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的幽灵

  演大独裁者与纽约王这样的角色,太固定了,远没有夏尔洛可爱;一旦他知道了自己是谁,戏就难演了      欧洲有家咖啡馆,一年四季播放卓别林的黑白默片。商家选择小个子流浪汉做招牌,在于卓别林饰演的角色,从里到外有成色十足的现代性,美学上没有过时的感觉。那张局外人的脸,被乖戾的风吹着,不曾被弄得饱经风霜,却一直有着少年般的天真与羞涩。在不同场景,流浪汉进入危险丛林,四周布满惟独他一人不知的陷阱;一番曲折后,他误打误撞,转危为安,让人不胜唏嘘。夏尔洛,应当是今日流浪汉的总称谓,也可以说是全球化浪潮下现代人的缩影。他背着铺盖卷跌跌撞撞前行了,一如我们在都市车水马龙中所见聚散无常的打工族。      与卓别林一样在默片时代大放光彩的人物是基顿。这个完全与夏尔洛不同的人物,不苟言笑,在现代世界的恶魔幻象前满心惊恐,与契里柯超现实主义画面中的某个影子无异。法国作家伯奈永说,经过达达主义,基顿已成为“真正的现代神话”,与卓别林两分天下。基顿有哲学家与晚期浪漫派幽灵混合的样子,在欧洲知识界大受欢迎。1964年贝克特执笔的黑白影片《电影》,请基顿出演主人公,看中的正是他那张大理石化的面容。相较而言,卓别林的人物好玩,点点滴滴闪耀着人性光芒。基顿有法国味,而卓别林好莱坞。他寒碜,却自尊;浑身伤口,流血时还盼些什么。在大野兽的领地里打盹,夏尔洛居然做起了梦。夏尔洛掉下来的裤子,支撑不住身体的拐杖,大皮鞋,呢帽,是大街上以东张西望掩饰张惶的流浪者的符号。      穆齐尔写有未完成的巨著《无定性的人》(国内译名是《无个性的人》),以“无定性”概括现代人的特征。卓别林早年饰演的流浪汉,尽现无定性与荒诞,仿佛整个人被“抛”到了一个个费解的窘境,烦恼剪不断理还乱。世界如常,可夏尔洛怎么就摆脱不了扰动呢。用卡夫卡表达的意思说,一个现代人醒来,要么成为大甲虫,要么被莫名其妙地逮捕了。今天所说的现代人形象,是伴随夏尔洛东悠西转的街景诞生的。每个现代人,都可以说自己是夏尔洛,失去了“故乡”,也没“在家”的感觉。压垮人的现代世界,是人的流放地,卓别林的小人物选择了逃亡一条路,喜剧性也由此展开。夏尔洛作为流浪汉形象的先驱,得到不少后来者的呼应。贝克特《等待戈多》里的流浪汉群落,是若干个后现代化了的夏尔洛。      从欧洲文化讲,现代人原本是启蒙运动后自我觉醒的新形象,但这个形象还没完成,就被世界压垮了。一夜之间,他不再是神的选民,仿佛变身为丑角。达利说,“我希望不要有任何人来侵犯我最崇高的封号:丑角。查理卓别林是个丑角,可大家都公认他体现了时代。”也就是说,在世界与人之间失去比例的时代,人天生被俘,大雾里的现代魔影为每个人而设。卓别林光芒四射时,音乐上斯特拉文斯基的新音响表达荒蛮力量的萌芽,舞蹈界尼金斯基扮演小丑大获成功。至于绘画,毕加索反复展示人的丑恶,也就顺理成章了。      夏尔洛与后现代人物不同的地方,是人性不黑暗、不破碎。他做不合时宜的梦,见到美女就想入非非,盼望做骑士。从这方面讲,卓别林的人物大都有追求幸福的市民情怀,“丑角”是其面具,他们并非这个世界彻底的否定者,与卡夫卡、穆齐尔、贝克特写的人物完全是两回事。卓别林一生酷爱金钱,常为早年的不幸感伤。1964年英国出版的自传中,卓别林自称是时运的宠儿,对叔本华说的“快乐是人生的消极状态”完全不赞同。他是彻头彻尾的享乐者,追求世俗快乐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艺术家在自传里讲真话的并不多,卓别林的自传可能是给他的敌人看的,也有不少顺应大众心理的嫌疑。作为大众喜神,他必须处处显露“皮袍”与“皮袍下的小”把人逗乐。      卓别林的喜剧有为小人物打气的励志色彩,成为很多好莱坞喜剧电影摹仿的路数;香港的周星驰,曾被人称为“东方卓别林”,那种无厘头,实际上是卓别林的翻版与升级。到了晚年,这个喜神痴呆了,经常像个孩子哭泣。他分不清自己是喜剧之王,还是早年饿肚子的乞丐。一旦扔了大裤子、皮鞋与拐杖这些行头,卓别林恍惚得像个失去了身份的幽灵。这像每个人会有的角色错乱的时刻,拿到了国王面具,仔细一看,原来是乞丐的饭钵。也许扮乞丐更好,就快乐的绝对值而言。演大独裁者与纽约王这样的角色,太固定了,远没有夏尔洛可爱;一旦他知道了自己是谁,戏就难演了。■      贾晓伟:文艺评论家,现居北京      

  演大独裁者与纽约王这样的角色,太固定了,远没有夏尔洛可爱;一旦他知道了自己是谁,戏就难演了      欧洲有家咖啡馆,一年四季播放卓别林的黑白默片。商家选择小个子流浪汉做招牌,在于卓别林饰演的角色,从里到外有成色十足的现代性,美学上没有过时的感觉。那张局外人的脸,被乖戾的风吹着,不曾被弄得饱经风霜,却一直有着少年般的天真与羞涩。在不同场景,流浪汉进入危险丛林,四周布满惟独他一人不知的陷阱;一番曲折后,他误打误撞,转危为安,让人不胜唏嘘。夏尔洛,应当是今日流浪汉的总称谓,也可以说是全球化浪潮下现代人的缩影。他背着铺盖卷跌跌撞撞前行了,一如我们在都市车水马龙中所见聚散无常的打工族。      与卓别林一样在默片时代大放光彩的人物是基顿。这个完全与夏尔洛不同的人物,不苟言笑,在现代世界的恶魔幻象前满心惊恐,与契里柯超现实主义画面中的某个影子无异。法国作家伯奈永说,经过达达主义,基顿已成为“真正的现代神话”,与卓别林两分天下。基顿有哲学家与晚期浪漫派幽灵混合的样子,在欧洲知识界大受欢迎。1964年贝克特执笔的黑白影片《电影》,请基顿出演主人公,看中的正是他那张大理石化的面容。相较而言,卓别林的人物好玩,点点滴滴闪耀着人性光芒。基顿有法国味,而卓别林好莱坞。他寒碜,却自尊;浑身伤口,流血时还盼些什么。在大野兽的领地里打盹,夏尔洛居然做起了梦。夏尔洛掉下来的裤子,支撑不住身体的拐杖,大皮鞋,呢帽,是大街上以东张西望掩饰张惶的流浪者的符号。      穆齐尔写有未完成的巨著《无定性的人》(国内译名是《无个性的人》),以“无定性”概括现代人的特征。卓别林早年饰演的流浪汉,尽现无定性与荒诞,仿佛整个人被“抛”到了一个个费解的窘境,烦恼剪不断理还乱。世界如常,可夏尔洛怎么就摆脱不了扰动呢。用卡夫卡表达的意思说,一个现代人醒来,要么成为大甲虫,要么被莫名其妙地逮捕了。今天所说的现代人形象,是伴随夏尔洛东悠西转的街景诞生的。每个现代人,都可以说自己是夏尔洛,失去了“故乡”,也没“在家”的感觉。压垮人的现代世界,是人的流放地,卓别林的小人物选择了逃亡一条路,喜剧性也由此展开。夏尔洛作为流浪汉形象的先驱,得到不少后来者的呼应。贝克特《等待戈多》里的流浪汉群落,是若干个后现代化了的夏尔洛。      从欧洲文化讲,现代人原本是启蒙运动后自我觉醒的新形象,但这个形象还没完成,就被世界压垮了。一夜之间,他不再是神的选民,仿佛变身为丑角。达利说,“我希望不要有任何人来侵犯我最崇高的封号:丑角。查理卓别林是个丑角,可大家都公认他体现了时代。”也就是说,在世界与人之间失去比例的时代,人天生被俘,大雾里的现代魔影为每个人而设。卓别林光芒四射时,音乐上斯特拉文斯基的新音响表达荒蛮力量的萌芽,舞蹈界尼金斯基扮演小丑大获成功。至于绘画,毕加索反复展示人的丑恶,也就顺理成章了。      夏尔洛与后现代人物不同的地方,是人性不黑暗、不破碎。他做不合时宜的梦,见到美女就想入非非,盼望做骑士。从这方面讲,卓别林的人物大都有追求幸福的市民情怀,“丑角”是其面具,他们并非这个世界彻底的否定者,与卡夫卡、穆齐尔、贝克特写的人物完全是两回事。卓别林一生酷爱金钱,常为早年的不幸感伤。1964年英国出版的自传中,卓别林自称是时运的宠儿,对叔本华说的“快乐是人生的消极状态”完全不赞同。他是彻头彻尾的享乐者,追求世俗快乐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艺术家在自传里讲真话的并不多,卓别林的自传可能是给他的敌人看的,也有不少顺应大众心理的嫌疑。作为大众喜神,他必须处处显露“皮袍”与“皮袍下的小”把人逗乐。      卓别林的喜剧有为小人物打气的励志色彩,成为很多好莱坞喜剧电影摹仿的路数;香港的周星驰,曾被人称为“东方卓别林”,那种无厘头,实际上是卓别林的翻版与升级。到了晚年,这个喜神痴呆了,经常像个孩子哭泣。他分不清自己是喜剧之王,还是早年饿肚子的乞丐。一旦扔了大裤子、皮鞋与拐杖这些行头,卓别林恍惚得像个失去了身份的幽灵。这像每个人会有的角色错乱的时刻,拿到了国王面具,仔细一看,原来是乞丐的饭钵。也许扮乞丐更好,就快乐的绝对值而言。演大独裁者与纽约王这样的角色,太固定了,远没有夏尔洛可爱;一旦他知道了自己是谁,戏就难演了。■      贾晓伟:文艺评论家,现居北京      


相关内容

  • 外国电影史4
  • 1.卢米埃尔兄弟运用"电影活动镜"拍摄了50多部短片,有几种题材? (1)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如<工厂的大门>.(2)家庭生活情趣的纪录.(3)政治文化新闻实录.如<耶路撒冷教堂>(4)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的拍摄.如<火车到站> 2.卢米埃尔主 ...

  • 看老电影的吗送上译厂译制片全集
  • 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片目录 1950年 小英雄 巴甫洛夫 乡村女教师 米丘林 勇敢的人 雪中奇羊 怒海雄风 游侠传 有情人终成眷属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party证 1951年 伟大的曙光 生活的光芒 蟒魔王 列宁在1918 无罪的人 作曲家莫索尔斯基未婚妻 远离莫斯科的地方 伟大的力量 1952年 华 ...

  • 网上搜到的一个评论 (一只名叫痛苦的狗 影评)
  • Perro llamado Dolor, Un的评论 让自己更有助于理解吧 为一部动画做评论可能是比一部电影更难的事,因为动画往往能表现出比电影更复杂更多样化的世界,同时也展现出创作者私人的风格和创作理念.尤其是艺术动画,往往比那些普通大众化的动画片要深刻得多,当然也需要观者花更长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 ...

  • 福克纳的时间哲学
  • 福克纳的时吴, 时间命题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无论是小说的外部形式还是内在体验, 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这带有终极性的根本问题.而从抽象的意义上, 我们还可以说任何一个小说家在小说形式中都隐含了他的时间哲学与空间哲学.比如萨特就说:如果认为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各种反常的实验和形式仅仅是写作技 ...

  • [杨彪]上海的[夜半歌声],叫人"汗毛凛凛"(09.11.25)
  • 文/杨彪 1937年春节刚过,时局动荡,人心惶惶,以至卓别林最重要的电影之一<摩登时代>在中国放映,都未能引起足够的轰动.可就在这个时候,有一部国产电影的出现,却引发了整个上海为之尖叫,这部纠结了爱与恨的噩梦一般的电影正是之后被多次翻拍的<夜半歌声>,它使那一年的春天让人&q ...

  •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 第四课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课程标准 4-1 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3 列举近代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革命推动 ...

  • 中国离奇事件在线观看-搜狗影视
  • 中国离奇事件在线观看-搜狗影视 29:59 中国诡异事件大.. 来源:搜狐视频 29:59 中国奇异事件大.. 来源:搜狐视频 2:54 中国离奇事件大.. 来源:爆米花 25:22 震惊全中国的离.. 来源:酷6 搜狗影视 - tv.sogou.com - 2013-11-24 轰动中国的十大灵异 ...

  • 神出鬼没的"幽灵潜艇"
  • 说起不明飞行物UFO,大家都知道,可是,你听说过不明潜水物这个名词吗?实际上,不明潜水物经常出没在地球辽阔的海洋中,而在这些不明潜水物中,最经常出现的是潜水艇,并且它们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让美国.前苏联等几个超级大国为之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军力,进行劳而无功的追踪.搜索. 20世纪以前的水下幽灵 ...

  • 圣诞颂歌_中文版_狄更斯
  • 要记住雅各布.马利已经死了,这可是件重要的事儿.斯克罗吉知道这个吗?他当然知道.斯克罗吉和马利在伦敦曾是多年的合作伙伴,并且他们还都是精明的生意人.当马利死的时候,斯克罗吉一个人继续操持着生意.办公室门口的上方悬挂的依旧是两个人的名字:斯克罗吉和马利.有时初次来这儿打交道的人们喊斯克罗吉斯克罗吉,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