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蓄热材料

$$卷#期$! ! " D P

冶金能源

#"

陶瓷蓄热材料的损坏机理!

李朝祥

王雪松

王志贵

(安徽工业大学)(承德钢铁集团公司)

从蓄热式热交换器的使用性能要求出发,对现场使用过的蓄热体材料的损坏状况和应用加热炉

蓄热材料

抗渣性

条件进行分析,找出破坏的机理和原因,为今后的合理选材,提供必要的参考。关键词

! " ! #$%&%’"() *+*, ! %(! (*-*. ) ! " &. %’/.*0! -&.0*1*" *0! (&, *-! (*0&! #%

&’() *+, ’*-*-123+-/*-) ’1’. /. 0. . >.

(4)(()-) 1’5-’6273’8:; 2

,! 23456744

,*=3G ) ’

L 前言

自蓄热式热交换技术在国外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以后,从L M N O 年起这一技术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一些工业炉公司为抢占市场,竞相开发应用,收到了一些效果。但缺乏大量的基础性开发研究工作,例如,对于陶瓷蓄热材料的选择,因急于上马,有些公司没有对陶瓷蓄热材料作任何研究,只简单的选择已有相近性能材料作替代品。所选蓄热材料寿命极短,在使用过程中或破裂或熔化软化,严重影响蓄热式换交换器的使用效果。据$! ! $年L L 月L O 成都“全国热工、冶金节能技术研讨! $! 日,会”与会厂家的反映,大部分厂子蓄热材料的使

项目编号:!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 ##$! $收稿日期:$! ! " %! " %! "

万方数据李朝祥,副教授;$#" ! ! " 安徽省马鞍山市。

用寿命极短,一般在三个月,严重时仅二个月。从而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连续生产,作业率降低、原材料等方面的浪费巨大。目前大部分使用厂家,在选材上仍然存在着盲目性,造成这种不必要的浪费现象仍在继续进行着。为此,本文根据从现场提取的损坏的蓄热材料进行分析,以便为蓄热材料的选取提供有益的指导。$蓄热材料的性能要求

根据蓄热式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点,对蓄热材料提出了以下要求:

()高温要求L

蓄热式热交换器的优点之一,在于能够克服常规金属换热器不能在高温下长期工作的弱点。无论是高温余热回收,还是实现高温预热,蓄热介质必须首先满足长期在高温下工作的要求,因此,其耐火度必须达到耐火材料的耐火度

##要求。

()高热震稳定性!

冶金能源

! ! 卷#期! %%" &’

高的致密度。

()抗渣性要求$

蓄热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可能与熔融金属液接触,因此抗渣性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但是从目前的损害情况和机理分析看,恰恰是蓄热材料的抗渣性弱,而招致损坏。因为在加热炉的炉气烟尘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铁。不管是氧化铁还是氧化亚铁,一旦与耐火材料由于长期处于急冷急热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经常地承受着因内外温差变化而引起的应力的作用,因此对材料的抗热震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达不到相应的要求,蓄热材料在频繁的温度变化过程中,会因为温度应力的影响而破裂甚至粉碎,造成热交换器气流通道的阻塞,从而造成热交换器不能正常工作。

("

)良好的导热性蓄热材料作为热的载体,工作中要求具有把热量及时吸收和放出的能力,才能在与流动介质的热交换过程中,把流动介质的热量传递到蓄热介质的内部并及时地释放给被预热介质,这种及时吸热放热的特性,要求蓄热载体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导热性能越好,其体积利用率越高,蓄热设备的体积及用材可以减少。有利于设备的微型化,对设备的布置安装有利。

(#

)密度和比热要求作为蓄热载体,最主要的是要具有尽可能高的贮热能力,而衡量物体贮热能力大小的参数为(在无相变时)物体的密度与比热的乘积,这个量越大,表明单位物体的贮热能力越大。贮热能力大的物体,在额定贮热量的条件下,需要的体积小,便于设备在整体上缩小体积。因此,无论是提高密度还是提高比热都可以达到增加蓄热能力的目的。由于单一物质的密度和比热与物质的物性密切相关,一般难以人为改变。但蓄热材料为多种单一物质复合而成的耐火陶瓷材料,根据耐火材料的有关性能,其致密度越高,材料的密度越大,其组成物质中密度大的含量越高,材料的密度越大。但是材料的致密度对材料的抗热震稳定性有很大影响,致密度越高,其热震稳定性越差。而且有些密度大的物质又会对组成材料的耐火性能有着直接地负面影响。因此在选择蓄热材料的配方时,应

在保证材料抗热震稳定性的前提下,万方数据有尽可能

接触,在加热炉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低共熔物,降低材料的软熔温度。因此,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并非因为蓄热材料的软熔温度低,而造成材料的软化或熔化,而是由于氧化铁的存在,降低了材料的软化或熔化温度。最终造成软熔的材料堵死了材料的气流通道,造成蓄热器内气流不畅,严重时气流不通,热交换器无法正常工作,不得不停炉检修,更换材料。因此,蓄热材料同样必须具有良好抗氧化铁侵蚀的能力。" 蓄热材料损坏的成因和机理

根据蓄热体材料的使用性能要求和所经受的急剧变化的温度环境,材料的抗热震稳定性成为大多数用户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为了增加蓄热材料的蓄热量,体积密度(或比重)同时成为选材时的另一项指标。抗热震稳定性与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互斥性,密度越高,抗热震稳定性一般来说都比较差。相反,抗热震稳定性较好的材料,其密度就不会太致密。粘土质、高铝质材料具有较好的抗热震稳定性,因此成为首选蓄热材料。在加热炉条件下,炉气中多多少少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粉尘,而且粉尘的颗粒都比较细小。在使用过程中,蓄热器最上层表面,在与气流热交换的同时,也充当着过滤器的作用,长期以往,大量的氧化铁聚集在蓄热器的最上层。在加热炉温度条件下,或是氧化亚铁熔化或是铝硅质材料与氧化铁反应降低了材料的软熔温度,致使球形蓄热体材料相互粘结成块,蜂窝状陶瓷的气孔全部被软熔物质堵死。

为进一步证实蓄热陶瓷材料损坏的原因与烟气中的氧化铁有关,分别将损坏的陶瓷球和

$$卷! 期$--&36

冶金能

! 5

氧化铁系统固面投影图图! " %() %#$&’$’

蜂窝陶瓷切割开来,经磨光抛光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并获取照片图*、图$和图&(略)。

陶瓷球切片取样部位为陶瓷球的圆心部位和蜂窝陶瓷的软熔部分。从陶瓷球切片的偏光照片中可清晰看出,发白部分在电镜下呈反光状态,为铁的氧化物,暗淡处为非金属矿物。金属铁的氧化物不仅侵蚀了陶瓷球的边缘部分,而且侵蚀到陶瓷球的中心部位。并且有大量的氧化铁弥散分布在陶瓷球的内部,可见在陶瓷球边缘部位有足够浓度的氧化铁与陶瓷材料反应,从而形成低熔点物质,造成陶瓷球的软熔和粘结。从蜂窝陶瓷切片的偏光照片中可以看出,不仅有大量的氧化铁,而且有少量白色亮点,为金属铁。在大量的氧化铁中至少含有一定量的氧化亚铁(+。而氧化亚铁在*, %)$*-. 的温度下就会形成液相,可见造成蜂窝陶瓷软熔堵塞的现象将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资料表明,铝’硅系陶瓷材料受氧

相。而从1图看,在氧化性气氛中,在有氧化铁(+)存在时,/) 的比值小于莫来石, %%" #%$&$&($

组成时,在*而&0-. 或较高温度下形成液相,/) 比值大于莫来石组成的材料至少要%" #%$&($到*! 2-. 的温度才形成液相,*$*-. 的温度,是加热炉排气十分容易达到的温度,*&0-. 温度是高产加热炉容易接近和达到的温度,因此在上述条件下陶瓷材料十分容易达到低温熔化或软化的温度,造成材料软化粘结的现象将难以避免。

! 结论

根据铝’硅系陶瓷蓄热体的破坏现状及破坏材料的镜下分析,结合铝’硅’氧化铁三元相图,揭示了铝’硅系陶瓷蓄热材料在加热炉温度条件的损坏条件和破坏机理,认为铝’硅系蓄热材料在化学及矿物组成不当时,蓄热体材料使用寿命必然很短。要解决这一问题,在选取原料配方时,在保证材料抗热震稳定性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材料抗氧化铁侵蚀的能力,才能保证蓄热材料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蓄热式热交换技术的优越性。

化铁的影响不仅与氧化铁的浓度有关,而且与铝、硅质材料的矿物组成及气氛有关。

根据" %() %#$&’$’氧化铁系统固面投影图,由图! 中/图可见,在还原性气氛中,含莫来石和方石英的硅酸铝材料,只要吸收少量的氧化亚铁(+,就会在低于*, %)$*-. 的温度下形成液相;而含莫来石和刚玉的高铝材料,却要到*才会形成液&0-. 并吸收大量的+, %之后,

万方数据

冶金工业*李广平等3相图基础与耐火材料相平衡3北京:

出版社,*44!

张长保编辑

陶瓷蓄热材料的损坏机理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李朝祥, 王雪松, 王志贵

李朝祥,王雪松(安徽工业大学), 王志贵(承德钢铁集团公司)冶金能源

ENERGY FOR METALLURGICAL INDUSTRY2003,22(4)11次

参考文献(1条)

1. 李广平 相图基础与耐火材料相平衡 1994

相似文献(2条)

1.期刊论文 王雪松. 李朝祥. 樊远. 黄若诚. WANG Xue-song. LI Chao-xiang. FAN Yuan. HUANG Ru-cheng 红柱石矽线石矿物陶瓷蓄热材料的性能 -矿产综合利用2006(2)

根据蓄热式加热炉的生产实际,通过比较蓄热材料中各种矿物组成的性质差异,选择了红柱石、矽线石为骨料,配加α-Al2O3、镁砂,经过合适的成型和烧结工艺,制作成蓄热陶瓷球.用水骤冷实验法测试不同配方制作的陶瓷球在高温下的抗热震性能和用坩埚法测试陶瓷球抗Fe2O3、FeO渣侵蚀性能.结果表明:以红柱石为骨料,适当添加α-Al2O3的蓄热球抗热震性能较好,急冷急热次数平均达到20次;以矽线石为骨料,适当添加镁砂粉的蓄热球抗渣性能较好.

2.学位论文 符卫东 蓄热式加热炉在榆钢高线工程的研究与应用 2006

高温蓄热式燃烧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的燃烧技术,与传统工业加热炉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燃料消耗低,安全环保效应好等特点。

由于蓄热式加热炉应用例子少,在实际设计上还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是蓄热室烧咀形式的选择,虽然燃烧原理是一致的,但烧咀的配置方案不一样,其燃烧效果也不同。其次是蓄热材料的选用,采用不同形式和不同材料的蓄热体其蓄热效果与使用年限也有不同。所以本文提出采用陶瓷蓄热球作为加热炉的蓄热材料,以及分散换向式燃烧方式,对蓄热式加热炉的选型及改造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本课题以蓄热式加热炉的设计计算为研究对象,对加热炉蓄热材料的选型及加热燃烧系统的确定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计算,确定了在步进式加热炉上采用高温蓄热式燃烧技术,使该加热炉的装备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节能、降耗、环保及使用寿命长、生产率高的目的。

引证文献(10条)

1. 欧阳德刚. 蒋扬虎. 周章华. 丁翠娇. 刘占增. 李明晖. 王海清. 朱善合 新型蓄热体结构参数对换热比表面积的影响[期刊论文]-武钢技术 2010(1)

2. 欧阳德刚. 蒋杨虎. 王海清. 罗巍. 朱善合. 李明晖 低应力蜂窝陶瓷蓄热体的研制[期刊论文]-工业炉2009(5)

3. 张建军. 邹得球. 肖睿. 黄冲. 冯自平 蓄热燃烧蓄热体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期刊论文]-冶金能源2009(4)

4. 秦文. 谢国威. 于宏. 王春凯 浅析蓄热式燃烧技术[期刊论文]-冶金能源 2006(5)

5. 欧阳德刚. 蒋扬虎. 张道明. 刘占增. 陈胜. 王海青. 朱善合. 曾汉生. 丁翠娇. 陈超 蜂窝陶瓷蓄热体破损原因分析[期刊论文]-武钢技术 2006(5)

6. 饶文涛. 顾德仁. 何平显 蓄热式加热炉用蓄热室性能检测技术开发[期刊论文]-宝钢技术 2006(4)7. 李一栋. 丁福通 蓄热式加热炉的维护[期刊论文]-轧钢 2005(6)

8. 饶文涛. 顾德仁. 何平显. 王华. 李洪宇 蓄热室性能在线检测技术开发[期刊论文]-工业加热 2005(6)9. 王雪松. 李朝祥. 王耀卿 高铝质陶瓷蓄热材料的研究开发[期刊论文]-冶金能源 2004(3)

10. 李朝祥. 王雪松. 阮本龙 蓄热式热交换技术的应用与展望[期刊论文]-冶金能源 2004(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jny200304012.aspx

授权使用:西安交通大学(xajtdx),授权号:8592cb96-2001-4ca3-8712-9e9b00d3d4de

下载时间:2011年3月3日

$$卷#期$! ! " D P

冶金能源

#"

陶瓷蓄热材料的损坏机理!

李朝祥

王雪松

王志贵

(安徽工业大学)(承德钢铁集团公司)

从蓄热式热交换器的使用性能要求出发,对现场使用过的蓄热体材料的损坏状况和应用加热炉

蓄热材料

抗渣性

条件进行分析,找出破坏的机理和原因,为今后的合理选材,提供必要的参考。关键词

! " ! #$%&%’"() *+*, ! %(! (*-*. ) ! " &. %’/.*0! -&.0*1*" *0! (&, *-! (*0&! #%

&’() *+, ’*-*-123+-/*-) ’1’. /. 0. . >.

(4)(()-) 1’5-’6273’8:; 2

,! 23456744

,*=3G ) ’

L 前言

自蓄热式热交换技术在国外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以后,从L M N O 年起这一技术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一些工业炉公司为抢占市场,竞相开发应用,收到了一些效果。但缺乏大量的基础性开发研究工作,例如,对于陶瓷蓄热材料的选择,因急于上马,有些公司没有对陶瓷蓄热材料作任何研究,只简单的选择已有相近性能材料作替代品。所选蓄热材料寿命极短,在使用过程中或破裂或熔化软化,严重影响蓄热式换交换器的使用效果。据$! ! $年L L 月L O 成都“全国热工、冶金节能技术研讨! $! 日,会”与会厂家的反映,大部分厂子蓄热材料的使

项目编号:!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 ##$! $收稿日期:$! ! " %! " %! "

万方数据李朝祥,副教授;$#" ! ! " 安徽省马鞍山市。

用寿命极短,一般在三个月,严重时仅二个月。从而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连续生产,作业率降低、原材料等方面的浪费巨大。目前大部分使用厂家,在选材上仍然存在着盲目性,造成这种不必要的浪费现象仍在继续进行着。为此,本文根据从现场提取的损坏的蓄热材料进行分析,以便为蓄热材料的选取提供有益的指导。$蓄热材料的性能要求

根据蓄热式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点,对蓄热材料提出了以下要求:

()高温要求L

蓄热式热交换器的优点之一,在于能够克服常规金属换热器不能在高温下长期工作的弱点。无论是高温余热回收,还是实现高温预热,蓄热介质必须首先满足长期在高温下工作的要求,因此,其耐火度必须达到耐火材料的耐火度

##要求。

()高热震稳定性!

冶金能源

! ! 卷#期! %%" &’

高的致密度。

()抗渣性要求$

蓄热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可能与熔融金属液接触,因此抗渣性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但是从目前的损害情况和机理分析看,恰恰是蓄热材料的抗渣性弱,而招致损坏。因为在加热炉的炉气烟尘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铁。不管是氧化铁还是氧化亚铁,一旦与耐火材料由于长期处于急冷急热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经常地承受着因内外温差变化而引起的应力的作用,因此对材料的抗热震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达不到相应的要求,蓄热材料在频繁的温度变化过程中,会因为温度应力的影响而破裂甚至粉碎,造成热交换器气流通道的阻塞,从而造成热交换器不能正常工作。

("

)良好的导热性蓄热材料作为热的载体,工作中要求具有把热量及时吸收和放出的能力,才能在与流动介质的热交换过程中,把流动介质的热量传递到蓄热介质的内部并及时地释放给被预热介质,这种及时吸热放热的特性,要求蓄热载体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导热性能越好,其体积利用率越高,蓄热设备的体积及用材可以减少。有利于设备的微型化,对设备的布置安装有利。

(#

)密度和比热要求作为蓄热载体,最主要的是要具有尽可能高的贮热能力,而衡量物体贮热能力大小的参数为(在无相变时)物体的密度与比热的乘积,这个量越大,表明单位物体的贮热能力越大。贮热能力大的物体,在额定贮热量的条件下,需要的体积小,便于设备在整体上缩小体积。因此,无论是提高密度还是提高比热都可以达到增加蓄热能力的目的。由于单一物质的密度和比热与物质的物性密切相关,一般难以人为改变。但蓄热材料为多种单一物质复合而成的耐火陶瓷材料,根据耐火材料的有关性能,其致密度越高,材料的密度越大,其组成物质中密度大的含量越高,材料的密度越大。但是材料的致密度对材料的抗热震稳定性有很大影响,致密度越高,其热震稳定性越差。而且有些密度大的物质又会对组成材料的耐火性能有着直接地负面影响。因此在选择蓄热材料的配方时,应

在保证材料抗热震稳定性的前提下,万方数据有尽可能

接触,在加热炉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低共熔物,降低材料的软熔温度。因此,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并非因为蓄热材料的软熔温度低,而造成材料的软化或熔化,而是由于氧化铁的存在,降低了材料的软化或熔化温度。最终造成软熔的材料堵死了材料的气流通道,造成蓄热器内气流不畅,严重时气流不通,热交换器无法正常工作,不得不停炉检修,更换材料。因此,蓄热材料同样必须具有良好抗氧化铁侵蚀的能力。" 蓄热材料损坏的成因和机理

根据蓄热体材料的使用性能要求和所经受的急剧变化的温度环境,材料的抗热震稳定性成为大多数用户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为了增加蓄热材料的蓄热量,体积密度(或比重)同时成为选材时的另一项指标。抗热震稳定性与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互斥性,密度越高,抗热震稳定性一般来说都比较差。相反,抗热震稳定性较好的材料,其密度就不会太致密。粘土质、高铝质材料具有较好的抗热震稳定性,因此成为首选蓄热材料。在加热炉条件下,炉气中多多少少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粉尘,而且粉尘的颗粒都比较细小。在使用过程中,蓄热器最上层表面,在与气流热交换的同时,也充当着过滤器的作用,长期以往,大量的氧化铁聚集在蓄热器的最上层。在加热炉温度条件下,或是氧化亚铁熔化或是铝硅质材料与氧化铁反应降低了材料的软熔温度,致使球形蓄热体材料相互粘结成块,蜂窝状陶瓷的气孔全部被软熔物质堵死。

为进一步证实蓄热陶瓷材料损坏的原因与烟气中的氧化铁有关,分别将损坏的陶瓷球和

$$卷! 期$--&36

冶金能

! 5

氧化铁系统固面投影图图! " %() %#$&’$’

蜂窝陶瓷切割开来,经磨光抛光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并获取照片图*、图$和图&(略)。

陶瓷球切片取样部位为陶瓷球的圆心部位和蜂窝陶瓷的软熔部分。从陶瓷球切片的偏光照片中可清晰看出,发白部分在电镜下呈反光状态,为铁的氧化物,暗淡处为非金属矿物。金属铁的氧化物不仅侵蚀了陶瓷球的边缘部分,而且侵蚀到陶瓷球的中心部位。并且有大量的氧化铁弥散分布在陶瓷球的内部,可见在陶瓷球边缘部位有足够浓度的氧化铁与陶瓷材料反应,从而形成低熔点物质,造成陶瓷球的软熔和粘结。从蜂窝陶瓷切片的偏光照片中可以看出,不仅有大量的氧化铁,而且有少量白色亮点,为金属铁。在大量的氧化铁中至少含有一定量的氧化亚铁(+。而氧化亚铁在*, %)$*-. 的温度下就会形成液相,可见造成蜂窝陶瓷软熔堵塞的现象将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资料表明,铝’硅系陶瓷材料受氧

相。而从1图看,在氧化性气氛中,在有氧化铁(+)存在时,/) 的比值小于莫来石, %%" #%$&$&($

组成时,在*而&0-. 或较高温度下形成液相,/) 比值大于莫来石组成的材料至少要%" #%$&($到*! 2-. 的温度才形成液相,*$*-. 的温度,是加热炉排气十分容易达到的温度,*&0-. 温度是高产加热炉容易接近和达到的温度,因此在上述条件下陶瓷材料十分容易达到低温熔化或软化的温度,造成材料软化粘结的现象将难以避免。

! 结论

根据铝’硅系陶瓷蓄热体的破坏现状及破坏材料的镜下分析,结合铝’硅’氧化铁三元相图,揭示了铝’硅系陶瓷蓄热材料在加热炉温度条件的损坏条件和破坏机理,认为铝’硅系蓄热材料在化学及矿物组成不当时,蓄热体材料使用寿命必然很短。要解决这一问题,在选取原料配方时,在保证材料抗热震稳定性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材料抗氧化铁侵蚀的能力,才能保证蓄热材料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蓄热式热交换技术的优越性。

化铁的影响不仅与氧化铁的浓度有关,而且与铝、硅质材料的矿物组成及气氛有关。

根据" %() %#$&’$’氧化铁系统固面投影图,由图! 中/图可见,在还原性气氛中,含莫来石和方石英的硅酸铝材料,只要吸收少量的氧化亚铁(+,就会在低于*, %)$*-. 的温度下形成液相;而含莫来石和刚玉的高铝材料,却要到*才会形成液&0-. 并吸收大量的+, %之后,

万方数据

冶金工业*李广平等3相图基础与耐火材料相平衡3北京:

出版社,*44!

张长保编辑

陶瓷蓄热材料的损坏机理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李朝祥, 王雪松, 王志贵

李朝祥,王雪松(安徽工业大学), 王志贵(承德钢铁集团公司)冶金能源

ENERGY FOR METALLURGICAL INDUSTRY2003,22(4)11次

参考文献(1条)

1. 李广平 相图基础与耐火材料相平衡 1994

相似文献(2条)

1.期刊论文 王雪松. 李朝祥. 樊远. 黄若诚. WANG Xue-song. LI Chao-xiang. FAN Yuan. HUANG Ru-cheng 红柱石矽线石矿物陶瓷蓄热材料的性能 -矿产综合利用2006(2)

根据蓄热式加热炉的生产实际,通过比较蓄热材料中各种矿物组成的性质差异,选择了红柱石、矽线石为骨料,配加α-Al2O3、镁砂,经过合适的成型和烧结工艺,制作成蓄热陶瓷球.用水骤冷实验法测试不同配方制作的陶瓷球在高温下的抗热震性能和用坩埚法测试陶瓷球抗Fe2O3、FeO渣侵蚀性能.结果表明:以红柱石为骨料,适当添加α-Al2O3的蓄热球抗热震性能较好,急冷急热次数平均达到20次;以矽线石为骨料,适当添加镁砂粉的蓄热球抗渣性能较好.

2.学位论文 符卫东 蓄热式加热炉在榆钢高线工程的研究与应用 2006

高温蓄热式燃烧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的燃烧技术,与传统工业加热炉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燃料消耗低,安全环保效应好等特点。

由于蓄热式加热炉应用例子少,在实际设计上还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是蓄热室烧咀形式的选择,虽然燃烧原理是一致的,但烧咀的配置方案不一样,其燃烧效果也不同。其次是蓄热材料的选用,采用不同形式和不同材料的蓄热体其蓄热效果与使用年限也有不同。所以本文提出采用陶瓷蓄热球作为加热炉的蓄热材料,以及分散换向式燃烧方式,对蓄热式加热炉的选型及改造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本课题以蓄热式加热炉的设计计算为研究对象,对加热炉蓄热材料的选型及加热燃烧系统的确定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计算,确定了在步进式加热炉上采用高温蓄热式燃烧技术,使该加热炉的装备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节能、降耗、环保及使用寿命长、生产率高的目的。

引证文献(10条)

1. 欧阳德刚. 蒋扬虎. 周章华. 丁翠娇. 刘占增. 李明晖. 王海清. 朱善合 新型蓄热体结构参数对换热比表面积的影响[期刊论文]-武钢技术 2010(1)

2. 欧阳德刚. 蒋杨虎. 王海清. 罗巍. 朱善合. 李明晖 低应力蜂窝陶瓷蓄热体的研制[期刊论文]-工业炉2009(5)

3. 张建军. 邹得球. 肖睿. 黄冲. 冯自平 蓄热燃烧蓄热体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期刊论文]-冶金能源2009(4)

4. 秦文. 谢国威. 于宏. 王春凯 浅析蓄热式燃烧技术[期刊论文]-冶金能源 2006(5)

5. 欧阳德刚. 蒋扬虎. 张道明. 刘占增. 陈胜. 王海青. 朱善合. 曾汉生. 丁翠娇. 陈超 蜂窝陶瓷蓄热体破损原因分析[期刊论文]-武钢技术 2006(5)

6. 饶文涛. 顾德仁. 何平显 蓄热式加热炉用蓄热室性能检测技术开发[期刊论文]-宝钢技术 2006(4)7. 李一栋. 丁福通 蓄热式加热炉的维护[期刊论文]-轧钢 2005(6)

8. 饶文涛. 顾德仁. 何平显. 王华. 李洪宇 蓄热室性能在线检测技术开发[期刊论文]-工业加热 2005(6)9. 王雪松. 李朝祥. 王耀卿 高铝质陶瓷蓄热材料的研究开发[期刊论文]-冶金能源 2004(3)

10. 李朝祥. 王雪松. 阮本龙 蓄热式热交换技术的应用与展望[期刊论文]-冶金能源 2004(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jny200304012.aspx

授权使用:西安交通大学(xajtdx),授权号:8592cb96-2001-4ca3-8712-9e9b00d3d4de

下载时间:2011年3月3日


相关内容

  • 16000m3h有机废气
  • 3 16000m/h有机废气 RTO 处理技术方案 目录 1 RTO原理简介 ............................................................................................................... ...

  • abyl%rdx炼铁原理习题库[1]
  • . .~ ① 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炼铁原理习题库 第一章 一 填空 (专业知识,易,炼铁概念)1.高炉炼铁是用 在高温下将铁矿石或含铁原料还原 成液态生铁的过程. 还原剂 (专业知识,中等,经济指标)2.焦比是指 .煤比是 指 . 冶炼每吨生铁消耗的焦炭量.冶炼每 ...

  • 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摘要:热能储存可以通过蓄热材料的冷却.加热.熔化.凝固.气化.化学反应等方式实现.它是一种平衡热能供需和使用的手段.热能储存按储热方式可分为三类,即显热储能.潜热储能和化学反应储热. 关键词:相变:储热:复合材料 一.相变材料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国外对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工作 ...

  • ★余热回收
  • 热管培训教材之一: 余热回收 一.什么是余热? 余热也称废热,是指被考察体系(特定的系统或设备)排出的热载体可释放的高于环境温度的热量和可燃性废物的低发热量.如锅炉排出的烟气及炉渣中未完全燃烧的煤粒可释放的热量:黄磷尾气等可燃废气:高温固.液体所携带的热量等等都可称为余热. 余热也可解释为受历史.技 ...

  • 加热炉改造方案
  • 河北带钢生产线加热炉改造项目 技术方案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1 一 项目背景 河北钢铁有限公司带钢生产线推钢加热炉,产量120t/h,采用双蓄热燃烧技术.原加热炉已经停用多年,加热能力远远无法满足轧线生产需要,运行时单耗大,氧化烧损严重,炉压高,造成生产成本较高. 目前钢铁市场回暖,本生产线 ...

  • 光伏建筑一体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 光热发电技术浅析 关于太阳能的能源利用方面,目前有两种,一种是光伏发电: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另外一种是光热技术:利用太阳能的高温将光能转化成热能.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正处于起步阶段,十一五规划中的863计划就有关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的项目, 此前一段时间内,光热技术主要是以太阳能热水器或者太阳 ...

  • 蓄热式燃烧炉
  • 一, 设备简介 蓄热式燃烧器是在极短时间内把常温空气加热,被加热的高温空 气进入炉膛后,卷吸周围炉内的烟气形成一股含氧量大大低于21%的稀薄贫氧高温气流,同时往稀薄高温空气附近注入燃料,燃料在贫氧(2%~20%)状态下实现燃烧.同时,炉膛内燃烧后的热烟气经过另一个蓄热式燃烧器排空,将高温烟气显热储存 ...

  • 废气(VOCs)处理技术
  • 微波催化技术 技术作用原理 频率从300MHz-300GMHz的电磁波,其方向和大小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微波与废 气物分子直接作用,将超高频电磁波能量对废气进行微波辐射,使细胞中极性物质随高频微 波场的摆动受到干扰和阻碍,引起微生物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受凝固或变性失 活,从而导致其突变或死 ...

  • 利用相变储能材料的热能储存技术及其应用
  • 利用相变储能材料的热能储存技术及其应用 摘 要: 由于相变储能材料具有储能密度高.储能放能近似等温.过程易控制等特点, 因此, 采用相变储能材料的热能储存技术是提高热能转化和回收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也是储存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方式之一.鉴于可供选用的相变储能材料种类多.相变温度范围大, 使其在许多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