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于律己之学习心得体会
“三严三实”之中,“严以修身”居“三严”之首,充分说明了“修身”对党员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性。“修身”就是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持身性,具体到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心中有信仰,心中有百姓,心中有所畏,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党员领导干部在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上提出的一系列具体要求,为我们严以修身确立了标准,树立了标杆。“正人还需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领导干部严以修身的过程,就是端正自我思想、打造自我形象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要以严的标准、严的要求、严的措施去锤炼自我、提升自我,筑牢为民服务的基础。
一是始终把坚持党性原则放在首位,忠诚于党。
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习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把能否做到这一点作为对自己党性的重要考验,作为对党是否忠诚的重要检验。坚持党性原则,就是要永远坚守和践行党的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积极回应群众的所思所盼,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把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我们党的价值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愿望。要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优良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树立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二是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时跟进加强理论修养。
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务必要把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之基。要跟进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要重点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鲜活存在,要反复研读领会,筑牢思想根基,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努力践行党中央对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基本要求,使政治上的忠诚成为一种行动自觉,成为一种政治品格。自觉坚持思想建党,自觉提升理论素养,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
三是始终严守纪律讲规矩,不越红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守规矩,难成大事。 历史上,曹操割发代杀,吸引了众多的谋士和将领,成就了强大的魏国。辛亥革命之前,中国有许多个政治团体,为什么只有共产党领导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这里面有许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共产党守纪律讲规矩,用铁的纪律来管党治军,而不像有的政党那样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松松垮垮,一盘散沙,各自为政,最终成为过眼烟云。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更要率先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同心同德。要把自觉地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廉政准则、省委双十条规定和市委七项规定作为用权和律己的红线,坚决守住党员领导干部的底线。
四是始终常思己过,深化道德品行修养。
古人讲: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品行,道德品行又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作为领导干部,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始终保持清廉自持的政治本色,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为官。君子检身,常若有过。要明辨是非,克己慎行,讲操守,重品行,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时刻检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以严的标准要求自己,以严的措施管好自己,以严的纪律约束自己,始终把自己置于监督之下,以自身清廉带动队伍清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五是始终坚持秉公执纪,履职尽责。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节点上,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要坚守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责任担当,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纪检监察工作,群众的关注度高,对组织和个人影响比较大。一招一式见功夫,一举一动不马虎,要把党的纪律挺在法律的前面,坚决维护党纪刚性,从细处去考虑,从实处去用力,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里抓好落实,蹄疾稳步地抓好“监督执纪问责”的重点任务,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态度,坚决反“四风”、正党风、促政风,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市委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他提出的“三严三实”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注重修身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做人成事的基本要求
我们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历史,有许多优良的传统,注重修身就是之一。比如“万世
师表”的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 “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强调修身。儒家学说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孟子也说过,在历史上担当“大任”起过作用的人物,都经过一个艰苦的锻炼过程,这就是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由于这段话反映了客观情况,文字优美,易于记忆,所以后来就成为一代又一代有为之士的座右铭,在这里面实际上强调也就是要“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福州有一位近代伟人,就是近代第一位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前年公司组织参观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林则徐纪念馆,他的一副对联让我印象深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说的也正是个人修养,个人胸怀,他发配新疆所做诗中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既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更是他个人修养修为的真实写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二、严以修身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成功经验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强调修身呢?可以说他是从自己担负的历史使命出发的。那么从这一点出发,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样一个伟大的理想,所以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党的自身建设,长期要求自己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都针对他们所处历史时代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强调加强党性教育,对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提出了严格要求。这里面既有理论素质方面的严格要求,也有道德品质方面的严格要求,还有纪律和作风方面的严格要求,总之就是强调加强修身、加强党性修养。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就强调,“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他强调,“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实际上这里面他是强调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政治方面的修养。政治修养主要就是政治立场,你要站在民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边。另外,这里说的克己奉公、埋头苦干也是一种作风、一种精神层面的要求。 那么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也有一些人由于党性不纯,由于不进行党性修养,给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给人民的事业带来了损害。可以说,从我们党的建设的历史上来看,党性不纯危害极大。比如,出现了王明教条主义的事件,特别是出现张国焘另立“中央”、分裂党、分裂红军的严重事件。我们要加强党的建设,从哪儿入手,那就要加强党的纪律,加强党内的法规。毛泽东强调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谁也不能破坏这个纪律,而且要建立党内法规,去监督党的领袖人物,执行党的纪律。
三、严以修身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
习近平同志对中国传统的优良文化是很熟悉的,所以他在强调修身立德的时候,也引用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比较经典的语言或者说一些比较经典的提法来让全党在这方面进行思考。比如说,他引用“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这两句话,要求共产党员遵纪守法、不碰底线;引用“慎权、慎独、慎微、慎友”,强调的是防微杜渐、不弃微末;还引用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强调的是领导干部要管住自己的欲望。可以说,习近平同志所引用的这些名言典故,为领导干部们崇德修身给出了生动的标注,要求领导干部从古代的经典、典故、名言里面吸取智慧来避免出现党性不纯的情况。
严于律己之学习心得体会
“三严三实”之中,“严以修身”居“三严”之首,充分说明了“修身”对党员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性。“修身”就是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持身性,具体到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心中有信仰,心中有百姓,心中有所畏,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党员领导干部在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上提出的一系列具体要求,为我们严以修身确立了标准,树立了标杆。“正人还需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领导干部严以修身的过程,就是端正自我思想、打造自我形象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要以严的标准、严的要求、严的措施去锤炼自我、提升自我,筑牢为民服务的基础。
一是始终把坚持党性原则放在首位,忠诚于党。
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习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把能否做到这一点作为对自己党性的重要考验,作为对党是否忠诚的重要检验。坚持党性原则,就是要永远坚守和践行党的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积极回应群众的所思所盼,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把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我们党的价值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愿望。要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优良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树立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二是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时跟进加强理论修养。
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务必要把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之基。要跟进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要重点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鲜活存在,要反复研读领会,筑牢思想根基,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努力践行党中央对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基本要求,使政治上的忠诚成为一种行动自觉,成为一种政治品格。自觉坚持思想建党,自觉提升理论素养,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
三是始终严守纪律讲规矩,不越红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守规矩,难成大事。 历史上,曹操割发代杀,吸引了众多的谋士和将领,成就了强大的魏国。辛亥革命之前,中国有许多个政治团体,为什么只有共产党领导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这里面有许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共产党守纪律讲规矩,用铁的纪律来管党治军,而不像有的政党那样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松松垮垮,一盘散沙,各自为政,最终成为过眼烟云。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更要率先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同心同德。要把自觉地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廉政准则、省委双十条规定和市委七项规定作为用权和律己的红线,坚决守住党员领导干部的底线。
四是始终常思己过,深化道德品行修养。
古人讲: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品行,道德品行又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作为领导干部,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始终保持清廉自持的政治本色,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为官。君子检身,常若有过。要明辨是非,克己慎行,讲操守,重品行,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时刻检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以严的标准要求自己,以严的措施管好自己,以严的纪律约束自己,始终把自己置于监督之下,以自身清廉带动队伍清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五是始终坚持秉公执纪,履职尽责。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节点上,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要坚守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责任担当,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纪检监察工作,群众的关注度高,对组织和个人影响比较大。一招一式见功夫,一举一动不马虎,要把党的纪律挺在法律的前面,坚决维护党纪刚性,从细处去考虑,从实处去用力,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里抓好落实,蹄疾稳步地抓好“监督执纪问责”的重点任务,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态度,坚决反“四风”、正党风、促政风,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市委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他提出的“三严三实”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注重修身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做人成事的基本要求
我们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历史,有许多优良的传统,注重修身就是之一。比如“万世
师表”的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 “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强调修身。儒家学说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孟子也说过,在历史上担当“大任”起过作用的人物,都经过一个艰苦的锻炼过程,这就是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由于这段话反映了客观情况,文字优美,易于记忆,所以后来就成为一代又一代有为之士的座右铭,在这里面实际上强调也就是要“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福州有一位近代伟人,就是近代第一位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前年公司组织参观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林则徐纪念馆,他的一副对联让我印象深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说的也正是个人修养,个人胸怀,他发配新疆所做诗中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既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更是他个人修养修为的真实写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二、严以修身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成功经验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强调修身呢?可以说他是从自己担负的历史使命出发的。那么从这一点出发,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样一个伟大的理想,所以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党的自身建设,长期要求自己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都针对他们所处历史时代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强调加强党性教育,对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提出了严格要求。这里面既有理论素质方面的严格要求,也有道德品质方面的严格要求,还有纪律和作风方面的严格要求,总之就是强调加强修身、加强党性修养。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就强调,“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他强调,“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实际上这里面他是强调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政治方面的修养。政治修养主要就是政治立场,你要站在民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边。另外,这里说的克己奉公、埋头苦干也是一种作风、一种精神层面的要求。 那么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也有一些人由于党性不纯,由于不进行党性修养,给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给人民的事业带来了损害。可以说,从我们党的建设的历史上来看,党性不纯危害极大。比如,出现了王明教条主义的事件,特别是出现张国焘另立“中央”、分裂党、分裂红军的严重事件。我们要加强党的建设,从哪儿入手,那就要加强党的纪律,加强党内的法规。毛泽东强调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谁也不能破坏这个纪律,而且要建立党内法规,去监督党的领袖人物,执行党的纪律。
三、严以修身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
习近平同志对中国传统的优良文化是很熟悉的,所以他在强调修身立德的时候,也引用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比较经典的语言或者说一些比较经典的提法来让全党在这方面进行思考。比如说,他引用“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这两句话,要求共产党员遵纪守法、不碰底线;引用“慎权、慎独、慎微、慎友”,强调的是防微杜渐、不弃微末;还引用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强调的是领导干部要管住自己的欲望。可以说,习近平同志所引用的这些名言典故,为领导干部们崇德修身给出了生动的标注,要求领导干部从古代的经典、典故、名言里面吸取智慧来避免出现党性不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