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论教育练习

《论语》论教育练习

1、阅读下面二则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⑴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非常重视道德实践,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B、孔子要求学生“亲仁”“近仁”,在“亲仁”“近仁”的过程中得到“仁者”的关心、爱护、指导和感染,以完成学生自身的“成仁”过程。

C、孔子认为只要德的问题解决了,能够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了,有没有才华并不重要。

D、孔子要求学生在“爱人”的同时也要向对方学习,也要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⑵ 就以上两章内容,说说孔子是如何看待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二者关系的。

答: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贡受到老师的启发,认为就象《诗经》所说的,完善人格要象玉石器物的磨制一样,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B、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贫而乐,富而好礼”二者是有层次和境界上的区别。前者只是物质追求;而后者则是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

C、孔子认为做人不仅要做到在贫穷的时候能够不去讨好人,富裕的时候不骄傲自大;还应该在精神上追求乐和礼,做到居贫乐道,处富好礼。

D、孔子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循循善诱,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有所体会,达到认知。

(2)“举一反三”是孔子的重要教学方法,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孔子这一教学方法的理解。 答:

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①,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②?”(《论语·雍也篇第六》)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③,吾未尝④无诲焉。”(《论语·述而篇第七》)

互乡难与言⑤。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⑥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⑦其往也。”(《论语·述而篇第七》)

【注】①犁牛:杂色的耕牛。子:指小牛犊。骍:赤色牛。周代崇尚赤色,祭祀用的牛,要求是长着红毛和端正的长角的牛,不能用普通的耕牛来代替。这里用“犁牛之子”,比喻冉雍(仲弓)。据说冉雍的父亲是失去贵族身份的“贱人”,品行也不好,而冉雍德行才学都好。②山川:指山川之神。这里比喻君主或贵族统治者。其:表示反问的语助词。怎么会,难道,哪能。舍:舍弃,不用。③行:实行,做到。束脩(xiū):捆在一起的一束干肉,每束十条。古代人们常用来作为见面的薄礼。④未尝:未曾,从来没有。⑤互乡难与言: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交谈。⑥与:赞许,赞成,肯定。⑦保:守。引申为追究,纠缠。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冉雍出身寒微,其父又贱又恶,而冉雍本人师法孔子,力学修德,终成大儒。孔子认为像冉雍这样的人才堪为重用。

B、孔子把送来薄礼的人都收为门徒,认为他们懂礼有诚意;而对重金行贿的纨绔子弟,孔子却拒之门外,因为他们心术不正。

C、互乡的人很难交谈,并不代表他们无可救药,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他们的气质。所以孔子不咎既往,收有心向善的互乡童子为徒。

D、面对弟子们对收互乡童子为徒的不解,孔子告诉他们“恕道”:对人不能心存偏见,只要诚心向善学好,都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

(2)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这句话所表现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

答:

4、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1),切问(2)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第十九》)

【注释】(1)笃志:志,意为“识”,此为强记之义。(2)切问:问与切身有关的问题。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在本章提出了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问题。

B、孔子认为,只要做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就是达到“仁”的基本要求,这样的人就可以为官从政了。

C、孔子并不笼统反对博学强记,因为人类知识中的很多内容都需要认真记忆,不断巩固,并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接受新的知识。

D、孔子的教育方法就是“博学而笃志”即“博学而强记”,他再一次谈到它的重要性的问题。

(2)你对孔子提出的“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

5、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第十七》)

【注释】(1)居:坐。(2)愚:受人愚弄。(3)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4)贼:害。(5)绞:说话尖刻。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认为,仁、智、信、直、勇、刚是六种美好的品德,这六种品德如果没有好学作支撑,就很容易导致不好的结果。

B、孔子认为,仁、智、信、直、勇、刚和愚、荡、贼、绞、乱、狂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前者是品德,后者是品德对人的影响。

C、在孔子看来,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是很容易受到别人愚弄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很容易产生行为放荡的结果。

D、孔子告诫子路,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是很容易产生犯上作乱的后果;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容易使人狂妄自大。

(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孔子在此也强调了学的问题,请结合上面文段,谈谈孔子的这两段话对的启迪。

答:

6、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孔子在才智和仁德上在当世大概就为人们所崇敬,但他不喜欢这样的盛名,认为自己没能达到“□”和“□”,只是努力做到“□□□□”、“□□□□”,文中最能体现孔子的教师职业精神的是“□□□□。

(2)、细析这两章内容,对于教育学生之事,孔子的态度似乎有些矛盾,你如何理解此矛盾?

7、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注释】(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

B、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

C、孔子认为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为了当统治者,只要做了官,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

D、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2)孔子也曾经说过“学而优则仕”,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教育目的”的理解。

答:

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十室之邑①,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

②子夏②曰:“贤贤③易色④;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⑤;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注]①邑:村子。②子夏:孔子的学生。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③贤贤:尊重贤者。④易色:改变好色之心。⑤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⑴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是一个坦率直爽的人,他承认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即使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

B.孔子在承认自己不具备忠信的忧越性的同时,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来自于自己的“好学”。

C.一个人虽然没有什么学问,但他却从实行重贤、忠孝和诚信等伦理道德中学习,子夏认为,这样的人就是一个知识高深的人。

D.在子夏看来,评价一个人重要的是看他的德行,而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时代儒家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⑵孔子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受人愚弄)”,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论语》论教育练习

1、阅读下面二则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⑴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非常重视道德实践,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B、孔子要求学生“亲仁”“近仁”,在“亲仁”“近仁”的过程中得到“仁者”的关心、爱护、指导和感染,以完成学生自身的“成仁”过程。

C、孔子认为只要德的问题解决了,能够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了,有没有才华并不重要。

D、孔子要求学生在“爱人”的同时也要向对方学习,也要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⑵ 就以上两章内容,说说孔子是如何看待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二者关系的。

答: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贡受到老师的启发,认为就象《诗经》所说的,完善人格要象玉石器物的磨制一样,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B、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贫而乐,富而好礼”二者是有层次和境界上的区别。前者只是物质追求;而后者则是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

C、孔子认为做人不仅要做到在贫穷的时候能够不去讨好人,富裕的时候不骄傲自大;还应该在精神上追求乐和礼,做到居贫乐道,处富好礼。

D、孔子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循循善诱,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有所体会,达到认知。

(2)“举一反三”是孔子的重要教学方法,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孔子这一教学方法的理解。 答:

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①,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②?”(《论语·雍也篇第六》)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③,吾未尝④无诲焉。”(《论语·述而篇第七》)

互乡难与言⑤。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⑥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⑦其往也。”(《论语·述而篇第七》)

【注】①犁牛:杂色的耕牛。子:指小牛犊。骍:赤色牛。周代崇尚赤色,祭祀用的牛,要求是长着红毛和端正的长角的牛,不能用普通的耕牛来代替。这里用“犁牛之子”,比喻冉雍(仲弓)。据说冉雍的父亲是失去贵族身份的“贱人”,品行也不好,而冉雍德行才学都好。②山川:指山川之神。这里比喻君主或贵族统治者。其:表示反问的语助词。怎么会,难道,哪能。舍:舍弃,不用。③行:实行,做到。束脩(xiū):捆在一起的一束干肉,每束十条。古代人们常用来作为见面的薄礼。④未尝:未曾,从来没有。⑤互乡难与言: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交谈。⑥与:赞许,赞成,肯定。⑦保:守。引申为追究,纠缠。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冉雍出身寒微,其父又贱又恶,而冉雍本人师法孔子,力学修德,终成大儒。孔子认为像冉雍这样的人才堪为重用。

B、孔子把送来薄礼的人都收为门徒,认为他们懂礼有诚意;而对重金行贿的纨绔子弟,孔子却拒之门外,因为他们心术不正。

C、互乡的人很难交谈,并不代表他们无可救药,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他们的气质。所以孔子不咎既往,收有心向善的互乡童子为徒。

D、面对弟子们对收互乡童子为徒的不解,孔子告诉他们“恕道”:对人不能心存偏见,只要诚心向善学好,都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

(2)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这句话所表现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

答:

4、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1),切问(2)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第十九》)

【注释】(1)笃志:志,意为“识”,此为强记之义。(2)切问:问与切身有关的问题。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在本章提出了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问题。

B、孔子认为,只要做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就是达到“仁”的基本要求,这样的人就可以为官从政了。

C、孔子并不笼统反对博学强记,因为人类知识中的很多内容都需要认真记忆,不断巩固,并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接受新的知识。

D、孔子的教育方法就是“博学而笃志”即“博学而强记”,他再一次谈到它的重要性的问题。

(2)你对孔子提出的“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

5、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第十七》)

【注释】(1)居:坐。(2)愚:受人愚弄。(3)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4)贼:害。(5)绞:说话尖刻。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认为,仁、智、信、直、勇、刚是六种美好的品德,这六种品德如果没有好学作支撑,就很容易导致不好的结果。

B、孔子认为,仁、智、信、直、勇、刚和愚、荡、贼、绞、乱、狂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前者是品德,后者是品德对人的影响。

C、在孔子看来,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是很容易受到别人愚弄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很容易产生行为放荡的结果。

D、孔子告诫子路,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是很容易产生犯上作乱的后果;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容易使人狂妄自大。

(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孔子在此也强调了学的问题,请结合上面文段,谈谈孔子的这两段话对的启迪。

答:

6、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孔子在才智和仁德上在当世大概就为人们所崇敬,但他不喜欢这样的盛名,认为自己没能达到“□”和“□”,只是努力做到“□□□□”、“□□□□”,文中最能体现孔子的教师职业精神的是“□□□□。

(2)、细析这两章内容,对于教育学生之事,孔子的态度似乎有些矛盾,你如何理解此矛盾?

7、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注释】(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

B、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

C、孔子认为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为了当统治者,只要做了官,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

D、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2)孔子也曾经说过“学而优则仕”,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教育目的”的理解。

答:

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十室之邑①,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

②子夏②曰:“贤贤③易色④;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⑤;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注]①邑:村子。②子夏:孔子的学生。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③贤贤:尊重贤者。④易色:改变好色之心。⑤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⑴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是一个坦率直爽的人,他承认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即使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

B.孔子在承认自己不具备忠信的忧越性的同时,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来自于自己的“好学”。

C.一个人虽然没有什么学问,但他却从实行重贤、忠孝和诚信等伦理道德中学习,子夏认为,这样的人就是一个知识高深的人。

D.在子夏看来,评价一个人重要的是看他的德行,而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时代儒家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⑵孔子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受人愚弄)”,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相关内容

  • 论语十则练习题
  • <论语>十则 班级 姓名 学号 1.填空:(19分) ⑴<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 收集整理而成.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 ⑵"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 . . . "五经 ...

  • 九年级语文论语十则同步练习
  • <论语十则>同步练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不亦说( )乎 ②人不知而不愠( ) ③学而不思则罔( ) ④吾日三省吾身( ) 2.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①有朋自远方来( ) ②人不知而不愠( ) ③思而不学则殆( ) ④传不习乎( ) 3.翻译下列短语. ①不亦乐乎:________ ...

  • [论语]与[学记]教育思想之比较
  • 摘  要:<论语>与<学记>分别成书于战国初期与战国末期,其创作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可看作是春秋与战国社会历史背景的比较.以各自的社会实情为基础,二者都看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但在培养目标上<论语>更加强调为统治阶级服务,而<学记>则偏重于普通百姓.同时,在 ...

  • [论语]子路练习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题 (四).句式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毋吾以也 一. 填空题. 1.孔子(前551-前479),名 ,字 ,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任职期间百姓安居乐业,整个社会达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和谐状态.后来私人 ...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教案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教案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 学习目标: 1. 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重点) 2. 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3. 理解文章的大意.(难点) 学习课时: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

  • [论语泰伯]练习
  • <论语>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 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第八>)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 ...

  • 七年级[论语十二章]过关卷练习上
  • 七年级<论语十二章>练习题(上) 一.文学常识填空 1.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 ...

  •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
  •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这一名称,宋代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提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才有了"因材施教"的名称。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正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孔子十分留意观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特长、 ...

  •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默写过关检测练习
  •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默写过关检测练习一 班级 姓名 得分 <报任安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①,②. 所以隐忍苟活,③,④,鄙陋没世, ⑤. ⑥,不可胜记,⑦.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⑧,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⑨: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