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题: 11.2.组装电路
主备人:罗军 执教教师:
实验评估:
实验课题: 11.4.用电流表测电流
主备人:罗军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电流表测电流
2.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小灯泡(2个)、电流表、导线
实验过程设计:(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提出问题】
在图7-1中,两个灯泡是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的。流过A 、B 、C 各点的电流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作出猜测。
分三次把电流表接入,分别测量流过A 、B 、C 各点的电流。你的猜测正确吗? 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否回答: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或假设】
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是相等关系。 【设计实验】
分别把图7-1中A 、B 、C 各点断开,把电流表接入,测量流过的电流,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再次测量三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相同的关系。
下面分别是测量A 、B 、C 三点电流的电路图。如图7-2
【进行实验】
把测量数据记在下面表中,还可以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扼要地写下来。
【分析和论证】
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评估与交流】
实验中电流表是分三次接入电路中的,为什么没有选用3块电流表直接测量?
(二)探究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提出问题】
如图8-1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流过C 点的电流)和各支路的电流(流过A 、B 两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或假设】
可能满足并联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设计实验】
分别把电路中A 、B 、C 各点断开,把电流表接入,测量流过的电流,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再次测量三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相同的关系。
分别画出测量A 、B 、C 三点电流的电路图8-2。
【进行实验】
【分析和论证】
在并联电路中,流过A 点的电流与流过B 点的电流 、 ;流过C 点的电流与流过上述两点的电流之间的关系是: 。
【评估与交流】
1、当电路中两个灯泡不一样大小时,电路中干路的电流和各支路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实验课题: 11.4.用电压表测电流
主备人:罗军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电压表测电压
2.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小灯泡(2个)、电流表、导线
实验过程设计:(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提出问题】
如图9-1所示,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
图9-1
1、AB 之间、BC 之间、AC 之间的电压可能有什么关系?
2、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与总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或假设】
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各处相等的,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是否电压也会与电流有相同的规律呢?
2、串联的两个小灯泡能同时发光,说明各部分电路也一定有电压来维持,它们的电压之和是否与电源的电压相等?
【设计实验】
根据猜想与假设,需要对电路中的AB 、BC 、AC 间的电压进行测量。可以分三次把电压表并联在AB 之间、BC 之间、AC 之间,分别测量这三个电压,比较三个电压值,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继续用上述实验方法实验,通过多次测量,看看是否有同样的关系。
把三次测量的电路(图9-2)分别画在下面:
【进行实验】
1、观察实验器材,特别是所使用的电压表的量程及对应的分度值。
2、按照图9-1所示电路图连接好串联电路。将电压表并联在AB 之间,经
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测出AB 之间的电压U 1
。将电压值填在实验表
格中;再将电压表先后改接在BC 之间和AC 之间,分别测出BC 之间电压U 2和AC 之间的电压U 3,填在实验表格中。
3、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测量。 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分析和论证】
通过对实际测量结果的分析回答:
1
、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2、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是: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
和,即U 3= U1+U2。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
3、将你得出的最后结论与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进行比较,发现有什么不
同,为什么?
(二)探究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提出问题】
如图10-1所示,将L 1和L 2两个小灯泡并联起来接到电源上。
1、L 1两端的电压和L 2两端的电压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2、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 根据猜想与假设,需要对电路中L 1两端的电压、L 2两端的电压及总电路两端的电压进行测量。可以分三次把电压表并联在L 1两端、L 2两端及总电路两端,分别测量这三个电压,比较三个电压值,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继续用上述实验方法实验,通过多次测量,看看是否有同样的关系。
把三次测量的电路(图10-2)分别画在下面:
【进行实验】
1、按照图10-1所示电路图连接好并联电路。将电压表并联在L 1两端,经
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测出L 1两端的电压U 1。将电压值填在实验表格中;再将电压表先后改接在L 2两端和总电路两端,分别测出L 2两端电压
U 2和总电压U ,填在实验表格中。
2、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测量。
【分析和论证】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即U 1= U2。
【评估与交流】
1、实验中电压表是分三次接入电路中的,为什么没有选用3块电压表直接测量?
2、当电路中两个灯泡不一样大小时,电路中干路的电压和各支路的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
实验课题:
12.2.伏安法测电阻
主备人:叶志华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电流表等实验仪器 2.学习利用欧姆定律测导体的电阻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定值电阻、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
实验过程设计: 【提出问题】
你能测出任意一段导体它们的电阻吗?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变形得出R=U/I,因而只要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 和通过它的电流I ,就可以计算出电阻值R 。这种测定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间接测量方法。
2、实验步骤:
(1)设计电路如图15-1所示,并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图15-1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观察每次对应的电流的数值,将两电表三次实验的读数填入表格中。
(3)断开开关,整理仪器。
(4)根据记录的三组数据,分别求出三个对应的电阻值,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3、实验记录表格
所需器材: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小灯泡或被测电阻、导线、电流表、电压表
【评估与交流】
1、注意分析滑动变阻器的作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有两个作用:一是对电路起保护作用,因为待测电阻的阻值我们不知道,万一它的阻值很小,会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所以在电路中串联入滑动变阻器过程中,变阻口碑载道滑片应放在电阻值最大位臵,使电路中电流最小,对电路起保护作用。二是为了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实验误差,如果不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那么电压表、电流表只有唯一的一组读数,只能求得一个电阻值。有了滑动变阻器,可通过改变变阻器电阻来改变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这样可以获得多组数据,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然后取它们的平均值。
2、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应注意:每个小灯泡的金属灯口上都标着它的额定电压,接通电源后可通过调节变阻器把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调节到额定电压。测量时从额定电压开始逐次降低,获得几组数据。因为用电器(灯泡)两端的额定电压是保证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值。当高于额定电压值时,根据欧姆定律,流过用电器的电流就会比正常工作条件下的电流值大,这对用电器的使用寿命是有很大影响的,严重时会烧坏用电器。因此,从设备安全考虑,测量时要使电压逐次降低,而不是升高。
3、连接电路时要将开关断开;应利用试触法选择电表的量程;在不超过量程的情况下,应使用较小的量程,这样测出的数值较准确一些;连接电路时,可暂不连接电压表,先将主电路各器材串联好,再将电压表并接在待测电阻的两端,这样可避免因接线太多而出错。
实验课题: 13.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主备人:叶志华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电流表等实验仪器
2.学习利用电功率计算公式p=UI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导线
实验过程设计: 【提出问题】
(1)在前面做过了“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参考它的思路,怎样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如果给你额定电压分别为2.5V 和3.8V 的小灯泡各一只,你能测出它们的电功率吗?
(3)小灯泡上面如果标有额定功率,所标额定功率与通过P=UI测量出来的电功率在什么情况下它们是一致的,在什么情况下它们又是不一致的?
【设计实验】
1、实验原理:P=UI
2、实验设计的思路:由实验原理可知,要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只需用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测出它工作时的电压U ,用电流表与灯泡串联测出它工作时的电流I ,即可通过公式P=UI计算出功率值。因为实验中要多次测量灯泡的功率,根据串联分压的原理,还要用一个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同时也改变了通过灯泡的电流,从而达到改变小灯泡功率的目的。
3、实验电路如图16-1所示:
所需器材: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小灯泡、导线、电流表、电压表 【进行实验】
1、如图16-1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将变阻器值调到最大。(在额定电压分别为2.5V 和3.8V 的情况下,注意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电压表的数值,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它的额定电压时,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它的额定电压的
1.2
倍时,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与第一次有何不同。
4、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小于它的额定电压时,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与前两次有何不同。
5、整理实验器材,填写实验报告。 6、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分析和论证】
1、怎样通过测量的数据计算灯泡的功率?
2、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多少?当灯泡两端的电压比额定电压高和比额定电压低时,它的实际功率各是多少?小灯泡的亮度又如何变化?
【评估与交流】
1、反思实验中最可能出现错误的是哪几个环节?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
2、在实验的设计、操作和分析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
3、小组间进行交流,互相找出不完善的甚至错误的地方,对于发现的新问题,大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法。
实验课题: 14.4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主备人:叶志华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1.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进一步理解电磁铁的优点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导线
实验过程设计: 【提出问题】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或假设】
1、可能跟电流的强弱有关。 2、可能跟线圈的匝数有关。 【设计实验】 1、制作电磁铁
在一个铁钉上用漆包线绕50匝,在另一个上绕100匝(铁钉上要垫纸,以免碰破漆皮)。把它们连接到如图17-1所示的电路里,这就是匝数不同的两个电磁铁。
2、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根据猜想,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可能有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的多少、有无铁芯……利用自制的电磁铁,采用控制变量法:(1)研究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保持线圈匝数不变,改变电流的大小,看看螺线管吸引曲别针数目的多少。(2)研究有无铁钉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保持螺线管线圈匝数和通过的电流不变,看有无铁钉时螺线管吸引曲别针数目的多少。(3)研究螺线管的匝数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保持电流不变,改变螺线管的匝数,看看螺线管吸引曲别针数目的多少。
所需器材:细长导线(漆包线)、两个相同的大铁钉(或铁棒)、曲别针、导线、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电流表
【进行实验】 1、制作电磁铁
在一个铁钉上用漆包线绕50匝,在另一个上绕100匝(铁钉上要垫纸,以免碰破漆皮)。这样我们就做成了匝数不同的两个电磁铁。
2、利用自制的电磁铁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1)把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一定匝数的线圈串联起来,调整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改变。观察通入不同大小的电流时,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数目有什么变化。
(2)把螺线管中的铁钉抽出,与抽出之前的磁性进行比较,看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数目有什么变化。
(3)改换不同匝数的螺线管,比较不同匝数电磁铁的磁性。 实验记录:
【分析和论证】
1、电磁铁磁性的有无由电流的有无决定。
2、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判断,在实验中是通过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
断的,吸引得越多,则磁性越强。
3、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和线圈圈数决定。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线圈圈数越多,磁性越强。
实验课题: 11.2.组装电路
主备人:罗军 执教教师:
实验评估:
实验课题: 11.4.用电流表测电流
主备人:罗军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电流表测电流
2.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小灯泡(2个)、电流表、导线
实验过程设计:(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提出问题】
在图7-1中,两个灯泡是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的。流过A 、B 、C 各点的电流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作出猜测。
分三次把电流表接入,分别测量流过A 、B 、C 各点的电流。你的猜测正确吗? 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否回答: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或假设】
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是相等关系。 【设计实验】
分别把图7-1中A 、B 、C 各点断开,把电流表接入,测量流过的电流,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再次测量三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相同的关系。
下面分别是测量A 、B 、C 三点电流的电路图。如图7-2
【进行实验】
把测量数据记在下面表中,还可以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扼要地写下来。
【分析和论证】
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评估与交流】
实验中电流表是分三次接入电路中的,为什么没有选用3块电流表直接测量?
(二)探究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提出问题】
如图8-1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流过C 点的电流)和各支路的电流(流过A 、B 两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或假设】
可能满足并联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设计实验】
分别把电路中A 、B 、C 各点断开,把电流表接入,测量流过的电流,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再次测量三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相同的关系。
分别画出测量A 、B 、C 三点电流的电路图8-2。
【进行实验】
【分析和论证】
在并联电路中,流过A 点的电流与流过B 点的电流 、 ;流过C 点的电流与流过上述两点的电流之间的关系是: 。
【评估与交流】
1、当电路中两个灯泡不一样大小时,电路中干路的电流和各支路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实验课题: 11.4.用电压表测电流
主备人:罗军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电压表测电压
2.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小灯泡(2个)、电流表、导线
实验过程设计:(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提出问题】
如图9-1所示,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
图9-1
1、AB 之间、BC 之间、AC 之间的电压可能有什么关系?
2、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与总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或假设】
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各处相等的,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是否电压也会与电流有相同的规律呢?
2、串联的两个小灯泡能同时发光,说明各部分电路也一定有电压来维持,它们的电压之和是否与电源的电压相等?
【设计实验】
根据猜想与假设,需要对电路中的AB 、BC 、AC 间的电压进行测量。可以分三次把电压表并联在AB 之间、BC 之间、AC 之间,分别测量这三个电压,比较三个电压值,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继续用上述实验方法实验,通过多次测量,看看是否有同样的关系。
把三次测量的电路(图9-2)分别画在下面:
【进行实验】
1、观察实验器材,特别是所使用的电压表的量程及对应的分度值。
2、按照图9-1所示电路图连接好串联电路。将电压表并联在AB 之间,经
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测出AB 之间的电压U 1
。将电压值填在实验表
格中;再将电压表先后改接在BC 之间和AC 之间,分别测出BC 之间电压U 2和AC 之间的电压U 3,填在实验表格中。
3、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测量。 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分析和论证】
通过对实际测量结果的分析回答:
1
、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2、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是: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
和,即U 3= U1+U2。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
3、将你得出的最后结论与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进行比较,发现有什么不
同,为什么?
(二)探究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提出问题】
如图10-1所示,将L 1和L 2两个小灯泡并联起来接到电源上。
1、L 1两端的电压和L 2两端的电压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2、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 根据猜想与假设,需要对电路中L 1两端的电压、L 2两端的电压及总电路两端的电压进行测量。可以分三次把电压表并联在L 1两端、L 2两端及总电路两端,分别测量这三个电压,比较三个电压值,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继续用上述实验方法实验,通过多次测量,看看是否有同样的关系。
把三次测量的电路(图10-2)分别画在下面:
【进行实验】
1、按照图10-1所示电路图连接好并联电路。将电压表并联在L 1两端,经
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测出L 1两端的电压U 1。将电压值填在实验表格中;再将电压表先后改接在L 2两端和总电路两端,分别测出L 2两端电压
U 2和总电压U ,填在实验表格中。
2、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测量。
【分析和论证】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即U 1= U2。
【评估与交流】
1、实验中电压表是分三次接入电路中的,为什么没有选用3块电压表直接测量?
2、当电路中两个灯泡不一样大小时,电路中干路的电压和各支路的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
实验课题:
12.2.伏安法测电阻
主备人:叶志华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电流表等实验仪器 2.学习利用欧姆定律测导体的电阻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定值电阻、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
实验过程设计: 【提出问题】
你能测出任意一段导体它们的电阻吗?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变形得出R=U/I,因而只要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 和通过它的电流I ,就可以计算出电阻值R 。这种测定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间接测量方法。
2、实验步骤:
(1)设计电路如图15-1所示,并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图15-1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观察每次对应的电流的数值,将两电表三次实验的读数填入表格中。
(3)断开开关,整理仪器。
(4)根据记录的三组数据,分别求出三个对应的电阻值,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3、实验记录表格
所需器材: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小灯泡或被测电阻、导线、电流表、电压表
【评估与交流】
1、注意分析滑动变阻器的作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有两个作用:一是对电路起保护作用,因为待测电阻的阻值我们不知道,万一它的阻值很小,会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所以在电路中串联入滑动变阻器过程中,变阻口碑载道滑片应放在电阻值最大位臵,使电路中电流最小,对电路起保护作用。二是为了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实验误差,如果不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那么电压表、电流表只有唯一的一组读数,只能求得一个电阻值。有了滑动变阻器,可通过改变变阻器电阻来改变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这样可以获得多组数据,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然后取它们的平均值。
2、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应注意:每个小灯泡的金属灯口上都标着它的额定电压,接通电源后可通过调节变阻器把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调节到额定电压。测量时从额定电压开始逐次降低,获得几组数据。因为用电器(灯泡)两端的额定电压是保证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值。当高于额定电压值时,根据欧姆定律,流过用电器的电流就会比正常工作条件下的电流值大,这对用电器的使用寿命是有很大影响的,严重时会烧坏用电器。因此,从设备安全考虑,测量时要使电压逐次降低,而不是升高。
3、连接电路时要将开关断开;应利用试触法选择电表的量程;在不超过量程的情况下,应使用较小的量程,这样测出的数值较准确一些;连接电路时,可暂不连接电压表,先将主电路各器材串联好,再将电压表并接在待测电阻的两端,这样可避免因接线太多而出错。
实验课题: 13.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主备人:叶志华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电流表等实验仪器
2.学习利用电功率计算公式p=UI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导线
实验过程设计: 【提出问题】
(1)在前面做过了“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参考它的思路,怎样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如果给你额定电压分别为2.5V 和3.8V 的小灯泡各一只,你能测出它们的电功率吗?
(3)小灯泡上面如果标有额定功率,所标额定功率与通过P=UI测量出来的电功率在什么情况下它们是一致的,在什么情况下它们又是不一致的?
【设计实验】
1、实验原理:P=UI
2、实验设计的思路:由实验原理可知,要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只需用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测出它工作时的电压U ,用电流表与灯泡串联测出它工作时的电流I ,即可通过公式P=UI计算出功率值。因为实验中要多次测量灯泡的功率,根据串联分压的原理,还要用一个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同时也改变了通过灯泡的电流,从而达到改变小灯泡功率的目的。
3、实验电路如图16-1所示:
所需器材: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小灯泡、导线、电流表、电压表 【进行实验】
1、如图16-1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将变阻器值调到最大。(在额定电压分别为2.5V 和3.8V 的情况下,注意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电压表的数值,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它的额定电压时,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它的额定电压的
1.2
倍时,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与第一次有何不同。
4、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小于它的额定电压时,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与前两次有何不同。
5、整理实验器材,填写实验报告。 6、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分析和论证】
1、怎样通过测量的数据计算灯泡的功率?
2、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多少?当灯泡两端的电压比额定电压高和比额定电压低时,它的实际功率各是多少?小灯泡的亮度又如何变化?
【评估与交流】
1、反思实验中最可能出现错误的是哪几个环节?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
2、在实验的设计、操作和分析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
3、小组间进行交流,互相找出不完善的甚至错误的地方,对于发现的新问题,大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法。
实验课题: 14.4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主备人:叶志华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1.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进一步理解电磁铁的优点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导线
实验过程设计: 【提出问题】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或假设】
1、可能跟电流的强弱有关。 2、可能跟线圈的匝数有关。 【设计实验】 1、制作电磁铁
在一个铁钉上用漆包线绕50匝,在另一个上绕100匝(铁钉上要垫纸,以免碰破漆皮)。把它们连接到如图17-1所示的电路里,这就是匝数不同的两个电磁铁。
2、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根据猜想,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可能有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的多少、有无铁芯……利用自制的电磁铁,采用控制变量法:(1)研究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保持线圈匝数不变,改变电流的大小,看看螺线管吸引曲别针数目的多少。(2)研究有无铁钉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保持螺线管线圈匝数和通过的电流不变,看有无铁钉时螺线管吸引曲别针数目的多少。(3)研究螺线管的匝数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保持电流不变,改变螺线管的匝数,看看螺线管吸引曲别针数目的多少。
所需器材:细长导线(漆包线)、两个相同的大铁钉(或铁棒)、曲别针、导线、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电流表
【进行实验】 1、制作电磁铁
在一个铁钉上用漆包线绕50匝,在另一个上绕100匝(铁钉上要垫纸,以免碰破漆皮)。这样我们就做成了匝数不同的两个电磁铁。
2、利用自制的电磁铁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1)把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一定匝数的线圈串联起来,调整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改变。观察通入不同大小的电流时,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数目有什么变化。
(2)把螺线管中的铁钉抽出,与抽出之前的磁性进行比较,看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数目有什么变化。
(3)改换不同匝数的螺线管,比较不同匝数电磁铁的磁性。 实验记录:
【分析和论证】
1、电磁铁磁性的有无由电流的有无决定。
2、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判断,在实验中是通过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
断的,吸引得越多,则磁性越强。
3、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和线圈圈数决定。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线圈圈数越多,磁性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