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与中国文化

  如果说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可以用一种器物来传递它的魅力时,那无疑就是陶瓷。   当梦想和熊熊窑火交融在一起的时候,奇迹便产生了。陶瓷,这种经过烈火灼炼的精灵也就带着世人的万般宠爱一直传承下来。当历史展开中华民族绚烂的篇章时,它便相伴于左右。   陶瓷是中国历史的物化见证。人们常常说祖国的历史如何悠久,民族的文化如何灿烂,而中国陶瓷,恰是祖先们无比杰出的创造,恰是数千年沧桑迭代的证人。我们伟大的陶瓷匠人把年代的内涵与艺术的价值,像器物与釉色一样烧在一起而浑然一体。每当我们仔细审视那些精美瓷器的时候,我们可以窥得秦汉人的豪放,隋唐人的雄壮,宋人的儒雅,金人的不羁,元人的粗犷,明人的含蓄,清人的热烈。它们便像一位淡定的君子,或是一位文静的佳人,在历史深处向我们讲述着一代代泥土的故事与火焰的传奇。   陶瓷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华。陶瓷见证了我们祖先从择水而栖的原始状态到人类文明的稻种耕收,它推动和巩固了我们的定居生活。就从这里开始,陶瓷便盛满了杏花飘香的中华饮食文化,伫立在宏伟壮丽的东方建筑里;它曾伴随过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也曾伴随着商旅的驼迹游动于丝绸之路。古彩重画的装饰技艺,闲情逸趣的市井风情,慎重追远的传统孝道,华夷交辉的对外交流,便是中国陶瓷承载东方文明的深厚底蕴。   陶瓷是中国人灵魂的投影。质朴敦厚处,让人想到了民间妇女身上的青染布;精美华贵处,让人想起了故宫的琉璃瓦。江南瓷器的精细,中原瓷器的热烈,南国瓷器的灵秀,北方瓷器的朴厚,让你无法不想到稻米和小麦,让你无法不想到水乡与山塬,也让你无法不想到长江流域的风俗与黄河故道的乡音。   陶瓷是文人墨客的陋室文心。中国式的文化情怀,简直就离不开陶瓷艺术给人带来的精神陶冶。“一字师”郑谷有:“箧重藏吴画,茶新换越瓯。”,韩�有:“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徐夤有:“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满腹郁结的孟郊亦有“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的轻快之句。中国文人有悟到妙处的心境,掩书小憩,在静静闲暇里把玩陶瓷,享受的那种愉悦,就像点燃的一支细细的沉香,余烟缭绕,袅袅不绝。   陶瓷是我们心境的一种追求。我们总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追求着一种安逸,总在浮躁的背后寻求着一种平静。而陶瓷,她属于雅者、智者、仁者。我们可以在把玩陶瓷的雅念中升腾更高的趣味与追求,这是悠久传统的一脉相承,也是中国文化的顺理成章,更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理解。   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8000~2000年)就发明了陶器。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我们发现的“青釉器”已明显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我们称之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原始青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青瓷是世界上最早的瓷器,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我们今天所用的无论何种瓷器,追根溯源,都是由青瓷发展演变而来的。青瓷称之谓瓷器之“根”之“母”。所以,千百年来,青瓷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评价。青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先后到日本、朝鲜、东南亚、非洲和欧洲等地,至今,遍及全世界。可以毫不犹豫地说,青瓷艺术不仅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的顶点,而且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也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光彩。是青瓷敲开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大门,也使世界至此才了解了中国。   青瓷不及彩瓷的绚烂斑斓,也没有青花的耀眼夺目,但千回百转,青瓷把巧夺天工的美留存人间――一种纯洁清澈沉静凝固的美。人生亦同理,把生命投进岁月之炉吸收光和热,待洗尽铅华依然能散发生命能量,方显生命原色――简约自然富有质感的素静之美。   汲取本色的土揉入大自然中最具生命力的青色,再熔于火,经过800度的素烧和1000多度的釉烧等近80道工序,成就了以其单釉的简洁清澈之美和器形多纹片著称于世的青瓷。青瓷将具有生命气息的历史年轮在真实传递的同时,对接了提倡高尚文化情趣、张扬生命的执著精神。它传承了历史文明,并以其朴拙自然本色和民族纯美文化流畅的灵性浸润了我们的生命。   陶瓷的世界精彩纷呈。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冰纹之美,动魄惊魂。它将精粗、美丑剁出一个界限来,它把朴实与神奇熔化在一起。在我们不断深入的接触、探询陶瓷世界中,我们将会忘记陶瓷本身,而将其化为我们意识的一部分,化为对中国文化更深层的理解。这时我们才真正认识了陶瓷的生命,一个为中华文化凝聚固化而存在的生命。 □

  如果说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可以用一种器物来传递它的魅力时,那无疑就是陶瓷。   当梦想和熊熊窑火交融在一起的时候,奇迹便产生了。陶瓷,这种经过烈火灼炼的精灵也就带着世人的万般宠爱一直传承下来。当历史展开中华民族绚烂的篇章时,它便相伴于左右。   陶瓷是中国历史的物化见证。人们常常说祖国的历史如何悠久,民族的文化如何灿烂,而中国陶瓷,恰是祖先们无比杰出的创造,恰是数千年沧桑迭代的证人。我们伟大的陶瓷匠人把年代的内涵与艺术的价值,像器物与釉色一样烧在一起而浑然一体。每当我们仔细审视那些精美瓷器的时候,我们可以窥得秦汉人的豪放,隋唐人的雄壮,宋人的儒雅,金人的不羁,元人的粗犷,明人的含蓄,清人的热烈。它们便像一位淡定的君子,或是一位文静的佳人,在历史深处向我们讲述着一代代泥土的故事与火焰的传奇。   陶瓷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华。陶瓷见证了我们祖先从择水而栖的原始状态到人类文明的稻种耕收,它推动和巩固了我们的定居生活。就从这里开始,陶瓷便盛满了杏花飘香的中华饮食文化,伫立在宏伟壮丽的东方建筑里;它曾伴随过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也曾伴随着商旅的驼迹游动于丝绸之路。古彩重画的装饰技艺,闲情逸趣的市井风情,慎重追远的传统孝道,华夷交辉的对外交流,便是中国陶瓷承载东方文明的深厚底蕴。   陶瓷是中国人灵魂的投影。质朴敦厚处,让人想到了民间妇女身上的青染布;精美华贵处,让人想起了故宫的琉璃瓦。江南瓷器的精细,中原瓷器的热烈,南国瓷器的灵秀,北方瓷器的朴厚,让你无法不想到稻米和小麦,让你无法不想到水乡与山塬,也让你无法不想到长江流域的风俗与黄河故道的乡音。   陶瓷是文人墨客的陋室文心。中国式的文化情怀,简直就离不开陶瓷艺术给人带来的精神陶冶。“一字师”郑谷有:“箧重藏吴画,茶新换越瓯。”,韩�有:“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徐夤有:“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满腹郁结的孟郊亦有“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的轻快之句。中国文人有悟到妙处的心境,掩书小憩,在静静闲暇里把玩陶瓷,享受的那种愉悦,就像点燃的一支细细的沉香,余烟缭绕,袅袅不绝。   陶瓷是我们心境的一种追求。我们总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追求着一种安逸,总在浮躁的背后寻求着一种平静。而陶瓷,她属于雅者、智者、仁者。我们可以在把玩陶瓷的雅念中升腾更高的趣味与追求,这是悠久传统的一脉相承,也是中国文化的顺理成章,更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理解。   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8000~2000年)就发明了陶器。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我们发现的“青釉器”已明显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我们称之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原始青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青瓷是世界上最早的瓷器,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我们今天所用的无论何种瓷器,追根溯源,都是由青瓷发展演变而来的。青瓷称之谓瓷器之“根”之“母”。所以,千百年来,青瓷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评价。青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先后到日本、朝鲜、东南亚、非洲和欧洲等地,至今,遍及全世界。可以毫不犹豫地说,青瓷艺术不仅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的顶点,而且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也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光彩。是青瓷敲开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大门,也使世界至此才了解了中国。   青瓷不及彩瓷的绚烂斑斓,也没有青花的耀眼夺目,但千回百转,青瓷把巧夺天工的美留存人间――一种纯洁清澈沉静凝固的美。人生亦同理,把生命投进岁月之炉吸收光和热,待洗尽铅华依然能散发生命能量,方显生命原色――简约自然富有质感的素静之美。   汲取本色的土揉入大自然中最具生命力的青色,再熔于火,经过800度的素烧和1000多度的釉烧等近80道工序,成就了以其单釉的简洁清澈之美和器形多纹片著称于世的青瓷。青瓷将具有生命气息的历史年轮在真实传递的同时,对接了提倡高尚文化情趣、张扬生命的执著精神。它传承了历史文明,并以其朴拙自然本色和民族纯美文化流畅的灵性浸润了我们的生命。   陶瓷的世界精彩纷呈。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冰纹之美,动魄惊魂。它将精粗、美丑剁出一个界限来,它把朴实与神奇熔化在一起。在我们不断深入的接触、探询陶瓷世界中,我们将会忘记陶瓷本身,而将其化为我们意识的一部分,化为对中国文化更深层的理解。这时我们才真正认识了陶瓷的生命,一个为中华文化凝聚固化而存在的生命。 □


相关内容

  •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的
  •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反映民族心理,民族信仰,价值观念的精神产物和智力成果的总和.陶瓷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是指在陶瓷的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呈现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和情感,心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的面貌.陶瓷文化既包括历 ...

  • 传承中国陶瓷文化
  • 剖析学情 传承中国陶瓷文化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我们深深知道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保护中国传统艺术,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而作为一种最具中国特色,有着多种艺术集为一体的陶瓷艺术,它理应在我们小学课堂舞台上散发出更多的光彩. 因此,今天我们疑难课例的主题就定位在了中 ...

  • 谈谈你对中国瓷器的认识
  • 谈谈你对中国瓷器的认识 摘要: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享有盛誉的中华古瓷,已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里的明珠,也将越来越广泛的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并受到广大收藏者和陶瓷爱好者的珍重.中国 ...

  • 试析中国陶瓷文化的生命情怀
  • 2015年第9期(总第243期)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1004-6917.2015.09.038 试析中国陶瓷文化的生命情怀 陈金香,李兴华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摘要:作为中国"生命的文化"的一种形式,陶瓷以其特有的形式蕴 ...

  • 水墨艺术与陶瓷绘画艺术的结合
  • 水墨艺术与陶瓷绘画艺术的结合 我国古代人民以其精湛的智慧在大量的实践生活中,创造出了具有东方文化气息的中国画以及具有中华民族独特蕴含的陶瓷艺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篇水墨语境下陶瓷绘画艺术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前言 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 现代艺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即艺术的发展逐 ...

  •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陶瓷
  • 艺术 论丛 对州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陶瓷 刘旭 方益 鸣 山东理 工大学美术学院 2 . 西方艺术源自中国瓷器的灵感 摘要:在 中国传统文化 中,西方人最认 可的便 是 中国陶 瓷.从宋代 开始, 中国瓷器便 引起 了西方的惊 奇 , 把 中国称为 中国陶瓷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 品 ,集观赏性 与实用性 ...

  • 陶瓷与生活文化(教案)
  • 第五章 陶瓷与生活文化(教案) 第一节 陶瓷与居舍风情 陶瓷制品自其诞生起,便深入了古今中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的居室陶瓷可以使人们的家居生活更加精致化和艺术化.本节选择介绍了几种典型的中国传统生活陶瓷,通过这些具体的器物,可以使学生或多或少的领略到一些生活艺术化的风范,亲近生活陶瓷. 1. & ...

  • 传统陶瓷工艺研习札记_杨永善
  • 学人问津 Scholar's Inquiry 69 传统陶瓷工艺研习札记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eramics Crafts 杨永善 Yang Yongshan 内容摘要:传统陶瓷工艺包含着原生态的手艺,是现代陶瓷工艺产生的源头.在回归原点的感悟中,深入认识工艺技术思想精 ...

  • 日用陶瓷材料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 日用陶瓷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法学092 刘婷 09437105 陶瓷材料是人类应用时间最早,并且应用领域最广的材料之一.它是一种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粉状合成物,经过成型或高温烧结,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的无机化合物构成的固体材料. 陶瓷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现在,最受关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