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花生油脱胶除磷的几种方法

浅谈花生油脱胶除磷的几种方法

近些年来食用油市场中,花生油因品质高,营养丰富,风味独佳,尤其是浓香花生油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脱离化学加工,返璞归真,风味独特,香味浓郁,因此倍受人们青睐,成为广大消费者欢迎的“绿色食品”。中国的花生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产量约为1500万t,花生及花生油的贸易也十分活跃,全球的花生油贸易量每年约30-35万t,其中我国花生油主要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香飘万里,价廉物美倍受各国欢迎。

由于花生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人们对花生油的品质也越来越高。生产厂家在花生油设备和制作工艺上也不断改进完善。国家也制定了花生油国家标准(GBl534—2003),适用于以优质花生仁为原料,经特殊油脂生产工艺制成的商品食用花生油,下表1为花生油质量标准摘要:

表1 花生油质量标准摘要

花生油的制取过程中,前四项指标,都可以在原料和设备上得以解决,第五项酸价指标,也可在原料及储存过程中针对性解决,第六项指标,主要是检测油脂的胶质,含磷指标,在广大消费者直观的就是油起沫多,口感上有一种蛤味及一种黏口的胶质物。具体分析磷脂就是磷酸甘油脂的简称(也叫甘油磷脂)。植物油中的磷脂含量随品种,产地,成熟程度的不同而异:含蛋白质越丰富的油料,磷脂含量越高,毛油中的磷脂含量随制油方法不同而异。花生毛油中的磷脂含油率为0.6-1.2%。磷脂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PC,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PE,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甘油(PG)及溶血磷脂等。磷脂结构中的脂肪酸以不饱和酸为主,尤其亚油脂较多,此外还含有十六碳一烯酸及C20-C60的多烯酸,故其化学性

质不稳定,容易氧化酸败。磷脂酸(PA)在动植物组织中含量极少,但在生物合成中

极其重要,是生物合成磷酸甘油酯的中间体,PA是油脂中非水化磷脂的主要成分之

一。磷脂溶于氯仿,乙醚,石油醚和苯等脂肪烃和芳香烃溶剂中,部分溶于乙醇。 磷脂具有吸湿和吸水膨胀性,吸水膨胀后形成乳肽的胶体溶液。水化脱磷脂(简称脱胶)就是利用磷脂的这一特性而将磷脂与油脂分离。磷脂即富有营养性又对油脂具有抗氧化增效作用,但它在油脂中存在是弊大于利,会使油色变深,混浊,遇高温(280℃)时会焦化发苦,影响油品质和油脂深度加工;磷脂会造成油脂碱炼时发生乳化,脱色时使脱色剂消耗量增加,氢化时使催化剂失效(中毒)。常规油质精炼时主要采用水化法,也可用磷炼或碱炼等方法,将磷脂从毛油中去除。未脱胶的植物油中含有不同类型的磷脂,大体分为水化磷脂(HP)和非水化磷脂(NHP);他们的不同主要在于和磷脂酸羟基相连的官能团不同,HP含有极性较强的基团,例如胆碱,乙醇胺,肌醇,丝氨酸,所形成的磷脂分别为PC,PE,PI和PS,上述这些磷脂的复合物,共同特征就是水接触形成水合物,且从油中析出。NHP含有极性较弱的基团,主要形成为磷脂酸和溶血磷脂的钙镁盐,这类磷脂在毛油中含量不多,(约为HP的10%),很难用单纯的水化法去除。

现在我们讨论去磷方法之一;水化脱胶法:这种方法就是利用我们前面介绍的油脂具有吸湿性和吸水膨胀这一原理来实现去磷原理,这种工艺除磷时间长,耗电,耗水,耗气,且费工时,排出大量污水,油脚损失大,虽然可以除去植物油中所含以磷脂为主的胶体,但对于花生油脱水过程中,浓郁的香味也被除去,这是因为组成花生油浓香味的苯乙醛和吡嗪类物质在油脂脱水时被蒸馏挥发出去,从而影响花生油香味浓度。因此这种方法最可惜的是得到的油无风味,在价格上远远不如浓香花生油的价值,因此这种方法在制取浓香花生油的过程,很多厂家不会采用。

第二种脱胶工艺是通过精滤来达到,它是利用毛油中的磷脂是以混合胶束存在,他们的粒数在180nm~200nm之间,这个粒数比油分子粒数(1.5nm)大的多。这种胶束不能通过工业滤纸及不渗析的主要特性原理,试验和生产中可用一层帆布与一层细白布之间夹一层工业滤纸的复合过滤介质,通过试验和生产采用这种复合过滤介质对胶杂的除去也有良好的效果,但这种方法脱胶主要因素是过滤介质的种类和过滤时毛油的温度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一层帆布与一层细白布之间夹一层工业滤纸的复合型过滤,过滤时毛油的温度为15-20℃,毛油冷却时间为30min左右,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否则磷脂清除难以彻底,这种方法弊端是浪费材料工业滤纸,毛油温度不好掌握,过

滤速度较慢,如条件允许,也不乏为一种值得推广一下的方法。

现在用第三种方法,物理脱胶法,采用的是一种新型纳米脱胶剂,该产品呈白色固体细粉状。是由武汉达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武汉工业学院共同研制的一种高科技产品,其特点是高效、节能环保,操作简单方便。

(初滤)

一般植物油按磷脂多少来确定脱胶剂添加的比例,一般按浓香花生油按

0.5%~1.5%之间的比例使用,这种生产工艺与第一、二种方法相比,具有节省时间,节约水、电、汽、人力,无乳化损失,且利于环保,滤布也利于清洗,提高精炼率,滤渣也可以作为饼粕处理,产生一定附加值。相对于第二种方法来说,不需使用滤纸,并且在油温方面也不需作升温和降温处理,是一种时行的高效节能法。

综合上述三种方法不难得出:使用第三种物理脱胶法,它能够有效清除植物油中磷脂并保留原有香味,并且具有降酸,脱色拉光,降低油脂水分等功效,因此这种以物理精炼油脂具有投入少,得油率高,功效显著,是目前大多数厂家采用的先进工艺技术。

浅谈花生油脱胶除磷的几种方法

近些年来食用油市场中,花生油因品质高,营养丰富,风味独佳,尤其是浓香花生油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脱离化学加工,返璞归真,风味独特,香味浓郁,因此倍受人们青睐,成为广大消费者欢迎的“绿色食品”。中国的花生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产量约为1500万t,花生及花生油的贸易也十分活跃,全球的花生油贸易量每年约30-35万t,其中我国花生油主要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香飘万里,价廉物美倍受各国欢迎。

由于花生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人们对花生油的品质也越来越高。生产厂家在花生油设备和制作工艺上也不断改进完善。国家也制定了花生油国家标准(GBl534—2003),适用于以优质花生仁为原料,经特殊油脂生产工艺制成的商品食用花生油,下表1为花生油质量标准摘要:

表1 花生油质量标准摘要

花生油的制取过程中,前四项指标,都可以在原料和设备上得以解决,第五项酸价指标,也可在原料及储存过程中针对性解决,第六项指标,主要是检测油脂的胶质,含磷指标,在广大消费者直观的就是油起沫多,口感上有一种蛤味及一种黏口的胶质物。具体分析磷脂就是磷酸甘油脂的简称(也叫甘油磷脂)。植物油中的磷脂含量随品种,产地,成熟程度的不同而异:含蛋白质越丰富的油料,磷脂含量越高,毛油中的磷脂含量随制油方法不同而异。花生毛油中的磷脂含油率为0.6-1.2%。磷脂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PC,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PE,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甘油(PG)及溶血磷脂等。磷脂结构中的脂肪酸以不饱和酸为主,尤其亚油脂较多,此外还含有十六碳一烯酸及C20-C60的多烯酸,故其化学性

质不稳定,容易氧化酸败。磷脂酸(PA)在动植物组织中含量极少,但在生物合成中

极其重要,是生物合成磷酸甘油酯的中间体,PA是油脂中非水化磷脂的主要成分之

一。磷脂溶于氯仿,乙醚,石油醚和苯等脂肪烃和芳香烃溶剂中,部分溶于乙醇。 磷脂具有吸湿和吸水膨胀性,吸水膨胀后形成乳肽的胶体溶液。水化脱磷脂(简称脱胶)就是利用磷脂的这一特性而将磷脂与油脂分离。磷脂即富有营养性又对油脂具有抗氧化增效作用,但它在油脂中存在是弊大于利,会使油色变深,混浊,遇高温(280℃)时会焦化发苦,影响油品质和油脂深度加工;磷脂会造成油脂碱炼时发生乳化,脱色时使脱色剂消耗量增加,氢化时使催化剂失效(中毒)。常规油质精炼时主要采用水化法,也可用磷炼或碱炼等方法,将磷脂从毛油中去除。未脱胶的植物油中含有不同类型的磷脂,大体分为水化磷脂(HP)和非水化磷脂(NHP);他们的不同主要在于和磷脂酸羟基相连的官能团不同,HP含有极性较强的基团,例如胆碱,乙醇胺,肌醇,丝氨酸,所形成的磷脂分别为PC,PE,PI和PS,上述这些磷脂的复合物,共同特征就是水接触形成水合物,且从油中析出。NHP含有极性较弱的基团,主要形成为磷脂酸和溶血磷脂的钙镁盐,这类磷脂在毛油中含量不多,(约为HP的10%),很难用单纯的水化法去除。

现在我们讨论去磷方法之一;水化脱胶法:这种方法就是利用我们前面介绍的油脂具有吸湿性和吸水膨胀这一原理来实现去磷原理,这种工艺除磷时间长,耗电,耗水,耗气,且费工时,排出大量污水,油脚损失大,虽然可以除去植物油中所含以磷脂为主的胶体,但对于花生油脱水过程中,浓郁的香味也被除去,这是因为组成花生油浓香味的苯乙醛和吡嗪类物质在油脂脱水时被蒸馏挥发出去,从而影响花生油香味浓度。因此这种方法最可惜的是得到的油无风味,在价格上远远不如浓香花生油的价值,因此这种方法在制取浓香花生油的过程,很多厂家不会采用。

第二种脱胶工艺是通过精滤来达到,它是利用毛油中的磷脂是以混合胶束存在,他们的粒数在180nm~200nm之间,这个粒数比油分子粒数(1.5nm)大的多。这种胶束不能通过工业滤纸及不渗析的主要特性原理,试验和生产中可用一层帆布与一层细白布之间夹一层工业滤纸的复合过滤介质,通过试验和生产采用这种复合过滤介质对胶杂的除去也有良好的效果,但这种方法脱胶主要因素是过滤介质的种类和过滤时毛油的温度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一层帆布与一层细白布之间夹一层工业滤纸的复合型过滤,过滤时毛油的温度为15-20℃,毛油冷却时间为30min左右,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否则磷脂清除难以彻底,这种方法弊端是浪费材料工业滤纸,毛油温度不好掌握,过

滤速度较慢,如条件允许,也不乏为一种值得推广一下的方法。

现在用第三种方法,物理脱胶法,采用的是一种新型纳米脱胶剂,该产品呈白色固体细粉状。是由武汉达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武汉工业学院共同研制的一种高科技产品,其特点是高效、节能环保,操作简单方便。

(初滤)

一般植物油按磷脂多少来确定脱胶剂添加的比例,一般按浓香花生油按

0.5%~1.5%之间的比例使用,这种生产工艺与第一、二种方法相比,具有节省时间,节约水、电、汽、人力,无乳化损失,且利于环保,滤布也利于清洗,提高精炼率,滤渣也可以作为饼粕处理,产生一定附加值。相对于第二种方法来说,不需使用滤纸,并且在油温方面也不需作升温和降温处理,是一种时行的高效节能法。

综合上述三种方法不难得出:使用第三种物理脱胶法,它能够有效清除植物油中磷脂并保留原有香味,并且具有降酸,脱色拉光,降低油脂水分等功效,因此这种以物理精炼油脂具有投入少,得油率高,功效显著,是目前大多数厂家采用的先进工艺技术。


相关内容

  • 食用油检验
  • 焦 作 大 学 毕 业 论 文(设计) 题 目: 食用油检验 学 号: 090504229 姓 名: 刘 豹 年 级: 09级 系 别: 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 应用化工技术 指导教师:付金峰 完成日期:2011 年 10 月 23 日 食用油的历史起源与未来发展 古时期,我国古人就已开始食用 ...

  • 食用油的工艺
  • 食用油的制作工艺 一.压榨法和浸出法 目前,食用油有两种制作工艺:压榨法和浸出法. (一).压榨法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全过程不涉及任何化学添加剂,保证产品安全.卫生.无污染,天然营养不受破坏. (二).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6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260度)提 ...

  • 食用油.油脂及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doc
  • 食用油.油脂及制品 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植物油是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亚麻籽.油茶籽.玉米胚.红花籽.米糠.芝麻.棕榈果实.橄榄果实(仁).椰子果实以及其他小品种植物油料(如:核桃.杏仁.葡萄籽等)制取的原油 ...

  • 创新实验 项目研究报告总结
  • 特殊磷脂酶产生菌的筛选研究总结报告 摘要:磷脂酶A1是专一水解天然磷脂sn一1位酰基的酶,可以得到Sn-2~基溶血磷脂和脂肪酸.磷脂酶在商业上可用于在炼油过程(油脱胶)磷脂的去除.本研究从土样采集环节即针对磷脂酶酶的特点,选择特异性生境(油菜.花生等富含脂质的根际土壤或豆腐乳等)进行土壤采集,依据细 ...

  • 我国食用油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我国食用油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是世界油料生产大国,大宗油料包括大豆.油菜籽.花生.棉籽和葵花籽.大豆主要以东北地区生产为主,油菜籽(包括双低菜籽)主要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为主,花生以山东.河南等地区生产为主,棉籽以新疆.山东.河北.山西等地区生产为主,葵花籽以吉林.新疆.内蒙古等地区生产为主. ...

  • 食用油生产许可证申报材料
  • 篇一:食用油生产许可证申请表格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申 请 书 (省级证) 产品类别: 产品名称: 企业名称: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 (公章) 申请类别: 发证□迁址□增项□其他□ 申请日期:年 月 日 吉林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印制 企 业 声 明 1.本企业对申证产品的生产许可证换( ...

  • 压榨油与浸出油的区别在哪里
  • 压榨油与浸出油的区别在哪里 现在,市场上的食用油种类繁多,菜籽油.色拉油.花生油.调和油等,让人目不暇接.大家在超市挑选食用油的时候,会看到标签上有的标注"压榨",有的标注"浸出". 随着大家对食用油的重视,压榨油和浸出油有什么区别便成了大家较为关注的问题.压 ...

  • 大豆油.花生油.谷物调和油.橄榄油的营养价值
  • 大豆油.花生油.谷物调和油.橄榄油的营养价值 摘要:本文就食用油的基本组成成分脂肪酸作了概述,并详细介绍了以亚油酸和α-亚麻酸为代表的ω-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的生理功能.营养保健作用和代谢途径.归纳了衡量食用油营养价值的标准:即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等权威机构推荐的人类膳 ...

  • 我国常见的重要油料植物考察调研
  • 我国常见的重要油料植物的考察调研 关键词:植物资源 油脂植物 文冠果 乌桕 油茶 桔梗 提取 一. 前沿 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口的不断膨胀,世界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粮食.能源.人口.环境等五大难题,并且已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五大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