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七月》
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A.《山海经》 B.《乐府诗集》 C.《楚辞》 D.《诗经》
2.《诗经》被称为“经”是在( )。
A.先秦 B.秦代 C.汉代 D.南北朝
3.《诗经》全书共有( )。
A.100篇 B.105篇 C.300篇 D.305篇
4.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 )。
A.孟子 B.荀子 C.司马迁 D.班固
5.《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
A.地域 B.社会作用 C.音乐 D.内容
6.《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 )。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7.“风、雅、颂”是《诗经》的( )。
A.分类 B.表现手法 C.思想内容 D.特征
8.汉代“四家诗”指( )。
A.齐鲁郑毛 B.齐鲁韩毛 C.齐郑韩毛 D.齐鲁韩郑
9.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 )。
A.齐诗 B.鲁诗 C.韩诗 D.毛诗
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
A.四言 B.五言 C.杂言 D.七言
11.《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 )。
A.《召南·摽有梅》 B.《郑风·褰裳》
C.《周南·关睢》 D.《邶风·静女》
12.《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 )。
A.《邶风·静女》 B.《周南·关睢》
C.《陈风·月出》 D.《秦风·蒹葭》
13.《七月》是一首( )。
A.表现周人政治生活的诗歌 B.农事诗
C.反映婚姻问题的诗歌 D.反映上层社会生活的诗歌
14.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 )。
A.毛苌 B.毛亨
C.郑玄 D.班固
15.《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 )。
A.《生民》 B.《七月》
C.《氓》 D.《大明》
16.《七月》反映的是( )的历史。
A.夏民族 B.商民族
C.周民族 D.原始社会
17.“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莎鸡”指的是( )。
A.公鸡 B.蝉
C.蝗虫 D.纺织娘
18.《诗经·七月》中没有写到的农事生活是( )。
A.集体狩猎 B.岁终祭祀
C.修缮门户 D.养殖捕鱼
19.《诗经·七月》中的“七月流火”指 ( )。
A.天气转凉 B.天气炎热
C.天气温暖 D.天气转晴
20.“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中“春日”是指夏历( )。
A. 三月 B. 四月
C. 五月 D.二月
21.下面是《诗经·七月》中的句子,哪句没有体现出劳动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情变化?( )。
A.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B.为公子裳,为公子裘,食我农夫;
C.嗟我农夫,上入执宫功;
D.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畯至喜。
22.“一之日觱发”,“一之日”指的是( )。
A.夏历十一月 B.夏历十二月
C.夏历一月 D.夏历二月
23.“二之日栗烈”,“二之日”指的是( )。
A.夏历十一月 B. 夏历十二月
C.夏历一月 D. 夏历二月
24.“三之日于耜”,“三之日”指的是( )。
A. 夏历十一月 B. 夏历十二月
C. 夏历一月 D.夏历二月
25.“四之日举趾”,“四之日”指的是( )。
A. 夏历十一月 B. 夏历十二月
C. 夏历一月 D. 夏历二月
26.“蚕月条桑,取彼斧戕”中“蚕月”是指夏历( )。
A.二月 B.三月 C.四月 D.五月
2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
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8.《七月》是《诗经》中( )的第一首。
A.豳风 B.王风
C.陈风 D.郑风
29.“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 )。
A.《楚辞》 B.《诗经》
C.《尚书》 D. 《礼记》
30.《诗经·七月》以( )为序,深刻而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
A.农事活动 B.时间
C.吃穿住 D.住吃穿
31.《诗经》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
32.《诗经》的体制,可分为风、雅、颂。( )
33.《诗经》中的“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 )
44.《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一篇是《七月》。( )
35.《七月》全诗以时间为序,深刻而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 )
《喝茶》
1.下面不属于“言志派”的作家是( )
A. 周作人 B. 俞平伯 C. 废名 D. 郁达夫
2.周作人对现代文学最可贵的贡献在于他对( )的倡导和创作。
A. 小说 B. 美文 C. 现实主义 D. 浪漫主义
3.周作人的《喝茶》选自( )
A. 《自己的园地》 B.《泽泻集》
C. 《知堂回想录》 D. 《雨天的书》
4.周作人创造了一种( )的散文艺术风格。
A. 闲适冲淡 B.洞彻犀利
C. 委婉清丽, D.激情奔泻
5.周作人的( )作品中提到有三脚桥。
A. 《喝茶》 B. 《故乡的野菜》
C. 《北京的茶食》 D. 《鸟声》
6.《喝茶》是( )的作品。
A. 周作人 B. 茅盾 C. 闻一多 D. 郁达夫
7.周作人和( )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两颗巨星,并且是一对亲兄弟。
A. 沈从文 B. 鲁迅 C. 闻一多 D. 胡适
8.下列不是周作人作品的是( )。
A.《自己的园地》 B.《雨天的书》 C. 《知堂回想录》 D.《伤逝》
9.下面( )是周作人的作品。
A.《伤逝》 B.《北京的茶食》 C.《迟桂花》 D.《封锁》
10.周作人融西方随笔的谈话风格、中国散文的抒情韵味以及日本俳句的笔墨情趣于一体,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闲话”体言志的小品文。( )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A.《北京的茶食》 B.《喝茶》 C.《鸟声》 D.《乌篷船》
11.周作人原名周櫆寿,字启明,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散文家、学者,著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知堂回想录》等。()
《萧萧》
1.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是( )。
A.《边城》 B.《萧萧》 C.《三三》 D. 《长河》
2.沈从文的小说大多描写( )的风土人情。
A. 湘东 B. 黔西 C. 湘西 D. 滇东
3.沈从文不曾在下面的哪所大学任教?( )。
A. 北京大学 B. 武汉大学 C. 复旦大学 D. 青岛大学
4.“女学生”意象在下面作品( )中有出现。
A.《柏子》 B.《萧萧》 C.《贵生》 D. 《长河》
5.花狗是沈从文小说 ( ) 中的人物。
A.《柏子》 B.《月下小景》 C.《萧萧》 D. 《长河》
6.下面不属于沈从文短篇小说的作品是( )。
A.《龙朱》 B. 《柏子》 C.《萧萧》 D. 《边城》
7.《萧萧》是现代作家( )的作品。
A. 周作人 B.沈从文 C. 闻一多 D.鲁迅
8.下列不是沈从文作品的是( )。
A.《萧萧》 B.《长河》 C. 《边城》 D.《竹林的故事》
9.翠翠是沈从文(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A. 《萧萧》 B. 《边城》 C.《柏子》 D. 《长河》
10.下面( )是沈从文的作品。
A.《封锁》 B.《长河》 C.《迟桂花》 D.《竹林的故事》
11.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是《边城》。( )
12.沈从文湖南凤凰人。中国现代作家、古文物专家。( )
13.《萧萧》里的“女学生”象征自由、妇权、新生事物。( )
14.小说《萧萧》将“湘西世界”的乡情风俗、自然景致与人事命运浑然一体,描绘美丽得忧愁的牧歌情调,展示湘西底层人民的“自在状态”与素朴坚韧的生命本性。()
15.短篇小说《龙朱》不是沈从文的作品。 ( )
第二单元
《七月》
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A.《山海经》 B.《乐府诗集》 C.《楚辞》 D.《诗经》
2.《诗经》被称为“经”是在( )。
A.先秦 B.秦代 C.汉代 D.南北朝
3.《诗经》全书共有( )。
A.100篇 B.105篇 C.300篇 D.305篇
4.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 )。
A.孟子 B.荀子 C.司马迁 D.班固
5.《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
A.地域 B.社会作用 C.音乐 D.内容
6.《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 )。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7.“风、雅、颂”是《诗经》的( )。
A.分类 B.表现手法 C.思想内容 D.特征
8.汉代“四家诗”指( )。
A.齐鲁郑毛 B.齐鲁韩毛 C.齐郑韩毛 D.齐鲁韩郑
9.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 )。
A.齐诗 B.鲁诗 C.韩诗 D.毛诗
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
A.四言 B.五言 C.杂言 D.七言
11.《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 )。
A.《召南·摽有梅》 B.《郑风·褰裳》
C.《周南·关睢》 D.《邶风·静女》
12.《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 )。
A.《邶风·静女》 B.《周南·关睢》
C.《陈风·月出》 D.《秦风·蒹葭》
13.《七月》是一首( )。
A.表现周人政治生活的诗歌 B.农事诗
C.反映婚姻问题的诗歌 D.反映上层社会生活的诗歌
14.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 )。
A.毛苌 B.毛亨
C.郑玄 D.班固
15.《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 )。
A.《生民》 B.《七月》
C.《氓》 D.《大明》
16.《七月》反映的是( )的历史。
A.夏民族 B.商民族
C.周民族 D.原始社会
17.“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莎鸡”指的是( )。
A.公鸡 B.蝉
C.蝗虫 D.纺织娘
18.《诗经·七月》中没有写到的农事生活是( )。
A.集体狩猎 B.岁终祭祀
C.修缮门户 D.养殖捕鱼
19.《诗经·七月》中的“七月流火”指 ( )。
A.天气转凉 B.天气炎热
C.天气温暖 D.天气转晴
20.“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中“春日”是指夏历( )。
A. 三月 B. 四月
C. 五月 D.二月
21.下面是《诗经·七月》中的句子,哪句没有体现出劳动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情变化?( )。
A.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B.为公子裳,为公子裘,食我农夫;
C.嗟我农夫,上入执宫功;
D.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畯至喜。
22.“一之日觱发”,“一之日”指的是( )。
A.夏历十一月 B.夏历十二月
C.夏历一月 D.夏历二月
23.“二之日栗烈”,“二之日”指的是( )。
A.夏历十一月 B. 夏历十二月
C.夏历一月 D. 夏历二月
24.“三之日于耜”,“三之日”指的是( )。
A. 夏历十一月 B. 夏历十二月
C. 夏历一月 D.夏历二月
25.“四之日举趾”,“四之日”指的是( )。
A. 夏历十一月 B. 夏历十二月
C. 夏历一月 D. 夏历二月
26.“蚕月条桑,取彼斧戕”中“蚕月”是指夏历( )。
A.二月 B.三月 C.四月 D.五月
2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
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8.《七月》是《诗经》中( )的第一首。
A.豳风 B.王风
C.陈风 D.郑风
29.“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 )。
A.《楚辞》 B.《诗经》
C.《尚书》 D. 《礼记》
30.《诗经·七月》以( )为序,深刻而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
A.农事活动 B.时间
C.吃穿住 D.住吃穿
31.《诗经》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
32.《诗经》的体制,可分为风、雅、颂。( )
33.《诗经》中的“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 )
44.《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一篇是《七月》。( )
35.《七月》全诗以时间为序,深刻而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 )
《喝茶》
1.下面不属于“言志派”的作家是( )
A. 周作人 B. 俞平伯 C. 废名 D. 郁达夫
2.周作人对现代文学最可贵的贡献在于他对( )的倡导和创作。
A. 小说 B. 美文 C. 现实主义 D. 浪漫主义
3.周作人的《喝茶》选自( )
A. 《自己的园地》 B.《泽泻集》
C. 《知堂回想录》 D. 《雨天的书》
4.周作人创造了一种( )的散文艺术风格。
A. 闲适冲淡 B.洞彻犀利
C. 委婉清丽, D.激情奔泻
5.周作人的( )作品中提到有三脚桥。
A. 《喝茶》 B. 《故乡的野菜》
C. 《北京的茶食》 D. 《鸟声》
6.《喝茶》是( )的作品。
A. 周作人 B. 茅盾 C. 闻一多 D. 郁达夫
7.周作人和( )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两颗巨星,并且是一对亲兄弟。
A. 沈从文 B. 鲁迅 C. 闻一多 D. 胡适
8.下列不是周作人作品的是( )。
A.《自己的园地》 B.《雨天的书》 C. 《知堂回想录》 D.《伤逝》
9.下面( )是周作人的作品。
A.《伤逝》 B.《北京的茶食》 C.《迟桂花》 D.《封锁》
10.周作人融西方随笔的谈话风格、中国散文的抒情韵味以及日本俳句的笔墨情趣于一体,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闲话”体言志的小品文。( )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A.《北京的茶食》 B.《喝茶》 C.《鸟声》 D.《乌篷船》
11.周作人原名周櫆寿,字启明,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散文家、学者,著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知堂回想录》等。()
《萧萧》
1.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是( )。
A.《边城》 B.《萧萧》 C.《三三》 D. 《长河》
2.沈从文的小说大多描写( )的风土人情。
A. 湘东 B. 黔西 C. 湘西 D. 滇东
3.沈从文不曾在下面的哪所大学任教?( )。
A. 北京大学 B. 武汉大学 C. 复旦大学 D. 青岛大学
4.“女学生”意象在下面作品( )中有出现。
A.《柏子》 B.《萧萧》 C.《贵生》 D. 《长河》
5.花狗是沈从文小说 ( ) 中的人物。
A.《柏子》 B.《月下小景》 C.《萧萧》 D. 《长河》
6.下面不属于沈从文短篇小说的作品是( )。
A.《龙朱》 B. 《柏子》 C.《萧萧》 D. 《边城》
7.《萧萧》是现代作家( )的作品。
A. 周作人 B.沈从文 C. 闻一多 D.鲁迅
8.下列不是沈从文作品的是( )。
A.《萧萧》 B.《长河》 C. 《边城》 D.《竹林的故事》
9.翠翠是沈从文(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A. 《萧萧》 B. 《边城》 C.《柏子》 D. 《长河》
10.下面( )是沈从文的作品。
A.《封锁》 B.《长河》 C.《迟桂花》 D.《竹林的故事》
11.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是《边城》。( )
12.沈从文湖南凤凰人。中国现代作家、古文物专家。( )
13.《萧萧》里的“女学生”象征自由、妇权、新生事物。( )
14.小说《萧萧》将“湘西世界”的乡情风俗、自然景致与人事命运浑然一体,描绘美丽得忧愁的牧歌情调,展示湘西底层人民的“自在状态”与素朴坚韧的生命本性。()
15.短篇小说《龙朱》不是沈从文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