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厦门市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 历 史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准考证号 姓名 座位号
注意事项:
1. 全卷五大题,37小题,试卷共6页,另有答题卡进。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2015年4月5日,万余名海内华儿女共祭“人文初祖”,这是祭拜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2.“孔子周游列国”“烽火戏诸侯”,与“列国”,“诸侯”相关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修筑于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 .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
4.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A.加强文化控制 B .加强经济管理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 .巩固国家统一
5.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论语》 B.《离骚》 C.《史记》 D.《资治通鉴》
6. 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古代帝王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7.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A.“重本抑末”政策 B .汉化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 .休养生息政策
8.《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都教授于1603年8月25日(中国明朝后期)从外星球掉落到朝鲜大地。如果当时他到中国,最不可能 ...
A.了解科举考试 B .听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C.学习活字印刷术 D .查阅《尼布楚条约》
9.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10.晚清厦门胡里山炮台的兴建是“师夷长被以自强”的一次尝试,这次尝试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1.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自由和平等 B.民主和法制 C.自由和科学 D.民主和科学
12.中华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先生为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亲笔手书“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一心一意,贯彻始终”训词。这一年是
A.1912年 B.1924年 C.1925年 D.1927年
13. 《近代实业第一人》中说:“他……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A .魏源 B.张謇 C.陈独秀 D.胡适
14.“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5.右图体现当时我国
A.优先发展农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邮电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16.《工人日报》曾刊发以“人有多大胆,钢有多大产”
为标题的新闻是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17.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主题为“中国种
子”,旨在向全世界宣传杂交水稻,下列最适合担任该馆形象大使的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18.在“家乡的昨天和今天”活动课上,某合作小组在展示厦门经济特区二十五周年辉煌历程时,应将厦门标注在下图的
A.① B.② C.③ D .④
19. “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体现我国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 .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
20.如右图所示建筑物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代中国文明
21.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
民主制度的源头。”“她”指的是
A.雅典 B.罗马 C.波斯 D.马其顿
22.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
A.
但丁——《神曲》
B
.达·芬奇——《蒙娜丽莎》
C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D.贝多芬 ——《最后的晚餐》
23.被马克思称为“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的“三角贸易”航程是
A.非洲到美洲 B.欧洲到非洲 C.美洲到欧洲 D.欧洲到美洲
24. 阅读右边示意图,其中“?”处应填上
A.英国产阶级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美国南北战争
25.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人民宪章》的发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26. 如果要了解“进化论”思想,可以选《世界巨人百传》丛书中的
A.《华盛顿传》 B.《拿破仑传》 C.《达尔文传》 D.《爱迪生传》
27. 下列简笔画能够形象反映一战爆发前世界形势的是
A B C D
28.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改变”表现为
A.建立法西斯专政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实行冷战政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9.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庆祝“卫国战争胜利日”和二战欧洲战场胜利70周年。“70年前这场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是
A.德国进攻波兰 B.珍珠港事件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30.QQ 与微信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平台主要得益于
A.蒸汽时代的到来 B.电气时代的到来
C.网络技术的发展 D.报刊事业的发展
二、改错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划横线处只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订正)
31. “一代天骄”忽必烈经过多年征战统一蒙古。
错误: 订正:
32. 《古兰经》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错误: 订正:
33.英国《人权宣言》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订正:
34.王同学到厦门环岛路游玩,看见一个巨幅标语(如右
图)对同伴说:“毛泽东的这个伟大构想太有创造性了,
他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也为香港和澳门回归
祖国开辟了途径!”这种说法对吗?(1分)请说明理由。
(3分)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5.(10分)世界一体化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30年代)仅仅一个世纪之后,欧洲的航海家们已经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并绘制成图。在最早的几次航行中,探险家……首先开辟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相互隔绝的局面。
——《人类文明史图鉴:发现新大陆(公元
1400年——1500年)》
材料二
材料三 苹果的iPhone 手机在美国设计,在日本制造关键零部件,有韩国制造最核心的芯片和显示屏,由台湾厂商供应另外一些零部件,最后在深圳的富士康工厂里组装,然后空运到美国,再被销售到世界各地。
——曾航《一只iPhone 的全球之旅》
——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苹果的另一面》编制
1.材料一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2分)依据材料指出它对世界的影响。(2分)
2.观察材料二中的三幅图,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2分,要求写出图序和名称)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 综合四则材料,指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一趋势?(2分)
36.(10分)习近平的周边外交首推“亲、诚、惠、容”概念。自古以来,中国政府民间都秉承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一(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
——郭沫若诗
材料二 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的好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
——《周恩来选集》下卷
材料三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应送人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两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政府让两国关系“一天天好起来”的处理原则。(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外交原则的国际意义。(2分)
(3)依据材料三,周恩来促进“会议成功”的“金钥匙”是什么?(2分)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特点。(2分)
五、综合阅读题(10分)
37. 人民之战
从鸦片战争到抗战期间,中国没有取得任何完全的胜利。鸦片战争战败的消息很久才传到湖南、江西等地,当地人还认为是谣言。甲午战争期间,民众甚至为了几个劳役费,帮助日军搬运炮弹。然而,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场景。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打响。面对日军的凶猛进攻,负责指挥作战的李宗仁和白崇禧邀请周恩来到其寓所,共话战局,并在之后的作战中,基本遵循周恩来的建议。李宗仁指挥战前一向都拥兵自重的“杂牌军”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他们放下成见,放下自私,携手共赴国难;中共则组织鲁南老百姓,冒着炮火,把大刀、弹药、粮食、蔬菜、肉蛋、烧酒、食盐等送上前线,再将大批伤病员运往后方救治。…… 六里石村,百多户人家,只不过是京杭大运河畔的小村落,却是大战时的后勤基地之一,一桶桶开水,一罐罐小米稀饭从这里送往前线。时年23岁的美国合众社战地记者爱泼斯坦赴台儿庄前线,他在1939年出版的《人民之战》中记载:她去台儿庄城之前,有个10岁的中国男孩被日军胁迫到中国守军阵地侦查,在随后的炮击中,中国守军都很困惑,日军向空旷的原野上倾洒了那么多的炮弹,为什么?原来,这名10岁的孩童向日军汇报时,故意颠倒了中国守军的方位……
——摘编自《南方周末》2015年4月9日第1624期《抗战地理二》 请回答:
(1)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分)
(2)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感悟。(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适当联系实际,行文流畅。)
2015年厦门市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1.错误:忽必烈 订正:成吉思汗(或铁木真)
32.错误: 《古兰经》 订正: 《汉莫拉比法典》
33.错误: 《人权宣言》 订正: 《权利法案》
三、辨析题(4分)
34.这种说法不对。 (1分)理由: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不是毛泽东提出的。 (1分)它是邓小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率先提出的。(2分)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5.(1)新航路的开辟(2分) (答“地理大发现”亦可)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分)
(2)图 2(1分) ;蒸汽机车(1分) 。 (答火车亦可得分)
(3)经济全球化。 (2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 (或“顺应潮流,迎接挑战,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 ) (2分) ; (如答“趋利避害” 、 “主动融入世界” 、 “坚持改革开放” 、 “坚持科技创新” 、 “关注发展与环境问题”中的一点得 1分)
36.(1)鉴真东渡。 (2分)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分) (答“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得 1分)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分)
(3)求同存异。 (2分)友好(与邻为善) 、和睦(和平) 、互惠、包容(尊重、平等) 。 (任答两点得 2分)
五、综合阅读题(10分)
37.(1)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 ) (2分)
(2)观点一:抗日战争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观点二: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团结一致的结果;
观点三:捍卫国家主权,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观点四:缅怀先烈,珍惜和平;
观点五:国共两党合则两利;
……
评分标准
第一层次:观点较明确,表述基本清晰,1-3分; (提出多种观点但不加论述的最高得3 分,仅提出1个观点,但明确且深刻的,最高可得3分。 )
第二层次:观点明确,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阐述,表述清晰,4-6分; 第三层次:观点明确且深刻,能做到史论结合,并联系实际,行文流畅,7-8分。
(超出参考观点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015年厦门市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 历 史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准考证号 姓名 座位号
注意事项:
1. 全卷五大题,37小题,试卷共6页,另有答题卡进。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2015年4月5日,万余名海内华儿女共祭“人文初祖”,这是祭拜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2.“孔子周游列国”“烽火戏诸侯”,与“列国”,“诸侯”相关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修筑于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 .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
4.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A.加强文化控制 B .加强经济管理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 .巩固国家统一
5.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论语》 B.《离骚》 C.《史记》 D.《资治通鉴》
6. 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古代帝王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7.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A.“重本抑末”政策 B .汉化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 .休养生息政策
8.《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都教授于1603年8月25日(中国明朝后期)从外星球掉落到朝鲜大地。如果当时他到中国,最不可能 ...
A.了解科举考试 B .听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C.学习活字印刷术 D .查阅《尼布楚条约》
9.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10.晚清厦门胡里山炮台的兴建是“师夷长被以自强”的一次尝试,这次尝试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1.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自由和平等 B.民主和法制 C.自由和科学 D.民主和科学
12.中华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先生为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亲笔手书“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一心一意,贯彻始终”训词。这一年是
A.1912年 B.1924年 C.1925年 D.1927年
13. 《近代实业第一人》中说:“他……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A .魏源 B.张謇 C.陈独秀 D.胡适
14.“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5.右图体现当时我国
A.优先发展农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邮电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16.《工人日报》曾刊发以“人有多大胆,钢有多大产”
为标题的新闻是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17.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主题为“中国种
子”,旨在向全世界宣传杂交水稻,下列最适合担任该馆形象大使的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18.在“家乡的昨天和今天”活动课上,某合作小组在展示厦门经济特区二十五周年辉煌历程时,应将厦门标注在下图的
A.① B.② C.③ D .④
19. “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体现我国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 .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
20.如右图所示建筑物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代中国文明
21.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
民主制度的源头。”“她”指的是
A.雅典 B.罗马 C.波斯 D.马其顿
22.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
A.
但丁——《神曲》
B
.达·芬奇——《蒙娜丽莎》
C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D.贝多芬 ——《最后的晚餐》
23.被马克思称为“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的“三角贸易”航程是
A.非洲到美洲 B.欧洲到非洲 C.美洲到欧洲 D.欧洲到美洲
24. 阅读右边示意图,其中“?”处应填上
A.英国产阶级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美国南北战争
25.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人民宪章》的发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26. 如果要了解“进化论”思想,可以选《世界巨人百传》丛书中的
A.《华盛顿传》 B.《拿破仑传》 C.《达尔文传》 D.《爱迪生传》
27. 下列简笔画能够形象反映一战爆发前世界形势的是
A B C D
28.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改变”表现为
A.建立法西斯专政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实行冷战政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9.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庆祝“卫国战争胜利日”和二战欧洲战场胜利70周年。“70年前这场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是
A.德国进攻波兰 B.珍珠港事件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30.QQ 与微信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平台主要得益于
A.蒸汽时代的到来 B.电气时代的到来
C.网络技术的发展 D.报刊事业的发展
二、改错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划横线处只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订正)
31. “一代天骄”忽必烈经过多年征战统一蒙古。
错误: 订正:
32. 《古兰经》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错误: 订正:
33.英国《人权宣言》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订正:
34.王同学到厦门环岛路游玩,看见一个巨幅标语(如右
图)对同伴说:“毛泽东的这个伟大构想太有创造性了,
他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也为香港和澳门回归
祖国开辟了途径!”这种说法对吗?(1分)请说明理由。
(3分)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5.(10分)世界一体化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30年代)仅仅一个世纪之后,欧洲的航海家们已经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并绘制成图。在最早的几次航行中,探险家……首先开辟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相互隔绝的局面。
——《人类文明史图鉴:发现新大陆(公元
1400年——1500年)》
材料二
材料三 苹果的iPhone 手机在美国设计,在日本制造关键零部件,有韩国制造最核心的芯片和显示屏,由台湾厂商供应另外一些零部件,最后在深圳的富士康工厂里组装,然后空运到美国,再被销售到世界各地。
——曾航《一只iPhone 的全球之旅》
——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苹果的另一面》编制
1.材料一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2分)依据材料指出它对世界的影响。(2分)
2.观察材料二中的三幅图,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2分,要求写出图序和名称)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 综合四则材料,指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一趋势?(2分)
36.(10分)习近平的周边外交首推“亲、诚、惠、容”概念。自古以来,中国政府民间都秉承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一(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
——郭沫若诗
材料二 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的好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
——《周恩来选集》下卷
材料三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应送人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两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政府让两国关系“一天天好起来”的处理原则。(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外交原则的国际意义。(2分)
(3)依据材料三,周恩来促进“会议成功”的“金钥匙”是什么?(2分)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特点。(2分)
五、综合阅读题(10分)
37. 人民之战
从鸦片战争到抗战期间,中国没有取得任何完全的胜利。鸦片战争战败的消息很久才传到湖南、江西等地,当地人还认为是谣言。甲午战争期间,民众甚至为了几个劳役费,帮助日军搬运炮弹。然而,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场景。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打响。面对日军的凶猛进攻,负责指挥作战的李宗仁和白崇禧邀请周恩来到其寓所,共话战局,并在之后的作战中,基本遵循周恩来的建议。李宗仁指挥战前一向都拥兵自重的“杂牌军”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他们放下成见,放下自私,携手共赴国难;中共则组织鲁南老百姓,冒着炮火,把大刀、弹药、粮食、蔬菜、肉蛋、烧酒、食盐等送上前线,再将大批伤病员运往后方救治。…… 六里石村,百多户人家,只不过是京杭大运河畔的小村落,却是大战时的后勤基地之一,一桶桶开水,一罐罐小米稀饭从这里送往前线。时年23岁的美国合众社战地记者爱泼斯坦赴台儿庄前线,他在1939年出版的《人民之战》中记载:她去台儿庄城之前,有个10岁的中国男孩被日军胁迫到中国守军阵地侦查,在随后的炮击中,中国守军都很困惑,日军向空旷的原野上倾洒了那么多的炮弹,为什么?原来,这名10岁的孩童向日军汇报时,故意颠倒了中国守军的方位……
——摘编自《南方周末》2015年4月9日第1624期《抗战地理二》 请回答:
(1)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分)
(2)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感悟。(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适当联系实际,行文流畅。)
2015年厦门市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1.错误:忽必烈 订正:成吉思汗(或铁木真)
32.错误: 《古兰经》 订正: 《汉莫拉比法典》
33.错误: 《人权宣言》 订正: 《权利法案》
三、辨析题(4分)
34.这种说法不对。 (1分)理由: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不是毛泽东提出的。 (1分)它是邓小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率先提出的。(2分)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5.(1)新航路的开辟(2分) (答“地理大发现”亦可)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分)
(2)图 2(1分) ;蒸汽机车(1分) 。 (答火车亦可得分)
(3)经济全球化。 (2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 (或“顺应潮流,迎接挑战,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 ) (2分) ; (如答“趋利避害” 、 “主动融入世界” 、 “坚持改革开放” 、 “坚持科技创新” 、 “关注发展与环境问题”中的一点得 1分)
36.(1)鉴真东渡。 (2分)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分) (答“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得 1分)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分)
(3)求同存异。 (2分)友好(与邻为善) 、和睦(和平) 、互惠、包容(尊重、平等) 。 (任答两点得 2分)
五、综合阅读题(10分)
37.(1)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 ) (2分)
(2)观点一:抗日战争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观点二: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团结一致的结果;
观点三:捍卫国家主权,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观点四:缅怀先烈,珍惜和平;
观点五:国共两党合则两利;
……
评分标准
第一层次:观点较明确,表述基本清晰,1-3分; (提出多种观点但不加论述的最高得3 分,仅提出1个观点,但明确且深刻的,最高可得3分。 )
第二层次:观点明确,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阐述,表述清晰,4-6分; 第三层次:观点明确且深刻,能做到史论结合,并联系实际,行文流畅,7-8分。
(超出参考观点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