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源于改革

  摘 要:为了使学生在瓜类嫁接技能训练中取得预期成效,笔者对训练模式进行了改革,通过多媒体演示、真人示范、基本功训练和真品训练,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瓜类嫁接技术。改良后的训练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瓜类嫁接 训练模式 改革   近年来,随着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的需要,农药的使用种类和施用量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利用蔬菜嫁接的方法可减小农药的施用量,顺应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的要求。利用抗性强的砧木进行瓜菜嫁接栽培,不但可以有效地防治土传病害,而且嫁接后作物抗逆能力强,能提高产量和品质,且嫁接栽培周期短、投资省、见效快。因此,瓜类嫁接成为蔬菜栽培操作技能的重点内容。   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瓜类嫁接技术,提升学生的瓜类嫁接操作技能训练效果,从2010年起,笔者探索一种快捷高效的瓜类嫁接训练模式,在经历挫折之后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传统的瓜类嫁接训练模式   传统的瓜类嫁接技能训练方法,即验证性实验,学生在学完相关章节的理论知识后,按照教材上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从而验证所学的理论。实验内容涉及砧木种子选择、接穗种子选择、种子播前处理、催芽、育苗等工作环节。   二、改革后的瓜类嫁接训练模式   1.复习旧知识   教师花一点时间与学生重温《植物及植物生理学》的知识。通过温习,让学生明白嫁接的成活过程。首先要使砧、穗断面的形成层互相紧密接合,之后,两者分别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相结合,经细胞分裂、分化使形成层连接起来,完全形成愈合组织。   2.运用多媒体演示瓜类嫁接的操作步骤   运用多媒体进行静态和动态演示,把瓜类嫁接的每个细节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在直观、轻松的环境中掌握实训的技术与方法。   3.真人示范   实验指导老师在学生面前作示范,不仅演示瓜类嫁接的各个动作,更重要的是老师要凭着自己的经验,告知学生操作的细节,尤其是决定嫁接成败的“插”和“夹”两个动作。   4.训练基本功   由于学生没有蔬菜嫁接的经验,尽管多媒体的演示让他们清楚地看到了瓜类嫁接操作的每个环节,但“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因此在学习中有条件亲身实践的项目,必须让学生亲自去实践才能掌握操作技能。根据瓜类嫁接的特点,笔者把其基本功分为“削”“劈”“插”“对接”和“夹”五个基本动作。   “削”就是削接穗,“劈”就是劈砧木的接口,都要求学生把接穗和砧木削或劈得“顺、滑、平、直”。“插”是指瓜类劈接法中使砧木和接穗结合的操作,要求让砧木和接穗的伤口吻合。“对接”是瓜类靠接法中让砧木和接穗伤口嵌合的过程,要使切口内不留空隙。“夹”是用嫁接夹把砧木和接穗固定好。上述操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瓜类嫁接的成活率,初学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为了提高实训的效果,减少训练过程中瓜苗的损耗,笔者想出了用“代料”供学生作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杂草的嫩芽上进行“削”“劈”“插”“对接”“夹”等动作的训练。通过统计发现,初学者经过100组的训练后,其基本功就基本达标,可以进入“准实战”阶段。在此阶段,笔者使用另一种替代材料――豆芽进行训练。豆芽又嫩又脆,对其进行靠接和插接的难度与真正的瓜类嫁接是相近的,过了这关,学生们的刀法会变得更加娴熟,为实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5.培育足量的瓜苗   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瓜类嫁接技术,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训练量。通过观察发现,要让瓜类嫁接初学者的嫁接成活率达到80%以上,必须连续嫁接50株以上。首次育苗的目的只是为了练习嫁接手法,从节省实验经费的角度出发,不一定非要选用黄瓜和南瓜,可以就地取材,收集较为廉价的瓜类种子(例如水瓜,西瓜,甜瓜、苦瓜等),培育大量瓜苗,重要的是要保证有足够数量的瓜苗。   6.瓜类嫁接训练   过了使用“代料”的训练关,就可以进入“实战”状态了。因为有了良好的基本功,学生在嫁接过程中的表现从容多了,效果也非常好。   7.瓜类嫁接苗的护理   实践证明,瓜类嫁接苗的成活是“三分接,七分护理”,可见嫁接后的护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瓜类嫁接苗管理的重点是:为嫁接苗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及通气条件,加速接口的愈合和嫁接幼苗的生长。   (1)保温。嫁接苗伤口愈合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接口在低温条件下愈合很慢,影响成活率。   (2)保湿。如果嫁接苗床的空气相对湿度比较低,接穗易失水引起凋萎,会严重影响嫁接苗成活率。嫁接后3~5天内,小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5%。   (3)遮光。在棚外覆盖稀疏的苇帘或遮阳网,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秧苗,引起接穗萎蔫。   (4)通风。嫁接后3~5天,嫁接苗开始生长时可开始通风。开始通风口要小,以后逐渐增大。   (5)接穗断根。用靠接法嫁接的黄瓜苗,在嫁接苗栽植10天后,就可以给接穗断根。   三、改革前后瓜类嫁接训练模式的效果及原因分析   1.效果对比(见下表)   表1 传统的瓜类嫁接训练模式与改革后的瓜类嫁接训练模式效果对比   时间 训练方法 考核情况 嫁接黄瓜成活率 达标的学生数(参加测试共35人)   2010年11月 传统的瓜类嫁接训练模式 每人嫁接30株黄瓜苗 80%以上 0   50%~80% 2   20%~50% 6   3%~20% 13   0 14   2011年10月 传统的瓜类嫁接训练模式 每人嫁接50株黄瓜苗 80%以上 1   50%~80% 3   20%~50% 5   3%~20% 8   0 18   2012年10月 改革后的瓜类嫁接训练模式 每人嫁接50株黄瓜苗 80%以上 25   50%~80% 6   20%~50% 2   3%~20% 2   0 0   2.原因分析   传统瓜类嫁接训练模式只是章节结束后的实训,缺乏系统的训练,有急功近利之嫌。在此模式下,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不牢固。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瓶颈时,就要毫不犹豫地实施教学改革。笔者探索出的这套改良的瓜类嫁接训练模式,是在经历挫折,充分发挥各方智慧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理论知识作基础,重视基本功训练,突破核心技能训练难点,让学生快速掌握瓜类嫁接操作技能。   四、蔬菜嫁接训练的发展趋势   如今观赏园艺盛行,其中蔬菜嫁接担当了重要角色。很多园林景观除了有传统花卉、盆景外,还增加了嫁接蔬菜,例如茄子、番茄、马铃薯共生一树,萝卜与白菜共同体等(见下图)。这些蔬菜嫁接难度更大,笔者计划在未来的学生训练中,突出瓜类嫁接以外的蔬菜嫁接训练,让学生能培育出更有特色的蔬菜嫁接产品。   参考文献:   [1]章永生.教育心理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裴孝伯.蔬菜嫁接关键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州农校)

  摘 要:为了使学生在瓜类嫁接技能训练中取得预期成效,笔者对训练模式进行了改革,通过多媒体演示、真人示范、基本功训练和真品训练,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瓜类嫁接技术。改良后的训练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瓜类嫁接 训练模式 改革   近年来,随着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的需要,农药的使用种类和施用量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利用蔬菜嫁接的方法可减小农药的施用量,顺应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的要求。利用抗性强的砧木进行瓜菜嫁接栽培,不但可以有效地防治土传病害,而且嫁接后作物抗逆能力强,能提高产量和品质,且嫁接栽培周期短、投资省、见效快。因此,瓜类嫁接成为蔬菜栽培操作技能的重点内容。   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瓜类嫁接技术,提升学生的瓜类嫁接操作技能训练效果,从2010年起,笔者探索一种快捷高效的瓜类嫁接训练模式,在经历挫折之后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传统的瓜类嫁接训练模式   传统的瓜类嫁接技能训练方法,即验证性实验,学生在学完相关章节的理论知识后,按照教材上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从而验证所学的理论。实验内容涉及砧木种子选择、接穗种子选择、种子播前处理、催芽、育苗等工作环节。   二、改革后的瓜类嫁接训练模式   1.复习旧知识   教师花一点时间与学生重温《植物及植物生理学》的知识。通过温习,让学生明白嫁接的成活过程。首先要使砧、穗断面的形成层互相紧密接合,之后,两者分别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相结合,经细胞分裂、分化使形成层连接起来,完全形成愈合组织。   2.运用多媒体演示瓜类嫁接的操作步骤   运用多媒体进行静态和动态演示,把瓜类嫁接的每个细节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在直观、轻松的环境中掌握实训的技术与方法。   3.真人示范   实验指导老师在学生面前作示范,不仅演示瓜类嫁接的各个动作,更重要的是老师要凭着自己的经验,告知学生操作的细节,尤其是决定嫁接成败的“插”和“夹”两个动作。   4.训练基本功   由于学生没有蔬菜嫁接的经验,尽管多媒体的演示让他们清楚地看到了瓜类嫁接操作的每个环节,但“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因此在学习中有条件亲身实践的项目,必须让学生亲自去实践才能掌握操作技能。根据瓜类嫁接的特点,笔者把其基本功分为“削”“劈”“插”“对接”和“夹”五个基本动作。   “削”就是削接穗,“劈”就是劈砧木的接口,都要求学生把接穗和砧木削或劈得“顺、滑、平、直”。“插”是指瓜类劈接法中使砧木和接穗结合的操作,要求让砧木和接穗的伤口吻合。“对接”是瓜类靠接法中让砧木和接穗伤口嵌合的过程,要使切口内不留空隙。“夹”是用嫁接夹把砧木和接穗固定好。上述操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瓜类嫁接的成活率,初学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为了提高实训的效果,减少训练过程中瓜苗的损耗,笔者想出了用“代料”供学生作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杂草的嫩芽上进行“削”“劈”“插”“对接”“夹”等动作的训练。通过统计发现,初学者经过100组的训练后,其基本功就基本达标,可以进入“准实战”阶段。在此阶段,笔者使用另一种替代材料――豆芽进行训练。豆芽又嫩又脆,对其进行靠接和插接的难度与真正的瓜类嫁接是相近的,过了这关,学生们的刀法会变得更加娴熟,为实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5.培育足量的瓜苗   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瓜类嫁接技术,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训练量。通过观察发现,要让瓜类嫁接初学者的嫁接成活率达到80%以上,必须连续嫁接50株以上。首次育苗的目的只是为了练习嫁接手法,从节省实验经费的角度出发,不一定非要选用黄瓜和南瓜,可以就地取材,收集较为廉价的瓜类种子(例如水瓜,西瓜,甜瓜、苦瓜等),培育大量瓜苗,重要的是要保证有足够数量的瓜苗。   6.瓜类嫁接训练   过了使用“代料”的训练关,就可以进入“实战”状态了。因为有了良好的基本功,学生在嫁接过程中的表现从容多了,效果也非常好。   7.瓜类嫁接苗的护理   实践证明,瓜类嫁接苗的成活是“三分接,七分护理”,可见嫁接后的护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瓜类嫁接苗管理的重点是:为嫁接苗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及通气条件,加速接口的愈合和嫁接幼苗的生长。   (1)保温。嫁接苗伤口愈合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接口在低温条件下愈合很慢,影响成活率。   (2)保湿。如果嫁接苗床的空气相对湿度比较低,接穗易失水引起凋萎,会严重影响嫁接苗成活率。嫁接后3~5天内,小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5%。   (3)遮光。在棚外覆盖稀疏的苇帘或遮阳网,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秧苗,引起接穗萎蔫。   (4)通风。嫁接后3~5天,嫁接苗开始生长时可开始通风。开始通风口要小,以后逐渐增大。   (5)接穗断根。用靠接法嫁接的黄瓜苗,在嫁接苗栽植10天后,就可以给接穗断根。   三、改革前后瓜类嫁接训练模式的效果及原因分析   1.效果对比(见下表)   表1 传统的瓜类嫁接训练模式与改革后的瓜类嫁接训练模式效果对比   时间 训练方法 考核情况 嫁接黄瓜成活率 达标的学生数(参加测试共35人)   2010年11月 传统的瓜类嫁接训练模式 每人嫁接30株黄瓜苗 80%以上 0   50%~80% 2   20%~50% 6   3%~20% 13   0 14   2011年10月 传统的瓜类嫁接训练模式 每人嫁接50株黄瓜苗 80%以上 1   50%~80% 3   20%~50% 5   3%~20% 8   0 18   2012年10月 改革后的瓜类嫁接训练模式 每人嫁接50株黄瓜苗 80%以上 25   50%~80% 6   20%~50% 2   3%~20% 2   0 0   2.原因分析   传统瓜类嫁接训练模式只是章节结束后的实训,缺乏系统的训练,有急功近利之嫌。在此模式下,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不牢固。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瓶颈时,就要毫不犹豫地实施教学改革。笔者探索出的这套改良的瓜类嫁接训练模式,是在经历挫折,充分发挥各方智慧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理论知识作基础,重视基本功训练,突破核心技能训练难点,让学生快速掌握瓜类嫁接操作技能。   四、蔬菜嫁接训练的发展趋势   如今观赏园艺盛行,其中蔬菜嫁接担当了重要角色。很多园林景观除了有传统花卉、盆景外,还增加了嫁接蔬菜,例如茄子、番茄、马铃薯共生一树,萝卜与白菜共同体等(见下图)。这些蔬菜嫁接难度更大,笔者计划在未来的学生训练中,突出瓜类嫁接以外的蔬菜嫁接训练,让学生能培育出更有特色的蔬菜嫁接产品。   参考文献:   [1]章永生.教育心理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裴孝伯.蔬菜嫁接关键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州农校)


相关内容

  • 我们的幸福生活源于党
  • 我们的幸福生活源于党 是否记得,曾经被帝国列强肆意蹂躏的中国,如今已变成世界第二大国:是否记得,曾经只有土豆.白菜的餐桌,如今已是碟盘罗列,鱼肉俱全:是否记得,曾经是青一色的蓝布褂.绿军装,如今已变成纷繁绚丽的时装.晚装,甚至另类装:是否记得,曾经是高档电器的电子管收音机,如今已变成了家庭影院.手机 ...

  • 硕果源于辛勤耕耘
  • "提高"源于"普及",硕果源于耕耘 --xx 县改革开放30周年教育发展纪实 位于xx 东北部的xx ,居千里沱江之首,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自古即有崇儒尊文,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近代知名哲学家贺麟.当代著名科学家朱清时.著名诗人流沙河等,俊才星驰,交相辉映,为 ...

  • 金融危机下中国不同区域的经济表现
  • 2009 年6月1日 中金宏观经济周报 第63期 中金公司研究部 联系人: 哈继铭 [email protected] 刘奥琳 [email protected] 沈建光 [email protected] 邢自强 [email protected]  (8610) 6505 116 ...

  • 改革开放30年体会:新改革从农村再出发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xx年10月12在北京闭幕,会议发表了公报.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30年前,中国改革 ...

  • 潍坊国际风筝会的起源与发展_郑玉超
  • 体育文化导刊 2013年3月 第3期 Sports Culture Guide No.3.Mar.2013 潍坊国际风筝会的起源与发展 郑玉超 刘兵 (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8)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潍坊风筝的发展.结论:潍坊国际风筝会产生的原因是潍坊风筝的文化传统和赛会传 ...

  • 加强教师品德修养
  • 加强教师品德修养 发稿时间: 2012年04月25日 姓名:张生霞 学号:1214012546 单位:临夏县卢马中学 近期参加了甘肃省干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学习班的学习,通过对涉及民族宗教.领导能力.政治理论.宏观经济.财政政策.农业和农村发展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的了解,教授们博古论今.专业分析.精辟论述 ...

  • 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心得体会
  • 教职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今日,我校由李书记组织了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精神.会上,全体教职工认真听取李书记传达会议内容的精神. 作为教师我们肩负重任,必须努力提高自己,为学生做出榜样.五中全会特别提出"创新"一词,会议要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 ...

  • 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研究
  • 研   究   方   案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 ...

  • 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
  • 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听取专家.局领导辅导报告,自己又认真学习了中央精神.习总书记讲话和省委有关要求,懂得了认知来源于不断持续的学习.经验来源于群众.真理来源于实践,思想上受到深刻教育,认识上有了新的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