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欧拉贝尔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初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枯草杆菌使梨和香蕉腐烂。 2、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分解者的作用,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 水和无机盐,这些无机物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可见细 菌和真菌对于二氧化碳等物质(即绝大部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3、有些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是利用死的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中 的腐生。 4、有些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中的寄生,利用活的动植物和人体中的有机物生活, 导致动植物和人体患不同的疾病。 5、链球菌可以使人体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疾病。 6、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7、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 种现象叫做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9、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藻类提供有机物,真菌提供水和无机盐。 10、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有根瘤,根瘤是根瘤菌与植物的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转 化为含氮的无机盐(植物所需) ,植物则提供有机物。 11、细菌也可以与动物共生,如牛、羊等食草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细菌可以分解草料中的纤 维素,动物则提供细菌生存的场所和食物。 12、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1 ○2 ○3 与动植物共生。 13、小部分细菌和真菌对人体有害,但大部分对人体有益。 14、发酵的演示实验中,冒出的气泡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15、酵母菌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少量能量,其反应式为(如右) 。 16、 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 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而面团 中的酒精则在蒸烤中挥发了。 17、乳酸菌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有酸味) ,从而使牛奶变成酸奶、蔬菜 变成泡菜。 18、制醋要用醋酸菌,制酱要用霉菌。 19、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 食品中生长与繁殖,导致食品腐败,食品保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防腐。 20、保存食品的方法:蘑菇→脱水法;腊肉→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咸鱼→腌 制法;以上方法依据去水抑菌的原理。 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冷藏法;冷冻法;以上 方法依据抑菌的原理。 牛奶→巴氏消毒法;肉类罐头→罐藏法;以上方法依据高温灭菌 的原理。 防腐剂;射线法;依据灭菌的原理。 21、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是抑菌和灭菌。 22、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如:青霉能产生青 霉素,可治疗细菌性疾病,如肺炎、脑膜炎、淋病。 23、科学家把合成胰岛索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使之产生胰岛索(这里的转基因的大肠杆菌 为生物反应器) 。 24、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许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 一些杆菌和甲烷菌通过发酵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照明、取暖或发电, 同时废水得到净化。还有一些细菌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到净化。利用细菌可以净化污水。 25、1928 年,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可灭菌和抑菌,因此获得若贝尔医学或 生理学奖。 26、用现代科技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1、生物分类主要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属、科、目、纲、门、界七个不同 的等级(按从小到大的顺序) ,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 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分 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2、植物的分类(见下图)(注意: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分类等级要低于裸子植物、 。 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 物是同一分类等级。 按进化的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排列:藻类植物→ )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动物的分类(见下图) :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排列: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 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4、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5、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从大的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 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是最多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6、种内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界内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 7、分类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等级越小,生物之间的 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种这个等级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界这个等级生物的共 同特征最少。 8、分类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分类等级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9、马的分类(从小到大) :马种、马属、马科、奇蹄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 门、动物界。 10、桃的分类(从小到大) :桃种、梅属、蔷薇科、蔷薇目、双子叶植物纲、种子植物门的 被子植物亚门、植物界。 11、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提出了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每个物 种的科学名称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属名, 第二部分是种加词, 为拉丁文, 斜体字。 12、 《自然系统》是植物史上划时代的著作,对生物进行了分类,揭示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 系,对研究生物的进化有很大的帮助。 1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4、我国的裸子植物占世界的百分比最多,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 故乡“。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动物中的鱼 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种数位于世界前列。 15、我国的爬行类占世界的百分比最少。 16、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每种生物所有个体的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 17、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8、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1
本文由欧拉贝尔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初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枯草杆菌使梨和香蕉腐烂。 2、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分解者的作用,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 水和无机盐,这些无机物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可见细 菌和真菌对于二氧化碳等物质(即绝大部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3、有些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是利用死的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中 的腐生。 4、有些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中的寄生,利用活的动植物和人体中的有机物生活, 导致动植物和人体患不同的疾病。 5、链球菌可以使人体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疾病。 6、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7、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 种现象叫做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9、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藻类提供有机物,真菌提供水和无机盐。 10、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有根瘤,根瘤是根瘤菌与植物的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转 化为含氮的无机盐(植物所需) ,植物则提供有机物。 11、细菌也可以与动物共生,如牛、羊等食草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细菌可以分解草料中的纤 维素,动物则提供细菌生存的场所和食物。 12、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1 ○2 ○3 与动植物共生。 13、小部分细菌和真菌对人体有害,但大部分对人体有益。 14、发酵的演示实验中,冒出的气泡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15、酵母菌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少量能量,其反应式为(如右) 。 16、 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 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而面团 中的酒精则在蒸烤中挥发了。 17、乳酸菌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有酸味) ,从而使牛奶变成酸奶、蔬菜 变成泡菜。 18、制醋要用醋酸菌,制酱要用霉菌。 19、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 食品中生长与繁殖,导致食品腐败,食品保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防腐。 20、保存食品的方法:蘑菇→脱水法;腊肉→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咸鱼→腌 制法;以上方法依据去水抑菌的原理。 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冷藏法;冷冻法;以上 方法依据抑菌的原理。 牛奶→巴氏消毒法;肉类罐头→罐藏法;以上方法依据高温灭菌 的原理。 防腐剂;射线法;依据灭菌的原理。 21、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是抑菌和灭菌。 22、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如:青霉能产生青 霉素,可治疗细菌性疾病,如肺炎、脑膜炎、淋病。 23、科学家把合成胰岛索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使之产生胰岛索(这里的转基因的大肠杆菌 为生物反应器) 。 24、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许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 一些杆菌和甲烷菌通过发酵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照明、取暖或发电, 同时废水得到净化。还有一些细菌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到净化。利用细菌可以净化污水。 25、1928 年,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可灭菌和抑菌,因此获得若贝尔医学或 生理学奖。 26、用现代科技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1、生物分类主要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属、科、目、纲、门、界七个不同 的等级(按从小到大的顺序) ,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 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分 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2、植物的分类(见下图)(注意: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分类等级要低于裸子植物、 。 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 物是同一分类等级。 按进化的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排列:藻类植物→ )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动物的分类(见下图) :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排列: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 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4、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5、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从大的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 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是最多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6、种内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界内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 7、分类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等级越小,生物之间的 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种这个等级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界这个等级生物的共 同特征最少。 8、分类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分类等级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9、马的分类(从小到大) :马种、马属、马科、奇蹄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 门、动物界。 10、桃的分类(从小到大) :桃种、梅属、蔷薇科、蔷薇目、双子叶植物纲、种子植物门的 被子植物亚门、植物界。 11、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提出了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每个物 种的科学名称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属名, 第二部分是种加词, 为拉丁文, 斜体字。 12、 《自然系统》是植物史上划时代的著作,对生物进行了分类,揭示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 系,对研究生物的进化有很大的帮助。 1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4、我国的裸子植物占世界的百分比最多,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 故乡“。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动物中的鱼 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种数位于世界前列。 15、我国的爬行类占世界的百分比最少。 16、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每种生物所有个体的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 17、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8、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