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与东汉的区别是啥?

谢邀,两汉四百年,同称中国之盛世,实际上,后汉已渐露中衰之机了,东汉自公元25年光武帝即位起,至公元220年为魏所篡止,共计192年;若算到公元189年董卓行废立,东方起兵讨卓,实际分裂之时为止,则共得175年。其运祚略与前汉相等,然其国力之充实,则远不如西汉,是因移都洛阳,对西北两面之控制,不如前汉之便;又承大乱之后,海内凋敝已极,休养未几,而羌乱即起,其富力亦不如前汉之盛之故。

东汉之乱源,共有好几个,最重要的就是外戚和宦官。皇室前身本是一个强大之氏族,自有氏族之继承法,族长逝世合法继承人年幼时,族中推出一人来暂操治理之权,谓之摄政(如前族长之妻现族长之母代理,所谓母后临朝),宗室分封于外,中朝以外戚辅政,本是西汉之政治习惯,虽西汉系为外戚所篡,然当制度未至崩溃时,即有弊窦总认为是人之不好,而不会归咎于制度,如此,后汉屡有冲幼之君,自然产生不出皇族摄政之制度,而只会由母后临朝;母后临朝自然要任用外戚。君主之始,本是和一个乡长或县长差不多,和人民是很为接近,后来国家愈扩愈大,和原始之国家不知相差若干倍了,而君主之制度依然如故,他和人民,和比较低级的官吏,遂至因层次之多而自然隔绝,又因其地位之高,自成养尊处优之势,关系之重,而不得不深居简出,遂至和当朝的大臣,都不接近,只是和些宦官宫妾习狎,这是历代嬖幸近习易于得志之原因,也是政治败坏之一,外戚之祸起于章帝时。

宦官和阉人本是两件事,宦字之初义是在机关中学习,后则变为在贵人家中专事伺候人之意思。皇室规模自然较卿大夫更大,自亦有在宫中服侍他人,此即所谓宦官(据《汉书·本纪》,惠帝即位后施恩于宦皇帝之人,此即惠帝为太子时,在“太子家”中伺候他之人),本不专用阉人,其初宦官之等级远较阉人为高,怕是绝对不能用阉人,后来刑罚滥了,士大夫亦有受到宫刑的(如司马迁受宫刑后为中书谒者令,即其例);又有生来天阉之人;又有贪慕权势,自宫以进的,不都是俘虏或罪人,于是其人之能力和品格渐渐提高,可以用为宦官,又因宦官之得势,遂激成所谓党锢之祸。

大伤东汉之元气是羌乱,中国和外夷本有边塞隔绝着。论民族主义之真谛,先进民族本来有诱掖后进民族之责任,不该以隔绝为事,但同化须行之以渐,同化进行未达相当程度时,彼此之界限是不能遽行撤废,因文化之不同是生活相异,不能使其生活从同,顾欲强使生活不同之人共同生活,自不免引起纠纷,这是五胡乱华之一个重要原因,而东汉时之羌乱已导其先路了。

谢邀,两汉四百年,同称中国之盛世,实际上,后汉已渐露中衰之机了,东汉自公元25年光武帝即位起,至公元220年为魏所篡止,共计192年;若算到公元189年董卓行废立,东方起兵讨卓,实际分裂之时为止,则共得175年。其运祚略与前汉相等,然其国力之充实,则远不如西汉,是因移都洛阳,对西北两面之控制,不如前汉之便;又承大乱之后,海内凋敝已极,休养未几,而羌乱即起,其富力亦不如前汉之盛之故。

东汉之乱源,共有好几个,最重要的就是外戚和宦官。皇室前身本是一个强大之氏族,自有氏族之继承法,族长逝世合法继承人年幼时,族中推出一人来暂操治理之权,谓之摄政(如前族长之妻现族长之母代理,所谓母后临朝),宗室分封于外,中朝以外戚辅政,本是西汉之政治习惯,虽西汉系为外戚所篡,然当制度未至崩溃时,即有弊窦总认为是人之不好,而不会归咎于制度,如此,后汉屡有冲幼之君,自然产生不出皇族摄政之制度,而只会由母后临朝;母后临朝自然要任用外戚。君主之始,本是和一个乡长或县长差不多,和人民是很为接近,后来国家愈扩愈大,和原始之国家不知相差若干倍了,而君主之制度依然如故,他和人民,和比较低级的官吏,遂至因层次之多而自然隔绝,又因其地位之高,自成养尊处优之势,关系之重,而不得不深居简出,遂至和当朝的大臣,都不接近,只是和些宦官宫妾习狎,这是历代嬖幸近习易于得志之原因,也是政治败坏之一,外戚之祸起于章帝时。

宦官和阉人本是两件事,宦字之初义是在机关中学习,后则变为在贵人家中专事伺候人之意思。皇室规模自然较卿大夫更大,自亦有在宫中服侍他人,此即所谓宦官(据《汉书·本纪》,惠帝即位后施恩于宦皇帝之人,此即惠帝为太子时,在“太子家”中伺候他之人),本不专用阉人,其初宦官之等级远较阉人为高,怕是绝对不能用阉人,后来刑罚滥了,士大夫亦有受到宫刑的(如司马迁受宫刑后为中书谒者令,即其例);又有生来天阉之人;又有贪慕权势,自宫以进的,不都是俘虏或罪人,于是其人之能力和品格渐渐提高,可以用为宦官,又因宦官之得势,遂激成所谓党锢之祸。

大伤东汉之元气是羌乱,中国和外夷本有边塞隔绝着。论民族主义之真谛,先进民族本来有诱掖后进民族之责任,不该以隔绝为事,但同化须行之以渐,同化进行未达相当程度时,彼此之界限是不能遽行撤废,因文化之不同是生活相异,不能使其生活从同,顾欲强使生活不同之人共同生活,自不免引起纠纷,这是五胡乱华之一个重要原因,而东汉时之羌乱已导其先路了。


相关内容

  • 汉代后宫的监狱
  • 作者:宋杰 中国史研究 2007年05期 秦汉时期,随着统一王朝的确立和专制集权制度的发展,封建政权组建了遍及京师郡县的各级监狱机构,借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甚至在皇帝妃妾居住的后宫(永巷及后来的掖庭)也建立了一些特殊的囚室或秘密监狱.笔者拟对其设置情况.起源及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希望能得到诸位师友 ...

  • 初一历史笔记
  • 1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元谋人(云南省,约170万年前)会造工具能用火. 2 会不会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 北京人(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特点: A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B 能直立行走 手脚分工明显,打制石器已出现. C 群居生活和劳动(没有血缘关系). D 已经会使用和保存 ...

  • 书法艺术赏析结业论文
  • 书法艺术赏析 结业论文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汉代通行字体的种类及代表作品 作者: 汉代通行的字体约有3种: 篆书, 用于刻石.刻符以及高级的官方文书和重要仪典的书写,如天子策命诸侯.柩铭.官铸铜器铭文.碑上题额.宫殿砖瓦文字等; ...

  • 古代"三公九卿"指哪三公?
  • 古代"三公九卿"指哪三公 三公是中国古代最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仅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 ...

  • 月饼读史说军改系列之你知道鬼吹灯背后的军改故事吗
  • 月饼读史说军改系列之 鬼吹灯背后,那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军改 月饼君 引题:寻龙倒斗和军改能有关系?! 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 人点烛,鬼吹灯,勘舆倒斗觅星峰: 水银斑,养明器,龙楼宝殿去无数:-- 多年前,一部盗墓小说<鬼吹灯>横空出世,风靡大江南北,横绝论坛空间,在网络时代掀起 ...

  • 张佐邦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神话传说和史实的区别:传说有一定的夸张性和真实性,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的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历史事时是真实可靠的.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4. ...

  •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 三.填空 ...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所以决定自称"皇帝".又因他总揽全国军政大权,所以自称"朕".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的两级行政长官分别叫做郡守和县令. 4. ...

  • 三公九卿制
  • 三公九卿制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九卿其实并不止此数,但按韦昭所说的"汉正卿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