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联想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入库时间:2004 年 10 月 10 日

联想集团从 1984 年创业时的 11 个人、 万元资金发展到今天已 20 拥有近 7000 名员工、 亿元资产、 16 累计上缴利税 10.5 亿, 成为具有一 定规模的贸、工、技一体化的中国 民营高科技企业。当外界纷纷探索 “联想为什么?”的时候,当一大批 优秀的年轻人被联想的外部光环吸 引来联想的时候,我们不妨走入联 想内部,去看看联想的人力资源管 理。 观念的转变: 蜡烛 蜡烛”到 蓄 观念的转变:从“蜡烛 到“蓄 电池” 电池 和每一个企业的成长历史相类似,联想也经历了初创、成长到成熟几个阶段。在企 业成长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领导层越来越认识到人的作用。1995 年,集 团“人事部”改名为“人力资源部”,这种改变不仅是名称变化,更是一种观念的更新。 蒋北麒先生说:“过去的人才管理把人视作蜡烛,不停地燃烧直至告别社会舞台。 而现在,把人才看作是资源,人好比蓄电池,可以不断地充电、放电。现在的管理强调 人和岗位适配,强调人才的二次开发。对人才的管理不仅是让他为企业创造财富,同时 也要让他寻找到最适合的岗位, 最大地发挥自身潜能, 体现个人价值, 有利于自我成长。 ” 中关村是人才争夺“重地”,贝尔实验室、微软研究院、IBM 研究中心等外资研发机 构纷纷在此安营扎寨。在这场人才抢夺战中,联想并不是被动挨打,而是主动迎战。他 们认为这些跨国公司的进入, 刺激了中国的人才市场搞活, 同时也给国内企业提供了一 个更新人才观念,改变管理机制的学习机会。为此,联想提出了自己的崭新理论:项链 理论。就是说:人才竞争不在于把最大最好的珠子买回,而是要先理好自己的一条线, 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把一颗颗珍珠串起来,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而没有这条线,珠 子再大再多还是一盘散沙。 没有好的管理形成强有力的企业凝聚力, 仅仅依赖高薪也难 留住人才。 在赛马中识别好马 联想为那些肯努力、肯上进并肯为之奋斗的年轻人提供了很多机会。今天,联想集 团管理层的平均年龄只有 31.5 岁。联想电脑公司的总经理杨元庆、联想科技发展公司

总经理郭为、联想科技园区的总经理陈国栋……都是没有超过 35 岁的年轻人,他们各 自掌握着几个亿,甚至几十亿营业额的决策权。从 1990 年起,联想就开始大量提拔和 使用年轻人, 几乎每年都有数十名年轻人受到提拔和重用。 联想对管理者提出的口号是: 你不会授权,你将不会被授权;你不会提拔人,你将不被提拔,从制度上保证年轻人的 脱颖而出。 联想启用年

轻人采取策略是“在赛马中识别好马”。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1. 要有“赛场”,即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岗位; 2. 要有“跑道”划分,不能乱哄哄挤作一团,必须引导他们有秩序地竞争; 3. 要制订比赛规则,即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奖励评估系统。 媒体评论说联想“爱折腾”。从 1994 年开始,每到新年度的 3~4 月间都会进行组织 机构、业务结构的调整。在这些调整中,管理模式、人员变动都极大。通过“折腾”,联 想给员工提供尽可能多的竞争机会, 在工作中崭露头角的年轻人脱颖而出, 而那些固步 自封,跟不上时代变化的人就会被淘汰――这就是“在赛马中识别好马”。 善于学习者善于进步 联想创始人之一、 公司副总裁李勤总结自己时说过一句话: 办公司是小学毕业教中 学。其含义是:办企业对他是一项全新的挑战,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不仅是李勤一个 人,不仅仅是联想一家企业,可以说中国整个企业界尚处于少年期,需要学习的地方太 多,善于学习者善于进步。 联想注重向世界知名的大公司请教。在人力资源管理上,IBM、HP 等都是他们的 老师,和这些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同时,他们与国际上一些知名的顾 问咨询公司合作,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与观念。他们和 CRG 咨询公司合作,参照该公 司的“国际职位评估体系”在联想集团开展了岗位评估,统一工薪项目,推行“适才适岗、 适岗适酬”的管理方针。 蒋北麒经理介绍说:“适才适岗,要求首先对岗位进行分析评估,岗位职责明确并 有量化考核指标;其次对员工的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潜质等进行分析。同时,还必须 有一套机制来保证适才适岗。通过建立企业内劳动力市场,通过轮岗制度,来实现人和 岗位的最佳配置。 “所谓轮岗,是指同一人在同一岗位不能呆太久,应有意识地在集团内进行岗位轮 换。实行轮岗,既有利个人发掘潜能,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岗位,亦有利于工作的创造性 发挥。通过后来者对前任工作的‘扬弃’保证该岗位得到创新、进步。” “小公司需要关、张、赵,大公司需要刘备” 当问到什么人在联想成长最快时,蒋经理的回答是首先要明白联想需要什么样的

人。联想决策层一直关注领军人物的培养,柳传志总裁曾说过:领军人物好比是 1,后 面跟 1 个 0 是 10,跟 2 个 0 是 100……。 用一个不大确切的比喻:一个刚兴起的小公司需要关羽、张飞的勇猛善斗,而一个 已具规模的企业更需要刘备的知人善用。 好的领袖人物需要有识人的眼光和培养人的胆 略。 那么,什么人更能获得成功? 首先他要具有极

强的上进心。联想要培养的是更在乎舞台和自我表现机会的年轻 人,为国家、为民族富强把职业变成事业的人,纯粹求职的人在联想没有大的发展。 其次, 他要乐于接受新知识并勤于学习。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知识更新越来越快, 不会学习者就是文盲。 第三,他要有对事物的敏感性,能预见结果,具备一眼看到底的透彻力(此种能力 更是智慧加经验)。 第四,也是最重要是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自视过高,要时时清醒意识到公司及个人 所处的位置,知不足而后改之。年轻人总有点自视过高,不能清醒评价自己,也不能充 分领略别人的精彩之处,这种人往往不易进步。 最后,年轻人悟性要强,要善于总结。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同一个地方因 同一原因摔第二次。

联想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入库时间:2004 年 10 月 10 日

联想集团从 1984 年创业时的 11 个人、 万元资金发展到今天已 20 拥有近 7000 名员工、 亿元资产、 16 累计上缴利税 10.5 亿, 成为具有一 定规模的贸、工、技一体化的中国 民营高科技企业。当外界纷纷探索 “联想为什么?”的时候,当一大批 优秀的年轻人被联想的外部光环吸 引来联想的时候,我们不妨走入联 想内部,去看看联想的人力资源管 理。 观念的转变: 蜡烛 蜡烛”到 蓄 观念的转变:从“蜡烛 到“蓄 电池” 电池 和每一个企业的成长历史相类似,联想也经历了初创、成长到成熟几个阶段。在企 业成长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领导层越来越认识到人的作用。1995 年,集 团“人事部”改名为“人力资源部”,这种改变不仅是名称变化,更是一种观念的更新。 蒋北麒先生说:“过去的人才管理把人视作蜡烛,不停地燃烧直至告别社会舞台。 而现在,把人才看作是资源,人好比蓄电池,可以不断地充电、放电。现在的管理强调 人和岗位适配,强调人才的二次开发。对人才的管理不仅是让他为企业创造财富,同时 也要让他寻找到最适合的岗位, 最大地发挥自身潜能, 体现个人价值, 有利于自我成长。 ” 中关村是人才争夺“重地”,贝尔实验室、微软研究院、IBM 研究中心等外资研发机 构纷纷在此安营扎寨。在这场人才抢夺战中,联想并不是被动挨打,而是主动迎战。他 们认为这些跨国公司的进入, 刺激了中国的人才市场搞活, 同时也给国内企业提供了一 个更新人才观念,改变管理机制的学习机会。为此,联想提出了自己的崭新理论:项链 理论。就是说:人才竞争不在于把最大最好的珠子买回,而是要先理好自己的一条线, 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把一颗颗珍珠串起来,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而没有这条线,珠 子再大再多还是一盘散沙。 没有好的管理形成强有力的企业凝聚力, 仅仅依赖高薪也难 留住人才。 在赛马中识别好马 联想为那些肯努力、肯上进并肯为之奋斗的年轻人提供了很多机会。今天,联想集 团管理层的平均年龄只有 31.5 岁。联想电脑公司的总经理杨元庆、联想科技发展公司

总经理郭为、联想科技园区的总经理陈国栋……都是没有超过 35 岁的年轻人,他们各 自掌握着几个亿,甚至几十亿营业额的决策权。从 1990 年起,联想就开始大量提拔和 使用年轻人, 几乎每年都有数十名年轻人受到提拔和重用。 联想对管理者提出的口号是: 你不会授权,你将不会被授权;你不会提拔人,你将不被提拔,从制度上保证年轻人的 脱颖而出。 联想启用年

轻人采取策略是“在赛马中识别好马”。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1. 要有“赛场”,即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岗位; 2. 要有“跑道”划分,不能乱哄哄挤作一团,必须引导他们有秩序地竞争; 3. 要制订比赛规则,即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奖励评估系统。 媒体评论说联想“爱折腾”。从 1994 年开始,每到新年度的 3~4 月间都会进行组织 机构、业务结构的调整。在这些调整中,管理模式、人员变动都极大。通过“折腾”,联 想给员工提供尽可能多的竞争机会, 在工作中崭露头角的年轻人脱颖而出, 而那些固步 自封,跟不上时代变化的人就会被淘汰――这就是“在赛马中识别好马”。 善于学习者善于进步 联想创始人之一、 公司副总裁李勤总结自己时说过一句话: 办公司是小学毕业教中 学。其含义是:办企业对他是一项全新的挑战,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不仅是李勤一个 人,不仅仅是联想一家企业,可以说中国整个企业界尚处于少年期,需要学习的地方太 多,善于学习者善于进步。 联想注重向世界知名的大公司请教。在人力资源管理上,IBM、HP 等都是他们的 老师,和这些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同时,他们与国际上一些知名的顾 问咨询公司合作,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与观念。他们和 CRG 咨询公司合作,参照该公 司的“国际职位评估体系”在联想集团开展了岗位评估,统一工薪项目,推行“适才适岗、 适岗适酬”的管理方针。 蒋北麒经理介绍说:“适才适岗,要求首先对岗位进行分析评估,岗位职责明确并 有量化考核指标;其次对员工的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潜质等进行分析。同时,还必须 有一套机制来保证适才适岗。通过建立企业内劳动力市场,通过轮岗制度,来实现人和 岗位的最佳配置。 “所谓轮岗,是指同一人在同一岗位不能呆太久,应有意识地在集团内进行岗位轮 换。实行轮岗,既有利个人发掘潜能,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岗位,亦有利于工作的创造性 发挥。通过后来者对前任工作的‘扬弃’保证该岗位得到创新、进步。” “小公司需要关、张、赵,大公司需要刘备” 当问到什么人在联想成长最快时,蒋经理的回答是首先要明白联想需要什么样的

人。联想决策层一直关注领军人物的培养,柳传志总裁曾说过:领军人物好比是 1,后 面跟 1 个 0 是 10,跟 2 个 0 是 100……。 用一个不大确切的比喻:一个刚兴起的小公司需要关羽、张飞的勇猛善斗,而一个 已具规模的企业更需要刘备的知人善用。 好的领袖人物需要有识人的眼光和培养人的胆 略。 那么,什么人更能获得成功? 首先他要具有极

强的上进心。联想要培养的是更在乎舞台和自我表现机会的年轻 人,为国家、为民族富强把职业变成事业的人,纯粹求职的人在联想没有大的发展。 其次, 他要乐于接受新知识并勤于学习。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知识更新越来越快, 不会学习者就是文盲。 第三,他要有对事物的敏感性,能预见结果,具备一眼看到底的透彻力(此种能力 更是智慧加经验)。 第四,也是最重要是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自视过高,要时时清醒意识到公司及个人 所处的位置,知不足而后改之。年轻人总有点自视过高,不能清醒评价自己,也不能充 分领略别人的精彩之处,这种人往往不易进步。 最后,年轻人悟性要强,要善于总结。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同一个地方因 同一原因摔第二次。


相关内容

  • 联想的并购之道:暂时的"平均主义"?
  • 2012-08-01 11:35:56 来源: 国企 有0人参与 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 据研究发现,企业在并购后的第一年,被并购方47%的高管会离开;在头三年里,被并购方75%的高管会离开. 联想并购IBM的PC部门,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获得IBM的研发和市场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载体是管理者和员工.如何保 ...

  • 联想跨国并购IBM X86服务器系统
  • 目 录 序 言 ................................................... 2 一.并购双方的概况 ....................................... 3 1. 联想集团介绍 .......................... ...

  • 降低新员工离职率
  • 降低新员工离职率 很多企业面临一个难题,新进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在加入企业的一两年之内,新人发生变动的概率很大.一项调查显示,高离职率已经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大问题,在离职的员工中有半数以上是新进入人员,这表明针对新进入人员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降低离职率十分重要. 造成新进员工离职的原因多种多样,工 ...

  • 联想经验 - 张平-追求者管理咨询 - 世界经理人网站
  • 行业导航 管理频道 企业战略 领导力 人力资源 事业规划 销售与营销 IT科技 运作管理 金融财务 经理人论坛 管理博客 互动专区 管理实践 经理人•圈 新书试读 杂志文章 中小企业 生活频道 旅游 汽车 时尚 奢侈品 理财 腕表 美食 话题PK 性情 数码 健康 尚品•圈 活动 论坛 博客 免费订 ...

  • 案例分析联想并购IBM-PC部门
  • 管理学案例分析 题 并购IBM 公司的PC 部门为例 学 院: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负责老师: 评阅栏 2015 年 6 月 7 日 对"案例研究方法与案例论文写作模式"的认识 1. 案例研究方法的认识: (1) 案例研究的概念:案例研究对当代处于某一现实环境中的现象进 ...

  • 走出去:没有谁会随随便便成功
  • 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的历练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逐步积累起有益的经验. 自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 "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越来越多的企业跨 ...

  • 联想公司企业战略管理
  • 联想公司战略 一. 公司简介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港交所:0992) 成立于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当时称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1989年成立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 联想公司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机板.手机 ...

  • 战略管理论文版
  • 课程名称: 战略管理 课程编号: SX0071X14 课程类型: 学位课 考核方式: 考 试 学科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年 级: 姓 名: 学 号: 大学2012- 2013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课程论文报告 联想集团国际化战略研究 摘要: 入世之后,中国市场快速融入到全球一体化竞争中,原来的市场屏障 ...

  • 联想员工手册(案例)
  • 联想集团企业文化手册 第一部分 我们的历史 第二部分 我们的目标 第三部分 我们的价值观 第四部分 我们的风范 第五部分 我们的行为准则 第一部分 我们的历史 一.联想的初创阶段:1984年-1987年 1. 阶段特点 利用技术服务积累资金,通过拳头产品打开市场. 2. 标志事件 1984年11月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