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明清时期大同资料的分类整理

论文所查资料整理:

一、古籍

1(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卷八十一 志第五十七 “大同马市始正统三年,巡抚户睿请令军民平价市驼马,达官李原等通译语,禁市兵器、铜铁”。“嘉靖三十年,以总兵仇鸾言,诏于宣府、大同开马市。”

卷八十 志第五十六 “宣、大重镇,不宜令奸商自择便利,但中宣府。”帝可之。已而俊等请以十六人中宣府,十一人中大同,竟从其请。 卷八十一 五十七 永乐初,西洋剌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民互市。有司请征其税。

卷八十二 志八十五 诸边及近京镇兵饷 宣府:主兵、客兵 大同: 2(明)廖希颜,《三关志》十卷,嘉靖24年(1546年)发行本,微缩胶片。

3(明)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 三卷,万历二十九年(1601)影印本,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6年。

4(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中国文献珍本丛书影印明万历四年刻本,北京出版社,2000年。

二、地方史志

1(正德)《大同府志》,(明)张钦纂修,明正德十年(乙亥1515)刻嘉靖增修本,Z121.5,K290.48,中文开架阅览,GE2008\Z121.5\skq,北区中文图书区,工具书区,-1层工具书南区8架6层。古籍馆清史文献中心,中文开架阅览,2003\Z121.5\skq。

2(順治)《雲中郡志》十四卷,(清)胡文燁纂修,清順治9年(1652)刻本。8冊:圖. (綫裝) 馆藏 \地160.73\131\pgl\古籍馆地方志家谱阅览。

3(乾隆)《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一年修,四十七年重校刻本,(清)吴辅宏修;(清)王飞藻,(清)文光校订。

4(道光)《大同县志》,据清道光十年刻本影印,(清)黎中辅纂修。 5《大同市志》,要子瑾,姚斌主编,大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中华书局,2000. \DJ\K292.53\12\方志馆地方文献第一阅(明) 6《大同县志》,吉广仁,刘春主编,大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5。2006\K292.5\jgr\方志馆地方文献第二阅

7《山西通志》23卷,(明)李维祯修,成化10年(1474年)始纂,万历间修,崇祯2年(1629年)刻本影印,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2年。

8 《中国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影印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9《云中郡志》十四卷,(清)胡文烨撰,许殿玺,马文忠点校注释,大同: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1988,6。DJ\K292.52\7\方志馆地方文献第一阅

10(明)李侃修,胡谧纂:《山西通志》(成化十一年刊本)

11(清)觉罗石麟修,储大文纂:《山西通志》(雍正十二年刊本) 12(清)曾国荃等修,王轩等纂:《山西通志》(光绪十八年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

13(清)雅德修,汪本直纂:《山西志辑要》(乾隆四十五年刊本)

14 乔志强,《山西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4月。

三、专著

1吕兵、葛眼飘,《万里长城拱卫的社会——明》,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通俗读物)K248.09北区中文图书区1层北区107架1层

2孙辅智主编,《古都大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K922.53书刊保存本库13层(本书将古都大同的自然、历史、地理、人文景观和珍奇异宝精心盘点,整理出来,用图文的形式展现给读者) 3候长发,《大同的民族与宗教》,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K280.253北区中文图书区,1层北区88架2层

4赵佃玺,《大同市城区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DJ\K292.545\23方志馆地方文献第二阅览室

5高平,《明代大同镇》,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北区中文图书区,1层北区82架5层

6校图书馆十三层工具书阅览室《中国民族史人物辞典》 高文德主编,P29马文升(1426——1510)明朝大臣,字负图,号三峰居士。回族,河南钧州(今禹县)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授御史。历任山西、湖广。成化时,擢南京大理卿。晋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镇压满四起义,进左副都御史,成化十一年(1475),总制度三边军务,入为兵部右侍郎,奉命整饬辽东军务,建言边计十五事及“御戎三策”。孝宗即位,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达十余年,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其决策。弘治十四年(1501),任吏部

尚书。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等多有建策。武宗即位,致仕。卒,追赠太傅,谥端肃。嘉靖初,加赠左柱国、太师。著有《西征石头城》一卷,《光复哈密记》一卷,《马端肃文奏议》十六卷,《马端肃公文集》一卷。

7谢西川,《话说大同》,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7。

(本书融大同市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历史、地理、人文于一体,全面反映了大同的历史和当前大同改革发展的情况。)2008\K922.5\xxc 北区中文图书区 中文社科类图书 1层北区书墙39架2层

8力高才,《大同历史地名录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2005\K928\lgc\北区中文图书区 1层北区书墙33架2层

9周燮藩,沙秋真主编,《清真大典》,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编纂委员会编纂,合肥:黄山书社, 2005。GE2008\B96\zfp\北区中文图书区 1层工具书南区10架5层

10姚斌,《大同长城史话》,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2005\K928.7\yb\北区中文图书区 1层北区书墙31架6层

11董瑞山,古鸿飞,高平编著,《三晋石刻总目, 大同市卷》,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5。(本卷是一部大同地区存佚兼备的石刻条目总汇,收录境内存碑与佚碑等石刻1276条,收录范围包括文字碑、图画碑、布施碑、纪念碑、画像碑、指示碑、标志碑、摩崖石刻等。)GE2008\K877\drs\北区中文图书区 2层工具书西区11架1层 12赵亚春,《大同文物考古》,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

2005\K872.25\zyc\北区中文图书区 1层北区书墙58架2层

13吕秀琴,《大同历代战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4。 2004\E291\lxq\北区中文图书区 1层南区121架2层

14力高才,《明代大同军旅文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3。 (本书就大同军旅文化的几个重要侧面进行剖析和描述,全书编为:九边之首、军事斗争、城市防御、培育晋商、军旅诗文等章节。) E289.253 2004\E289.25\lgc 在架 北区中文图书区 中文社科类图书 1层南区121架1层

15姚斌,《大同历史建置沿革》,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3。 (本书编为:石器时代、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晋、北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辽、宋、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章节。附:大同历代名称表。)2004\K928\yb 北区中文图书区 中文社科类图书 1层北区书墙34架6层

16姚斌,《大同民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3。

(本书编为:岁时节日、生辰寿诞、婚嫁丧葬、饮食服饰、居室陈设、郊游庙会、信仰禁忌、小戏社火、游艺竞技、边塞风情等章节。)2004\K892.4\yb 北区中文图书区 中文社科类图书 1层北区书墙44架2层

17赵一德,《漫话大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2004\K292.5\zyd\北区中文图书区 1层北区82架5层

18余振贵,雷晓静主编,《中国回族金石录》,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1。(本书选编了圣旨敕谕碑记、捐资助学碑记、功德纪念碑

记、人物碑记、回民墓地碑记等十类,共440篇回族碑记,反映了回族的发展演变和主要特点。) GE2008\K877.24\yzg 北区中文图书区 工具书区 2层工具书西区11架2层 中有:

P31山西大同清真寺“重修礼拜寺碑记有铭”明天启二年(1622年) P34山西大同“清真寺重修碑记”清乾隆七年(1742年)

P33山西大同清真寺“敕建清真寺碑记”清乾隆七年(1742年) 19李峰,张焯主编,《明实录大同史料汇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8。本书是明代官修的一部编年史料长篇,大同在明代为“九边重镇”之首,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故有关之政治,经济,军事,措施及代藩婚丧生嫁等多所记载,资料非常丰富。 K292.53 馆藏 中文图书基藏库 2009\K292.5\16 在架17层南 馆藏 书刊保存本库 2009\K292.5\31 13层

20曹昌智,《大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2008\TU984\ccz 北区中文图书区 中文科技类图书 2层北区58架3层

21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学校图书馆七层K877.4/1/:3历史系分馆K877.4/2/:3

22《美国家谱学会中国族谱目录》[海外中文图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X2009\K820.9\4台港澳文献阅览室台港图书东406

23华夏子,《明长城考实》,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

24马小林,张敬民,《西口大逃荒》,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0。

25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北京:中华书局,1979。 26罗哲文,《长城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63。

27王毓铨,《明代的军屯》,北京:中华书局,1965。

28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海:中华地图学社,1975。

29马大正主编,《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0王国良,《中国长城沿革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31赵云田,《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2白寿彝,《中国回回民族史》,中华书局。中有:

P909六、麻贵,山西大同人,历任都指挥佥事,游击将军,大同镇副总兵,宁夏总兵官,备倭总兵官。

33李光华、冯金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

34瞿大风,《元朝时期的山西地区——文化、教育、宗教篇》,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35《石刻史料新编》(地方类/山西省),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 36《山西历史地名录》,太原:山西省图书馆编印,1977年。

37侯伍杰主编,《山西历代纪事本末》,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该书从578页开始叙述明朝山西大事,至645页明朝时段结束,646至666页清前期完。667页起叙述“山西近代概况”。可以一读,注

意其参考文献及大同部分。

38毛佩琦,《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39岩崎继生,《大同风土记》,《山西历史辑览》,侯振彤译编,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4月。

40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

41渠绍淼,庞义才,《山西外贸志》,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4年。

42山西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山西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年9月。

43 任根珠,《清实录山西资料汇编》,山西省史志研究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

44谢国桢,《明代经济史资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

四、期刊论文

1《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四),编者: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9 月。2 层北区89架4层 中有文章:P164郭银堂、李培林、王继平、李刚,《山西北部古长城调查新收获》;P297辛德勇,《述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中国史研究》,2004(4)。

2李建丽,《河北明长城军事管理体制及兵力配置》,《文物春秋》,2008年第6期

3高春平,《论大同在明代北部边防中的地位》,《大同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1期

4陈喜波、颜廷真、韩光辉,《论清代长城沿线外侧城镇的兴起》,《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

5韩光辉、李新峰,《明长城东段沿线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6李严、张玉坤,《明长城军堡与明、清村堡的比较研究》,《新建筑》,2006年第1期

7张学亮,《明代茶马贸易与边政探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8杜春梅、王杰瑜,《明代大同镇城堡考》,《文物世界》,2007年第4期

9张国勇,《明代大同镇述略》,《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

10许立坤,《明代的贡赏与互市——明王朝民族政策研究之三》,《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10卷第1期,1999年2月

11郭红、于翠艳,《明代都司卫所制度与军管型政区》,《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12王杰瑜,《明代山西北部聚落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1卷第1辑,2006年1月

13杜春梅,《明代山西镇边的城堡》,《文物世界》,2004年第6期 14余同元,《明后期长城沿线的民族贸易市场》,《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15祁美琴、李立璞,《明后期清前期长城沿线民族贸易市场的生长及

其变化》,《西域研究》,2008年第3期

16王绚、黄为隽、侯鑫,《山西传统堡寨聚落研究》,《建筑学报》,2003年第8期

17张玉坤、宋昆,《山西平遥的“堡”与里坊制度的探析》,《建筑学报》,1996年第4期

18曹永年,《“明后期长城沿线的民族贸易市场”考误》,《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19师悦菊,《明代大同镇长城的马市遗迹》,《文物世界》,2003年第1期

20魏保信,《明代长城考略》,《文物春秋》,1997年第2期

21许成,《明长城建筑结构与沿线设施》,《宁夏考古史地研究论集》。 22杨晓国,《山西万里长城及其关隘》,《遗产生态的魅力》,1997。23雨田,《朔县明万历三年长城‘碑记’考》,《朔州市朔城区文史资料》第四辑。

24于福顺,《明代长城修筑经过》,历史教学,1984年第11期

25郭红,《明代卫所移民与地域文化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2期

26郭红,《明代山西行都司移民》,《军事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27张志忠,《大同古城的历史变迁》,《晋阳学刊》,2008年第2期 28丰驰,《大同历史环境考略》,《文物世界》,2008年第2期

五、学位论文

1杨国华,《明代大同镇防备研究——以败虎堡为例》,薄音湖指导,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南区学位论文阅览室

2苗苗,《明蓟镇长城沿线关城聚落研究》,导师刘云月,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关键词:关、关城、防御性、生态、长城 3李贞娥,《长城山西镇段沿线明代城堡建筑研究》,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

4孙建军,《明代中期宣大地区军事防务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5崔隆,《杨时宁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6于默颖,《明蒙关系研究—以明蒙双边政策及明朝对蒙古的防御为中心》,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7赵现海,《明代九边军镇体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8姑茹玛,《明蒙通史探析一从洪武到隆庆》,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9李严,《榆林地区明长城军事堡寨聚落研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0苗苗,《明蓟镇长城沿线关城聚落研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1李贞娥,《长城山西镇段沿线明代城堡建筑研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2倪晶,《明宣府镇长城军事堡寨聚研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

学位论文,2005年

13李哲,《山西省雁北地区明代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4毛雨辰,《明代西北边镇边备及其得失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5马维强,《明清时期大同人口与环境问题初探》,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论文所查资料整理:

一、古籍

1(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卷八十一 志第五十七 “大同马市始正统三年,巡抚户睿请令军民平价市驼马,达官李原等通译语,禁市兵器、铜铁”。“嘉靖三十年,以总兵仇鸾言,诏于宣府、大同开马市。”

卷八十 志第五十六 “宣、大重镇,不宜令奸商自择便利,但中宣府。”帝可之。已而俊等请以十六人中宣府,十一人中大同,竟从其请。 卷八十一 五十七 永乐初,西洋剌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民互市。有司请征其税。

卷八十二 志八十五 诸边及近京镇兵饷 宣府:主兵、客兵 大同: 2(明)廖希颜,《三关志》十卷,嘉靖24年(1546年)发行本,微缩胶片。

3(明)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 三卷,万历二十九年(1601)影印本,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6年。

4(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中国文献珍本丛书影印明万历四年刻本,北京出版社,2000年。

二、地方史志

1(正德)《大同府志》,(明)张钦纂修,明正德十年(乙亥1515)刻嘉靖增修本,Z121.5,K290.48,中文开架阅览,GE2008\Z121.5\skq,北区中文图书区,工具书区,-1层工具书南区8架6层。古籍馆清史文献中心,中文开架阅览,2003\Z121.5\skq。

2(順治)《雲中郡志》十四卷,(清)胡文燁纂修,清順治9年(1652)刻本。8冊:圖. (綫裝) 馆藏 \地160.73\131\pgl\古籍馆地方志家谱阅览。

3(乾隆)《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一年修,四十七年重校刻本,(清)吴辅宏修;(清)王飞藻,(清)文光校订。

4(道光)《大同县志》,据清道光十年刻本影印,(清)黎中辅纂修。 5《大同市志》,要子瑾,姚斌主编,大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中华书局,2000. \DJ\K292.53\12\方志馆地方文献第一阅(明) 6《大同县志》,吉广仁,刘春主编,大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5。2006\K292.5\jgr\方志馆地方文献第二阅

7《山西通志》23卷,(明)李维祯修,成化10年(1474年)始纂,万历间修,崇祯2年(1629年)刻本影印,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2年。

8 《中国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影印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9《云中郡志》十四卷,(清)胡文烨撰,许殿玺,马文忠点校注释,大同: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1988,6。DJ\K292.52\7\方志馆地方文献第一阅

10(明)李侃修,胡谧纂:《山西通志》(成化十一年刊本)

11(清)觉罗石麟修,储大文纂:《山西通志》(雍正十二年刊本) 12(清)曾国荃等修,王轩等纂:《山西通志》(光绪十八年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

13(清)雅德修,汪本直纂:《山西志辑要》(乾隆四十五年刊本)

14 乔志强,《山西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4月。

三、专著

1吕兵、葛眼飘,《万里长城拱卫的社会——明》,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通俗读物)K248.09北区中文图书区1层北区107架1层

2孙辅智主编,《古都大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K922.53书刊保存本库13层(本书将古都大同的自然、历史、地理、人文景观和珍奇异宝精心盘点,整理出来,用图文的形式展现给读者) 3候长发,《大同的民族与宗教》,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K280.253北区中文图书区,1层北区88架2层

4赵佃玺,《大同市城区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DJ\K292.545\23方志馆地方文献第二阅览室

5高平,《明代大同镇》,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北区中文图书区,1层北区82架5层

6校图书馆十三层工具书阅览室《中国民族史人物辞典》 高文德主编,P29马文升(1426——1510)明朝大臣,字负图,号三峰居士。回族,河南钧州(今禹县)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授御史。历任山西、湖广。成化时,擢南京大理卿。晋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镇压满四起义,进左副都御史,成化十一年(1475),总制度三边军务,入为兵部右侍郎,奉命整饬辽东军务,建言边计十五事及“御戎三策”。孝宗即位,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达十余年,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其决策。弘治十四年(1501),任吏部

尚书。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等多有建策。武宗即位,致仕。卒,追赠太傅,谥端肃。嘉靖初,加赠左柱国、太师。著有《西征石头城》一卷,《光复哈密记》一卷,《马端肃文奏议》十六卷,《马端肃公文集》一卷。

7谢西川,《话说大同》,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7。

(本书融大同市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历史、地理、人文于一体,全面反映了大同的历史和当前大同改革发展的情况。)2008\K922.5\xxc 北区中文图书区 中文社科类图书 1层北区书墙39架2层

8力高才,《大同历史地名录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2005\K928\lgc\北区中文图书区 1层北区书墙33架2层

9周燮藩,沙秋真主编,《清真大典》,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编纂委员会编纂,合肥:黄山书社, 2005。GE2008\B96\zfp\北区中文图书区 1层工具书南区10架5层

10姚斌,《大同长城史话》,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2005\K928.7\yb\北区中文图书区 1层北区书墙31架6层

11董瑞山,古鸿飞,高平编著,《三晋石刻总目, 大同市卷》,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5。(本卷是一部大同地区存佚兼备的石刻条目总汇,收录境内存碑与佚碑等石刻1276条,收录范围包括文字碑、图画碑、布施碑、纪念碑、画像碑、指示碑、标志碑、摩崖石刻等。)GE2008\K877\drs\北区中文图书区 2层工具书西区11架1层 12赵亚春,《大同文物考古》,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

2005\K872.25\zyc\北区中文图书区 1层北区书墙58架2层

13吕秀琴,《大同历代战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4。 2004\E291\lxq\北区中文图书区 1层南区121架2层

14力高才,《明代大同军旅文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3。 (本书就大同军旅文化的几个重要侧面进行剖析和描述,全书编为:九边之首、军事斗争、城市防御、培育晋商、军旅诗文等章节。) E289.253 2004\E289.25\lgc 在架 北区中文图书区 中文社科类图书 1层南区121架1层

15姚斌,《大同历史建置沿革》,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3。 (本书编为:石器时代、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晋、北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辽、宋、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章节。附:大同历代名称表。)2004\K928\yb 北区中文图书区 中文社科类图书 1层北区书墙34架6层

16姚斌,《大同民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3。

(本书编为:岁时节日、生辰寿诞、婚嫁丧葬、饮食服饰、居室陈设、郊游庙会、信仰禁忌、小戏社火、游艺竞技、边塞风情等章节。)2004\K892.4\yb 北区中文图书区 中文社科类图书 1层北区书墙44架2层

17赵一德,《漫话大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2004\K292.5\zyd\北区中文图书区 1层北区82架5层

18余振贵,雷晓静主编,《中国回族金石录》,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1。(本书选编了圣旨敕谕碑记、捐资助学碑记、功德纪念碑

记、人物碑记、回民墓地碑记等十类,共440篇回族碑记,反映了回族的发展演变和主要特点。) GE2008\K877.24\yzg 北区中文图书区 工具书区 2层工具书西区11架2层 中有:

P31山西大同清真寺“重修礼拜寺碑记有铭”明天启二年(1622年) P34山西大同“清真寺重修碑记”清乾隆七年(1742年)

P33山西大同清真寺“敕建清真寺碑记”清乾隆七年(1742年) 19李峰,张焯主编,《明实录大同史料汇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8。本书是明代官修的一部编年史料长篇,大同在明代为“九边重镇”之首,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故有关之政治,经济,军事,措施及代藩婚丧生嫁等多所记载,资料非常丰富。 K292.53 馆藏 中文图书基藏库 2009\K292.5\16 在架17层南 馆藏 书刊保存本库 2009\K292.5\31 13层

20曹昌智,《大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2008\TU984\ccz 北区中文图书区 中文科技类图书 2层北区58架3层

21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学校图书馆七层K877.4/1/:3历史系分馆K877.4/2/:3

22《美国家谱学会中国族谱目录》[海外中文图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X2009\K820.9\4台港澳文献阅览室台港图书东406

23华夏子,《明长城考实》,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

24马小林,张敬民,《西口大逃荒》,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0。

25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北京:中华书局,1979。 26罗哲文,《长城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63。

27王毓铨,《明代的军屯》,北京:中华书局,1965。

28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海:中华地图学社,1975。

29马大正主编,《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0王国良,《中国长城沿革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31赵云田,《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2白寿彝,《中国回回民族史》,中华书局。中有:

P909六、麻贵,山西大同人,历任都指挥佥事,游击将军,大同镇副总兵,宁夏总兵官,备倭总兵官。

33李光华、冯金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

34瞿大风,《元朝时期的山西地区——文化、教育、宗教篇》,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35《石刻史料新编》(地方类/山西省),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 36《山西历史地名录》,太原:山西省图书馆编印,1977年。

37侯伍杰主编,《山西历代纪事本末》,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该书从578页开始叙述明朝山西大事,至645页明朝时段结束,646至666页清前期完。667页起叙述“山西近代概况”。可以一读,注

意其参考文献及大同部分。

38毛佩琦,《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39岩崎继生,《大同风土记》,《山西历史辑览》,侯振彤译编,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4月。

40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

41渠绍淼,庞义才,《山西外贸志》,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4年。

42山西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山西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年9月。

43 任根珠,《清实录山西资料汇编》,山西省史志研究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

44谢国桢,《明代经济史资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

四、期刊论文

1《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四),编者: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9 月。2 层北区89架4层 中有文章:P164郭银堂、李培林、王继平、李刚,《山西北部古长城调查新收获》;P297辛德勇,《述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中国史研究》,2004(4)。

2李建丽,《河北明长城军事管理体制及兵力配置》,《文物春秋》,2008年第6期

3高春平,《论大同在明代北部边防中的地位》,《大同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1期

4陈喜波、颜廷真、韩光辉,《论清代长城沿线外侧城镇的兴起》,《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

5韩光辉、李新峰,《明长城东段沿线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6李严、张玉坤,《明长城军堡与明、清村堡的比较研究》,《新建筑》,2006年第1期

7张学亮,《明代茶马贸易与边政探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8杜春梅、王杰瑜,《明代大同镇城堡考》,《文物世界》,2007年第4期

9张国勇,《明代大同镇述略》,《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

10许立坤,《明代的贡赏与互市——明王朝民族政策研究之三》,《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10卷第1期,1999年2月

11郭红、于翠艳,《明代都司卫所制度与军管型政区》,《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12王杰瑜,《明代山西北部聚落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1卷第1辑,2006年1月

13杜春梅,《明代山西镇边的城堡》,《文物世界》,2004年第6期 14余同元,《明后期长城沿线的民族贸易市场》,《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15祁美琴、李立璞,《明后期清前期长城沿线民族贸易市场的生长及

其变化》,《西域研究》,2008年第3期

16王绚、黄为隽、侯鑫,《山西传统堡寨聚落研究》,《建筑学报》,2003年第8期

17张玉坤、宋昆,《山西平遥的“堡”与里坊制度的探析》,《建筑学报》,1996年第4期

18曹永年,《“明后期长城沿线的民族贸易市场”考误》,《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19师悦菊,《明代大同镇长城的马市遗迹》,《文物世界》,2003年第1期

20魏保信,《明代长城考略》,《文物春秋》,1997年第2期

21许成,《明长城建筑结构与沿线设施》,《宁夏考古史地研究论集》。 22杨晓国,《山西万里长城及其关隘》,《遗产生态的魅力》,1997。23雨田,《朔县明万历三年长城‘碑记’考》,《朔州市朔城区文史资料》第四辑。

24于福顺,《明代长城修筑经过》,历史教学,1984年第11期

25郭红,《明代卫所移民与地域文化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2期

26郭红,《明代山西行都司移民》,《军事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27张志忠,《大同古城的历史变迁》,《晋阳学刊》,2008年第2期 28丰驰,《大同历史环境考略》,《文物世界》,2008年第2期

五、学位论文

1杨国华,《明代大同镇防备研究——以败虎堡为例》,薄音湖指导,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南区学位论文阅览室

2苗苗,《明蓟镇长城沿线关城聚落研究》,导师刘云月,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关键词:关、关城、防御性、生态、长城 3李贞娥,《长城山西镇段沿线明代城堡建筑研究》,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

4孙建军,《明代中期宣大地区军事防务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5崔隆,《杨时宁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6于默颖,《明蒙关系研究—以明蒙双边政策及明朝对蒙古的防御为中心》,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7赵现海,《明代九边军镇体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8姑茹玛,《明蒙通史探析一从洪武到隆庆》,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9李严,《榆林地区明长城军事堡寨聚落研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0苗苗,《明蓟镇长城沿线关城聚落研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1李贞娥,《长城山西镇段沿线明代城堡建筑研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2倪晶,《明宣府镇长城军事堡寨聚研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

学位论文,2005年

13李哲,《山西省雁北地区明代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4毛雨辰,《明代西北边镇边备及其得失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5马维强,《明清时期大同人口与环境问题初探》,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相关内容

  • 大同古城的历史变迁
  • 大同古城的历史变迁 相比于三朝古都北京,大同古城的历史变迁就要逊色不少,但对于研究古城变迁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同古称平城, 或称云州.云中, 建城历史悠久,曾为北魏京师, 辽金陪都, 明清重镇, 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古城位于大同市城区和南郊, 自秦汉建立城邑至明清以来, 城市的 ...

  • 山西古迹|晋北忻州朔州大同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古迹
  • 山西又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的美称,保留有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地面古代建筑,业界因此说,中国古迹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山西古建年代久远,保存完好的多为宗教建筑.因多有帝王推崇和百姓的虔 ...

  • 山西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1)
  • 山西历史 一.山西古代史 (一)山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1.最早在180万年以前在今天的芮县西侯渡村已有人类生息. 2.山西襄汾县丁村人是山西境内的远古人类,距今约14万年. 3.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西阴人(今山西夏县)早在6000年前已经养蚕取丝了. 4.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 ...

  • 山西文物古迹资料收集
  • 山西文物古迹大全--有怀仁鹅毛口 最大的祠堂式古园林建筑群--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千米悬瓮山麓的晋水源头,相传为纪念周成王胞弟唐叔虞而建,其子燮父,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所建唐叔虞祠,也叫晋祠.<水经注>和<魏书·地形志>已有关于晋祠的记载,可知创建于北魏之前.圣 ...

  • 第三章 中国城市发展史 明清
  • 第三章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城市 第一节 经济和城市发展背景 1.政治上加强统治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政权后,一开始就采取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在中央机构中,废去元代的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使六部直属于皇帝.在地方机构中,废去了元代的行中书省,在全 ...

  • 档案文献编纂学考点整理sl
  • 第一章 档案文献 1. 档案:①包括口述和以纸质等为载体的档案: ②具有原始性.凭证性.可靠性三个特点: ③档案一词,出现很晚,清初才有,之前叫典籍.简牍.文案等等. 2. 文献:"文"指典籍,"献"指贤人,可理解为贤者的回忆.著述. 包括有文字记载的档案和口 ...

  • 山城明清古街
  • 南靖县山城有条明清古街――庙后街.它就在山城武庙后边,因此叫庙后街.庙后街和圩尾街是山城仅存的两条明清古街.民国后,山城的古街都重新命名.如庙后街改称大同路,圩尾街改称民主西路,羊肉街和盐管街改称民主东路,橄仔街改称平等路,麦仔街改称新民路,草仔街改称民治路.山城的居民只有在写通讯地址时才用上新街名 ...

  • 清代乡里制度研究综述
  • 2004年增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api tal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 tion)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辑 史苑捃拾 清代乡里制度研究综述 申立增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系, 北京 100089) 摘 要: 清 ...

  • 唐代的翰林待诏.翰林供奉和翰林学士
  • 作者:马自力 求索 2003年01期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02)05-186-04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古代官制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由于历史悠久.名目繁杂,职官的称号在不同的朝代,甚至在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而其执掌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