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教学点

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2、 能力训练点

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②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③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④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重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计划: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1、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学生回答) 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自尝试百草,发现了能攻毒祛病的中药。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关于西红柿的故事呢?(学生)其实,西红柿最初因为颜色艳丽,人们怕有毒都不敢吃。后来还是一个叫罗伯特的美国人通过亲身的尝试才证明它无毒可食。我们看到,不管是神农发现中药,还是罗伯特证实西红柿可食,他们都是通过自己试验的。其实啊,试验的过程就是对事物进行探察的过程。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除了那一份敢于冒险的勇气之外,是不是还告诉我们要通过对事物的探索来获取对事物的认识呢?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在科学的领域到底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如果要,又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呢?请详细阅读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看文章是怎样回答老师上面提出来的问题的。

2、 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分析文章

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当中是怎样解释“格物致知”的?

学生明确:“从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或者回答文章注解里的意思。

教师明确:回答很正确。《大学》里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就是推究,“格物”顾名思义,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致”,求得。“致知”,求得知识。“致知在格物”,就是知识的求得在于对事物的推究,那么反之,通过对事物的推究才能求得知识。如果说“致知”是一个目标,那么“格物”就成了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一种方式,一个过程,一个途径。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句话的出处《大学》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礼记》当中的一篇文章。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会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就成了传统儒家极为推崇的经典“四书”。除“四书”外,儒家的基本典籍还包括我们刚刚谈到的包括《礼记》在内的《诗经》、《尚书》、《周易》、《乐记》和《春秋》。

其实,细心的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大学》里告诉我们“致知在格物”,可是物究竟

应当怎样格?事物到底要怎样探究呢?《大学》里是不是并没有讲明。

2) 进一步了解格物致知,通过学生的探讨了解格物的具体途径

我们有句俗话说:“要知道梨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那么对梨的认识就是通过亲口尝试得到的。古代的时候人们总以为天圆地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圆的,那么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则是通过麦哲伦的这次实践之旅。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最初使用的是雕版印刷,就是在一整块木板上刻字后再进行印刷,后来毕升经过一次次的实验才发明了可以拆卸的活字印刷,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不断的实践提升了认识,才有了更好的发明?从这些鲜活的事例中,我们无疑都看到无论是对梨的认识,还是对地球的认识;还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都体现着探究事物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明确:主动实践或者说尝试

3) 理解在自然科学领域格物致知的途径

我们很多同学其实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眼高手低的毛病,以为自己懂了,都知道了,实际操作起来却常常不知所措。我们很多同学大都注重于书本知识的积累,忽视了自身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这在自然科学领域是行不通的。大家都知道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吧?就是利用放风筝来捕捉雷电,之后便有了避雷针的发明。爱迪生的电灯实验大家不陌生吧,之后钨丝就成了经久耐用的制灯材料。就连居里夫人的镭不也是在不断的实验中发现的吗?我们今天学习的化学,那么多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道不是通过前人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得来的吗?小到青霉素,大到登月的飞船,哪个不是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探索实验得到的?本文的作者丁肇中先生在物理上的重大发现也是在实验过程中得来的。所以大家说说在科学的领域,事物应该怎样推究呢?

学生明确:通过实验

教师总结:对。一次次的实验带来了一次次的发明创新。这一次次的实验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认识,同时也何尝不是对自我的超越呢?敢于实验便用于创新,勇于创新便敢于超越自我。大家还知不知道这样的事例呢?

学生举例(伽利略的斜塔实验、莱特兄弟的试飞实验)

教师总结:科学技术是国力强大的保障,使民族强盛的后盾,综观诺贝尔奖在科学方面的获得者,我们中国人能有几个?丁肇中先生就说过, 中国有占世界1/4的人口,但并没有占世界1/4的科学贡献,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大家在课文中能不能找出这个原因呢。(提示:我们刚刚从各种事例中知道科学领域对事物的推究要经过实验,那大家仔细看看文章中谈到的传统的中国教育及中国的学生注不注意实验精神的培养?)

学生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儿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教师总结:所以啊,无怪乎中国的科学创造发明、科学研究的数量不及其他发达欧美国家了。

谈到这里,我想起了前些年我们的媒体上一直在谈论的高考状元在大学念书时实际操作能力并不强,比方说,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就是刚才那位同学回答的“中国学生大都偏向

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这就是舆论经常谈到的“高分低能”的现象。作者自己在文中就谈到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请一个同学说说这个类似的经历是怎样的?

学生明确:文章的第十二自然段。

丁先生在文中就分析到致使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文化背景。请大家看到文章的第十一自然段,这段话的开头就谈到“时至今日,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读书人的头脑。”于是“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便出现了中国学生在研究工作中不知所措的现象。那么究竟王阳明的思想是一种什么思想呢?请大家看到文章的第3-5自然段。

4) 分析传统教育对“格物致知”的曲解

这里面谈到了中国传统教育对“格物致知”的曲解,请大家找出这句话来。 学生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教师明确:回答得很正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固定的社会制度。就像《大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目的是,请大家一起回答。

学生明确: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教师解释:诚意就是诚实自己的意念,意念诚实了就能端正自己的内心,内心端正了就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品德有了提高就能整顿好自己的家庭,从而达到治理好国家,这样才能达到儒家的真正目的——平天下。我们看到所谓诚意、正心、修身是不是都注重个人的内心或者说是个人的精神世界。

学生明确:是

教师总结:王阳明可以说就是这种思想的“铁杆粉丝”。所以啊,我们前面所说得王阳明的思想就可以用她自己说的一句话来概括“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我们看看他是怎样格物的。请一个同学读第四自然段。 教师提问:同学们,王先生格物的方法对吗?(学生)它成功了吗?(学生)原因何在?

学生明确:“把探察外界误以为探讨自己。”

教师提问:对。那么作者在这里谈到阳明格竹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明确:真理不是内心领悟的。

教师提问:那真理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学生明确:对外界的探察。

谈到对外界的探察,我想到了这样一首诗。北宋诗人苏轼的曾就名僧惠崇之画作“鸭戏图”题了一首《惠崇春江晚景》,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大家知道哪句诗说明了正确的认识是来自对外界的探察吗?

学生明确:“春江水暖鸭先知。”

教师总结:大家都很聪明哈。诗的第二句说道,初春时节,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暖”是水的温度,“知”是鸭的知觉,所以春江的水暖是鸭子们自己探知来的。回到我们的王先生,大家现在应该很清楚他要格的是什么了吧!(学生)对象是找准了,但不是随随便便的就可以把竹子格清的,它还要讲究以各策略。那么作者认为的正确的格竹的方法是什么?竹子应该怎样格呢?

学生明确:“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观察。”

教师总结:回答得很正确。所以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对竹子进行实验,但实验不是随便进行的,我们大家看到课文,找出科学的实验究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学生明确: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需要一个适当的目标。

教师总结:所以从这节课中我们知道了自然科学领域里需要实验精神,知道了中国学生大都缺乏这种精神,并且分析了致使这种精神缺乏的原因就是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那么作者认为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揭晓。

板书: 亲身实践

探索事物(途径)

格物致知 实验 对外界的探察,积极有计划地探索

求得知识(目的)

第二课时

教学计划: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②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③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1、导语设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格物致知就是要探究事物获取真知,并知道亲身的实践是格物的一种具体方式,而且还了解到自然科学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亲身的实验,实验精神的缺乏是中国学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的造成很大程度是由于传统教育对实验的忽视,因此便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没有同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明白了自然科学中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呢?

学生明确:要实验;对外界的探讨

第一,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的客观探索

第二,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 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其实,这就是丁肇中先生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其实就是要通过实验求取知识,他强调的是通过实践去格物,注重的是实践这一格物的具体途径。只有这样去探究事物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现在我们回顾全文,看作者是怎样步步紧逼,运用那些事例和道理来揭示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的。

2)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师图表明确: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对比)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正面事例

可以看出作者选用的论证方法是:

学生明确:讲道理、摆事实。

教师提问: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论证的方法吗?

学生明确: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师总结:所以作者就通过以上事例旗帜鲜明地指出知识的求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不是自我检讨和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里所说的清谈就是指不切实际的谈论。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说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文章论述的主旨及其论述的方法了吧!那么大家可不可以为全文列一个阅读提纲来说明作者的行文思路呢?

教师明确: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并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找出议论文的三要素吗?

教师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证“通过对传统教育的分析和对实验精神的阐述论证自然科学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论据“就事以上我们找到的四个事例及其告诉我们的道理”。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在自然科学领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紧接着作者就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这个问题,即自然科学的学习中要重视格物致知的精神,最后作者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内涵,点出了我们在研究学术和应对世界环境的时候要靠实践发现真相,即做到真正的格物致知,解决了文章开篇提出的问题。全文线索清晰,脉络分明。

其实不知大家注意没有,近些年,我们国家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比如说劳动技术课的开设,再比如说我们以前学习电脑都是从书上背下的操作理论,现在又能力的学校都增添了电脑上机课,同学们还可不可以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具体体验啊?

5) 明确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我们回到课文,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所谓漫谈就是不拘形式地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念。同学们能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念的语句吗?

教师举例:“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虽然作者在文章当中提出了许多观点,但都是围绕以各主题,“格物致知”。这就是漫谈式议论文的一个特点。所以说大家以后写议论文就要注意你可以做这样或者那样的解释证明,但不能脱离文章的中心。这篇文章的中心就是它的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也是作者在文中确立的一个中心论点。所以说这是一篇立论性质的议论文。一篇成功的议论文不仅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就是它的论证过程要严密,它的语言也要求精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是论述严密的前提。我们看到文章的第十一自然段。你能找出作者措辞准确的地方来吗?

学生明确:“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往往”,说话就绝对了。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一句中的“大都”。

“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一句中“最”和“唯一”。

5)文章延伸、升华

我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了解了“格物致知”精神,了解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自己亲身的实地实验的,这种精神在自然科学的领域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同学们想想除了自然科学的领域还有哪些领域也需要我们“格物致知”的精神呢? 教师举例:人文科学领域,比如说考古学。考古学家通过对出土古物认真细致的探察或发现了某种书籍,或了解到某种社会制度。比方说以前我们都说埃及的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或者是法老王朝的奴隶建造的,但是考古学家们挖掘到胡夫金字塔旁边一个规模较大的集体住处,在这个住处中还发现了当时地位较高的官员,通过各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金字塔的建造时当时的平民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如果不是考古学家们的积极探索,恐怕金字塔的修建过程现在对我们还是以个谜。

大家还可以举出其他的例子来吗?

教师明确:大家不妨想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你们的辛苦练习,怎么会有优美的舞姿呢?所以说啊,就是在大家的个人行动中,也时时刻刻表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

同学们,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应有格物致知的观点,强调要通过实践获得认知,但是认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大家可以举出例子来吗?

教师明确:所以啊,同学们我们强调要动手操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已有正确认知的获取。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是不断摄取知识的过程,认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获取的时候多一份辨疑的态度,并且不能一味注重书本知识的摄取,还要自己动手去做,在实践中加深自己的认识,或者证实自己的疑问。

6) 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作业:

大家知道文章中说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请大家举出例子,并写成一篇小的议论文。

教师提示:比如说,贺之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也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的。

很多诗歌都是通过作者对客观生活的具体探察才有诸多的神来之笔。比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比如苏东坡格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对生活学习具体的探察才得到的真识。

板书:

传统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

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分析问题:讲道理,摆事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揭示其真谛

(提出问题) 科学上要重视实验精神 (解决问题)

议论特色:逻辑严密,语言精准。

漫谈式议论。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表格如下: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付予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田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师: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生(甲):我觉得中学生缺少的就是实践精神,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生(乙):我觉得文章中已经告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生(丙):前面两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认为作者讲了三方面的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道理⑴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道理⑵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道理⑶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生(丁):我觉得前面三位同学的总结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作者还通过举例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作者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

事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举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头的事例,证明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学生有“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

师(总结):这几位同学总结得都发现好。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中心论点的。那么,课文在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分析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之后,在文章的结尾揭示了格物致知精神真正的意义。真正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是什么?(学生浏览课文,筛选信息,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生(齐读):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师:你觉得一个人能够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学生思考、探究、发言)

生:对事物客观的、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师:这种探索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

生(齐答):这种探索是积极的,主动的。

师(深含激情地总结):“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对事物客观的、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这种探索是积极的,主动的。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的精神,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精神,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学生表示深受启发)

师:你觉得你具备不具备这种“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给大家谈一下。

(学生短暂思考后,踊跃发言)(教师适时点评,肯定学生的说法)

生(甲):我 经过实践后,我才知道了冰的硬,水的软。可见实践精神的重要作用。

生(乙):我原来不会修钟表,等我 翻阅了有关钟表运转的原理后,我又亲自把我的马蹄表拆开重新装了一遍,虽然表走得不准了,但是,我在这其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可见,探索精神和实践的精神对我是多么地重要。(学生大笑) 生(丙):¨¨¨

师(充满感情地总结):其实呀,“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江泽民主席曾经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于创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祖国走进了一个令人振奋自豪的新时代。主要我们立足于自己的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创造辉煌,我们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

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 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

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 的是不正确。

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 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 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 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 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教学点

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2、 能力训练点

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②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③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④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重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计划: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1、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学生回答) 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自尝试百草,发现了能攻毒祛病的中药。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关于西红柿的故事呢?(学生)其实,西红柿最初因为颜色艳丽,人们怕有毒都不敢吃。后来还是一个叫罗伯特的美国人通过亲身的尝试才证明它无毒可食。我们看到,不管是神农发现中药,还是罗伯特证实西红柿可食,他们都是通过自己试验的。其实啊,试验的过程就是对事物进行探察的过程。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除了那一份敢于冒险的勇气之外,是不是还告诉我们要通过对事物的探索来获取对事物的认识呢?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在科学的领域到底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如果要,又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呢?请详细阅读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看文章是怎样回答老师上面提出来的问题的。

2、 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分析文章

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当中是怎样解释“格物致知”的?

学生明确:“从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或者回答文章注解里的意思。

教师明确:回答很正确。《大学》里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就是推究,“格物”顾名思义,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致”,求得。“致知”,求得知识。“致知在格物”,就是知识的求得在于对事物的推究,那么反之,通过对事物的推究才能求得知识。如果说“致知”是一个目标,那么“格物”就成了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一种方式,一个过程,一个途径。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句话的出处《大学》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礼记》当中的一篇文章。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会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就成了传统儒家极为推崇的经典“四书”。除“四书”外,儒家的基本典籍还包括我们刚刚谈到的包括《礼记》在内的《诗经》、《尚书》、《周易》、《乐记》和《春秋》。

其实,细心的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大学》里告诉我们“致知在格物”,可是物究竟

应当怎样格?事物到底要怎样探究呢?《大学》里是不是并没有讲明。

2) 进一步了解格物致知,通过学生的探讨了解格物的具体途径

我们有句俗话说:“要知道梨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那么对梨的认识就是通过亲口尝试得到的。古代的时候人们总以为天圆地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圆的,那么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则是通过麦哲伦的这次实践之旅。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最初使用的是雕版印刷,就是在一整块木板上刻字后再进行印刷,后来毕升经过一次次的实验才发明了可以拆卸的活字印刷,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不断的实践提升了认识,才有了更好的发明?从这些鲜活的事例中,我们无疑都看到无论是对梨的认识,还是对地球的认识;还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都体现着探究事物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明确:主动实践或者说尝试

3) 理解在自然科学领域格物致知的途径

我们很多同学其实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眼高手低的毛病,以为自己懂了,都知道了,实际操作起来却常常不知所措。我们很多同学大都注重于书本知识的积累,忽视了自身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这在自然科学领域是行不通的。大家都知道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吧?就是利用放风筝来捕捉雷电,之后便有了避雷针的发明。爱迪生的电灯实验大家不陌生吧,之后钨丝就成了经久耐用的制灯材料。就连居里夫人的镭不也是在不断的实验中发现的吗?我们今天学习的化学,那么多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道不是通过前人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得来的吗?小到青霉素,大到登月的飞船,哪个不是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探索实验得到的?本文的作者丁肇中先生在物理上的重大发现也是在实验过程中得来的。所以大家说说在科学的领域,事物应该怎样推究呢?

学生明确:通过实验

教师总结:对。一次次的实验带来了一次次的发明创新。这一次次的实验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认识,同时也何尝不是对自我的超越呢?敢于实验便用于创新,勇于创新便敢于超越自我。大家还知不知道这样的事例呢?

学生举例(伽利略的斜塔实验、莱特兄弟的试飞实验)

教师总结:科学技术是国力强大的保障,使民族强盛的后盾,综观诺贝尔奖在科学方面的获得者,我们中国人能有几个?丁肇中先生就说过, 中国有占世界1/4的人口,但并没有占世界1/4的科学贡献,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大家在课文中能不能找出这个原因呢。(提示:我们刚刚从各种事例中知道科学领域对事物的推究要经过实验,那大家仔细看看文章中谈到的传统的中国教育及中国的学生注不注意实验精神的培养?)

学生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儿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教师总结:所以啊,无怪乎中国的科学创造发明、科学研究的数量不及其他发达欧美国家了。

谈到这里,我想起了前些年我们的媒体上一直在谈论的高考状元在大学念书时实际操作能力并不强,比方说,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就是刚才那位同学回答的“中国学生大都偏向

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这就是舆论经常谈到的“高分低能”的现象。作者自己在文中就谈到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请一个同学说说这个类似的经历是怎样的?

学生明确:文章的第十二自然段。

丁先生在文中就分析到致使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文化背景。请大家看到文章的第十一自然段,这段话的开头就谈到“时至今日,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读书人的头脑。”于是“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便出现了中国学生在研究工作中不知所措的现象。那么究竟王阳明的思想是一种什么思想呢?请大家看到文章的第3-5自然段。

4) 分析传统教育对“格物致知”的曲解

这里面谈到了中国传统教育对“格物致知”的曲解,请大家找出这句话来。 学生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教师明确:回答得很正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固定的社会制度。就像《大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目的是,请大家一起回答。

学生明确: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教师解释:诚意就是诚实自己的意念,意念诚实了就能端正自己的内心,内心端正了就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品德有了提高就能整顿好自己的家庭,从而达到治理好国家,这样才能达到儒家的真正目的——平天下。我们看到所谓诚意、正心、修身是不是都注重个人的内心或者说是个人的精神世界。

学生明确:是

教师总结:王阳明可以说就是这种思想的“铁杆粉丝”。所以啊,我们前面所说得王阳明的思想就可以用她自己说的一句话来概括“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我们看看他是怎样格物的。请一个同学读第四自然段。 教师提问:同学们,王先生格物的方法对吗?(学生)它成功了吗?(学生)原因何在?

学生明确:“把探察外界误以为探讨自己。”

教师提问:对。那么作者在这里谈到阳明格竹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明确:真理不是内心领悟的。

教师提问:那真理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学生明确:对外界的探察。

谈到对外界的探察,我想到了这样一首诗。北宋诗人苏轼的曾就名僧惠崇之画作“鸭戏图”题了一首《惠崇春江晚景》,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大家知道哪句诗说明了正确的认识是来自对外界的探察吗?

学生明确:“春江水暖鸭先知。”

教师总结:大家都很聪明哈。诗的第二句说道,初春时节,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暖”是水的温度,“知”是鸭的知觉,所以春江的水暖是鸭子们自己探知来的。回到我们的王先生,大家现在应该很清楚他要格的是什么了吧!(学生)对象是找准了,但不是随随便便的就可以把竹子格清的,它还要讲究以各策略。那么作者认为的正确的格竹的方法是什么?竹子应该怎样格呢?

学生明确:“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观察。”

教师总结:回答得很正确。所以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对竹子进行实验,但实验不是随便进行的,我们大家看到课文,找出科学的实验究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学生明确: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需要一个适当的目标。

教师总结:所以从这节课中我们知道了自然科学领域里需要实验精神,知道了中国学生大都缺乏这种精神,并且分析了致使这种精神缺乏的原因就是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那么作者认为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揭晓。

板书: 亲身实践

探索事物(途径)

格物致知 实验 对外界的探察,积极有计划地探索

求得知识(目的)

第二课时

教学计划: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②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③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1、导语设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格物致知就是要探究事物获取真知,并知道亲身的实践是格物的一种具体方式,而且还了解到自然科学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亲身的实验,实验精神的缺乏是中国学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的造成很大程度是由于传统教育对实验的忽视,因此便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没有同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明白了自然科学中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呢?

学生明确:要实验;对外界的探讨

第一,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的客观探索

第二,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 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其实,这就是丁肇中先生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其实就是要通过实验求取知识,他强调的是通过实践去格物,注重的是实践这一格物的具体途径。只有这样去探究事物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现在我们回顾全文,看作者是怎样步步紧逼,运用那些事例和道理来揭示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的。

2)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师图表明确: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对比)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正面事例

可以看出作者选用的论证方法是:

学生明确:讲道理、摆事实。

教师提问: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论证的方法吗?

学生明确: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师总结:所以作者就通过以上事例旗帜鲜明地指出知识的求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不是自我检讨和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里所说的清谈就是指不切实际的谈论。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说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文章论述的主旨及其论述的方法了吧!那么大家可不可以为全文列一个阅读提纲来说明作者的行文思路呢?

教师明确: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并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找出议论文的三要素吗?

教师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证“通过对传统教育的分析和对实验精神的阐述论证自然科学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论据“就事以上我们找到的四个事例及其告诉我们的道理”。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在自然科学领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紧接着作者就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这个问题,即自然科学的学习中要重视格物致知的精神,最后作者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内涵,点出了我们在研究学术和应对世界环境的时候要靠实践发现真相,即做到真正的格物致知,解决了文章开篇提出的问题。全文线索清晰,脉络分明。

其实不知大家注意没有,近些年,我们国家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比如说劳动技术课的开设,再比如说我们以前学习电脑都是从书上背下的操作理论,现在又能力的学校都增添了电脑上机课,同学们还可不可以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具体体验啊?

5) 明确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我们回到课文,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所谓漫谈就是不拘形式地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念。同学们能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念的语句吗?

教师举例:“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虽然作者在文章当中提出了许多观点,但都是围绕以各主题,“格物致知”。这就是漫谈式议论文的一个特点。所以说大家以后写议论文就要注意你可以做这样或者那样的解释证明,但不能脱离文章的中心。这篇文章的中心就是它的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也是作者在文中确立的一个中心论点。所以说这是一篇立论性质的议论文。一篇成功的议论文不仅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就是它的论证过程要严密,它的语言也要求精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是论述严密的前提。我们看到文章的第十一自然段。你能找出作者措辞准确的地方来吗?

学生明确:“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往往”,说话就绝对了。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一句中的“大都”。

“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一句中“最”和“唯一”。

5)文章延伸、升华

我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了解了“格物致知”精神,了解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自己亲身的实地实验的,这种精神在自然科学的领域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同学们想想除了自然科学的领域还有哪些领域也需要我们“格物致知”的精神呢? 教师举例:人文科学领域,比如说考古学。考古学家通过对出土古物认真细致的探察或发现了某种书籍,或了解到某种社会制度。比方说以前我们都说埃及的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或者是法老王朝的奴隶建造的,但是考古学家们挖掘到胡夫金字塔旁边一个规模较大的集体住处,在这个住处中还发现了当时地位较高的官员,通过各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金字塔的建造时当时的平民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如果不是考古学家们的积极探索,恐怕金字塔的修建过程现在对我们还是以个谜。

大家还可以举出其他的例子来吗?

教师明确:大家不妨想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你们的辛苦练习,怎么会有优美的舞姿呢?所以说啊,就是在大家的个人行动中,也时时刻刻表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

同学们,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应有格物致知的观点,强调要通过实践获得认知,但是认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大家可以举出例子来吗?

教师明确:所以啊,同学们我们强调要动手操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已有正确认知的获取。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是不断摄取知识的过程,认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获取的时候多一份辨疑的态度,并且不能一味注重书本知识的摄取,还要自己动手去做,在实践中加深自己的认识,或者证实自己的疑问。

6) 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作业:

大家知道文章中说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请大家举出例子,并写成一篇小的议论文。

教师提示:比如说,贺之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也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的。

很多诗歌都是通过作者对客观生活的具体探察才有诸多的神来之笔。比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比如苏东坡格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对生活学习具体的探察才得到的真识。

板书:

传统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

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分析问题:讲道理,摆事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揭示其真谛

(提出问题) 科学上要重视实验精神 (解决问题)

议论特色:逻辑严密,语言精准。

漫谈式议论。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表格如下: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付予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田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师: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生(甲):我觉得中学生缺少的就是实践精神,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生(乙):我觉得文章中已经告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生(丙):前面两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认为作者讲了三方面的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道理⑴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道理⑵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道理⑶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生(丁):我觉得前面三位同学的总结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作者还通过举例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作者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

事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举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头的事例,证明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学生有“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

师(总结):这几位同学总结得都发现好。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中心论点的。那么,课文在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分析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之后,在文章的结尾揭示了格物致知精神真正的意义。真正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是什么?(学生浏览课文,筛选信息,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生(齐读):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师:你觉得一个人能够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学生思考、探究、发言)

生:对事物客观的、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师:这种探索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

生(齐答):这种探索是积极的,主动的。

师(深含激情地总结):“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对事物客观的、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这种探索是积极的,主动的。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的精神,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精神,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学生表示深受启发)

师:你觉得你具备不具备这种“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给大家谈一下。

(学生短暂思考后,踊跃发言)(教师适时点评,肯定学生的说法)

生(甲):我 经过实践后,我才知道了冰的硬,水的软。可见实践精神的重要作用。

生(乙):我原来不会修钟表,等我 翻阅了有关钟表运转的原理后,我又亲自把我的马蹄表拆开重新装了一遍,虽然表走得不准了,但是,我在这其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可见,探索精神和实践的精神对我是多么地重要。(学生大笑) 生(丙):¨¨¨

师(充满感情地总结):其实呀,“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江泽民主席曾经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于创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祖国走进了一个令人振奋自豪的新时代。主要我们立足于自己的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创造辉煌,我们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

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 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

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 的是不正确。

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 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 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 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 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相关内容

  • 初中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一.预习: 1.字音: 脸(liǎn)颊(ji) 伫(zh)立(l) 褡(dā)裢(lin) 难(nn)堪(kān) 瞟(piǎo) 过(gu)瘾(yǐn) 赊(shē)欠(qin) 金(jīn)銮(lun)殿(din) 松(s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程解读教案
  • 一.编排结构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九年级上册主要以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白话小说)和议论性文章为主,仍以专题.文体为内容安排,以单元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并另有文言文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在九年级,文学作品作为单独的内容形式出现,不再像以往那样混杂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 的叔叔于勒 心声笑着面对生活 雨的诉说 青春随想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短文两篇 不求甚解 谈读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好读书,读好书 智取生辰纲 杨修之死 范进中举 香菱学诗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陈涉世家 唐雎不辱使命 隆中对 出师表 词五首 望江南 江城子·密州出猎 渔家傲 破 ...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教师用)
  • 八年级下语文导学案(教师用) ( ) 课题 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成员 王乃华 王洪侠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 握文 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

  • 13.[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
  • 13.<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 南安市毓元中学 林金朗 [学情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

  •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 初中语文资源网为您提供免费优质资源 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长沙外国语学校 凌霄鸿 [文题解题] ◎导读 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你还喜欢动手实验吗?你喜欢通过实验来印证知识甚至获得知识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恭喜你,你已具备当科学家的潜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大科学家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的 ...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答案
  • 阅读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完成下面各题. 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 ...

  • 初中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学校 课题 教 学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并理解生字词, 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及篇章结构. 感受文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地感知课文,大胆合作探究,共同克服 疑难问题 绥滨县第三中学 学科 九年级语文 姓名 武淑兰 教 ...

  • 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了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 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