过早拆模。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承受支座负弯矩,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6、控制减水剂的用量品种,在泵送混凝土配合比中,要求商品砼生产厂家不再使用收缩比大的木钙减水剂和萘磺酸盐减水剂等,尽量使用新型的氨基磺酸减水剂和聚炳烯酸减水剂,或有微膨胀功能的KL-HEA抗裂缝减水(防水)剂(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研制),产品使用前应复试合格方可使用,严禁使用“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

四、 裂缝的修复和处理方法

出现裂缝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逐渐控制裂缝的数量和有害程度,同时要及时与业主和监理方沟通,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分析原因、制定修复方案和今后施工中的控制措施。主要的修复方法有: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1:1的水泥砂浆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木抹子再压一遍,裂缝即可闭合。

2、其它一般裂缝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

3、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

4、当楼板出现的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楼板的整体性。

5、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3㎜的,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补强。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

参考文献:

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王铁梦 著)

4、《建筑结构裂缝控制与防水技术》(中国建材院 游宝坤 著)

如何控制混凝土施工裂缝

宋振环

摘要:

混凝土裂缝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从材料使用、施工操作方面控制裂缝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防治

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土的承重、防渗及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不产生危害。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说的裂缝。

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很多工程的失事都是由于裂缝的不稳定发展所致。近代科学研究和大量的混凝土工程实践证明,在混凝土工程中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钢筋混凝土规范也明确规定:有些结构在所处的不同条件下,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但在施工中应尽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产生,使结构尽可能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尤其要尽量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及预防

一、 裂缝特征及种类

现浇楼板裂缝,大部分表现为:表面龟裂,垂直、水平裂缝,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出现的裂缝不规则,不均匀,长度从几公分到几十公分不等;宽度大多数在0.2㎜以内,深5~15㎜左右,个别也有1~2㎜宽的贯穿性的裂缝;8~10层以下、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出现的裂缝数量越多,上部改用C30以下混凝土强度等级后,裂缝会相对减少;板面双层配筋的部位出现的裂缝少;仅有单层配筋的部位,出现的裂缝较多。

裂缝是固体材料中的某些不连续现象。混凝土拌和物是由固、液气三相组成的非均质复合材料,成型之后在自然环境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形成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缝隙,当缝隙继续发展,则称之为裂缝。根据裂缝宽度、深度和使用功能不同,其裂缝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塑性收缩裂缝

混凝土摘初凝前出现泌水和水份急剧蒸发,引起失水收缩,此时骨料与水泥之间产生不均匀的收缩变形,由于它发生在混凝土终凝之前的塑性阶段故称之为塑性收缩,其收缩量可达1%左右。由塑性收缩产生的裂缝称之为塑性裂缝。当外界气温高,风速大,气候很干燥时尤为严重。

2、沉陷收缩裂缝

沉陷收缩裂缝简称沉陷裂缝。

产生自身沉陷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拌合料太稀,坍落度过大,沉陷量过高。这种裂缝在坍落度过大的泵送商品混凝土浇筑的结构中,特别是表面系数大的现浇结构中容易出现。在混凝土沉陷时受到钢筋抑制或新浇混凝土表面未认真压实导致沉陷所致。多在混凝土浇筑后2~3小时,表面明水消失时出现。

3、干燥收缩裂缝

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

水分蒸发是造成干缩和塑性裂缝的主要原因。但塑性是在水泥硬化前短期内产生的,而干缩是在水泥硬化后较长时间产生的。这种干燥、蒸发是由表及里逐渐发展的。这种裂缝发生在表层很浅的位置,常被人们所忽视,但其危害性却不容人们所忽视。

所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水泥用量越大,则产生的干燥收缩值将越大,出现的裂缝会越多,这是高标号砼容易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4、温度收缩裂缝

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能,内部温度会超过30℃以上;一般在1~3天即释放50%以上热能。由于散热的传递、积存,砼内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浇筑后3~5,因内外散热条件不同,中心温度高,表面温度底,形成温度梯度,产生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温度应力和温差成正比,温差越大应力越大;当温度应力大于内外约束应力则产生裂缝。

二、 裂缝产生的原因

裂缝的类型甚多,其产生的原因有:外荷载引起的裂缝;物理因素引起的裂

缝;化学因素引起的裂缝;施工操作引起的裂缝。主要有:

1、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过大,或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

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粉煤灰、减水型泵送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由于砂粒径小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混凝土为了满足泵送条件:混凝土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浇筑时为图施工方便,采用集中放料,振动棒赶料,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使用地泵时比较普遍),此时,混凝土脱水干缩,就会产生表面裂缝。泵送混凝土供应商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可泵性、和易性往往采取加大水泥用量、减小骨料粒径,这样就会使混凝土因水泥用量过大而产生收缩、因骨料粒径过细而无法抵抗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最终混凝土因收缩而产生裂缝。

2、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木模板过于干燥

在高层设计中,为尽量压缩墙厚,剪力墙中的连梁、暗柱的配筋粗而密,插入式振捣棒难以插入到每个部位进行恰倒好处的振捣,为防梁、柱底部砼出现蜂窝、狗洞,振捣手往往在能插振捣棒的地方过分振捣,造成粗骨料沉落砂浆上浮混凝土离析,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楼板表面有较厚的砂浆层,待水分蒸发后,导致混凝土表面因收缩过大而形成凝缩裂缝。而木模板面层在浇筑砼之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导致混凝土因失水过快而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塑性收缩裂缝。特别是在春夏干燥季节,模板吸水量更大,必须要加强浇水和防范,控制裂缝。

3、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平压光和养护不当

当水泥浆浮在现浇楼层板时,如果再在表面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而养护不当也是造成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主要原因。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使混凝土表面跑砂、泛黄。过迟养护,由于受风吹日晒,混凝土板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底,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特别是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差大,养护不当最易产生温差裂缝。

4、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

为赶工期,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等。这些因素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混凝土早期强度底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施工中不注意钢筋的保护,把板面负筋踩弯等。将会造成支座的负弯矩,导致板面出现裂缝。

5、减水剂的影响

资料表明:自从推广商品混凝土以来,结构裂缝普遍增多。为何会出现此类现象?除了泵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砂率提高有关外,人们往往忽视了减水剂引起的负面影响。例如过去干硬性及预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约为4~6×10-4,而现在泵送混凝土收缩变形约为6~8×10-4,使得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技术难度大大增加。研究表明,在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情况下,掺入减水剂的坍落度可增加100~150㎜,但是它与基准混凝土的收缩值相比,却增加120~130%。同时,掺入不同类型的减水剂混凝土的收缩比是不相同的,一般是:木钙减水剂﹥三聚氰胺减水剂﹥氨基磺酸减水剂﹥聚丙烯酸减水剂。这说明商品混凝土浇筑的结构开裂机率大与减水剂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关。但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6、高强钢筋及高强混凝土的大量应用及推广带来的影响

随着能源的日趋紧张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建筑用钢筋的级别以发展到四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发展到C100。随着这些硬件的上升建筑设计钢筋的间距越来越大、钢筋的用量越来越小抵抗混凝土塑性开裂的能力则相对减弱;随着混凝土强度级别选用的提高,板的厚度相应减小,导致混凝土自身收缩加大而板又为簿板,无法抵抗其自身的收缩应力,使混凝土贯通性裂缝越来越普遍。

三、 裂缝的预防措施

为了控制钢筋混凝土楼板面出现裂缝的数量和概率,结合近几年来的施工实践,现从材料使用和施工操作方面,探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技术措施。

1、从根本上解决楼板面负筋踩塌问题:积极与业主和设计单位沟通,在施工工程中确定用Φ16~12@600钢筋马凳架立现浇板的上部负筋,确保板上层负筋不被踩弯、踩塌;在楼板浇捣、泵车布管时,采用专门的门式铁架支撑泵车管道和脚手架跳板,严禁在钢筋骨架上直接走人和操作;同时专人看护钢筋,浇混凝土前必须将钢筋整理到原设计部位。

2、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控制粉煤灰掺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含泥量较小的中粗砂,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对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逐车检查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3、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润,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4、混凝土楼板面的振捣要用平板震动器均匀、适度的振捣,防止过振使水泥浆上浮,过多时刮去表层的水泥浆,或增加粗骨料;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的动作力不宜过大,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或加水压光;加强砼早期养

护;打完第二遍木壳后,立即在板面用塑料布等材料覆盖,进行保温保湿养护,防止强风和烈日报晒。

5、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人、上荷载和过早拆模。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承受支座负弯矩,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6、控制减水剂的用量品种,在泵送混凝土配合比中,要求商品砼生产厂家不再使用收缩比大的木钙减水剂和萘磺酸盐减水剂等,尽量使用新型的氨基磺酸减水剂和聚炳烯酸减水剂,或有微膨胀功能的KL-HEA抗裂缝减水(防水)剂(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研制),产品使用前应复试合格方可使用,严禁使用“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

四、 裂缝的修复和处理方法

出现裂缝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逐渐控制裂缝的数量和有害程度,同时要及时与业主和监理方沟通,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分析原因、制定修复方案和今后施工中的控制措施。主要的修复方法有: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1:1的水泥砂浆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木抹子再压一遍,裂缝即可闭合。

2、其它一般裂缝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

3、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

4、当楼板出现的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楼板的整体性。

5、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3㎜的,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补强。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

参考文献:

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王铁梦 著)

4、《建筑结构裂缝控制与防水技术》(中国建材院 游宝坤 著)


相关内容

  • 高级职称评审办法
  • 于印发<湖南省土建工程专业高级专业技术 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职改办,省直有关单位职改部门: 为适应职称改革要求,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土建工程专业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湖南省土建工程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

  • 高级职称工程技术系列
  • 工程技术系列(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高级评委会(专业设置) 工程技术系列(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高级评委会(申报条件) 在北京地区工作,与单位确立了人事.劳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专业高级工程师,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基本要求 申报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

  • 建筑工程技术工作
  • 一、申报对象 为全区各种所有制建设行业企事业单位从事建设工程科研、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质量安全监督、工程监理、技术咨询、工程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对于园林、艺术园林、园林装璜设计专业毕业的,并且现从事园林规划、园林设计、园林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可以参加建筑工程系列评审。 二、申报专业 为进一步规范申 ...

  • 2016四川初级职称评定流程及论文发表要求
  • 2016四川初级职称评定流程及论文发表要求 一.政策依据 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转发国家经委<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及其<实施意见>的通知(职改字[1986]第78号).<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人职发[1990]4号).<关 ...

  • 工程师职称评审资料
  • 职称评审(助理.中级.高级) 职称评定工作是专业技术人员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职称评定是对人才资 源进行评价使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事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职称在人才的使用.流动.培养.选拔,以及人才资源开发各个环节中,都发挥着突出的作用. 一般来说,具备职称评定条件的人不用参加全 ...

  • 关于技术员评定的要求和年限
  • 各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建(建管)局,医药高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建局: 为积极贯彻市建筑业工作会议精神,响应全行业施工资质重新就位对专技人才数量和专业类别化新要求,引导和激励一线技术骨干敬业爱岗提升素质,充分发挥建筑工程中级职称评审平台人才评价服务效能.依据<泰州市建筑工程中 ...

  • 浙江省建设工程专业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资格评价条件(试行)
  •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工程专业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资格评价条件(试 行)>的通知 (浙人社发„2011‟275号) 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经委.经贸委),住房和城乡建设 ...

  • 初级.高级.中级职称评定申报条件
  • 初级.高级.中级职称评定申报条件说明 1.中级职称评定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称四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称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称四年以上. (4)初中以下学历人员须 ...

  • 大连市中级职称晋级流程
  • 中级职称晋级办法 一.中级职称专业分类 土木建筑.土建结构.土建监理.土木工程.岩石工程.岩土.土岩方.风景园林.园艺.园林.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绿化.古建筑园林.工民建.工民建安装.建筑.建筑管理.建筑工程.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施工.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建筑监理.装修装饰.装饰.测量.工程测量. ...

  • 建筑工程类中.初级职称评审材料
  • 建筑工程类中.初级职称评审材料 要求及说明 一.申报材料内容及要求 (一)材料种类及数量 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2份: 2.最高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1份.(若最高学历与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专业不相同或不相近,还需附与本人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相关的其他学历证书): 3.建筑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