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对绩效评价的影响

交流探讨

266012)

要:作业成本法自其诞生就广受关注,对于帮助企业进行价值链分析,进行非增值作业和增值作业区隔,准确提供成本信

息,完善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成本作业法相关理论入手,对作业成本法对绩效评价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探索。关键词:成本作业法;绩效;影响

一、相关基本理论情况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可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2年美国会计师EricKohler在《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了关于作业会计和作业账号的概念,1988年卡普兰和库帕正式确立了作业成本法的概念。成本作业法也成ABC成本法,是依据技术、经济等事物的基本特征,采取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排列的过程,是以抓住主要问题为特征的一种定量管理方法,对于管理会计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绩效评价通常是指对特定活动获得成绩及收益的反应,是在生产环境中积累形成的发展能力、管理能力、竞争能力、盈利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最终成果,是对业务经营效率最直观的反映和经营发展的全面体现。

二、作业成本法基本思想及步骤

成本作业法采取“二维观”的基本理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作业成本管理及作业成本计算。成本作业法最初引入到行政事业管理初衷是为了更加精确地对成本进行计算,而随着成本作业法应用的不断加深,作业成本系统中不断积累的信息得到了管理者的重视,并应用在了生产、预算、盈利以及战略管理等多个层面,使作业成本法从单一的成本核算领域扩展到了价值链分析基础的层面,并发展成为了作业成本管理(ABM)。

从作业成本法计算原理看,该方法的成本核算并不改变成本费用总额,其重点在于改变成本费用在具体各个对象中的分配,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实施成本作业法。

1.第一步,完成作业中心和主要作业的确认工作,对经营过程的流程进行全面分析,根据成本效益和重要性优先的相关原则,进行作业中心确定工作,将重要性较高、成本消耗较大的各项活动确认为作业,各个独立作业构成作业中心,将其他活动分类合并,进行不同类别作业的确定,各项作业均应进行作业中心确认,将作业中心纳入到经营流程当中,使各项作业成为管理责任中心。

2.第二步,对已经完成归集工作的已消耗资源对各个作业中心进行分配,在该环节中,已消耗的资源信息的归集工作比较简单,重点和难点在于分析每项资源,并确定各项成本的相应的资源动因也就是驱动因素,再进行作业耗用资源数的确定,即资源到作业的分配过程。

3.第三步,进行作业动因确定,把每一项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已经完成分层次确定的成本对象,直到最终产出。作业动因的确定是成本作业法的难点之一,需要管理人员、会计人员、专业人员共同进行作业动因和资源动因的确定工作,在确认作

参考文献:

[1]梁开卷.管理魔方[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林忠.浅析基于EVA的作业成本法改进[J].商业会计,(18)2006,.[3]刘为.基于时间驱动的作业成本法初探[J].哲理,(15)2010,.[4]马俊.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分析[J].企业理财,(10).2010,

业动因后,就能够较顺畅地将作业中心各项消耗资源向成本对象进行分配了。

三、作业成本法对绩效评价的影响

关于作业成本法与绩效评价之间的关联,可以从价值链、决策有用性、多方法联合使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均可以发现作业成本法对于绩效改善的推动作用。

1.从价值链理论角度看,依托作业成本系统,能够完成相应的价值链分析工作,对各项作业进行非增值类作业和增值类作业的区分,通过对作业成本事前、事中的全面控制,能够有效消除非增值类作业,实现提高效益控制成本的目的。此外,将成本作业法应用于市场营销管理当中,更加利于企业全面满足各种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在提升行政事业管理水平,完善管理战略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可见,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行政事业管理成本,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服务满意度,最终实现绩效提升的目的。

2.从决策有用性的角度看,作业成本法具有十分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具备全成本的管理的领先概念,其管理属于动态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信息比较成本作业法提供的成本信息更加精确和可靠,通过这些成本信息,管理者能够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不断提高综合管理能力能力,从而实现绩效的提升。作业成本法的科学应用,特别是作业成本信息要的合力使用,对于提升绩效效果十分显著。

3.从多种方法联合使用的角度看,作业成本法可以更加准确地完成间接费用分配到产品的成本分配过程,可以进一步提高成本使用的精准度,并能够比较准确的进行各个部门的成本费用计算,为财务绩效评估提供有效依据。并可以与平衡计分卡、

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等先进管理方法有机借个,使成本管理以及绩效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完善,最终实现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绩效的提升。

四、结语

作业成本法自诞生以来即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始终是成本管理的一种热点方法。在电力、通信、金融、建设等行业中应用及其广泛,研究表明作业成本法对于行政事业绩效评价作用较为明显,能够对行政事业绩效的改善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交流探讨

266012)

要:作业成本法自其诞生就广受关注,对于帮助企业进行价值链分析,进行非增值作业和增值作业区隔,准确提供成本信

息,完善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成本作业法相关理论入手,对作业成本法对绩效评价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探索。关键词:成本作业法;绩效;影响

一、相关基本理论情况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可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2年美国会计师EricKohler在《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了关于作业会计和作业账号的概念,1988年卡普兰和库帕正式确立了作业成本法的概念。成本作业法也成ABC成本法,是依据技术、经济等事物的基本特征,采取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排列的过程,是以抓住主要问题为特征的一种定量管理方法,对于管理会计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绩效评价通常是指对特定活动获得成绩及收益的反应,是在生产环境中积累形成的发展能力、管理能力、竞争能力、盈利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最终成果,是对业务经营效率最直观的反映和经营发展的全面体现。

二、作业成本法基本思想及步骤

成本作业法采取“二维观”的基本理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作业成本管理及作业成本计算。成本作业法最初引入到行政事业管理初衷是为了更加精确地对成本进行计算,而随着成本作业法应用的不断加深,作业成本系统中不断积累的信息得到了管理者的重视,并应用在了生产、预算、盈利以及战略管理等多个层面,使作业成本法从单一的成本核算领域扩展到了价值链分析基础的层面,并发展成为了作业成本管理(ABM)。

从作业成本法计算原理看,该方法的成本核算并不改变成本费用总额,其重点在于改变成本费用在具体各个对象中的分配,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实施成本作业法。

1.第一步,完成作业中心和主要作业的确认工作,对经营过程的流程进行全面分析,根据成本效益和重要性优先的相关原则,进行作业中心确定工作,将重要性较高、成本消耗较大的各项活动确认为作业,各个独立作业构成作业中心,将其他活动分类合并,进行不同类别作业的确定,各项作业均应进行作业中心确认,将作业中心纳入到经营流程当中,使各项作业成为管理责任中心。

2.第二步,对已经完成归集工作的已消耗资源对各个作业中心进行分配,在该环节中,已消耗的资源信息的归集工作比较简单,重点和难点在于分析每项资源,并确定各项成本的相应的资源动因也就是驱动因素,再进行作业耗用资源数的确定,即资源到作业的分配过程。

3.第三步,进行作业动因确定,把每一项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已经完成分层次确定的成本对象,直到最终产出。作业动因的确定是成本作业法的难点之一,需要管理人员、会计人员、专业人员共同进行作业动因和资源动因的确定工作,在确认作

参考文献:

[1]梁开卷.管理魔方[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林忠.浅析基于EVA的作业成本法改进[J].商业会计,(18)2006,.[3]刘为.基于时间驱动的作业成本法初探[J].哲理,(15)2010,.[4]马俊.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分析[J].企业理财,(10).2010,

业动因后,就能够较顺畅地将作业中心各项消耗资源向成本对象进行分配了。

三、作业成本法对绩效评价的影响

关于作业成本法与绩效评价之间的关联,可以从价值链、决策有用性、多方法联合使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均可以发现作业成本法对于绩效改善的推动作用。

1.从价值链理论角度看,依托作业成本系统,能够完成相应的价值链分析工作,对各项作业进行非增值类作业和增值类作业的区分,通过对作业成本事前、事中的全面控制,能够有效消除非增值类作业,实现提高效益控制成本的目的。此外,将成本作业法应用于市场营销管理当中,更加利于企业全面满足各种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在提升行政事业管理水平,完善管理战略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可见,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行政事业管理成本,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服务满意度,最终实现绩效提升的目的。

2.从决策有用性的角度看,作业成本法具有十分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具备全成本的管理的领先概念,其管理属于动态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信息比较成本作业法提供的成本信息更加精确和可靠,通过这些成本信息,管理者能够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不断提高综合管理能力能力,从而实现绩效的提升。作业成本法的科学应用,特别是作业成本信息要的合力使用,对于提升绩效效果十分显著。

3.从多种方法联合使用的角度看,作业成本法可以更加准确地完成间接费用分配到产品的成本分配过程,可以进一步提高成本使用的精准度,并能够比较准确的进行各个部门的成本费用计算,为财务绩效评估提供有效依据。并可以与平衡计分卡、

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等先进管理方法有机借个,使成本管理以及绩效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完善,最终实现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绩效的提升。

四、结语

作业成本法自诞生以来即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始终是成本管理的一种热点方法。在电力、通信、金融、建设等行业中应用及其广泛,研究表明作业成本法对于行政事业绩效评价作用较为明显,能够对行政事业绩效的改善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相关内容

  • 企业管理经验材料(采油厂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 创建油藏经营网络化目标管理 努力提高采油厂成本管理水平 采油八厂由于受极复杂小断块油田地质条件的制约,油田生产经营管理面临着单井产量低.管理幅度大.吨油成本高的挑战.1996年以来,按照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排名.有考核兑现的管理思路,将采油厂降本增效涉及的各项工作全部纳入目标管理.围绕控制维持生产 ...

  •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练习题
  • (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 1.仓储管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使仓库空间利用与库存货品的处置成本之间实现平衡.( ) 2.货品具有供应商.货品特性.数量和进货规定四个特征. ( ) 3.仓储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储存空间.货晶.人员及设备等要素.( ) 4.规模极大的仓库中,人员分工比 ...

  • 绩效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流程
  • 绩效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流程 (一)准备阶段 1.明确绩效管理的对象以及各个管理层级的关系:决定因素:被考评者的类型.考评的目的.考评指标和标准.了解员工绩效提高程度的对操作工人的考评,以员工的直接主管为主.为了培训和开发人才,在上级考评的同时,进行自我考评和同事考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绩效考评,召开由 ...

  • 产品成本管理及计算
  • 第十一章 产品成本计算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 1.成本计算制度的分类 (1)全部成本计算制度和变动成本计算制度的特点和区别 (2)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和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的特点和区别 2.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重点掌握约当产量法和定额比例法的应用 3.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

  •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毕业论文
  •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名称: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学 院: 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二XXX年六月十日 摘要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是对物流业绩和效率的一种事后的评估与度量以及事前的控制与指导,从而判断是否完成了预定的任务,他对物流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结合我国的物流企业 ...

  • 人力资源作业
  • 1.传统的人事管理(PM )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HRM )区别? 管理思想:PM 以人事为中心,重视组织权威,人是企业成本: HRM 与事统一,重视人心和人性的管理,人不仅是成本更是资本. 管理层次:PM 埋头走路,战术导向:HRM 抬头看路,战略导向. 管理范围:PM 狭窄,事务:HRM 全局机制 ...

  • 仓储管理及改进方案毕业论文
  • 仓库社区-最大的仓库管理行业交流平台 www.iepgf.cn 题 目: 作 者: 指导教师: 专 业:2008级毕业论文 广州威莱日化公司的仓储管理及改进方案 杨国庆 学 号: 080783 张冉 职 称: 助教 物流管理 班 级: 08物流3班 学生毕业设计 广州威莱日化公司的仓储管理及改进方案 ...

  • 责任成本作业指引
  • 责任成本作业指引 编制 审核 批准日期日期日期 修订记录日 期修订状态修订内容修订人审核人批准人 责任成本作业指引 1.指引概况 3.负责执行本部门"作业成本"责任范围内的控制. 4.负责组织"牵头控制成本"责任范围内的成本控制. 5.负责及时反馈责任成本的预 ...

  • 绩效考评20种基本方法
  • 第一类.5种行为导向型主观考评方法 方法1.排列法 亦称排序法.简单排列法,是绩效考评中比较简单易行的一种综合比较方法.它通常是由上级主管根据员工工作的整体表现,按照优劣顺序依次进行排列.有时为了提高其精度,也可以将工作内容作出适当的分解,分项按照优良的顺序排列,再求总平均的次序数,作为绩效考评的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