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除法竖式]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认识除法竖式》

2014年5月

认识除法竖式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书写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正方形,今天我们继续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看看结果怎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1)能分几组,有剩余吗?(能分3组,剩1根)

(2)怎样列式表示? 13÷4=3(组)„„1(根)

(3)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的时候,除了列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学生板演竖式)

29-15= 12+27=

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除法竖式。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出示除法竖式。

1、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竖式。(结合教材图片)像汉字“厂”的符号表示除号,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也就是: 3 „„商

除数„„„„被除数

1 2 „„4 3的积

1 „„余数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知道竖式中的每个数的含义吗?

预设:(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几根,3表示13根小棒 每份分4根最终分成的份数。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积,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

师生小结: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

谈话:有个顺口溜,希望同学们记住,

除法列竖式 先写大厂子

被除数进厂里 除数关厂外

房盖上去写商 商和除数再相乘

被除数下面来写积 下边画上一横线

两数一相减 余数写下边

2、指导学生练习书写竖式,师巡视订正。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的除法竖式,大家会写了吗,我们是怎样写除法竖式的?我们回顾一下。(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写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3、师: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学生动手分小棒,然后集体讨论,反馈信息。

预设:(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2)可以写算式16÷4=4(组)

(3)它的竖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来写,被除数换成16,除数不变,商是4,除数和商的积是16,这里没有余数,相当于余数是0,表示没有余数。 4 1 6 0

三、巩固练习 1、摆小棒列竖式计算:17÷3=

2、完成“做一做”第1、2题。

指导学生分别拿出11、12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一分,根据分得的结果,确定商和余数,然后书写除法横式和相应的除法竖式,先写在书本上,然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9÷6=8„„1 11÷3=3„„2

8 3

4 8 9

1 2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的收获是什么?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认识除法竖式计算(教师结合板书小结计算方法),计算时要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竖式

3 ……商 4

除数……4 1 3 ……被除数 4 1 6

1 2

1 ……4 3的积 ……余数 1 6 0

《二年级下册认识除法竖式》

2014年5月

认识除法竖式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书写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正方形,今天我们继续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看看结果怎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1)能分几组,有剩余吗?(能分3组,剩1根)

(2)怎样列式表示? 13÷4=3(组)„„1(根)

(3)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的时候,除了列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学生板演竖式)

29-15= 12+27=

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除法竖式。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出示除法竖式。

1、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竖式。(结合教材图片)像汉字“厂”的符号表示除号,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也就是: 3 „„商

除数„„„„被除数

1 2 „„4 3的积

1 „„余数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知道竖式中的每个数的含义吗?

预设:(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几根,3表示13根小棒 每份分4根最终分成的份数。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积,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

师生小结: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

谈话:有个顺口溜,希望同学们记住,

除法列竖式 先写大厂子

被除数进厂里 除数关厂外

房盖上去写商 商和除数再相乘

被除数下面来写积 下边画上一横线

两数一相减 余数写下边

2、指导学生练习书写竖式,师巡视订正。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的除法竖式,大家会写了吗,我们是怎样写除法竖式的?我们回顾一下。(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写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3、师: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学生动手分小棒,然后集体讨论,反馈信息。

预设:(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2)可以写算式16÷4=4(组)

(3)它的竖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来写,被除数换成16,除数不变,商是4,除数和商的积是16,这里没有余数,相当于余数是0,表示没有余数。 4 1 6 0

三、巩固练习 1、摆小棒列竖式计算:17÷3=

2、完成“做一做”第1、2题。

指导学生分别拿出11、12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一分,根据分得的结果,确定商和余数,然后书写除法横式和相应的除法竖式,先写在书本上,然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9÷6=8„„1 11÷3=3„„2

8 3

4 8 9

1 2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的收获是什么?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认识除法竖式计算(教师结合板书小结计算方法),计算时要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竖式

3 ……商 4

除数……4 1 3 ……被除数 4 1 6

1 2

1 ……4 3的积 ……余数 1 6 0


相关内容

  •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
  •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一.概述 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中第二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 ...

  • 表内除法(一)
  • 表内除法(一)教案 教学目标: 1. 结合动手操作和具体事例,经历由"平均分"到用除法算式表示的抽象过程,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号,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 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会用口诀求商. 3. 能在熟悉的情境中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在问题讨 ...

  • 二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 广州市南沙区**学校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 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65人,男生35人,女生30人,全班学生学习基础尚可,但课堂参与意识较差,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作业习惯,学风.班风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少数学生思想品德有偏差,自私狭隘.大部分学生体质健康,但 ...

  •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 课题:认识除法 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 邵丰媛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38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相应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 ...

  • 小学数学大纲
  • 六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一 年 级 每周4课时) 教学内容 (一) 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 ...

  • _分香蕉教学设计
  • <分香蕉>教学设计 吕亚萍 一.教案背景:面向小学二年级学生,数学科,1课时. 二.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8页. 三.教材分析: 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 ...

  • 2014年春最新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课标要求 ●知识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克和千克的认识: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

  • 测量长度和除法的认识
  • 测量长度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7--49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体会cm 的含义,建立1cm 的实际长度观念. 3.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用cm 作单位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并获 ...

  •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 副本
  •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张桂云 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辛唐小学 一.课前情况分析 (一)课标分析 学生在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同时,体会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第60页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 ...