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路过深圳宝安区新安二路时,你会注意到城管办公交站台上一块防“艾滋病”的宣传广告牌。在这块特殊的广告牌身后,藏着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故事。 我们想为这座城市留下什么 时间追溯到2005年11月底。邓伟超,像无数来深的青年一样,打工挣钱。他初来时,替人打工做建材销售生意。只是有一天,无意中扫视到了报纸上的一篇报道:“如果我国预防‘艾滋病’宣传不到位,那么,到2010年,我国艾滋病的感染者将会突破1千万……”“1千万?”这个数字在他脑海中叮了一下,这些人口将是一个深圳。“也许我能做些什么。”他对自己说。 约见邓伟超之前,我问过熟悉他的同事,同事回答他是做生意的。定位在我心里的,是一个富裕的、生活无忧的中产阶层。因为他的生意早已步入轨道,他无需花太多的时间去打理。因此,他才会有悠闲的心情、充裕的时间来做义工。 见到他时,我才发觉我错了,眼前的他穿着朴素,背着一个包,戴眼镜、偏黑瘦。而且,他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开着车来。他是挤公共汽车来的。他回答说不奇怪,很多人都有过像笔者一样的想法,以为做义工都是物质优裕的人群。其实不是,邓伟超说,在他的义工群里,工厂里流水线上的工人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正因为他们物质上不富裕,他们帮助比他们更需要帮助的人群。 “我们来深圳除了挣钱,也想为这座城市留下什么。” 他做无店铺的生意 邓伟超大专没有毕业,就来到了深圳,那时只能给人打工。到了2D03年下半年时,他筹集了三万多块钱,在一家建材市场开了一间店铺。可他当了小老板后,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将生意做大,也没有步入深圳这座城市里已演绎了无数回的奋斗发迹史。他的人生写出了另外一种形状。建材店铺的生意,一般星期六、星期天比平时好,而做义工的时间也是在星期六、星期天。两者之间有了冲突,冲突不得不使他做出选择。2005年上半年,他终于决定将店铺转让。而那时,他只能瞒着家人:转让店铺,是因为生意不好。 店铺转让后,一家人以什么为生呢?做义工,只是一种心灵的使命,没有一分钱的报酬,而且,除了贴进自已宝贵的时间外,有时可能还要往里面垫电话费、交通费、餐费等等。好在做生意讲究的是信誉。有形的店铺没有了,无形的店铺倒还在一些老客户的心里。一些老客户,需要瓷砖材料时,打电话告诉他一声,他再打电话联系生产厂家。老客户再带新客户来,他的无店铺的生意就这样做下去,也使他得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防“艾滋病”的义务宣传中去。 宝安“爱心红丝带” 在宝安“爱心红丝带”创建初期,晚上经常熬夜加班。在公司加班,即使有加班费,心里头可能也会对老板产生怨言。但是,做义工,心里充溢着一种高尚的、与利益无关的东西,那是一块纯净的胶质,推动着你去行动。某件事情,除非你不答应;只要答应了,你就一定会想办法去做好。 宝安区是个流动人口特别大的地区。据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科统计,至目前为止,宝安区估计有1千例“艾滋病”患者。因为有着庞大的流动人口,更需要宣传预防。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科人员非常有限,他们联合了“爱心红丝带”义工联的人力资源。 邓伟超说他们活动的一个目的,就是普及防“艾”知识,不要歧视“艾滋病”患者,因为被歧视的“艾滋病”反过来往往会仇恨危害社会。 “爱心红丝带”成立了自己的QQ群,经常去各个工业区宣传。义工参与人数达到5000多人次。各媒体对邓伟超也有了一些报道。他有时就带着这些报道,去一些公司筹集资金。2006年11月在河南省确山县捐建了全国首间“爱心红丝带图书室”,2007年11月捐建了第2间“爱心红丝带图书室”。 深圳市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总是河南人,与邓伟超见面之后,免费为“爱心红丝带”在宝城黄金地段的公交站台长期发布图文并茂的防艾知识公益宣传广告。于是,现在,在这些地方,我们就能看到这些防“艾滋病”宣传的公益广告牌。广告牌的最上方留有宝安区义工联的招募电话。 客户的来去 开始时,邓伟超在防“艾滋病”QQ群里公布了他的电话号码。有时,他在跟客户正谈着生意时,突然来了一个电话,“艾滋病”的字眼在电话里跳来跳去。放下电话后,他发现客户投来怪怪的眼神。谈“艾”色变,他们这些做“艾滋病”宣传的人似乎也是令人恐慌的污染源。朋友们不理解,有些客户也躲避着他。终于,他失去了两个订单量最大的客户。 他的生意受了损失,他的精神更遭受了打击。他想放弃,防“艾滋病”宣传已经影响到他的生活,他不得不重新考虑。但最终,他获得了更多人的理解。就如当初他们去工业区做宣传,许多人远远躲避着,更别说伸手去接避孕套。而现在,路过的人群已有人上来主动拿。 朋友们都说,凭他的信誉,及如此广的人脉资源,完全可以将生意做得很大。但他却没有,连居住条件也没有改善,一家几口到现在还租房子居住。 “可能是我这人特没出息。”他说。是啊,没有利用让所有的生意人垂涎欲滴的人脉网络来扩大生意,他只有自嘲,但顿了顿,他又说:“真的,这样,我觉得非常幸福。钱够花就行了。在这个城市,我已经拥有了很多。” 编辑/王 威 编后:一个人和一座城市 一个人不可能孤绝,他总以自己的方式与世界发生着联系。有人以物质和金钱留住自己与这个城市的联系。是啊,金钱有时给城市里的人最大的安全。但是,有人却想通过精神留住自己与这个城市的联系。在这个城市里,他并不富有,到现在,还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但是,他却通过精神的扩散,证明在这个城市里他不再是个过客。 深圳这座移民城市,每年无数的人从全国各地涌来,又有无数的人悲伤失望地离去。在深圳,诞生了无数的富翁;在深圳,有无数的人还在一贫如洗。 “我们来到深圳是为了挣钱,但是,我们也想为这座城市留下什么。”他们说。
当你路过深圳宝安区新安二路时,你会注意到城管办公交站台上一块防“艾滋病”的宣传广告牌。在这块特殊的广告牌身后,藏着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故事。 我们想为这座城市留下什么 时间追溯到2005年11月底。邓伟超,像无数来深的青年一样,打工挣钱。他初来时,替人打工做建材销售生意。只是有一天,无意中扫视到了报纸上的一篇报道:“如果我国预防‘艾滋病’宣传不到位,那么,到2010年,我国艾滋病的感染者将会突破1千万……”“1千万?”这个数字在他脑海中叮了一下,这些人口将是一个深圳。“也许我能做些什么。”他对自己说。 约见邓伟超之前,我问过熟悉他的同事,同事回答他是做生意的。定位在我心里的,是一个富裕的、生活无忧的中产阶层。因为他的生意早已步入轨道,他无需花太多的时间去打理。因此,他才会有悠闲的心情、充裕的时间来做义工。 见到他时,我才发觉我错了,眼前的他穿着朴素,背着一个包,戴眼镜、偏黑瘦。而且,他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开着车来。他是挤公共汽车来的。他回答说不奇怪,很多人都有过像笔者一样的想法,以为做义工都是物质优裕的人群。其实不是,邓伟超说,在他的义工群里,工厂里流水线上的工人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正因为他们物质上不富裕,他们帮助比他们更需要帮助的人群。 “我们来深圳除了挣钱,也想为这座城市留下什么。” 他做无店铺的生意 邓伟超大专没有毕业,就来到了深圳,那时只能给人打工。到了2D03年下半年时,他筹集了三万多块钱,在一家建材市场开了一间店铺。可他当了小老板后,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将生意做大,也没有步入深圳这座城市里已演绎了无数回的奋斗发迹史。他的人生写出了另外一种形状。建材店铺的生意,一般星期六、星期天比平时好,而做义工的时间也是在星期六、星期天。两者之间有了冲突,冲突不得不使他做出选择。2005年上半年,他终于决定将店铺转让。而那时,他只能瞒着家人:转让店铺,是因为生意不好。 店铺转让后,一家人以什么为生呢?做义工,只是一种心灵的使命,没有一分钱的报酬,而且,除了贴进自已宝贵的时间外,有时可能还要往里面垫电话费、交通费、餐费等等。好在做生意讲究的是信誉。有形的店铺没有了,无形的店铺倒还在一些老客户的心里。一些老客户,需要瓷砖材料时,打电话告诉他一声,他再打电话联系生产厂家。老客户再带新客户来,他的无店铺的生意就这样做下去,也使他得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防“艾滋病”的义务宣传中去。 宝安“爱心红丝带” 在宝安“爱心红丝带”创建初期,晚上经常熬夜加班。在公司加班,即使有加班费,心里头可能也会对老板产生怨言。但是,做义工,心里充溢着一种高尚的、与利益无关的东西,那是一块纯净的胶质,推动着你去行动。某件事情,除非你不答应;只要答应了,你就一定会想办法去做好。 宝安区是个流动人口特别大的地区。据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科统计,至目前为止,宝安区估计有1千例“艾滋病”患者。因为有着庞大的流动人口,更需要宣传预防。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科人员非常有限,他们联合了“爱心红丝带”义工联的人力资源。 邓伟超说他们活动的一个目的,就是普及防“艾”知识,不要歧视“艾滋病”患者,因为被歧视的“艾滋病”反过来往往会仇恨危害社会。 “爱心红丝带”成立了自己的QQ群,经常去各个工业区宣传。义工参与人数达到5000多人次。各媒体对邓伟超也有了一些报道。他有时就带着这些报道,去一些公司筹集资金。2006年11月在河南省确山县捐建了全国首间“爱心红丝带图书室”,2007年11月捐建了第2间“爱心红丝带图书室”。 深圳市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总是河南人,与邓伟超见面之后,免费为“爱心红丝带”在宝城黄金地段的公交站台长期发布图文并茂的防艾知识公益宣传广告。于是,现在,在这些地方,我们就能看到这些防“艾滋病”宣传的公益广告牌。广告牌的最上方留有宝安区义工联的招募电话。 客户的来去 开始时,邓伟超在防“艾滋病”QQ群里公布了他的电话号码。有时,他在跟客户正谈着生意时,突然来了一个电话,“艾滋病”的字眼在电话里跳来跳去。放下电话后,他发现客户投来怪怪的眼神。谈“艾”色变,他们这些做“艾滋病”宣传的人似乎也是令人恐慌的污染源。朋友们不理解,有些客户也躲避着他。终于,他失去了两个订单量最大的客户。 他的生意受了损失,他的精神更遭受了打击。他想放弃,防“艾滋病”宣传已经影响到他的生活,他不得不重新考虑。但最终,他获得了更多人的理解。就如当初他们去工业区做宣传,许多人远远躲避着,更别说伸手去接避孕套。而现在,路过的人群已有人上来主动拿。 朋友们都说,凭他的信誉,及如此广的人脉资源,完全可以将生意做得很大。但他却没有,连居住条件也没有改善,一家几口到现在还租房子居住。 “可能是我这人特没出息。”他说。是啊,没有利用让所有的生意人垂涎欲滴的人脉网络来扩大生意,他只有自嘲,但顿了顿,他又说:“真的,这样,我觉得非常幸福。钱够花就行了。在这个城市,我已经拥有了很多。” 编辑/王 威 编后:一个人和一座城市 一个人不可能孤绝,他总以自己的方式与世界发生着联系。有人以物质和金钱留住自己与这个城市的联系。是啊,金钱有时给城市里的人最大的安全。但是,有人却想通过精神留住自己与这个城市的联系。在这个城市里,他并不富有,到现在,还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但是,他却通过精神的扩散,证明在这个城市里他不再是个过客。 深圳这座移民城市,每年无数的人从全国各地涌来,又有无数的人悲伤失望地离去。在深圳,诞生了无数的富翁;在深圳,有无数的人还在一贫如洗。 “我们来到深圳是为了挣钱,但是,我们也想为这座城市留下什么。”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