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长城和运河(沪教版)

第13课 长城和运河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壮、曲、创、迹、华、飘、京、堂”8个生字,积累“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等词语,正确书写“壮、创、华、京、堂”五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诗歌的节奏。能带着自豪的情感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3、能根据提示填空。

4、了解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知道它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按诗歌的节奏,带着自豪的感情朗读诗歌。

2、了解课文内容,找出描写长城和运河特点的相关词语。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的准备: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生字卡片、长城和运河的图片、录象资料。

2、学生方面的准备:收集有关介绍我国古代发明创造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观看长城图、运河图,认识长城和运河。

(1)说出画面上所画的地方。

(2)板书:长城 运河

(3)简介长城和运河。

2、揭示课题:15长城和运河。

(二) 初步感知,读通课文。

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自学情况。

(三) 学习课文,了解内容,指导朗读。

1、读课文,说说:诗中写到的长城和运河是怎样的?并完成课文填空。

填空内容: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 。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 , 。

2、指导朗读第一节。

(1) 观看介绍长城的录像片。

(2) 听录音,展开想像,模仿读。

(3) 自由练读。

(4) 指名或分组赛读。

3、展开想像,自主学习,朗读第二节。

(四)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配乐朗读全文。

2、总结:长城和运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让我们牢牢地记住它们。

3、指导背诵。

4、拓展练习: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其他一些我们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

(五) 复习字词,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壮”。

3、自行练习,书写其他生字。

第13课 长城和运河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壮、曲、创、迹、华、飘、京、堂”8个生字,积累“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等词语,正确书写“壮、创、华、京、堂”五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诗歌的节奏。能带着自豪的情感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3、能根据提示填空。

4、了解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知道它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按诗歌的节奏,带着自豪的感情朗读诗歌。

2、了解课文内容,找出描写长城和运河特点的相关词语。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的准备: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生字卡片、长城和运河的图片、录象资料。

2、学生方面的准备:收集有关介绍我国古代发明创造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观看长城图、运河图,认识长城和运河。

(1)说出画面上所画的地方。

(2)板书:长城 运河

(3)简介长城和运河。

2、揭示课题:15长城和运河。

(二) 初步感知,读通课文。

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自学情况。

(三) 学习课文,了解内容,指导朗读。

1、读课文,说说:诗中写到的长城和运河是怎样的?并完成课文填空。

填空内容: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 。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 , 。

2、指导朗读第一节。

(1) 观看介绍长城的录像片。

(2) 听录音,展开想像,模仿读。

(3) 自由练读。

(4) 指名或分组赛读。

3、展开想像,自主学习,朗读第二节。

(四)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配乐朗读全文。

2、总结:长城和运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让我们牢牢地记住它们。

3、指导背诵。

4、拓展练习: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其他一些我们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

(五) 复习字词,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壮”。

3、自行练习,书写其他生字。


相关内容

  • 二年级上第十三课长城和运河
  • 第十三课:长城和运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提示填空. 3.了解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知道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 教学难点:知道万里长城和京 ...

  • 1.长城和运河(2--2)doc
  •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字词,并通过图片.课件,进一步感悟了长城和运河的壮丽.前者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但后者却不是那么轻松.主要是学生的年龄.阅历所致.因此,本文的教学应以的朗读为主,在读中感知.感悟,借助图片进行理解.从而真正理解长城和运河的雄伟美丽,体会诗的含义. 1.长城和运 ...

  • 小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长城和运河
  •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方案 河南省虞城县刘店乡宋关庙小学 杨茂才 一. 学科领域 本教学设计方案所适用的学科领域是:语文.自然.地理.思想品德.美术.音乐,突出主要学科语文. 二. 学习目标任务 1. 情感目标 (1).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培养学生 ...

  • 长城和运河教案(第一课时)
  • 单 课 时 元 第 1 单元 主 备 人 课 题 李岩 1.长城和运河 执 教 李岩 人 课 新授 型 1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 学 目 标 2.学会本课 9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2 个字只识不写. 3.引导学生搜索长城.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的资 料,加深对 ...

  •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二
  •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能说出长城和运河的特点. 3.体会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与智慧,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特点,要读出情感. 教具准备: 长城与京杭大运河的相关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

  • 长城和运河 (教学设计)
  • 长城和运河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驾.驶.壮.谱.创.华.丝.首.京.堂"十个生字,积累"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等词语,正确书写"壮.创.华.京.堂"五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诗歌的节奏.能带着自豪的情感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

  •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
  •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随堂课,教学内容是诗歌<长城和运河>.这首诗是写作者驾驶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所看到的景象.诗歌有两个小节,第一节写的是看到万里长城,像巨龙蜿蜒在群山之中,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第二节写的是京杭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开通了运河,方便了水上航运.诗歌从 ...

  •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
  • 第一周(2月13日--2月19日) 小学现代诗教学反思 --以<长城和运河>为例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滨湖校区 彭静 <长城和运河>作为本册书的开篇课文,以诗歌的形式极力颂扬了长城.运河的雄伟壮丽,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纵观苏教版的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册书的第一篇课文都是一 ...

  • 三年级语文下学期1长城和运河教案
  • 1.长城和运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图片与上下文理解词义.把握奇迹"奇异"之处,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之上,逐步先后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读课后第一行的生字,会写第二行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读一读.圈一圈.看一看(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