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入高校的重要性

谈戏曲进入高校艺术课堂的重要性

戏曲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当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教学,出现了歌唱性乐曲教学单一的局面。学生对流行歌曲的热衷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但对于我们的民族艺术诸如戏曲、曲艺等传统艺术形式却知之甚少。由于市场经济、社会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对戏曲不感兴趣,忽视戏曲知识的学习和戏曲音乐的渗透,不能很好地发挥戏曲艺术的影响力,尚不能将戏曲融入校园文化。因此,站在民族意识的高度,教育部倡导戏曲等民族传统艺术走进音乐课堂,既是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发扬光大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发挥戏曲艺术教育功能、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提高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对戏曲艺术的认识,不但可以丰富戏曲方面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振奋民族精神、提高艺术素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是高校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戏曲引入高校艺术课堂的意义:1.戏曲艺术教育是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集中国各民族文化之大成,是经过无数艺术家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积累的结晶,是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中国的戏曲艺术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且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艺术,它综合了多种艺术成分,在世界艺坛独树一帜。戏曲的突出特点是唱、念、做、打,其中的行腔转调和发音吐字都有一定的规矩和要求素质教育,它的手、眼、身、法、步,都要经过专门的、严格的训练,念白的韵白和口白均要有音乐性,武打要干净利落、稳妥准确、轻捷灵便。其表现手段的程式要求更是严格,唱、念、做 、打和音乐伴奏以及服装、化妆、布景、道具等都有一定格式。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门类,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史也体现了中国民族艺术文化发展过程。所以,把戏曲艺术引入高校艺术教育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认识,深入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事业的发展,还能促进学生学习祖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积极性。

2.戏曲艺术教育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学生喜欢流行歌曲、摇滚乐等远远胜过传统的戏曲艺术,对流传千年的戏曲剧目、代表人物及中国的戏剧创作大师更是缺乏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继承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性。为了振兴这一历史悠久、曾经深刻影响过中华民族心理的传统艺术形式,在青年学生中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家教育部也出台了许多的相关政策,例如教育部在《全国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规定《戏曲鉴赏》为高校必须开设的课程,要求大中学校为戏曲走进校园提供条件,鼓励大中学生欣赏优秀的戏曲作品,跟优秀的戏曲艺术家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及交流等。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之一,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完美体现,更是古老的东方文明的璀璨名片。其优秀剧目蕴含着华夏人民的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通过戏曲艺术教育,使学生认识、掌握戏曲艺术的特点和规律,扬长避短,发扬光大,使更多学生知道我们的国家是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在这些遗产中,戏曲则是独具风貌的重要艺术形式。要让学生知道,这里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表演,有长久传唱不衰的唱段,还有传播范围极广的民间传说。这些必将激起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3.戏曲艺术教育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的重要途径

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门类,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史也体现了中国民族艺术文化发展过程。所以,把戏曲艺术引入高校艺术教育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认识,深入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事业的发展,还能促进学生学习祖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积极性。唱、念、做、打,行行俱全;手、眼、身、法、步,都要经过严格训练;甩发、拍须、抬袖、台步等都有一定格规。高校学生通过学习戏曲艺术,可置身于戏曲艺术的熏陶之中,将使他们的艺术鉴赏力不断提高。那些脍炙人口、久唱不衰的着名曲目和唱段,不但把学生带入了优美的境界,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得以丰富和提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4.戏曲艺术教育是爱国主义的体现

在戏曲艺术教学中,包含有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在现代戏曲中素质教育,如杨子荣、郭建

光、李铁梅等典型的革命形象,通过学生的学习与传唱,振奋他们的精神斗志,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这种潜移默化的爱国教育效果是普通政治课所不能替代的。除此之外,传统戏曲也同样具有德育功能,如《岳母刺字》、《穆桂英挂帅》、《苏武牧羊》、《红灯记》等,都是歌颂民族英雄、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剧目;体现正义、惩恶劝善、舍己为人精神的剧目有京剧《赤桑镇》、《赵氏孤儿》、《铡美案》等;取材于历史名著和历史故事的剧目有《二进宫》、《霸王别姬》、《打龙袍》等都是同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好戏,这些传统戏曲都充实了艺术教育,拓宽了学生视野,促进了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力的提高。因此,在音乐课堂上普及和推广戏曲艺术不但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对高校学生全面发展起着积极、上进的作用。

二、高校实施戏曲艺术教育的建议

高校艺术课堂引进戏曲艺术时,应重视实际实践操作,从而达到继承、弘扬传统民族艺术的目的。根据多年来的教育经验,仅谈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戏曲师资培训。为了使素质教育能够真正得到全面推进,培养合格的戏曲师资尤为关键。除了培训教师唱、念、做、打等艺术程式,还要充实戏曲理论知识,提高教师自身的艺术素质修养。一个合格的戏曲教师,不但能讲授史论课程,还要懂得戏曲实践的各个方面,能指导学生进行业余戏曲实践,使高校艺术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适应社会多种实际需求,改革因循守旧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戏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它在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合格人才。

2.戏曲艺术学习要循序渐进。在戏曲艺术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首先是对戏曲知识方面的了解、赏析。教师从戏曲的形成、发展、经典剧目、剧中人物、著名表演艺术家等基础知识入手,将学生引入戏曲艺术欣赏之中。重点欣赏著名艺术家的代表性的演唱与表演,进而发展到对戏曲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内容主题及典型人物的分析与鉴赏。在欣赏的同时,还要与学唱、学做结合起来。除此之外,还可借助录像、录音、投影等电教媒体,引导学生步入欣赏戏曲艺术的门坎,激发其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进入较高层次的学习阶段之后,学生的鉴赏力将得以升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喜好,选择一些易学、易唱、易做的剧目进行学唱与学做,使之循序渐进地步入不同角色和人物的学习之中。还可通过看演出、参观演出前的准备工作等形式,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戏曲表演艺术,使学生深入理解戏曲的真谛,提高学生自身的演绎能力。

3.戏曲艺术的教学方法要具有灵活性。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教师要注重艺术活动的互动性,营造课堂艺术氛围。如在设计京剧脸谱时,给学生多张脸谱,让它们“找伙伴”,如黑脸是张飞、项羽结成一对素质教育,红脸的黄盖、荆柯在一起,白脸的曹操、司马懿凑在一堆,由此引入京剧脸谱色彩与人物角色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借助艺术活动的互动性,学生踊跃参与判断分析,锻炼了同学的合作,获得了相互关怀、尊重、友善等人文素养。另外,在设计教学方法时教师还要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自由创造想象的空间,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4.戏曲教育与德育要同步进行。学生在欣赏戏曲时教师要注重剧情人物的介绍并渗透思想教育,激起学生对剧中正面人物的热爱。如在欣赏戏曲之前,教师先要给学生讲解戏曲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特征等,让学生对戏曲中英雄的人物形象、英雄的事迹铭记于心,激发学生心底的共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艺术课程的课程性质中指出“艺术课程将古今中外一切经典性的文化艺术遗产,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接触经典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艺术品味,使他们知道艺术在人类发展史上以及在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价值”。我国的戏曲艺术是经典的文化艺术遗产,在“让传统的戏曲艺术引入高校艺术课堂”这一活动中,教育主管部门也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在高校中大力推广戏曲艺术,把戏曲艺术课设为必修课,让戏曲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主要学习科目,发挥戏曲艺术教育的优势,支撑起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整体。当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从感情深处对它们由衷地喜爱并认识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戏曲才能摆脱困境,弘扬戏曲艺术才能成为现实。

谈戏曲进入高校艺术课堂的重要性

戏曲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当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教学,出现了歌唱性乐曲教学单一的局面。学生对流行歌曲的热衷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但对于我们的民族艺术诸如戏曲、曲艺等传统艺术形式却知之甚少。由于市场经济、社会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对戏曲不感兴趣,忽视戏曲知识的学习和戏曲音乐的渗透,不能很好地发挥戏曲艺术的影响力,尚不能将戏曲融入校园文化。因此,站在民族意识的高度,教育部倡导戏曲等民族传统艺术走进音乐课堂,既是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发扬光大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发挥戏曲艺术教育功能、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提高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对戏曲艺术的认识,不但可以丰富戏曲方面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振奋民族精神、提高艺术素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是高校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戏曲引入高校艺术课堂的意义:1.戏曲艺术教育是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集中国各民族文化之大成,是经过无数艺术家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积累的结晶,是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中国的戏曲艺术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且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艺术,它综合了多种艺术成分,在世界艺坛独树一帜。戏曲的突出特点是唱、念、做、打,其中的行腔转调和发音吐字都有一定的规矩和要求素质教育,它的手、眼、身、法、步,都要经过专门的、严格的训练,念白的韵白和口白均要有音乐性,武打要干净利落、稳妥准确、轻捷灵便。其表现手段的程式要求更是严格,唱、念、做 、打和音乐伴奏以及服装、化妆、布景、道具等都有一定格式。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门类,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史也体现了中国民族艺术文化发展过程。所以,把戏曲艺术引入高校艺术教育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认识,深入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事业的发展,还能促进学生学习祖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积极性。

2.戏曲艺术教育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学生喜欢流行歌曲、摇滚乐等远远胜过传统的戏曲艺术,对流传千年的戏曲剧目、代表人物及中国的戏剧创作大师更是缺乏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继承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性。为了振兴这一历史悠久、曾经深刻影响过中华民族心理的传统艺术形式,在青年学生中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家教育部也出台了许多的相关政策,例如教育部在《全国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规定《戏曲鉴赏》为高校必须开设的课程,要求大中学校为戏曲走进校园提供条件,鼓励大中学生欣赏优秀的戏曲作品,跟优秀的戏曲艺术家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及交流等。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之一,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完美体现,更是古老的东方文明的璀璨名片。其优秀剧目蕴含着华夏人民的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通过戏曲艺术教育,使学生认识、掌握戏曲艺术的特点和规律,扬长避短,发扬光大,使更多学生知道我们的国家是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在这些遗产中,戏曲则是独具风貌的重要艺术形式。要让学生知道,这里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表演,有长久传唱不衰的唱段,还有传播范围极广的民间传说。这些必将激起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3.戏曲艺术教育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的重要途径

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门类,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史也体现了中国民族艺术文化发展过程。所以,把戏曲艺术引入高校艺术教育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认识,深入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事业的发展,还能促进学生学习祖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积极性。唱、念、做、打,行行俱全;手、眼、身、法、步,都要经过严格训练;甩发、拍须、抬袖、台步等都有一定格规。高校学生通过学习戏曲艺术,可置身于戏曲艺术的熏陶之中,将使他们的艺术鉴赏力不断提高。那些脍炙人口、久唱不衰的着名曲目和唱段,不但把学生带入了优美的境界,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得以丰富和提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4.戏曲艺术教育是爱国主义的体现

在戏曲艺术教学中,包含有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在现代戏曲中素质教育,如杨子荣、郭建

光、李铁梅等典型的革命形象,通过学生的学习与传唱,振奋他们的精神斗志,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这种潜移默化的爱国教育效果是普通政治课所不能替代的。除此之外,传统戏曲也同样具有德育功能,如《岳母刺字》、《穆桂英挂帅》、《苏武牧羊》、《红灯记》等,都是歌颂民族英雄、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剧目;体现正义、惩恶劝善、舍己为人精神的剧目有京剧《赤桑镇》、《赵氏孤儿》、《铡美案》等;取材于历史名著和历史故事的剧目有《二进宫》、《霸王别姬》、《打龙袍》等都是同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好戏,这些传统戏曲都充实了艺术教育,拓宽了学生视野,促进了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力的提高。因此,在音乐课堂上普及和推广戏曲艺术不但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对高校学生全面发展起着积极、上进的作用。

二、高校实施戏曲艺术教育的建议

高校艺术课堂引进戏曲艺术时,应重视实际实践操作,从而达到继承、弘扬传统民族艺术的目的。根据多年来的教育经验,仅谈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戏曲师资培训。为了使素质教育能够真正得到全面推进,培养合格的戏曲师资尤为关键。除了培训教师唱、念、做、打等艺术程式,还要充实戏曲理论知识,提高教师自身的艺术素质修养。一个合格的戏曲教师,不但能讲授史论课程,还要懂得戏曲实践的各个方面,能指导学生进行业余戏曲实践,使高校艺术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适应社会多种实际需求,改革因循守旧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戏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它在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合格人才。

2.戏曲艺术学习要循序渐进。在戏曲艺术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首先是对戏曲知识方面的了解、赏析。教师从戏曲的形成、发展、经典剧目、剧中人物、著名表演艺术家等基础知识入手,将学生引入戏曲艺术欣赏之中。重点欣赏著名艺术家的代表性的演唱与表演,进而发展到对戏曲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内容主题及典型人物的分析与鉴赏。在欣赏的同时,还要与学唱、学做结合起来。除此之外,还可借助录像、录音、投影等电教媒体,引导学生步入欣赏戏曲艺术的门坎,激发其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进入较高层次的学习阶段之后,学生的鉴赏力将得以升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喜好,选择一些易学、易唱、易做的剧目进行学唱与学做,使之循序渐进地步入不同角色和人物的学习之中。还可通过看演出、参观演出前的准备工作等形式,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戏曲表演艺术,使学生深入理解戏曲的真谛,提高学生自身的演绎能力。

3.戏曲艺术的教学方法要具有灵活性。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教师要注重艺术活动的互动性,营造课堂艺术氛围。如在设计京剧脸谱时,给学生多张脸谱,让它们“找伙伴”,如黑脸是张飞、项羽结成一对素质教育,红脸的黄盖、荆柯在一起,白脸的曹操、司马懿凑在一堆,由此引入京剧脸谱色彩与人物角色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借助艺术活动的互动性,学生踊跃参与判断分析,锻炼了同学的合作,获得了相互关怀、尊重、友善等人文素养。另外,在设计教学方法时教师还要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自由创造想象的空间,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4.戏曲教育与德育要同步进行。学生在欣赏戏曲时教师要注重剧情人物的介绍并渗透思想教育,激起学生对剧中正面人物的热爱。如在欣赏戏曲之前,教师先要给学生讲解戏曲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特征等,让学生对戏曲中英雄的人物形象、英雄的事迹铭记于心,激发学生心底的共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艺术课程的课程性质中指出“艺术课程将古今中外一切经典性的文化艺术遗产,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接触经典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艺术品味,使他们知道艺术在人类发展史上以及在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价值”。我国的戏曲艺术是经典的文化艺术遗产,在“让传统的戏曲艺术引入高校艺术课堂”这一活动中,教育主管部门也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在高校中大力推广戏曲艺术,把戏曲艺术课设为必修课,让戏曲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主要学习科目,发挥戏曲艺术教育的优势,支撑起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整体。当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从感情深处对它们由衷地喜爱并认识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戏曲才能摆脱困境,弘扬戏曲艺术才能成为现实。


相关内容

  • 2012两会提案议案
  • 2012两会提案议案 *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获表决通过 "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法律总则 据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4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5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 ...

  • 安徽省历年对口高考分数线
  • 安徽省2011年普通高校对口招生分数线 一.专业资格线 农林类98分:机电类70分:财经类158分:建筑类73分:电子类117分:旅游类140分:计算机应用类80分:服装类145分:医药卫生类156分:幼儿教育类206分:文秘管理类122分:美术类126分:体育类264分:戏曲表演类213分. 二. ...

  • 艺术类学校招收专业有哪些?
  • 艺术类学校招收专业有哪些? 下个月就是今年的统考月了,你们准备好了吗?文常积累的如何了?在紧张短暂的考场上能不能创作出一个好故事?是否还在一遍一遍背自备稿件?即兴评述的题目演练了多少?艺术类学校招收专业有哪些? 1考生怎样获取更多学校信息 有哪些艺术类学校招生? 招收专业有哪些? 这恐怕是家长们最为 ...

  • 戏曲的眼光一定要放远(文化圆桌)
  • 最近十几年,我和湖北省京剧院的同事一直力推戏曲进校园.这种意愿就源自我的戏曲之路.我出生在戏曲大省的湖北,父母是票友,从小便沉浸在京剧.汉剧中.与很多人一样,我与戏曲结缘由看戏开始,小时候父母带我去看戏,听得多了便渐渐喜欢上了锣鼓响,迷上了京剧的腔调.同样喜欢京剧的家人还教了我几段唱,<打渔杀 ...

  • 浅谈锡剧艺术的困境与出路
  • 摘要:锡剧又称常锡文戏.常锡剧等,到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锡剧也和其他剧种一样在当代面临同样的境遇.找出其存在的发展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是当下应该首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锡剧;起源;发展 锡剧又称常锡文戏.常锡剧等,它起源于江苏南部的常州,无锡一带,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与说唱音乐.民歌小调有 ...

  • 对"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构想
  • 摘要:中国艺术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第一,中国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艺术家与经典艺术作品,以及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各个艺术种类.除了通史以外,还断代史等.第二,中国艺术门类众多.除了通常都有的绘画.雕塑.建筑.戏剧.音乐.舞蹈等门类之外,还有自己独特的艺术 ...

  • 梅兰芳曾孙整合业内资源,创办梅氏传媒,并联合齐白石家族,教授孩子京剧.书法和绘画
  • 对梅玮的采访地点定在他公司,进公司之前,发现他们公司门前放了两个石狮子,并在门的右边放着块小石碑,上面刻着小篆字体的<将进酒>. 梅氏传媒是梅兰芳曾孙梅玮联合李振昊创办的一家以传统文化为核心,集演艺.品牌(衍生品).教育和影视于一体的公司.公司的名字由不久前故去的梅葆玖先生所取. &qu ...

  •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 西南财经大学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2届 MIB 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学生姓名:黎原亨 课程名称:经济学分析与应用 所在学院:国际商学院 教师:黄载曦 专业:国际商务 学号: [1**** ...

  • 新学期开始了
  •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的搞好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特制定音乐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教材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音乐素养已经成型,学生整体乐感较强.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不仅已经摆脱了对外部评价的依赖,逐步依靠内化了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