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发短信怎么办

作者:陆传文

婚姻与家庭 2009年06期

  实话实说

  女儿刘彦在一所重点中学读书,今年刚开学时,她让我给她买手机,并向我保证不耽误学习。刚开始她表现挺好,没想到最近手不离机,上课时发短信,吃饭时发短信,写作业时也发短信。本来她作业就多,发短信又耽误时间,第二天早上不愿意起床,影响学习和休息。

  我让她约束一下自己,她也知道自己短信发得太多,手机费比我们的都高。可她嘴上答应,手上却不停,因为这事儿我们争吵不断。原本我们母女关系很好,没想到因为手机闹得很紧张,她也不像以前那样一回家就和我腻一块儿,而是马上回到自己的房间,把门一关,在里边发短信,叫都叫不出来。

  最可气的是,我问她为什么不遵守当初的承诺,她一会儿说没有答应过,一会儿说没影响学习和休息。我要没收她的手机,她死活不答应,我现在真不知该怎么办。

  实案分析

  1.孩子说到做不到,短信难控制

  很多孩子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最让父母头疼的就是:孩子们大多是“知道分子”,嘴上满口答应甚至许下令人感动的诺言,但往往是只见语言不见行动。

  刘彦也是这样,她知道自己的短信发得太多了,手机费比父母的还多,因为频繁发短信,和妈妈的关系也不那么好了。每天妈妈为此唠叨她、甚至发生争吵时,她都告诉自己要收敛一点。可是,另一方面她又觉得自己并没有真的影响学习和休息,是妈妈大惊小怪,没事找事。她认为这是自己正常的交往和交流需要,妈妈是在干涉她的生活。这些想法让她有了很好的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发短信开脱,动摇了管理自己的决心。

  2.和同学短信聊天获取快乐

  一方面,像刘彦这样的初中学生,真正开心的事儿并不多,除非他们发现学习的快乐,但这只是极少数学生能享受到的;另一方面,尽管和父母没有什么矛盾,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也没有共同语言,很难聊到一起。

  于是,和同学们短信聊天就成了孩子最大的快乐,他们会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像吃饭、上卫生间、课间休息、写作业的空当儿。来而不往非礼也,同学来了短信不回复好意思吗?也许对方写作业累了,只想开心一下,不巧自己正在写作业,而且心里对作业烦着呢,巴不得有人聊天,开心一下。

  3.忙里偷闲释放压力

  刘彦在北京一所比较好的中学读书,高手云集,竞争和压力可想而知。每天作业如山,习题如海,晚上要学到11点,有时甚至12点才能上床休息。原本孩子们会盼望周末快点来,可现在他们称之为“黑色周末”,因为周末不仅要完成作业,还要补课、参加培训班。

  孩子们是最忙碌的人,也是日程安排最紧的人,他们被压得快喘不过气来了。所以忙里偷闲地和同学们短信聊天,发发牢骚、逗逗闷子就成了他们紧张生活中难得的调剂和放松。

  4.孩子缺乏休闲活动的时间

  刘彦每天早上6点起床,下午4点半放学,回到家里就要写作业,吃过晚饭休息10分钟还要接着写作业,几乎被绑到了学习的战车上,没有休闲活动的时间。而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最需要友情和交往,只有通过有效和积极的交往,孩子才可以更多地认识自己,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被需要的感受。

  短信方便快捷,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尽情地倾听和倾诉,所以成了孩子们交往的唯一平台,成了一种交往的替代和依赖。

  他们交流的内容大多需要背着父母、老师,是他们的“隐私”,比如自己喜欢哪个男孩;今年流行什么服装,自己会留什么发型;哪个老师可爱,哪个老师令人讨厌;有时也比较八卦地对某个同学品头论足等。通过这样的交流,他们互相更加信任、了解对方,有了更多的话题和共同语言,他们的友谊变得更紧密了,认同和幸福感增强了。

  父母对策

  1.就事论事,明确自己的情绪和焦虑

  在和李女士的交流中,我感到她不能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孩子越来越疏远她,有了同学忘了娘。正是这样的一种情感让她对孩子频发短信深恶痛绝,在李女士看来,短信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休息,也破坏了她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李女士应该认识到,孩子和父母的分离是迟早的事,她要发展独立的自我,为未来的独立生活做准备。现在,这种分离通过手机和短信加速了。所以,李女士应该在不舍中高兴,女儿已经长大,要拓展她的生活、展现她的魅力了。李女士要接受现实,把孩子的成长和她没有节制地发短信分开,在管教孩子时不要夹杂怕女儿和自己不亲密的焦虑情绪,而应就事论事。

  2.用建设性的意见代替指责

  大部分的家长都错误地认为,指责孩子不遵守承诺会让孩子产生羞耻心理,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从而深刻反思。但是,指责不仅不能起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破坏母女关系。

  建议李女士不要指责孩子不遵守承诺,揪着过去不放,而是告诉她现在该怎么做,孩子更愿意在父母的宽容中反思、改正。

  对于刘彦这样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理解”比“正确”更重要,因为理解意味着家长懂得她的需要和难处,孩子对家长的防御就少了,也更愿意接纳父母的建议和管理。如可以对孩子这样说:“妈妈知道你作业多、学习累,和同学短信聊天能放松一下。妈妈建议你和同学商量好,在固定的时间聊天,既放松又不影响学习。”

  3.用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现在的孩子很看重自己的权利,包括平等和被尊重,所以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最好使用协商的方式。母女俩要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妈妈收起批评、指责、抱怨,以免造成孩子的抵触和对抗。在家庭教育中,情绪的基调往往是父母定的:父母若是急躁,孩子肯定反感;父母若是冷静,孩子就会在严肃中反思、配合。

  达成的协议最好是母女双方都能接受的,一次不成可以两次、三次,只要父母有耐心、讲道理,孩子是会配合的,尽管她可能并不十分情愿。协商的条款要具体,可操作监督,在实践上要细化,比如每天什么时候把手机给孩子使用,每次多长时间,做到了有何奖励,没做到怎样惩罚等。协商达成后要立下文字证据,母女双方签字,父亲做公证人,以免孩子反悔或者不执行。

  达成协议后要坚决执行,让协议真正起到约束的作用,借此帮助孩子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4.给孩子留出与同学交往的时间

  李女士对孩子的时间限制得太紧,没等放学就在学校门口等着接,回到家就等于与世隔绝了,周末又是大量的作业、补课,孩子几乎没有与同学交往的机会。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她对青春激情以及友谊的渴望就可想而知了。

  无论从孩子的人格完整、社会交往、友谊的需要还是让生活张弛有度等方面考虑,李女士都应该给女儿留出一点儿与同学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孩子的交往需要得到了相应的满足,短信自然就会少。

  5.帮孩子认识到管理自己行为的重要性

  尽管孩子发短信有其合理需求的一面,但是没有节制地发短信,影响学习和休息也是不对的,要让孩子认识到管理自己行为的重要性。初二的孩子已经有自我管理的基本能力了,希望李女士把女儿当成人看,把管理短信纳入日常生活的范围,告诉女儿,短信和吃饭、写作业等是一样的,需要自己管理,生活才有秩序。妈妈可以帮助女儿制定出计划,当女儿把发短信当成日常生活的正常一部分,而不是交往的替代品和依赖品时,她对于短信的热度会大大降低,也能较好地管理。

  专家的建议

  1.了解孩子喜欢的话题和事物,让孩子觉得家长和她有共同语言,可以像好朋友一样交流,这样孩子就不会感到孤独,极力想要和外界取得联系。

  2.肯定女儿的感受,可以适当给女儿发一些逗乐的短信,以此作为交流的契机和基础,拉近母女间的距离。

  3.监督执行商定好的协议,严格按照协议进行奖惩。

  4.不过多干涉女儿的思想和行为,鼓励她和朋友多在现实中交往。

  5.制定一份表格,让女儿把手机短信的实际功能和被赋予的情感、象征功能写出,让女儿正确认识手机短信的作用,逐渐削减投入到其中的情感因素。对于女儿所写出的情感、象征功能,妈妈要多在现实中帮助女儿实现。

作者:陆传文

婚姻与家庭 2009年06期

  实话实说

  女儿刘彦在一所重点中学读书,今年刚开学时,她让我给她买手机,并向我保证不耽误学习。刚开始她表现挺好,没想到最近手不离机,上课时发短信,吃饭时发短信,写作业时也发短信。本来她作业就多,发短信又耽误时间,第二天早上不愿意起床,影响学习和休息。

  我让她约束一下自己,她也知道自己短信发得太多,手机费比我们的都高。可她嘴上答应,手上却不停,因为这事儿我们争吵不断。原本我们母女关系很好,没想到因为手机闹得很紧张,她也不像以前那样一回家就和我腻一块儿,而是马上回到自己的房间,把门一关,在里边发短信,叫都叫不出来。

  最可气的是,我问她为什么不遵守当初的承诺,她一会儿说没有答应过,一会儿说没影响学习和休息。我要没收她的手机,她死活不答应,我现在真不知该怎么办。

  实案分析

  1.孩子说到做不到,短信难控制

  很多孩子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最让父母头疼的就是:孩子们大多是“知道分子”,嘴上满口答应甚至许下令人感动的诺言,但往往是只见语言不见行动。

  刘彦也是这样,她知道自己的短信发得太多了,手机费比父母的还多,因为频繁发短信,和妈妈的关系也不那么好了。每天妈妈为此唠叨她、甚至发生争吵时,她都告诉自己要收敛一点。可是,另一方面她又觉得自己并没有真的影响学习和休息,是妈妈大惊小怪,没事找事。她认为这是自己正常的交往和交流需要,妈妈是在干涉她的生活。这些想法让她有了很好的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发短信开脱,动摇了管理自己的决心。

  2.和同学短信聊天获取快乐

  一方面,像刘彦这样的初中学生,真正开心的事儿并不多,除非他们发现学习的快乐,但这只是极少数学生能享受到的;另一方面,尽管和父母没有什么矛盾,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也没有共同语言,很难聊到一起。

  于是,和同学们短信聊天就成了孩子最大的快乐,他们会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像吃饭、上卫生间、课间休息、写作业的空当儿。来而不往非礼也,同学来了短信不回复好意思吗?也许对方写作业累了,只想开心一下,不巧自己正在写作业,而且心里对作业烦着呢,巴不得有人聊天,开心一下。

  3.忙里偷闲释放压力

  刘彦在北京一所比较好的中学读书,高手云集,竞争和压力可想而知。每天作业如山,习题如海,晚上要学到11点,有时甚至12点才能上床休息。原本孩子们会盼望周末快点来,可现在他们称之为“黑色周末”,因为周末不仅要完成作业,还要补课、参加培训班。

  孩子们是最忙碌的人,也是日程安排最紧的人,他们被压得快喘不过气来了。所以忙里偷闲地和同学们短信聊天,发发牢骚、逗逗闷子就成了他们紧张生活中难得的调剂和放松。

  4.孩子缺乏休闲活动的时间

  刘彦每天早上6点起床,下午4点半放学,回到家里就要写作业,吃过晚饭休息10分钟还要接着写作业,几乎被绑到了学习的战车上,没有休闲活动的时间。而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最需要友情和交往,只有通过有效和积极的交往,孩子才可以更多地认识自己,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被需要的感受。

  短信方便快捷,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尽情地倾听和倾诉,所以成了孩子们交往的唯一平台,成了一种交往的替代和依赖。

  他们交流的内容大多需要背着父母、老师,是他们的“隐私”,比如自己喜欢哪个男孩;今年流行什么服装,自己会留什么发型;哪个老师可爱,哪个老师令人讨厌;有时也比较八卦地对某个同学品头论足等。通过这样的交流,他们互相更加信任、了解对方,有了更多的话题和共同语言,他们的友谊变得更紧密了,认同和幸福感增强了。

  父母对策

  1.就事论事,明确自己的情绪和焦虑

  在和李女士的交流中,我感到她不能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孩子越来越疏远她,有了同学忘了娘。正是这样的一种情感让她对孩子频发短信深恶痛绝,在李女士看来,短信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休息,也破坏了她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李女士应该认识到,孩子和父母的分离是迟早的事,她要发展独立的自我,为未来的独立生活做准备。现在,这种分离通过手机和短信加速了。所以,李女士应该在不舍中高兴,女儿已经长大,要拓展她的生活、展现她的魅力了。李女士要接受现实,把孩子的成长和她没有节制地发短信分开,在管教孩子时不要夹杂怕女儿和自己不亲密的焦虑情绪,而应就事论事。

  2.用建设性的意见代替指责

  大部分的家长都错误地认为,指责孩子不遵守承诺会让孩子产生羞耻心理,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从而深刻反思。但是,指责不仅不能起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破坏母女关系。

  建议李女士不要指责孩子不遵守承诺,揪着过去不放,而是告诉她现在该怎么做,孩子更愿意在父母的宽容中反思、改正。

  对于刘彦这样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理解”比“正确”更重要,因为理解意味着家长懂得她的需要和难处,孩子对家长的防御就少了,也更愿意接纳父母的建议和管理。如可以对孩子这样说:“妈妈知道你作业多、学习累,和同学短信聊天能放松一下。妈妈建议你和同学商量好,在固定的时间聊天,既放松又不影响学习。”

  3.用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现在的孩子很看重自己的权利,包括平等和被尊重,所以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最好使用协商的方式。母女俩要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妈妈收起批评、指责、抱怨,以免造成孩子的抵触和对抗。在家庭教育中,情绪的基调往往是父母定的:父母若是急躁,孩子肯定反感;父母若是冷静,孩子就会在严肃中反思、配合。

  达成的协议最好是母女双方都能接受的,一次不成可以两次、三次,只要父母有耐心、讲道理,孩子是会配合的,尽管她可能并不十分情愿。协商的条款要具体,可操作监督,在实践上要细化,比如每天什么时候把手机给孩子使用,每次多长时间,做到了有何奖励,没做到怎样惩罚等。协商达成后要立下文字证据,母女双方签字,父亲做公证人,以免孩子反悔或者不执行。

  达成协议后要坚决执行,让协议真正起到约束的作用,借此帮助孩子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4.给孩子留出与同学交往的时间

  李女士对孩子的时间限制得太紧,没等放学就在学校门口等着接,回到家就等于与世隔绝了,周末又是大量的作业、补课,孩子几乎没有与同学交往的机会。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她对青春激情以及友谊的渴望就可想而知了。

  无论从孩子的人格完整、社会交往、友谊的需要还是让生活张弛有度等方面考虑,李女士都应该给女儿留出一点儿与同学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孩子的交往需要得到了相应的满足,短信自然就会少。

  5.帮孩子认识到管理自己行为的重要性

  尽管孩子发短信有其合理需求的一面,但是没有节制地发短信,影响学习和休息也是不对的,要让孩子认识到管理自己行为的重要性。初二的孩子已经有自我管理的基本能力了,希望李女士把女儿当成人看,把管理短信纳入日常生活的范围,告诉女儿,短信和吃饭、写作业等是一样的,需要自己管理,生活才有秩序。妈妈可以帮助女儿制定出计划,当女儿把发短信当成日常生活的正常一部分,而不是交往的替代品和依赖品时,她对于短信的热度会大大降低,也能较好地管理。

  专家的建议

  1.了解孩子喜欢的话题和事物,让孩子觉得家长和她有共同语言,可以像好朋友一样交流,这样孩子就不会感到孤独,极力想要和外界取得联系。

  2.肯定女儿的感受,可以适当给女儿发一些逗乐的短信,以此作为交流的契机和基础,拉近母女间的距离。

  3.监督执行商定好的协议,严格按照协议进行奖惩。

  4.不过多干涉女儿的思想和行为,鼓励她和朋友多在现实中交往。

  5.制定一份表格,让女儿把手机短信的实际功能和被赋予的情感、象征功能写出,让女儿正确认识手机短信的作用,逐渐削减投入到其中的情感因素。对于女儿所写出的情感、象征功能,妈妈要多在现实中帮助女儿实现。


相关内容

  • 经典幽默短信写给女朋友,哄女孩子开心的笑话
  • 男:对不起,说了谎话给你,什么海枯石烂,什么爱你永远,什么想你想你想你.女:没关系,我说过牵你的手从心动到古稀,其实我整了容,认识你的时候,我已经接近古稀! 摸着你满头的黑发,我吓哭了,看着你满脸的皱纹,我愁坏了,为什么你的伙伴都是白发?你笑着告诉我:[主人,忘了告诉你,我是变异猪!"我当 ...

  • 追女孩子的短信大全适合各种口味
  • 篇一:追女孩子必备的浪漫短信 追女 孩子必备的浪漫短信 追女孩子过程中少不了短信交流,有些话我们当面也说不出来,但是可以通过短信来实现, 一起来看看经典的追女孩子短信. 2. 相传幸福是一个美丽的玻璃球,跌碎散落世间每个角落,有的人拾到多些,有的人拾到少 些,却没有谁能拥有全部.我愿将我拾到的分点给 ...

  •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日趋普遍 家长应注意引导
  • 现在,经常能见到中小学生使用手机. 如果你是一位中小学生的家长,是否会给孩子买手机?如果你不想给孩子买,但孩子非要缠着要,你该怎么办?如果孩子有了手机之后,整天玩手机,你又该怎么办? 如果你是一位教师,面对学生们带着各种功能的手机进入校园,是反对,还是认可?你认为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是超前消费还是与家长 ...

  • 老师的短信
  • 中午放学,苕货前脚进屋,后脚妈妈的手机响,刘老师的短信:"苕货今天上课又讲话!--" 妈妈的气不打一处来,对着苕货吼道:"你怎么上课又讲话咧?你怎么这么喜欢讲话咧?你气死我了!" 妈妈在苕货脸蛋上揪了一把,这是妈妈的习惯动作. 苕货哇地哭了,声音响彻整幢楼.邻 ...

  • 这样爱你,原来是我病了!
  • "老师,我想报警了!" 每天的大课间时间都是学生工作办公室忙碌的时刻.汇报工作的,咨询问题的,大屋小屋满满的学生,辅导员就像参加答辩会一样紧张忙碌. 可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个我不认识的女生来找我,坚持要和我单独谈话: "吕老师,给您添麻烦了.因为我实在是太害怕了. ...

  • 爱我的人请举手
  • 阿强与女友分手后,一下子变得消沉颓废,对爱情也失去了信心. 这是一个伤感无聊的夜晚,阿强一个人躲在家里,边思念前女友,边独自喝闷酒.突然,一阵尖锐的手机铃声打破了寂静.阿强打开手机一看,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爱我的人请举手!一个孤单的女孩. 呵呵,没想到还有像我这么孤单无聊的人!阿强突然来了兴致 ...

  • 浅谈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几种方式
  • 浅谈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几种方式 湖南长沙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 李婷 [摘 要] 做班主任,绕不开的是与家长打交道.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家长会.电访.短信.QQ 群等等,这些方式的利弊是什么?适用范围是什么?沟通中又要注意什么方面呢?本文将就这些方面浅谈一下. [关键词] 沟通 配合 交流 [正 ...

  • 如何给女孩子发短信
  • 如何给女孩子发短信 如题,列举一些短信,认真看看,你是否真的会发短信? 以下是厦泡成员的回复~良莠不齐,附参考答案及分析~ 随意整理下 凑合着看~ MM:听说你们专业很危险要小心哦,不是为了玩暧昧在你心中激起小水波,只是偶尔关心下,刚才校园广播在读 一篇文章叫做人生若只如初见 参考答案:孩子我从来没 ...

  • 最幽默哄女孩子开心的短信
  • 最令人快乐的搞笑短信 来源: 日期:2009-5-8 点击:159 纯免费真服务 支持的朋友每天点一下上面的广告图片 我们会做的更好 我也在想,我怎么会看上你这种女人,可是我就是这点实在想不透.反正财富.地位.名誉.美貌我都有了,你就维持现在的样子就好了. 猪八戒遭到蜘蛛精一顿暴打,看着蜘蛛精远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