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分厂乙炔气柜应急处置预案

单体分厂乙炔气柜应急处置预案 单体分厂乙炔气柜应急处置预案一、基本情况单体分厂乙炔发生站的两个乙炔气柜位于本公司中部,其东边是氯碱分厂液氯工段,西单体分厂乙炔气柜应急处置预案 一、基本情况 单体分厂乙炔发生站的两个乙炔气柜位于本公司中部,其东边是氯碱分厂液氯工段,西边为本分厂氯丁老线厂房,南边为本分厂氯丁新线乙炔清净工段,北边为水气分厂循环水工段。两个乙炔气柜中,一个建于1958年,其基本尺寸:Φ8960×5900,容积:300m3;另一个建于1992年,其基本尺寸:Φ11325×6000,容积:600m3。正常生产情况下,两个气柜并网运行,操作温度:常温,操作压力:0.0053MPa ,乙炔贮量:100—700m3之间。 二、潜在的污染 (一)乙炔的理化特性:乙炔属易燃气体,无色无味,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等。熔点:-81.8℃/119KPa;沸点:-83.8℃;相对密度(水=1):0.62;相对密度(空气=1):0.91;最小引燃能量:0.019(mJ );爆炸范围:2.1—80.0(V%) (二)乙炔的危害性: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氯、氟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Cu 、Ag 、Hg 等化合物生成爆炸性化合物。 (三)污染的来源 污染事故起因是多样的,如:操作失误、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等都可能引起发生乙炔外泄事故,污染环境空气,并将造成火灾爆炸、人员伤亡等严重事故。 三、防范管理措施 (一)严格执行“乙炔安全生产规程”; (二)加强巡回检查,严格控制乙炔气柜工艺指标(贮存量、压力等); (三)定期对气柜及其安全附件(降温喷淋装置、限位报警器、平衡配重物等)进行检验。 (四)成立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污染事故发生时进行抢险处理工作。对应急处理小组人员在每年年初根据人员变化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应急处理组织的落实。 (五)生产处、消防队、长化医院均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夜间由生产处调度室负责,遇有问题按应急预案处理。 四、乙炔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 单体分厂乙炔发生工段乙炔气柜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乙炔气泄漏,其泄漏量视其漏点、设备的腐蚀程度、工作压力等条件而不同;泄漏时又可因季节、风向等因素波及范围也不一样。 乙炔一般事故:当乙炔气柜发生乙炔少量泄漏时,由当班人员佩戴好防护器具,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若伴有火灾发生时,当班人员应立即切断气源,并用灭火器扑灭初期火灾。 乙炔重大事故:因设备事故而发生大量乙炔气外泄和燃爆,当班人员难以控制时,应采取下列应急救援措施: (一)发生事故的单体分厂应迅速采取紧急停车,当班人员应立即向公司生产处调度室、安技处或环保处报警,并切断进入气柜的气源,将乙炔气柜隔离,排尽气柜内乙炔气体,并紧急停车。若有火灾发生,应立即向气柜内充氮气灭火,同时开启降温装置对乙炔气柜进行降温。 (二)在事故周围设岗、划分禁区(东至2号公路液氯工段路口,西至2号公路乙炔发生站十字路口),危险区边界设黄、黑相间的警戒标志,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同时组织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人员向上风处安全地带进行紧急疏散,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三)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衣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按照堵漏和抢修的具体方案迅速进行堵漏和设备抢修,如当乙炔气柜筒体穿孔而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停车,切断进入气柜的气源,同时用水向泄漏处喷淋,喷淋水进入污水处理车间。用橡胶堵在漏处,并用ф8960(ф11320)设备抱箍将其卡紧,待日后处理。在泄漏处理时,现场应立即停止其它一切作业,控制乙炔气的外泄,以防事故扩大。 (四)环保处监测站负责对乙炔泄漏下风向扩散区域进行监测,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监测情况。 (五)如事故扩大,本公司抢险、抢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指挥部必须立即向上级和友邻单位通报并作相应预防措施,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援助。 (六)夜间发生事故,由公司生产处调度室按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事故处置和落实抢修任务。 (七)当污染事故得到控制后,成立由环保处、安技处、保卫处、生产计划处、技术处、机动处和单体分厂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成立抢修小组,研究制定乙炔贮槽抢修的具体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五、乙炔应急处理小组名单 组长:何成轩 副组长:向伟、陈耘 成员:谭平、冉瑞荣、邹泽平、朱为民、蔡忠毅、何天文、秦华、万泉 六、应急处理联络电话号码 生产处调度室:023—40262559 环保处办公室:023—40262252 安技处办公室:023—40262715 保卫处值班室:023—40262755 公司办公室:023—40262652 长化医院院办:023—40262364 消防队值班室:42684 长化医院保健站:42910 长化医院救护车:42429 单体分厂值班室:42970

武汉祥龙电业股份有限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安全生产和保护环境,确保全公司职工和周边地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事故的发生,并使事故发生后能有序有效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把损失和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结合公司的生产性质及周边地区的环境特点,本着“统一指挥,各司其责,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的原则,制订公司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基本情况

1. 地理位置、环境、工程地质概况

地理位置,葛化本部位于武汉市东郊边缘,距市中心25km ,北滨长江、南接武黄公路、武九铁路、东临葛店经济开发区,占地158万平方米。周边为洪山区、江夏区、鄂州市的乡镇房舍、田地、湖塘、山林所环绕。气温:年均气温18℃,绝对最高气温42.2℃,绝对最低气温-10.6℃。湿度:平均湿度77%,最热月均相对湿度76%,最冷月均相对湿度77%,平

均气压101370Pa 。冬季主导风向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最大风速:16m/s,所在地左岭镇5km 内有4个社区,12个村委会,近3万人。 2. 规模与现状

本公司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设的化工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公司有4000多名职工,主要生产厂有树脂厂、氯碱厂、有机厂、热电厂、隔板厂、炭黑厂,辅助单位有供水厂、机电公司、运输公司,组成以运行厂、公司和职能部门为单位的管理网络,其中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见附件。

公司主营发电、供热、供气及生产烧碱、PVC 树脂、盐酸、液氯、氯化石蜡、炭黑等系列30余种化工产品,是一家以生产经营基本化工原料为主的股份制上市公司,其中公司主要危险化学品产、储量见表。

3. 公司生产区域道路与运输车辆情况

1)交通情况:公司主要交通道路有铁路和马路,其中铁路运输线有4000米左右,设有三个铁路货场,水泥道路有10条,专用码头三个(分布状况见图)。

二危险目标

1. 危险目标

根据生产、使用、贮存危险物质的品种、数量,危险特性及可能引起事故的后果,确定应急救援危险目标,可按危险性大小依次排序。

2. 重大危险源

3. 重大危险源危害性评估(见评价报告) 4. 危险源分布图(见附图)

三、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 个体防护设备、器材

1.利用原则

1)事故发生时,岗位人员第一时间启用岗位设置的安全设施、器材、防护器具。在确保人员安全情况下,控制事故初态。 2)事故扩大,岗位设施和器具不足以控制事态时,应调用附近岗位器具和公司消防设施、器材、防护器具。

3.危险目标周围安全设施、器材、器具分布(见附件)。

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和职责

1. 应急救援指挥部

公司成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由总经理任总指挥,副总经理任副总指挥,成员由公司办、生产部、安全环保部、物管部、技术开发部、保卫部、医院、生产厂等部门领导组成。总指挥负责全公司救援工作人员组织和行动指挥,若总经理不在时由副总经理或指定人员负责,指挥部设在生产部调度室。 2. 组织结构图

3.应急救援实施网络及成员名单

(成员名单附后)

4.职责

4.1指挥机构职责

4.1.1 制订、修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1.2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机构、制度;组织队伍训练演习并督促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4.1.3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信号,组织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行动,必要时作出请求外援的决定; 4.1.4向上级部门和周边地区通报事故情况;

4.1.5组织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4.2 分工及部门职责

总指挥:总经理,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若出差在外时,则由副总指挥负责。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指挥设备抢险抢修,协调生产,组织调配各类人员及物资;指挥医疗救护;指挥恢复生产和善后处理等。

公司办主任:负责对外联系和公司内部协调。

安全环保部部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报告。负责灭火、抢救伤员;负责事故调查处理通报; 负责事故现场及扩散区域内毒物监测工作的指挥以及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生产部部长:协助总指挥进行生产调度控制,人员联络、组织、调配。负责生产事故分析调查,指挥恢复生产,负责对非正常情况下生产安全控制的指导。

保卫部部长:协助现场救援负责治安、警戒、联络通信,抢救伤员、指导群众疏散。

生产部分管工艺设备部长:协助总指挥做好设备抢险抢修工作。组织设备救援队伍的行动。负责设备、电气事故的调查处理。

物管部部长:负责抢救物质的供给,发放。

医院院长:负责医疗救护的指挥,医护人员,药品器械的调配。负责工伤中毒的急救,重伤员的现场处理及转运。负责日常抢救队伍的培训。

各厂厂长:兼任专业救援队队长,负责组织好本职能的专业救援,协助指挥部与其它专业队的救援工作。

五报警、通讯联络的选择方式

1.报警装置

发生事故或灾情,电话报告公司调度、安全环保部值班,通过电台广播及电话与有关领导和部门报告信息。 2.联络手段

2.1电话总机1台,内部电话若干门,分布全公司各生产岗位和部门,随时可互通联系。 2.2主要联系电话 公司火警电话:2209 市火警电话:119 生产部:

调度:2332(87600330)(24小时)

办公室:2355 2334(87602543) 安全环保部:部长 2329(87602510) 办公室:2502 2503 (87602562) 值班室:2215 (87602562)

消防队值班:2326 2319(87602495) 公司办:2299(87602513)

保卫部:2311 2313(87602507) 医院:8158(87602577转801) 左岭镇安监部门:87600195 洪山区安监部门:87678106 武汉市安监局:82925193 湖北省安监局:87123307

湖北省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027-84872993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电话:0532-3889090/3889191 其他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电话见通信录(附表)

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处理措施

1.事故处置程序

2. 应急对策

七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1. 生产人员及事故现场人员

按厂、车间、工段组织结构负责对人数的清点撤离信息传达撤离措施采取、撤离地点的安排。情况紧急由公司统一指挥下达指令。 2. 其它人员

其它人员由当地政府负责组织。

八危险区域的隔离

1. 危险区的设定

一级危险区:危害范围限于生产装置及厂内界区 二级危险区:危害范围界定为一公里以内。 三级危险区:危害范围界定为一公里以外。

根据重大危险源危害评估测算,氯乙烯、苯最大危险区可能范围为二级,液氯最大危险区可能范围为三级。 2. 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

一级危险的隔离区由事故单位负责; 二级危险的隔离区由政府和企业组织; 三级危险的隔离区由政府负责。 3. 事故现场的隔离方式

根据事故性质:当着火、毒气泄漏时,在危害区外由治安保卫组采用警戒方式限制无关人员进入。

九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1.事故检测涉及的项目:毒物浓度、易燃易爆物浓度、热辐射浓度其检测要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进行。

检测及抢修人员的个人防护,根据需要采用全身防护、面部呼吸防护、着装静电防护等。配备的器具:防化服、隔绝式呼吸器、个体式面具、防毒口罩、防酸碱服。 2.装置抢险抢修

2.1液氯钢瓶泄漏处理

如果发现钢瓶有氯气泄漏时,首先应用氨水测出氯气泄漏的部位。如果泄漏的是液氯,则应将钢瓶位置作些挪动,使它泄氯的部位处在气相位置。

钢瓶泄氯时,氯本身冷却,钢瓶的内压减少,因而泄氯量下降,由此可见,采用人工冷却钢瓶的方法,如用“干冰”可以减缓氯的泄漏速度。但是不能采用淋水的方法,因为钢瓶液氯气化时淋水反倒起加热促使气化的作用,且水与氯气反应生成腐蚀性很强的次氯酸、盐酸,加剧金属腐蚀使泄漏孔洞变大,破坏钢瓶,扩大了事故。 判断好泄漏部位和泄氯量后,可以分别采取下述方法处理。

易熔塞处泄漏时,可用竹签、木塞做堵漏处理;瓶阀芯泄漏时,可拧紧六角螺母(内衬聚四氟乙烯垫片);阀杆处泄漏时需谨慎处理首先将阀芯旋紧,再将压盖卸下,加填密封填料再压紧压盖;安装阀门的部位泄漏,可用扳手稍旋紧,如继续泄漏可覆盖聚乙烯薄膜,再用消石灰散布。阀体陈旧或制造质量差而泄漏,覆盖聚乙烯薄膜,再散布消石灰。瓶体焊缝泄漏时,应用内衬塑料软垫片的铁箍紧。若瓶体漏孔是圆的,孔径达直径6或直径10-15毫米时,可用竹签、木塞或铅铆钉将小孔铆死,上面贴上一块塑料软垫,再用金属箍将其固定。

如果钢瓶的泄漏以上措施无法采取或采取无效时,则应将钢瓶置入有足够吸收氯气的事故处理池内。在运输途中发生钢瓶泄漏又无法处理时,应将载氯车辆开到无人的偏僻处或将钢瓶推入水塘(水坑),再加氧化钙,使氯气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2.2 液氯计量槽泄漏处理

如果阀门以下管道腐蚀穿孔,处理方法是关闭所有与系统连接的阀门,使该槽与系统断开,采取打夹子或其它方法将孔堵住,尽快将该槽氯气处理干净,再按动火要求补焊堵孔。 如果阀门盘根处泄漏就采取紧夹阀兰螺丝,加盘根。

如果液面管下部穿孔,有液氯泄出,就关闭所有进槽阀门,使之与系统断开,采取打夹子或钉木桩方法将孔堵住,尽快将槽内氯气处理干净。

如果计量槽本体腐蚀穿孔,就关闭所有进槽阀门,使之与系统断开,采取钉木桩的方法将孔堵住尽快将槽内氯气处理干

净。

以上处理方法只能是泄漏点小,少量泄漏氯气时采用。若泄漏点大,大量氯气外泄,迅速收散附近人员。采取喷淋碱液的方法,防止氯气外延,同时采用回流,抽吸倒槽将氯处理干净。 2.3 氯乙烯球罐单体泄漏抢险

如果液面计玻璃管破裂,用棉纱包着手关闭上、下考克;本体穿孔,先用木签堵住漏点,再转空单体卸压,同时关闭所有连接阀门;上、下阀体破裂,单体转出,关闭所有连接阀门同时回收;管道穿孔,先用木签堵住漏点,再打卡子,关闭连接,然后回收卸压。

总之,发现单体外泄,要镇定,看准部位,找出最佳处理方法,首先要尽可能减小外泄,同时通知调度戒严,避免事情恶化,再逐步处理。在转运单体时,不得用现场按钮启动。 2.4 苯库泄漏抢险

苯库从设计、安装角度,全面考虑到今后检修难及易燃易爆泄漏中毒等危险性,罐体内采取内、外焊接,进出料管采用双阀门控制并在罐体外围设有隔离池及防火墙,同时还设有液位计(远传),温度、压力及报警装置和灭火系统,整个库区的出水由原来多条改为一条并设有四道水封和一条约40米长的暗沟等。

假设出现柜体穿孔、温度计、压力表、液位表头及进、出管道穿孔和泄漏时,当班人员应立即用木塞将其孔堵住,并考虑将其苯转至其它贮罐,同时与有关单位和领导取得联系,当班人员还须派专人坚守现场,禁止车辆和行人在附近通行,扩大禁烟范围直至事故处理完毕。

如果发现和出现罐体大面积裂开泄漏或漫溢,应立即将隔离池排污阀关闭,用临时胶管将物料抽吸到其它柜内,此时当班人员通知保卫部门及安环部,请求援助和确定戒严范围直至物料全部处理完毕。 2.5 氢气泄漏燃烧抢险

如果氢气气柜泄漏,采取放空措施,扩大禁火范围;管道有氢气泄漏,现场人员首先应关闭气源阀门或用木塞堵住漏点,同时与调度、安全环保部取得联系,派专人坚守现场,扩大禁火范围直至事故处理完毕。

假如氢气瓶瓶阀泄漏氢气燃烧,气源未切断之前,不得灭火,用水冷却周围容器,以防受热爆炸,并用水保护抢险人员,如果氢气未被点燃,应先关闭瓶阀,瓶阀坏了,则要把气瓶移至空旷地方排放,严禁火种。氢气管道着火,应保持氢气正压燃烧,充氮气的同时,缓慢关氢气阀门,直至着火处火源熄灭。 2.6 乙炔泄漏和气柜超高抢险。

气柜及管道有泄漏之处,现场人员应立即堵漏,同时通知调度和相关部门,在调度的指挥下,关闭相关的阀门,若情况紧急时应果断停车,避免事故的扩大。还需派人坚守现场,扩大禁火范围,直至事故处置完毕。

如果乙炔气柜高度异常,则应降低振料电流、减小发生器的给料量或乙炔流量来维持气柜的正常量。还应防止气柜被抽成负压,其处理办法是立即充氮气,保证系统在60-80mmHg 之间。 2.7 汽油泄漏抢险

假设油罐车在往地槽输送的过程中,因管道破损发生汽油泄漏或者加油系统故障致使汽油泄漏,工作人员应立即关阀,切断泄漏源。同时通知公司调度和运输公司有关部门,在调度的指挥下,采用砂土吸收,并派人坚守现场,扩大禁火范围,禁止附近路段车辆通行,直至事故处理完毕。

十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医院救治

1. 现场医疗救护 1.1 现场救护程序

1.1.1现场救援人员和医护人员要注意自身防护,要按指挥部的要求配戴好防护器材。

1.1.2应采取“立即、就地”抢救原则。迅速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处,松开衣扣和腰带,维护呼吸道畅通,注意保暖。如果呼吸困难和面紫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如果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脏胸外挤压术和人工呼吸。病情严重的中毒受伤人员要边抢救边转运至医院。

1.1.3发生三人次以上多人中毒受伤事故时,要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病情轻重缓急把患者分别安排到不同场所按预先制定好的急救方案处理。

急性中毒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氯气早期注射激素、氨苯碱,积极防治肮水肿;苯类中毒有紫绀者以美兰解毒剂处理。

2.现场防护用品要求

生产车间应配备硼酸水或苏打水以便及时处理对皮肤或眼睛的化学性灼伤。有酸碱存在的岗位应安装喷淋冲洗器。有毒车间应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管理,车间应装备防毒面具、眼镜、手套胶鞋、防化服等防护器材,以便抢修抢险之用。 3.临时急救必备条件

3.1医院及各科室要拟订好各类化学事故抢救处理程序图,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应掌握每步抢救措施的内容和要求。

3.2急救站要装备有一定数量的床位、担架、供氧呼吸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吸痰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注射器材以及中量的急救药品和解毒剂。

十一应急救援保障

1. 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保障

由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消防队、防化队、工程抢险队(电力、通讯、供水、运输、检修安装)、治安保卫组、物资调配组、医疗救护组。

2. 应急救援技术保障

消防设施配置、化学技术说明由安环部门提供;工艺流程、现场平面布置和周围地区图、气象资料由生产部门及技术开发部门提供。

3. 应急救援通讯保障

公司内部电话由机电公司保证畅通,广播由宣传部门保证及时,相关人员的手机及家用电话保证通畅。 4. 应急救援装备保障 4.1 消防车:三台 消防车配置表

4.2

4.3

4.4 应急电源、照明保障

重点生产岗位电源是双回路供电,保证应急所需。应急照明备有移动式大型蓄电探照灯4部,消防车照明。 4.5 应急药品保障

肾上腺素1mg ×10支回苏灵 8mg ×10支

异丙肾上腺素1mg ×10支安纳咖250mg ×10支 洛贝林3mg ×10支可拉明375mg ×10支

多巴胺础20mg ×10支 10%葡萄糖250mg ×5支 速尿20mg ×10支 25%葡萄糖20mg ×10支 利血平1mg ×10支 20%甘露醇250mg ×5支 西地兰40mg ×10支 2%利多卡因10mg ×5支

异搏定40mg ×10支 10%葡萄糖酸钙100mg ×10支 硝普纳50mg ×10支氢化可的松50mg ×5支 鲁米纳0.1mg ×10支生理盐水10mg ×5支 冬眼灵25mg ×10支镇痛新15mg ×5支 杜冷丁100mg ×5支消泡净10mg ×5支

非那根25mg ×5支维生互B6 25mg ×10支 安痛定2mg ×1支维生素C 250mg ×20支 氨茶大250mg ×10支亚硝酸异戊酯0.2mg ×5支 654-2 10mg×10支辅酶A 50 ×10支

灭吐灵10mg ×10支三磷酸腺普20mg ×10支 止血敏250mg ×10支细胞色素C 15mg ×10支 地塞米松5mg ×10支谷氨酸钠 5.75mg ×5支 维生素K 4mg×10支肌普 0.1mg ×10支 氟美松5mg ×5支阿托品0.5mg ×5支 庆大霉素8万u ×10支阿托品5mg ×5支 解磷定250mg ×5支解氟灵2.5mg ×5支

依地酸钙钠200mg ×5支二硫基丙黄酸钠250mg ×5支 二硫基丙醇200mg ×5支硫代硫酸钠32mg ×5支 亚硝酸钠2.5mg ×5支印防已素3mg ×5支 亚甲兰20mg ×10支肝太乐100mg ×5支

美解眠50mg ×5支 5%碳酸氢钠10mg ×10支 氯化钾100mg ×5支 10%氯化钙10mg ×5支 4.6 应急救援的社会保障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可控状况请求社会支援,主要内容:组织疏散、组织事故抢救、事故危害预测分析等。

十二预案的分级响应条件

1. 危险目标发生事故启动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

2. 重大危险源发生的事故公司不可控时由公司的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请求社会支援,启动上一级的应急救援预案。

十三应急救援关闭程序

1. 当事故现场恢复到事故前的状况时,经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后可以发布隔离区解出警戒的指令,应急救援实施告一段落,由事故调查组组织开展事故调查,经允许可以组织恢复生产,由所在单位负责。 2. 社会警戒的指令的解出由组织单位负责。

十四应急培训计划

1. 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

应急救援的各专业组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业务范围内的应急学习,时间不少于24小时。 2. 员工的应急响应的培训

危险目标所在岗位的人员及相关岗位的人员由所在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时间不少于24小时(可于日常的安全教育结合进行)。

3. 社区和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 企业和当地政府组织。

十五演练计划

1. 危险目标的事故应急演练

所在单位结合岗位练兵、安全活动、技术培训每年事故应急演练不得少于一次。 2. 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应急演练

公司与所在单位组织每年选定一个开展有规模折事故应急演练,必要时告知上级相关部门共同组织。

十六附件

附件一: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名单 附件二:应急救援网络名单 消防队: 防化队: 工程抢险队: 电力抢险分队: 车辆抢险分队: 通讯抢险分队: 水网抢险分队: 治安保卫组: 物资调配组: 医疗救护组:

附件三:应急救援有关人员通讯录 公司内部: 外围单位:

附件四:企业平面图、危险源分布图及消防设施配置图

附件五:周边地区单位、住宅、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图 附件六:企业制度(略)

发布时间:2008-12-09

溶解乙炔事故的危险危害性极大。乙炔气体易发生化学性爆炸,并伴随剧烈的燃烧,造成火灾,烧毁气瓶、设备、厂房设施,导致人身伤亡。据统计分析,溶解乙炔事故大多集中在生产充装过程。为了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避免事故的扩大,尽可能降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溶解乙炔企业必须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及其较大社会危害,为及时控制危险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消除危害后果而预先制订的一套救援程序和措施。本文将对溶解乙炔预案编制原则和内容进行简要论述,重点编制溶解乙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例。 1 溶解乙炔预案编制原则

溶解乙炔企业在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前,应对本企业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根据危险源的实际情况确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危险目标。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溶解乙炔企业按各自生产规模、充装或储存数量分生产场所和储存区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确认重大危险源。下表为部分易燃物质及临界量(GB18218-2000)。 类 别

易燃物质名称 临 界 量 (t) 生产场所 储存区

闪点〈28℃的易燃液体 丙酮(溶解乙炔溶剂) 2 20

爆炸下限≤10% 的易燃气体 乙炔 1 10

溶解乙炔企业在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前,还要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事故分析。根据重大危险源所存在的危险物质的危险危害特性或通过溶解乙炔类似事故案例进行事故分析,从而明确其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

溶解乙炔企业在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1 预案应针对可能造成本企业或本系统区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或环境受到严重

破坏而又具有突发性的灾害,如火灾、爆炸等;

1.2 预案应以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为基础,作为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1.3 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1.4 企业编制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包括对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1.5 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1.6 预案应确保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应把预案作为重大危险设施维持安全运行状态的替代措施;

1.7 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和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 2 溶解乙炔预案编制内容

溶解乙炔企业应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 》及本企业实际情况,确定预案编制内容。 溶解乙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内容有:

2.1 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溶解乙炔产品的产量等内容,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道路等情况; 2.2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2.3 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人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 2.4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2.5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2.6 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确定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2.7 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2.8 危险区的隔离;

2.9 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包括检测、抢险、救援的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等; 2.10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2.11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2.12 应急救援保障:包括内部保障和外部救援; 2.13 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2.14 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2.15 应急培训计划; 2.16 演练计划; 2.17 预案附件等。

溶解乙炔企业属于小规模工业企业,自身救援资源相当有限,必须依托社会力量,在预案编制时可适当予以表述,但不能偏面强调。预案编制内容应简明扼要,重点体现事故应急救援的具体方式方法,侧重于人员救护和工程抢险。

3 溶解乙炔预案编制实例为了便于溶解乙炔企业预案编制,现模拟编制某市溶解乙炔有限公司溶解乙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例(附后) ,供同行借鉴参考。以下为预案正文,应采用仿宋4号字打印于A4白色胶版纸。 某市溶解乙炔有限公司 溶解乙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基本情况某市溶解乙炔有限公司创建于×年×月,×年×月溶解乙炔生产线正式投产,年设计生产能力为××万m3。公司位于东径×°,北纬×°,属于某市某镇,民营企业。公司现有员工××名,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名。公司

周边南、西面环山,东临×国道, 北有某市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毗邻。某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较优,湿润多雨,全年主导风向为南风。 二、危险目标的确定及影响 1.危险源辨识 乙炔生产储存单元:公司乙炔生产可同时充装540只乙炔瓶, 以满瓶情况考虑,则生产场所的乙炔量最多为3.78t(按国家标准GB6819-1996 《溶解乙炔》最大充装量计算) 。公司乙炔瓶最大储存量为1000瓶, 则储存区的乙炔量最多为7.0t 。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1t ,储存区的临界量为10t 。因此, 乙炔充装单元乙炔量已大于临界量构成重大危险源,乙炔储存区不单独构成重大危险源。生产和储存为同一品种的乙炔,故乙炔生产储存单元构成重大危险源。 丙酮储存单元: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2t ,储存区的临界量为20t , 由于公司在使用区的量仅为0.2t ,在储存区的最大储存量为15t ,均小于临界量, 所以丙酮的使用和储存单元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其它单元物质在国标中均未涉及,故不列入重大危险源。2.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 将公司生产储存溶解乙炔的单元,确定为危险目标,包括乙炔生产车间、乙炔瓶库,建筑面积900m2。溶解乙炔生产过程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特性。 一般事故波及危险目标所在区域,重大事故可能波及公司周边山林、国道及毗邻单位。 三、备用设施器材及其分布

1. 公司生产场所按规定配备干粉、1211灭火器材,设有灭火器材箱2处。 乙炔充装间内设有独立控制的紧急喷淋水装置,10秒钟内可出水喷淋。公司设有容量为300m3的水池1座,可供消防取水。 2.公司配备乙炔浓度监测仪,由监测人员保管使用。 3.公司生产场所设有氮气保护系统,并配备高纯氮气50瓶可供置换吹除使用。 4.公司备有防护面具3套,可供个人防护使用。 公司员工上岗一律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公司成立溶解乙炔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副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为指挥部组成人员。指挥部组成人员及分工详见附件1。 现场指挥人由副总指挥兼任。副总指挥未在现场时,由生产部经理任临时现场指挥人。2. 指挥部主要职责⑴日常职责:组织制订溶解乙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各专业应急处置和救援队伍,并组织预案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负责建立应急处理的相关信息库,收集完善有关溶解乙炔法规标准等。 ⑵发生事故时职责:明确现场指挥人员;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协调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邻居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或参与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 3.指挥部人员分工 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承担现场指挥人之职责,协调各专业救援队伍的现场活动。 指挥部成员:在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负责组织各专业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工作,并在事故现场展开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活动。 4.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成及分工 公司各部门和全体员工都负有溶解乙炔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各专业救援队伍是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在事故状态下,由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各专业救援队伍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具体实施事故的救援及处置。各专业队伍的组成及分工如下: ⑴通讯联络队,共3人,由公司专职安全员任队长, 公司办公室档案员和经营部调度员任队员。担负各队之间的联络和对外联系通讯任务。 ⑵抢险抢修队,共13人,由生产部经理任队长,机修工、电工、装卸工和监测员等任队员。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查明事故发生源点,在具有防护措施前提下,采取补救措施,深入现场抢救伤员或指导人员疏散,抢修设备,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抑制危害范围的扩大。 ⑶消防队,共23人,由公司专职消防员任队长,公司各部门有关岗位人员任队员。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现场灭火,洗消和抢救伤员。 ⑷治安队,共5人,由公司办公室主任任队长, 公司办公室保卫人员任队员。其主要职责是维持公司周边治安秩序,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地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边界人员、车辆的进出,设立警戒线。 ⑸医疗救护队,共7人,

由财务部经理任队长,财务人员、 驾驶员等任队员。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现场抢救受伤、中毒人员,分批急送医疗机构实施抢救。 ⑹供应运输队,共9人,经营部经理任队长,驾驶员、业务员、 装卸工等任队员。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应急救援行动中人员、器材的运输,负责伤员生活必需品和抢救物资的供应。 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编成详见附件2。 五、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公司报警、通讯联络使用电话、手机报警联络,危险区内禁止使用手机。 公司应急电话:公司安全员办公室电话号码(略) 。 市应急救援电话: 市公安消防大队电话:火警电话119。 市医疗急救中心电话:急救电话120。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电话:(略) 。 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电话:(略) 。 公司指挥部及各救援队伍负责人电话、手机详见附件1。 应急咨询电话: 溶解乙炔设备技术咨询电话:中国空分设备公司(略) 。 溶解乙炔行业专家咨询电话:省工业气体协会(略) 。 国家应急电话:0532-3889090、3889191 六、溶解乙炔事故应急处置 1.事故处置方案 ⑴碳化钙搬运、储存、破碎、加料过程中的事故处置碳化钙俗称电石,生产溶解乙炔的主要原料,属遇湿易燃物品。当与水作用或在潮湿环境中均能产生乙炔,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热源、撞击会发生燃爆。因此,搬运时必须防雨,装卸时要轻装轻卸,禁止撞击和震动,储存要通风干燥,破碎、加料时料斗要用氮彻底置换。 搬运时发现雨淋存在乙炔,必须先避雨,通风或用减压后氮置换,然后搬运。一旦发现燃爆,用干粉、水泥或干砂灭火,严禁用水扑救。 储存时发生燃爆,打开门窗,加强通风,用干粉、水泥或干砂扑救,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转移现场物资。⑵乙炔生产、储存、装卸、运输过程中事故处置乙炔属易燃易爆气体,爆炸极限宽,点火能小,生产、储存、装卸、运输过程中很易发生燃爆,高压乙炔在无空气的情况下还会发生分解爆炸。一般情况下,乙炔生产区内不论何岗位发生燃爆,首先应启动紧急停车装置,切断电源,关闭气柜进气阀,并对系统充氮。在确保抢险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关闭发生事故部位的进出阀门,防止事故扩大,然后对事故部位用干粉、1211、雾状水灭火扑救,但不同情况、不同岗位应采取不同处置方式。 例1:乙炔发生器组发生事故,如排渣处燃爆,关闭排渣阀, 对安全水封和发生器组加大量水液封,然后扑救。加料时发生燃爆,应关闭进料阀、充氮等扑救,严禁用水扑救。检修时燃爆,应充氮等扑救,是否用水,看容器内外是否有电石,有电石禁止用水。在有火焰情况下,不要开启气柜放气阀。 例2:乙炔充装岗位发生燃爆,除采取紧急停车外, 迅速开启紧急喷淋装置,在确保抢险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关闭切断主阀,转移现场乙炔瓶。 例3:乙炔瓶储存、搬运过程中发生燃爆,现场人员应先避险撤离, 然后在有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下关闭乙炔瓶阀,再用相应灭火剂扑救,并迅速转移现场乙炔瓶(先满瓶) 。已在泄漏处燃烧的乙炔瓶(未采取有效措施情况下) ,不得擅自熄灭火焰,避免发生回火爆炸。 ⑶丙酮储存、搬运、使用过程中的事故处置 丙酮属低闪点易燃液体,微毒类,与空气混合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丙酮在储存、搬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燃爆,应迅速撤离现场,然后在有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上风口用干粉扑救,用水灭火无效。2. 应急救援程序及措施 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波及周边界区,应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 ⑴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 ⑵指挥部接报后,应迅速了解事故部位(或装置) 和初步原因,下达按本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组织指挥部成员和各救援队伍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⑶事故发生的现场部门人员,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根据不同物料、不同部位迅速按前述事故处置方案采取自救应急措施,及时消除事故。如切断电源紧急停车、隔离系统,用相应灭火剂扑救。若发现人员伤亡的应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如燃烧或爆炸、泄漏部位事故不能控制危及生命安全的,人员应立刻撤离,并向指挥部报告并提出扑救抢险的具体措施。撤离后现场部门负责人应清点人员。 ⑷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按指挥部命令,由消防队长组织实施,边扑救边救人,以最快速度将火源扑灭并及时从事故区域抢救受伤人员。 ⑸指挥

部成员应根据事故部位和范围,并视能否控制,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立即展开救援,如事故不能控制时,采取紧急联络,迅速向公安消防、安全生产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主管部门报告事故,请救社会救援。 ⑹治安队到达现场后,划分禁区,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指挥车辆通行,疏散无关人员撤离现场。事故处置过程中保护现场。乙炔生产区一般事故,二道大门内为警戒危险区;乙炔生产区重大事故,厂大门内为警戒危险区;重大事故告之邻居单位,必要时通过指挥部请求公安部门实施国道交通管制。 ⑺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与消防队配合,立即救护伤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使伤员迅速脱离事故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将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治疗。 ⑻抢险抢修队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故部位特点快速制订抢修方案,用仪器快速检测现场环境,并在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现场侦查,明确抢险要害部位,为指挥部下达指令提供依据。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险抢修指令,迅速进行设备抢修,转移现场物资(如乙炔瓶等) ,消除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有效控制事故。 ⑼指挥部应指定专人对扑救抢险现场实行监护,存在险情立即报告,指挥部根据情况迅速作出决定,通知相关救援队伍和人员撤离,确保应急救援人员安全。 ⑽供应运输队到达现场后,随时听候指挥部指令,准备充足运输车辆,提供抢险救援的保障物资等。 ⑾在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二个专门工作小组: a.在总经理的领导下,组成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按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作出调查和处理; b.在副总经理的领导下,组成设备检修小组,根据事故调查意见,研究制定检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⑿当事故危险已消除,由指挥部作出决定,治安队通知相关人员和邻居单位事故危险已解除。 七、有关规定及要求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小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具体措施有: 1.落实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和救援人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初要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 2.按照任务分工做好物资器材准备,如:必要的通信、报警、消防、抢修、检修、防护等器材及交通工具。上述各种器材应按分工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以备急用。 3.定期组织救援训练和学习,各队按专业分工,每年训练一次,结合公司实际每年组织一次综合性应急救援演习,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通过演练,发现预案存在的缺陷,及时修订。 4.结合安全培训教育对全公司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危险化学品防护常识教育。 5.建立完善各项制度:⑴值班制度,双休日等节假日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带队值班,夜间门卫值勤; ⑵检查制度,每月结合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及器具保管情况; ⑶例会制度,结合每月一次的安全生产例会,研究落实应急救援工作。 ⑷总结评比工作,与安全生产工作同检查、同讲评、同表彰奖励。

八、预案附件

1. 某市溶解乙炔有限公司溶解乙炔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人员分工及联系电话。

2.某市溶解乙炔有限公司溶解乙炔事故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编成表。

3. 某市溶解乙炔有限公司危险目标分布、救援路线及消防设施配置图(略) 。

4. 溶解乙炔及工业丙酮、碳化钙一般常识(略, 详见各种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单体分厂乙炔气柜应急处置预案 单体分厂乙炔气柜应急处置预案一、基本情况单体分厂乙炔发生站的两个乙炔气柜位于本公司中部,其东边是氯碱分厂液氯工段,西单体分厂乙炔气柜应急处置预案 一、基本情况 单体分厂乙炔发生站的两个乙炔气柜位于本公司中部,其东边是氯碱分厂液氯工段,西边为本分厂氯丁老线厂房,南边为本分厂氯丁新线乙炔清净工段,北边为水气分厂循环水工段。两个乙炔气柜中,一个建于1958年,其基本尺寸:Φ8960×5900,容积:300m3;另一个建于1992年,其基本尺寸:Φ11325×6000,容积:600m3。正常生产情况下,两个气柜并网运行,操作温度:常温,操作压力:0.0053MPa ,乙炔贮量:100—700m3之间。 二、潜在的污染 (一)乙炔的理化特性:乙炔属易燃气体,无色无味,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等。熔点:-81.8℃/119KPa;沸点:-83.8℃;相对密度(水=1):0.62;相对密度(空气=1):0.91;最小引燃能量:0.019(mJ );爆炸范围:2.1—80.0(V%) (二)乙炔的危害性: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氯、氟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Cu 、Ag 、Hg 等化合物生成爆炸性化合物。 (三)污染的来源 污染事故起因是多样的,如:操作失误、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等都可能引起发生乙炔外泄事故,污染环境空气,并将造成火灾爆炸、人员伤亡等严重事故。 三、防范管理措施 (一)严格执行“乙炔安全生产规程”; (二)加强巡回检查,严格控制乙炔气柜工艺指标(贮存量、压力等); (三)定期对气柜及其安全附件(降温喷淋装置、限位报警器、平衡配重物等)进行检验。 (四)成立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污染事故发生时进行抢险处理工作。对应急处理小组人员在每年年初根据人员变化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应急处理组织的落实。 (五)生产处、消防队、长化医院均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夜间由生产处调度室负责,遇有问题按应急预案处理。 四、乙炔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 单体分厂乙炔发生工段乙炔气柜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乙炔气泄漏,其泄漏量视其漏点、设备的腐蚀程度、工作压力等条件而不同;泄漏时又可因季节、风向等因素波及范围也不一样。 乙炔一般事故:当乙炔气柜发生乙炔少量泄漏时,由当班人员佩戴好防护器具,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若伴有火灾发生时,当班人员应立即切断气源,并用灭火器扑灭初期火灾。 乙炔重大事故:因设备事故而发生大量乙炔气外泄和燃爆,当班人员难以控制时,应采取下列应急救援措施: (一)发生事故的单体分厂应迅速采取紧急停车,当班人员应立即向公司生产处调度室、安技处或环保处报警,并切断进入气柜的气源,将乙炔气柜隔离,排尽气柜内乙炔气体,并紧急停车。若有火灾发生,应立即向气柜内充氮气灭火,同时开启降温装置对乙炔气柜进行降温。 (二)在事故周围设岗、划分禁区(东至2号公路液氯工段路口,西至2号公路乙炔发生站十字路口),危险区边界设黄、黑相间的警戒标志,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同时组织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人员向上风处安全地带进行紧急疏散,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三)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衣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按照堵漏和抢修的具体方案迅速进行堵漏和设备抢修,如当乙炔气柜筒体穿孔而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停车,切断进入气柜的气源,同时用水向泄漏处喷淋,喷淋水进入污水处理车间。用橡胶堵在漏处,并用ф8960(ф11320)设备抱箍将其卡紧,待日后处理。在泄漏处理时,现场应立即停止其它一切作业,控制乙炔气的外泄,以防事故扩大。 (四)环保处监测站负责对乙炔泄漏下风向扩散区域进行监测,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监测情况。 (五)如事故扩大,本公司抢险、抢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指挥部必须立即向上级和友邻单位通报并作相应预防措施,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援助。 (六)夜间发生事故,由公司生产处调度室按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事故处置和落实抢修任务。 (七)当污染事故得到控制后,成立由环保处、安技处、保卫处、生产计划处、技术处、机动处和单体分厂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成立抢修小组,研究制定乙炔贮槽抢修的具体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五、乙炔应急处理小组名单 组长:何成轩 副组长:向伟、陈耘 成员:谭平、冉瑞荣、邹泽平、朱为民、蔡忠毅、何天文、秦华、万泉 六、应急处理联络电话号码 生产处调度室:023—40262559 环保处办公室:023—40262252 安技处办公室:023—40262715 保卫处值班室:023—40262755 公司办公室:023—40262652 长化医院院办:023—40262364 消防队值班室:42684 长化医院保健站:42910 长化医院救护车:42429 单体分厂值班室:42970

武汉祥龙电业股份有限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安全生产和保护环境,确保全公司职工和周边地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事故的发生,并使事故发生后能有序有效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把损失和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结合公司的生产性质及周边地区的环境特点,本着“统一指挥,各司其责,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的原则,制订公司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基本情况

1. 地理位置、环境、工程地质概况

地理位置,葛化本部位于武汉市东郊边缘,距市中心25km ,北滨长江、南接武黄公路、武九铁路、东临葛店经济开发区,占地158万平方米。周边为洪山区、江夏区、鄂州市的乡镇房舍、田地、湖塘、山林所环绕。气温:年均气温18℃,绝对最高气温42.2℃,绝对最低气温-10.6℃。湿度:平均湿度77%,最热月均相对湿度76%,最冷月均相对湿度77%,平

均气压101370Pa 。冬季主导风向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最大风速:16m/s,所在地左岭镇5km 内有4个社区,12个村委会,近3万人。 2. 规模与现状

本公司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设的化工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公司有4000多名职工,主要生产厂有树脂厂、氯碱厂、有机厂、热电厂、隔板厂、炭黑厂,辅助单位有供水厂、机电公司、运输公司,组成以运行厂、公司和职能部门为单位的管理网络,其中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见附件。

公司主营发电、供热、供气及生产烧碱、PVC 树脂、盐酸、液氯、氯化石蜡、炭黑等系列30余种化工产品,是一家以生产经营基本化工原料为主的股份制上市公司,其中公司主要危险化学品产、储量见表。

3. 公司生产区域道路与运输车辆情况

1)交通情况:公司主要交通道路有铁路和马路,其中铁路运输线有4000米左右,设有三个铁路货场,水泥道路有10条,专用码头三个(分布状况见图)。

二危险目标

1. 危险目标

根据生产、使用、贮存危险物质的品种、数量,危险特性及可能引起事故的后果,确定应急救援危险目标,可按危险性大小依次排序。

2. 重大危险源

3. 重大危险源危害性评估(见评价报告) 4. 危险源分布图(见附图)

三、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 个体防护设备、器材

1.利用原则

1)事故发生时,岗位人员第一时间启用岗位设置的安全设施、器材、防护器具。在确保人员安全情况下,控制事故初态。 2)事故扩大,岗位设施和器具不足以控制事态时,应调用附近岗位器具和公司消防设施、器材、防护器具。

3.危险目标周围安全设施、器材、器具分布(见附件)。

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和职责

1. 应急救援指挥部

公司成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由总经理任总指挥,副总经理任副总指挥,成员由公司办、生产部、安全环保部、物管部、技术开发部、保卫部、医院、生产厂等部门领导组成。总指挥负责全公司救援工作人员组织和行动指挥,若总经理不在时由副总经理或指定人员负责,指挥部设在生产部调度室。 2. 组织结构图

3.应急救援实施网络及成员名单

(成员名单附后)

4.职责

4.1指挥机构职责

4.1.1 制订、修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1.2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机构、制度;组织队伍训练演习并督促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4.1.3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信号,组织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行动,必要时作出请求外援的决定; 4.1.4向上级部门和周边地区通报事故情况;

4.1.5组织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4.2 分工及部门职责

总指挥:总经理,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若出差在外时,则由副总指挥负责。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指挥设备抢险抢修,协调生产,组织调配各类人员及物资;指挥医疗救护;指挥恢复生产和善后处理等。

公司办主任:负责对外联系和公司内部协调。

安全环保部部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报告。负责灭火、抢救伤员;负责事故调查处理通报; 负责事故现场及扩散区域内毒物监测工作的指挥以及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生产部部长:协助总指挥进行生产调度控制,人员联络、组织、调配。负责生产事故分析调查,指挥恢复生产,负责对非正常情况下生产安全控制的指导。

保卫部部长:协助现场救援负责治安、警戒、联络通信,抢救伤员、指导群众疏散。

生产部分管工艺设备部长:协助总指挥做好设备抢险抢修工作。组织设备救援队伍的行动。负责设备、电气事故的调查处理。

物管部部长:负责抢救物质的供给,发放。

医院院长:负责医疗救护的指挥,医护人员,药品器械的调配。负责工伤中毒的急救,重伤员的现场处理及转运。负责日常抢救队伍的培训。

各厂厂长:兼任专业救援队队长,负责组织好本职能的专业救援,协助指挥部与其它专业队的救援工作。

五报警、通讯联络的选择方式

1.报警装置

发生事故或灾情,电话报告公司调度、安全环保部值班,通过电台广播及电话与有关领导和部门报告信息。 2.联络手段

2.1电话总机1台,内部电话若干门,分布全公司各生产岗位和部门,随时可互通联系。 2.2主要联系电话 公司火警电话:2209 市火警电话:119 生产部:

调度:2332(87600330)(24小时)

办公室:2355 2334(87602543) 安全环保部:部长 2329(87602510) 办公室:2502 2503 (87602562) 值班室:2215 (87602562)

消防队值班:2326 2319(87602495) 公司办:2299(87602513)

保卫部:2311 2313(87602507) 医院:8158(87602577转801) 左岭镇安监部门:87600195 洪山区安监部门:87678106 武汉市安监局:82925193 湖北省安监局:87123307

湖北省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027-84872993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电话:0532-3889090/3889191 其他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电话见通信录(附表)

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处理措施

1.事故处置程序

2. 应急对策

七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1. 生产人员及事故现场人员

按厂、车间、工段组织结构负责对人数的清点撤离信息传达撤离措施采取、撤离地点的安排。情况紧急由公司统一指挥下达指令。 2. 其它人员

其它人员由当地政府负责组织。

八危险区域的隔离

1. 危险区的设定

一级危险区:危害范围限于生产装置及厂内界区 二级危险区:危害范围界定为一公里以内。 三级危险区:危害范围界定为一公里以外。

根据重大危险源危害评估测算,氯乙烯、苯最大危险区可能范围为二级,液氯最大危险区可能范围为三级。 2. 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

一级危险的隔离区由事故单位负责; 二级危险的隔离区由政府和企业组织; 三级危险的隔离区由政府负责。 3. 事故现场的隔离方式

根据事故性质:当着火、毒气泄漏时,在危害区外由治安保卫组采用警戒方式限制无关人员进入。

九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1.事故检测涉及的项目:毒物浓度、易燃易爆物浓度、热辐射浓度其检测要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进行。

检测及抢修人员的个人防护,根据需要采用全身防护、面部呼吸防护、着装静电防护等。配备的器具:防化服、隔绝式呼吸器、个体式面具、防毒口罩、防酸碱服。 2.装置抢险抢修

2.1液氯钢瓶泄漏处理

如果发现钢瓶有氯气泄漏时,首先应用氨水测出氯气泄漏的部位。如果泄漏的是液氯,则应将钢瓶位置作些挪动,使它泄氯的部位处在气相位置。

钢瓶泄氯时,氯本身冷却,钢瓶的内压减少,因而泄氯量下降,由此可见,采用人工冷却钢瓶的方法,如用“干冰”可以减缓氯的泄漏速度。但是不能采用淋水的方法,因为钢瓶液氯气化时淋水反倒起加热促使气化的作用,且水与氯气反应生成腐蚀性很强的次氯酸、盐酸,加剧金属腐蚀使泄漏孔洞变大,破坏钢瓶,扩大了事故。 判断好泄漏部位和泄氯量后,可以分别采取下述方法处理。

易熔塞处泄漏时,可用竹签、木塞做堵漏处理;瓶阀芯泄漏时,可拧紧六角螺母(内衬聚四氟乙烯垫片);阀杆处泄漏时需谨慎处理首先将阀芯旋紧,再将压盖卸下,加填密封填料再压紧压盖;安装阀门的部位泄漏,可用扳手稍旋紧,如继续泄漏可覆盖聚乙烯薄膜,再用消石灰散布。阀体陈旧或制造质量差而泄漏,覆盖聚乙烯薄膜,再散布消石灰。瓶体焊缝泄漏时,应用内衬塑料软垫片的铁箍紧。若瓶体漏孔是圆的,孔径达直径6或直径10-15毫米时,可用竹签、木塞或铅铆钉将小孔铆死,上面贴上一块塑料软垫,再用金属箍将其固定。

如果钢瓶的泄漏以上措施无法采取或采取无效时,则应将钢瓶置入有足够吸收氯气的事故处理池内。在运输途中发生钢瓶泄漏又无法处理时,应将载氯车辆开到无人的偏僻处或将钢瓶推入水塘(水坑),再加氧化钙,使氯气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2.2 液氯计量槽泄漏处理

如果阀门以下管道腐蚀穿孔,处理方法是关闭所有与系统连接的阀门,使该槽与系统断开,采取打夹子或其它方法将孔堵住,尽快将该槽氯气处理干净,再按动火要求补焊堵孔。 如果阀门盘根处泄漏就采取紧夹阀兰螺丝,加盘根。

如果液面管下部穿孔,有液氯泄出,就关闭所有进槽阀门,使之与系统断开,采取打夹子或钉木桩方法将孔堵住,尽快将槽内氯气处理干净。

如果计量槽本体腐蚀穿孔,就关闭所有进槽阀门,使之与系统断开,采取钉木桩的方法将孔堵住尽快将槽内氯气处理干

净。

以上处理方法只能是泄漏点小,少量泄漏氯气时采用。若泄漏点大,大量氯气外泄,迅速收散附近人员。采取喷淋碱液的方法,防止氯气外延,同时采用回流,抽吸倒槽将氯处理干净。 2.3 氯乙烯球罐单体泄漏抢险

如果液面计玻璃管破裂,用棉纱包着手关闭上、下考克;本体穿孔,先用木签堵住漏点,再转空单体卸压,同时关闭所有连接阀门;上、下阀体破裂,单体转出,关闭所有连接阀门同时回收;管道穿孔,先用木签堵住漏点,再打卡子,关闭连接,然后回收卸压。

总之,发现单体外泄,要镇定,看准部位,找出最佳处理方法,首先要尽可能减小外泄,同时通知调度戒严,避免事情恶化,再逐步处理。在转运单体时,不得用现场按钮启动。 2.4 苯库泄漏抢险

苯库从设计、安装角度,全面考虑到今后检修难及易燃易爆泄漏中毒等危险性,罐体内采取内、外焊接,进出料管采用双阀门控制并在罐体外围设有隔离池及防火墙,同时还设有液位计(远传),温度、压力及报警装置和灭火系统,整个库区的出水由原来多条改为一条并设有四道水封和一条约40米长的暗沟等。

假设出现柜体穿孔、温度计、压力表、液位表头及进、出管道穿孔和泄漏时,当班人员应立即用木塞将其孔堵住,并考虑将其苯转至其它贮罐,同时与有关单位和领导取得联系,当班人员还须派专人坚守现场,禁止车辆和行人在附近通行,扩大禁烟范围直至事故处理完毕。

如果发现和出现罐体大面积裂开泄漏或漫溢,应立即将隔离池排污阀关闭,用临时胶管将物料抽吸到其它柜内,此时当班人员通知保卫部门及安环部,请求援助和确定戒严范围直至物料全部处理完毕。 2.5 氢气泄漏燃烧抢险

如果氢气气柜泄漏,采取放空措施,扩大禁火范围;管道有氢气泄漏,现场人员首先应关闭气源阀门或用木塞堵住漏点,同时与调度、安全环保部取得联系,派专人坚守现场,扩大禁火范围直至事故处理完毕。

假如氢气瓶瓶阀泄漏氢气燃烧,气源未切断之前,不得灭火,用水冷却周围容器,以防受热爆炸,并用水保护抢险人员,如果氢气未被点燃,应先关闭瓶阀,瓶阀坏了,则要把气瓶移至空旷地方排放,严禁火种。氢气管道着火,应保持氢气正压燃烧,充氮气的同时,缓慢关氢气阀门,直至着火处火源熄灭。 2.6 乙炔泄漏和气柜超高抢险。

气柜及管道有泄漏之处,现场人员应立即堵漏,同时通知调度和相关部门,在调度的指挥下,关闭相关的阀门,若情况紧急时应果断停车,避免事故的扩大。还需派人坚守现场,扩大禁火范围,直至事故处置完毕。

如果乙炔气柜高度异常,则应降低振料电流、减小发生器的给料量或乙炔流量来维持气柜的正常量。还应防止气柜被抽成负压,其处理办法是立即充氮气,保证系统在60-80mmHg 之间。 2.7 汽油泄漏抢险

假设油罐车在往地槽输送的过程中,因管道破损发生汽油泄漏或者加油系统故障致使汽油泄漏,工作人员应立即关阀,切断泄漏源。同时通知公司调度和运输公司有关部门,在调度的指挥下,采用砂土吸收,并派人坚守现场,扩大禁火范围,禁止附近路段车辆通行,直至事故处理完毕。

十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医院救治

1. 现场医疗救护 1.1 现场救护程序

1.1.1现场救援人员和医护人员要注意自身防护,要按指挥部的要求配戴好防护器材。

1.1.2应采取“立即、就地”抢救原则。迅速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处,松开衣扣和腰带,维护呼吸道畅通,注意保暖。如果呼吸困难和面紫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如果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脏胸外挤压术和人工呼吸。病情严重的中毒受伤人员要边抢救边转运至医院。

1.1.3发生三人次以上多人中毒受伤事故时,要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病情轻重缓急把患者分别安排到不同场所按预先制定好的急救方案处理。

急性中毒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氯气早期注射激素、氨苯碱,积极防治肮水肿;苯类中毒有紫绀者以美兰解毒剂处理。

2.现场防护用品要求

生产车间应配备硼酸水或苏打水以便及时处理对皮肤或眼睛的化学性灼伤。有酸碱存在的岗位应安装喷淋冲洗器。有毒车间应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管理,车间应装备防毒面具、眼镜、手套胶鞋、防化服等防护器材,以便抢修抢险之用。 3.临时急救必备条件

3.1医院及各科室要拟订好各类化学事故抢救处理程序图,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应掌握每步抢救措施的内容和要求。

3.2急救站要装备有一定数量的床位、担架、供氧呼吸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吸痰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注射器材以及中量的急救药品和解毒剂。

十一应急救援保障

1. 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保障

由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消防队、防化队、工程抢险队(电力、通讯、供水、运输、检修安装)、治安保卫组、物资调配组、医疗救护组。

2. 应急救援技术保障

消防设施配置、化学技术说明由安环部门提供;工艺流程、现场平面布置和周围地区图、气象资料由生产部门及技术开发部门提供。

3. 应急救援通讯保障

公司内部电话由机电公司保证畅通,广播由宣传部门保证及时,相关人员的手机及家用电话保证通畅。 4. 应急救援装备保障 4.1 消防车:三台 消防车配置表

4.2

4.3

4.4 应急电源、照明保障

重点生产岗位电源是双回路供电,保证应急所需。应急照明备有移动式大型蓄电探照灯4部,消防车照明。 4.5 应急药品保障

肾上腺素1mg ×10支回苏灵 8mg ×10支

异丙肾上腺素1mg ×10支安纳咖250mg ×10支 洛贝林3mg ×10支可拉明375mg ×10支

多巴胺础20mg ×10支 10%葡萄糖250mg ×5支 速尿20mg ×10支 25%葡萄糖20mg ×10支 利血平1mg ×10支 20%甘露醇250mg ×5支 西地兰40mg ×10支 2%利多卡因10mg ×5支

异搏定40mg ×10支 10%葡萄糖酸钙100mg ×10支 硝普纳50mg ×10支氢化可的松50mg ×5支 鲁米纳0.1mg ×10支生理盐水10mg ×5支 冬眼灵25mg ×10支镇痛新15mg ×5支 杜冷丁100mg ×5支消泡净10mg ×5支

非那根25mg ×5支维生互B6 25mg ×10支 安痛定2mg ×1支维生素C 250mg ×20支 氨茶大250mg ×10支亚硝酸异戊酯0.2mg ×5支 654-2 10mg×10支辅酶A 50 ×10支

灭吐灵10mg ×10支三磷酸腺普20mg ×10支 止血敏250mg ×10支细胞色素C 15mg ×10支 地塞米松5mg ×10支谷氨酸钠 5.75mg ×5支 维生素K 4mg×10支肌普 0.1mg ×10支 氟美松5mg ×5支阿托品0.5mg ×5支 庆大霉素8万u ×10支阿托品5mg ×5支 解磷定250mg ×5支解氟灵2.5mg ×5支

依地酸钙钠200mg ×5支二硫基丙黄酸钠250mg ×5支 二硫基丙醇200mg ×5支硫代硫酸钠32mg ×5支 亚硝酸钠2.5mg ×5支印防已素3mg ×5支 亚甲兰20mg ×10支肝太乐100mg ×5支

美解眠50mg ×5支 5%碳酸氢钠10mg ×10支 氯化钾100mg ×5支 10%氯化钙10mg ×5支 4.6 应急救援的社会保障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可控状况请求社会支援,主要内容:组织疏散、组织事故抢救、事故危害预测分析等。

十二预案的分级响应条件

1. 危险目标发生事故启动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

2. 重大危险源发生的事故公司不可控时由公司的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请求社会支援,启动上一级的应急救援预案。

十三应急救援关闭程序

1. 当事故现场恢复到事故前的状况时,经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后可以发布隔离区解出警戒的指令,应急救援实施告一段落,由事故调查组组织开展事故调查,经允许可以组织恢复生产,由所在单位负责。 2. 社会警戒的指令的解出由组织单位负责。

十四应急培训计划

1. 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

应急救援的各专业组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业务范围内的应急学习,时间不少于24小时。 2. 员工的应急响应的培训

危险目标所在岗位的人员及相关岗位的人员由所在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时间不少于24小时(可于日常的安全教育结合进行)。

3. 社区和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 企业和当地政府组织。

十五演练计划

1. 危险目标的事故应急演练

所在单位结合岗位练兵、安全活动、技术培训每年事故应急演练不得少于一次。 2. 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应急演练

公司与所在单位组织每年选定一个开展有规模折事故应急演练,必要时告知上级相关部门共同组织。

十六附件

附件一: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名单 附件二:应急救援网络名单 消防队: 防化队: 工程抢险队: 电力抢险分队: 车辆抢险分队: 通讯抢险分队: 水网抢险分队: 治安保卫组: 物资调配组: 医疗救护组:

附件三:应急救援有关人员通讯录 公司内部: 外围单位:

附件四:企业平面图、危险源分布图及消防设施配置图

附件五:周边地区单位、住宅、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图 附件六:企业制度(略)

发布时间:2008-12-09

溶解乙炔事故的危险危害性极大。乙炔气体易发生化学性爆炸,并伴随剧烈的燃烧,造成火灾,烧毁气瓶、设备、厂房设施,导致人身伤亡。据统计分析,溶解乙炔事故大多集中在生产充装过程。为了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避免事故的扩大,尽可能降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溶解乙炔企业必须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及其较大社会危害,为及时控制危险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消除危害后果而预先制订的一套救援程序和措施。本文将对溶解乙炔预案编制原则和内容进行简要论述,重点编制溶解乙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例。 1 溶解乙炔预案编制原则

溶解乙炔企业在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前,应对本企业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根据危险源的实际情况确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危险目标。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溶解乙炔企业按各自生产规模、充装或储存数量分生产场所和储存区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确认重大危险源。下表为部分易燃物质及临界量(GB18218-2000)。 类 别

易燃物质名称 临 界 量 (t) 生产场所 储存区

闪点〈28℃的易燃液体 丙酮(溶解乙炔溶剂) 2 20

爆炸下限≤10% 的易燃气体 乙炔 1 10

溶解乙炔企业在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前,还要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事故分析。根据重大危险源所存在的危险物质的危险危害特性或通过溶解乙炔类似事故案例进行事故分析,从而明确其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

溶解乙炔企业在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1 预案应针对可能造成本企业或本系统区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或环境受到严重

破坏而又具有突发性的灾害,如火灾、爆炸等;

1.2 预案应以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为基础,作为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1.3 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1.4 企业编制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包括对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1.5 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1.6 预案应确保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应把预案作为重大危险设施维持安全运行状态的替代措施;

1.7 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和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 2 溶解乙炔预案编制内容

溶解乙炔企业应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 》及本企业实际情况,确定预案编制内容。 溶解乙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内容有:

2.1 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溶解乙炔产品的产量等内容,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道路等情况; 2.2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2.3 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人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 2.4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2.5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2.6 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确定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2.7 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2.8 危险区的隔离;

2.9 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包括检测、抢险、救援的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等; 2.10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2.11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2.12 应急救援保障:包括内部保障和外部救援; 2.13 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2.14 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2.15 应急培训计划; 2.16 演练计划; 2.17 预案附件等。

溶解乙炔企业属于小规模工业企业,自身救援资源相当有限,必须依托社会力量,在预案编制时可适当予以表述,但不能偏面强调。预案编制内容应简明扼要,重点体现事故应急救援的具体方式方法,侧重于人员救护和工程抢险。

3 溶解乙炔预案编制实例为了便于溶解乙炔企业预案编制,现模拟编制某市溶解乙炔有限公司溶解乙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例(附后) ,供同行借鉴参考。以下为预案正文,应采用仿宋4号字打印于A4白色胶版纸。 某市溶解乙炔有限公司 溶解乙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基本情况某市溶解乙炔有限公司创建于×年×月,×年×月溶解乙炔生产线正式投产,年设计生产能力为××万m3。公司位于东径×°,北纬×°,属于某市某镇,民营企业。公司现有员工××名,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名。公司

周边南、西面环山,东临×国道, 北有某市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毗邻。某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较优,湿润多雨,全年主导风向为南风。 二、危险目标的确定及影响 1.危险源辨识 乙炔生产储存单元:公司乙炔生产可同时充装540只乙炔瓶, 以满瓶情况考虑,则生产场所的乙炔量最多为3.78t(按国家标准GB6819-1996 《溶解乙炔》最大充装量计算) 。公司乙炔瓶最大储存量为1000瓶, 则储存区的乙炔量最多为7.0t 。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1t ,储存区的临界量为10t 。因此, 乙炔充装单元乙炔量已大于临界量构成重大危险源,乙炔储存区不单独构成重大危险源。生产和储存为同一品种的乙炔,故乙炔生产储存单元构成重大危险源。 丙酮储存单元: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2t ,储存区的临界量为20t , 由于公司在使用区的量仅为0.2t ,在储存区的最大储存量为15t ,均小于临界量, 所以丙酮的使用和储存单元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其它单元物质在国标中均未涉及,故不列入重大危险源。2.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 将公司生产储存溶解乙炔的单元,确定为危险目标,包括乙炔生产车间、乙炔瓶库,建筑面积900m2。溶解乙炔生产过程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特性。 一般事故波及危险目标所在区域,重大事故可能波及公司周边山林、国道及毗邻单位。 三、备用设施器材及其分布

1. 公司生产场所按规定配备干粉、1211灭火器材,设有灭火器材箱2处。 乙炔充装间内设有独立控制的紧急喷淋水装置,10秒钟内可出水喷淋。公司设有容量为300m3的水池1座,可供消防取水。 2.公司配备乙炔浓度监测仪,由监测人员保管使用。 3.公司生产场所设有氮气保护系统,并配备高纯氮气50瓶可供置换吹除使用。 4.公司备有防护面具3套,可供个人防护使用。 公司员工上岗一律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公司成立溶解乙炔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副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为指挥部组成人员。指挥部组成人员及分工详见附件1。 现场指挥人由副总指挥兼任。副总指挥未在现场时,由生产部经理任临时现场指挥人。2. 指挥部主要职责⑴日常职责:组织制订溶解乙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各专业应急处置和救援队伍,并组织预案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负责建立应急处理的相关信息库,收集完善有关溶解乙炔法规标准等。 ⑵发生事故时职责:明确现场指挥人员;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协调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邻居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或参与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 3.指挥部人员分工 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承担现场指挥人之职责,协调各专业救援队伍的现场活动。 指挥部成员:在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负责组织各专业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工作,并在事故现场展开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活动。 4.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成及分工 公司各部门和全体员工都负有溶解乙炔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各专业救援队伍是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在事故状态下,由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各专业救援队伍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具体实施事故的救援及处置。各专业队伍的组成及分工如下: ⑴通讯联络队,共3人,由公司专职安全员任队长, 公司办公室档案员和经营部调度员任队员。担负各队之间的联络和对外联系通讯任务。 ⑵抢险抢修队,共13人,由生产部经理任队长,机修工、电工、装卸工和监测员等任队员。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查明事故发生源点,在具有防护措施前提下,采取补救措施,深入现场抢救伤员或指导人员疏散,抢修设备,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抑制危害范围的扩大。 ⑶消防队,共23人,由公司专职消防员任队长,公司各部门有关岗位人员任队员。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现场灭火,洗消和抢救伤员。 ⑷治安队,共5人,由公司办公室主任任队长, 公司办公室保卫人员任队员。其主要职责是维持公司周边治安秩序,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地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边界人员、车辆的进出,设立警戒线。 ⑸医疗救护队,共7人,

由财务部经理任队长,财务人员、 驾驶员等任队员。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现场抢救受伤、中毒人员,分批急送医疗机构实施抢救。 ⑹供应运输队,共9人,经营部经理任队长,驾驶员、业务员、 装卸工等任队员。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应急救援行动中人员、器材的运输,负责伤员生活必需品和抢救物资的供应。 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编成详见附件2。 五、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公司报警、通讯联络使用电话、手机报警联络,危险区内禁止使用手机。 公司应急电话:公司安全员办公室电话号码(略) 。 市应急救援电话: 市公安消防大队电话:火警电话119。 市医疗急救中心电话:急救电话120。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电话:(略) 。 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电话:(略) 。 公司指挥部及各救援队伍负责人电话、手机详见附件1。 应急咨询电话: 溶解乙炔设备技术咨询电话:中国空分设备公司(略) 。 溶解乙炔行业专家咨询电话:省工业气体协会(略) 。 国家应急电话:0532-3889090、3889191 六、溶解乙炔事故应急处置 1.事故处置方案 ⑴碳化钙搬运、储存、破碎、加料过程中的事故处置碳化钙俗称电石,生产溶解乙炔的主要原料,属遇湿易燃物品。当与水作用或在潮湿环境中均能产生乙炔,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热源、撞击会发生燃爆。因此,搬运时必须防雨,装卸时要轻装轻卸,禁止撞击和震动,储存要通风干燥,破碎、加料时料斗要用氮彻底置换。 搬运时发现雨淋存在乙炔,必须先避雨,通风或用减压后氮置换,然后搬运。一旦发现燃爆,用干粉、水泥或干砂灭火,严禁用水扑救。 储存时发生燃爆,打开门窗,加强通风,用干粉、水泥或干砂扑救,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转移现场物资。⑵乙炔生产、储存、装卸、运输过程中事故处置乙炔属易燃易爆气体,爆炸极限宽,点火能小,生产、储存、装卸、运输过程中很易发生燃爆,高压乙炔在无空气的情况下还会发生分解爆炸。一般情况下,乙炔生产区内不论何岗位发生燃爆,首先应启动紧急停车装置,切断电源,关闭气柜进气阀,并对系统充氮。在确保抢险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关闭发生事故部位的进出阀门,防止事故扩大,然后对事故部位用干粉、1211、雾状水灭火扑救,但不同情况、不同岗位应采取不同处置方式。 例1:乙炔发生器组发生事故,如排渣处燃爆,关闭排渣阀, 对安全水封和发生器组加大量水液封,然后扑救。加料时发生燃爆,应关闭进料阀、充氮等扑救,严禁用水扑救。检修时燃爆,应充氮等扑救,是否用水,看容器内外是否有电石,有电石禁止用水。在有火焰情况下,不要开启气柜放气阀。 例2:乙炔充装岗位发生燃爆,除采取紧急停车外, 迅速开启紧急喷淋装置,在确保抢险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关闭切断主阀,转移现场乙炔瓶。 例3:乙炔瓶储存、搬运过程中发生燃爆,现场人员应先避险撤离, 然后在有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下关闭乙炔瓶阀,再用相应灭火剂扑救,并迅速转移现场乙炔瓶(先满瓶) 。已在泄漏处燃烧的乙炔瓶(未采取有效措施情况下) ,不得擅自熄灭火焰,避免发生回火爆炸。 ⑶丙酮储存、搬运、使用过程中的事故处置 丙酮属低闪点易燃液体,微毒类,与空气混合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丙酮在储存、搬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燃爆,应迅速撤离现场,然后在有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上风口用干粉扑救,用水灭火无效。2. 应急救援程序及措施 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波及周边界区,应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 ⑴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 ⑵指挥部接报后,应迅速了解事故部位(或装置) 和初步原因,下达按本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组织指挥部成员和各救援队伍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⑶事故发生的现场部门人员,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根据不同物料、不同部位迅速按前述事故处置方案采取自救应急措施,及时消除事故。如切断电源紧急停车、隔离系统,用相应灭火剂扑救。若发现人员伤亡的应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如燃烧或爆炸、泄漏部位事故不能控制危及生命安全的,人员应立刻撤离,并向指挥部报告并提出扑救抢险的具体措施。撤离后现场部门负责人应清点人员。 ⑷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按指挥部命令,由消防队长组织实施,边扑救边救人,以最快速度将火源扑灭并及时从事故区域抢救受伤人员。 ⑸指挥

部成员应根据事故部位和范围,并视能否控制,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立即展开救援,如事故不能控制时,采取紧急联络,迅速向公安消防、安全生产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主管部门报告事故,请救社会救援。 ⑹治安队到达现场后,划分禁区,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指挥车辆通行,疏散无关人员撤离现场。事故处置过程中保护现场。乙炔生产区一般事故,二道大门内为警戒危险区;乙炔生产区重大事故,厂大门内为警戒危险区;重大事故告之邻居单位,必要时通过指挥部请求公安部门实施国道交通管制。 ⑺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与消防队配合,立即救护伤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使伤员迅速脱离事故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将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治疗。 ⑻抢险抢修队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故部位特点快速制订抢修方案,用仪器快速检测现场环境,并在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现场侦查,明确抢险要害部位,为指挥部下达指令提供依据。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险抢修指令,迅速进行设备抢修,转移现场物资(如乙炔瓶等) ,消除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有效控制事故。 ⑼指挥部应指定专人对扑救抢险现场实行监护,存在险情立即报告,指挥部根据情况迅速作出决定,通知相关救援队伍和人员撤离,确保应急救援人员安全。 ⑽供应运输队到达现场后,随时听候指挥部指令,准备充足运输车辆,提供抢险救援的保障物资等。 ⑾在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二个专门工作小组: a.在总经理的领导下,组成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按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作出调查和处理; b.在副总经理的领导下,组成设备检修小组,根据事故调查意见,研究制定检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⑿当事故危险已消除,由指挥部作出决定,治安队通知相关人员和邻居单位事故危险已解除。 七、有关规定及要求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小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具体措施有: 1.落实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和救援人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初要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 2.按照任务分工做好物资器材准备,如:必要的通信、报警、消防、抢修、检修、防护等器材及交通工具。上述各种器材应按分工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以备急用。 3.定期组织救援训练和学习,各队按专业分工,每年训练一次,结合公司实际每年组织一次综合性应急救援演习,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通过演练,发现预案存在的缺陷,及时修订。 4.结合安全培训教育对全公司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危险化学品防护常识教育。 5.建立完善各项制度:⑴值班制度,双休日等节假日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带队值班,夜间门卫值勤; ⑵检查制度,每月结合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及器具保管情况; ⑶例会制度,结合每月一次的安全生产例会,研究落实应急救援工作。 ⑷总结评比工作,与安全生产工作同检查、同讲评、同表彰奖励。

八、预案附件

1. 某市溶解乙炔有限公司溶解乙炔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人员分工及联系电话。

2.某市溶解乙炔有限公司溶解乙炔事故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编成表。

3. 某市溶解乙炔有限公司危险目标分布、救援路线及消防设施配置图(略) 。

4. 溶解乙炔及工业丙酮、碳化钙一般常识(略, 详见各种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相关内容

  • 重大危险源演练方案[1]
  • 电石事业部冷破车间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提升和锻炼各应急救援指挥.专业分队人员应对突发性冷却破碎车间电石遇水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检验事业部重大危险源专项预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依据 <电石冷却车间火灾爆炸事故专项预案>,制定本演练方案. ...

  • 2010年度电厂工人个人工作总结
  • 紧张忙碌的2010年即将过去,充满希望的2010年已悄然而至。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依然抱着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展开各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有得也有失,有成果也有不足。 一、2010年工作成果。 (一)狠抓安全、环保工作。 1、能够亲自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个人安全意识有所增强。 自从去年我工段发生 ...

  • 2010年度化工厂个人工作总结
  • 紧张忙碌的2010年即将过去,充满希望的2010年已悄然而至。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依然抱着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展开各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有得也有失,有成果也有不足。 一、2010年工作成果。 (一)狠抓安全、环保工作。 1、能够亲自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个人安全意识有所增强。 自从去年我工段发生 ...

  • 上半年化工厂小结
  • 一、主要工作内容与成果: (一)平安环保工作总体上向前推进。 但是回过头来看,乙炔工段虽然出了不少的事情。总体上平安环保工作还是向前推进的也是有成绩的 1各项检修前的平安防护措施落实比拟到位。 还是10月份的中修,无论是4月份的大修。工段都能按照公司的各项平安规程严格办事,切实做好检修前的平安防护工 ...

  • 安全考试题
  • 1.我公司的安全理念是什么?答:安全生产,幸福生活. 2.2012年生产月主题"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3.公司环保理念:低碳生产.高效利用. 4.2012年季度活动亮点主题:创建"五型"班组."小班大家"保安全."状元360&q ...

  • 煤气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
  • 应急预案版本号: A/0 编号:ZS/CX-7.8-12/05 集团钢铁有限公司 煤气储存系统(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天津集团钢铁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十月 目 录 1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 ...

  • 某乙炔厂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 前 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令第3号)和<关于印发(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的通知>(安监管技装字[2003]79号)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应由评价机构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 ...

  • 201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
  • 做题宝:201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解析 2014年度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 全卷共五大题,共100分.其中第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 ,第三. 四.五大题为主观题.单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多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 ...

  • 循环水系统预案
  • 循环水系统 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为保证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事故,将事故造成的损失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结合本单位生产实际,编制循环水"事故应急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