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历史第十一讲苏联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

第十一讲 苏联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

第一节 20—30年代的苏联经济

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布尔什维克认为,俄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第一阶段,这场革命很快将会在其他国家也取得胜利。因此,支持世界革命运动在苏维埃国家的对外政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919年,按照列宁的提议,共产国际成立。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尽力的各国共产党都加入共产国际并服从其领导。20年代,中国的革命事件成为联共(布)和共产国际关注的焦点,共产国际的一些代表和大批军事顾问被派往中国。

从20年代末起,随着“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苏联自身的地缘政治利益在其对外政策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对于苏联领导人来说,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和平与安全,以便推行国家的工业化。此时,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承认苏联并同苏联建立了外交和贸易关系。

希特勒在1933年的上台引起了苏联领导层的不安。苏联开始在欧洲寻找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可能性,但这些未能取得西方国家的信任,这促使苏联决定同德国亲近。

1939年8月23日,德国外交部长宾特洛甫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莫洛托夫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

1941年,在同日本签订中立条约以后,苏联自身及其东部后方也有了保障。

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随之,苏军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一些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开始。

然而,对苏联来说,这一时期还处于战前阶段。

1939年9—10月,苏联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签订了“互助”条约。

1940年夏,在苏方的压力下,这些共和国都建立了“人民政府”。不久,这些“人民政府”又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波罗的海三国被并入苏联。

随后,北布科维纳地区作为乌克兰的一个组成部分被并入苏联。同时并入苏联的还有比萨拉比亚,这里建立起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39—1940年冬,苏联对芬兰发起军事入侵,苏军蒙受了巨大损失,却仍然没有取得成功。

第二节 卫国战争

1941年春夏之交,法西斯德国将自己兵力的70%以及盟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的军队集中起来,对付苏联。进攻苏联的计划寄希望于“闪电战”。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军队不宣而战,越过苏联的西部边境。武装的很好的希特勒军队迅速占领了苏联的大片土地。

6月28日,明斯克陷落。9月,基辅被攻下。敌人占领了全部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的许多州。

9月9日,列宁格勒围困开始,出现了长达900天的斗争,共有100多万人丧失了生命。 全国人民奋起展开同法西斯侵略者的斗争。这场战争一开始便被称作“伟大的卫国战争”。 在经历了短暂的惊慌之后,苏联高层领导成立了中央集权机构---国家防卫委员会。斯大林成为最高统帅。

1941年9月,希特勒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攻取莫斯科。

1941年11月7日,尽管德军兵临城下,红场上传统的阅兵式依然在进行。红军从阅兵式现场直接奔赴战场。

12月初,苏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转入反攻。

1942年1月,敌人被打退到距离莫斯科几百公里远的地方。莫斯科城下的胜利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

苏联的工业迅速转入战时轨道。坦克,飞机和“喀秋莎”火箭炮制造出来。战争期间,乌拉尔的老工业基地得到了巩固。一批新企业在西西伯利亚和中亚产生。

1942年7月,德军主要力量集中到斯大林格勒方面。法西斯分子打算拿下斯大林格勒并度过伏尔加河。此时,朱可夫受命领导城市保卫工作。崔可夫领导的军队在斯大林格勒的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42年11月,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被包围并消灭,苏联军队转向进攻。

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在这次战役中,德军共损失掉约80万人。 斯大林格勒城下的胜利为战争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基础。

1943年7—8月,双方在库尔斯克城又发生了一次交战。在这次战役中,双方共投入了1500辆坦克,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战役以苏军的胜利而告终。

1943年秋,苏军一路作战,度过第聂伯河并解放了包括基辅在内的乌克兰大部分地区,随后开始了全线进攻。

1944年是苏联全境解放的一年。军事活动转向其他国家。

1944年8月末,苏军占领了罗马尼亚。9月,进入保加利亚和那斯拉夫。1945年1月,苏军进入华沙。2月,经过艰难的作战,攻下了布达佩斯(匈牙利首都)。4月,攻下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1945年4月,苏军在朱可夫的领导下开始攻打柏林。战斗持续了10天,终于在5月1日凌晨,柏林市中心升起了胜利的旗帜。希特勒在自己的地下避难所自杀。法西斯军队被完全粉碎。

5月9日早晨,苏联军队进入捷克斯洛伐克首都的街道。同日,德军指挥部在柏林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了、

(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保卫战是转折点)

卫国战争是俄罗斯历史上一场最严酷的战争。在此期间,苏联共失去2700万人口,其中70%为和平居民。被毁城市和工人居住区1710个,工业企业32000家,铁路65000公里。 卫国战争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英雄,如卓娅·科斯莫杰米杨斯卡娅、亚历山大·马特罗索夫、“青年近卫军”组织等。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国际关系

卫国战争一开始,英国和美国政府就宣布在反法西斯德国的战争中支持苏联。苏联还同英国及其他国家签订了在战争中共同行动的协议。

1942年—1943年间,苏德战场依然是欧洲的主战场。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在苏联战绩显赫的情况下,斯大林、丘吉尔、和罗斯福“三巨头”在德黑兰(伊朗首都)会晤。通过了三国在反对德国的战争中共同协作和战后军事合作的宣言,关于不迟于1944年5月1日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决定以及其他决定。

苏联代表团在打败德国军队之后对日本宣战。1944年6月6日,英美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并开始了在西欧的军事行动。临近1945年春天,他们已经到达德国中部地区。

1945年4月,联军同苏军在易河北会师。

鉴于战争即将结束,1945年2月4日—11日,在雅尔塔(克里木,苏联)“三巨头”召开了新的会议。会上,盟国彻底粉碎法西斯德国的军事计划得到确定和协调,战后和平组织的基本原则明确下来;在德国建立三国(在法国参与下,即在法国同意的条件下)占领区的决定,从德国索取战争赔偿的决以及关于建立联合国的决定,这些决定均得以通过。审议了波兰未来的国界问题。

在车次会议上,斯大林同美国和英国签署了秘密协定,约定了苏联在结束欧洲战争两三个月内对日本宣战的条件。

1945年7月17日—8月2日,苏联(斯大林)、美国(杜鲁门)和英国(丘吉尔,从7月28日起为艾德礼)在波茨坦(德国)又举行了一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有关德国非军事化和肃清纳粹影响,消除德国垄断,赔款和波兰西部边界的决定;确定了将哥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及其毗邻的东普鲁士地区让给苏联的决定。德黑兰会议、雅尔塔(克里木)会议和波茨坦(柏林)会议确定了苏联在世界主要大国中的新地位。

1945年8月8日,苏联按照同盟友签订的协议对日宣战。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和北部地区。日本军队的力量被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摧垮,很快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由于战胜了日本,苏联获得了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这里曾是沙俄在1904年—1905年俄日战争失败后失去的土地,还恢复了租用中国的旅顺和使用中东铁路的权利。国民党政府承认了苏联的大部分要求。

这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显示了自己的政治和军事实力并赢得了世界主要强国的地位。

第四节 战后初期的苏联

战争一结束,被毁的国民经济立即开始恢复,军事生产又转会到和平轨道,被会坏的城市和乡村逐步得到恢复。恢复所需的资金主要尽力在国内寻找。苏联从德国以及罗马尼亚、匈牙利、芬兰和中国东北获得的战争赔偿也发挥了一定作用。1946年—1950年,苏联从这些地区得到的设备占苏联用于工业生产设备总量的50%。由于苏联人民的顽强劳动,1948年,工业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战前水平(1940年)。

战后初期,农村形势十分严峻。1946年—1953年,约有800万人离开了农村。农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推行牺牲其他经济部门利益优先恢复重工业的政策。

早在30年代,斯大林就开始强调建设强国的必要性。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直接转向俄罗斯民族的价值观,转向俄罗斯的爱国主义,做出了接近东正教会的举措,设立了苏沃洛夫勋章、库图佐夫勋章和涅瓦王亚历山大勋章。战后初期,苏维埃祖国—大俄罗斯国家继承人的思想不断被强化。随着对强国思想的渲染,领袖的思想也越来越具有重大的意义。斯大林的威信在战争期间尤其得到提高,战后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战后,有关社会变革,首先是经济领域里改革的各种建议函不断地传向中央。然而,苏联领导层还是选择了对各个领域加强监督的“强硬”方针。

在苏联1939年以后获得的新领土上,推行压制苏维埃各种潜在对手的政策和强制集体化政策。

从1946年起,一场同异己思想作斗争的运动掀起。1946年--1947年,在斯大林提议和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书记日丹诺夫的积极参与下,一批著名作家、诗人、作曲家、历史学家以及文学杂志《星》和《列宁格勒》遭到批判。

学术界展开了批判遗传学、控制论、物理学发展新方向等的斗争,这些学科被指责为“资产阶级的伪科学”。

从1948年末开始,又展开了一场批判“世界主义”的斗争,起主要打击的对象是犹太人。这场斗争的最后一次行动是发生在1953年1月的所谓“医生案”,一批著名医生,其中多数人为犹太人,被指控为“杀手”。

第五节 “冷战”和两个阵营的形成

战争期间得到改善的苏联和西方之间的关系很快又出现了紧张局面。

1946年—1947年,丘吉尔和美国总统杜鲁门制定出西方针对苏联的战略目标:不允许苏联的势力范围及苏联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继续扩大。此外,还制定了所谓的向“各自有民族”提供经济援助的马歇尔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拒绝参与这一计划。

国际关系的恶化在苏联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间引起了一场真正的意识形态的和政治的战争。这一阶段被称作“冷战”。双方都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斗争,结果导致世界分裂为两个阵营。

战后初期,在苏联的支持下,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开始执政。从1948年起,这些国家开始按照苏联的模式推行经济和社会变革。

1949年1月,为了开展更加广泛的经济合作,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同苏联一起加入经互会的还有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东德、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和蒙古。

在这种形势下,西方国家加快了建立西德的过程。

1949年5月23日,在西方的支持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同年10月7日,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长期处于一分为二的状态。

于此同时,欧洲出现了两个军事同盟。美国在西欧建立军事基地,对苏联的邻国提供军事援助。苏联也同样加强在东欧地区、尤其在民主德国的军事力量。作为对北约建立(1949年)的回复,苏联与东欧国家之间组建了有关军事互助的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

战后初期,苏中关系可谓一波三折。出于对苏联自身利益的考虑,斯大林并不希望中国内战扩大,努力同国民党政府保持外交联系。只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当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1949年6月30日)中提出“向苏联一边倒”的政策后,苏联的立场才发生了根本转折。

1949年10月2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第二天,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的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无疑加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在地缘政治活动中的分量。1950年1月,毛泽东访问莫斯科,经过同斯大林的艰难谈判,签订了《中苏有好同盟互助条约》。苏方承诺将其在中国东北的所有权归还中国,还向中国提供巨额贷款和大规模经济技术援助。“”俄罗斯人和中国人永远是兄弟

---这句来自歌曲“莫斯科—北京”的歌词在整个50年代广为流传。

第十一讲 苏联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

第一节 20—30年代的苏联经济

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布尔什维克认为,俄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第一阶段,这场革命很快将会在其他国家也取得胜利。因此,支持世界革命运动在苏维埃国家的对外政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919年,按照列宁的提议,共产国际成立。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尽力的各国共产党都加入共产国际并服从其领导。20年代,中国的革命事件成为联共(布)和共产国际关注的焦点,共产国际的一些代表和大批军事顾问被派往中国。

从20年代末起,随着“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苏联自身的地缘政治利益在其对外政策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对于苏联领导人来说,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和平与安全,以便推行国家的工业化。此时,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承认苏联并同苏联建立了外交和贸易关系。

希特勒在1933年的上台引起了苏联领导层的不安。苏联开始在欧洲寻找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可能性,但这些未能取得西方国家的信任,这促使苏联决定同德国亲近。

1939年8月23日,德国外交部长宾特洛甫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莫洛托夫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

1941年,在同日本签订中立条约以后,苏联自身及其东部后方也有了保障。

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随之,苏军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一些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开始。

然而,对苏联来说,这一时期还处于战前阶段。

1939年9—10月,苏联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签订了“互助”条约。

1940年夏,在苏方的压力下,这些共和国都建立了“人民政府”。不久,这些“人民政府”又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波罗的海三国被并入苏联。

随后,北布科维纳地区作为乌克兰的一个组成部分被并入苏联。同时并入苏联的还有比萨拉比亚,这里建立起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39—1940年冬,苏联对芬兰发起军事入侵,苏军蒙受了巨大损失,却仍然没有取得成功。

第二节 卫国战争

1941年春夏之交,法西斯德国将自己兵力的70%以及盟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的军队集中起来,对付苏联。进攻苏联的计划寄希望于“闪电战”。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军队不宣而战,越过苏联的西部边境。武装的很好的希特勒军队迅速占领了苏联的大片土地。

6月28日,明斯克陷落。9月,基辅被攻下。敌人占领了全部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的许多州。

9月9日,列宁格勒围困开始,出现了长达900天的斗争,共有100多万人丧失了生命。 全国人民奋起展开同法西斯侵略者的斗争。这场战争一开始便被称作“伟大的卫国战争”。 在经历了短暂的惊慌之后,苏联高层领导成立了中央集权机构---国家防卫委员会。斯大林成为最高统帅。

1941年9月,希特勒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攻取莫斯科。

1941年11月7日,尽管德军兵临城下,红场上传统的阅兵式依然在进行。红军从阅兵式现场直接奔赴战场。

12月初,苏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转入反攻。

1942年1月,敌人被打退到距离莫斯科几百公里远的地方。莫斯科城下的胜利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

苏联的工业迅速转入战时轨道。坦克,飞机和“喀秋莎”火箭炮制造出来。战争期间,乌拉尔的老工业基地得到了巩固。一批新企业在西西伯利亚和中亚产生。

1942年7月,德军主要力量集中到斯大林格勒方面。法西斯分子打算拿下斯大林格勒并度过伏尔加河。此时,朱可夫受命领导城市保卫工作。崔可夫领导的军队在斯大林格勒的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42年11月,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被包围并消灭,苏联军队转向进攻。

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在这次战役中,德军共损失掉约80万人。 斯大林格勒城下的胜利为战争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基础。

1943年7—8月,双方在库尔斯克城又发生了一次交战。在这次战役中,双方共投入了1500辆坦克,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战役以苏军的胜利而告终。

1943年秋,苏军一路作战,度过第聂伯河并解放了包括基辅在内的乌克兰大部分地区,随后开始了全线进攻。

1944年是苏联全境解放的一年。军事活动转向其他国家。

1944年8月末,苏军占领了罗马尼亚。9月,进入保加利亚和那斯拉夫。1945年1月,苏军进入华沙。2月,经过艰难的作战,攻下了布达佩斯(匈牙利首都)。4月,攻下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1945年4月,苏军在朱可夫的领导下开始攻打柏林。战斗持续了10天,终于在5月1日凌晨,柏林市中心升起了胜利的旗帜。希特勒在自己的地下避难所自杀。法西斯军队被完全粉碎。

5月9日早晨,苏联军队进入捷克斯洛伐克首都的街道。同日,德军指挥部在柏林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了、

(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保卫战是转折点)

卫国战争是俄罗斯历史上一场最严酷的战争。在此期间,苏联共失去2700万人口,其中70%为和平居民。被毁城市和工人居住区1710个,工业企业32000家,铁路65000公里。 卫国战争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英雄,如卓娅·科斯莫杰米杨斯卡娅、亚历山大·马特罗索夫、“青年近卫军”组织等。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国际关系

卫国战争一开始,英国和美国政府就宣布在反法西斯德国的战争中支持苏联。苏联还同英国及其他国家签订了在战争中共同行动的协议。

1942年—1943年间,苏德战场依然是欧洲的主战场。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在苏联战绩显赫的情况下,斯大林、丘吉尔、和罗斯福“三巨头”在德黑兰(伊朗首都)会晤。通过了三国在反对德国的战争中共同协作和战后军事合作的宣言,关于不迟于1944年5月1日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决定以及其他决定。

苏联代表团在打败德国军队之后对日本宣战。1944年6月6日,英美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并开始了在西欧的军事行动。临近1945年春天,他们已经到达德国中部地区。

1945年4月,联军同苏军在易河北会师。

鉴于战争即将结束,1945年2月4日—11日,在雅尔塔(克里木,苏联)“三巨头”召开了新的会议。会上,盟国彻底粉碎法西斯德国的军事计划得到确定和协调,战后和平组织的基本原则明确下来;在德国建立三国(在法国参与下,即在法国同意的条件下)占领区的决定,从德国索取战争赔偿的决以及关于建立联合国的决定,这些决定均得以通过。审议了波兰未来的国界问题。

在车次会议上,斯大林同美国和英国签署了秘密协定,约定了苏联在结束欧洲战争两三个月内对日本宣战的条件。

1945年7月17日—8月2日,苏联(斯大林)、美国(杜鲁门)和英国(丘吉尔,从7月28日起为艾德礼)在波茨坦(德国)又举行了一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有关德国非军事化和肃清纳粹影响,消除德国垄断,赔款和波兰西部边界的决定;确定了将哥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及其毗邻的东普鲁士地区让给苏联的决定。德黑兰会议、雅尔塔(克里木)会议和波茨坦(柏林)会议确定了苏联在世界主要大国中的新地位。

1945年8月8日,苏联按照同盟友签订的协议对日宣战。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和北部地区。日本军队的力量被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摧垮,很快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由于战胜了日本,苏联获得了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这里曾是沙俄在1904年—1905年俄日战争失败后失去的土地,还恢复了租用中国的旅顺和使用中东铁路的权利。国民党政府承认了苏联的大部分要求。

这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显示了自己的政治和军事实力并赢得了世界主要强国的地位。

第四节 战后初期的苏联

战争一结束,被毁的国民经济立即开始恢复,军事生产又转会到和平轨道,被会坏的城市和乡村逐步得到恢复。恢复所需的资金主要尽力在国内寻找。苏联从德国以及罗马尼亚、匈牙利、芬兰和中国东北获得的战争赔偿也发挥了一定作用。1946年—1950年,苏联从这些地区得到的设备占苏联用于工业生产设备总量的50%。由于苏联人民的顽强劳动,1948年,工业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战前水平(1940年)。

战后初期,农村形势十分严峻。1946年—1953年,约有800万人离开了农村。农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推行牺牲其他经济部门利益优先恢复重工业的政策。

早在30年代,斯大林就开始强调建设强国的必要性。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直接转向俄罗斯民族的价值观,转向俄罗斯的爱国主义,做出了接近东正教会的举措,设立了苏沃洛夫勋章、库图佐夫勋章和涅瓦王亚历山大勋章。战后初期,苏维埃祖国—大俄罗斯国家继承人的思想不断被强化。随着对强国思想的渲染,领袖的思想也越来越具有重大的意义。斯大林的威信在战争期间尤其得到提高,战后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战后,有关社会变革,首先是经济领域里改革的各种建议函不断地传向中央。然而,苏联领导层还是选择了对各个领域加强监督的“强硬”方针。

在苏联1939年以后获得的新领土上,推行压制苏维埃各种潜在对手的政策和强制集体化政策。

从1946年起,一场同异己思想作斗争的运动掀起。1946年--1947年,在斯大林提议和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书记日丹诺夫的积极参与下,一批著名作家、诗人、作曲家、历史学家以及文学杂志《星》和《列宁格勒》遭到批判。

学术界展开了批判遗传学、控制论、物理学发展新方向等的斗争,这些学科被指责为“资产阶级的伪科学”。

从1948年末开始,又展开了一场批判“世界主义”的斗争,起主要打击的对象是犹太人。这场斗争的最后一次行动是发生在1953年1月的所谓“医生案”,一批著名医生,其中多数人为犹太人,被指控为“杀手”。

第五节 “冷战”和两个阵营的形成

战争期间得到改善的苏联和西方之间的关系很快又出现了紧张局面。

1946年—1947年,丘吉尔和美国总统杜鲁门制定出西方针对苏联的战略目标:不允许苏联的势力范围及苏联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继续扩大。此外,还制定了所谓的向“各自有民族”提供经济援助的马歇尔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拒绝参与这一计划。

国际关系的恶化在苏联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间引起了一场真正的意识形态的和政治的战争。这一阶段被称作“冷战”。双方都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斗争,结果导致世界分裂为两个阵营。

战后初期,在苏联的支持下,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开始执政。从1948年起,这些国家开始按照苏联的模式推行经济和社会变革。

1949年1月,为了开展更加广泛的经济合作,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同苏联一起加入经互会的还有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东德、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和蒙古。

在这种形势下,西方国家加快了建立西德的过程。

1949年5月23日,在西方的支持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同年10月7日,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长期处于一分为二的状态。

于此同时,欧洲出现了两个军事同盟。美国在西欧建立军事基地,对苏联的邻国提供军事援助。苏联也同样加强在东欧地区、尤其在民主德国的军事力量。作为对北约建立(1949年)的回复,苏联与东欧国家之间组建了有关军事互助的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

战后初期,苏中关系可谓一波三折。出于对苏联自身利益的考虑,斯大林并不希望中国内战扩大,努力同国民党政府保持外交联系。只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当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1949年6月30日)中提出“向苏联一边倒”的政策后,苏联的立场才发生了根本转折。

1949年10月2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第二天,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的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无疑加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在地缘政治活动中的分量。1950年1月,毛泽东访问莫斯科,经过同斯大林的艰难谈判,签订了《中苏有好同盟互助条约》。苏方承诺将其在中国东北的所有权归还中国,还向中国提供巨额贷款和大规模经济技术援助。“”俄罗斯人和中国人永远是兄弟

---这句来自歌曲“莫斯科—北京”的歌词在整个50年代广为流传。


相关内容

  • (大国崛起.俄国专题复习)
  • 第四课时(辅导) (2012年是俄国十月革命95周年) 主题: 大国崛起2-----俄国专题复习(俄国史与中俄关系) 目的: 把握近.现代俄国(苏联)历史发展线索:从中获取成功或失败的历史启迪. 流程: 一.名称的演变 沙俄或沙皇俄国)----苏俄(苏维埃俄国)---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 中国崛起策二十七:海陆权双重特征的"天命大国"
  • 中国崛起策二十七:海陆权双重特征的"天命大国" 刘涛 [该文章阅读量:110次][字号:大 中 小] 一 "陆洋"文化 崛起策二十六提到了中国在欧亚大陆地缘政治上的双重特征,因此是具有"边缘--中心"身份的特殊欧亚大国,中心地带的中国西北边 ...

  • 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前景及其世界影响
  • 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前景及其世界影响 王海运 2011-03-09 12:53:59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第1期 [内容提要] 俄罗斯重新崛起势头强劲, 很快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 但仍不是"世界强国".俄罗斯具有重新崛起为 ...

  • 中国重返丝绸之路的几个重大问题
  • 中国重返丝绸之路的几个重大问题 郑永年 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18日文章 原题:郑永年:中国重返丝绸之路的几个重大问题 中国要"走出去".只有"走出去"才会成为大国,也只有"走出去",才能履行作为大国的责任.就丝绸之路来说,这不 ...

  • 高考历史易错题
  • 第十五专题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6讲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加强 [考点梳理] 考点1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影响国际关系的根本因素:国家利益.国家力量 2.背景: ①.二战使欧洲丧失 的优势地位 : ②.美苏的崛起,世界日益形成 格局: ③.西欧实行社会改 ...

  •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归纳与练习
  • [单元网络] [单元总结] 一.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历程 1.两极格局 (1)形成:从雅尔塔体系形成到50年代中期.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以美苏两极为基础.5 O年代前后发展为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2)动摇:50年代后期至80 ...

  • 二战后与当今国际格局:检测
  • 二战后与当今国际格局: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的指出:"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 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战争才刚刚开始"的标志是( )A.萨拉热窝事件 爆发 B.德国突袭波兰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 ...

  • 多极化趋势出现
  • 一.选择题 (每空? 分,共? 分) 1.下图为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部分),记录了某历史概念的部分内容.请你根据其内容,判断下列哪项正确 ( ) A.动荡的事例有两极格局瓦解.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 B.历史概念应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C.世界各种 ...

  • 专访原国务委员戴秉国
  • 戴秉国常笑.见面.告别.采访时谈到趣事,他都不吝惜自己的笑容.笑意从嘴角爬上眼角,顿时让人多了几分亲切感,少了许多紧张和客套.<环球人物>记者提问时,他听得认真,回答时字斟句酌,同时也很坦率. 这一直是戴秉国的交谈风格:创造良好的氛围,真诚地与对方交流.自2003年至2013年,他率中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