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化学性质专题复习教案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复习

教 案

石阡县汤山中学:陈良宇

一、教材分析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在综合复习中一直是初中化学复习的难点,这一节在教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且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应用广泛,在中考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是中考探究与实验题型的知识区域。其中也有不少题型是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结合酸碱盐中的特殊沉淀来解题的,但规律多、知识点琐碎,如果复习时面面俱到,那将是知识点的罗列与重复,既不能突出重点,又没有挑战性,起不到巩固基础、发展学生思维与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为中心展开复习,主要对酸碱盐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重点复习突破。 二、学情分析

酸碱盐部分的知识因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酸碱盐化学性质有关的考题又在中考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学生在做题目时,不懂得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规律分析题目,同时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是一个难点。因此要充分给学生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充分表达出来,无论对错,都能给予合理的评价。这样不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精神,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学习方法和总结知识系统性、条理性等方面构建一个共同的平台,让学生能从各自的原有水平出发,对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补充或整理并用于实际情景之中。 三、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中,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为中心展开复习,主要对酸碱盐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重点复习突破。所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复习时首先让学生将常见的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出来,学生通过讨论,教师并没有过多的讲解,学生自己就把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总结很完整。这样就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自我展示、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之,尽一切可能保证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的连贯性、自主性、充分性。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然后通过练习几种中考题常见题型的例题分析,引导学生在解题时能从物质的类别角度考虑,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应用在解题中,让学生学会将知识点和具体题目结合在一起,在解题时有一个较

为清晰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归纳总结酸碱盐的化学式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比较归纳,构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掌握规律,形成知识体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

2、通过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归纳培养学生的求同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学会根据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向一张白纸上喷洒两种无色溶液,纸上会出现你意想不到的神奇现象。(学生解释)

二、合作探究

1、实验室有如下药品在实验后没来得及整理想请同学们帮忙整理一下:HNO 3 、AgCl 、Mg (OH )2 、 CaCO3 、BaSO 4、Ca (OH )2 、Cu (OH )2 、HCl 、 NH 4Cl 、 KOH、 K2SO 4 、H 2SO 4

酸 碱

2、 现有下列七种物质:H 2SO 4、Ca (OH )2、CuSO 4、BaCl 2、Fe 、Fe 2O 3、CO 2、

先用线将两两能发生反应的物质连接起来,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三、归纳总结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部分金属—盐+氢气(强调铁与酸;铁与金属盐溶液反应都显示正二

价颜色浅绿色)

(2)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除铁锈且铁显示正三价颜色浅黄色) (3)酸+碱—盐+水

(4)酸+盐—新酸+新盐

(5)酸+指示剂(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2)碱+酸—盐+水 (3)碱+盐—新+碱新盐

(4)碱+指示剂(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部分金属—新盐+新金属(强调金属活动性强弱) (2)盐+酸—新盐+新酸 (3)盐+碱—新盐+新碱 (4)盐+盐—两种新盐 4、复分解反应的复习 (1)、概念

(2)、表达式: AB+CD=AD+CB (3)、反应的条件

①、反应物要溶于水或能互溶 ②、生成物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 四、知识抢答(课件出示) 五、中考链接

1、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透明的液体, 分别是HCl 、NaCl 、NaOH 、Na 2CO 3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把他们区分开来。

2、有一包固体粉末, 可能有CaCO 3、Na 2SO 4、CuSO 4、BaCl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做实验得到以下结果:

①将这些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②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从实验可以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

六、知识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七、课后作业 (学案) 八、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酸碱盐化学性质专题复习

一、酸的化学性质

(1)酸+金属—盐+氢气 (2)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3)酸+碱—盐+水 (4)酸+盐—新盐+新酸

(5)酸+指示剂(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溶

液变色)

二、碱的化学性质

(1)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2)碱+酸—盐+水 (3)碱+盐—新盐+新碱

(4)碱+指示剂(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

红)

三、盐的化学性质

(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2)盐+酸—新盐+新酸 (3)盐+碱—新盐+新碱 (4)盐+盐—两种新盐

四、复分解反应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复习

教 案

石阡县汤山中学:陈良宇

一、教材分析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在综合复习中一直是初中化学复习的难点,这一节在教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且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应用广泛,在中考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是中考探究与实验题型的知识区域。其中也有不少题型是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结合酸碱盐中的特殊沉淀来解题的,但规律多、知识点琐碎,如果复习时面面俱到,那将是知识点的罗列与重复,既不能突出重点,又没有挑战性,起不到巩固基础、发展学生思维与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为中心展开复习,主要对酸碱盐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重点复习突破。 二、学情分析

酸碱盐部分的知识因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酸碱盐化学性质有关的考题又在中考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学生在做题目时,不懂得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规律分析题目,同时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是一个难点。因此要充分给学生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充分表达出来,无论对错,都能给予合理的评价。这样不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精神,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学习方法和总结知识系统性、条理性等方面构建一个共同的平台,让学生能从各自的原有水平出发,对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补充或整理并用于实际情景之中。 三、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中,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为中心展开复习,主要对酸碱盐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重点复习突破。所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复习时首先让学生将常见的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出来,学生通过讨论,教师并没有过多的讲解,学生自己就把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总结很完整。这样就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自我展示、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之,尽一切可能保证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的连贯性、自主性、充分性。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然后通过练习几种中考题常见题型的例题分析,引导学生在解题时能从物质的类别角度考虑,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应用在解题中,让学生学会将知识点和具体题目结合在一起,在解题时有一个较

为清晰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归纳总结酸碱盐的化学式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比较归纳,构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掌握规律,形成知识体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

2、通过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归纳培养学生的求同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学会根据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向一张白纸上喷洒两种无色溶液,纸上会出现你意想不到的神奇现象。(学生解释)

二、合作探究

1、实验室有如下药品在实验后没来得及整理想请同学们帮忙整理一下:HNO 3 、AgCl 、Mg (OH )2 、 CaCO3 、BaSO 4、Ca (OH )2 、Cu (OH )2 、HCl 、 NH 4Cl 、 KOH、 K2SO 4 、H 2SO 4

酸 碱

2、 现有下列七种物质:H 2SO 4、Ca (OH )2、CuSO 4、BaCl 2、Fe 、Fe 2O 3、CO 2、

先用线将两两能发生反应的物质连接起来,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三、归纳总结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部分金属—盐+氢气(强调铁与酸;铁与金属盐溶液反应都显示正二

价颜色浅绿色)

(2)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除铁锈且铁显示正三价颜色浅黄色) (3)酸+碱—盐+水

(4)酸+盐—新酸+新盐

(5)酸+指示剂(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2)碱+酸—盐+水 (3)碱+盐—新+碱新盐

(4)碱+指示剂(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部分金属—新盐+新金属(强调金属活动性强弱) (2)盐+酸—新盐+新酸 (3)盐+碱—新盐+新碱 (4)盐+盐—两种新盐 4、复分解反应的复习 (1)、概念

(2)、表达式: AB+CD=AD+CB (3)、反应的条件

①、反应物要溶于水或能互溶 ②、生成物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 四、知识抢答(课件出示) 五、中考链接

1、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透明的液体, 分别是HCl 、NaCl 、NaOH 、Na 2CO 3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把他们区分开来。

2、有一包固体粉末, 可能有CaCO 3、Na 2SO 4、CuSO 4、BaCl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做实验得到以下结果:

①将这些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②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从实验可以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

六、知识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七、课后作业 (学案) 八、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酸碱盐化学性质专题复习

一、酸的化学性质

(1)酸+金属—盐+氢气 (2)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3)酸+碱—盐+水 (4)酸+盐—新盐+新酸

(5)酸+指示剂(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溶

液变色)

二、碱的化学性质

(1)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2)碱+酸—盐+水 (3)碱+盐—新盐+新碱

(4)碱+指示剂(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

红)

三、盐的化学性质

(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2)盐+酸—新盐+新酸 (3)盐+碱—新盐+新碱 (4)盐+盐—两种新盐

四、复分解反应


相关内容

  • 苏教版初高中中学化学目录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新教材教师培训材料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单元综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单元综合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 ...

  • 电离平衡教案
  • 第三章 电离平衡 第一节 电离平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共分三方面内容:强弱电解质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电离平衡常数. 教材是在三方面内容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初中化学中的溶液导电实验.高一教材中的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电离和上一章所学的化学平衡的建立及移动的有关知识.因此,本节内容虽 ...

  • 精品教案初中化学二轮复习酸碱盐
  • 精品教案中考二轮复习--酸碱盐 知识回顾: 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酸碱指示剂 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2.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溶液酸碱度是指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常用酸 ...

  • 高一化学--酸碱盐专题复习资料
  • 酸碱盐专题 一.几种常见的酸 1.盐酸是HCl 的水溶液.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在空气里会形成白雾. 2.浓硫酸:无色液体.无味: (1)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 ...

  • 6月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  本期以来,教者继续担任九年级一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另任一个班七年级数学教学任务)。经过一学期紧张、有序的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注重夯实学生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到期末已经完成本期的教学任务,现就本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本期开展的主要 ...

  •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五 常见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五 常见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班级: 姓名: 二.盐的化学性质 1. 盐(可溶)+ 金属1 → 金属2 +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金属不是钾.钙.钠) 化学方程式举例: 2. 盐 + 酸 → 新盐 + 新酸 化学方程式举例: 3. 盐 + 碱 → 新盐 +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 ...

  •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  本期以来,教者继续担任九年级一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另任一个班七年级数学教学任务)。经过一学期紧张、有序的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注重夯实学生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到期末已经完成本期的教学任务,现就本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本期开展的主要 ...

  • 盐类水解教案(定稿)
  •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 高中部 马吉祥 一.教学设计思路(说课)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人教版)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 本单元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它们分别是第一部分: ...

  •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教案06
  •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二课时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涵义,了解pH 的变化与酸碱度的关系. (2)初步形成测定溶液pH 的实验技能. (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溶液酸碱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